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1403
成片时长:约138分钟
阅读:9281
发表:2019/4/12
爱情,都市,家庭
电影剧本
爱得死去活来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1039】
小玉:(旁边一位年轻二十来岁漂亮大眼睛小妹妹凑向前)我的妈呀,这么年轻就当工长,还是读书才有出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辈子只能当工人了。
赵凡:(面对队长闺女的奚落,囧的赵凡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好意思,字写得太撇(四川方言),见不得人哈。
小玉:(热情地伸出手)以后还要请大学生,我们未来的头,多多关照哦,我是今年刚从技校毕业分配在混凝土班的小玉。
赵凡:(握着大眼睛妹妹滑腻、细嫩、葱葱小手、躲闪着殷切略带挑逗的眼神,有些窘迫,好不容易把手抽了回来,愧疚地纠正)那里、那里,不是大学生,就是个中专生而已。
在分发物品过程中,两个小女人也不避讳、窃窃私语:刚毕业二十岁就当工长,命真好;可说话还脸红,跟个娘们式地扭捏,咋指挥那些五大三粗的工人呢?工长是个人就能干的?
队长闺女:别杵在这了,跟着拿东西。
赵凡在两个小女人朗响、肆无忌惮的笑声中,揣着笑脸,小心翼翼关好门,提着东西,落荒而逃。
14.工地搅拌机棚。外景。夜。
工地空场,用钢管脚手架搭成的五、六米高的大棚,大棚内摆放着几台不同型号的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和砂浆搅拌机。此时搅拌站灯火通明,机器轰鸣,翻斗车来回穿梭。
镜头:不远处,一辆候着装料的女司机,内穿着一件跨栏小汗衫,外批敞着前胸的衬衣、戴着袖套、半挂着口罩穿着牛仔短裤坐在蹦蹦车上,正悠闲得抽着烟,吐着烟圈,烟圈大圈套小圈慢慢地向天空中散去,身材丰满、凸凹有形、大腿滚圆,丰胰的胸脯随着蹦蹦车发动机的震动上下起伏,风骚而自然,赵凡不由多瞟了几眼。不巧对上女司机的眼光。赵凡不自然的躲避,犹豫之间做出一个禁止吸烟的动作,女司机撇了撇嘴,若无其事的继续吐着烟圈,大圈套小圈向天空飘去。
赵凡生疏、呆板地核对着黑板上的配比,一旁工人们忙碌、有序、机械地装填着砂子、水泥、石子。
镜头:装水泥的老师傅(五十来岁)一气呵成,熟练地解开水泥袋子扎线缝口,顺势倾倒水泥,细腻如潮水一般覆盖料斗,然后叠好水泥袋,老师傅虽然戴着帽子,仍旧眉毛胡子挂满了水泥粉尘,远看就像素描里的画像。
赵凡画外音:甭看这装水泥的活又脏又累,可工人们都抢着干,就为这水泥袋子能回收换钱,辛苦一夜能多挣十来块,这是照顾贫苦家庭的专利。就是这位老师傅,虽然身材矮小,面相丑陋,却在后来白石桥古脊椎工地却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竟然有一晚在工地传达室破桌上与一位帅气年轻高校老师搞同性恋被治安联防队抓了现行。为钱?还是本性如此,不得而知,永远是个谜。
镜头:搅拌机规律地一起一落,一阵轰鸣,加水,滚筒口,灰尘四起、扑面而来,几分钟后,一股粘稠的混凝土鱼贯而出,蹦蹦车欢快的接着料,加大油门,排气筒冒着股股黑烟,叫春般离去。
四川老班长:(自信地拍着胸口)赵工长,放心,两车砂子、两包425普硅水泥、两车石子,250号混凝土绝对没问题,你就放心吧。
赵凡:(扯着嗓门)石子、砂子一定要按比例容量装够,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到别处转转。
镜头:不远处,像小山包的砂堆前,遮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玉夹杂在几个工人之间费劲地挥舞着铁锹给架子车上砂石料,在黑幕和白茫茫镝灯的映射下竟然有些缥缈曼妙,就像漫不经心、轻描淡写的一幅画。
镜头:赵凡在背景画面小玉黑溜溜、含情脉脉的眼光中离去。
15.工地食堂。外景。晚饭时间。
一栋活动板房临时搭建的伙房,朝北外墙一端并排开了5个买饭窗口。
镜头:露天的空地上,风餐露宿、风尘仆仆的工友们拿着各式各样的碗筷依次排着队,赵凡也夹杂其中,端着带着手把的大白瓷缸。
镜头:食堂东面是一排待拆迁的老平房。房前小院种了些花花草草,空地处还临时搭建一间小厨房,队长儿媳正忙碌着烧菜做饭。
