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2-A-01539】
简要梗概:
定州有位侯爷被定州官员因十年前的旧怨杀死在府中,皇帝先后两次派官员前去查案。查案官员与定州官员明争暗斗,期间将众多人物牵扯进来。同时,皇帝派出的密探查到辽国大将与瀛州官员勾结,入侵大宋。战火燃至定州,最后他们在大敌当前同力抗敌,击退辽国入侵,最终翻出一桩十年前的旧事。
详细梗概:
(2976字) 公元998年,定州蒲阴县的一位侯爷被人杀死在府中,真宗派刑部郎中沈沛前往定州查案。
柴少卿得知父亲被杀的消息,慌忙赶回蒲阴家中。他发现了父亲被杀害的诸多疑点,将皇帝派来的查案大臣沈沛当街拦下,不料却被当作刺客抓了起来。
沈沛在定州知州薛祖衡的收买下,走完查案流程便回京复命去了。而柴少卿被赶来的朋友舍命救出,住在了自己的叔父,怀襄伯的府中养伤。言淮允则让盘龙山的人去追杀柴少卿。
沈沛回京复命后,真宗却没有批复,反而是又命刑部侍郎武江翰和刑部员外郎崔孝祯再赴定州查案。同时,真宗又派皇城司的卢元祈和卢元英兄妹二人前往瀛州秘密探查辽军的事。
卢元祈和卢元英来到瀛州后,遇见了父亲被杀的小芸。第二日,张三和李四调戏小芸被卢元祈和卢元英救下。卢元祈和卢元英尾随杨忠、张三和李四而去,在村外遇见了身负重伤的杨忠。他们将杨忠救起,来到了云清寺中。寺中智因师傅收留了他们,夜间却又遇到刺客萧威的袭击。
第二日,他们背着杨忠,押着萧威来到了景城县城,为杨忠疗伤。卢元祈将萧威移交给了景城县衙。卢元英留下来照顾杨忠,卢元祈则又赶回瀛州,见到了瀛州知州李温,向他询问小芸的下落和林将军的死因。卢元祈又赶去了幽州调查。
而卢元祈走后,杨忠醒了过来,告诉了卢元英自己的身份,第二日,他却收到消息,他的大哥杨峰被人杀了,他需要立即赶回盘龙山。他丢下卢元英独自赶回蒲阴盘龙山,卢元英不放心,也跟了过去。
武江翰和崔孝祯接到旨意后,先来到定州。薛祖衡接见了他们,还是像对待沈沛那样奉上银两,可是武崔二人却没有收。薛祖衡觉得这二人不像沈沛那般好对付,便派定州通判高文恭悄悄赶往蒲阴,交代言淮允做足准备。
高文恭来到蒲阴,交代言淮允将侯爷的尸体焚化,然后言淮允又设下鸿门宴将盘龙山的大哥杨峰毒死。言淮允又劝说高文恭,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出兵剿灭盘龙山,高文恭便赶回定州调兵。盘龙山得到消息后又派人去瀛州给二哥杨忠报信,让他赶回来主持大计。
薛祖衡陪武江翰和崔孝祯从定州来到蒲阴,武崔二人便直奔怀襄伯府而来,找怀襄伯了解了侯爷的情况。言淮允交代孙师爷去收买了武崔身边的一个小官,曹士杰。
第二日,崔孝祯来到了望龙村,去了鲁四的家里调查。崔孝祯返回的时候被盘龙山的人误认为是官府的探子抓了起来。
次日,高文恭率领的大军赶到,与言淮允一起去剿灭盘龙山。攻山之时,言淮允顺道救出了被关押着的崔孝祯,却最后放了杨忠一命。杨震带着薛祖衡指使盘龙山杀害侯爷的密信从后门逃出,却最终被追上杀死,不过他在临死前,将信交给了路过的鲁思晴。原来,鲁思晴被抓进孙师爷的府上后,孙师爷的儿子孙廷逊将鲁思晴救了出来。柴少卿这日来盘龙山脚下来看到李鹤遥的墓前探望,正巧遇见了受伤的杨忠,将他救到了怀襄伯府中养伤。
次日,崔孝祯被曹士杰告知,武江翰便装出行,不知了去向。崔孝祯便独自来到县衙向言淮允答谢救命之恩。鲁思晴拿到密信后又回到孙府找孙廷逊。夜间,崔孝祯却突然闯进了县衙大牢,见到了鲁四。
次日,崔孝祯突然升堂提审鲁四,想让鲁四翻供,只是鲁四迫于女儿的压力,最终放弃了翻供,崔孝祯只得作罢。曹士杰去了赌场,却被张三和李四下药迷醉,偷走了银两。孙师爷假装放孙廷逊离开,实则跟踪他,抓住了鲁思晴。不过被抓前,鲁思晴将那封密信已经交给了孙廷逊。
次日,言淮允陪崔孝祯勘察侯府。曹士杰又碰见了张三和李四,想要讨个说法。张三和李四想要杀了曹士杰,却被一直跟踪的柴少卿救了下来。张三和李四认出了柴少卿,赶忙去报告给孙师爷。柴少卿回到怀襄伯府,发现了在府门外的卢元英。原来,卢元英从一个郎中口里打听到,伯府里最近有一个人在养伤,她觉得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杨忠,便日夜蹲守在伯府门外,不料却被柴少卿发现。
