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2321
成片时长:每集约12分钟
阅读:11755
发表:2014/4/23
30集 动作 电视剧剧本
《双珠记》第1-6集
1-6
7-12
13-18
19-24
25-30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双 珠 记
(30集古装武侠言情电视连系剧)
编 剧 子 墨
1.
字幕:北宋年间 鄞县
夜。暴雨狂风。大江汹涌。
隆隆炸雷响过后,闪电似利剑般划破了天空。闪电一耀,可见甬江掀起排排浊浪向大堤撞击。
远处堤坝
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在晃动。
近处堤坝
十几个人的队伍冒雨查看巡防。为首的是鄞县县令王安石,年纪在三十岁上下,五官端正,深邃的眼睛里,好象藏着无穷的智慧。他和师爷、衙役们一样穿着蓑衣,戴着斗笠,顶着风雨前行。
走着走着,王安石在堤坝上突然站住了。他看着暴雨浪涛,看着还没修好的堤坝,表情冷峻刚毅。
王安石:“筑堤的速度还要还要加快啊,不然,这甬江之水倒灌,淹了良田可就遭了。农民的命根子全在这田地上,地没了,岂不是命就没了。我这个县令还有何面再见鄞县父老啊。”
年纪与王安石相仿的师爷:“大人,这雨一停,马上就组织乡民们日夜奋战,保证在大潮讯来前完工。……”
又一道闪电,可见远处堤坝那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已在使用镐撬之类工具在拆毁堤坝的基石。
近处
一个衙役眼尖:“大人,前面有人……”
王安石和大家一起向前望去。
远处的人还在破坏堤坝。
近处
王安石:“快,务必将这些不法之徒拿下。”
衙役们:“是!”抽出腰刀跑向前。
王安石和师爷随后赶去。
堤坝
黑暗中,只见前方人影撕打,只听兵器撞击声。
忽一声口哨响,几个恶贼四下逃散。
王安石赶到。
衙役:“大人,可惜,让这几个歹徒跑了。”
一道闪电又划过,一股浊浪忽地一下涌进堤——堤坝被刚才的歹徒拆了一个洞。
王安石:“不好,甬江水灌进来了。”冲过去,搬起一块石头扔向缺口。
衙役们也纷纷效仿王安石搬石投向缺口。
师爷:“大人,这,怎能让大人动手……”
王安石毫不理会:“水火无情,这都什么时候了。快!”又搬起一块石头。
风雨中,众人齐心协力,不断地向缺口投石。
风在狂,雨在下,江在涌。
蓝天白云。
青山绿水。
鄞县县城
被绿水青山所怀抱。
城内
街道干净整洁。
店铺紧挨。
行人不断。
城门口,衙役对进出城的人在盘查。
江边
堤坝蜿蜒,上百人的修堤队伍在运沙搬石垒堤坝。
王安石率领众官员、衙役一行人尽数到来。
站在堤坝上,王安石和众人环顾四周。
甬江滚滚;筑堤大军干的热火朝天。
王安石看着下属:“此时此刻,下官想起了范仲淹先生的《岳阳楼记》这篇名文,多年来,一直为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所传诵。文章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这是一句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座右铭的话,相信诸位都能记得……”
几个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王安石:“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请问,你们都做到吗?”
全体鸦雀无声。
王安石:“惭愧,惭愧呀!你们没做到,我也没做到。现在,全国各地经受着前所未有的饥荒,南涝北旱,老百姓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眼下的鄞县,也同样处在煎熬之中。甬江倒灌,河水断流,百姓无法春耕。我们这些朝廷命臣,能够坐而观之,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吗?可是现在,有一种比天灾更可怕的灾难就是人祸。大宋的疆土上,还有众多的贪官猖獗,他们鱼肉百姓,榨取民脂民膏。国家的财产被这些贪官劣绅,巧取豪夺,再不整治,大宋危矣。国家穷困,百姓遭殃,盖源于此。所以,我们必须励精图治,把我们应该办的事情办好,如果为官的人人能够清正廉洁,那我们大宋就有希望了,我们的百姓就有希望了。今后,我这个县令将以身作则,鞠躬尽瘁,有言必行。唯如此,我们才能对得起神宗,对得起我们的老百姓。”
众人肃立静听。
王安石:“我们要想办法,使这里的百姓继续生存下去,让他们富裕起来。难道大宋天下,非要再出陈胜、吴广二人?隋,未毁在瓦岗之手,而亡于烫帝荒淫腐败;唐不灭于黄巢,而败在杨国忠一群奸侫小人。历史的教训发人深省啊。”
王安石锵镪之声回荡在上空。
工地
王安石和师爷过来。
民工们不时向王安石打招呼:“王大人好。”“您来了,王大人。”“王大人辛苦。”
王安石向他们一一回礼。
工地石料堆处,两个民工往筐里装石头。
民工甲:“听说王大人昨个儿又是一夜未睡,冒雨到堤坝上查看险情。”
民工乙:“这样的县太爷少见啊。哎,没别的,咱老百姓多出点力,修好堤坝也算是对得起王大人了。”
民工甲:“那是,那是。”
说话间,一筐石头装满了。
民工乙:“来!”