赵凡画外音:队长一家占据了其中最东的三间房。靠近食堂最西一间是队长儿子一家三口住着,三岁的小孙子是队长的心肝宝贝,托关系在附近的幼儿园借读。
镜头:北京的秋老虎闷热难耐。队长一手抱住孙子,一手抽着烟,极少见地露着笑脸跟工友们聊天逗闷子,几个老师傅围成一圈在讪笑、奉承。
镜头:矮胖、肥实队长的儿子光着膀子坐在房前一把藤椅上,玩着魂斗罗,大彩电屏幕炫目、声音响亮。
镜头:赵凡站在队伍里看着队长儿子肥胖的双手灵巧的玩着游戏。子弹漫天飞扬、音乐律感强烈。
背后一位老师傅在低声嘀咕:牛逼啥呢,神气活现的,扶不起的阿斗,脾气学他爹,本事比他爹差远了。
另一位老师傅应和道:这次公司提副队长,没提成,撂摊子不干,在家闹情绪呢。
镜头:打完饭的工人有的三五个席地而坐,一手,指缝之间夹着三、四个大白馒头大口嚼吞,一手,夹着菜香甜的就味着,不时端起一碗热玉米粥顺着碗边吸溜。
镜头:卖饭窗口内,身着白衣大褂、白帽,讲究的还戴着口罩,收饭票、盛菜。案板上摆放着两大铝盆大锅菜(蒜苔炒肉和大白菜炒肥肉)还有一簸箕馒头、一大桶玉米粥,米饭是电蒸米饭机蒸出来的米饭,质地很不耐看的一层一大盘的码放着。
赵凡画外音:这是条件好、人多的工地,没法开火的工地就只能在这里做好,吉普车送饭了。
镜头:(转至另一个工地)北京的风沙天,黄沙铺天盖日,蜂拥而上的人群,把后座拆了篷布刹着车的212吉普车硬挤着往后溜。
镜头:车下几位穿着保安制服的职工势单力薄拼命的维持着秩序,车上两位穿着白大褂的厨师绝望地吼叫着。
16.工地。内、外景。日。
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小凡像模像样的在工地巡视检查,有时还不自觉得背起了手。
镜头:油漆班,打闹的年轻小伙子、小姑娘,一位身材苗条蜂腰、大长腿姑娘戴着鸭舌帽正撅着屁股搅拌腻子,改装过的劳动布工作裤绷勒出优美的曲线,一小伙冷不防的在那扭动的屁股上猛抓一把,然后哄笑跑开。姑娘恼怒地追打、嬉笑。
镜头:小凡在楼层中穿梭,不经意地推开一扇没有装锁的卧室门,一位头发花白、饱经沧桑的老师傅正紧紧地搂住一位中年妇女狂啃,突然被赵凡打断,老师傅六神无主、茫然无措,嘿、嘿傻笑,中年妇女羞愧掩面,系着上衣扣,嘴里嘟噜:丢死先人了。
镜头:小凡凝视着夕阳西下,一排水磨石水槽前盥洗的几位姑娘,金色的阳光下,姑娘们穿着小背心、短裤或仰或撅,健康、凸凹妙曼的线条在空中律动,黑黑的长发在前后飞扬,扬起晶莹朦胧的水雾。
镜头:夕阳西下,高空外架子上,魁梧、粗犷、男子汉粗线条架子工矫健的身影
17.工地办公室深冬。内景。夜。
镜头不停地变化着画面,赵凡不停地搬家,从一个角落到另一个角落,从楼内到楼外,从简易工棚到待拆迁平房,最后定格在一处室内打通有十几长的活动板房。
镜头:室内依旧是四周靠墙放床,每两床之间一块空地,摆放着各式木箱,围成了各自的空间,床前摆放一溜办公桌,靠门处立了个大火炉,火炉上,白铁皮大水壶噗噗地冒着热气。房间一头摆放着一台装在箱子里的大彩电,工人们自带小板凳围坐在前,抽着烟卷、烟袋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节目。
镜头:抽烟袋的深吸一口,烟锅一红一闪,五脏六腑,烟回路转,长嘘一口,麻利地往鞋底磕掉,一口浓痰喷薄而出,吐在地上,用脚搓撵着,然后重新填上烟丝,如此反复。
镜头:室内烟雾迷眼,笑声咳嗽声此起彼伏,赵凡烦躁地拿着一本书,心神无主、无处躲藏的躺在床上挣扎、辗转反侧。
镜头:电视剧字幕结尾,工人们依依不舍、陆续拍屁股离去。办公室敞开着门、窗,透着气。
镜头:油光秃顶、一头花白头发,身体发福但结实的顾队长正熟练地和着稀煤,准备封炉,红红的炉口映红了房间和脸颊。
赵凡:(忍无可耐)顾头,天天这么闹腾可真受不了。咱们没法休息和办公啊。
顾队长:有啥办法,侬不跟你一样,无处可逃,再忍忍吧,等天热了就把电视搬出去了,这天寒地冻的工人们没法在外面呆。
赵凡:咱们屋除了史工长外又没人要看电视,把电视放到班组不就行了吗,工人们看起来还方便。
顾队长:侬也是这样想的,可李队长不同意啊,说得有专人管理,放在班组没几天就捣腾坏了,也不安全,去年春节放假,屋里没人了,电视还被盗了。今年侬不回家过年吧。
赵凡:队长不给假,别的工地人手紧张,叫去盯几天。春节那几天跟姥爷他们一块过年。
顾队长:家近是一宝啊。过几天咱们屋都陆续回家探亲过年,队里也剩不了几个人。侬只有自个照顾好自己,咱们南方人在北方过冬,第一课先学会生火和封火,要不有侬受的。
赵凡:(漫不经心)这班,一出去就一整天,那有准,能封好火吗?
