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3401
成片时长:约77分钟
阅读:13365
发表:2019/4/14
话剧舞台剧剧本
年轮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1085】
建议色彩:
场景画面泛黄,与蓝天形成反差。
一:北京,老城某胡同。在闹市中一处宁静之地,A胡同居中处的一个四合院。院子杂乱,在原有的建筑之外加盖了些小房,将原本宽敞的院落挤的乱遭遭。苏雨和他的奶奶住了间大房,这房被隔成前后两间,门口一个小台子充当厨房,这四合院内的七八户人家大都是这种格局。独美芝家不同,因这大院原本是她爷爷祖上的,四九年后归公,但给她家保留了两大间正房,在那时,她家住的算很奢侈了。
备注:四合院的背景是连绵的丘陵,与《老年》段落中四合院的背景形成差异化的对比。
二:夏初,某天午后,苏雨叔叔奉卿带着五六岁左右的苏雨和两三岁左右的美芝在家门口做木工,奉卿用一把小锯子锯一木头玩具飞机,做给苏雨玩。苏雨捡块落在地上的木块摆弄着,问他叔叔:这上面一圈圈的是什么?叔叔:这是树的年轮。苏雨又:年轮是什么?叔叔:年轮就是树的年纪。
三:院子内,俩老太太坐着摘菜聊天,一个苏雨奶奶,五六十岁,面容和善,穿着极朴素。另一个美芝老太,约七十多岁,衣着样式简朴,却可见面料色泽较为讲究,她还带着老花镜。苏雨调皮,跑到院子大门口向外张望。
四:院外,远处胡同尽头另一条与胡同垂直的大街上几十个穿绿军装的男男女女打的一片混乱,他们大多十六七岁,有人手里端着红缨枪,使劲刺向他人,还有人抡着宽皮带打人。一些人已经受伤,脸上,身上地上处处可见血迹。
五:苏雨惊慌跑回院内,喊着:奶奶,杀鸡啦,外面在杀鸡啦。
苏雨旁白:长这么大,我只在奶奶杀鸡时见过流血。
紧跟着,一女红卫兵捂着流血的额头闯进小院,对老太和奶奶:两位奶奶,让我躲躲,不然他们会打死我。奶奶,老太赶紧起身,美芝老太拉了那女孩手进她家里去。刚关上门,五六个和那女孩同龄的男红卫兵拎着铁棍,皮带冲进院来。他们四下寻找,没见到人,便喝问两个老人:人呢?看见她进这院儿了,把她交出来。两老人连忙:我们没见有人进来呀,你们看错了吧。一表情凶狠,头领样子的男红卫兵狠狠打量着两老人,目光落在美芝老太身上,他上去伸手揪住老太的衣领,推搡着老人,吼叫:交出人来,不然就现场开批斗会,打死你们这些破坏革命行动的反革命份子。两位老人被这群人给推来怂去,吓的发抖。
七:苏雨家门开了,苏雨叔叔奉卿走出来,径直走到那凶狠男子面前,和声细语对他:请把老人放开。那群人:你是什么人?凭什么要听你的?奉卿答:别管我是什么人,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文斗不要武斗,请你们听毛主席的话,把老人放开,不然,你们今天就是违抗毛主席指示。这群人一时无言以对,没了主意。半天,一带眼镜书生样的人高喊:别听他的,我们要文攻武卫,挨家挨户搜人!另一个女红卫兵从人堆里冲出,大声喊叫:我知道这家人,他们一贯反动!她振臂高呼:打到反革命分子黄锦湘,资产阶级买办曾言鹤,章彬殊!