次日言淮允见了杨忠,故意激怒杨忠,将杀死杨峰和工大盘龙山全都说成是薛祖衡的授意,让他去找薛祖衡和高文恭寻仇。崔孝祯与柴少卿在侯府后门相遇,柴少卿将自己对父亲被杀一案的疑问都告诉了崔孝祯,崔孝祯也将这几日的侦查结果告知了柴少卿。孙廷逊将那封密信交给了曹士杰,请求他转交崔孝祯,而曹士杰看完信后将信自己留了下来。夜间杨忠回到盘龙山,遇到了卢元英,杨忠向卢元英交代了最近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身世。
次日,崔孝祯去县衙找薛祖衡,询问关于通缉柴少卿一事,薛祖衡急忙将言淮允喊来,言淮允只能将柴少卿被劫走一事说出。而杨忠和卢元英也决定前往定州找薛祖衡和高文恭报仇。
次日,武江翰回到蒲阴,原来他是回京城去找了他的叔父吕端,吕端告诉武江翰,陛下之所以派了沈沛之后又派了他去查案,是因为陛下新君登基,急需立威,想以侯爷的案子为由头将北境各州的死刑复核权收归中央。武江翰得到破局之法后回到蒲阴劝说崔孝祯回京复命。
曹士杰则中途折返回了定州,拿那封密信去勒索薛祖衡。正在这时,杨忠潜入了高府将高文恭杀死,薛祖衡便将曹士杰抓进牢中,逼问他信的下落。曹士杰交代这封信是孙师爷的儿子交给他的。薛祖衡立马派宋将军前往蒲阴将孙师爷抓到了定州。孙师爷以为言淮允出卖了他,将言淮允所做之事都供了出来。薛祖衡便又命宋将军去抓捕言淮允,谁知言淮允在得知孙师爷被带走后感觉大事不妙,已经先行逃走了。
崔孝祯回京后辞去官职,只身一人前往定州查案。陛下得到武江翰和崔孝祯的回禀后,派卫队前去定州将鲁四押至京城,薛祖衡则命宋将军半途截杀,将鲁四和卫队全都杀死。崔孝祯遇到跟踪卫队的柴少卿,他们决定回到定州,又在半路遇到了逃命的言淮允,只是被赶来的宋将军抓住,将他们一起带回了定州。
卢元祈去到幽州后,遇到了耶律宗真的女儿耶律雪,还探听到了耶律宗真和萧威的密谋,卢元祈只能带着耶律雪往瀛州赶去。来到瀛州后又卢元祈见到了撕下伪装的李温,他决定赶往定州,想要薛祖衡配合他守卫定州,抵挡耶律宗真的大军。
杨忠在刺杀薛祖衡的时候,被赶到的卢元祈拦了下来。薛祖衡则是趁乱逃出,重新带领一些人将他们三人包围在院内,想要杀死他们三人灭口。这时宋将军绑着柴少卿、崔孝祯和言淮允三人赶到。薛祖衡见到言淮允,一气之下将他杀死。正在他想要将卢元祈、卢元英、杨忠、柴少卿和崔孝祯众人一网打尽的时候,卢元祈趁乱直取薛祖衡,威胁他下令让他们放下武器,才结束了这场战斗。
卢元祈最终说服了薛祖衡一心一意保卫定州。杨忠也最终向柴少卿吐露了实情,原来是薛祖衡命高文恭写下书信,交由言淮允送达盘龙山,信中薛祖衡以帮盘龙山招安为条件,命盘龙山派人杀死侯爷。而杀死侯爷的正是杨忠。柴少卿原谅了杨忠,想要去找薛祖衡报仇,可是被卢元祈拦了下来。
耶律宗真率大军得到瀛州后立马挥师南下,直逼定州。卢元祈的计划是让薛祖衡在定州调度城防,守卫定州,他则用耶律雪为要挟,让耶律宗真退兵至瀛州。
卢元祈一行潜入瀛州,杀死了李秉钧,夺得了兵符。杨忠带着兵符和穆将军回到军中,重新夺回大军的控制权。卢元祈和柴少卿则在城中遇见了小芸,原来小芸被李温带走后成为了李温的小妾。小芸帮助卢元祈和柴少卿潜入李府,控制了李温,进而控制了瀛州城。
卢元祈和杨忠对耶律宗真发动突袭,配合卢元英带领的定州守军大败耶律宗真。耶律宗真狼狈逃回辽国。李温自知难逃一死,也畏罪自杀。
卢元祈和柴少卿和崔孝祯赶到云清寺,救下了智因师傅。然后,智因师傅告诉了他们十年前的旧事。
最终,柴少卿和崔孝祯选择了去游荡江湖,杨忠则留在瀛州,回到了当年的地方,镇守瀛州。卢元祈在向陛下禀报了此事之后,辞去了朝职,去了耶律雪那里。
阅读剧本正文
第一集:
柴少卿从一个酒鬼的口中打听到荀令如的消息,来到瀛州景城县周家庄找到了令如,与令如重逢,原来,令如当年跳河之后并没有死,而是被周老汉救起来了。只可惜第二天他就得到了父亲被杀的消息,慌忙赶回定州家中。蒲阴知县言淮允告诉柴少卿,是侯府的管家鲁四杀害了侯爷。柴少卿不肯相信老鲁叔会杀害自己的父亲,夜间还去了县衙停尸房见到了父亲的尸身,发现父亲身上的伤口与言淮允所说的对不上。第二天,他带着这些疑惑去质问言淮允,不料言淮允图穷匕见,警告柴少卿不要多管闲事。正在这时,衙役报告沈沛和薛祖衡马上就要来到蒲阴,正巧也被柴少卿听见。言淮允慌忙去城外迎接,到城内后却半路遇见柴少卿当街拦驾。柴少卿将自己的疑问讲了出来,薛祖衡却下令将柴少卿当作刺客抓了起来。来到县衙后,沈沛问起此人,薛祖衡赶忙又送上银两,安慰沈沛说柴少卿的话都是胡言乱语,不可轻信。沈沛也深谙官场之道,收下银两,权当此事没有发生过。言淮允将沈沛的下榻之处安排好后来到县衙,却被薛祖衡当场骂了一通,并授意言淮允杀死柴少卿。
