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2680
成片时长:约75分钟
阅读:7853
发表:2020/4/23
主旋律,喜剧,爱情
网络电影剧本
美丽乡村遇到爱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林佳慧:现在国家对扶贫产业的扶持力度很大,资金的问题我们可以争取上级支持,但咋样发展还要靠我们自己。
老支书:(点点头)远方是你包的贫困户,也是党员。你们都是年轻人,又是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思想解放,应该能说到一块去,把这事唠一唠,有啥想法村上全力支持。目前我们支委委员出缺,我的意见远方可以培养。
林佳慧:(点点头,若有所思)好!
23.路长明家,日外
院坝左侧棚子里,路远方正在一口大锅里翻炒茶叶,路长明在傍边指导。
路长明:杀青、提毫、足火是很关健的几步,火候、力道都要掌握得刚刚好,才能制出好茶,(抓一把茶叶看了看)可以了,出锅。
路远方迅速把茶叶捧进锅边的篾筛里,端到院坝里均匀摊晾。
林佳慧:(走上院坝)叔,炒茶呢。
路长明:小林书记啊,你又来看我了。(指着路远方)这是我侄儿远方,前几次你来的时候,他出去卖茶叶了。
路远方、林佳慧:我们见过。(路远方尴尬、林佳慧狡黠)
24.路长明家,日外
三人围坐在院坝里方桌旁,路远方、林佳慧面前的玻璃茶杯冒着热气,路长明面前是白搪瓷茶缸。
林佳慧:叔,我想和你唠一唠茶叶。
路长明:那感情好啊,别的我不懂,茶叶我还是知道一些的。
林佳慧:(抓一小撮茶叶摊在手心)叔,你看啊,像咱这样的明前毛尖,西湖龙井、四川竹叶青、庐山云雾那样的名茶要卖三千多一斤呢。
路长明:(惊叹)那么贵啊,我们这二百都卖不上。那年远方给我带了点龙井,我尝了尝,感觉也罢了,还没咱碑城茶味道正。要是咱这茶也能卖那么贵,那我可就不愁脱不了贫啦。
路远方:咱这茶叶是不错,但在制作工艺、造型、包装上跟名茶还是有不小差距的。尤其是咱们没有形成规模,打出品牌,想卖名茶那样高的价就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
林佳慧:(期待地望着路远方)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路远方:(早有思考,侃侃而谈)我觉得吧,第一是形成规模。咱们这海拔、气候、土壤环境很适合茶叶生长。但基本都是家家户户零星种植,自给自足,没有商品经济意识、形不成规模。没有规模自然效益也就有限,所以只有做大蛋糕、做强产业,才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呢,是改善管理。咱们这茶园基本都是粗放管理,茶树栽上了,就任其自生自灭,茶叶产量质量当然都上不去。所以要对茶园实行精细化管理,淘汰老化品种、引进新品种,施肥、病虫害防治、修枝剪叶都要跟上,提高产量,提升质量。
第三是制作工艺。产量质量上去了,再像原来那样全靠手工作坊制茶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引进先进工艺,在茶叶的色泽、香味、造型上下功夫,不仅制绿茶,还要开发红茶,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第四是包装推介。要有我们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品牌,把我们的茶叶包装成精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我们的茶叶肉质厚、味道醇、回味悠长,只要包装推介到位,一定会受市场欢迎的。
路长明皱眉思考,林佳慧频频点头。
路远方:(搔搔头,腼腆地)我想到的就是这些。
林佳慧:(欣喜地)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的思路对我很有启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法再好,关键在干。我们一起为咱们的小康目标努力加油干。
路远方:(握住林佳慧伸出的手大声说)好。
路长明一脸欣喜。
25山坡,日外。
一垅茶树旁,路远方和林佳慧查看着茶树长势。
路远方:你看这株茶树上有红蜘蛛,哦,叶片都卷曲了,还有小叶绿蝉。
林佳慧详细查看。(特写)病株上有的叶片发红,布满虫眼,网着蛛丝,有的干枯卷曲。
路远方:还有这些茶树都没有修剪,采摘面小,摘不到多少茶叶。尤其这株已经老化,就要剪去所有老枝,让它重新发芽抽条。
(特写)未经修建的茶树枝条横七竖八,高低错杂,下层枝条已经干枯。
林佳慧点头。
26.山顶,日外
路远方伸手拉林佳慧登上山顶,二人相视一笑。并肩俯瞰山坡绿油油的茶树、已经有半人高的玉米、山间红白相间的野花,山下清凌凌的大河,田野里大片大片已经结荚的油菜,顿生一种指点江山的豪气。
路远方:(指着山腰梯田)这些种着玉米、洋芋的熟地要是都种上茶的话,我们千亩茶园的目标就能实现,(指山腰荒坡)再加上那些荒坡、荒地,如果能和其他村联建的话,就是建成万亩茶园的大基地也不是不可能的。
林佳慧: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先定下小目标,每一步都看准走稳,积累经验,力争用2-3年时间把茶叶产业打造成我们路家坡村,甚至碑城的支柱产业。