顾队长:这可是技术活,会封的好几天都不会灭。
赵凡:(气恼)他妈的!李队长到挺安逸,在这里冒一泡,闲逼扯蛋一会就跑回自家安乐老窝悠哉、悠哉,留下兄弟们在这煎熬。真他妈霸道!
顾队长:小伙子,隔墙有耳,少发牢骚,路还长着呢,慢慢熬吧。
18.工地临近春节。外景。日。
大型底板混凝土浇筑,基坑边布置了两台混凝土泵车,十几台大型混凝土罐车来来往往、穿梭不停,扬起阵阵灰尘。百十号工人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李队长:(吼叫)怎么回事,他妈的,泵管堵了一个多小时还没疏通,压了这么多车,还能不能干了。
混凝土班长:李头,基坑太大了,泵管布的太长,打的又是早强高标号混凝土,太粘稠了,老堵管,一宿了,兄弟们都累惨了。
李队长:少给我讲原因,掉链子,海明、赵凡你们给我上,别他妈磨蹭,这样一个进度,猴年马月才能打完。
张工长:(捋起袖口、一拍胸脯)李头,您瞧好吧。
镜头:张工长扛起坑边一根混凝土泵管,风风火火地带着众人冲下坑里,赵凡有些无所适从的木讷地帮工人搭着手。
李队长:(欣慰地对身边一位干部模样的职工赞叹)我说怎么样!关键时候,还得靠咱们子弟兵。
站在一旁的赵凡,装作没听见的,如无其事的离去。
19.工地办公室天寒地冻。内景。凌晨。
镜头:室外寒风凛冽,室内人去屋空,凉壶冷灶、滴水成冰。
镜头:空荡荡的房间一角,赵凡合衣盖着厚被,搭上所有能搭的衣物,萎缩在床上瑟瑟发抖、彻夜难眠。
镜头:幽冷的月光下,洗脸盆的水结晶成薄薄的冰层。
20.工地室外电梯口来年酷夏。外景。日
室外施工电梯进出口。护头棚下,一群小媳妇围着赵凡扯着脖子争吵着什么。赵凡尴尬地躲闪。
队长儿媳(电梯班长):(拽着小凡的衣领)你安排的加班,凭什么不认账,你还让不让人活了。
赵凡:(扶着头上以免掉下来的安全帽,有些狼狈地辩解)姐,实事求是,您们晚上每天是加班了,可就加了2小时,不能记半天啊。
队长儿媳:放屁,别叫我姐,人家别的栋号工长都记了半天,为啥你就不行,记半天是因为我们效率高,没磨洋工,赶出来的,干完了,你到耍赖,欺负人是吧。
赵凡:(倔强)别人我管不了,可咱得实事求是啊,计时工就是干多久记多久,乱了规矩,别的班怎么管。
队长儿媳:老娘管不着,反正,今天你不签,也得签!
