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4052
成片时长:约113分钟
阅读:42629
发表:2011/3/26
喜剧
电影剧本
欢乐
推荐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拖拉机轰响着,远去。
6.老镇入口 日 外
老镇口新修的仿古牌楼油漆未干,“江南水乡第一镇”几个字赫然醒目。两只飘在半空中的硕大气球,分别悬挂着两幅巨大的标语: “展现古镇水乡风情”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大巴,中巴,出租车,小汽车,各种交通工具在服饰各异的中外游客人流中艰难穿行,汽车喇叭声和人群兴奋的喧闹声此起彼伏。每一辆交通工具驶入小镇,就会有一群小镇居民蜂拥而上,围住下车的游客,“先生小姐,要住店伐?河边的渔家小屋”;“渔娘唱歌,渔船游湖”;“扇子要伐?遮阳伞要伐?ONE DOLLAR, ONE DOLLAR”。
一个二十六七岁的精瘦男子,身穿肥大的“皮尔卡丹”西服,一副置身事外的悠闲样子,他是赖医生的外甥,人称皮尔卡蛋。
远处,一个二十四五岁的漂亮姑娘匆匆走来,她叫阿咪,是旅行社的导游。
皮尔卡蛋眼睛一亮,忙迎上去。
皮尔卡蛋:阿咪!侬终于来啦,我老清老早就等在此地。一单生意也不敢做……
阿咪:侬真咯不摆摊头啦?
皮尔卡蛋:当然喽,为了配得上侬阿咪,我所有资金都投到旅游船上了,哪能再做那种“ONE DOLLAR, ONE DOLLAR”生意?
阿咪:喂,皮尔卡蛋,这是侬自己咯事体,跟我不搭界哦!
皮尔卡蛋转换话题:哎,侬带咯团呢?
阿咪指了指不远处:喏!
一个五十多岁的日本妇人正在兴致勃勃地用数码摄象机拍摄镇门的全景。
皮尔卡蛋:只有一个人啊?
阿咪:侬懂个屁!这样咯散客比团体客人花头浓!
说罢阿咪走到那日本妇人的身旁,用日语向她指指点点地解说。
日本妇人栗原恭子放下精巧的数码摄象机,微笑着,神情专注而怡然。
7.古镇河道/机动旅游船日外
一条色彩艳丽、漆着“古镇旅游,水上奔驰”字样的机动旅游船,在拥挤的河道内穿梭行驶。驾船的是皮尔卡蛋。
阿咪陪着栗原观光两岸的明清建筑。
栗原举起摄象机拍摄。
取景器内的景物晃动。
阿咪叫:开慢点!
皮尔卡蛋放缓速度:晓得咧。
取景器内的景物平稳移动。
栗原致谢(日语):谢谢,非常感谢!
取景器内移动而过的,是针灸诊疗室。
8.针灸诊疗室门口日外
诊疗室的门紧紧关着,上面扣着一只有些年头的挂锁。
门框外挂着一只铜风铃,一阵风吹来,清脆的铃声悠悠地荡漾。
七八个老太婆,散落在院子和回廊里,很无聊的样子。
十几只装着生菜的各色碗蝶,还有一盒苏式月饼,在回廊的长椅上一字排开。
那只风铃不时地响着,令人心烦。
阿青嫂端坐在回廊外侧靠河的木凳上,木凳上还放着一个布兜,布兜口露出一瓶黄酒。阿青嫂抽着纸烟,另一只手撑着一把竹柄的小阳伞遮挡阳光,目光远远望着沿着河水展开的小镇风景。
苏小娥沿着回廊,自我陶醉地演绎着戏曲身段和台步。
宝娣在回廊里侧一株茂盛的树干上,一下一下重重地拍打着自己的胳膊和腿,震得树上不时落下叶子,随风飘落在回廊里。有片叶子飘落在苏小娥脸上。
苏小娥:喂,宝娣,侬吃饱饭力气大煞了是吗?震得人家心脏病也要发作了!
宝娣停下动作:哪能啦?做啥跟我过不去?今朝又不是我放白鸽!
苏小娥:这死人赖医生,招呼也不打一声,不晓得死到啥地方去了,害我伲聚餐菜也没办法烧!
9.医院王院长办公室日内
一个五十开外的秃顶男人躺在沙发上,肩头和腹部扎着一些金针。
赖医生神情沮丧地在他身边擦拭金针,气氛沉闷。
王院长:……哪能,赖医生?……其实凭侬咯手艺,自己开个执照做针灸,肯定有赚头!
