详细梗概:
(1954字) 剧情梗概:
嘉庆年间,福山县遭遇天灾。李玄的媳妇活活饿死,娘也悬梁自尽。悲愤之中他也想拉着儿子投海,挣扎时意外的发现了海肠子,靠着“它”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
灾荒年后,他偶然知道了干海肠子特殊功能,把它加工成调味品后,在自己的饭铺里试用。百菜味为先,他所烹饪的菜肴异常鲜美,得到了食客的热崇。
两人同时请朋友到饭铺尝鲜,可海肠子粉末仅能炒一桌菜。他们为了不失面子,两伙人抢座位;相互竞价;争抢菜吃,直到互相谩骂和殴斗的地步,虽然最后不欢而散,却给李玄留下了一大笔银子。
李玄为了抓住商机,在渤海周边寻找海肠子。在海岛里发现了聚散地,并结识了爱慕他的海岛姑娘珍珠。珍珠在与世隔绝的小海岛里长大,养成了无拘无束、口无遮拦的性格。见到李玄特有好感。不时地拿他开心取乐,多次让李玄感到难堪。李玄让她加工海肠子,成为原材料的秘密生产基地。
为了扩大自己的生意,李玄将饭铺迁到福海城。他在暗中偷学其它饭庄的经典厨艺,拜玉兰为师学习民间独特的面食,他以大众美食为经营根本,并巧妙地利用叫花子的媒介能力,使加入海肠子的美食很快的得以推广。
李玄的生意使同行业难于经营,都想方设法摆脱困境。德聚饭庄与李玄打擂失败后派人卧底学艺;想尽办法窃取粉末进行研究;但都屡屡失败,并引发了食物中毒而惹上了官事。全福饭庄的徐掌柜想与他合伙经营;女儿婉茹想让李玄入赘徐家,却未能如愿。
为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李玄把海肠子粉末塑造成神仙赐给的“仙粉”。由于用“仙粉”做的菜十分鲜美,无论从饭食的味道和对神仙的崇拜,都促使人们青睐于它,使饭铺的生意异常兴旺。
县太爷钱秀想异地补缺,处心积虑的搜刮民财。借机在审理食物中毒案子时连哄带骗加恐吓,威逼强索杨掌柜的银子。杨掌柜采取连哭带贿赂加上寻死上吊的办法应对。钱秀以妖言惑众的罪名将李玄拘捕,以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钱秀的举动惹恼了受李玄关爱的叫花子,数次的报复使钱秀焦头烂额。
在牢中,李玄结交了海上遇险逃生的毕登榜。毕登榜将自己的经历和钱秀吞占钱财而加害于他的事情告诉了李玄。为此,李玄带领叫花子和钱秀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珍珠在李玄等人的熏陶下,重新启用“李记”的招牌。改用海肠子喂的猪肉烹饪家常菜,受到了百姓的喜爱。她采取滚雪球的方式大搞连锁经营,并启用叫花子打理饭铺,替李玄培养了一批骨干势力。
钱秀想在庭审时严刑灭口被李玄识破,随即派衙役毒害毕登榜,却杀害了前来寻找他的妻子。叫花子们解救了毕登榜,抓获了凶手进行游街示众,城里的百姓捣毁了县衙,逼使钱秀退回了毕登榜的银子,包赔了他的所以损失。
在饭铺需要扩张的关键时刻,毕登榜将钱秀退回的银子借给了李玄。玉兰用实例化解了他的畏难情绪,如何经营这些饭庄也有了借鉴的样板。在大家的支持下,李玄将两大掌柜及所有的叫花子们收到麾下,购买了德聚饭庄;兼并了全福饭庄;组建了美食加工作坊,形成了集团性的经营模式。他的一系列举措,即让叫花子们自食其力,又增加了一批效忠于自己的属下,他的善举得到了全城人的拥戴和支持。
威风扫地的钱秀出于无奈,派朱师爷携带偷来的“仙粉”进京找老乡求助。朱师爷在中途遇到了土匪,为了保住性命,他编造了神仙让他送仙粉的故事想蒙混过关,受到土匪的质疑。在土匪的逼迫下,朱师爷向他们展示了仙粉的功效,引起了土匪之间的内讧,使他摆脱了险境。
当朝为官的崔槐经营多家饭庄,品尝了钱秀送来的“仙粉”后,急派郝师爷到福海城拉李玄入伙。刚刚过上好日子的叫花子怕自己的靠山失去,在暗中多次报复钱秀和衙役,用尽了招数欲赶走郝师爷,让他和官兵们吃尽了苦头。
