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2680
成片时长:约75分钟
阅读:7843
发表:2020/4/23
主旋律,喜剧,爱情
网络电影剧本
美丽乡村遇到爱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13.路六指家,日、外
两间土房,院坝里除了经常出入的一条小路外,到处长满了杂草,院坝边堆着烂稻草和垃圾,一只小猪摇着尾巴,在院坝边乱拱。路六指赤脚坐在门槛上,身前一个小方凳,上面一盒黄公主烟,半塑料壶苞谷酒。路六指左手中食指夹着烟吐云吐雾,右手扣着脚丫子,时而拿起凳子上的酒壶喝一口。
老支书:这大清早咋就喝上了呢?
路六指:(一拍大腿)哟嗬,是支书呀!你要不要也来一口?
老支书:喝什么喝!你那茶园里,草都把茶树荒了,你也不去锄一下,成天就知道喝酒。
路六指:(喷着酒气,林佳慧用手扇了扇,往后退了一步)锄那干啥,也卖不着几个钱,摘几斤自己够喝就行了。刚好,支书,我正打算找你呢。
老支书:找我干啥?
路六指:为啥路长明家的扶贫款是六百,我才三百,不会是你们村上吞了吧?
老支书:你娃一天酒胡喝,嘴也胡说。那个是产业扶持资金,发展一亩茶园600,长明家是一亩,你的才半亩,当然是300。
路六指:啧啧,你不是忽悠我吧!
林佳慧:支书,我看是这,产业扶持资金是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咱们以后不死搬政策,吃大锅饭,搞平均分配了。资金有限,要用在刀刃上,把资金跟效益挂钩,发展好的就重点扶持,像六指叔这种不好好种茶,只想着打扶持资金主意的,我看就不用扶持了,扶也扶不起来。
老支书:我看要的,回去我们开个两委会,议一下。
路六指:你这女娃娃,我哪里得罪你了,出这馊主意。
老支书:这是镇上派到我们村的第一书记,小林。
路六指头一缩。
林佳慧:政策呢,是平等的,六指叔,你只要好好劳动,把产业发展好,也一样扶持你。你要还这样,明年的产业扶持资金可就没你的份了。
14.路长明家,日、外
三间土房,院坝干干净净,平平整整,柴草码的整整齐齐,鸡在笼里,猪在圈中。路长明拄着拐在院坝边的竹竿上晾衣裳。
路长明:(看见老支书和林佳慧热情招呼)支书来了。
老支书:长明啊,最近身体咋样。
路长明:还行,就是每周都要去做透析,可花钱了。
叹息着,一瘸一拐去拿凳子。
林佳慧:(急忙地)我来。
从廊檐上先把路长明常坐的旧藤椅搬到元坝里,让路长明坐下,又搬来两个小矮凳和老支书坐在对面。
老支书:多亏了现在政策好,有大病救助,报销比例百分之七十吧?
路长明:是呀,不然我这把老骨头早就埋到土里了。就是把远娃耽搁了,三十岁的人了,连个媳妇也说不上。
老支书:许是缘份还没到呢,你兄弟也是有福,侄儿比亲儿还孝顺。
路长明:(叹息一声)唉,光顾说话了,没给你们泡茶,我最近揉了点茶,很有口劲,你们尝尝。
张罗着去烧水,取茶。林佳慧要去帮忙。路长明拦住。
路长明:别看我腿脚不好,不发病的话,啥都能做。再说我屋里的东西你也不熟,摸不着。
不一会把水烧好,拿出杯子茶叶。林佳慧搬出一个高方凳,把茶叶放进杯子里,冲好茶。给老支书一杯,路长明一杯,自己一杯。
林佳慧:(吹吹杯口氤氲的雾气,轻呷一口)真香。
老支书:(端着茶杯)你长明叔揉的茶四乡八里都有名呢,轻易喝不着。
路长明:(脸上浮出笑容)女子,你是新来的吧,也喜欢喝茶?