第二集:
柴少卿被关在牢中即将要被处斩,却被赶来的小跟班李鹤遥舍命救出。他被救出后来到蒲阴的怀襄伯府养伤,这位怀襄伯正是死去侯爷的堂弟,柴少卿的叔父。而言淮允却以为柴少卿往瀛州方向逃走,便派孙师爷假装薛祖衡的名义去给盘龙山的杨峰传信,让他派人去追杀柴少卿。杨峰接到信后,也只能派二弟杨忠前往瀛州追杀柴少卿。沈沛回京复命后,真宗却没有一字一句的批复,反而是又下了一道旨意,命刑部侍郎武江翰和刑部员外郎崔孝祯再赴定州查案。武江翰和崔孝祯接到旨意后,先来到定州。薛祖衡接见了他们,还是像对待沈沛那样奉上银两,可是武崔二人却没有收,只是向薛祖衡了解了此案的大致情况。薛祖衡又在府中设宴款待他们二人,席间试探他们,想要知道为什么陛下在派沈沛来之后又要派他们来查案,而此时的他们也并不知道其中的缘由,自然也没办法回答他。夜间,薛祖衡觉得这二人不像沈沛那般好对付,便派定州通判高文恭悄悄赶往蒲阴,交代言淮允做足准备。高文恭来到蒲阴,交代言淮允将侯爷的尸体焚化,然后言淮允又设下鸿门宴请盘龙山的大哥杨峰来赴宴。
第三集:
言淮允设下鸿门宴请盘龙山的大哥杨峰来赴宴。席间,杨峰提起招安一事,言淮允将杨峰毒死,又劝说高文恭,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出兵剿灭盘龙山。高文恭听从了言淮允的建议,赶回定州调兵。而言淮允却把杨峰带来的两个随从放了,让他们回去报信。那两人从言府逃回盘龙山后,向三当家杨震报明了情况,杨震又派人去瀛州给二哥杨忠报信,让他赶回来主持大计。薛祖衡陪武江翰和崔孝祯从定州来到蒲阴,到蒲阴时已是夜间。第二日一早,武崔二人便直奔怀襄伯府而来,找怀襄伯了解了侯爷的情况,得知侯爷还有个儿子,平日里喜欢游荡江湖,不常在家中。武崔二人回到蒲阴行馆后,薛祖衡邀请他们去言府赴宴。席间崔孝祯问起侯爷尸体一事,言淮允不得已承认尸体被焚化,而且将罪责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崔孝祯暴怒离席,武江翰只能装作好人圆场。宴毕,言淮允交代孙师爷去收买武崔身边的一个小官,曹士杰。孙师爷便拿着银两去收买了曹士杰,让曹士杰传递消息,并且帮他们多加劝说。第二日,崔孝祯来到了望龙村,去了鲁四的家里调查,却并没有见到他的女儿,只遇见了他们的邻居,赵大娘。赵大娘告诉崔孝祯,鲁四的女儿鲁思晴被官府的人带走了,还告诉了崔孝祯他们的地被官府强占的事。
第四集:
崔孝祯返回的时候不慎落入盘龙山的陷阱,被盘龙山的人误认为是官府的探子抓了起来。杨震来见了崔孝祯,只是将他关押起来,并没有杀他。夜间,崔孝祯还没有回到行馆,曹士杰便劝说武江翰,劝他们同为官场之人,不必那么较真。同时,据探马报告,已经维持了十年和平的大宋瀛州边境附近有辽国大军频繁移动的痕迹,宋真宗觉得此事隐秘,便派皇城司的卢元祈和卢元英兄妹二人前往瀛州秘密探查。卢元祈和卢元英来到瀛州后,遇见了在瀛州府衙门前的小芸,得知小芸的父亲被人杀害,官府却不管不问。卢元祈和卢元英跟着小芸来到了小芸的家里,了解了他爹被杀死时候的情形,推断出凶手是个辽国高手。第二日他们又去小芸家找小芸了解情况,却遇见小芸被两个流氓侵害,他们便及时出手,救下小芸,又了解到了她爹的身世。她爹生前曾是瀛州林定远将军府里的管家。然后,卢元祈独自回到了瀛州,卢元英则留下来保护小芸。第二日,卢元祈从一个辽国毛皮商人的口里了解到,两国之间的商人要想在对方地盘上做生意,必须要有两国官府发放的经商凭证,而这个凭证只有咋瀛州城的一个叫萧威的人手里才能买到。卢元祈扮做一个商人模样,来到迎凤楼找萧威,却并没见到萧威,只见到一个掌柜,便打听了些消息,然后顺便买了一张经商凭证。卢元英则是陪小芸来瀛州城为她爹置办丧事,却偶然遇到了昨日欺负小芸的那两个流氓。卢元英跟踪那两人来到一处内院,碰见了杨忠。原来,那两人叫张三和李四,是跟随杨忠来瀛州追杀柴少卿的,他们刚刚从一个酒鬼那里打听到了柴少卿的消息,想要回去报告给杨忠。卢元英和杨忠打了一架,杨忠得知事情缘由后,向卢元英道歉,便立即赶往了景城县周家庄。
