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7637
成片时长:每集约41分钟
阅读:7921
发表:2019/4/17
36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汉宣大帝》第13-15集
1-3
…
10-12
13-15
16-18
…
34-36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3027】
“每天吃的都是斋,也不喝酒的,也没出过宣德殿的大门,就坐在那儿。”为首的一个宫女答道。
“就傻坐着,什么也不干?”上官氏好奇了。
“不,也不是什么都没干。中间,他让弘恭上天禄阁中借了书看,不过,看完就还了。这几天下来,看了不少的书。”一个宫女补充道。
“好,你们继续下去服侍刘病已吧。”上官氏心里有数了。
霍光来到上官氏那儿。“臣见过太后。”
上官氏连忙扶起霍光,“外公,不必多礼了。”
霍光这才直接了当地问道:“我让刘病已进宫来,这些天,据你观察,他这人怎么样?”
上官氏答道:“哀家派出好几个美女贴身服侍那刘病已,他这人不为美色所动,很是难得。据奴婢们回报,他每天吃的都是斋,没有喝酒,也没出过宣德殿的大门,就坐在那儿打坐,空闲时间就是读书。哀家派人上天禄阁查实过了,他借的书是《韩非子》。”
霍光点了点头,“这么说来,民间传言没错。一个平民,懂得看《韩非子》,说明他志向远大、胸怀宏伟抱负啊!卫太子能有此嫡孙,也算是九泉之下亦可瞑目了!这是大臣们的上书,你看看。”
上官氏接过之后,看了一下,“准了。斋戒期满之后,先封他为阳武侯,然后再着其继承昭帝皇位。”
很快,七日的斋戒期满了。弘恭领了刘病已来到了未央宫的一处偏殿,接受皇太后的册封。
他走了进去,一眼就看到了年轻的太皇太后上官氏正目视着自己。两眼相望的一瞬间,刘病已惊呆了。这太皇太后竟然这么年轻,这么的美。
只见她一袭喜庆的玫红色拽地长裙,上面绣着几朵含苞欲放的梅花,外披一层粉红色的轻纱,更加映衬出那高贵不落俗套的气质来。一头青丝上戴淡金色额饰,皇家特有的王者气势展露无余,面上略施粉黛,额间带着一颗朱红的美人痣,一对弯弯的柳叶眉用一支棕黑色的眉笔淡淡描过,秀挺的鼻子高高隆起,浅红色的腮红涂在脸颊,一抹朱唇不点自红。一双漂亮、纯洁的星眸射出高贵的目光。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两个耳朵都戴着耳坠,指如削葱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腰间用朱红腰带束好,挂着一块如墨的玉,显得更加清丽脱俗。
刘病已不敢多看,赶紧上前朝见太皇太后。“草民刘病已拜见皇太后。恭祝皇太后安康。”
上官氏红唇微动,微笑着道:“平身。快起来吧。”然后对黄门令郭穰道:“宣旨。”
刘病已复又跪下,黄门令郭穰便宣读了皇太后封刘病已为阳武侯的懿旨。“孝武帝曾孙名病已, 有诏令由掖庭进行照管。至今已十八岁。从师学习《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 慈仁而爱人,太后怜其才,特册封为阳武侯,食邑五千户。”
刘病已领了旨,谢过恩,心中十分高兴。原本以为只是封个关内侯的,没想到这一封就是个阳武侯,食邑五千户,只比封王差了一步了。怪不得要斋戒七日,这一回值了。
立刻有黄门弘恭上前来领他到隔壁房间换上了阳武侯的衣冠。他穿上后,稍微活动了一下,刚好合身。于是便喜滋滋地出来与众人相见。
上官氏见他出来,便又将一卷早已拟好的旨意递给了黄门令郭穰。
黄门令郭穰又展开圣旨来,大声唱道:“请阳武侯刘病已听旨。”
刘病已没想到刚一出来又要听旨,慌忙又面对着上官氏跪下,心里纳闷着呢,怎么又有旨意要宣啊。
这时,郭穰用那抑扬顿戳的声音宣读道:”阳武侯刘病已,通经术,人品贵重,操行节俭,举止有度,慈仁而爱人,着其继承昭帝皇位,统驭天下臣民,奉承祖宗大业。”