林佳慧:我是镇上派到咱村扶贫的,我爸爸爱喝茶,我也喜欢。
路长明:那感情好,我们碑城的茶好的很,你回去的时候,给你爸带点。
林佳慧:(点点头)要带的。
15.村委办公室,夜、内
林佳慧坐在电脑前,录入贫困户数据,不时打个哈欠,用手在嘴上拍一下。
林佳慧:(翻开一张贫困户信息表,特写)路远方,这个贫困户还是大学本科呢?三十岁,身体健康?怎么评上贫苦户的?该不会有干部优亲厚友吧!
16.路家坡村部,日外。
路家坡村办公楼,共两层六间,顶楼滴檐上方立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正中楼梯口墙上挂着“中共路家坡村支部委员会、路家坡村委员会”木吊牌。一楼左面是便民服务大厅,右边是党员活动室。楼前广场上立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宣传标牌。
林佳慧、老支书、村文书、妇女主任坐在便民服务大厅办业务。路六指牵着一头小猪和王桂花等几名群众走上村部广场。
王桂花:(还没进服务大厅,大嗓门就开始喊)为啥我房前头张三娃评上贫困户,房后头路汉娃也评上了,就把我家漏下了?是不是人家请你们吃,请你们喝,我没请么?走,我现在就给你们摆几桌,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要吃啥,要喝啥,你们言传嘛。
老支书:(走出来呵斥)嘴巴胡咧咧啥,我们吃谁的,喝谁的了?张三娃他妈是个瘫子,路汉娃一个单帮子人,供着两个学生,都还住着土房,不评他们,评你?你家三间两层的楼房、彩电冰箱啥都有,贫困个啥?
王桂花:我家那房是我们一家人辛苦流汗,鸡刨食一样一分一分刨出来的。而有的人啥都不做,却坐到屋里光领钱,凭啥?
其他群众:是呀,是呀。我们每天起早贪黑,汗水摔八瓣,还挣不到几个钱,有的人坐在凉房子里喝酒、打牌,钱就到手了。
林佳慧:(走上去)这位大婶说的情况确实存在,的确有个别贫困户不好好劳动,因懒致贫。但绝大多数贫困户是因病因残、或者家庭出现变故,缺资金、缺技术等客观因素导致的贫困。
路六指:(伸出六指)看么,我就是因病因残致贫的嘛。
群众甲:六指也算残么?
路六指:我还有病呢(咳嗽两声)。
群众乙:你是有病,你那是懒病。
其他群众笑。
林佳慧:中央定下目标,三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时候咱们住着小洋楼,吃着四菜一汤,可有的乡亲还住在危险的土房里,吃不饱、穿不暖,那咱村就要拖全国后腿!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国家制定脱贫攻坚战略,从政策、资金、产业上大力扶持贫困地区,还派干部到每一个贫困村扶贫,我就是镇上派到咱村的第一书记。总书记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当然也不能少了六指叔。不过,对于六指叔这样的贫困户,我们重点要扶志。
王桂花:你说的大道理我不懂,反正看见有的人啥都不干白拿钱,我心里就是不爽。
老支书:(看向路六指牵着猪)你把猪牵到这干啥?
路六指:上次帮扶干部光给我送来猪仔,也不给饲料。猪没喂的了。我来要点饲料。
老支书:你!(手指着路六指,气得说不出话。)
群众又笑。
路远方骑自行车到村部广场,停好车,走上前。
林佳慧:(看向路远方,冷着脸)你也是来要贫困户的?
路远方:(不好意思地摸摸头)我……
林佳慧:你什么你!你看你年纪轻轻,长得也一表人才,不想着好好劳动,勤劳致富,也想打扶贫资金的主意?
