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7194
成片时长:每集约62分钟
阅读:8679
发表:2019/4/19
36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汉宣大帝》第28-30集
1-3
…
25-27
28-30
31-33
34-36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3029】
萧望之见刘病已表情沉重,便献上一策道:“不过,陛下也大可不必如此紧张。昌邑王刘贺现居山阳郡,手无重兵,陛下只需提醒山阳郡的太守密切注意有无人员频繁进出昌邑王府就行了。”
刘病已又点了点头,萧望之说得对,那楚王刘延寿谋逆,就是想联络广陵王刘胥而阴谋失败自杀的,凭借一郡一国的势力,想要对抗朝廷,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成功的。不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象这种事,还是事先预防的好,因为就算是能出兵平叛,但战事一开,伤害的还是无辜的百姓。“你提醒得对,朕明日便给山阳郡的太守张敞下一道诏书,让他多加注意一下。你还有什么看法?”
“臣以为,陛下当务之急乃整顿吏治。当今大汉所有郡国的太守大都出自于霍家。臣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只要往霍府家送够了钱,想挑哪儿的太守,都可随意挑选。陛下,长此以往,恐怕国将不国啊!” 萧望之想也没想就把这个严肃的问题给捅了出来。
刘病已紧锁着的眉头一下子就又合上了,今天就又有三十七人走的霍家的门路走马上任了。只是这霍家岂是那么轻易能动的吗?虽说霍光已卒,但霍光的儿子霍禹接任了大将军的职务,霍光的两个女婿又分别担任着东宫(长乐宫)、西宫(未央宫)卫尉的职务,掌管着宫中禁卫军的兵权。霍光的外甥女婿和孙女婿分别担任着中郎将和骑都尉的职务,大汉的所有郡国的太守也大都出自于霍家,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何况,自己的皇后霍成君,也是霍家的人。
但是,作为一个早年生活在民间的人,他当然知道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关系,就是在萧望之来之前,他都还和邴吉、魏相探讨过这个问题。为了朝局的稳定,决定先暂时不谈这个问题,没想到萧望之又把它扯出来了。“你提的这个问题,朕也是知道的。刚才都与邴吉大夫、御史大夫魏相讨论过,但那都是大司马在的时候定下来的,此事干系重大,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不慎重考虑啊!朕只能对今后郡国的官员的任命从严把关,做到因才用人。”
“陛下,有些事情可以缓,有些事情却不能缓。陛下等得起,可天下的百姓等不起啊!陛下如果不信,可以亲自到下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如今诸法废弛,贪风盛行而又得不到遏制的状况是每况愈下了,还有的人,虽然不贪。但在其位却不谋其政,得过且过。因为他就算是干得最好,他也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在哪里,多一事也就不如少一事的了。”
刘病已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陛下,人们常听说,如果有功不赏,有罪不罚,既使是唐尧、虞舜也无法将天下治理好。所以,别的都可以等,就是吏治一事不能再等了。陛下既然已经亲政,就要下决心,要动狠劲儿,要让老百姓看到朝廷的新气象,不能再跟大司马在朝时的一个样!依我看,应该将那些无能的官吏,无论远近亲疏,也不问高低贵贱,一律免职、降职;对那些贪墨的官吏,就应交廷尉府处置。只要能办好这二条,就能堵住贪风蔓延、不作为之风。再用贤能之士,来教化天下,天下就必将大治,陛下的宏图伟业也一定能够实现!” 萧望之侃侃而谈,说得是唾沫飞溅。
刘病已的心头迅速地闪过了一张张熟悉的街头巷尾的老百姓的面孔,有那个非要送自己鸡的老大娘,也有露宿街头的流浪汉……他们的面容,是那么的亲切而熟悉。他又想起了伯父张贺曾经对自己讲授《硕鼠》一诗的情形,想起了他临死时跟自己的嘱咐,“你一定要为天下的百姓……做点事,成为……一个青史上留名的人……”那些话语才过去了没几年啊,怎么就都忘记了呢?现在,终于轮到了自己亲政了,怎么却反而畏手畏脚起来了呢?“你说得对,是该整顿吏治的时候了。你回去好好想一个方案,明天上朝,朕将与大臣们一起议一议,争取弄出个方案来。”