什么?要我继承昭帝皇位,统驭天下臣民,奉承祖宗大业?刘病已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有毛病,听错了。他的理想,也就是封个侯而已,最多也就封个王罢了。至于这当天子的事情,他可是打死也不敢想的啊。多少人为之掉了脑袋瓜子,没想到今天竟然莫名其妙地砸到了自己的身上,这可比天上掉馅饼还要更加不可思议的了!他一下子就当场懵在了那儿。
“阳武侯,还不快领旨谢恩?” 黄门令郭穰见刘病已迟迟不接旨,这才提醒道。
刘病已惊讶得连连往西边方向退了几步,双手乱摆,“太后,臣何德何能?承蒙太后厚爱,能封臣为阳武侯,臣心已足矣!这天子之位,还请太后另选他人吧。”
他这一让,让在场的众人都大感意外。许多的人,就为了这天子之位,争得血流成河,竟然还有人往外推的,真的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刘病已竟然不接诏,这一变故,让上官氏也不知所措,连忙把目光投向她外公霍光。
霍光正要发话,杜延年站了出来,劝道:“阳武侯,您是孝武帝之曾孙,又是卫太子之嫡孙,登大位也是合法合理的。臣的犬子杜佗素也多次提起过您,说民间百姓都在盛传您的美德。帮人写家书、题对联都从不收钱,老百姓们无不交口称赞。您的德行,早已泽布天下苍生,这天子之位,非您莫属,您就不要再谦让了。”
刘病已没想到自己在朝廷中还有这么好的口碑,摸了摸头,呵呵一笑,又往后退了几步,“杜大人,这使不得,使不得啊!我平时所做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是老百姓们抬举我,才让我是高山上打鼓---声名远扬。这打鼓的人不知道,可鼓点它自己知道啊,这声音是‘扑通、扑通’的,也就是‘不通、不通’啊。当天子,要治理朝廷、通晓军务,不是我平时帮人写家书、题对联那么简单,万一弄不好,那就是关系到天下黎民百姓的头等大事,我怕担不起这个责啊!”
霍光见刘病已仍在推辞,微微一笑,看来此事非得自己出面不可了。他大踏步上前,从后边堵住了刘病已的退路,朗声道:“怎么?阳武侯还要继续推辞,让我这个大司马也下不来这个台吗?”
“就傻坐着,什么也不干?”上官氏好奇了。
“不,也不是什么都没干。中间,他让弘恭上天禄阁中借了书看,不过,看完就还了。这几天下来,看了不少的书。”一个宫女补充道。
“好,你们继续下去服侍刘病已吧。”上官氏心里有数了。
霍光来到上官氏那儿。“臣见过太后。”
上官氏连忙扶起霍光,“外公,不必多礼了。”
霍光这才直接了当地问道:“我让刘病已进宫来,这些天,据你观察,他这人怎么样?”
上官氏答道:“哀家派出好几个美女贴身服侍那刘病已,他这人不为美色所动,很是难得。据奴婢们回报,他每天吃的都是斋,没有喝酒,也没出过宣德殿的大门,就坐在那儿打坐,空闲时间就是读书。哀家派人上天禄阁查实过了,他借的书是《韩非子》。”
霍光点了点头,“这么说来,民间传言没错。一个平民,懂得看《韩非子》,说明他志向远大、胸怀宏伟抱负啊!卫太子能有此嫡孙,也算是九泉之下亦可瞑目了!这是大臣们的上书,你看看。”
上官氏接过之后,看了一下,“准了。斋戒期满之后,先封他为阳武侯,然后再着其继承昭帝皇位。”
很快,七日的斋戒期满了。弘恭领了刘病已来到了未央宫的一处偏殿,接受皇太后的册封。
他走了进去,一眼就看到了年轻的太皇太后上官氏正目视着自己。两眼相望的一瞬间,刘病已惊呆了。这太皇太后竟然这么年轻,这么的美。
只见她一袭喜庆的玫红色拽地长裙,上面绣着几朵含苞欲放的梅花,外披一层粉红色的轻纱,更加映衬出那高贵不落俗套的气质来。一头青丝上戴淡金色额饰,皇家特有的王者气势展露无余,面上略施粉黛,额间带着一颗朱红的美人痣,一对弯弯的柳叶眉用一支棕黑色的眉笔淡淡描过,秀挺的鼻子高高隆起,浅红色的腮红涂在脸颊,一抹朱唇不点自红。一双漂亮、纯洁的星眸射出高贵的目光。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两个耳朵都戴着耳坠,指如削葱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腰间用朱红腰带束好,挂着一块如墨的玉,显得更加清丽脱俗。