群众甲和群众乙低声笑着议论:这个女书记好厉害吆。
村文书:(笑着问)远方啊,你来给你叔办大病救助手续么?到我这边来。
路远方:啊,是。(逃一般地离开林佳慧)
林佳慧一脸尴尬。
17.路家坡村部办公室,夜内。
老支书和林佳慧相对坐在两张办公桌前。
老支书:路远方是贫困户。(叹息一声)这娃说起来也命苦……
18.(闪回) 路远方家,日内。
少年路远方背着书包,急匆匆地回到家,抹一把汗水,推开门。
路远方:(书包放到桌子上,走到床边,倒一杯水递给他妈)妈,饿了吗?我这就给你做饭。
远方妈:(斜倚在床上,接过水放在床头柜上,用袖子擦路远方脸上的汗水,一脸慈爱)看把我娃累的,妈……不饿。(剧烈地咳嗽)。
路远方急忙去拍妈妈的背。
路远方妈:(咳嗽稍缓一些,端起杯子喝一口水)成绩查到了吗?
路远方:查到了,563分,超过一本线50多分呢。
路远方妈:(高兴地)我就知道我娃考得上。
路远方:(忧愁地)可是听说学费要好几万呢。
路远方妈:(果断地挥一下手)有办法,那不是你操心的事,你只管把学上好就行了。
19.(闪回)建筑工地,日,外。
烈日下,路远方父头戴安全帽,忙碌地抹砂浆砌砖,不时撩起脖子上的湿毛巾擦一下眼角边流淌的汗水。
工友:听说高考成绩出来了,你娃考得咋样?
路父:(高兴地)我娃考了563,超过一本线50多分呢,这娃从小都没让我操过心。
工友:还是你家远方知事,我家华儿才考了430分,刚挂上三本线,我都不想让他上了。
路父:不让上咋办,娃这么小,难道也像我们一样到工地上卖苦力?
突然头顶上方“哐”地一声巨响,路父急忙抬头。
(慢镜头)一块坠落的石料在他眼中逐渐放大……
20.(闪回)路远方家,日内
路母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不时微弱地咳一声嗽。老支书、路长明、妇女主任、路远方围坐在床前。
路远方:(扶路母坐起,把药送到嘴边)妈,你把药喝了吧,你病好了我就去上学。
路母:(挣扎着推开药碗,望向路长明)他大,我怕要跟远方他爸去了,远方就你一个亲人了,他要是上不了大学,我和你哥是不会闭眼的。
路长明:大嫂,你放心,我就是卖血卖肾,把骨头搓成纽扣卖了,也会供远方把大学上完的。
老支书:兄弟媳妇,你安心养病,你家的情况村上也是要管的,就是每家凑一点也断不会让远方上不成大学的。
路远方;(哭)妈,你一定会好的。
路母:乖娃,妈知道你最听话了,你好好念书,将来出息了,要好好孝顺你大……(艰难地)扶……我躺下,也不要忘了帮咱的乡亲……
路远方摇了摇路母的手,不动。
老支书:(探了一下路母的鼻息,悲伤地摇摇头)你妈,走了。
路远方:(大哭)妈!
21.(闪回)路母路父坟地,日,外
路远方跪在坟前烧纸钱。路长明背着行李站在旁边。
路远方:爸、妈,我去上学了,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念书的。
路长明:走吧,再不走就赶不上车了。
路远方磕了几个头,爬起来,跟路长明向山下走去,边走边回头。
22.路家坡村部办公室,夜内。
林佳慧握着笔,静静地听老支书讲述,脸上淌满了泪水。
老支书:远方毕业后,本来在省城的一家公司工作,工资也蛮高的,一个月五六千呢。可是他大又得了尿毒症,那病挺费钱的,每周都要做透析,透析一次就要两三千。远方那娃孝顺,就辞了工作回来照管他大。
林佳慧:路远方他大,就是那个长明叔吗?
老支书:是啊,他大制得一手好茶,远方回来就跟他大学制茶、卖茶。按说收入也不错,但也抵不住他大那病拉下的窟窿,所以就评上了贫困户。
林佳慧: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农村也有了合作医疗,重大疾病还有大病救助,像路长明、路远方这种内生动力强的贫困户脱贫不难,扶持的好还能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其他贫困户脱贫。
老支书:是呀,远方这娃,到底是上了大学的,很有想法,他跟我说咱们这虽然穷,但也不是没有发展潜力,就说产业吧,咱这茶叶远近有名。他还跟我谈过办茶场,开公司什么的。这些我不太懂,关键也没钱,村集体没积累,远方家更是一个烂摊子。
两间土房,院坝里除了经常出入的一条小路外,到处长满了杂草,院坝边堆着烂稻草和垃圾,一只小猪摇着尾巴,在院坝边乱拱。路六指赤脚坐在门槛上,身前一个小方凳,上面一盒黄公主烟,半塑料壶苞谷酒。路六指左手中食指夹着烟吐云吐雾,右手扣着脚丫子,时而拿起凳子上的酒壶喝一口。
老支书:这大清早咋就喝上了呢?