路远方: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总会到达。我们山里人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只要有人带着我们干,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林佳慧:我还有大目标呢!我们汉南是全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最宜居的地区。我们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厚重、生态环境良好,还有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这样的珍稀动物。岭成高铁、宝巴高速已经开建,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即将解除,只要做好全域旅游这篇大文章,我们这里的绿水青山就会变成金山银山。
二人望着优美的风景,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27.路家坡村部会议室,日,内
28.老支书、林佳慧,村文书、妇女主任、路远方、村民组长围着会议桌坐下,其余村民代表、党员代表、贫困户坐在后排椅子上。
会场里参会人员抽的抽烟,谝的谝闲传。
老支书:大家莫说话了,现在开会。今天我们把大家召集起来,主要是商量我们路家坡村扶贫产业发展的问题。脱贫攻坚是我们村当前最大的事情,这一段时间咱们的小林书记和新当选的路委员跑遍了咱村的沟坎峁梁,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提出建千亩茶园的扶贫产业规划。村两委研究认为,这个规划符合村上的实际,是可行的。下面请路委员给我们具体讲讲这个规划。
路远方:我们碑城人都爱喝茶,也会种茶,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几棵茶树,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既能解渴,又能养生保健,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咱们中国自古就有饮茶的习惯,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高了,对茶叶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出于这些原因,我们把茶叶定为我村扶贫发展的主导产业。但我们以前种茶制茶都是小打小闹,没有规模,管理、工艺、都跟不上,所以摘的那点茶叶只能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顶多再卖点油盐钱……。
路远方:(看看参会人员)具体来讲,我们的产业发展规划就是三统一。统一种植,村上把各家各户的零星茶地集中在一起,改造升级,淘汰老化劣质茶树,种植高产优良品种,建成千亩茶园基地;统一管理,村上聘请专家教授对茶树种植、茶叶制作进行技术指导,培养技术骨干,采用现代农业科技精细化管理茶园;统一经营,村上开办茶场,成立公司,开发名优品种,打造品牌茶叶,面向市场宣传、推介、销售……。
队长、群众代表议论纷纷。
老支书:刚才远方委员详细讲了咱们的产业发展规划。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什么问题、想法、意见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商量。
代表甲:改造茶园,建茶场,开公司我们都没意见,钱从哪来?是不是又要摊派给我们,先声明啊,我家可没钱。
代表乙:我那茶地是有承包合同的,每年摘一百多斤茶叶呢。中央都说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呢,你们说收就收?
代表丙:不是我不相信你们,现在中央打老虎,下面苍蝇也乱飞。卖茶叶的钱咋分,有人装自己腰包咋办,谁来管你们?
林佳慧认真倾听,记会议记录。
老支书:(询问代表)还有其他人发言吗?没有了,那就请小林书记解答你们的问题。
林佳慧:(站起来)刚才代表们的提问很好,下面我就一个一个回答。首先说资金吧。这是最重要的事情。现在国家的扶贫力度很大,投入大量财政资金扶持扶贫产业发展。村上成立扶贫互助社积极争取上级产业扶贫资金,贫困户还能获得五万元免贴息免担保小额贷款,另外还可以吸纳其他农户入股。可以说资金这个难题国家帮我们解决了。
第二是合作的问题,我们的茶园、茶场、公司都将按照股份制的方式生产经营,农户投入的土地、资金都折股量化为股份,农户按照各自持有的股份参与公司经营决策和盈利分红。我们希望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积极响应我们的产业发展计划,当然我们也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自主权,不参与联营的农户我们也会为其提供技术指导,按市场价收购鲜茶叶。
第三就是谁来监督的问题。我们完全按照现代股份制有限公司的模式经验管理,公司设董事会、监事会,有完备的章程,成熟的财务管理制度。我们的扶贫合作社的理事有群众代表担任,村上有监委会,支部有纪委委员,还有全体村民对我们的监督……
29.田野,日,外
山坡上村民在自己的茶园里采摘鲜茶叶。
村民甲:听说村上要把我们的茶园都收回去建基地呢?