民工甲:“走!”
二人一弓腰,抬起一筐大石头走了。
王安石又走到一处刚垒起的堤坝旁,笑着用脚蹬了几下,堤坝纹丝不动。
旁边一个石匠抬起头笑着说:“王大人,您放心,再大的浪潮也没事的。”
王安石高兴地:“好,百年大计,质量可得保证啊,为咱老百姓,为咱子孙后代,为咱大宋江山,这基础一定要牢实,一定要经得起风雨考验。”
众民工:“知道了,大人。”
石匠搬上一块石头后,跟前再没有石头了,便喊“石头——”
一小工:“师傅,石头没了。”
石匠:“这石头说没就没了,石头都供不上,这坝还能垒?这渠还能修吗?”一屁股坐下来,掏出烟袋打火抽烟。
其他几个石匠也无石可干,先后停下来。
王安石问身边师爷:“石料为什么供不上?”
师爷:“采石场那边采不出石头?”
王安石:“采石场那边不是一直都供应的不错吗?”
师爷:“这几日不知何故,老采不出石头。”
王安石:“那,我们去采石场看看。哎,破坏堤坝一案查到什么线索了有?”
师爷:“捕快们正在搜寻,听里正说,此事与山贼赵海有关……”
王安石:“这股恶人不除,早晚是这修堤筑坝的祸害。蝼蚁之穴,溃堤千里。这赵海就是蝼蚁,一定要缉拿归案。”
师爷:“大人放心,捕快们已撒下天罗地网,谅他也跑不到那里去。”
山洞口
几个山贼持刀守护着。
山洞里
山贼头领赵海(四十几岁)把酒碗重重地往桌上一放:“他妈的,王安石想断我的财路,没那么容易。”
海盗(三十出头,胸前刺着骷髅头。):“赵兄,散布谣言只能一时蛊惑人心,扒个堤坝,也掀不了大浪。王安石是何等精明人,他不达目的是决不回罢手的。依我看啊,还是得另想办法。”
赵海喝下一口酒,想了想:“干脆,给他来个痛快地……”用手做刀切之状。
海盗一笑:“对,这才叫釜底抽薪,一下子从老根上解决问题。哈哈哈!”
赵海:“好。这回就请老弟下山,我这山贼和你这海盗联手,看那个王安石还有几天活头。哈哈哈!”
二人狂笑不已。
采石场
冷冷清清。只有几人在挥锤打钎。
王安石带领几个随从来到,见此情景,不仅皱起了眉头。
监工施礼:“王大人。”
王安石:“采石场为何如此冷清?人都到哪去了?”
监工:“回大人话,乡民不肯开山,说怕惊动龙王。前日塌方,民工有二死三伤,这下更有不少人跑掉。剩下这几人,还是小的好歹劝说才留下的。”
王安石:“谣言从何而来?”
监工:“小的不知。”
王安石对随从:“你们谁会打锤?”
两个随从:“大人,我会。”
王安石走近石坑,拾起一把钢钎:“来。”
随从:“大人,使不得。”
王安石:“来吧,工地上还等着用石那。”
随从拿起大锤向钢钎上砸下。
大家纷纷效仿。
那几个采石工看着王安石,也感动的使劲干了起来。
采石场响起丁丁当当的敲击声。
道观开善院 黄昏
王安石和师爷来到开善院门前。
王安石:“小师傅,安石因忙于公务,眼见天色已晚,欲借贵观夜宿可否?”
小僮施礼:“来人可是县令王大人。”
王安石:“正是!”
小僮:“快请,师傅经常提起王大人,说王大人爱民如子,是当今绝无仅有的好官,怎敢怠慢。快请。”把王安石往观里让去。
王安石:“言重了。”
王安石和师爷跟着小僮进观。
房间
小僮推开房门领王安石和师爷进来。
小僮:“这是道长专为贵客准备的房间,请王大人在此歇息。”
王安石:“多谢。请问道长现在何处?”
小僮:“师傅已外出多日。”
王安石:“何时能归?”