路六指:(一拍大腿)哟嗬,是支书呀!你要不要也来一口?
老支书:喝什么喝!你那茶园里,草都把茶树荒了,你也不去锄一下,成天就知道喝酒。
路六指:(喷着酒气,林佳慧用手扇了扇,往后退了一步)锄那干啥,也卖不着几个钱,摘几斤自己够喝就行了。刚好,支书,我正打算找你呢。
老支书:找我干啥?
路六指:为啥路长明家的扶贫款是六百,我才三百,不会是你们村上吞了吧?
老支书:你娃一天酒胡喝,嘴也胡说。那个是产业扶持资金,发展一亩茶园600,长明家是一亩,你的才半亩,当然是300。
路六指:啧啧,你不是忽悠我吧!
林佳慧:支书,我看是这,产业扶持资金是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咱们以后不死搬政策,吃大锅饭,搞平均分配了。资金有限,要用在刀刃上,把资金跟效益挂钩,发展好的就重点扶持,像六指叔这种不好好种茶,只想着打扶持资金主意的,我看就不用扶持了,扶也扶不起来。
老支书:我看要的,回去我们开个两委会,议一下。
路六指:你这女娃娃,我哪里得罪你了,出这馊主意。
老支书:这是镇上派到我们村的第一书记,小林。
路六指头一缩。
林佳慧:政策呢,是平等的,六指叔,你只要好好劳动,把产业发展好,也一样扶持你。你要还这样,明年的产业扶持资金可就没你的份了。
14.路长明家,日、外
三间土房,院坝干干净净,平平整整,柴草码的整整齐齐,鸡在笼里,猪在圈中。路长明拄着拐在院坝边的竹竿上晾衣裳。
路长明:(看见老支书和林佳慧热情招呼)支书来了。
老支书:长明啊,最近身体咋样。
路长明:还行,就是每周都要去做透析,可花钱了。
叹息着,一瘸一拐去拿凳子。
林佳慧:(急忙地)我来。
从廊檐上先把路长明常坐的旧藤椅搬到元坝里,让路长明坐下,又搬来两个小矮凳和老支书坐在对面。
老支书:多亏了现在政策好,有大病救助,报销比例百分之七十吧?
路长明:是呀,不然我这把老骨头早就埋到土里了。就是把远娃耽搁了,三十岁的人了,连个媳妇也说不上。
老支书:许是缘份还没到呢,你兄弟也是有福,侄儿比亲儿还孝顺。
路长明:(叹息一声)唉,光顾说话了,没给你们泡茶,我最近揉了点茶,很有口劲,你们尝尝。
张罗着去烧水,取茶。林佳慧要去帮忙。路长明拦住。
路长明:别看我腿脚不好,不发病的话,啥都能做。再说我屋里的东西你也不熟,摸不着。
不一会把水烧好,拿出杯子茶叶。林佳慧搬出一个高方凳,把茶叶放进杯子里,冲好茶。给老支书一杯,路长明一杯,自己一杯。
林佳慧:(吹吹杯口氤氲的雾气,轻呷一口)真香。
老支书:(端着茶杯)你长明叔揉的茶四乡八里都有名呢,轻易喝不着。
路长明:(脸上浮出笑容)女子,你是新来的吧,也喜欢喝茶?