村民乙:是有这个事,说是还要办茶场,开公司呢。
村民丙:叫入股呢,你们入不入?
村民乙:我考虑考虑,你们呢?
村民甲:我入算了,我感觉小林书记和远方是干事业的人。现在国家支持,我这点茶园也挣不了几个钱,兴许他们就把事情闹腾大了呢。
村民丙:那我也入。
30.路家坡村部,日,外
村部大楼正面墙上悬挂着“碑城仙毫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横幅,横幅下大门旁挂着蒙着红布的长吊牌。镇村领导分列吊牌两边。群众和其他村的代表列队站在门前广场上。
林佳慧:(手持话筒走向前)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首先我代表路家坡村全体村民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经过近一个多月的筹备,今天,我们碑城仙毫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参加今天揭牌仪式的上级领导有: 我们村的扶贫帮扶单位汉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轩同志、碑城镇党委书记朱学斌同志,碑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忠全同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
(群众鼓掌。)
下面,我宣布:揭牌仪式开始:鸣炮
(炮手迅速点燃鞭炮。镜头转向广场群众)
……
林佳慧(OS):请领导揭牌。
林局长和朱书记上前揭牌,群众热烈鼓掌。
林佳慧(OS):下面请碑城镇党委书记朱学斌同志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群众鼓掌欢迎。
镜头对准朱书记。
朱书记:……今天碑城仙毫茶叶有限公司成立了,扶贫产业发展方面,路家坡村走在前面,带了个好头……其他村也要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各自实际,找准切入点,制定各自的产业发展规划……我相信有党的好政策,有县委的正确领导,有我们碑城人民的辛勤努力,我们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
热烈掌声响起。
31.山坡茶园,日、外。
茶园显眼处立着“碑城仙毫千亩茶园、路家坡村扶贫产业基地”大牌子。牌子下一垄一垄整齐的茶树沿着浅坡梯状延伸,满眼都是望不尽的绿意。
村民们在茶园里劳动,有的在补植茶苗,有的在锄草,有的在施肥,有的在修剪茶蓬。
路远方、林佳慧带着技术人员指导村民修剪茶树。
技术人员:(拿着剪子示范)这种要轻修剪,每次修剪在上次剪口上提高3至5公分就可以了,修剪宜轻不宜重。这种已经长了许多鸡爪枝了,就要深修剪,剪去树冠10至15公分深的鸡爪枝……。
初夏的日头已经很有威力,劳作的人不时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拭脸上的汗水。
路六指开电动山轮车,车里载着一个不锈钢桶,里面装着鸡蛋醪糟,缓缓向茶园开来,边走边唱:
太阳出来像盆火
晒得贤妹无处躲;
草帽交给贤妹戴,
我就打个光脑壳。
路六指:(停下车吆喝)都歇会儿气,喝醪糟了。
林佳慧:大家都歇会儿,喝碗醪糟。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喝醪糟。
王桂花:(端碗喝醪糟)我说六指,你干活不行,山歌倒唱得好,不用扩音器满山飘。
路六指:(指着王桂花又唱)
我和贤妹门对门,
看着贤妹长成人;
花花轿儿抬起走,
你说怄人不怄人。
王桂花追打路六指,路六指围着人群边笑边跑。大家哈哈大笑。
路远方:(笑对林佳慧)我们汉南山歌是首批载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哦。六指叔还代表我们村到县上演过节目呢。
林佳慧:这可要好好挖掘挖掘,咱们扶贫啊,不仅要建设物质文明、发展经济,精神文明、民俗文化这一手也不能软。
山歌声又响起:
六月采茶绿茵茵,
茶山茶锅忙不赢;
恨不两肋生双手,
又采茶来又制茗。
五月采茶是端阳,
忙坏茶农李三娘;
日采茶叶三百篓,
老支书:(点点头)远方是你包的贫困户,也是党员。你们都是年轻人,又是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思想解放,应该能说到一块去,把这事唠一唠,有啥想法村上全力支持。目前我们支委委员出缺,我的意见远方可以培养。
林佳慧:(点点头,若有所思)好!
