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7222
成片时长:约57分钟
阅读:7158
发表:2018/4/18
12集 剧情 网剧剧本
《百人斩》第1集:恶魔现影
1
2
3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向井敏明:我们这次举行“斩人比赛”原本是玩意儿,我看就不必论胜负了,我们两人都夺得了锦标!
野田毅:对!我们都是胜利者!大日本帝国的皇军都是胜利者!
向井敏明:哈哈……
野田毅:哈哈……
向井敏明:野田君,为庆祝“斩人比赛”夺得锦标,我们是否去喝几杯?
野田毅:好!向井君,大大的好!
19.南京一家日本酒保开设的店铺,日,内
野田毅和向井敏明举杯同饮,三杯白酒下肚,野性更加疯狂。
白井敏明:真没想到,这次攻陷南京,有那么多的俘虏可供我们斩杀!
野田毅:杀不完呢,江边成千上万,都用机枪扫了!要不是为了“斩人比赛”玩儿,我也懒得动手哪!
向井敏明:这回,杀得支那人可真多!
野田毅:这不算什么,我们鹿儿岛的大山岩将军,那年带兵攻陷旅顺港,把全城人都杀光了,除了抬尸队员,找不到支那人了!
向井敏明、野田毅:哈哈哈哈!……
向井敏明:野田君,我们的杀人锦标赛虽然胜利告一段落,但见着那些愚蠢的支那人,可不要轻易放过!
野田毅:我可不会让军刀闲着,那多没意思!
向井敏明:还有那些漂亮的支那女人,也得要好好享受享受呦?
野田毅:那是当然,要不,我们这一回胜仗岂不白打啦!
两人又是一阵充满兽性的狞笑。
向井敏明、野田毅:哈哈哈哈!……
20.南京国民政府原址,日,内
现成为日军16师团司令部,中岛今朝吾住在蒋介石住过的地方。
中岛今朝吾坐在蒋介石曾坐过的座椅上阅读文件。
一日本军官进门:报告!将军,文件。
中岛接过文件细看:哦,光佐佐木部就处理掉15000人!嗯,好!我军因采取大体不留俘虏之方针,故决定全部处理之……守备太平门的一中队处理掉1300人!嗯,好!……什么,现集中在仙鹤门附近约有7000人至8000人?这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壕沟,这是很不容易找到的呀,应当预先将他们分成100人或200人一群,然后诱至适当地点处理之!
军官:是,将军!
21.南京日军第6师团司令部,日,内
办公桌前,司令官谷寿夫正在审阅文件。
一日本军官携文件至前:报告司令官!这是刚送来的“南京之役”战果汇总。据统计,仅我45联队的中队长田中军吉,已用他的“助广”军刀斩杀了300多名中国人!
谷寿夫接过报表仔细审阅,当即兴奋不已。
谷寿夫:是吗?……哈哈!我也有了为大日本皇军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一直以来,中岛司令官为部下军官开展“杀人比赛”一事,大出风头,这事想起来就感到有些不舒服,好像我第6师团真得不如第16师团!现在好啦,我的田中军吉斩杀的中国人,比开展“百人斩”的向井和野田要多得多!你速将田中军吉的详细战功及有关照片报来,我要亲自向上呈报!
军官:是!将军!
