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不会写剧本!
电影编剧实战班8 天后开课 去看看
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3099
成片时长:约43分钟
阅读:2641
发表:2022/4/9
50集 爱情,古装 电视剧剧本
《重耳春秋》第20集
宰彩霞 [山西晋城]
 银牌VIP
 出售价格:面议 [联系编剧]
20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国家版权局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国作登字-2020-A-01070447】


  古装  历史  情感

  人:申生、赵夙、赵衰、众兵卒
  △申生、赵夙、赵衰在演兵场检验兵卒。
  
  20-30.晋国宫中 日 外
  人:无
  △秋风起,园中片片金黄。(背景乐音停止)
  
  20-31.晋国正殿外 日 外
  人:诸大臣
  △诸大臣依序进入殿内。
  
  20-32.晋国正殿 日 内
  人:晋献公、梁五、杜原款、东关五、诸大臣
  △晋献公端坐在殿阶之上,梁五站在他身侧,诸大臣站于殿阶之下。
  晋献公:寡人以武,拓我疆土,威服诸候。破虞、虢二国,灭耿、霍、魏三国。寡人之功,何人能及?
  东关五:君上威武!
  诸大臣:君上威武!
  晋献公(大笑):今东山的赤狄皋落氏,宵小之辈,竟敢屡屡冒犯我晋国威仪。寡人将亲征这个狂妄小国,还我晋国边境安宁。
  东关五:君上威武,一区区皋落氏,何劳君上亲征。臣以为,世子镇守我晋国宗庙,未有建功,当命世子申生率兵讨伐。
  杜原款:臣听闻,讨伐异族,劳师远征,独当一面,是国君和上卿的责任。世子是负责祭祀、保卫社稷和侍奉国君起居的人,所以世子又称为冢子。世子随父出征叫抚军,留在国内叫监军,这些都是先祖所制。臣请君上收回成命,留下世子,另泒他人前往讨伐皋落氏。
  晋献公:大傅,寡人有九个儿子,谁是储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既然申生为世子,就应当多加历练。
  杜原款:(下跪)君上……
  晋献公:不必再议。大夫东关五,即刻前往曲沃宣寡人旨意。
  东关五:喏。
  △晋献公离开,梁五紧随其后离开,诸大臣纷纷离开,唯杜原款仍跪在殿阶之下。
  
  20-33.骊姬寝宫-外殿 日 内
  人:骊姬、梁五
  △骊姬站在寝殿内,手里握着一块圆形玉佩,似在想着什么。突然,骊姬将玉佩摔在地上,玉佩断为两个半圆形。
  △骊姬脸上浮现出一丝狠决,捡起地上的一块半圆形玉佩,放在案几上,与案几上的一件偏衣(背面为两色的衣服)放在一起。
  △梁五匆匆进入,向骊姬揖首行礼。
  梁五:君夫人有何吩咐?
  骊姬:把这件偏衣和这个(停顿了一下)金玦交给东关五,让他交给申生,告诉他,杀不尽皋落氏,就别回来了。
  梁五:喏。
  △梁五捧着偏衣和金玦离开。
  
  20-34.绛都-城门口 日 外
  人:东关五、众侍卫
  △众侍卫守在城门口。
  △东关五身背锦布包袱,骑马经过城门口,快速向城外行去。
  
  20-35.路途 夜 外
  人:东关五
  △东关五身背锦布包袱,纵马在夜色中奔行。
  
  20-36.曲沃-申生府 日 内
  人:申生、赵夙、东关五
  △申生、赵夙跪在地上,东关五手捧偏衣和金玦宣旨。
  东关五:君上有旨,赤狄皋落氏朝夕犯我晋国边境,致使仓禀不实,百姓不安,今命世子申生率兵讨伐。如世子申生未能杀尽皋落氏,世子就不要再回晋国。
  △世子看了眼赵夙,赵夙摇摇头。
  赵夙:赤狄皋落氏凶蛮异常,取胜尚且困难,如何能杀尽皋落氏。
  东关五:世子,你这是要抗旨吗?
  申生:臣接旨。
  △申生站起身,东关五将偏衣和金玦交给申生。
  东关五:赵将军,君上有旨,赵将军速带兵车两百乘驻守耿地,不得有误。
  赵夙:臣接旨。
  △赵夙站起身。
  东关五:请吧,赵将军。
  △赵夙向申生揖首后与东关五离开。
  △申生手捧偏衣和金玦静静站着,面色苍白。
  
  20-37.曲沃-演兵场
  人:赵夙、赵衰、东关五、众兵卒
  △赵衰在训练士兵,东关五和赵夙进入演兵场。
  赵衰:(揖首)父亲。
  △赵夙看着演练的兵卒,脸上有着赞许的神情。
  东关五:赵将军,点兵吧。
  赵夙:(看向赵衰)点兵二百乘,驻守耿地。
  △赵衰看着赵夙,点头。
  赵衰:全体都有。
  △赵衰右手向前伸,向右平直,众兵卒迅速从中间分开,列为左右两列。
  东关五:年老的、体弱的、身有伤疾的,留下。
  赵夙:东关大夫,世子将要出征皋落氏,这样……是不是不合适?
  东关五:耿地若有差迟,赵将军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赵夙不言。
  △众兵卒列队开始向演兵场外走去……
  △东关五、赵夙离开,赵衰看着演兵场上的不足百乘的老弱残卒,蹙着眉。
  △赵衰挥了挥手,众兵卒纷纷离开,赵衰也离开演兵场。
  