郝师爷品尝了“玄福德”和“李记”的饭食后,下决心要为崔槐捧回这颗摇钱树。他忍辱负重软硬兼施,借机向珍珠送厚礼;为李记的扩展投资;以官府的名义为叫花子们征婚,设计除掉了钱秀和朱师爷为毕登榜报仇。在恩威兼施之下,李玄决定带领珍珠和九个义子进京,与崔槐合伙经营饭庄。
出发前经玉兰从中撮合,婉茹和珍珠同时嫁给了李玄,并为九个干儿子举办了婚礼。李玄和珍珠将产业送给了毕登榜和叫花子们,由珍珠的爹继续加工海肠子。
“仙粉”烹饪的鲁菜惊动了京城,人们以能吃到它而成为炫耀的资本。崔怀非常折服李玄,将所有的饭庄交给他打理,并以“鲁菜”为经营特色。
嘉庆得知了这个信息,微服出宫想品尝菜肴被崔怀发现。崔怀为了继续独占“仙粉”,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段蒙蔽皇上。受到愚弄的嘉庆识破了真相后惩治了相关人等,并查封了崔怀所有的饭庄。
李玄说服嘉庆不要追问仙粉的秘密,让嘉庆心安理得地享受上天的恩赐。嘉庆对他的话也心领神会,册封李玄为御厨总管,令他的九个义子进了御膳房。从此,“仙粉”成了皇家御用品,海肠子的秘密也尘封在红墙之内。
随着时代的变迁,李玄和弟子们离开了皇宫,“仙粉”也销声匿迹。虽然海肠子的功效鲜为人知,可这段故事经几代人的演绎在民间流传至今。
阅读剧本正文
(版权登记号:鲁作登字2012-A-07044)
二十集电视剧《海肠子的传说》
分集梗概
第一集
嘉庆年间,在胶东沿海的幸福镇有个李记饭铺。小掌柜李玄提着梭鱼进城,欲酬谢治好爹爹腿疾的大夫。
小寡妇桂香常来李家照顾他的爹爹和儿子,见李玄进城就替他打理饭铺。她主厨的菜肴有人夸奖、有的开她的心,谈话间还回忆起海肠子的趣事,探讨海肠子绝迹的原因。
全福饭庄掌柜的女儿婉茹,领着丫环小翠在街巷游玩。调皮的小翠偷偷的将纸蛇插入梭鱼的嘴里,受到惊吓的李玄哭笑不得。面对帅气洒脱的李掌柜,婉茹一见钟情。
中药铺里,饿昏的叫花子前来求医,李玄把所有的钱拿出相助,叫花子们对他感恩不尽。
路过德聚饭庄门前,李玄在窗外偷学厨艺,受到管家侯三的斥责并引起纠缠。叫花子们戏弄杨掌柜,婉茹和丫环也前来解围。
摆棋人非要和李玄赌棋。无奈的李玄同他博弈,胜后放弃了对摆棋人的惩罚,以宽容的姿态离开了现场。
李玄拾掇院子时,意外发现了一些风干的海肠子,回想起悲惨的往事……
两年前,灾害降落到胶东地区,好多人活活饿死,可爹爹却不肯客死他乡。怀孕的媳妇想和邻里一起逃难,李玄又找爹爹商量,李进不想拖累他们,和老伴一起悬梁自尽。
第二天的清晨,李玄发现春燕已经离世,爹和娘吊在房梁上,李玄只救活了爹爹,娘却永远离他而去。李玄悲伤至极想拉儿子一起投海,儿子坐在沙滩上拼命的挣扎,把埋在沙子里的海肠子蹬了出来。饥不择食的李玄将它洗净。品尝后觉得滑脆鲜美。他拼命的在沙滩上采挖,将它们洗净后用裤子装好,背着它和李横往家里跑去。
第二集
手捧着久违的海肠子,往事在李玄的脑海里闪现……
灾荒年他赤裸着上身站在灶前,高兴地翻炒海肠子;
爷三人边吃边夸海肠子;
海滩上众人采挖海肠子。
海肠子被人们疯狂的采挖已经绝迹,今天又见到它让李玄如获珍宝。晚上炒菜时李横欲抢爹爹手中的“玩物”,却把它弄碎散落在锅里。吃饭时全家感到菜的味道异常鲜美,追其原因才知道海肠子神奇的作用。
李玄经过反复的琢磨,把余下的海肠子捣成粉末在自己的饭铺里试用,做出的菜肴受到食客的推崇。桂香询问其中的奥秘,李玄谎称是烧材的缘故,桂香为能做出这么美味的菜肴,四处寻找各种桃枝试做。
有两人领着好友同时到饭铺尝鲜,而海肠子粉末只够一桌菜使用。他二人为了在朋友面前不失面子,两帮人抢占座位、相互竞价、争抢着想品尝这桌菜。虽然他们殴斗后逃散,却给李玄留下了一大笔两银子。