队长儿媳:(拿过几张记满考勤的工单,强塞给小凡)今儿绝对放不了你,你走那我跟你到那。
赵凡:(讨饶地求着另一位电梯工田姐)你说句公道话,每天加班我可都陪着你们,绝对不会记错的。
田姐:死脑筋,又不是挣你家的钱,大家不都是这样做的,你就签吧。
队长儿媳:少废话,签不签。
赵凡僵持有些急:不能签。
队长儿媳:(一挥手)上。
镜头:一群小媳妇把小凡按到在地,就要拔光本来就衣不蔽体的小凡,小凡顾头顾不了尾,裤衩都露了出来,眼看就要失防。
赵凡:(拼命的拽着裤子、护着要害地方竭斯底里)好!好!姑奶奶们,我签。
队长儿媳:(胡乱整理着小凡凌乱的衣物,反而安慰小凡)以后可别再把姐们逼急了,早这样不就省事了。
赵凡无奈地签完字,小媳妇们欢天喜地叽叽喳喳而去,留下一地鸡毛、神情恍惚的赵凡。
21.工地队部。内景。夜。
办公室兼宿舍。顾队长坐在一把年岁久远的藤椅上,不时俯身翻弄着身前煤油炉上外表被油烟熏得黑魆魆铝锅里冒着红油的麻辣豆腐,屋内油烟氤氲、香气扑鼻。
赵凡画外音:顾队长是我们队的副队长,上海人,现在是领导兼室友,喜欢看武打电影,晚上空闲时经常约着去西直门录像厅看香港武打片,时间长了,我俩成了忘年交,无话不谈。
赵凡:(不禁咽了咽口水)顾头儿,您手艺真好,跟变魔术一样的,不一会好几样菜就出锅了,色香味美啊。
赵凡:(从办公桌掏出一瓶泸州老窖酒)尝尝我老家的酒。
两人围坐在简陋的小桌,碰杯、饮着酒,不一会酒酣话密,推心置腹起来。
顾队长:今天的事别记心上,这帮老娘们啥都不拎,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赵凡:明白,平时相处都挺融洽的,真是一点利益都不能触犯啊,要不,真会活活生剥了你,还没处讲理。
顾队长:知道就好,我们做管理的一定要细致,不能有一丝漏洞,被别人钻了,还得替别人受过。不过你进步挺快的,大家都有目共睹,现在完全能独当一面了。
赵凡:谢谢队长夸奖,还是大家帮助、照顾的好。
顾队长:个人问题有啥考虑?像咱们这个条件,人生这步棋可要走好。夫妻分居可不是人过的日子,一年就一个月假期,老婆守活寡,孩子没感情,双职工还算有个依靠,终究是个伴。
赵凡:知道生活很艰难,但真不知道生活是如此的不堪。实不相瞒,正好姥爷身边无子女,符合调京政策,家里也确实需要人,正想办法调动呢。
顾队长:(深饮一杯酒)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侬命真好,赶上咱们这个好时代了。本来受人之托,给侬介绍个女朋友,公司子弟,侬有这样的打算,就不提了。
赵凡:(小酌一杯,摇摇头)您说的是小玉吧,满世界地张罗托人介绍要跟我处朋友。一个如花似玉、弱不禁风、锹都抡不动的弱女子,非得安插在一帮卖大力、出大汗的男人堆里混日子,这不是糟践女人,情何以堪!
顾队长:侬酒多了,有点大男子主义哦。就侬能,长了三头六臂?那是侬幸运,搭上了国家这艘大船,都当甩手掌柜,苦活、脏话谁去干!干什么都需要调配、均衡,俗话说得好,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她的命。
赵凡:(若有所悟)有道理,要维已继续,就得有乌托邦式的生活。可话说回来,毕竟吃人嘴短,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好,受苦遭罪的,没有尊严,太揪心,谈何成家安业呢。
顾队长:小资产阶级情调,为国家牺牲还叫牺牲!侬觉得工地的女人苦,可天地下比她们更苦的女人多得是,毕竟咱们还是国企,吃商品粮,旱涝保收,不愁吃、不愁喝,贫困地区的农村姑娘,挤破头都进不来呢。还有句话,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侬想想,有没有道理。
赵凡:(若有所思)虱子多了不咬人,债多不愁,工地虽然环境差点,但爷们们都心知肚明、挺照顾的,到也累不着她们,下班后,个个青春靓丽的,活得到比我有精神。
顾队长:猫有猫路、鼠有鼠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只不过是现在世道变了,人的思想活分、路子宽,也敢想了。不像侬这一代,被时代潮流携裹,为了国家的富强和梦想,抛家舍业,舍小家为大家,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闹革命!那敢考虑个人幸福啊。
赵凡:是的、是的,那个年代以公为大。
顾队长:想当年,解放初期,侬在大上海每月能挣三、四十块袁大头,遇到晚上下班没事,洗洗刷刷,换一身衣服就去大世界看电影、听戏、吃宵夜,日子美着呢。
赵凡: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世界就是一个花花世界,吃喝玩乐,享乐不尽。您家以前是做啥的?
顾队长:阿拉一家住在上海郊县,祖传木匠,木匠行里分工很细,阿拉家专攻铺实木地板,侬排行老三,按行规从小就送到别的师傅家学艺。学徒三年,真是给师傅、师娘端屎接尿,家里粗活细活、看孩子样样都得干,师傅还不愿意教,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全凭自个留着心偷艺,但行规这点规矩好,熬到时间准能出徒,要不师傅会被圈里人戳脊梁骨,骂死的。那像现在师傅追着教都不好好学,不过侬挺尊重老师傅的,队里放线的侬的老乡都说你没架子,人也勤快、好学、认真,小伙子有前途。
赵凡:您夸奖了。带我的张工长老婆生孩子,两口子都是公司子弟,媳妇还是公司领导的闺女,张工长算攀了高枝,这还不得好生伺候,工号基本甩给了我。我刚出校门,两眼一抹黑,真的啥都不会,可工号又不能一日无主,几十号人安排不好就得窝工,李队长还不把我骂死。幸亏这两位放线的老师傅热心相助,才勉强维持。姥姥的,都等着看我笑话呢!老子偏要挣这口气!