赖医生:我在此地做了几十年,已经老早习惯了。从来也没想过要自己出去开门诊,退休工资也够用了……
王院长:所以嘛,针灸室拆掉,对侬也没啥大影响。但是对医院影响就大了,尕好咯风水宝地不挣钱,不是白白浪费嘛,改成旅游景点租出去,每年少讲也有10万块进帐。
赖医生:我,我倒没啥,就是那些天天到诊所来治疗咯老太哪能办?
王院长:伊拉看毛病有医院嘛。
赖医生:费用太高,伊拉哪能承受得起?
王院长:这问题不是我伲能够解决咯——喔唷……
王院长捂住裆部。
赖医生:哪能?
王院长:吃不消吃不消了,太结棍!
赖医生赶忙拔下王院长腹部的两枚金针:这种壮阳之术以前没有机会做,我还是文革下放时,给大队书记试过,效果还蛮好。不过,我心里还是有点慌,不是特别有把握。
王院长恢复常态:没关系,侬就拿我当试验品好咧。
赖医生:这哪能来是?……王院长,拆诊所咯事体,真咯已经定下来啦?
王院长:院务会议昨天下午开会决定咯,所以今天一早我就跟侬打个招呼。
赖医生再也无话可说。
10.针灸诊疗室门口日外
阿青嫂站在门前,看了看宝娣和苏小娥。
阿青嫂:还等啥?
站在门边的宝娣抄起墙边倚着的一把铁锹,砸向门锁。
苏小娥手上拿了一块青砖,也砸向门锁。
“砰砰砰”几下就把门锁砸落在地下。
阿青嫂率老太甲乙等人拿着那些生菜鱼贯而入。
11.医院办公楼外日外
赖医生提着放针灸器械的旧人造革包,垂头丧气地出门,沿着林荫路离开。
12.镇上某石桥日外
赖医生坐在桥墩上,望着水面发呆。
赖医生(OS):这记麻烦了,如果晓得诊所要拆,这帮老太还不当场就活剥了我?!
13.针灸诊疗室日内
阿青嫂、苏小娥、宝娣等七八个老太,以卧榻为桌,围成一圈在聚餐。
宝娣嘴里嚼着一块肉朝窗外望了望:……这死老头子,落到河里演死啦?
阿青嫂:管伊做啥?伊不来我伲多吃点。
苏小娥:伊不来,我伲把黄酒打开,自己吃。
阿青嫂立马拿过那瓶黄酒搁到一旁:侬又没酒量,不要浪费了好吗?!
宝娣:去年中秋节死老头子钓两条鱼倒是蛮大咯噢……
苏小娥:去年事体还讲伊做啥,来来来,吃月饼。
说着,苏小娥给大家分配月饼。
阿青嫂:男人都是没有良心咯。侬对伊越好,伊拿侬忘记了越早!
宝娣翘起大拇指:对,有道理!
众老太们被宝娣的滑稽动作逗笑了。
阳光透过擦得锃亮的彩色玻璃,五彩的光映照着老太们欢乐的笑脸。
苏小娥激动地站起,唱:“天良未泯问上苍,千夫万指负心郎……”
顺着一个“郎”字的拖腔,苏小娥做了一个幅度很大的扭腰造型。唱腔未落,她“哦哟”一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老太们以为苏小娥在摆造型,只顾自己欢笑。等她们看到苏小娥眉头紧皱,手扶着腰起不来了,才手忙脚乱地将苏小娥扶了起来。
14.镇上某石桥黄昏外
赖医生看了一眼西斜的落日,从桥墩上起身,揉了揉发麻的腿,拎着那只人造革包,无精打采地离开。
15.针灸诊疗室黄昏内/外
卧榻上放着七八只大碗,显然是老太们剩下的菜,那瓶黄酒原封未动地搁在显眼处。
赖医生正拿着工具,费力地修着门锁。
一个螺丝实在拧不上去,赖医生生气地将螺丝刀摔在地上
赖医生:这帮老太婆,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有马达声呼啸而来,在附近熄火。
皮尔卡蛋出现:娘舅,娘舅!
赖医生:做啥?
皮尔卡蛋:有一个外国人生病了,请侬过去看看。
赖医生:外国人?在啥地方?
皮尔卡蛋:在农家乐宾馆,侬快跟我来!