桂香多次试验未果,端着一大盆的面汤找李玄算账。李玄让李进暗中加入了粉末,桂香品尝后高兴地端了回去。
李玄发现了面临的商机,决心要找到海肠子。他围着渤海岸边长途辗转,在客栈里遇到了卖猪人于富贵。他讲了自家猪的特点,邀请李玄进岛品尝猪肉。
珍珠是于富贵的独生女儿,天真活泼模样俊俏,由于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海岛里,养成了无拘无束、口无遮拦的性格。她领着小船来接爹爹,见到李玄特有好感。不时地拿他开心取乐,多次让李玄感到难堪。
第三集
珍珠盛情的款待了李玄,李玄品尝了猪肉后觉得与众不同,询问珍珠用什么饲料喂猪,于富贵用假话搪塞了他。
珍珠介绍了岛上的风土人情,也把家中的情况告诉了李玄,无意中揭穿了于富贵的谎话,并为爹作了解释。于富贵为了盖新房和弟媳成亲,受尽了严冬和酷暑的煎熬。李玄决定资助于富贵,帮助他家脱贫致富。
珍珠见李玄要帮助盖房子,高兴地领着他到猪场见二婶。无意中发现沙滩上晾晒的海肠子,才知道它就是用来喂猪的饲料。李玄狂喜地在海滩上又蹦又跳。
李玄交给于富贵大额银票,惊吓地他一时不知所措。见到李玄又送重金给珍珠,让于富贵和二婶产生了误解。李玄将巧遇海肠子,委托珍珠加工的想法讲出后,全家人非常惊喜,为遇到这样的好人而感激不尽。
二婶鼓励珍珠嫁给李玄,用海岛的求婚方式以身相许。珍珠也情窦初开,老是追忆海滩上李玄压在自己身上的感觉。她趁李玄正在睡觉,裸身的钻进了他的被窝。传统的李玄惊醒后没有随和,将自己已婚、并有了儿子的情况告诉了珍珠。没想到珍珠并不在意,承诺生是李家的人,死是李家的鬼,就是做妾也心甘情愿。
桂香从大姐嘴里知道李家要搬走,既生气又感到失落。大姐理解她的心情,埋怨她没有早和李玄表示心意。受姐姐的启发,桂香准备大胆的向李玄示爱。
李玄在老大夫的点拨下,找黄掌柜租赁他的铺子,黄掌柜听说要用来开饭铺,不加思索的拒绝了他,并说出了其中的原因。李玄无奈领着李横往回走,见到柳叶吃的水晶馅饼很奇特,就上门拜玉兰为师学艺。
途径黄掌柜门前时,黄掌柜正在与别人赌棋。李玄将计就计与他赌“面子”,取胜后黄掌柜将铺子租给了他。
第四集
桂香叫李玄到家里试穿长衫,借机要想把生米做成熟饭。李玄以桂香没有度过守孝期为由,狼狈地逃出了桂香家。
桂香要跟着进城照顾李横,在她苦苦的哀求下,李进只好同意。
李记饭铺重新开张没有食客登门,只有叫花子唱着莲花落讨喜钱。李玄请他们做客,叫花子尝到菜后大加赞扬。李玄又专程到破庙送饭食,得到了全体叫花子的爱戴。
叫花子们用莲花落四处宣传,两大饭庄的掌柜到李记探访虚实。他们看到饭铺门庭冷落,在李玄面前冷嘲热讽。不堪羞辱的李玄提出打擂,德聚饭庄杨掌柜只好迎战。
全城的百姓像过节似的涌到现场,叫花子全体出动为李玄助威。婉茹和小翠也来看热闹, 见李玄的做法感到不解。台下的人要求驱赶李记,场面达到失控的程度。
李玄用开水冲出鲜汤,拿出水晶馅饼给大家品尝,现场吃“管面”给大家看,海肠子的鲜味让人们称奇。百菜味为先,德聚饭庄做的菜花样再好,也只能败下阵来。
李玄打擂取得了胜利,叫花子们好像欢度自己的节日,在现场大蹦大跳还唱着莲花落。在他们狂欢的声势下,李记的招牌誉满城乡。
第五集
李记的生意非常火爆,四方的客人抢着到此尝鲜。李玄采取发号牌的方式,按照标明的日期分流接待。并且准备了面汤摆在门口,给没有号牌的食客品尝。
小翠恳求李玄包桌,李玄将杂物间腾出给婉茹专用,婉茹和小翠非常感激。
到集市上卖黄牛的人路过李记饭铺,他觉得有趣就领了三张号牌。见好多人都想早点尝鲜,牵牛人就趁机拿出来倒卖。不断地涨价让食客吃惊,更引起人们的兴趣。
秃头没有号牌被赶出饭铺,又找牵黄牛的买号牌,但是转眼之间又涨价,生气地离开后在饭庄门前遇到了侯三。见德聚饭庄们可罗雀,就反复挖苦讽刺他。侯三为了查看李记的实情,买了号牌和秃头进了饭铺。