顾队长:侬聪明,会抓重点。
赵凡:听您这一说,顾头,这辈子,您挺亏的呵!
赵凡:(面对队长闺女的奚落,囧的赵凡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好意思,字写得太撇(四川方言),见不得人哈。
小玉:(热情地伸出手)以后还要请大学生,我们未来的头,多多关照哦,我是今年刚从技校毕业分配在混凝土班的小玉。
赵凡:(握着大眼睛妹妹滑腻、细嫩、葱葱小手、躲闪着殷切略带挑逗的眼神,有些窘迫,好不容易把手抽了回来,愧疚地纠正)那里、那里,不是大学生,就是个中专生而已。
在分发物品过程中,两个小女人也不避讳、窃窃私语:刚毕业二十岁就当工长,命真好;可说话还脸红,跟个娘们式地扭捏,咋指挥那些五大三粗的工人呢?工长是个人就能干的?
队长闺女:别杵在这了,跟着拿东西。
赵凡在两个小女人朗响、肆无忌惮的笑声中,揣着笑脸,小心翼翼关好门,提着东西,落荒而逃。
14.工地搅拌机棚。外景。夜。
工地空场,用钢管脚手架搭成的五、六米高的大棚,大棚内摆放着几台不同型号的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和砂浆搅拌机。此时搅拌站灯火通明,机器轰鸣,翻斗车来回穿梭。
镜头:不远处,一辆候着装料的女司机,内穿着一件跨栏小汗衫,外批敞着前胸的衬衣、戴着袖套、半挂着口罩穿着牛仔短裤坐在蹦蹦车上,正悠闲得抽着烟,吐着烟圈,烟圈大圈套小圈慢慢地向天空中散去,身材丰满、凸凹有形、大腿滚圆,丰胰的胸脯随着蹦蹦车发动机的震动上下起伏,风骚而自然,赵凡不由多瞟了几眼。不巧对上女司机的眼光。赵凡不自然的躲避,犹豫之间做出一个禁止吸烟的动作,女司机撇了撇嘴,若无其事的继续吐着烟圈,大圈套小圈向天空飘去。
赵凡生疏、呆板地核对着黑板上的配比,一旁工人们忙碌、有序、机械地装填着砂子、水泥、石子。
镜头:装水泥的老师傅(五十来岁)一气呵成,熟练地解开水泥袋子扎线缝口,顺势倾倒水泥,细腻如潮水一般覆盖料斗,然后叠好水泥袋,老师傅虽然戴着帽子,仍旧眉毛胡子挂满了水泥粉尘,远看就像素描里的画像。
赵凡画外音:甭看这装水泥的活又脏又累,可工人们都抢着干,就为这水泥袋子能回收换钱,辛苦一夜能多挣十来块,这是照顾贫苦家庭的专利。就是这位老师傅,虽然身材矮小,面相丑陋,却在后来白石桥古脊椎工地却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竟然有一晚在工地传达室破桌上与一位帅气年轻高校老师搞同性恋被治安联防队抓了现行。为钱?还是本性如此,不得而知,永远是个谜。
镜头:搅拌机规律地一起一落,一阵轰鸣,加水,滚筒口,灰尘四起、扑面而来,几分钟后,一股粘稠的混凝土鱼贯而出,蹦蹦车欢快的接着料,加大油门,排气筒冒着股股黑烟,叫春般离去。
四川老班长:(自信地拍着胸口)赵工长,放心,两车砂子、两包425普硅水泥、两车石子,250号混凝土绝对没问题,你就放心吧。
赵凡:(扯着嗓门)石子、砂子一定要按比例容量装够,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到别处转转。
镜头:不远处,像小山包的砂堆前,遮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玉夹杂在几个工人之间费劲地挥舞着铁锹给架子车上砂石料,在黑幕和白茫茫镝灯的映射下竟然有些缥缈曼妙,就像漫不经心、轻描淡写的一幅画。
镜头:赵凡在背景画面小玉黑溜溜、含情脉脉的眼光中离去。
15.工地食堂。外景。晚饭时间。
一栋活动板房临时搭建的伙房,朝北外墙一端并排开了5个买饭窗口。
镜头:露天的空地上,风餐露宿、风尘仆仆的工友们拿着各式各样的碗筷依次排着队,赵凡也夹杂其中,端着带着手把的大白瓷缸。
镜头:食堂东面是一排待拆迁的老平房。房前小院种了些花花草草,空地处还临时搭建一间小厨房,队长儿媳正忙碌着烧菜做饭。
赵凡画外音:队长一家占据了其中最东的三间房。靠近食堂最西一间是队长儿子一家三口住着,三岁的小孙子是队长的心肝宝贝,托关系在附近的幼儿园借读。
镜头:北京的秋老虎闷热难耐。队长一手抱住孙子,一手抽着烟,极少见地露着笑脸跟工友们聊天逗闷子,几个老师傅围成一圈在讪笑、奉承。