美芝旁白:这女的是我表姑,我三姨奶娴殊的大女儿,我老太的亲外孙女,她高喊着要打倒的几个人分别是我老太,我爷爷和我奶奶。
八:他们开始乱闯,准备冲进美芝家门。美芝抱着老太的腿,吓的大哭。老太叫苏雨:雨,赶紧带芝芝上你家去。苏雨牵美芝手去到他家。
九:画面转到屋内,躲在美芝家的女孩蹲在墙角,惊恐的浑身发抖,美芝奶奶彬殊拿来一把藤椅档在她前面,自己坐了上去。
十:外面,两男生踹美芝家门。情急中,只见奉卿叔叔迅速转身回房,再次出来时手里拿一把驳壳枪,朝那头领样子的人脚下方向,砰砰射出两枪。这群人惊愕无比,慌张扔掉手里东西,逃出院子。
苏雨旁白: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叔叔因为文笔好,能言善辩,当上了他下乡所在地的县革委会主任。那时他常挎双枪上街,身后还跟着几个保镖,据他后来说,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从小跟在金城银行当货站主任的祖父生活。他是我们小院的保护者。
十一:阳光灿烂的一天,天空湛蓝,院墙边两棵高大槐树开满了白花,衬的那槐树叶格外翠绿浓密。奉卿叔叔抱着美芝坐在小蹬上看一本图画书,苏雨在一旁玩着他的木头飞机。美芝指着书念:胡萝卜,苹果,蛋糕。奉卿耐心教她:芝芝,这个念apple,apple。美芝发音不清楚的跟着他念。镜头推到他俩面部,美芝依在奉卿怀里叫他:爸爸。奉卿叔叔不语,红了眼,伸手抚摸美芝的脸蛋:芝芝真乖。
苏雨旁白:美芝从出生就没见过她的爸爸,我叔叔疼她,她便把我叔叔当做了爸爸。
十二:七十年代初。北京A胡同,一个约五十出头的男子从胡同口走来,他长相俊秀飘逸,大眼睛,眼球黑亮,鼻梁很高很直,皮肤白净。衣着十分讲究,中灰色人字呢西装,深灰色西裤,裤脚翻边的那种。他手里拎一个那年代常见的黑色人造革皮包,慢悠悠的踱着四方步,依稀听得他小声哼唱着某京剧段子。
美芝旁白:这是我爷爷,他叫曾言鹤,出身将门。他父亲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一期,曾做过宁夏省代主席和西北军的参谋长,1943年11月19日在著名的八公桥战役中被中共军队俘虏,从此解甲归田。
我爷爷娶我奶奶的时候,我奶奶已经和她前任丈夫有了个五六岁的儿子,就是我爸爸。那时我亲生爷爷参加了革命,丢下家小跑去了解放区,我奶奶和他离婚之后嫁给了我的这个爷爷。而我的这两个爷爷是发小,是从小就要好的小伙伴。
十三:爷爷转身进了四合院,刚进大门口就边喊着:芝芝,芝芝,边从包里掏出一个用毛巾裹的东西。两三岁大的美芝从一房门内跑过来,去抓爷爷手里那毛巾,爷爷一层层展开毛巾,里面是一根奶油雪糕,美芝高兴的咯咯笑,吃着雪糕。爷爷抱起美芝回家。
十四:画面进入屋内,美芝奶奶和老太(奶奶的母亲)忙着摆饭菜,一家人坐下吃着,老太对奶奶:芝芝能走了,你该带孩子去看看她爸爸,打生下来还没见过面儿呐。奶奶不语,慢悠悠点支烟,轻轻吸一口,叹一声气,点点头。
十五:探监。初秋,长江边某城市,江水在这个季节变成浅浅的湖绿色,客运码头,奶奶牵着美芝上客轮,江水对岸隐隐可见黄鹤楼及龟山的轮廓。