“臣子遵旨。” 萧望之领了旨意下去了。
萧望之走后,刘病已便对弘恭道:“快准备笔墨,朕要写诏书。”
弘恭便赶紧开始磨墨。刘病已将一块帛摊开,提起笔来,稍微构思了一下,便给山阳郡的太守张敞下了一道诏书,“诏令山阳郡太守,密切注意过往来人,谨防山贼,不得泄露这份诏书!”。然后取出国玺,盖了个印记便卷了起来放到一个锦盒子里交给弘恭,道:“速将此诏书送给山阳郡的太守,不得有误。”
弘恭接过诏书下去了。
阳光懒洋洋的照在了未央宫的金銮殿上。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早已蒙上了许多灰尘。不过,这并不能掩饰它曾经的辉煌。从殿檐斗拱、额枋、梁柱,无一不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大理石砌垒,雉碟式青砖围墙无一不显示着这栋建筑不平凡的历史。
今天,是霍光去世后的第一个朝会。霍禹等直系亲属在家守孝没有来参会。由于是皇上亲政的第一个朝会,朝中大臣不敢怠慢,早早地就按文武大臣分两边站好了。
皇上还没有来,不过萧望之的出现还是让人吃了一惊,大家都在窃窃私语起来,“那不是当年被逐出去守城门的小吏吗?今天怎么坐到朝堂上来了?”
又看他头上戴着五旒黑玉珠、身着铜印墨绶三彩,旁垂黈纩。这一身打扮分明是一千石的卿大夫才可以享受的。不由得暗暗吃惊。当年霍禹不是冲出来要制他于死地吗?今天皇上怎么把他弄进来了呢?要是霍禹今天在朝,说不定还有好戏看了。
这霍家的门生也很纳闷,皇上亲政第一天的朝会,就将以前敢跟霍家叫板的一个小吏请到了朝会上,看来这一次的朝会注定没有那么的简单。
有几个大臣问邴吉,“邴大人,这是怎么回事啊?”
邴吉笑着把萧望之向大臣们介绍了一下,“来,我来给各位介绍一下,这一位就是萧望之,皇上已经任命他为谏大夫了。望之,你也出来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萧望之便走了出来,朝两边的大臣分别作了一揖,“还请各位大人多多包涵。”
刚行过礼,便听得弘恭在宫门口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喊道:“皇上驾到!”
大臣们赶紧停止了议论,站好了队。等到刘病已在龙椅上坐好后,众大臣都匍匐于地,高呼着:“臣等参见陛下。”
“众爱卿,平身。”刘病已的手虚抬了一下,大臣们便都从地上爬了起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这时,弘恭便扯着嗓子喊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萧望之便走了出来,“启奏陛下,臣有事要奏。”
刘病已心中有数,道了一声,“准。”
萧望之便朗声说道:“臣恳请陛下整饬吏治。当今官场,世风日坏。拉帮结派者有之;上下串通、买官鬻爵者有之;权钱交易者有之。许多劣迹斑斑、德缺才寡的官员竟得以步步高升。他们巧取豪夺、贪赃枉法、敲诈勒索、损公肥私,以榨取民脂民膏为常。光是长安城中,前有杜建,后有田延年、田广明者,只知弄权纳贿,贪赃枉法,不思为国分忧解难,在外敌入侵之时,竟然临阵脱逃。这还只是已经暴露出来的,那些隐藏在深处,没有暴露出来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如果任由这一种拖沓溺职、投机钻营、贿赂成风、骄横不法的风气继续这样下去,介时,恐怕将天下大乱。”
“陛下,当今的朝野,君臣同心,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他这完全是一派胡言,危言耸听!”丞相韦贤一听,脸上挂不住了。他是百官之长,萧望之刚才所说的不都是在打自己的脸吗?
刘病已一听,就顿时不高兴了,道:“现在的天下太平是真的,但真的就君臣同心吗?百姓们都安居乐业吗?朕看未必。两年前,四十九个郡国,都受到了天灾,他们也都安居乐业吗?早些日子,朕去上林苑踏青,就看到一路上仍有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民。朕三令五申,要求各郡国做好流民的安置工作,如今两年过去了,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尚依旧有无家可归者,在那些偏远的郡国又有多少难民在流浪呢?”
