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梗概:
搞笑科普:本章主要介绍条件反射科普
阅读作品正文
(小提琴曲 帕格尼尼 劳在做饭 先打开一个装着小卡片的盒子,非常优雅地翻找了一会儿,指甲是红色的,然后取出一块不明肉体,用刀细细地切割。【此处致敬汉尼拔】音乐突转,转成帕格尼尼的另一首作品,魔鬼的笑声)
劳(深呼吸,皱眉):塞恩斯,你能不能把音响关掉,或者干脆带上耳机?连续五天了,每天你都会准时准点播放音乐。
塞恩斯(笑嘻嘻,嘲讽的):多么伟大的帕格尼尼,谁能不喜欢天才呢!再说,这音乐又不是单单放给你听的,那个黄色毛发的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裂脚亚目-犬科动物看起来就很喜欢啊,它正在张着嘴,为这音乐留下陶醉的口水。
劳:它张着嘴是因为我正在给它做饭!而在我做饭的这个时间段,我希望你能从沙发上挪动起来,毕竟你已经和沙发相依为命大半天了,然后动动你的手,去把皮皮流在地板上的口水擦干净。
塞恩斯(关掉音乐):容我提醒你,我之所以只能呆在沙发上,是因为这个家伙趁我不注意把我的点焊枪咬坏了,否则现在我才没工夫和你说话呢!再说,我正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今天它流口水是因为你在给它做饭,三个礼拜之后也许就不会这样了,三个礼拜之后,也许它就会因为听见音乐而陶醉地无法控制自己的唾液腺。等到它就成为一只懂得欣赏帕格尼尼小提琴的黄毛生物,我才肯承认它是具有一定灵智的,才配得上拥有名字。(扭过头面对狗)加油努力啊,黄毛生物,虽然我对你并不抱什么希望,但是我还是愿意给你努力争取一个姓名的机会。
劳(叹气):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实验的复现,我明白了。你可以在皮皮身上做你那些联结实验,只要那些实验不对它进行实质上的伤害,再怎么说,一个月之后拜托我照顾皮皮的同事回来了,肯定不愿意看到一条害怕毛的金毛狗。
塞恩斯(打开黑白棋,漫不经心地摆弄棋盘和旗子,自己和自己下棋):可怜的小奥尔波特!心理学界把华生医生开除,也不是没有道理 ,相比于心理学,登载花边新闻的小报和广告界肯定更喜欢他。当然了,如果小奥尔波特的妈妈没有那么早带走他的话,也许华生能够消除小奥尔波特把毛绒和恐怖联系起来的联结,他就不会怕一辈子毛绒。
劳(鄙夷的):世界上不需要和自己女助手乱搞同时设计一些违反伦理的实验的心理学家。
塞恩斯(很快地接口):那么也许不单单是心理学界,还有很多其他的学科里的重要问题连被解决的机会都没有。
劳:所以我们现在只能接受和学习华生医生的研究成果,同时要设置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去批判他,不应该封杀和遗忘。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他个人的道德不应该联系在一起,然而……
塞恩斯:我知道你接下来会说些什么,老生常谈的论调了,“没有约束的科学发展是危险的”,要我说,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就一个——纠结。
劳(皱眉):我会更倾向于叫它求衡,你要知道,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很多,科学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最短木板理论你听过吧,一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所以……
(塞恩斯打开音乐,抬起眼睛观察劳)
劳:哦,光和你在这里聊了,我狗还没喂呢!
塞恩斯(憋着笑,看劳离开喂狗):看见了?这也是一种条件反射,就好像我刚刚说的,音乐从来不单单是给她听的,(挑眉)音乐是给她和黄毛生物一起听的。
(丢下棋子,晃晃悠悠来到白板前,写下条件反射四个字)
让我想想,我要从哪里开始谈起呢?