16.古镇河道/机动旅游船黄昏外
皮尔卡蛋将船驶得风驰电掣,赖医生在一旁东倒西歪。
17.农家乐宾馆门口/走廊夜外/内
阿咪换了一身休闲的衣服站在门口。
皮尔卡蛋拉着赖医生过来:娘舅,这是阿咪,侬还记得伐,老早也住在镇上老街咯,后来伊拉一家门搬到上海去了。
赖医生眯花眼笑:喔唷,阿咪啊,记得记得。姑娘十八变,越来越漂亮了。
6.老镇入口 日 外
老镇口新修的仿古牌楼油漆未干,“江南水乡第一镇”几个字赫然醒目。两只飘在半空中的硕大气球,分别悬挂着两幅巨大的标语: “展现古镇水乡风情”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大巴,中巴,出租车,小汽车,各种交通工具在服饰各异的中外游客人流中艰难穿行,汽车喇叭声和人群兴奋的喧闹声此起彼伏。每一辆交通工具驶入小镇,就会有一群小镇居民蜂拥而上,围住下车的游客,“先生小姐,要住店伐?河边的渔家小屋”;“渔娘唱歌,渔船游湖”;“扇子要伐?遮阳伞要伐?ONE DOLLAR, ONE DOLLAR”。
一个二十六七岁的精瘦男子,身穿肥大的“皮尔卡丹”西服,一副置身事外的悠闲样子,他是赖医生的外甥,人称皮尔卡蛋。
远处,一个二十四五岁的漂亮姑娘匆匆走来,她叫阿咪,是旅行社的导游。
皮尔卡蛋眼睛一亮,忙迎上去。
皮尔卡蛋:阿咪!侬终于来啦,我老清老早就等在此地。一单生意也不敢做……
阿咪:侬真咯不摆摊头啦?
皮尔卡蛋:当然喽,为了配得上侬阿咪,我所有资金都投到旅游船上了,哪能再做那种“ONE DOLLAR, ONE DOLLAR”生意?
阿咪:喂,皮尔卡蛋,这是侬自己咯事体,跟我不搭界哦!
皮尔卡蛋转换话题:哎,侬带咯团呢?
阿咪指了指不远处:喏!
一个五十多岁的日本妇人正在兴致勃勃地用数码摄象机拍摄镇门的全景。
皮尔卡蛋:只有一个人啊?
阿咪:侬懂个屁!这样咯散客比团体客人花头浓!
说罢阿咪走到那日本妇人的身旁,用日语向她指指点点地解说。
日本妇人栗原恭子放下精巧的数码摄象机,微笑着,神情专注而怡然。
7.古镇河道/机动旅游船日外
一条色彩艳丽、漆着“古镇旅游,水上奔驰”字样的机动旅游船,在拥挤的河道内穿梭行驶。驾船的是皮尔卡蛋。
阿咪陪着栗原观光两岸的明清建筑。
栗原举起摄象机拍摄。
取景器内的景物晃动。
阿咪叫:开慢点!
皮尔卡蛋放缓速度:晓得咧。
取景器内的景物平稳移动。
栗原致谢(日语):谢谢,非常感谢!
取景器内移动而过的,是针灸诊疗室。
8.针灸诊疗室门口日外
诊疗室的门紧紧关着,上面扣着一只有些年头的挂锁。
门框外挂着一只铜风铃,一阵风吹来,清脆的铃声悠悠地荡漾。
七八个老太婆,散落在院子和回廊里,很无聊的样子。
十几只装着生菜的各色碗蝶,还有一盒苏式月饼,在回廊的长椅上一字排开。
那只风铃不时地响着,令人心烦。
阿青嫂端坐在回廊外侧靠河的木凳上,木凳上还放着一个布兜,布兜口露出一瓶黄酒。阿青嫂抽着纸烟,另一只手撑着一把竹柄的小阳伞遮挡阳光,目光远远望着沿着河水展开的小镇风景。
苏小娥沿着回廊,自我陶醉地演绎着戏曲身段和台步。
宝娣在回廊里侧一株茂盛的树干上,一下一下重重地拍打着自己的胳膊和腿,震得树上不时落下叶子,随风飘落在回廊里。有片叶子飘落在苏小娥脸上。
苏小娥:喂,宝娣,侬吃饱饭力气大煞了是吗?震得人家心脏病也要发作了!
宝娣停下动作:哪能啦?做啥跟我过不去?今朝又不是我放白鸽!
苏小娥:这死人赖医生,招呼也不打一声,不晓得死到啥地方去了,害我伲聚餐菜也没办法烧!
9.医院王院长办公室日内
一个五十开外的秃顶男人躺在沙发上,肩头和腹部扎着一些金针。
赖医生神情沮丧地在他身边擦拭金针,气氛沉闷。
王院长:……哪能,赖医生?……其实凭侬咯手艺,自己开个执照做针灸,肯定有赚头!