侯三见到菜后仔细观看,觉得与他们的厨艺没有区别,可送到嘴里一尝,就觉得与德聚饭庄天壤之别。侯三决心要解开调料的秘密,让大家见识自己的本事。
李玄为扩展经营规模,在饭铺的旁边建了一座大棚。他亲自找玉兰打理大棚的生意,却遭到了她丈夫张胖子的怀疑。不但谩骂和殴打了李玄,并且将玉兰也羞辱了一番。
玉兰背着柳叶要寻短见,在路上巧遇李进和李横,在盛情的邀请下,娘俩来到李玄家做客。
第六集
听桂香说李玄要让她打理生意,玉兰不免产生了为难情绪。李进叙述了自己在赶考的路上摔断了腿;昏倒在喜梅家获救;为了裤子和屁股的原因自杀未成,与喜梅建立了感情的经历。依此例说明凡事要想获得成功,光靠蛮力和死拼不行,还得具有她的灵气即李玄的绝活,结合起来才能成功。受到李进的鼓舞,玉兰决心排除后顾之忧,跟着李玄大干一场。她回家后让张胖子休妻,遭到张胖子的嗤笑。玉兰声称要到衙门里告官,张胖子权衡后答应了玉兰。
张胖子领着全家来李记吃饭,见到李玄羞愧难言。李玄宽容地请张胖子喝酒,并让他和玉兰一起到李记来打拼。
大棚里卖的饭食价格便宜,百姓和农户都赶来尝鲜,普通的饭食让人欲罢不能,人们对此疑惑不解。
侯三派秃头到李记饭铺卧底,秃头将偷出的粉末交给了侯三,侯三试验后觉得它神奇无比,更增加了继续研究的决心。
徐夫人让徐掌柜找李玄商议,采取分成的方法打理饭庄,却遭到了李玄的拒绝。婉茹想招李玄入赘徐家,担心李玄已经成亲,经小翠询问小伙计,知道李玄仍然是独身。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专请李玄往家里送菜。徐夫人见识了人和厨艺,高兴地同意了女儿的想法。
侯三从海上搞到海鲜粉末,杨掌柜确认和偷来的样品相同。他高兴地不禁忘乎所以,吩咐手下人酬宾三天。
第七集
徐夫人入赘的想法遭到徐掌柜的反对,他因为李玄已经有了儿子,决不拿女儿的婚事做交易。李玄已婚让婉茹感到意外,但觉得他入赘自己续弦还算公平。徐夫人也觉得这是好事,即救了饭庄女儿还可以留在身边。就指派徐掌柜赶快找人提亲。
侯三经过反复试验,认为搞来的粉末腥味很重,并且与李玄的差距太远。杨掌柜鼓励侯三不要气馁,让他继续到海边想办法。
秃头拿出一包粉末让李玄查看。李玄猜透了秃头的意图,佯装酒醉虚构了神仙赠给他仙粉的故事,这事被迅速传开。人们为了沾到仙气,都急着到李记吃饭。
叫花子们也想沾到仙气,可不想占神仙的便宜和玷污了神仙的地方。就兵分两路到两大饭庄讨钱,用来买衣服和交饭钱。婉茹听了仙粉的故事心中暗喜,把私房钱全给了叫花子。
德聚饭庄聚满了捂着肚子哭叫的人。声称是吃了德聚饭庄的饭食才造成的结果,欲找杨掌柜讨个说法,并打算到衙门里告状。
县太爷钱秀正为补缺的银子发愁,见杨掌柜来求他高兴万分。让朱师爷先出面对付杨掌柜,俩人合谋榨取他的银两。朱师爷采取一哄二吓三骗的手段让杨掌柜拿出五千两银子。杨掌柜使用一哭二贿赂三上吊的办法应对朱师爷,最后两千两成交。
受害人涌向衙门告状,在杨掌柜的再三承诺下,钱秀才命令衙役升堂。
第八集
大堂上躺着呻吟的中毒者,花子头李兴走到堂前告状,钱秀责问他和这些人的关系,他声称百姓是叫花子的父母。钱秀驳斥他说当官的才是叫花子的爹娘,此话正中李姓的下怀。李兴一声令下,百十来个叫花子涌向大堂。他们拉扯着钱秀叫爹要吃的,大堂上立即乱成一片。等钱秀从堂案下钻出来,已经披头散发满脸污垢,连帽子的顶子都没了。钱秀求助李兴帮助找顶子,李兴答应后逼着钱秀马上审案。钱秀让杨掌柜先拿出银两替受害者治病,等以后证据确凿再审。李兴逼着钱秀传询证人,并把杨掌柜学李玄用仙粉做菜,引起食客中毒的事说给他听。钱秀借机以妖言惑众的罪名拘捕李玄,来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李兴第一时间通知了李玄,李玄自己走到了衙门。对钱秀的模样挖苦嘲讽,并以钱秀没有顶子为由,要求不带枷锁自己投牢,钱秀无奈的答应了。