十六:乡下,江边堤路上,奶奶一手牵着美芝另一支手提着一个大点心盒,上面印有稻香村字样。美芝说饿了,奶奶见路边有烧饼摊,就去买来两个烧饼,递一个给美芝,自己吃着一个。美芝拿了烧饼,却不愿吃,眼睛盯着她奶奶的点心盒。奶奶:芝芝,你吃啊,你饿了呐。美芝嘟囔着:我不爱吃烧饼,我想吃饼干。奶奶不说话,半天,才对美芝:芝芝,点心咱们不能吃,得留着给你爸爸,他在这儿吃不上,等咱们回到北京去,你想吃什么时候都能买到。
十七:监狱,一管教干部模样的男人陪着奶奶和美芝在布满铁丝网的高高的围墙内的小路边站着,远处小路上一队犯人拉着装满并高高堆起红砖头的板车,弯腰吃力的朝他们方向走来,那男人朝队列高声喝到:后边那是林北生吧,你母亲和女儿来了,你出队吧。美芝听见他叫喊,赶紧躲在奶奶腿后面,一个年轻男人卸了板车,向她们走过来,美芝探出头来怯怯的看那向他们走来的人。林北生,约三十出头,书生模样,晒的较黑,穿着囚服,脖子上搭条用来擦汗的毛巾,走到奶奶面前,小声:妈,您来了。然后蹲下来,伸手摸着美芝的头,笑:你一定是美芝了?美芝不语,睁大眼睛看着他。
十八:奶奶,美芝,爸爸,三人在监狱院子里交谈,爸爸小声对奶奶说着什么,奶奶拿一浅色绸子手绢哽咽着,时不时擦擦眼睛。美芝蹲在地上拿树枝画格子玩。
美芝旁白:我第一次见到父亲是在他被关押的监狱里,父亲从医学院毕业之后因为出身不好,被分配到乡镇卫生所。因为他在美国的四姨送给他的两件礼物——一本全英文的《希氏内科学》和一只美国制造的听诊器,被当做了他通敌的工具,一个被认定是密码本,另一个是窃听器。
十九:户籍警上门。七十年代中期的北京。美芝的爷爷奶奶带着六七岁的美芝,拎着大包小包从外地回到小院。
二十:院子里,奶奶正忙着晾晒各季衣物,旁边绳子上挂了一大排各色旗袍,十分显眼。美芝挨个去摸那些旗袍。
场景画面泛黄,与蓝天形成反差。
一:北京,老城某胡同。在闹市中一处宁静之地,A胡同居中处的一个四合院。院子杂乱,在原有的建筑之外加盖了些小房,将原本宽敞的院落挤的乱遭遭。苏雨和他的奶奶住了间大房,这房被隔成前后两间,门口一个小台子充当厨房,这四合院内的七八户人家大都是这种格局。独美芝家不同,因这大院原本是她爷爷祖上的,四九年后归公,但给她家保留了两大间正房,在那时,她家住的算很奢侈了。
备注:四合院的背景是连绵的丘陵,与《老年》段落中四合院的背景形成差异化的对比。
二:夏初,某天午后,苏雨叔叔奉卿带着五六岁左右的苏雨和两三岁左右的美芝在家门口做木工,奉卿用一把小锯子锯一木头玩具飞机,做给苏雨玩。苏雨捡块落在地上的木块摆弄着,问他叔叔:这上面一圈圈的是什么?叔叔:这是树的年轮。苏雨又:年轮是什么?叔叔:年轮就是树的年纪。
三:院子内,俩老太太坐着摘菜聊天,一个苏雨奶奶,五六十岁,面容和善,穿着极朴素。另一个美芝老太,约七十多岁,衣着样式简朴,却可见面料色泽较为讲究,她还带着老花镜。苏雨调皮,跑到院子大门口向外张望。
四:院外,远处胡同尽头另一条与胡同垂直的大街上几十个穿绿军装的男男女女打的一片混乱,他们大多十六七岁,有人手里端着红缨枪,使劲刺向他人,还有人抡着宽皮带打人。一些人已经受伤,脸上,身上地上处处可见血迹。
五:苏雨惊慌跑回院内,喊着:奶奶,杀鸡啦,外面在杀鸡啦。
苏雨旁白:长这么大,我只在奶奶杀鸡时见过流血。