22.日本东京街头,日,外
东京祝贺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的活动。
东京街头日本人欢呼庆祝占领中国首都南京的活动……
几家日本报纸纷纷报道的场景:
《东京日日新闻》刊登“百人斩竞赛”的报道和向井、野田的照片……
《大阪日日新闻》刊登日本武士开展杀人比赛的报道……
巜东京新闻》刊登田中军吉斩杀300多人的报道……
23.日军占领下的南京城,日,外
整个南京城一片破败,到处是废墟、死尸。
一幅幅照片展示着南京遭受日军大屠杀后的惨状……
画外音结合画面:面对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较早揭露“百人斩”的媒体是上海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1938年元旦《密勒氏评论报》刊载“向井和野田是如何完成杀人定额的?”,文中称:“此举明白无误地揭露了日军进入南京后大肆杀、烧、淫、掠的暴行……如此暴行,可谓惨绝人寰。”随后,中国的《新华日报》刊登“南京紫金山下杀人竞赛,寇军暴行惨绝人寰”,《申报》汉口版刊登“日军在紫金山下杀人竞赛”一文,并都转载了《密勒氏评论报》的报道,对日军开展“百人斩”杀人竞赛给予愤怒的披露和批判,国际社会纷纷指责。在国际舆论压力下,日本军部有所收敛,但杀人比赛仍零星散见于日本报纸。
24. 东京某档案室,日,内
一男士翻阅《东京日日新闻》,翻阅到1938年5月某日的报纸。
《东京日日新闻》的报道特写,记者声音。
为了完成与战死的野田少尉的约定,向井少尉决定要完成“五百人斩”,已经达到了305人……
画外音:实际上野田并未战死,而是于1938年3月20日回日本国内办事,此时他已经杀了374人。
25.东京某档案室,日,内
一男士在翻阅《东京日日新闻》,报纸翻到1939年5月19日。
《东京日日新闻》的报道特写,记者声音。
标题:宝刀“关孙六”向战死的竞争对手敬献的锋刃 向井中尉在汉水前线
正文: ……随军记者某日在一个叫寺庄的小村庄偶然见了在此奋勇作战的向井中尉。向井中尉在前年的南京之役中与野田中尉订下斩杀百人之约,并用爱刀关孙六斩杀敌兵106人,是一个勇敢的年轻军官。南京之役后,他剃去留了很长的胡子,与野田中尉再次约定要斩杀500人,并转战徐州、大别山、汉口、钟祥等地,砍杀敌兵305人。可是野田中尉在海南岛战死。现在他为了实现斩杀500人的约定,一个人在奋力作战。
实际上向井中尉的愿望是斩杀1000人。记者询问他:“关孙六锋利吗?”朴实寡言的中尉回答道:“很锋利。刀尖有一点不顺手,但我有自信,所以没关系。出征以来,我没生过病,总是在最前线,却从未负过伤,很不可思议。大概身体生来就是能够坚持长期战争吧……”
画外音:战争年代兵荒马乱,人们无意识收集日军侵华暴行的罪证,日本宣布投降后到缴械投降前,又大肆毁灭证据,甚至连一片命令都要销毁,要得到侵华日军的确切证据已不容易,随时间流逝,大量证据及三头野兽的暴行也沉没于历史的烟海之中。当年南京审判时,肯定未获上面的报道,否则“千人斩”杀人比赛的恶行一定会列入二凶的起诉书。二凶的余罪逃脱了南京审判,但其百死也不能洗刷屠戳中国人的罪恶,更不能平息中国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愤怒!