镜头:矮胖、肥实队长的儿子光着膀子坐在房前一把藤椅上,玩着魂斗罗,大彩电屏幕炫目、声音响亮。
镜头:赵凡站在队伍里看着队长儿子肥胖的双手灵巧的玩着游戏。子弹漫天飞扬、音乐律感强烈。
背后一位老师傅在低声嘀咕:牛逼啥呢,神气活现的,扶不起的阿斗,脾气学他爹,本事比他爹差远了。
另一位老师傅应和道:这次公司提副队长,没提成,撂摊子不干,在家闹情绪呢。
镜头:打完饭的工人有的三五个席地而坐,一手,指缝之间夹着三、四个大白馒头大口嚼吞,一手,夹着菜香甜的就味着,不时端起一碗热玉米粥顺着碗边吸溜。
镜头:卖饭窗口内,身着白衣大褂、白帽,讲究的还戴着口罩,收饭票、盛菜。案板上摆放着两大铝盆大锅菜(蒜苔炒肉和大白菜炒肥肉)还有一簸箕馒头、一大桶玉米粥,米饭是电蒸米饭机蒸出来的米饭,质地很不耐看的一层一大盘的码放着。
赵凡画外音:这是条件好、人多的工地,没法开火的工地就只能在这里做好,吉普车送饭了。
镜头:(转至另一个工地)北京的风沙天,黄沙铺天盖日,蜂拥而上的人群,把后座拆了篷布刹着车的212吉普车硬挤着往后溜。
镜头:车下几位穿着保安制服的职工势单力薄拼命的维持着秩序,车上两位穿着白大褂的厨师绝望地吼叫着。
16.工地。内、外景。日。
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小凡像模像样的在工地巡视检查,有时还不自觉得背起了手。
镜头:油漆班,打闹的年轻小伙子、小姑娘,一位身材苗条蜂腰、大长腿姑娘戴着鸭舌帽正撅着屁股搅拌腻子,改装过的劳动布工作裤绷勒出优美的曲线,一小伙冷不防的在那扭动的屁股上猛抓一把,然后哄笑跑开。姑娘恼怒地追打、嬉笑。
镜头:小凡在楼层中穿梭,不经意地推开一扇没有装锁的卧室门,一位头发花白、饱经沧桑的老师傅正紧紧地搂住一位中年妇女狂啃,突然被赵凡打断,老师傅六神无主、茫然无措,嘿、嘿傻笑,中年妇女羞愧掩面,系着上衣扣,嘴里嘟噜:丢死先人了。
镜头:小凡凝视着夕阳西下,一排水磨石水槽前盥洗的几位姑娘,金色的阳光下,姑娘们穿着小背心、短裤或仰或撅,健康、凸凹妙曼的线条在空中律动,黑黑的长发在前后飞扬,扬起晶莹朦胧的水雾。
镜头:夕阳西下,高空外架子上,魁梧、粗犷、男子汉粗线条架子工矫健的身影
17.工地办公室深冬。内景。夜。
镜头不停地变化着画面,赵凡不停地搬家,从一个角落到另一个角落,从楼内到楼外,从简易工棚到待拆迁平房,最后定格在一处室内打通有十几长的活动板房。
镜头:室内依旧是四周靠墙放床,每两床之间一块空地,摆放着各式木箱,围成了各自的空间,床前摆放一溜办公桌,靠门处立了个大火炉,火炉上,白铁皮大水壶噗噗地冒着热气。房间一头摆放着一台装在箱子里的大彩电,工人们自带小板凳围坐在前,抽着烟卷、烟袋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节目。
镜头:抽烟袋的深吸一口,烟锅一红一闪,五脏六腑,烟回路转,长嘘一口,麻利地往鞋底磕掉,一口浓痰喷薄而出,吐在地上,用脚搓撵着,然后重新填上烟丝,如此反复。
镜头:室内烟雾迷眼,笑声咳嗽声此起彼伏,赵凡烦躁地拿着一本书,心神无主、无处躲藏的躺在床上挣扎、辗转反侧。
镜头:电视剧字幕结尾,工人们依依不舍、陆续拍屁股离去。办公室敞开着门、窗,透着气。
镜头:油光秃顶、一头花白头发,身体发福但结实的顾队长正熟练地和着稀煤,准备封炉,红红的炉口映红了房间和脸颊。
赵凡:(忍无可耐)顾头,天天这么闹腾可真受不了。咱们没法休息和办公啊。
顾队长:有啥办法,侬不跟你一样,无处可逃,再忍忍吧,等天热了就把电视搬出去了,这天寒地冻的工人们没法在外面呆。
赵凡:咱们屋除了史工长外又没人要看电视,把电视放到班组不就行了吗,工人们看起来还方便。
顾队长:侬也是这样想的,可李队长不同意啊,说得有专人管理,放在班组没几天就捣腾坏了,也不安全,去年春节放假,屋里没人了,电视还被盗了。今年侬不回家过年吧。
赵凡:队长不给假,别的工地人手紧张,叫去盯几天。春节那几天跟姥爷他们一块过年。
顾队长:家近是一宝啊。过几天咱们屋都陆续回家探亲过年,队里也剩不了几个人。侬只有自个照顾好自己,咱们南方人在北方过冬,第一课先学会生火和封火,要不有侬受的。
赵凡:(漫不经心)这班,一出去就一整天,那有准,能封好火吗?