  20-38.曲沃-申生府 日 内
  人:申生、赵衰、颠颉
  △颠颉稀罕地用手抚摸着案几上放着东关五留下的一件偏衣和一块金玦。
  颠颉:君上亲自赠送了世子出征礼物。这件偏衣和这块金玦,可都是世之罕见,这岂非是君上看重世子吗?
  △颠颉又用手摸着背面两色的偏衣,又拿起用金做成的半圆形玦形玉器,在自己的腰间比划了几下,方有些不舍地放回案几之上。
  △申生背对着颠颉,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斑斑驳驳,看不清他的表情。
  此时,赵衰进入,颠颉欢快地迎上。
  颠颉:公子,过来看,这是君上赏赐世子的,偏衣和金玦。
  △赵衰走到案几前,看着案几上的偏衣和金玦。
  赵衰:君上赐双色偏衣,色泽不纯,是想要世子远离他身边。佩戴金玦玉器,金色寓意寒冷,半圆形寓意断绝,君上赐这两样东西给世子,岂有高兴的道理。
  颠颉:(收了笑容)君上对世子如此无义,世子也没有必要去讨伐皋落氏。
  △申生回转身,面有哀容,走到案几前,看着案几上的偏衣和金玦。
  申生:更衣,出征。
  赵衰:世子,就只剩下些老弱残兵,不可出征。
  △申生将两色偏衣穿在身上。
  赵衰:统帅领军出征,应该受命于宗庙,在祭坛下分受祭肉,穿常规衣饰。现在世子得不到常服,而获赐这么一件奇怪的衣服,君上的心思由此可见。世子,与其背着不孝之名战死他乡,不如现在就逃吧。
  颠颉:是啊,世子,与其战死他乡,不如现在就逃亡他国吧。
  申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令子亡,子不得不亡。孝、敬、忠、贞,这是让父君心安的品质。既然父君要申生战,申生便战。弃安而图,远离孝矣,申生不为也。
  赵衰:公子既要出征,就当有万全之策。今不足百乘的兵车,讨伐素以勇猛善战的赤狄皋落氏,断无取胜之理。赵衰以为,当此之机,可再募集兵勇,训练兵卒,待时机稍作成熟,再与赤狄皋落氏一战。
  颠颉:世子,颠颉愿去蒲城请重耳公子相助。
  申生:蒲城之地颇为贫困,重耳哥哥虽有心,却未能有力相助,不如不去。
  赵衰:臣素闻重耳公子智谋,颠颉之言,世子也可试之,还请世子延缓出征时日。
  申生:那就以一月为期,一月后的今日准时出兵讨伐赤狄皋落氏。
  
  20-39.曲沃-城门口 日 外
  人:颠颉、众守卫、众百姓
  △城门口有众守卫守着,有众百姓出入着。
  △颠颉单人独骑驶出了曲沃城。
  
  20-40.狐府-狐突寝室 日 内
  人:狐突、狐偃
  △狐突坐在案几前,狐偃站在他对面。
  狐偃:东关五去曲沃宣旨,赐给世子一件两色偏衣和一件金玦。
  △狐偃看着狐突,良久,狐突没言语。
  狐偃:父亲,这两件奇怪的东西是君上的旨意?还是骊姬之意?
  狐突:事已至此,君上受骊姬媚惑,君上旨意与骊姬之意又有何区别?现在宫内骊姬作乱,梁五、东关五助纣为虐,晋国朝乱已成定局!世子与赤狄皋落氏之战,或胜或败,都是有罪。如果世子肯出逃他国,或许有生还之机。
  △狐突叹了口气。
  狐突:可惜!
  狐偃:父亲以为,世子是不会出逃他国吗?
  △狐突不言,从案几下拿出半枚青鸟令牌交给狐偃。
  狐突:这半枚令牌与重耳的半枚合在一处,可调动国都内一万甲士。这些甲士,一旦启用,皆是敢死之士……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寒石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zzh
  • 学生
    sie
  • 学生
    rob
  • 学生
    cak
  • 学生
    f7c
  • 学生
    eva
  • 学生
    akt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10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恋爱初体验(喜剧, 爱情, 都市)
桃花劫缘定君心(喜剧, 爱情, 古装)
金屋藏起美娇娘(爱情, 古装)
烽火(军事)
太古里的小娘子(奇幻)
老公大人啊,欠打(喜剧, 古装)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草莽时代(爱情, 都市, 商战)

同类推荐作品

倾世公主(爱情, 古装)
春天在哪里(爱情, 都市, 家庭)
梅花香自苦寒来(爱情)

同类最新作品

草莽时代(爱情, 都市, 商战)
春天在哪里(爱情, 都市, 家庭)
太行女人(爱情, 农村, 家庭)
我想为你唱首歌(爱情, 都市)
琅琊榜外传之风雨江山(爱情, 古装, 军事)
詹天佑(古装)
神魂天纪(动作, 古装, 奇幻)
沉睡者计划(爱情, 军事)

同类随机作品

长河遗恨(古装)
我们进城啦!(主旋律, 爱情, 农村)
看见光(爱情)
施公案之血色迷情(悬疑, 古装)
京师三少(喜剧, 动作, 古装)
大茶壶(古装)
大广岭的枪声(爱情)
万里江山一世情(古装)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