紧跟着,一女红卫兵捂着流血的额头闯进小院,对老太和奶奶:两位奶奶,让我躲躲,不然他们会打死我。奶奶,老太赶紧起身,美芝老太拉了那女孩手进她家里去。刚关上门,五六个和那女孩同龄的男红卫兵拎着铁棍,皮带冲进院来。他们四下寻找,没见到人,便喝问两个老人:人呢?看见她进这院儿了,把她交出来。两老人连忙:我们没见有人进来呀,你们看错了吧。一表情凶狠,头领样子的男红卫兵狠狠打量着两老人,目光落在美芝老太身上,他上去伸手揪住老太的衣领,推搡着老人,吼叫:交出人来,不然就现场开批斗会,打死你们这些破坏革命行动的反革命份子。两位老人被这群人给推来怂去,吓的发抖。
七:苏雨家门开了,苏雨叔叔奉卿走出来,径直走到那凶狠男子面前,和声细语对他:请把老人放开。那群人:你是什么人?凭什么要听你的?奉卿答:别管我是什么人,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文斗不要武斗,请你们听毛主席的话,把老人放开,不然,你们今天就是违抗毛主席指示。这群人一时无言以对,没了主意。半天,一带眼镜书生样的人高喊:别听他的,我们要文攻武卫,挨家挨户搜人!另一个女红卫兵从人堆里冲出,大声喊叫:我知道这家人,他们一贯反动!她振臂高呼:打到反革命分子黄锦湘,资产阶级买办曾言鹤,章彬殊!
美芝旁白:这女的是我表姑,我三姨奶娴殊的大女儿,我老太的亲外孙女,她高喊着要打倒的几个人分别是我老太,我爷爷和我奶奶。
八:他们开始乱闯,准备冲进美芝家门。美芝抱着老太的腿,吓的大哭。老太叫苏雨:雨,赶紧带芝芝上你家去。苏雨牵美芝手去到他家。
九:画面转到屋内,躲在美芝家的女孩蹲在墙角,惊恐的浑身发抖,美芝奶奶彬殊拿来一把藤椅档在她前面,自己坐了上去。
十:外面,两男生踹美芝家门。情急中,只见奉卿叔叔迅速转身回房,再次出来时手里拿一把驳壳枪,朝那头领样子的人脚下方向,砰砰射出两枪。这群人惊愕无比,慌张扔掉手里东西,逃出院子。
苏雨旁白: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叔叔因为文笔好,能言善辩,当上了他下乡所在地的县革委会主任。那时他常挎双枪上街,身后还跟着几个保镖,据他后来说,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从小跟在金城银行当货站主任的祖父生活。他是我们小院的保护者。
十一:阳光灿烂的一天,天空湛蓝,院墙边两棵高大槐树开满了白花,衬的那槐树叶格外翠绿浓密。奉卿叔叔抱着美芝坐在小蹬上看一本图画书,苏雨在一旁玩着他的木头飞机。美芝指着书念:胡萝卜,苹果,蛋糕。奉卿耐心教她:芝芝,这个念apple,apple。美芝发音不清楚的跟着他念。镜头推到他俩面部,美芝依在奉卿怀里叫他:爸爸。奉卿叔叔不语,红了眼,伸手抚摸美芝的脸蛋:芝芝真乖。
苏雨旁白:美芝从出生就没见过她的爸爸,我叔叔疼她,她便把我叔叔当做了爸爸。
十二:七十年代初。北京A胡同,一个约五十出头的男子从胡同口走来,他长相俊秀飘逸,大眼睛,眼球黑亮,鼻梁很高很直,皮肤白净。衣着十分讲究,中灰色人字呢西装,深灰色西裤,裤脚翻边的那种。他手里拎一个那年代常见的黑色人造革皮包,慢悠悠的踱着四方步,依稀听得他小声哼唱着某京剧段子。