叫花子们抬着李玄;百姓们夹道欢送;商家给他披红和放鞭炮,把他轰轰烈烈的送进了大牢。衙役们见到这种阵势格外优待,安排犯人毕登榜专门伺候他。
玉兰到牢里送饭,衙役误以为是李玄的夫人,就破例的允许晚上探监。玉兰捎带着酒菜给衙役,他们吃后高兴异常,觉得既沾了仙气又饱了口福。
朱师爷与李兴商量找顶子,李兴向钱秀提条件,县太爷既然是俺的爹,就应该替儿子要饭三天。
婉茹为了给李玄一个惊喜,把精心研制的馅饼送到牢中,当面把意图说给李玄听,李玄觉得面前的人才是红颜知己。
毕登榜和李玄有同样的经历,提议俩人结拜为兄弟。他把自己的身世讲给李玄听……大火烧了自家中的绸缎庄,爹爹在火中丧生。回家乡种地遭受了瘟疫;乡亲们病痛难忍吃“索命鱼”寻死;全家也传染上瘟疫罪难忍受;在娘的请求下到海边搞“索命鱼”,全家吃了竟死里逃生……
叫花子们惩治了秃头,侯三和秃头惊恐万分,觉得福海城已不是久待的地方,两人想通过朱师爷,用仙粉诈骗钱秀的银子走人。
第九集
毕登榜继续和李玄聊天。
……全家吃了“索命鱼”后死里逃生,毕登榜带着疑问到城里询问大夫,知道了绿豆的特性后,又饱吃了一顿竟安然无恙。吃剩的“索命鱼”冷凝后,形成像豆腐一样的晶体,口感滑润而且鲜美,娘给它取名“海豆腐”。
毕登榜的娘卖掉所有的首饰,举家搬到城里后开饭铺卖海豆腐。玉兰的徒弟仙花来推销水晶馅饼,经过交往嫁给了毕登榜。
毕登榜的生意挤兑了同行,官府在贿赂之下关闭了他们的饭铺。毕登榜卖掉了产业准备到福山城重操旧业,他们在途中遇到风浪,全家随船翻到海里。
毕登榜在昏厥中被浪推到岸边,醒来时衙役正在翻他的衣兜。朱师爷见到他身藏的五千两银票,以海盗为名把毕登榜抓入牢中。
叫花子在大堂挨了打,恩人又被关进大牢,就想泄愤报复钱秀。他们夜里火烧了他的草垛,并编排了神仙下凡的传闻。
钱秀多次谩骂朱师爷,朱师爷怀恨在心寻机报复。他采取各种办法恐吓钱秀,逼他替叫花子要饭。钱秀受形势的逼迫,听从了朱师爷的安排。
钱秀来到破庙,李兴让他跟猴子学莲花落,猴子逼他吃讨来的杂碎汤,让钱秀尝尽了苦头。钱秀和猴子沿街乞讨,在木匠铺门前唱莲花落。钱秀为了不再喝杂碎汤,莲花落唱地非常卖力,猴子百般捉弄钱秀,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
按照花子头的计划,猴子转而讨好钱秀,主动和他交朋友,答应帮他找回顶子。钱秀也对猴子示以引诱,猴子假装追随钱秀而获得信任。
叫花子们为了教训打他们的衙役,夜间兵分两路到了憨五和憋老二的家,设计把他们的猪和鸭子全部偷走,在破庙里宰杀会餐。二人的媳妇怀疑是丈夫赌钱输了,结伴到衙门里找他们要猪和鸭子。
第十集
钱秀要堂审毕登榜,憋老二和憨五的媳妇跑来大闹公堂,被钱秀连哄带吓离开。
毕登榜不承认自己是海盗,钱秀想用重刑灭口而受到李玄的阻拦。李玄让让玉兰当庭辨认,玉兰证实眼前的人就是她徒弟的丈夫。
围观的人对钱秀义愤填膺,跳蚤趁乱用弹弓射向了他的额头。钱秀让衙役杖打叫花子,怕报复的衙役们只好替叫花子挨打,大堂上演出了一连串的闹剧。
钱秀想挽回败局找朱师爷商量,俩人欲雇凶杀害毕登榜。派朱师爷立即进京找同乡,求助在朝廷为官的崔怀。
叫花子深夜发现毕登榜被提走,尾随着泥印在后面追赶。憋老二和憨五将毕登榜押解到一座庙里,想在那里将他害死。海中脱险的仙花四处寻找丈夫,晚上就在庙里歇息。暗中发现他们想用毒酒害死毕登榜,就施计倒换了两个酒碗。
憋老二喝光自己眼前的酒,就劝毕登榜喝另一碗。毕登榜怕其中有诈不肯喝,憋老二就和憨五强行灌进他的嘴里。仙花披头散发的跑出后殿,吓得他俩钻出了大庙。
憋老二肚子疼痛难忍,憨五认为是神仙降罪与他。憋老二在神像面前越忏悔肚子疼得越厉害。醒悟到是仙花让他服了毒酒,他把尖刀刺向了仙花的背部。仙花在临死前告诉毕登榜如何脱险,到处寻找他的经历。