26.南京城,日,外
字幕:1945年9月
南京的大喇叭里正在播放日本天皇投降诏书。
某大楼,日本侵华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向中国人民投降仪式举行。
南京城街道上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活动……
画外音:日本无条件投降后,1945年11月6日中国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成立,这是国民政府处理战犯的最高权力机构。该委员会以秦德纯为主任委员,由军令部、军政部、外交部、司法行政部、行政院秘书处、联合国战犯审查委员会远东分会六个机关组成,1946年国防部正式成立后改属国防部。1945年12月以后,中国战犯处理委员会先后在南京、上海、北平等十个城市设立“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理日本战犯案件。但是,国民党政府对日本战犯的处理是很不够的,处理的日本战犯是很有限的,最终蒋介石将日酋冈村宁次宣判无罪释放并同以下200多名日本战犯一起送回国内。
27.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大厦,日,外
高地上巍然屹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大厦。
画外音:1946年1月19日,远东盟军最高统帅部根据同盟国的授权,在日本东京宣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美、中、英、苏等11国组成,代表中国出席的梅汝璈出任法庭的法官,向哲浚出任法庭的检察官。由于法庭为美英主导所以采用英文和英法系诉讼程序,定罪不光看各国提出的战犯名单,更要看控辩双方提出的证据是否有力,能否驳倒对方并被法官团釆纳。由于抗战期间国内缺乏条件,无意识收集侵略者罪证,日本投降前又迅速销毁大量罪证,使收集证据极为艰难。同时多数中国代表对英法系诉讼程序不熟且缺少实践,因此正式审判前的一九四六年三四月间早已投入前期工作的向哲浚,根据盟军检察局检察长美国人季楠的建议,和任助理检察官的美国人石登等先后两次回国,一方面收集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一方面物色既懂英文又熟悉英美法系的人才。
28.中国上海闸北一楼房内,日,内
一张桌旁,一个年轻人正在研读美国一本法律专著。
桌上的电话铃响起,年轻人拿起电话。
年轻人:啊,是东吴大学的刘世芳教授,您有什么事?
电话里声音有些焦急:文彬哪,你来华懋饭店一趟,有要事相商!
高文彬纳闷:刘教授,什么事哪?在电话里说不成吗?
电话里声音:你马上到饭店来,来了你就知道了!
高文彬接电话后,感到迟疑。
高文彬:那好吧,我马上就去。
29.上海街道,日,外
高文彬急忙下楼,来到街上。
高文彬向街边一黄包车夫招招手,车夫把车拉过来。
高文彬坐上黄包车,直向华懋饭店奔去。
高文彬坐在车上,边看着街市边想着心事。
高文彬内心独白:刘教授找我不知有什么事?华懋饭店可是上海最有名的国际饭店,他怎么在国际饭店待客呢?
高文彬坐黄包车到国际饭店时,已是华灯初上。
30.上海华懋饭店,夜,内
高文彬在酒店服务生的引领下,走进灯光柔和的309包房。
宽大的真皮沙发上,刘教授正和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低声交谈。
二人见高文彬进屋,忙起立相互握手寒暄,然后落坐。
刘世芳给高介绍:这位先生是向哲浚,我的朋友。他有些英美法系的资料,想请你帮忙翻译一下,不知可否?
高文彬:这当然没问题。老师你知道,我熟悉英文,在大学读书时研究的就是英美法律。
刘世芳和向哲浚交换了一下眼神。
刘世芳:好!这就好!
向哲浚谦和地:你就是上海人?家住哪儿?
高文彬:上海人,在闸北。
白哲浚: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
高文彬:是。
向哲浚:以前干什么工作?
高文彬:我大学毕业后曾谋过差事都辞职了,现在在家闲着,抽空儿也复习复习功课。
向哲浚:噢,是这样。我有份资料想请你译成英文,不过……我要先考考你呦?
高文彬:沒事,先生你尽管提。
向哲浚拿起报纸,随便指一段,请高文彬当场翻译成英文。
高文彬接过报纸,当场用英文念出,向哲浚又指出一段,高文彬又用英文念出。向哲浚拿出一份英美法系判决书,高文彬来到桌旁迅速翻译书写起来。
趁高文彬翻译文稿,向哲浚和刘世芳小声攀谈。
约半小时,高文彬翻译好文稿,将文稿递给向哲浚。
高文彬:先生,好啦。
向哲浚接过文稿,一边默声阅读,一边不禁连连点头。
向哲浚商量的口气:小伙子,刚才我听刘教授讲了,你在大学毕业后,曾先后两次谋过差事都辞职了,目前失业在家。现在国外有份翻译工作,比较适合你,不知你是否肯俯就?
高文彬:谢谢向先生的好意,我的家人都住在上海,而且我也不想离开他们。所以,十分的抱歉,我不能答应您,很对不起!