第五集:
卢元英用几坛好酒,引诱那酒鬼说出了张三和李四向他打听柴少卿的事,卢元祈和卢元英也立即赶往了周家庄。在村外遇见了身负重伤的杨忠,原来,杨忠和张三、李四来到周家庄后,杨忠让张三和李四在周老汉家外蹲守,自己去周围探查。而张三和李四见到荀令如回家后又起色心,不料却失手将荀令如杀死,慌乱之下选择了逃跑。杨忠赶回来时只发现大批村民围聚上来,他且战且退,才身负重伤。卢元祈和卢元英将杨忠救起,却被赶来的村民挡住了逃跑的路,无奈之下,他们来到了山上的云清寺中。寺中智因师傅收留了他们,夜间却又遇到刺客袭击。卢元英为杨忠挡下了刺客,和卢元祈联手将刺客制服。原来,这个刺客就是迎凤楼的萧威。第二日,卢元祈和卢元英背着杨忠,押着萧威来到了景城县城,为杨忠疗伤。卢元祈将萧威移交给了景城县衙,并向他打听了林定远将军的事,景城知县白志禹告诉卢元祈林定远将军在四年前战死沙场,可是宋辽两国之间十年以来并无战事,这因此引起了卢元祈的怀疑。而卢元祈走后,杨忠醒了过来,告诉了卢元英自己的身份,第二日,他却收到消息,他的大哥杨峰被人杀了,他需要立即赶回盘龙山。他丢下卢元英独自赶回蒲阴盘龙山,卢元英不放心,也跟了过去,因此。并没有收到卢元祈的信。
第六集:
卢元英留下来照顾杨忠,卢元祈则又赶回瀛州,瀛州客栈的小二告诉卢元祈,小芸曾来找过他。卢元祈便又赶往小芸家中,却发现小芸已经不见了,他从族长口中得知小芸被官府的人带走了。卢元祈赶到瀛州府衙,见到了瀛州知州李温,向他询问小芸的下落和林将军的死因。李温对抓捕小芸矢口否认,对林将军的死因也是含糊其辞,不肯正面回答。卢元祈觉得这个李温不对劲,便写信给卢元英,让她把萧威从官府手里要回来,自己则赶去了幽州调查。高文恭率领的大军赶到,与言淮允一起去剿灭盘龙山。杨忠也赶回了盘龙山,与言淮允交谈过后,言淮允并无退兵之意。就这样,高文恭率人绕后,言淮允率军从正门攻山。言淮允顺道救出了被关押着的崔孝祯,却最后放了杨忠一命。杨震带着薛祖衡指使盘龙山杀害侯爷的密信从后门逃出,却最终被追上杀死,不过他在临死前,将信交给了路过的鲁思晴。原来,鲁思晴被抓进孙师爷的府上后,孙师爷的儿子孙廷逊对鲁思晴心生怜惜,便将鲁思晴救了出来。鲁思晴跑回家里,正好遇见了受伤的杨震。晚上,孙师爷得知了孙廷逊放走了鲁思晴,便将教训了一顿,将他禁足。柴少卿这日来盘龙山脚下来看到李鹤遥的墓前探望,正巧遇见了受伤的杨忠,将他救到了怀襄伯府中养伤。卢元英放心不下杨忠,也赶到了蒲阴,他来到县衙,本想请知县停止攻打盘龙山,却没有见到知县言淮允,她便来到盘龙山,只是等她赶来的时候,盘龙山已是一片尸横遍野的景象了。夜间,柴少卿二探县衙停尸房,却发现父亲的尸身不见了,他装鬼吓唬看守的人,得知是言淮允下令将尸身焚化了。次日,崔孝祯被曹士杰告知,武江翰便装出行,不知了去向。
第七集:
崔孝祯便独自来到县衙向言淮允答谢救命之恩。鲁思晴拿到密信后,觉得事关重大,便又回到孙府找孙廷逊,而她从孙府外往府内递信的一幕却被曹士杰看见了。夜间,崔孝祯却突然闯进了县衙大牢,见到了鲁四,言淮允慌忙赶来,崔孝祯只能作罢。次日,崔孝祯突然升堂提审鲁四,想让鲁四翻供,只是鲁四迫于女儿的压力,最终放弃了翻供,崔孝祯只得作罢。崔孝祯又通知言淮允,明日要勘察侯府。曹士杰去了赌场,却被张三和李四下药迷醉,偷走了银两。等他醒来,身无分文,才想起昨日在孙府外看到的那一幕,便拿此事又去找孙师爷又要了些银两。孙师爷得知后,推测那个女子很可能就是鲁思晴,他便假装放孙廷逊离开,实则跟踪他,抓住了鲁思晴。不过被抓前,鲁思晴将那封密信已经交给了孙廷逊。孙廷逊回府后去找孙师爷理论,不料却又被孙师爷骂了一通。
第八集:
次日,言淮允来迎接崔孝祯,孙廷逊想来送信,看见言淮允后又放弃了。言淮允陪崔孝祯勘察侯府,崔孝祯发现案发现场有被处理过的痕迹,而且侯府的后门似乎经常有人出入。曹士杰从行馆出来去赌场,柴少卿跟了上去。曹士杰又碰见了张三和李四,想要把钱要回来,不料被他们二人引到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张三和李四想要杀了曹士杰,却被一直跟踪的柴少卿救了下来。张三和李四认出了柴少卿,赶忙去报告给孙师爷,曹士杰也正要去找孙师爷,他看见张三和李四在孙师爷的府里,觉得此事必有蹊跷,于是便回去了。孙师爷得知柴少卿还在蒲阴,便将此事告知了言淮允。柴少卿回到怀襄伯府,发现了在府门外的卢元英。原来,卢元英从一个郎中口里打听到,伯府里最近有一个人在养伤,她觉得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杨忠,便日夜蹲守在伯府门外,不料却被柴少卿发现。柴少卿以为卢元英是官府派来的眼梢,便和她打了起来,可是巡街的听见声音,赶了过来,二人这才停手,柴少卿慌忙逃进府中。柴少卿将官府密探的事告诉了杨忠,杨忠以为是来抓他的,他便趁着月色告别了柴少卿,离开了伯府。言淮允见了杨忠,故意激怒杨忠,将杀死杨峰和工大盘龙山全都说成是薛祖衡的授意,让他去找薛祖衡和高文恭寻仇。
第九集:
崔孝祯来到侯府后门的街上暗中观察,不料却被柴少卿发现。崔孝祯推测出了柴少卿的身份,二人一见如故,柴少卿将自己对父亲被杀一案的疑问都告诉了崔孝祯,崔孝祯也将这几日的侦查结果告知了柴少卿,二人便相约在一家客栈相会。言淮允得知柴少卿还在蒲阴,便全城发下通缉令和柴少卿的画像,被昨日巡街的认出,他们告诉言淮允,画像上的人(柴少卿)进入了怀襄伯府。柴少卿回府时看见了通缉自己的画像,慌忙逃入府中,不敢再出来。孙廷逊再次来到蒲阴行馆,却正好遇见曹士杰,孙廷逊将那封密信交给了曹士杰,请求他转交崔孝祯,而曹士杰看完信后觉得其中有利可图,便将信自己留了下来。夜间杨忠回到盘龙山,遇到了卢元英,二人一见如故,杨忠向卢元英交代了最近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身世,他原名何忠,本是十年前瀛州兵马都部署林定远将军的副将,只因无奈之下才到了盘龙山落草。次日,言淮允来到怀襄伯府试探,被怀襄伯挡了回去。
第十集:
崔孝祯去县衙找薛祖衡,询问关于通缉柴少卿一事,薛祖衡急忙将言淮允喊来,言淮允只能将柴少卿被劫走一事说出。薛祖衡警告言淮允,让他收拾好这个烂摊子。而杨忠和卢元英也决定前往定州找薛祖衡和高文恭报仇。次日,武江翰回到蒲阴,原来他是回京城去找了他的叔父吕端,吕端告诉武江翰,陛下之所以派了沈沛之后又派了他去查案,是因为陛下新君登基,急需立威,想以侯爷的案子为由头将北境各州的死刑复核权收归中央。武江翰得到破局之法后回到蒲阴劝说崔孝祯,崔孝祯也退让了,同意和武江翰回京复命,不过要武江翰答应他解决官府侵地一事。崔孝祯又去了望龙村,看是不是真像言淮允说的那样还地于民。
第十一集:
武江翰去言府赴宴,当作送行。次日,武江翰和崔孝祯回京复命,众人赶来送行。孙廷逊进京赶考,拜别了孙师爷。杨忠和卢元英则暗入定州城,想要设计杀死高文恭。武江翰和崔孝祯返回的途中,曹士杰却在邢州折返回了定州。
第十二集:
曹士杰则中途折返回了定州,拿那封密信去勒索薛祖衡。薛祖衡正急着凑不出那么多钱,正在这时,杨忠潜入了高府将高文恭杀死,薛祖衡便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曹士杰抓进牢中,逼问他信的下落。曹士杰交代这封信是孙师爷的儿子交给他的。薛祖衡立马派宋将军前往蒲阴将孙师爷抓到了定州。陛下得到武江翰和崔孝祯的回禀后,派卫队前去定州将鲁四押至京城,薛祖衡则命宋将军半途截杀,将鲁四和卫队全都杀死。崔孝祯回京后仍放不下侯爷的案子,决定辞去官职,只身一人前往定州查案。他在半路遇见了跟踪押解鲁四的卫队的柴少卿,他们亲眼目睹了宋将军将卫队截杀,将鲁四灭口。
第十三集:
孙师爷以为言淮允出卖了他,将言淮允所做之事都供了出来。薛祖衡便又命宋将军去抓捕言淮允,谁知言淮允在得知孙师爷被带走后感觉大事不妙,已经先行逃走了。卢元祈去到幽州后,化作一个茶叶商人来到耶律宗真的帅府门前摆摊,实则打探消息。他遇见了偷偷跑出府来的耶律雪,让耶律雪帮他潜入了耶律宗真的帅府,他在帅府里发现了耶律宗真和萧威的密谋,不料被人发现,就赶紧逃了出来。原来萧威是被李温救出来的,李温派他来和耶律宗真商定最后的起兵日期。萧威带着消息出了幽州,往瀛州赶去。半路卢元祈设计想要拦截萧威,想要知道萧威到底要传什么信,却没有成功。