第十一集
憨五见憋老二已死,就想打死毕登榜逃离。被赶来的叫花子活捉,像押解犯人一样返回福海城。
李兴率领叫花子抬着两具尸体、押解憨五在城内游街,城里的百姓夹道观看,李兴边走边声讨他们的罪行。愤怒的百姓涌向县衙,用石块瓦砾砸毁了县衙。叫花子摆出县太爷审案的架势审讯憨五,憨五众怒之下交代了钱秀雇凶杀人事实。众人抬着尸体涌向县太爷府,欲找钱秀算总账。
朱师爷想进京找崔怀,见雇凶杀人败露急于脱身,骑马跑在街上被叫花子发现,跳蚤用弹弓把他追了回来。
钱秀知道难于躲避,强逼着朱师爷和他硬着头皮见百姓。钱秀在众人面前百般抵赖,并承诺为仙花料理后事。由于毕登榜在城里没有住地,众人要在县衙里停灵祭奠,因为衙门是皇家重地,钱秀和朱师爷不敢答应。李兴要在两家门前搭棚选址,钱秀和朱师爷相互推脱,李兴提出抓阄定局,无奈之下他二人只有同意。
钱秀让家人抬出香案,虔诚地烧香求佛祖保佑。朱师爷乘钱秀不备也近前烧香,俩人为此争论。
他俩相互诅咒逐渐变成诽谤,都希望自己抓到好阄,李兴采取了小伎俩,使钱秀中计而抓到了坏阄。
十二集
钱府门前扎了灵棚,请来了和尚和响器班子。钱夫人烦躁地嘟囔钱秀,气得钱秀朝着夫人连骂带打。
李玄在海上找到玉兰,玉兰扑在李玄的怀里放声痛哭。婉茹见到此景产生了误解,玉兰向她做了解释,李玄也向婉茹吐出了心声。
海边的秋风太大,大棚的生意难于维持。毕登榜见这么好的买卖停下可惜,想把五千两银票借给李玄。玉兰听后非常高兴,答应毕登榜由她来操办此事。
玉兰特意找徐掌柜,询问福海城有啥合适的铺面,徐掌柜对她的想法虽然疑惑,但也告诉她杨掌柜的饭庄急于兑出。杨掌柜正要关门歇业,就以最低的价格把饭庄转让给了玉兰。
婉茹听说玉兰要替李玄买铺面,心中立即醋意大发。回想海上见到的情景,误以为李玄仍然爱的是玉兰。在爹爹的点拨之下她解除了怀疑,找李玄商讨自家饭庄的事情。
珍珠找到李玄家,桂香领着她到来到饭铺,珍珠激动地扑到李玄的怀里,让身边的人感到惊愕和猜疑,并遭到桂香的嫉恨。
小翠怀疑李玄,想搞清和珍珠的关系,珍珠识破她的意图,转而把小翠好一顿奚落。
十三集
阅读剧本正文
第一集
1、清朝嘉庆年间 日 外
(逐渐凸显出一望无际的碧空;辽阔无垠的大海;海鸟啾唧舟帆点点,崖石陡峭沙滩似锦的画面)
(叠放出清朝时期渤海湾的地图。)
2、(汹涌的海浪扑向沙滩,冲击在礁石上又洒向大海,翻起的水幕在阳光的映照下跳跃着五彩斑斓的光点,给远处的小岛蒙上了一层曼妙的轻纱。)
(地图移向清朝时期的胶东半岛,逐渐聚焦在福海县城。)
3、(镜头推向城墙和谯楼,呈现出城门上方“福海城”的字样。城门下是进出的人流,几个守城的衙役在吸烟聊天。)
(伴随着1——3的画外音:渤海处在我国的东北部,形状像塞进嘴里的一颗碧玉珠子,嘴的上唇是辽东半岛;下唇是胶东半岛,而福海县城就在这下唇的顶尖处。这里是闻名遐迩的烹饪之乡,也是海肠子的特产地。清朝嘉庆年间就发现了海肠子,为此,演绎出一段曲折跌宕,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
推出字幕:【海肠子的传说】
4、 官道上 日 外
(两条梭鱼在阳光下银光闪闪)
(高大洒脱的李玄身背褡裢,提着鱼兴致勃勃地走在官道上。)
5、城门下 日
(李玄快步来到城门下,守城的衙役甲热情地和李玄搭讪)
衙役甲:小李掌柜——今天咋有空进城了?
李玄:(疑惑地看着甲)您是……
衙役甲:哟——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咋的,记不得我了?
李玄:(端量着衙役片刻,高兴地)嗷——想起来了,我伺候过您。
衙役甲:(高兴地)这就对啦!每次到幸福镇看俺舅,都在你的饭铺吃饭,还和你说过话儿那!