刘病已不敢多看,赶紧上前朝见太皇太后。“草民刘病已拜见皇太后。恭祝皇太后安康。”
上官氏红唇微动,微笑着道:“平身。快起来吧。”然后对黄门令郭穰道:“宣旨。”
刘病已复又跪下,黄门令郭穰便宣读了皇太后封刘病已为阳武侯的懿旨。“孝武帝曾孙名病已, 有诏令由掖庭进行照管。至今已十八岁。从师学习《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 慈仁而爱人,太后怜其才,特册封为阳武侯,食邑五千户。”
刘病已领了旨,谢过恩,心中十分高兴。原本以为只是封个关内侯的,没想到这一封就是个阳武侯,食邑五千户,只比封王差了一步了。怪不得要斋戒七日,这一回值了。
立刻有黄门弘恭上前来领他到隔壁房间换上了阳武侯的衣冠。他穿上后,稍微活动了一下,刚好合身。于是便喜滋滋地出来与众人相见。
上官氏见他出来,便又将一卷早已拟好的旨意递给了黄门令郭穰。
黄门令郭穰又展开圣旨来,大声唱道:“请阳武侯刘病已听旨。”
刘病已没想到刚一出来又要听旨,慌忙又面对着上官氏跪下,心里纳闷着呢,怎么又有旨意要宣啊。
这时,郭穰用那抑扬顿戳的声音宣读道:”阳武侯刘病已,通经术,人品贵重,操行节俭,举止有度,慈仁而爱人,着其继承昭帝皇位,统驭天下臣民,奉承祖宗大业。”
什么?要我继承昭帝皇位,统驭天下臣民,奉承祖宗大业?刘病已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有毛病,听错了。他的理想,也就是封个侯而已,最多也就封个王罢了。至于这当天子的事情,他可是打死也不敢想的啊。多少人为之掉了脑袋瓜子,没想到今天竟然莫名其妙地砸到了自己的身上,这可比天上掉馅饼还要更加不可思议的了!他一下子就当场懵在了那儿。
“阳武侯,还不快领旨谢恩?” 黄门令郭穰见刘病已迟迟不接旨,这才提醒道。
刘病已惊讶得连连往西边方向退了几步,双手乱摆,“太后,臣何德何能?承蒙太后厚爱,能封臣为阳武侯,臣心已足矣!这天子之位,还请太后另选他人吧。”
他这一让,让在场的众人都大感意外。许多的人,就为了这天子之位,争得血流成河,竟然还有人往外推的,真的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刘病已竟然不接诏,这一变故,让上官氏也不知所措,连忙把目光投向她外公霍光。
霍光正要发话,杜延年站了出来,劝道:“阳武侯,您是孝武帝之曾孙,又是卫太子之嫡孙,登大位也是合法合理的。臣的犬子杜佗素也多次提起过您,说民间百姓都在盛传您的美德。帮人写家书、题对联都从不收钱,老百姓们无不交口称赞。您的德行,早已泽布天下苍生,这天子之位,非您莫属,您就不要再谦让了。”
刘病已没想到自己在朝廷中还有这么好的口碑,摸了摸头,呵呵一笑,又往后退了几步,“杜大人,这使不得,使不得啊!我平时所做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是老百姓们抬举我,才让我是高山上打鼓---声名远扬。这打鼓的人不知道,可鼓点它自己知道啊,这声音是‘扑通、扑通’的,也就是‘不通、不通’啊。当天子,要治理朝廷、通晓军务,不是我平时帮人写家书、题对联那么简单,万一弄不好,那就是关系到天下黎民百姓的头等大事,我怕担不起这个责啊!”
霍光见刘病已仍在推辞,微微一笑,看来此事非得自己出面不可了。他大踏步上前,从后边堵住了刘病已的退路,朗声道:“怎么?阳武侯还要继续推辞,让我这个大司马也下不来这个台吗?”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