第十四集:
卢元祈来到瀛州后让耶律雪去小芸家所在的桃野村等他,他自己则又去见了李温,这时李温已经撕下了伪装,承认与耶律宗真勾结,他想将卢元祈杀死,不料卢元祈武艺高强,逃走了。卢元祈来到小芸家,在小芸爹的遗物里发现了当年李温和林定远将军的来往书信,原来是李温勾结耶律宗真害死了林定远。卢元祈知道了耶律宗真马上就要举兵来犯,而且李温要将瀛州献给耶律宗真,那么辽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定州,他马上往定州赶去,想要定州知州薛祖衡配合他守卫定州,抵挡耶律宗真的大军。高文恭死后,薛祖衡万般小心。杨忠终于找到机会趁宋将军不在他身边的时候在州府刺杀薛祖衡,卢元英则是收到了卢元祈的来信,前去迎接哥哥,在得知耶律宗真的大军马上兵临城下后,意识到身为定州知州的薛祖衡还不能死,他还要肩负起保卫定州城的重任,于是他们立即赶到州府,拦住了即将杀死薛祖衡的杨忠。卢元祈最终劝说杨忠放弃杀死薛祖衡。薛祖衡则是趁乱逃了出来,重新带领一些人将他们三人包围在州府大院内,想要杀死他们三人灭口。这时宋将军绑着柴少卿、崔孝祯和言淮允三人赶到。薛祖衡见到言淮允,一气之下将他杀死。正在他想要将卢元祈、卢元英、杨忠、柴少卿和崔孝祯众人一网打尽的时候,卢元祈亮出了自己皇城司的身份和此行的目的,可薛祖衡还是决定先将他们几人除掉。薛祖衡下令动手,众人顽强抵抗,卢元祈趁乱直取薛祖衡,威胁他下令,让他们放下武器,就这样,薛祖衡下令让他们放下武器,结束了这场战斗。
第十五集:
卢元祈最终说服了薛祖衡一心一意保卫定州。杨忠也最终向柴少卿吐露了实情,原来是薛祖衡命高文恭写下书信,交由言淮允送达盘龙山,信中薛祖衡以帮盘龙山诏安为条件,命盘龙山派人杀死侯爷。而杀死侯爷的正是杨忠。柴少卿最终原谅了杨忠,想要去找薛祖衡报仇,可是被卢元祈拦了下来。耶律宗真率大军侵入大宋,李温开城献降,李温的堂弟,李秉钧率领的瀛州五万边境大军也顺之投降。耶律宗真得到瀛州后立马挥师南下,直逼定州,李秉钧的军队则因士气不足,行军缓慢,还停留在瀛州。卢元祈的计划是让薛祖衡在定州调度城防,守卫定州,他则用耶律雪为要挟,让耶律宗真退兵至瀛州。然后他再说服杨忠,让他和自己潜入瀛州,说服李温回头,然后以何忠的身份在李秉钧的五万边境军中振臂高呼,控制这五万大军。然后趁耶律宗真不备,率领大军借道瀛州,突袭驻扎在城外的耶律宗真的大军卢元祈给耶律宗真送去了书信,以耶律雪的姓名相要挟,耶律宗真果然退兵到了瀛州。卢元祈、杨忠和耶律雪在定州出发,前往瀛州,柴少卿也赶来,加入了他们。
第十六集:
阅读剧本正文
人物对白逻辑性强,情节曲折,剧中人物众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理念与方式。剧中既有爱国情怀,又有尔虞我诈,还有儿女情长。
阅读剧本正文
5.怀襄伯府 日 内
武江翰、崔孝祯和薛祖衡一行来到蒲阴,当晚便住进蒲阴行馆之中。第二日,武江翰和崔孝祯避没有去县衙提审犯人,而是先来到了怀襄伯府。经下人递帖禀报后,武江翰和崔孝祯被请入府中。
怀襄伯:不知二位大人前来,有失迎迓,望乞恕罪。
武江翰:是我二人不请自来,贸然登门,还望爵爷不要见怪。
怀襄伯:哪里哪里,二位大人里边请。
三人来到正堂后,依次落座,怀襄伯吩咐下人上茶。
怀襄伯:二位大人光临我这小小的伯府,不知所为何事?
武江翰:我二人是奉诏前来查案的,还有些问题不解,因此前来叨扰。
怀襄伯:二位大人说的可是文穆侯被杀一案?
武江翰:正是,陛下听闻侯爷被害,伤心忧虑,因此下旨派我二人前来查察此案。听说这位文穆侯爷是爵爷的堂兄?
怀襄伯:正是,我与他同为柴氏后人,我们的父亲都是后周世宗柴荣的胞兄。
武江翰:爵爷可否为我二人详细说说这位文穆侯爷?
怀襄伯:此人叫柴熙节,与我为堂兄弟。幼时在祖父府中时常嬉戏玩闹,关系甚好。后来见的就少了,只有逢每年祖父大寿时才能见上一面。先太祖建立伟业后,厚待我柴氏一族,对我们柴氏后人封爵赏官,恩典不断。他的父亲也跟随先太祖皇帝征战四方,战功赫赫,因此被先太祖皇帝封为文穆侯。
武江翰:哦?爵爷是说这位侯爷的父亲是有了战功,才被封侯的?