李玄:(不好意思)对不起,谅我眼拙,给您赔礼啦!(抱拳施礼)
衙役甲:没啥、没啥!每天你招待那么多的客人,咋会记得清。
衙役乙:(指着李对甲)这么小的岁数就当掌柜?
衙役甲:你可别小瞧他,十四岁那年,爹爹赶考的途中摔坏了腿,这孩子就挑起了家里的大梁。他放下了书本开饭铺,那买卖做地可好着呢!在镇子里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衙役乙:(惊讶地)什么,十四岁就开饭铺?那还是个小屁孩呢!就敢张罗买卖?
衙役甲:你小瞧了不是?他可是从没拜师学艺,全凭着自己的灵性。那菜炒得是有滋有味,不比咱城里的馆子差。
衙役乙:了不得,是了不得。
衙役甲:几年的功夫就把买卖做得有声有色,饭铺里天天都是满客。(仔细欣赏梭鱼)嚯,这梭鱼好新鲜哟!
李玄:(得意地举起)那当然!这可是俺那儿刚上岸的开冰梭鱼。
衙役乙:这是好玩意儿,搁点豆酱,姜葱蒜搁全乎了,小慢火一焖,那鲜溜儿味直往鼻孔里钻。
衙役甲:嗨嗨!你这馋嘴的家伙,还挺会吃的。
衙役乙:天天守着渤海湾,谁还不懂得吃海鲜?俺家没钱买这大的,每年总得弄几条小梭鱼回家炖炖。
李玄:(对甲指乙)改日和这位叔叔到俺那儿,我请你们尝尝鲜。
衙役甲:那可说定了,俺娘舅家就住在你酒肆的东边,正顺道那!(对乙)咱俩做个伴,酒钱我花。
衙役乙:俺可不去。二十多里的路,吃肥了也走瘦了。
(三人相互大笑)
6、福海城的中心街 日 外
(两边是店铺,街边是卖各种货物的小摊。宽敞地方有算命的、说书的、玩杂耍的等,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李玄停停走走看着两旁的热闹。)
(丫环小翠拿着纸蛇和婉茹小姐在人群里时而嬉闹,时而说悄悄话。形象逼真的纸蛇不断地扭曲伸缩,被惊吓的路人在身后埋怨。小翠不在意旁人说啥,一边玩一边说笑)
小翠:姐姐,人的手真巧(指着纸蛇)这玩意儿做的和真蛇似的,冷不丁还真能吓人一跳。
婉茹:别人有钱买花和胭脂粉,那有姑娘家喜欢这玩意儿?
小翠:整天待在家里多憋屈啊!出来玩我就得让你高兴。
婉茹:能高兴啥呀?(指着纸蛇)见那东西怪瘆人的,我可不愿意玩儿它。
小翠:我马上让你看好戏,你就在这等着吧!
(小翠注意到李玄,见他聚精会神的挑选货物,调皮地将纸蛇插进他的鱼嘴里,看到随着李玄走动而扭摆的纸蛇,俩人一旁不住的嬉笑。李玄感到身旁的人有异样,转过头发觉她俩,顺着她们的视线见到纸蛇,吓地慌忙将鱼扔到地上。仔细看到真相后觉得有趣,脸上现出笑。小翠乐地拍巴掌,婉茹见李玄的样子也在一旁捂着嘴笑。小翠上前要拔出纸蛇,被李玄抢先拔出,递给了小翠)
李玄:(礼貌地)这是……
小翠:这么大的人,咋会吓成这样。(得意地笑)
婉茹:(上前,不好意思地莞尔一笑)对不起,俺这妹妹顽皮,让你受惊啦。(指着鱼)鱼弄脏了吧?(喊小翠)你还不过来给搽搽 ……
李玄:(毫不在意)没啥,小丫头嘛……
小翠:(两手拤腰,眼睛园瞪)啥,说我是小丫头?你下巴没长一根胡子,竟敢冒充大人!
婉茹:(埋怨)小翠,你无故地招惹人家,应该道歉才对。
小翠:(矫情地)我道歉?姐姐,你咋偏袒他?我都十六岁了,他还喊我小丫头……嗯……俺俩谁也不欠谁的,两清了!
婉茹:你呀,天生长不大……”
李玄:(微笑着对婉茹)是我失言(对小翠抱拳施礼)向小姐赔礼了。
小翠:(不好意思)可别搞错了,俺是她的丫环,她才是全福饭庄掌柜家的小姐。
李玄:(惊奇)你爹爹是徐掌柜?
婉茹:你认识俺爹?
李玄:干我们这行的谁能不知你爹的大名,我常到您家的饭庄,可没曾见过他老人家,我已仰慕已久。
小翠:(惊讶)你也开饭庄?
李玄:我哪有这般实力,只是开了个小小的饭铺。
婉茹:在城里啥地方?
李玄:不不、不!是在幸福镇。
小翠:闹了半天你也是掌柜?