小僮:“不知,也许今日,也许明日,也许明年。”
王安石“啊”了一声。
小僮:“贫道告退了。”
王安石:“请。”
(30集古装武侠言情电视连系剧)
编 剧 子 墨
1.
字幕:北宋年间 鄞县
夜。暴雨狂风。大江汹涌。
隆隆炸雷响过后,闪电似利剑般划破了天空。闪电一耀,可见甬江掀起排排浊浪向大堤撞击。
远处堤坝
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在晃动。
近处堤坝
十几个人的队伍冒雨查看巡防。为首的是鄞县县令王安石,年纪在三十岁上下,五官端正,深邃的眼睛里,好象藏着无穷的智慧。他和师爷、衙役们一样穿着蓑衣,戴着斗笠,顶着风雨前行。
走着走着,王安石在堤坝上突然站住了。他看着暴雨浪涛,看着还没修好的堤坝,表情冷峻刚毅。
王安石:“筑堤的速度还要还要加快啊,不然,这甬江之水倒灌,淹了良田可就遭了。农民的命根子全在这田地上,地没了,岂不是命就没了。我这个县令还有何面再见鄞县父老啊。”
年纪与王安石相仿的师爷:“大人,这雨一停,马上就组织乡民们日夜奋战,保证在大潮讯来前完工。……”
又一道闪电,可见远处堤坝那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已在使用镐撬之类工具在拆毁堤坝的基石。
近处
一个衙役眼尖:“大人,前面有人……”
王安石和大家一起向前望去。
远处的人还在破坏堤坝。
近处
王安石:“快,务必将这些不法之徒拿下。”
衙役们:“是!”抽出腰刀跑向前。
王安石和师爷随后赶去。
堤坝
黑暗中,只见前方人影撕打,只听兵器撞击声。
忽一声口哨响,几个恶贼四下逃散。
王安石赶到。
衙役:“大人,可惜,让这几个歹徒跑了。”
一道闪电又划过,一股浊浪忽地一下涌进堤——堤坝被刚才的歹徒拆了一个洞。
王安石:“不好,甬江水灌进来了。”冲过去,搬起一块石头扔向缺口。
衙役们也纷纷效仿王安石搬石投向缺口。
师爷:“大人,这,怎能让大人动手……”
王安石毫不理会:“水火无情,这都什么时候了。快!”又搬起一块石头。
风雨中,众人齐心协力,不断地向缺口投石。
风在狂,雨在下,江在涌。
蓝天白云。
青山绿水。
鄞县县城
被绿水青山所怀抱。
城内
街道干净整洁。
店铺紧挨。
行人不断。
城门口,衙役对进出城的人在盘查。
江边
堤坝蜿蜒,上百人的修堤队伍在运沙搬石垒堤坝。
王安石率领众官员、衙役一行人尽数到来。
站在堤坝上,王安石和众人环顾四周。
甬江滚滚;筑堤大军干的热火朝天。
王安石看着下属:“此时此刻,下官想起了范仲淹先生的《岳阳楼记》这篇名文,多年来,一直为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所传诵。文章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这是一句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座右铭的话,相信诸位都能记得……”
几个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王安石:“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请问,你们都做到吗?”
全体鸦雀无声。
王安石:“惭愧,惭愧呀!你们没做到,我也没做到。现在,全国各地经受着前所未有的饥荒,南涝北旱,老百姓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眼下的鄞县,也同样处在煎熬之中。甬江倒灌,河水断流,百姓无法春耕。我们这些朝廷命臣,能够坐而观之,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吗?可是现在,有一种比天灾更可怕的灾难就是人祸。大宋的疆土上,还有众多的贪官猖獗,他们鱼肉百姓,榨取民脂民膏。国家的财产被这些贪官劣绅,巧取豪夺,再不整治,大宋危矣。国家穷困,百姓遭殃,盖源于此。所以,我们必须励精图治,把我们应该办的事情办好,如果为官的人人能够清正廉洁,那我们大宋就有希望了,我们的百姓就有希望了。今后,我这个县令将以身作则,鞠躬尽瘁,有言必行。唯如此,我们才能对得起神宗,对得起我们的老百姓。”
众人肃立静听。
王安石:“我们要想办法,使这里的百姓继续生存下去,让他们富裕起来。难道大宋天下,非要再出陈胜、吴广二人?隋,未毁在瓦岗之手,而亡于烫帝荒淫腐败;唐不灭于黄巢,而败在杨国忠一群奸侫小人。历史的教训发人深省啊。”
王安石锵镪之声回荡在上空。
工地
王安石和师爷过来。
民工们不时向王安石打招呼:“王大人好。”“您来了,王大人。”“王大人辛苦。”
王安石向他们一一回礼。
工地石料堆处,两个民工往筐里装石头。
民工甲:“听说王大人昨个儿又是一夜未睡,冒雨到堤坝上查看险情。”
民工乙:“这样的县太爷少见啊。哎,没别的,咱老百姓多出点力,修好堤坝也算是对得起王大人了。”
民工甲:“那是,那是。”
说话间,一筐石头装满了。
民工乙:“来!”