怀襄伯:是的,大人。先太祖皇帝对我们柴氏一族礼遇有加,受封一个伯爵对我们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就像我这样。他的父亲也是跟随先太祖皇帝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才能封得这个侯爵。
武江翰:原来如此,爵爷继续说吧。
怀襄伯:在他的父亲卒逝之后,他便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和封号,就是现在的这位文穆侯。起初他的封地并不是在现在的定州,而是在瀛州。
武江翰:哦,这个我有所耳闻,起初这位文穆侯是在瀛州,因十年前的战乱而流落到定州。
怀襄伯:大人说的一点不错,当时辽军南下,瀛州陷落,他携一家老小流亡到定州,待辽军退去,他便留在了定州。当时定州知州陈大人给我传信让我去与他相见,我便亲自前往定州,这才能与旧时的玩伴相聚。哎,只可惜,他现在却遭受了这样的变故,先我而去。
崔孝祯:爵爷与他情深谊厚,着实令人惋惜。下官还听闻文穆侯爷在四年前将侯府搬来了蒲阴县城?
怀襄伯:哦,正是。不过此事说来也奇怪,他在四年前突然就搬至蒲阴居住。
崔孝祯:奇怪?爵爷是说他搬到蒲阴这个举动很奇怪?
怀襄伯:不光如此,他本人也变得很奇怪,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武江翰:爵爷可否详细说说?
怀襄伯:大人可能有所不知,此人自小志存高远,立志要像他父亲那样做出一番大事业。他自幼习武,在我们一帮孩子中他的表现最为出众,深得祖父喜爱。他平时为人也大方爽朗,从未见他怕过什么。可是自从他搬到蒲阴,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等到他来到蒲阴我再去拜访他,他却变得神情恍惚,完全没有了以前的傲气,整日闭门不出,就像把自己幽禁在府中一般,好像非常惧怕外面的世界。
崔孝祯:他是来到定州之后就变成这样,还是来到蒲阴之后才变成这样?
怀襄伯:在定州的时候他还没有像现在这个样子。那时候我们两家也时常走动,逢年过节也会前去拜贺,他也常在侯府设宴,邀请我们和定州的一些达官贵人前去作客。只是来到蒲阴后,便很少像往常那样在府中宴请宾客了,逢年过节的各项礼节也是删繁就简,深居简出,很少与外人往来。
崔孝祯:文穆侯爷有没有说过为什么突然搬到蒲阴县城居住?
怀襄伯:从来没有。在下也曾问过他这个问题,但是他却一直讳莫如深,不肯说出。二位大人来蒲阴查案,不知进展如何?
武江翰:我们也是刚来到蒲阴,听说爵爷也是柴氏门人,是文穆侯的堂兄,因此前来向爵爷了解一下这位文穆侯的情况。不知爵爷是否对侯爷被杀一案的详情是否有所了解?
怀襄伯:我当时听说侯爷在府中被杀害的时候,也是大为震惊。想来侯爷来蒲阴不过四年,也不大可能会与人结下仇怨。我前往侯府的时候发现侯府已经被衙役们围住,任何人不得进入。直到后来官府发出告示,说根据调查,是因侯爷在醉酒之后对管家鲁四的女儿见色起意,企图霸占,却被鲁四撞见,为解救女儿失手将他杀死。
武江翰:嗯,确实如此,与我等所了解的情形并无二致。
怀襄伯:只是……
崔孝祯:只是什么?
武江翰:(看怀襄伯有些犹豫)爵爷有话但讲无妨。
怀襄伯:只是,官府给出的告示却让我感到非常不解。
崔孝祯:爵爷的意思是,怀疑官府给出的告示并不是真相?
怀襄伯:在下并无此意,只是凭我对文穆侯爷的了解,觉得侯爷不是这样一个人。此人对男女之事并无特别的兴致,一生也少有妻妾,没有留下什么子嗣,只有一个儿子。他从小志向远大,从不沉溺酒色,怎么会喝酒喝醉,还对仆人见色起意,企图非礼。这着实令我想不通,不像我所认识的那个侯爷。
听到这里,武江翰和崔孝祯愈发觉得,侯爷被杀案的情形绝不像薛祖衡和言淮允说的那样简单,真相必定被他们隐瞒了。
怀襄伯:这件事我也和蒲阴知县言大人提起过。
崔孝祯:言大人是怎么说的?
怀襄伯:言大人只是说犯人鲁四已经全部招供,并且他也亲自勘察过案发现场,现场的情形与犯人的供述也全部一致,因此告示中的结果并无差错。再问下去,他便以公务繁忙为由抽身离开了。如今侯府被封,任何人不能入内,当时的案发现场到底是什么情形也无从得知了。
武江翰:爵爷对此事怎么看?会不会文穆侯爷的死另有原因?
怀襄伯:在下不敢妄言,只是觉得侯爷死的甚是突然。至于真相如何,还要看二位大人调查后的结果,希望二位大人能抓到杀害侯爷的真凶,查明事情真相。在下今日所讲也句句属实,还望二位大人明察。
武江翰:爵爷今日之言对我二人极为重要,非常感谢侯爷直言相告。
怀襄伯:大人过奖,本职所在。二位大人查案辛苦,在下理应实情相告。快到午膳时间了,二位大人留在府中用膳可好?
武江翰:我等还有公务在身,就不劳烦爵爷了,感谢爵爷的美意,改日再来答谢。
说着,武江翰和崔孝祯起身要走,怀襄伯也起身送客。
怀襄伯:那我就不留二位大人了。
崔孝祯:爵爷,下官还有一事不明。
怀襄伯:崔大人但讲无妨,在下一定知无不言。
崔孝祯:方才爵爷说文穆侯爷还有一个儿子?