李玄:本人不才,没能读书考取功名,只有小打小闹勉强糊口度日。
宛茹:做买卖也不错啊!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尽心的打理,也能奔出个好前程。
李玄:借小姐的吉言,我李某会尽心尽力。
小翠:(调侃)这小样,还挺有出息的,我咋就没看出来呢?
婉茹:小翠,你这嘴咋不饶人那?(问李玄)进城买点东西?
李玄:不不、不!我去看望一个人,就在这附近。小姐,再会。(转身走了)
小翠:(朝着李玄的背影笑)看他生气的模样还怪好看的,嗯,这人,好玩儿。
婉茹:你这惹祸精,看谁老实就想欺负。
小翠:咋的,你心疼了?
婉茹:看我不撕烂了你的嘴!
小翠:姐姐,你可不能再耽搁了。你娘为你的婚事着急,到处托媒人给你找婆家那!(调侃地)要是给你找个歪瓜裂枣的你也不知道,等娶亲那天揭开盖头一看,你哭鼻子都来不及了。
婉茹:我可不那么傻,告诉娘提前把底细摸准,这一辈子的事可不能糊涂。
小翠:那媒婆的嘴连死人都能说活了,都能把武大郎夸成贾宝玉。镇子东头的王二嫚嫁给了外乡财主的儿子,等喜事办完后才知道,女婿是吃啥都不知道饥饱的的傻子,这一辈子算是交代了。
婉茹:我可不能那样倒霉。
小翠:那可不好说!姐姐,你可得多长个心眼,不能光听别人的摆布。要能找到刚才那小子就不错,要身材有身材,模样也招人喜爱,咱家开饭庄,他是个饭铺的掌柜,也算门当户对吧?
婉茹:尽说些没影的话,咱还能做了自己的主?
小翠:姐姐,看你平日机灵地像个猴似的,到了要紧的时候就糊涂。你爹娘多疼你啊!我就不信你坳不过他们。
婉茹:(思索,自言自语)看他的模样也二十几岁了,乡下人都成家早,保不准人家已经……算了、算了!不想这些没用的事。咱还是玩儿吧!
7、(俩人嬉闹着在人群里窜跑。李玄边走边看着她们,不时撞着身边走路的人,引起别人的不满)
8、李玄的家 日 外
(紧挨着官道边有一处不大的四合院,院子前面是一排房屋,房檐下挂着李记饭铺的招牌。后边一排是李玄家的住屋,东边是大门,)
(院内,桂香在摘菜。李横从屋内跑出来,李进瘸着腿跟出,李横躲在桂香身后做鬼脸)
李进:横儿,怎么又不做功课了,看我不告诉你爹打你屁股!
桂香:叔叔,早晨到现在,总得让孩子歇一歇呀!
李横:(调皮地)是啊,文章背得脑袋疼,不歇一会儿横儿都会变成大傻瓜。傻子是考不上秀才的,我说是吧?婶婶,当初爷爷……
李进:你……你是在说爷爷?
李横:不是的爷爷,我是……
桂香:(忙站起,迎上李进)叔,横儿是无意的,你可不要冤屈了他。左邻右舍谁不知道,要不是赶考的路上摔坏了腿,你老人家早就高中皇榜当大官了。
李横:婶婶说的对。凭着爷爷的学问,早就当好大好大的官儿啦!
李进:既然你知道有学问能当大官,为什么不刻苦?可别像你爹爹一样,一辈子只能当个厨子。
桂香:叔,别在孩子面前说这话。他爹也是个能耐人,满镇子里的男女老少,谁不伸出大拇指?
李横:在外边都说俺是李掌柜的儿,可牛气哪!
李进:哼!下九流的营生,能牛气到哪里去。
桂香:叔啊,您老可别这么说。这个年月,能挣着银子就是好样的。
李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看前街王老二的儿子,那才叫有出息。刚中了皇榜就当县太爷,这个荣耀劲谁人能比呀!
桂香:你就羡慕当官的?
李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满天下的人谁不想当官?可得有这个能耐。
桂香:那有啥?您不是说花钱就能买官吗?等玄儿爹买卖做大了,攒些银子去买呀!咱还得挑大的买。
李横:俺香婶说的对,让俺爹买个大官当。等再有钱了,也给爷爷买一个,再给我买一个,咱全家都是官。
李进:哼!那是买三瓜俩枣啊?嘴一张一闭就那么容易?
(李进气的进了屋,桂香拿出个糖葫芦递给李横,李横高兴地接过)
李横:我就知道你能给我好吃的。谢谢婶婶!
(桂香抱过李横,疼爱地)
桂香:小嘴真甜,婶婶就喜欢你。
李横:不!婶婶最喜欢的是俺爹爹。
桂香:尽胡说!你咋知道婶婶喜欢你爹爹?
李横:连看俺爹的眼神都不一样。有时候俺真想叫你娘。
桂香:你个小机灵鬼,懂事这么早。(脸上露出甜蜜的微笑)
李横:婶婶,你在想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