民工甲:“走!”
二人一弓腰,抬起一筐大石头走了。
王安石又走到一处刚垒起的堤坝旁,笑着用脚蹬了几下,堤坝纹丝不动。
旁边一个石匠抬起头笑着说:“王大人,您放心,再大的浪潮也没事的。”
王安石高兴地:“好,百年大计,质量可得保证啊,为咱老百姓,为咱子孙后代,为咱大宋江山,这基础一定要牢实,一定要经得起风雨考验。”
众民工:“知道了,大人。”
石匠搬上一块石头后,跟前再没有石头了,便喊“石头——”
一小工:“师傅,石头没了。”
石匠:“这石头说没就没了,石头都供不上,这坝还能垒?这渠还能修吗?”一屁股坐下来,掏出烟袋打火抽烟。
其他几个石匠也无石可干,先后停下来。
王安石问身边师爷:“石料为什么供不上?”
师爷:“采石场那边采不出石头?”
王安石:“采石场那边不是一直都供应的不错吗?”
师爷:“这几日不知何故,老采不出石头。”
王安石:“那,我们去采石场看看。哎,破坏堤坝一案查到什么线索了有?”
师爷:“捕快们正在搜寻,听里正说,此事与山贼赵海有关……”
王安石:“这股恶人不除,早晚是这修堤筑坝的祸害。蝼蚁之穴,溃堤千里。这赵海就是蝼蚁,一定要缉拿归案。”
师爷:“大人放心,捕快们已撒下天罗地网,谅他也跑不到那里去。”
山洞口
几个山贼持刀守护着。
山洞里
山贼头领赵海(四十几岁)把酒碗重重地往桌上一放:“他妈的,王安石想断我的财路,没那么容易。”
海盗(三十出头,胸前刺着骷髅头。):“赵兄,散布谣言只能一时蛊惑人心,扒个堤坝,也掀不了大浪。王安石是何等精明人,他不达目的是决不回罢手的。依我看啊,还是得另想办法。”
赵海喝下一口酒,想了想:“干脆,给他来个痛快地……”用手做刀切之状。
海盗一笑:“对,这才叫釜底抽薪,一下子从老根上解决问题。哈哈哈!”
赵海:“好。这回就请老弟下山,我这山贼和你这海盗联手,看那个王安石还有几天活头。哈哈哈!”
二人狂笑不已。
采石场
冷冷清清。只有几人在挥锤打钎。
王安石带领几个随从来到,见此情景,不仅皱起了眉头。
监工施礼:“王大人。”
王安石:“采石场为何如此冷清?人都到哪去了?”
监工:“回大人话,乡民不肯开山,说怕惊动龙王。前日塌方,民工有二死三伤,这下更有不少人跑掉。剩下这几人,还是小的好歹劝说才留下的。”
王安石:“谣言从何而来?”
监工:“小的不知。”
王安石对随从:“你们谁会打锤?”
两个随从:“大人,我会。”
王安石走近石坑,拾起一把钢钎:“来。”
随从:“大人,使不得。”
王安石:“来吧,工地上还等着用石那。”
随从拿起大锤向钢钎上砸下。
大家纷纷效仿。
那几个采石工看着王安石,也感动的使劲干了起来。
采石场响起丁丁当当的敲击声。
道观开善院 黄昏
王安石和师爷来到开善院门前。
王安石:“小师傅,安石因忙于公务,眼见天色已晚,欲借贵观夜宿可否?”
小僮施礼:“来人可是县令王大人。”
王安石:“正是!”
小僮:“快请,师傅经常提起王大人,说王大人爱民如子,是当今绝无仅有的好官,怎敢怠慢。快请。”把王安石往观里让去。
王安石:“言重了。”
王安石和师爷跟着小僮进观。
房间
小僮推开房门领王安石和师爷进来。
小僮:“这是道长专为贵客准备的房间,请王大人在此歇息。”
王安石:“多谢。请问道长现在何处?”
小僮:“师傅已外出多日。”
王安石:“何时能归?”
小僮:“不知,也许今日,也许明日,也许明年。”
王安石“啊”了一声。
小僮:“贫道告退了。”
王安石:“请。”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