怀襄伯:正是,他有个儿子,名叫柴少卿,有二十多岁了。不过他现在人在何处,我也不清楚。据侯爷生前所讲,他的这个儿子喜欢游荡江湖,平日里也不常在家,我与他的这个儿子也没见过几次。
崔孝祯:下官也是看侯爷死后府门紧闭,无人居住。方才听闻爵爷说他还有个儿子,因此便多问一句,爵爷不要见怪。崔孝祯解释道。
怀襄伯:大人客气了。只是他的这个儿子现在也不知身处何方,已经很难联络到他了。
崔孝祯:那我二人就先告辞了,爵爷留步。
怀襄伯:我送二位大人。
怀襄伯将二人送出伯府。而在屋后,有个人正用深邃而凶狠的目光目送他们离去。
6.言府 日 内
下午,武江翰和崔孝祯回到行馆后,只见薛祖衡已在行馆之中等他们了。
薛祖衡:二位大人这是去了哪里啊?
武江翰:让薛大人久等了,我二人只是去了怀襄伯府探望了一番。
薛祖衡:这种事,何劳二位大人亲自动身啊。二位大人知会我一声,我将他唤来回话便是。
薛祖衡:怀襄伯有爵位在身,怎可轻易传唤,他是死去侯爷的堂兄,我二人只是去探望一下。
薛祖衡:不知怀襄伯可有说什么?
武江翰:这位怀襄伯对他堂兄的死甚是感伤,请我们务必将凶手绳之以法。
薛祖衡:他还说了什么?
武江翰:没了。
薛祖衡:没了?还有没有说了别的?
武江翰:哦?薛大人的意思是?
薛祖衡:哦,没什么,我就是好奇,随便问一句,大人不要在意。二位大人想必已经饿了吧,言知县在府中已备好酒菜,就等二位大人赏光了。
武江翰: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薛祖衡:大人不必客气。二位大人,请。
武江翰:请。
崔孝祯:请。
随后三人来到言府,只见正屋中已经备好满桌的好菜。一番客套之后,三人落座。
崔孝祯:薛大人,那侯爷的尸身现存放于何处啊?
薛祖衡:尸身?啊,尸身应该就存放在县衙的停尸房吧,崔大人是要查验尸身吗?
崔孝祯:当然,检验死者尸体是查案的必经步骤,怎可不查啊?
薛祖衡: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只是……
崔孝祯:哦?可有难处?
薛祖衡:哦,没有,当然没有。(转向言淮允)言大人,你没听见二位大人要查验尸身吗?
言淮允:(立马起身跪倒在地)下官该死,卑职不敢欺瞒大人,侯爷的尸身已经被焚化了。
崔孝祯:(站起身来)什么!?已经被焚化了!?
言淮允:正是。
崔孝祯:是谁下令焚化的?
言淮允:是卑职下令将尸身焚化的。
崔孝祯:贵县可知,侯爷尸身乃本案关键物证,为何下令将尸身焚化!?
言淮允:卑职当然知晓此事关系重大,只是因尸身在县衙停放已久,已有腐烂的迹象,卑职恐引起城中瘟疫,因此这才下令将侯爷的尸身焚化。
崔孝祯:此事薛大人知道吗?
薛祖衡:这,这件事,我怎么会知道?
崔孝祯:薛大人当真不知?
言淮允:是卑职私自下令将尸身焚化的,因此还没来得及向州府禀报。
薛祖衡:言淮允!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私自将尸身焚化!该当何罪!?
言淮允:下官知罪,请大人责罚。
崔孝祯:责罚?责罚就能找回侯爷的尸身吗!?
言淮允:下官该死!下官该死!
崔孝祯:言大人不会是想焚尸灭迹吧。
言淮允:下官不敢,下官并非有意为之,实在是尸身快要腐烂,这才下令焚化,请大人明察。
武江翰:言大人此举也是事急从权,此事也并非全是言大人之过,责罚嘛,我看就不必了。
言淮允:多谢大人宽宥。
武江翰:贵县请起吧。
言淮允:谢大人。
武江翰:大家还是吃菜,好酒好菜都凉了岂不是辜负了言大人的一番美意啊?你说呢,孝祯?
崔孝祯:哼!
武江翰想要劝崔孝祯冷静下来,崔孝祯却一气之下直接拂袖而去,愤然离席。
武江翰:崔大人就是这个脾气,二位大人不要见怪。
薛祖衡:不敢,不敢。
薛祖衡稳了下心神,提起筷子夹了口菜,艰难地咽下。
薛祖衡:不知大人要何时提审人犯啊?
武江翰:那人犯现在何处关押啊?
言淮允:回大人,现人犯鲁四就关押于县衙大牢之中,随时听候大人提审。
武江翰:提审人犯嘛,不着急,以后有的是时间。只是我们初来此地,没想到一个县城竟然如此繁华热闹,二位大人何不引我去多多见识一番啊。
薛祖衡:大人既有此意,下官当然愿意奉陪,只是提审人犯这些流程……
武江翰:(小声)薛大人放心,这些流程嘛,自然是少不了的。我们都是当差办事,为君分忧,当然不敢怠慢。你说是吧,薛大人?
薛祖衡:既然大人有此雅致,言大人,你看……
言淮允:下官理当奉陪。城中美景,下官定当引大人前去赏摩。
武江翰:如此,就有劳言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