23.路长明家,日外
院坝左侧棚子里,路远方正在一口大锅里翻炒茶叶,路长明在傍边指导。
路长明:杀青、提毫、足火是很关健的几步,火候、力道都要掌握得刚刚好,才能制出好茶,(抓一把茶叶看了看)可以了,出锅。
路远方迅速把茶叶捧进锅边的篾筛里,端到院坝里均匀摊晾。
林佳慧:(走上院坝)叔,炒茶呢。
路长明:小林书记啊,你又来看我了。(指着路远方)这是我侄儿远方,前几次你来的时候,他出去卖茶叶了。
路远方、林佳慧:我们见过。(路远方尴尬、林佳慧狡黠)
24.路长明家,日外
三人围坐在院坝里方桌旁,路远方、林佳慧面前的玻璃茶杯冒着热气,路长明面前是白搪瓷茶缸。
林佳慧:叔,我想和你唠一唠茶叶。
路长明:那感情好啊,别的我不懂,茶叶我还是知道一些的。
林佳慧:(抓一小撮茶叶摊在手心)叔,你看啊,像咱这样的明前毛尖,西湖龙井、四川竹叶青、庐山云雾那样的名茶要卖三千多一斤呢。
路长明:(惊叹)那么贵啊,我们这二百都卖不上。那年远方给我带了点龙井,我尝了尝,感觉也罢了,还没咱碑城茶味道正。要是咱这茶也能卖那么贵,那我可就不愁脱不了贫啦。
路远方:咱这茶叶是不错,但在制作工艺、造型、包装上跟名茶还是有不小差距的。尤其是咱们没有形成规模,打出品牌,想卖名茶那样高的价就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
林佳慧:(期待地望着路远方)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路远方:(早有思考,侃侃而谈)我觉得吧,第一是形成规模。咱们这海拔、气候、土壤环境很适合茶叶生长。但基本都是家家户户零星种植,自给自足,没有商品经济意识、形不成规模。没有规模自然效益也就有限,所以只有做大蛋糕、做强产业,才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呢,是改善管理。咱们这茶园基本都是粗放管理,茶树栽上了,就任其自生自灭,茶叶产量质量当然都上不去。所以要对茶园实行精细化管理,淘汰老化品种、引进新品种,施肥、病虫害防治、修枝剪叶都要跟上,提高产量,提升质量。
第三是制作工艺。产量质量上去了,再像原来那样全靠手工作坊制茶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引进先进工艺,在茶叶的色泽、香味、造型上下功夫,不仅制绿茶,还要开发红茶,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第四是包装推介。要有我们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品牌,把我们的茶叶包装成精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我们的茶叶肉质厚、味道醇、回味悠长,只要包装推介到位,一定会受市场欢迎的。
路长明皱眉思考,林佳慧频频点头。
路远方:(搔搔头,腼腆地)我想到的就是这些。
林佳慧:(欣喜地)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的思路对我很有启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法再好,关键在干。我们一起为咱们的小康目标努力加油干。
路远方:(握住林佳慧伸出的手大声说)好。
路长明一脸欣喜。
25山坡,日外。
一垅茶树旁,路远方和林佳慧查看着茶树长势。
路远方:你看这株茶树上有红蜘蛛,哦,叶片都卷曲了,还有小叶绿蝉。
林佳慧详细查看。(特写)病株上有的叶片发红,布满虫眼,网着蛛丝,有的干枯卷曲。
路远方:还有这些茶树都没有修剪,采摘面小,摘不到多少茶叶。尤其这株已经老化,就要剪去所有老枝,让它重新发芽抽条。
(特写)未经修建的茶树枝条横七竖八,高低错杂,下层枝条已经干枯。
林佳慧点头。
26.山顶,日外
路远方伸手拉林佳慧登上山顶,二人相视一笑。并肩俯瞰山坡绿油油的茶树、已经有半人高的玉米、山间红白相间的野花,山下清凌凌的大河,田野里大片大片已经结荚的油菜,顿生一种指点江山的豪气。
路远方:(指着山腰梯田)这些种着玉米、洋芋的熟地要是都种上茶的话,我们千亩茶园的目标就能实现,(指山腰荒坡)再加上那些荒坡、荒地,如果能和其他村联建的话,就是建成万亩茶园的大基地也不是不可能的。
林佳慧: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先定下小目标,每一步都看准走稳,积累经验,力争用2-3年时间把茶叶产业打造成我们路家坡村,甚至碑城的支柱产业。