向哲浚深深看了高文彬一眼,笑了笑。
向哲浚:这没什么。
刘世芳也意味深长地笑起来。
刘世芳:看来,一个人有时候是不能选择的呀!
野田毅:对!我们都是胜利者!大日本帝国的皇军都是胜利者!
向井敏明:哈哈……
野田毅:哈哈……
向井敏明:野田君,为庆祝“斩人比赛”夺得锦标,我们是否去喝几杯?
野田毅:好!向井君,大大的好!
19.南京一家日本酒保开设的店铺,日,内
野田毅和向井敏明举杯同饮,三杯白酒下肚,野性更加疯狂。
白井敏明:真没想到,这次攻陷南京,有那么多的俘虏可供我们斩杀!
野田毅:杀不完呢,江边成千上万,都用机枪扫了!要不是为了“斩人比赛”玩儿,我也懒得动手哪!
向井敏明:这回,杀得支那人可真多!
野田毅:这不算什么,我们鹿儿岛的大山岩将军,那年带兵攻陷旅顺港,把全城人都杀光了,除了抬尸队员,找不到支那人了!
向井敏明、野田毅:哈哈哈哈!……
向井敏明:野田君,我们的杀人锦标赛虽然胜利告一段落,但见着那些愚蠢的支那人,可不要轻易放过!
野田毅:我可不会让军刀闲着,那多没意思!
向井敏明:还有那些漂亮的支那女人,也得要好好享受享受呦?
野田毅:那是当然,要不,我们这一回胜仗岂不白打啦!
两人又是一阵充满兽性的狞笑。
向井敏明、野田毅:哈哈哈哈!……
20.南京国民政府原址,日,内
现成为日军16师团司令部,中岛今朝吾住在蒋介石住过的地方。
中岛今朝吾坐在蒋介石曾坐过的座椅上阅读文件。
一日本军官进门:报告!将军,文件。
中岛接过文件细看:哦,光佐佐木部就处理掉15000人!嗯,好!我军因采取大体不留俘虏之方针,故决定全部处理之……守备太平门的一中队处理掉1300人!嗯,好!……什么,现集中在仙鹤门附近约有7000人至8000人?这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壕沟,这是很不容易找到的呀,应当预先将他们分成100人或200人一群,然后诱至适当地点处理之!
军官:是,将军!
21.南京日军第6师团司令部,日,内
办公桌前,司令官谷寿夫正在审阅文件。
一日本军官携文件至前:报告司令官!这是刚送来的“南京之役”战果汇总。据统计,仅我45联队的中队长田中军吉,已用他的“助广”军刀斩杀了300多名中国人!
谷寿夫接过报表仔细审阅,当即兴奋不已。
谷寿夫:是吗?……哈哈!我也有了为大日本皇军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一直以来,中岛司令官为部下军官开展“杀人比赛”一事,大出风头,这事想起来就感到有些不舒服,好像我第6师团真得不如第16师团!现在好啦,我的田中军吉斩杀的中国人,比开展“百人斩”的向井和野田要多得多!你速将田中军吉的详细战功及有关照片报来,我要亲自向上呈报!
军官:是!将军!