刘病已又点了点头,萧望之说得对,那楚王刘延寿谋逆,就是想联络广陵王刘胥而阴谋失败自杀的,凭借一郡一国的势力,想要对抗朝廷,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成功的。不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象这种事,还是事先预防的好,因为就算是能出兵平叛,但战事一开,伤害的还是无辜的百姓。“你提醒得对,朕明日便给山阳郡的太守张敞下一道诏书,让他多加注意一下。你还有什么看法?”
“臣以为,陛下当务之急乃整顿吏治。当今大汉所有郡国的太守大都出自于霍家。臣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只要往霍府家送够了钱,想挑哪儿的太守,都可随意挑选。陛下,长此以往,恐怕国将不国啊!” 萧望之想也没想就把这个严肃的问题给捅了出来。
刘病已紧锁着的眉头一下子就又合上了,今天就又有三十七人走的霍家的门路走马上任了。只是这霍家岂是那么轻易能动的吗?虽说霍光已卒,但霍光的儿子霍禹接任了大将军的职务,霍光的两个女婿又分别担任着东宫(长乐宫)、西宫(未央宫)卫尉的职务,掌管着宫中禁卫军的兵权。霍光的外甥女婿和孙女婿分别担任着中郎将和骑都尉的职务,大汉的所有郡国的太守也大都出自于霍家,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何况,自己的皇后霍成君,也是霍家的人。
但是,作为一个早年生活在民间的人,他当然知道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关系,就是在萧望之来之前,他都还和邴吉、魏相探讨过这个问题。为了朝局的稳定,决定先暂时不谈这个问题,没想到萧望之又把它扯出来了。“你提的这个问题,朕也是知道的。刚才都与邴吉大夫、御史大夫魏相讨论过,但那都是大司马在的时候定下来的,此事干系重大,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不慎重考虑啊!朕只能对今后郡国的官员的任命从严把关,做到因才用人。”
“陛下,有些事情可以缓,有些事情却不能缓。陛下等得起,可天下的百姓等不起啊!陛下如果不信,可以亲自到下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如今诸法废弛,贪风盛行而又得不到遏制的状况是每况愈下了,还有的人,虽然不贪。但在其位却不谋其政,得过且过。因为他就算是干得最好,他也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在哪里,多一事也就不如少一事的了。”
刘病已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陛下,人们常听说,如果有功不赏,有罪不罚,既使是唐尧、虞舜也无法将天下治理好。所以,别的都可以等,就是吏治一事不能再等了。陛下既然已经亲政,就要下决心,要动狠劲儿,要让老百姓看到朝廷的新气象,不能再跟大司马在朝时的一个样!依我看,应该将那些无能的官吏,无论远近亲疏,也不问高低贵贱,一律免职、降职;对那些贪墨的官吏,就应交廷尉府处置。只要能办好这二条,就能堵住贪风蔓延、不作为之风。再用贤能之士,来教化天下,天下就必将大治,陛下的宏图伟业也一定能够实现!” 萧望之侃侃而谈,说得是唾沫飞溅。
刘病已的心头迅速地闪过了一张张熟悉的街头巷尾的老百姓的面孔,有那个非要送自己鸡的老大娘,也有露宿街头的流浪汉……他们的面容,是那么的亲切而熟悉。他又想起了伯父张贺曾经对自己讲授《硕鼠》一诗的情形,想起了他临死时跟自己的嘱咐,“你一定要为天下的百姓……做点事,成为……一个青史上留名的人……”那些话语才过去了没几年啊,怎么就都忘记了呢?现在,终于轮到了自己亲政了,怎么却反而畏手畏脚起来了呢?“你说得对,是该整顿吏治的时候了。你回去好好想一个方案,明天上朝,朕将与大臣们一起议一议,争取弄出个方案来。”
“臣子遵旨。” 萧望之领了旨意下去了。
萧望之走后,刘病已便对弘恭道:“快准备笔墨,朕要写诏书。”
弘恭便赶紧开始磨墨。刘病已将一块帛摊开,提起笔来,稍微构思了一下,便给山阳郡的太守张敞下了一道诏书,“诏令山阳郡太守,密切注意过往来人,谨防山贼,不得泄露这份诏书!”。然后取出国玺,盖了个印记便卷了起来放到一个锦盒子里交给弘恭,道:“速将此诏书送给山阳郡的太守,不得有误。”
弘恭接过诏书下去了。
阳光懒洋洋的照在了未央宫的金銮殿上。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早已蒙上了许多灰尘。不过,这并不能掩饰它曾经的辉煌。从殿檐斗拱、额枋、梁柱,无一不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大理石砌垒,雉碟式青砖围墙无一不显示着这栋建筑不平凡的历史。
今天,是霍光去世后的第一个朝会。霍禹等直系亲属在家守孝没有来参会。由于是皇上亲政的第一个朝会,朝中大臣不敢怠慢,早早地就按文武大臣分两边站好了。
皇上还没有来,不过萧望之的出现还是让人吃了一惊,大家都在窃窃私语起来,“那不是当年被逐出去守城门的小吏吗?今天怎么坐到朝堂上来了?”