美芝旁白:这是我爷爷,他叫曾言鹤,出身将门。他父亲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一期,曾做过宁夏省代主席和西北军的参谋长,1943年11月19日在著名的八公桥战役中被中共军队俘虏,从此解甲归田。
我爷爷娶我奶奶的时候,我奶奶已经和她前任丈夫有了个五六岁的儿子,就是我爸爸。那时我亲生爷爷参加了革命,丢下家小跑去了解放区,我奶奶和他离婚之后嫁给了我的这个爷爷。而我的这两个爷爷是发小,是从小就要好的小伙伴。
十三:爷爷转身进了四合院,刚进大门口就边喊着:芝芝,芝芝,边从包里掏出一个用毛巾裹的东西。两三岁大的美芝从一房门内跑过来,去抓爷爷手里那毛巾,爷爷一层层展开毛巾,里面是一根奶油雪糕,美芝高兴的咯咯笑,吃着雪糕。爷爷抱起美芝回家。
十四:画面进入屋内,美芝奶奶和老太(奶奶的母亲)忙着摆饭菜,一家人坐下吃着,老太对奶奶:芝芝能走了,你该带孩子去看看她爸爸,打生下来还没见过面儿呐。奶奶不语,慢悠悠点支烟,轻轻吸一口,叹一声气,点点头。
十五:探监。初秋,长江边某城市,江水在这个季节变成浅浅的湖绿色,客运码头,奶奶牵着美芝上客轮,江水对岸隐隐可见黄鹤楼及龟山的轮廓。
十六:乡下,江边堤路上,奶奶一手牵着美芝另一支手提着一个大点心盒,上面印有稻香村字样。美芝说饿了,奶奶见路边有烧饼摊,就去买来两个烧饼,递一个给美芝,自己吃着一个。美芝拿了烧饼,却不愿吃,眼睛盯着她奶奶的点心盒。奶奶:芝芝,你吃啊,你饿了呐。美芝嘟囔着:我不爱吃烧饼,我想吃饼干。奶奶不说话,半天,才对美芝:芝芝,点心咱们不能吃,得留着给你爸爸,他在这儿吃不上,等咱们回到北京去,你想吃什么时候都能买到。
十七:监狱,一管教干部模样的男人陪着奶奶和美芝在布满铁丝网的高高的围墙内的小路边站着,远处小路上一队犯人拉着装满并高高堆起红砖头的板车,弯腰吃力的朝他们方向走来,那男人朝队列高声喝到:后边那是林北生吧,你母亲和女儿来了,你出队吧。美芝听见他叫喊,赶紧躲在奶奶腿后面,一个年轻男人卸了板车,向她们走过来,美芝探出头来怯怯的看那向他们走来的人。林北生,约三十出头,书生模样,晒的较黑,穿着囚服,脖子上搭条用来擦汗的毛巾,走到奶奶面前,小声:妈,您来了。然后蹲下来,伸手摸着美芝的头,笑:你一定是美芝了?美芝不语,睁大眼睛看着他。
十八:奶奶,美芝,爸爸,三人在监狱院子里交谈,爸爸小声对奶奶说着什么,奶奶拿一浅色绸子手绢哽咽着,时不时擦擦眼睛。美芝蹲在地上拿树枝画格子玩。
美芝旁白:我第一次见到父亲是在他被关押的监狱里,父亲从医学院毕业之后因为出身不好,被分配到乡镇卫生所。因为他在美国的四姨送给他的两件礼物——一本全英文的《希氏内科学》和一只美国制造的听诊器,被当做了他通敌的工具,一个被认定是密码本,另一个是窃听器。
十九:户籍警上门。七十年代中期的北京。美芝的爷爷奶奶带着六七岁的美芝,拎着大包小包从外地回到小院。
二十:院子里,奶奶正忙着晾晒各季衣物,旁边绳子上挂了一大排各色旗袍,十分显眼。美芝挨个去摸那些旗袍。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