顾队长:这可是技术活,会封的好几天都不会灭。
赵凡:(气恼)他妈的!李队长到挺安逸,在这里冒一泡,闲逼扯蛋一会就跑回自家安乐老窝悠哉、悠哉,留下兄弟们在这煎熬。真他妈霸道!
顾队长:小伙子,隔墙有耳,少发牢骚,路还长着呢,慢慢熬吧。
18.工地临近春节。外景。日。
大型底板混凝土浇筑,基坑边布置了两台混凝土泵车,十几台大型混凝土罐车来来往往、穿梭不停,扬起阵阵灰尘。百十号工人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李队长:(吼叫)怎么回事,他妈的,泵管堵了一个多小时还没疏通,压了这么多车,还能不能干了。
混凝土班长:李头,基坑太大了,泵管布的太长,打的又是早强高标号混凝土,太粘稠了,老堵管,一宿了,兄弟们都累惨了。
李队长:少给我讲原因,掉链子,海明、赵凡你们给我上,别他妈磨蹭,这样一个进度,猴年马月才能打完。
张工长:(捋起袖口、一拍胸脯)李头,您瞧好吧。
镜头:张工长扛起坑边一根混凝土泵管,风风火火地带着众人冲下坑里,赵凡有些无所适从的木讷地帮工人搭着手。
李队长:(欣慰地对身边一位干部模样的职工赞叹)我说怎么样!关键时候,还得靠咱们子弟兵。
站在一旁的赵凡,装作没听见的,如无其事的离去。
19.工地办公室天寒地冻。内景。凌晨。
镜头:室外寒风凛冽,室内人去屋空,凉壶冷灶、滴水成冰。
镜头:空荡荡的房间一角,赵凡合衣盖着厚被,搭上所有能搭的衣物,萎缩在床上瑟瑟发抖、彻夜难眠。
镜头:幽冷的月光下,洗脸盆的水结晶成薄薄的冰层。
20.工地室外电梯口来年酷夏。外景。日
室外施工电梯进出口。护头棚下,一群小媳妇围着赵凡扯着脖子争吵着什么。赵凡尴尬地躲闪。
队长儿媳(电梯班长):(拽着小凡的衣领)你安排的加班,凭什么不认账,你还让不让人活了。
赵凡:(扶着头上以免掉下来的安全帽,有些狼狈地辩解)姐,实事求是,您们晚上每天是加班了,可就加了2小时,不能记半天啊。
队长儿媳:放屁,别叫我姐,人家别的栋号工长都记了半天,为啥你就不行,记半天是因为我们效率高,没磨洋工,赶出来的,干完了,你到耍赖,欺负人是吧。
赵凡:(倔强)别人我管不了,可咱得实事求是啊,计时工就是干多久记多久,乱了规矩,别的班怎么管。
队长儿媳:老娘管不着,反正,今天你不签,也得签!