22.日本东京街头,日,外
东京祝贺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的活动。
东京街头日本人欢呼庆祝占领中国首都南京的活动……
几家日本报纸纷纷报道的场景:
《东京日日新闻》刊登“百人斩竞赛”的报道和向井、野田的照片……
《大阪日日新闻》刊登日本武士开展杀人比赛的报道……
巜东京新闻》刊登田中军吉斩杀300多人的报道……
23.日军占领下的南京城,日,外
整个南京城一片破败,到处是废墟、死尸。
一幅幅照片展示着南京遭受日军大屠杀后的惨状……
画外音结合画面:面对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较早揭露“百人斩”的媒体是上海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1938年元旦《密勒氏评论报》刊载“向井和野田是如何完成杀人定额的?”,文中称:“此举明白无误地揭露了日军进入南京后大肆杀、烧、淫、掠的暴行……如此暴行,可谓惨绝人寰。”随后,中国的《新华日报》刊登“南京紫金山下杀人竞赛,寇军暴行惨绝人寰”,《申报》汉口版刊登“日军在紫金山下杀人竞赛”一文,并都转载了《密勒氏评论报》的报道,对日军开展“百人斩”杀人竞赛给予愤怒的披露和批判,国际社会纷纷指责。在国际舆论压力下,日本军部有所收敛,但杀人比赛仍零星散见于日本报纸。
24. 东京某档案室,日,内
一男士翻阅《东京日日新闻》,翻阅到1938年5月某日的报纸。
《东京日日新闻》的报道特写,记者声音。
为了完成与战死的野田少尉的约定,向井少尉决定要完成“五百人斩”,已经达到了305人……
画外音:实际上野田并未战死,而是于1938年3月20日回日本国内办事,此时他已经杀了374人。
25.东京某档案室,日,内
一男士在翻阅《东京日日新闻》,报纸翻到1939年5月19日。
《东京日日新闻》的报道特写,记者声音。
标题:宝刀“关孙六”向战死的竞争对手敬献的锋刃 向井中尉在汉水前线
正文: ……随军记者某日在一个叫寺庄的小村庄偶然见了在此奋勇作战的向井中尉。向井中尉在前年的南京之役中与野田中尉订下斩杀百人之约,并用爱刀关孙六斩杀敌兵106人,是一个勇敢的年轻军官。南京之役后,他剃去留了很长的胡子,与野田中尉再次约定要斩杀500人,并转战徐州、大别山、汉口、钟祥等地,砍杀敌兵305人。可是野田中尉在海南岛战死。现在他为了实现斩杀500人的约定,一个人在奋力作战。
实际上向井中尉的愿望是斩杀1000人。记者询问他:“关孙六锋利吗?”朴实寡言的中尉回答道:“很锋利。刀尖有一点不顺手,但我有自信,所以没关系。出征以来,我没生过病,总是在最前线,却从未负过伤,很不可思议。大概身体生来就是能够坚持长期战争吧……”
画外音:战争年代兵荒马乱,人们无意识收集日军侵华暴行的罪证,日本宣布投降后到缴械投降前,又大肆毁灭证据,甚至连一片命令都要销毁,要得到侵华日军的确切证据已不容易,随时间流逝,大量证据及三头野兽的暴行也沉没于历史的烟海之中。当年南京审判时,肯定未获上面的报道,否则“千人斩”杀人比赛的恶行一定会列入二凶的起诉书。二凶的余罪逃脱了南京审判,但其百死也不能洗刷屠戳中国人的罪恶,更不能平息中国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愤怒!
26.南京城,日,外
字幕:1945年9月
南京的大喇叭里正在播放日本天皇投降诏书。
某大楼,日本侵华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向中国人民投降仪式举行。
南京城街道上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活动……
画外音:日本无条件投降后,1945年11月6日中国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成立,这是国民政府处理战犯的最高权力机构。该委员会以秦德纯为主任委员,由军令部、军政部、外交部、司法行政部、行政院秘书处、联合国战犯审查委员会远东分会六个机关组成,1946年国防部正式成立后改属国防部。1945年12月以后,中国战犯处理委员会先后在南京、上海、北平等十个城市设立“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理日本战犯案件。但是,国民党政府对日本战犯的处理是很不够的,处理的日本战犯是很有限的,最终蒋介石将日酋冈村宁次宣判无罪释放并同以下200多名日本战犯一起送回国内。
27.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大厦,日,外
高地上巍然屹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大厦。
画外音:1946年1月19日,远东盟军最高统帅部根据同盟国的授权,在日本东京宣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美、中、英、苏等11国组成,代表中国出席的梅汝璈出任法庭的法官,向哲浚出任法庭的检察官。由于法庭为美英主导所以采用英文和英法系诉讼程序,定罪不光看各国提出的战犯名单,更要看控辩双方提出的证据是否有力,能否驳倒对方并被法官团釆纳。由于抗战期间国内缺乏条件,无意识收集侵略者罪证,日本投降前又迅速销毁大量罪证,使收集证据极为艰难。同时多数中国代表对英法系诉讼程序不熟且缺少实践,因此正式审判前的一九四六年三四月间早已投入前期工作的向哲浚,根据盟军检察局检察长美国人季楠的建议,和任助理检察官的美国人石登等先后两次回国,一方面收集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一方面物色既懂英文又熟悉英美法系的人才。
28.中国上海闸北一楼房内,日,内
一张桌旁,一个年轻人正在研读美国一本法律专著。
桌上的电话铃响起,年轻人拿起电话。
年轻人:啊,是东吴大学的刘世芳教授,您有什么事?