林佳慧:我是镇上派到咱村扶贫的,我爸爸爱喝茶,我也喜欢。
路长明:那感情好,我们碑城的茶好的很,你回去的时候,给你爸带点。
林佳慧:(点点头)要带的。
15.村委办公室,夜、内
林佳慧坐在电脑前,录入贫困户数据,不时打个哈欠,用手在嘴上拍一下。
林佳慧:(翻开一张贫困户信息表,特写)路远方,这个贫困户还是大学本科呢?三十岁,身体健康?怎么评上贫苦户的?该不会有干部优亲厚友吧!
16.路家坡村部,日外。
路家坡村办公楼,共两层六间,顶楼滴檐上方立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正中楼梯口墙上挂着“中共路家坡村支部委员会、路家坡村委员会”木吊牌。一楼左面是便民服务大厅,右边是党员活动室。楼前广场上立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宣传标牌。
林佳慧、老支书、村文书、妇女主任坐在便民服务大厅办业务。路六指牵着一头小猪和王桂花等几名群众走上村部广场。
王桂花:(还没进服务大厅,大嗓门就开始喊)为啥我房前头张三娃评上贫困户,房后头路汉娃也评上了,就把我家漏下了?是不是人家请你们吃,请你们喝,我没请么?走,我现在就给你们摆几桌,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要吃啥,要喝啥,你们言传嘛。
老支书:(走出来呵斥)嘴巴胡咧咧啥,我们吃谁的,喝谁的了?张三娃他妈是个瘫子,路汉娃一个单帮子人,供着两个学生,都还住着土房,不评他们,评你?你家三间两层的楼房、彩电冰箱啥都有,贫困个啥?
王桂花:我家那房是我们一家人辛苦流汗,鸡刨食一样一分一分刨出来的。而有的人啥都不做,却坐到屋里光领钱,凭啥?
其他群众:是呀,是呀。我们每天起早贪黑,汗水摔八瓣,还挣不到几个钱,有的人坐在凉房子里喝酒、打牌,钱就到手了。
林佳慧:(走上去)这位大婶说的情况确实存在,的确有个别贫困户不好好劳动,因懒致贫。但绝大多数贫困户是因病因残、或者家庭出现变故,缺资金、缺技术等客观因素导致的贫困。
路六指:(伸出六指)看么,我就是因病因残致贫的嘛。
群众甲:六指也算残么?
路六指:我还有病呢(咳嗽两声)。
群众乙:你是有病,你那是懒病。
其他群众笑。
林佳慧:中央定下目标,三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时候咱们住着小洋楼,吃着四菜一汤,可有的乡亲还住在危险的土房里,吃不饱、穿不暖,那咱村就要拖全国后腿!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国家制定脱贫攻坚战略,从政策、资金、产业上大力扶持贫困地区,还派干部到每一个贫困村扶贫,我就是镇上派到咱村的第一书记。总书记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当然也不能少了六指叔。不过,对于六指叔这样的贫困户,我们重点要扶志。
王桂花:你说的大道理我不懂,反正看见有的人啥都不干白拿钱,我心里就是不爽。
老支书:(看向路六指牵着猪)你把猪牵到这干啥?
路六指:上次帮扶干部光给我送来猪仔,也不给饲料。猪没喂的了。我来要点饲料。
老支书:你!(手指着路六指,气得说不出话。)
群众又笑。
路远方骑自行车到村部广场,停好车,走上前。
林佳慧:(看向路远方,冷着脸)你也是来要贫困户的?
路远方:(不好意思地摸摸头)我……
林佳慧:你什么你!你看你年纪轻轻,长得也一表人才,不想着好好劳动,勤劳致富,也想打扶贫资金的主意?
群众甲和群众乙低声笑着议论:这个女书记好厉害吆。
村文书:(笑着问)远方啊,你来给你叔办大病救助手续么?到我这边来。
路远方:啊,是。(逃一般地离开林佳慧)
林佳慧一脸尴尬。
17.路家坡村部办公室,夜内。
老支书和林佳慧相对坐在两张办公桌前。
老支书:路远方是贫困户。(叹息一声)这娃说起来也命苦……
18.(闪回) 路远方家,日内。
少年路远方背着书包,急匆匆地回到家,抹一把汗水,推开门。
路远方:(书包放到桌子上,走到床边,倒一杯水递给他妈)妈,饿了吗?我这就给你做饭。
远方妈:(斜倚在床上,接过水放在床头柜上,用袖子擦路远方脸上的汗水,一脸慈爱)看把我娃累的,妈……不饿。(剧烈地咳嗽)。
路远方急忙去拍妈妈的背。
路远方妈:(咳嗽稍缓一些,端起杯子喝一口水)成绩查到了吗?