啊不错,劳和狗,巴普洛夫和弟弟,华生和女助手?不不不,划掉最后一个,你们不会感兴趣的对吧?(揶揄地笑 伊迪耶特:其实我蛮感兴趣的)
条件反射,又称前馈控制系统,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简单说来,就是两样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以后,当其中一样东西出现的时候,便无可避免地联想到另外一样东西,就好比也许三个星期之后,那条黄毛生物会因为听见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而留下口水,这是因为在它即将进食的时候,我持续播放音乐,于是它就将鸡胸肉和帕格尼尼联系起来。这个实验是关于条件反射最经典的实验,由巴普洛夫首先设计并进行的。在当时,他的实验对象不仅仅是一条狗,他甚至还曾经将自己的弟弟当作实验对象,当然他那游手好闲的兄弟一直坚持只有最高品质的鱼子酱才值得自己留下口水,并且,在巴普洛夫停止喂食想观察仅仅有铃声是否会让实验对象流口水的时候,狗非常配合且完美地给予了他想要的结果,而他的弟弟抡起胳膊一拳把他送进了医院。
这大概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亲情吧,在整个世界都在试图讨好你的时候,你的弟弟随时准备好给你一拳让你重回清醒。
和巴普洛夫的弟弟相比,劳显然还算得上一个不错的实验对象,完全可以和巴普洛夫的那条边牧犬比一比,她非常配合地用她方才的行为为我们展现了如何将高雅音乐和饲喂黄毛生物这两样本来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的东西联系到一起。
啊,我还没有解释如何建立条件反射这件事是不是?对不起,自从黄毛生物来到这里之后,地板上那些看不见的狗毛太让人分心了。
在了解条件反射的建立之前,让我们花一些时间去讨论什么叫做刺激和反射活动。
简单说来,刺激是外界对你施加的一个影响,比如狗听见音乐,狗看见食物,比如弟弟揍了巴普洛夫一拳,比如黄毛生物咬坏了我的点焊枪,没问题吧?而反射则是个体对于这些刺激做出的反应,狗看见了食物分泌唾液,巴普洛夫挨了弟弟一拳大叫一声,我发现点焊枪被黄毛生物咬坏了就日常阴阳怪气并且不肯叫它的名字。
反射活动分为条件反射,这是我们今天主要想谈论的,以及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你从出生开始就拥有的反射活动,它们是有限的,不需要后天学习建立。比如针扎一下手指,你迅速收回手指,也许之后才感到疼痛;再比如那个最经典的例子——膝跳反射,它也是一种非条件反射,我假设你现在正翘着二郎腿吃着零食刷B站,那么你现在就可以轻轻敲击自己悬空的那条腿的膝盖下方,不要刻意控制,你会发现自己的小腿突然抬了一下,如果这个现象没有发生……EMMMM那么也许你要在家里翻找一下自己作为机器人的购买发票和使用说明了。
而条件反射,则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或者通过实验后天建立起来的。拿巴普洛夫喂狗的经典实验来说,给狗进食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给狗以铃声刺激,狗并不分泌唾液,因为铃声与进食无关,故称为无关刺激。但如在给狗进食前先出现铃声,然后再给食物,两者多次结合后,单独给以铃声刺激,狗也会分泌唾液。这是因为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应用后,铃声已成为食物的信号,由无关刺激转变成条件刺激。这样以来,条件反射的建立就基本完成了,至于刚刚我和劳谈论到的华生医生小奥尔波特的实验,算得上是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的进阶版本。
华生和巴普洛夫都是心理学界联结学派的代表,他们都信奉经典型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不同的是,巴甫洛夫的研究会将人当成人,他在探讨动物和人的行为与高神经活动的关系的同时也重视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异,但华生则更加注重肌肉和腺体的生理学(有弗兰肯斯坦那味了),让我做一个并不严谨的猜测,从他做的很多实验来看,在他心里,实验对象是人还是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在小奥尔波特实验当中,华生选取了九个月大的婴儿小奥尔波特,首先给他进行了一系列基础的情感测试,让他短暂地接触白鼠、兔子、狗、猴子、带有头发的面具等。此时此刻,小奥尔波特对于这些动物和物品均不产生恐惧情绪。
大约两个月后,当小奥尔波特刚超过11个月大,华生和他的同事开始进行实验。开始时,把小奥尔波特放在房间中间桌上的床垫上。实验室白鼠放在靠近奥尔波特处,允许他玩弄挥它。这时,儿童对白鼠并不恐惧。当白鼠在他周围游荡,他开始伸手触摸它。在后来的测试中,当奥尔波特触摸白鼠时,华生在他身后用铁锤敲击悬挂的铁棒,制造出响亮的声音。毫不奇怪,在这情况下,小奥尔波特听到巨大声响后大哭起来,并表现出恐惧。经过几次这样将两个刺激配对,白鼠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对白鼠出现在房间里感到非常痛苦。他哭着转身背向白鼠,试图离开。显然,这名男婴已经将白鼠与巨响建立了联系,并产生了恐惧或哭泣的情绪反应。后来小奥尔波特甚至推广了他的反应,当华生带了一只兔子进入实验室的时候,他也大哭起来。简单说来,小奥尔波特开始害怕毛绒的东西。
但这个实验的结果算不上可靠和准确,有记录表明这个婴儿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就已经有痴呆和发育残疾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