路远方: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总会到达。我们山里人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只要有人带着我们干,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林佳慧:我还有大目标呢!我们汉南是全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最宜居的地区。我们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厚重、生态环境良好,还有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这样的珍稀动物。岭成高铁、宝巴高速已经开建,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即将解除,只要做好全域旅游这篇大文章,我们这里的绿水青山就会变成金山银山。
二人望着优美的风景,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27.路家坡村部会议室,日,内
28.老支书、林佳慧,村文书、妇女主任、路远方、村民组长围着会议桌坐下,其余村民代表、党员代表、贫困户坐在后排椅子上。
会场里参会人员抽的抽烟,谝的谝闲传。
老支书:大家莫说话了,现在开会。今天我们把大家召集起来,主要是商量我们路家坡村扶贫产业发展的问题。脱贫攻坚是我们村当前最大的事情,这一段时间咱们的小林书记和新当选的路委员跑遍了咱村的沟坎峁梁,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提出建千亩茶园的扶贫产业规划。村两委研究认为,这个规划符合村上的实际,是可行的。下面请路委员给我们具体讲讲这个规划。
路远方:我们碑城人都爱喝茶,也会种茶,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几棵茶树,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既能解渴,又能养生保健,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咱们中国自古就有饮茶的习惯,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高了,对茶叶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出于这些原因,我们把茶叶定为我村扶贫发展的主导产业。但我们以前种茶制茶都是小打小闹,没有规模,管理、工艺、都跟不上,所以摘的那点茶叶只能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顶多再卖点油盐钱……。
路远方:(看看参会人员)具体来讲,我们的产业发展规划就是三统一。统一种植,村上把各家各户的零星茶地集中在一起,改造升级,淘汰老化劣质茶树,种植高产优良品种,建成千亩茶园基地;统一管理,村上聘请专家教授对茶树种植、茶叶制作进行技术指导,培养技术骨干,采用现代农业科技精细化管理茶园;统一经营,村上开办茶场,成立公司,开发名优品种,打造品牌茶叶,面向市场宣传、推介、销售……。
队长、群众代表议论纷纷。
老支书:刚才远方委员详细讲了咱们的产业发展规划。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什么问题、想法、意见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商量。
代表甲:改造茶园,建茶场,开公司我们都没意见,钱从哪来?是不是又要摊派给我们,先声明啊,我家可没钱。
代表乙:我那茶地是有承包合同的,每年摘一百多斤茶叶呢。中央都说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呢,你们说收就收?
代表丙:不是我不相信你们,现在中央打老虎,下面苍蝇也乱飞。卖茶叶的钱咋分,有人装自己腰包咋办,谁来管你们?
林佳慧认真倾听,记会议记录。
老支书:(询问代表)还有其他人发言吗?没有了,那就请小林书记解答你们的问题。
林佳慧:(站起来)刚才代表们的提问很好,下面我就一个一个回答。首先说资金吧。这是最重要的事情。现在国家的扶贫力度很大,投入大量财政资金扶持扶贫产业发展。村上成立扶贫互助社积极争取上级产业扶贫资金,贫困户还能获得五万元免贴息免担保小额贷款,另外还可以吸纳其他农户入股。可以说资金这个难题国家帮我们解决了。
第二是合作的问题,我们的茶园、茶场、公司都将按照股份制的方式生产经营,农户投入的土地、资金都折股量化为股份,农户按照各自持有的股份参与公司经营决策和盈利分红。我们希望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积极响应我们的产业发展计划,当然我们也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自主权,不参与联营的农户我们也会为其提供技术指导,按市场价收购鲜茶叶。
第三就是谁来监督的问题。我们完全按照现代股份制有限公司的模式经验管理,公司设董事会、监事会,有完备的章程,成熟的财务管理制度。我们的扶贫合作社的理事有群众代表担任,村上有监委会,支部有纪委委员,还有全体村民对我们的监督……
29.田野,日,外
山坡上村民在自己的茶园里采摘鲜茶叶。
村民甲:听说村上要把我们的茶园都收回去建基地呢?