又看他头上戴着五旒黑玉珠、身着铜印墨绶三彩,旁垂黈纩。这一身打扮分明是一千石的卿大夫才可以享受的。不由得暗暗吃惊。当年霍禹不是冲出来要制他于死地吗?今天皇上怎么把他弄进来了呢?要是霍禹今天在朝,说不定还有好戏看了。
这霍家的门生也很纳闷,皇上亲政第一天的朝会,就将以前敢跟霍家叫板的一个小吏请到了朝会上,看来这一次的朝会注定没有那么的简单。
有几个大臣问邴吉,“邴大人,这是怎么回事啊?”
邴吉笑着把萧望之向大臣们介绍了一下,“来,我来给各位介绍一下,这一位就是萧望之,皇上已经任命他为谏大夫了。望之,你也出来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萧望之便走了出来,朝两边的大臣分别作了一揖,“还请各位大人多多包涵。”
刚行过礼,便听得弘恭在宫门口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喊道:“皇上驾到!”
大臣们赶紧停止了议论,站好了队。等到刘病已在龙椅上坐好后,众大臣都匍匐于地,高呼着:“臣等参见陛下。”
“众爱卿,平身。”刘病已的手虚抬了一下,大臣们便都从地上爬了起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这时,弘恭便扯着嗓子喊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萧望之便走了出来,“启奏陛下,臣有事要奏。”
刘病已心中有数,道了一声,“准。”
萧望之便朗声说道:“臣恳请陛下整饬吏治。当今官场,世风日坏。拉帮结派者有之;上下串通、买官鬻爵者有之;权钱交易者有之。许多劣迹斑斑、德缺才寡的官员竟得以步步高升。他们巧取豪夺、贪赃枉法、敲诈勒索、损公肥私,以榨取民脂民膏为常。光是长安城中,前有杜建,后有田延年、田广明者,只知弄权纳贿,贪赃枉法,不思为国分忧解难,在外敌入侵之时,竟然临阵脱逃。这还只是已经暴露出来的,那些隐藏在深处,没有暴露出来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如果任由这一种拖沓溺职、投机钻营、贿赂成风、骄横不法的风气继续这样下去,介时,恐怕将天下大乱。”
“陛下,当今的朝野,君臣同心,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他这完全是一派胡言,危言耸听!”丞相韦贤一听,脸上挂不住了。他是百官之长,萧望之刚才所说的不都是在打自己的脸吗?
刘病已一听,就顿时不高兴了,道:“现在的天下太平是真的,但真的就君臣同心吗?百姓们都安居乐业吗?朕看未必。两年前,四十九个郡国,都受到了天灾,他们也都安居乐业吗?早些日子,朕去上林苑踏青,就看到一路上仍有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民。朕三令五申,要求各郡国做好流民的安置工作,如今两年过去了,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尚依旧有无家可归者,在那些偏远的郡国又有多少难民在流浪呢?”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