路远方:查到了,563分,超过一本线50多分呢。
路远方妈:(高兴地)我就知道我娃考得上。
路远方:(忧愁地)可是听说学费要好几万呢。
路远方妈:(果断地挥一下手)有办法,那不是你操心的事,你只管把学上好就行了。
19.(闪回)建筑工地,日,外。
烈日下,路远方父头戴安全帽,忙碌地抹砂浆砌砖,不时撩起脖子上的湿毛巾擦一下眼角边流淌的汗水。
工友:听说高考成绩出来了,你娃考得咋样?
路父:(高兴地)我娃考了563,超过一本线50多分呢,这娃从小都没让我操过心。
工友:还是你家远方知事,我家华儿才考了430分,刚挂上三本线,我都不想让他上了。
路父:不让上咋办,娃这么小,难道也像我们一样到工地上卖苦力?
突然头顶上方“哐”地一声巨响,路父急忙抬头。
(慢镜头)一块坠落的石料在他眼中逐渐放大……
20.(闪回)路远方家,日内
路母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不时微弱地咳一声嗽。老支书、路长明、妇女主任、路远方围坐在床前。
路远方:(扶路母坐起,把药送到嘴边)妈,你把药喝了吧,你病好了我就去上学。
路母:(挣扎着推开药碗,望向路长明)他大,我怕要跟远方他爸去了,远方就你一个亲人了,他要是上不了大学,我和你哥是不会闭眼的。
路长明:大嫂,你放心,我就是卖血卖肾,把骨头搓成纽扣卖了,也会供远方把大学上完的。
老支书:兄弟媳妇,你安心养病,你家的情况村上也是要管的,就是每家凑一点也断不会让远方上不成大学的。
路远方;(哭)妈,你一定会好的。
路母:乖娃,妈知道你最听话了,你好好念书,将来出息了,要好好孝顺你大……(艰难地)扶……我躺下,也不要忘了帮咱的乡亲……
路远方摇了摇路母的手,不动。
老支书:(探了一下路母的鼻息,悲伤地摇摇头)你妈,走了。
路远方:(大哭)妈!
21.(闪回)路母路父坟地,日,外
路远方跪在坟前烧纸钱。路长明背着行李站在旁边。
路远方:爸、妈,我去上学了,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念书的。
路长明:走吧,再不走就赶不上车了。
路远方磕了几个头,爬起来,跟路长明向山下走去,边走边回头。
22.路家坡村部办公室,夜内。
林佳慧握着笔,静静地听老支书讲述,脸上淌满了泪水。
老支书:远方毕业后,本来在省城的一家公司工作,工资也蛮高的,一个月五六千呢。可是他大又得了尿毒症,那病挺费钱的,每周都要做透析,透析一次就要两三千。远方那娃孝顺,就辞了工作回来照管他大。
林佳慧:路远方他大,就是那个长明叔吗?
老支书:是啊,他大制得一手好茶,远方回来就跟他大学制茶、卖茶。按说收入也不错,但也抵不住他大那病拉下的窟窿,所以就评上了贫困户。
林佳慧: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农村也有了合作医疗,重大疾病还有大病救助,像路长明、路远方这种内生动力强的贫困户脱贫不难,扶持的好还能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其他贫困户脱贫。
老支书:是呀,远方这娃,到底是上了大学的,很有想法,他跟我说咱们这虽然穷,但也不是没有发展潜力,就说产业吧,咱这茶叶远近有名。他还跟我谈过办茶场,开公司什么的。这些我不太懂,关键也没钱,村集体没积累,远方家更是一个烂摊子。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