村民乙:是有这个事,说是还要办茶场,开公司呢。
村民丙:叫入股呢,你们入不入?
村民乙:我考虑考虑,你们呢?
村民甲:我入算了,我感觉小林书记和远方是干事业的人。现在国家支持,我这点茶园也挣不了几个钱,兴许他们就把事情闹腾大了呢。
村民丙:那我也入。
30.路家坡村部,日,外
村部大楼正面墙上悬挂着“碑城仙毫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横幅,横幅下大门旁挂着蒙着红布的长吊牌。镇村领导分列吊牌两边。群众和其他村的代表列队站在门前广场上。
林佳慧:(手持话筒走向前)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首先我代表路家坡村全体村民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经过近一个多月的筹备,今天,我们碑城仙毫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参加今天揭牌仪式的上级领导有: 我们村的扶贫帮扶单位汉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轩同志、碑城镇党委书记朱学斌同志,碑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忠全同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
(群众鼓掌。)
下面,我宣布:揭牌仪式开始:鸣炮
(炮手迅速点燃鞭炮。镜头转向广场群众)
……
林佳慧(OS):请领导揭牌。
林局长和朱书记上前揭牌,群众热烈鼓掌。
林佳慧(OS):下面请碑城镇党委书记朱学斌同志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群众鼓掌欢迎。
镜头对准朱书记。
朱书记:……今天碑城仙毫茶叶有限公司成立了,扶贫产业发展方面,路家坡村走在前面,带了个好头……其他村也要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各自实际,找准切入点,制定各自的产业发展规划……我相信有党的好政策,有县委的正确领导,有我们碑城人民的辛勤努力,我们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
热烈掌声响起。
31.山坡茶园,日、外。
茶园显眼处立着“碑城仙毫千亩茶园、路家坡村扶贫产业基地”大牌子。牌子下一垄一垄整齐的茶树沿着浅坡梯状延伸,满眼都是望不尽的绿意。
村民们在茶园里劳动,有的在补植茶苗,有的在锄草,有的在施肥,有的在修剪茶蓬。
路远方、林佳慧带着技术人员指导村民修剪茶树。
技术人员:(拿着剪子示范)这种要轻修剪,每次修剪在上次剪口上提高3至5公分就可以了,修剪宜轻不宜重。这种已经长了许多鸡爪枝了,就要深修剪,剪去树冠10至15公分深的鸡爪枝……。
初夏的日头已经很有威力,劳作的人不时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拭脸上的汗水。
路六指开电动山轮车,车里载着一个不锈钢桶,里面装着鸡蛋醪糟,缓缓向茶园开来,边走边唱:
太阳出来像盆火
晒得贤妹无处躲;
草帽交给贤妹戴,
我就打个光脑壳。
路六指:(停下车吆喝)都歇会儿气,喝醪糟了。
林佳慧:大家都歇会儿,喝碗醪糟。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喝醪糟。
王桂花:(端碗喝醪糟)我说六指,你干活不行,山歌倒唱得好,不用扩音器满山飘。
路六指:(指着王桂花又唱)
我和贤妹门对门,
看着贤妹长成人;
花花轿儿抬起走,
你说怄人不怄人。
王桂花追打路六指,路六指围着人群边笑边跑。大家哈哈大笑。
路远方:(笑对林佳慧)我们汉南山歌是首批载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哦。六指叔还代表我们村到县上演过节目呢。
林佳慧:这可要好好挖掘挖掘,咱们扶贫啊,不仅要建设物质文明、发展经济,精神文明、民俗文化这一手也不能软。
山歌声又响起:
六月采茶绿茵茵,
茶山茶锅忙不赢;
恨不两肋生双手,
又采茶来又制茗。
五月采茶是端阳,
忙坏茶农李三娘;
日采茶叶三百篓,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