赖医生:我在此地做了几十年,已经老早习惯了。从来也没想过要自己出去开门诊,退休工资也够用了……
王院长:所以嘛,针灸室拆掉,对侬也没啥大影响。但是对医院影响就大了,尕好咯风水宝地不挣钱,不是白白浪费嘛,改成旅游景点租出去,每年少讲也有10万块进帐。
赖医生:我,我倒没啥,就是那些天天到诊所来治疗咯老太哪能办?
王院长:伊拉看毛病有医院嘛。
赖医生:费用太高,伊拉哪能承受得起?
王院长:这问题不是我伲能够解决咯——喔唷……
王院长捂住裆部。
赖医生:哪能?
王院长:吃不消吃不消了,太结棍!
赖医生赶忙拔下王院长腹部的两枚金针:这种壮阳之术以前没有机会做,我还是文革下放时,给大队书记试过,效果还蛮好。不过,我心里还是有点慌,不是特别有把握。
王院长恢复常态:没关系,侬就拿我当试验品好咧。
赖医生:这哪能来是?……王院长,拆诊所咯事体,真咯已经定下来啦?
王院长:院务会议昨天下午开会决定咯,所以今天一早我就跟侬打个招呼。
赖医生再也无话可说。
10.针灸诊疗室门口日外
阿青嫂站在门前,看了看宝娣和苏小娥。
阿青嫂:还等啥?
站在门边的宝娣抄起墙边倚着的一把铁锹,砸向门锁。
苏小娥手上拿了一块青砖,也砸向门锁。
“砰砰砰”几下就把门锁砸落在地下。
阿青嫂率老太甲乙等人拿着那些生菜鱼贯而入。
11.医院办公楼外日外
赖医生提着放针灸器械的旧人造革包,垂头丧气地出门,沿着林荫路离开。
12.镇上某石桥日外
赖医生坐在桥墩上,望着水面发呆。
赖医生(OS):这记麻烦了,如果晓得诊所要拆,这帮老太还不当场就活剥了我?!
13.针灸诊疗室日内
阿青嫂、苏小娥、宝娣等七八个老太,以卧榻为桌,围成一圈在聚餐。
宝娣嘴里嚼着一块肉朝窗外望了望:……这死老头子,落到河里演死啦?
阿青嫂:管伊做啥?伊不来我伲多吃点。
苏小娥:伊不来,我伲把黄酒打开,自己吃。
阿青嫂立马拿过那瓶黄酒搁到一旁:侬又没酒量,不要浪费了好吗?!
宝娣:去年中秋节死老头子钓两条鱼倒是蛮大咯噢……
苏小娥:去年事体还讲伊做啥,来来来,吃月饼。
说着,苏小娥给大家分配月饼。
阿青嫂:男人都是没有良心咯。侬对伊越好,伊拿侬忘记了越早!
宝娣翘起大拇指:对,有道理!
众老太们被宝娣的滑稽动作逗笑了。
阳光透过擦得锃亮的彩色玻璃,五彩的光映照着老太们欢乐的笑脸。
苏小娥激动地站起,唱:“天良未泯问上苍,千夫万指负心郎……”
顺着一个“郎”字的拖腔,苏小娥做了一个幅度很大的扭腰造型。唱腔未落,她“哦哟”一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老太们以为苏小娥在摆造型,只顾自己欢笑。等她们看到苏小娥眉头紧皱,手扶着腰起不来了,才手忙脚乱地将苏小娥扶了起来。
14.镇上某石桥黄昏外
赖医生看了一眼西斜的落日,从桥墩上起身,揉了揉发麻的腿,拎着那只人造革包,无精打采地离开。
15.针灸诊疗室黄昏内/外
卧榻上放着七八只大碗,显然是老太们剩下的菜,那瓶黄酒原封未动地搁在显眼处。
赖医生正拿着工具,费力地修着门锁。
一个螺丝实在拧不上去,赖医生生气地将螺丝刀摔在地上
赖医生:这帮老太婆,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有马达声呼啸而来,在附近熄火。
皮尔卡蛋出现:娘舅,娘舅!
赖医生:做啥?
皮尔卡蛋:有一个外国人生病了,请侬过去看看。
赖医生:外国人?在啥地方?
皮尔卡蛋:在农家乐宾馆,侬快跟我来!
16.古镇河道/机动旅游船黄昏外
皮尔卡蛋将船驶得风驰电掣,赖医生在一旁东倒西歪。
17.农家乐宾馆门口/走廊夜外/内
阿咪换了一身休闲的衣服站在门口。
皮尔卡蛋拉着赖医生过来:娘舅,这是阿咪,侬还记得伐,老早也住在镇上老街咯,后来伊拉一家门搬到上海去了。
赖医生眯花眼笑:喔唷,阿咪啊,记得记得。姑娘十八变,越来越漂亮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