队长儿媳:(拿过几张记满考勤的工单,强塞给小凡)今儿绝对放不了你,你走那我跟你到那。
赵凡:(讨饶地求着另一位电梯工田姐)你说句公道话,每天加班我可都陪着你们,绝对不会记错的。
田姐:死脑筋,又不是挣你家的钱,大家不都是这样做的,你就签吧。
队长儿媳:少废话,签不签。
赵凡僵持有些急:不能签。
队长儿媳:(一挥手)上。
镜头:一群小媳妇把小凡按到在地,就要拔光本来就衣不蔽体的小凡,小凡顾头顾不了尾,裤衩都露了出来,眼看就要失防。
赵凡:(拼命的拽着裤子、护着要害地方竭斯底里)好!好!姑奶奶们,我签。
队长儿媳:(胡乱整理着小凡凌乱的衣物,反而安慰小凡)以后可别再把姐们逼急了,早这样不就省事了。
赵凡无奈地签完字,小媳妇们欢天喜地叽叽喳喳而去,留下一地鸡毛、神情恍惚的赵凡。
21.工地队部。内景。夜。
办公室兼宿舍。顾队长坐在一把年岁久远的藤椅上,不时俯身翻弄着身前煤油炉上外表被油烟熏得黑魆魆铝锅里冒着红油的麻辣豆腐,屋内油烟氤氲、香气扑鼻。
赵凡画外音:顾队长是我们队的副队长,上海人,现在是领导兼室友,喜欢看武打电影,晚上空闲时经常约着去西直门录像厅看香港武打片,时间长了,我俩成了忘年交,无话不谈。
赵凡:(不禁咽了咽口水)顾头儿,您手艺真好,跟变魔术一样的,不一会好几样菜就出锅了,色香味美啊。
赵凡:(从办公桌掏出一瓶泸州老窖酒)尝尝我老家的酒。
两人围坐在简陋的小桌,碰杯、饮着酒,不一会酒酣话密,推心置腹起来。
顾队长:今天的事别记心上,这帮老娘们啥都不拎,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赵凡:明白,平时相处都挺融洽的,真是一点利益都不能触犯啊,要不,真会活活生剥了你,还没处讲理。
顾队长:知道就好,我们做管理的一定要细致,不能有一丝漏洞,被别人钻了,还得替别人受过。不过你进步挺快的,大家都有目共睹,现在完全能独当一面了。
赵凡:谢谢队长夸奖,还是大家帮助、照顾的好。
顾队长:个人问题有啥考虑?像咱们这个条件,人生这步棋可要走好。夫妻分居可不是人过的日子,一年就一个月假期,老婆守活寡,孩子没感情,双职工还算有个依靠,终究是个伴。
赵凡:知道生活很艰难,但真不知道生活是如此的不堪。实不相瞒,正好姥爷身边无子女,符合调京政策,家里也确实需要人,正想办法调动呢。
顾队长:(深饮一杯酒)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侬命真好,赶上咱们这个好时代了。本来受人之托,给侬介绍个女朋友,公司子弟,侬有这样的打算,就不提了。
赵凡:(小酌一杯,摇摇头)您说的是小玉吧,满世界地张罗托人介绍要跟我处朋友。一个如花似玉、弱不禁风、锹都抡不动的弱女子,非得安插在一帮卖大力、出大汗的男人堆里混日子,这不是糟践女人,情何以堪!
顾队长:侬酒多了,有点大男子主义哦。就侬能,长了三头六臂?那是侬幸运,搭上了国家这艘大船,都当甩手掌柜,苦活、脏话谁去干!干什么都需要调配、均衡,俗话说得好,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她的命。
赵凡:(若有所悟)有道理,要维已继续,就得有乌托邦式的生活。可话说回来,毕竟吃人嘴短,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好,受苦遭罪的,没有尊严,太揪心,谈何成家安业呢。
顾队长:小资产阶级情调,为国家牺牲还叫牺牲!侬觉得工地的女人苦,可天地下比她们更苦的女人多得是,毕竟咱们还是国企,吃商品粮,旱涝保收,不愁吃、不愁喝,贫困地区的农村姑娘,挤破头都进不来呢。还有句话,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侬想想,有没有道理。
赵凡:(若有所思)虱子多了不咬人,债多不愁,工地虽然环境差点,但爷们们都心知肚明、挺照顾的,到也累不着她们,下班后,个个青春靓丽的,活得到比我有精神。
顾队长:猫有猫路、鼠有鼠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只不过是现在世道变了,人的思想活分、路子宽,也敢想了。不像侬这一代,被时代潮流携裹,为了国家的富强和梦想,抛家舍业,舍小家为大家,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闹革命!那敢考虑个人幸福啊。
赵凡:是的、是的,那个年代以公为大。
顾队长:想当年,解放初期,侬在大上海每月能挣三、四十块袁大头,遇到晚上下班没事,洗洗刷刷,换一身衣服就去大世界看电影、听戏、吃宵夜,日子美着呢。
赵凡: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世界就是一个花花世界,吃喝玩乐,享乐不尽。您家以前是做啥的?
顾队长:阿拉一家住在上海郊县,祖传木匠,木匠行里分工很细,阿拉家专攻铺实木地板,侬排行老三,按行规从小就送到别的师傅家学艺。学徒三年,真是给师傅、师娘端屎接尿,家里粗活细活、看孩子样样都得干,师傅还不愿意教,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全凭自个留着心偷艺,但行规这点规矩好,熬到时间准能出徒,要不师傅会被圈里人戳脊梁骨,骂死的。那像现在师傅追着教都不好好学,不过侬挺尊重老师傅的,队里放线的侬的老乡都说你没架子,人也勤快、好学、认真,小伙子有前途。
赵凡:您夸奖了。带我的张工长老婆生孩子,两口子都是公司子弟,媳妇还是公司领导的闺女,张工长算攀了高枝,这还不得好生伺候,工号基本甩给了我。我刚出校门,两眼一抹黑,真的啥都不会,可工号又不能一日无主,几十号人安排不好就得窝工,李队长还不把我骂死。幸亏这两位放线的老师傅热心相助,才勉强维持。姥姥的,都等着看我笑话呢!老子偏要挣这口气!
顾队长:侬聪明,会抓重点。
赵凡:听您这一说,顾头,这辈子,您挺亏的呵!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