电话里声音有些焦急:文彬哪,你来华懋饭店一趟,有要事相商!
高文彬纳闷:刘教授,什么事哪?在电话里说不成吗?
电话里声音:你马上到饭店来,来了你就知道了!
高文彬接电话后,感到迟疑。
高文彬:那好吧,我马上就去。
29.上海街道,日,外
高文彬急忙下楼,来到街上。
高文彬向街边一黄包车夫招招手,车夫把车拉过来。
高文彬坐上黄包车,直向华懋饭店奔去。
高文彬坐在车上,边看着街市边想着心事。
高文彬内心独白:刘教授找我不知有什么事?华懋饭店可是上海最有名的国际饭店,他怎么在国际饭店待客呢?
高文彬坐黄包车到国际饭店时,已是华灯初上。
30.上海华懋饭店,夜,内
高文彬在酒店服务生的引领下,走进灯光柔和的309包房。
宽大的真皮沙发上,刘教授正和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低声交谈。
二人见高文彬进屋,忙起立相互握手寒暄,然后落坐。
刘世芳给高介绍:这位先生是向哲浚,我的朋友。他有些英美法系的资料,想请你帮忙翻译一下,不知可否?
高文彬:这当然没问题。老师你知道,我熟悉英文,在大学读书时研究的就是英美法律。
刘世芳和向哲浚交换了一下眼神。
刘世芳:好!这就好!
向哲浚谦和地:你就是上海人?家住哪儿?
高文彬:上海人,在闸北。
白哲浚: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
高文彬:是。
向哲浚:以前干什么工作?
高文彬:我大学毕业后曾谋过差事都辞职了,现在在家闲着,抽空儿也复习复习功课。
向哲浚:噢,是这样。我有份资料想请你译成英文,不过……我要先考考你呦?
高文彬:沒事,先生你尽管提。
向哲浚拿起报纸,随便指一段,请高文彬当场翻译成英文。
高文彬接过报纸,当场用英文念出,向哲浚又指出一段,高文彬又用英文念出。向哲浚拿出一份英美法系判决书,高文彬来到桌旁迅速翻译书写起来。
趁高文彬翻译文稿,向哲浚和刘世芳小声攀谈。
约半小时,高文彬翻译好文稿,将文稿递给向哲浚。
高文彬:先生,好啦。
向哲浚接过文稿,一边默声阅读,一边不禁连连点头。
向哲浚商量的口气:小伙子,刚才我听刘教授讲了,你在大学毕业后,曾先后两次谋过差事都辞职了,目前失业在家。现在国外有份翻译工作,比较适合你,不知你是否肯俯就?
高文彬:谢谢向先生的好意,我的家人都住在上海,而且我也不想离开他们。所以,十分的抱歉,我不能答应您,很对不起!
向哲浚深深看了高文彬一眼,笑了笑。
向哲浚:这没什么。
刘世芳也意味深长地笑起来。
刘世芳:看来,一个人有时候是不能选择的呀!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