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剧本诊断
剧本诊断
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8036
成片时长:约27分钟
阅读:8171
发表:2018/11/2
20集 主旋律,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虎贲巾帼传之翘楚关中》第3集
古棉 [贵州贵阳]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3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8-A-03385】


  正能量  女性奋斗  绝地反击

  第三集
  
  3-1. 李三娘的屋舍 夜内
  △烛火幽幽,李三娘坐在桌前,侍女凤鸢正在给她揉着臂膀。
  凤鸢关心地:主子,这几日,您又是带着家人修葺屋舍,打扫祠堂,又是访贫问疾,施舍粥食,还抢着时令在地里撒些瓜菜种子,忙得两头摸黑,双脚踮地,我担心您的身体吃不消啊!
  李三娘笑:还好,我没那么娇气,自幼读书习武,在河东时还常随夫君骑射打猎,这身子骨啊,顶得住哩!
  凤鸢忧愁地:主子,本以为回到庄子里了,一切都会好起来,可是您看看,这庄子破败不堪,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咱们能呆多久呢?
  李三娘:哎,庄子里的情形的确有些出乎意料,可是总比在河东府强啊,至于日后怎么办,这几天我也在思虑呢!
  △外面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李三娘和凤鸢循声顾看。
  一个老叟的声音:请问柴夫人在吗?向老翁有事相告。
  △凤鸢开门,延客入屋,看茶设座。
  李三娘和蔼地:向先生,您老有七旬了吧?还在庄子的塾馆里教孩子们读书吗?
  向老翁摇头,笑:柴夫人,老朽这些年精力不济,已经没有教书了,现在只是混吃等死啊!
  李三娘:向先生说笑了。
  向老翁试探地:柴夫人,此番回庄里,未见大爷、三爷和柴官人,我老者昏聩,冒昧相问,几位爷儿安好?怎未一同回来呢?
  李三娘稍稍迟疑,笑:向先生,皇帝诏告天下,发兵救援东都,大哥他们都应诏奔东都去了。
  向老翁叹息:哎,东都可救与否,老天才知晓啊!
  李三娘警觉地:哦,是吗?向先生,此话怎讲?
  向老翁:柴夫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自大业以来,您看天下都给折腾成什么样子了!可怜庄里的那几十个后生,此去辽东必无生还之理,留下些孤儿寡母在这里艰难度日。
  △向老翁瞥了凤鸢一眼,捋须,不再言语。
  李三娘笑:不打紧的,向先生,她是我的侍女凤鸢,自小就跟着我,是贴心的人儿,您老有话不妨直说。
  向老翁点头:好,柴夫人,恕老夫斗胆直言----大爷他们此番不应救援东都,而应奔赴晋阳,去同老太爷和二爷会合!
  李三娘试探地:向先生,他们不去东都而到晋阳,是何道理?
  向老翁精神一振:柴夫人,东都因何被围?民不聊生,百姓揭竿而起呀!
  李三娘:嗯……
  向老翁:在老朽看来,天下纷乱如此,很快将不再姓杨了,而老太爷手握重兵,驻守一方,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啊!大爷他们不往晋阳而去东都,实在不明智哩!
  李三娘欣喜地:先生睿智!
  向老翁叹息:睿智不敢当啊,世事如此,明眼人都看得清楚。
  李三娘点头:向先生,实不相瞒,大哥他们的确是奔晋阳而去了。
  向老翁捋须,笑:好哇,好哇,只是……
  李三娘:向先生有何顾虑?
  向老翁:柴夫人可曾想过,晋阳义旗一举,这南梦溪的李家庄园便成了官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咱们如何自保呢?
  李三娘忧愁地:是啊,我之前还以为庄子里有人有粮,一家老小可以暂时安身,嗯,若是官军来了,家人或许……或许可以到山间分散隐藏。
  向老翁摇头:即便有人有粮,不为饥寒所扰,可是百十口人呐,分散隐藏也未必是上策。
  李三娘坐直身体,谦虚地:先生,望不吝赐教!
  向老翁诚恳地:柴夫人,这终南山纵横数百里,自古便是藏龙卧虎之地。大业以来,赋重役苦,征伐不断,男儿们不是战死沙场便是逃役山间,就咱南梦溪这数十里内,便有几支绿林队伍出没其中了。
  李三娘疑惑地:绿林队伍?能为我所用?我李家与他们素未往来啊!
  向老翁笑:柴夫人,实话相告,我侄儿向善志便在其中,已拉起了一支队伍,听闻有数百人马了!
  李三娘思索:向先生的意思是……
  向老翁:李家数代为官,善抚百姓,甚得众心。如今在晋阳高举义旗,只要柴夫人在这终南山里振臂一呼,遥遥相应,百姓必然景从!
  李三娘犹豫:我一个女流之辈,能照顾好百十口家人已属不易了,要在终南山里行此大义,恐难有成啊!
  向老翁:形势使然,有何不可?自古‘巾帼不让须眉’,只要柴夫人敢于决断,勇于担承,凭籍李家官威,祖上荣光,民心大可为用啊!
  李三娘迟疑:就算是联络上了绿林队伍,这李家庄园真能自保?
  向老翁:柴夫人,这终南山乃至关中之地已是干柴积年了,只需要一支火把,便可燃起熊熊大火!到时,岂止是这小小的李家庄园可以保全,能在关中形成气候,与晋阳同进退共荣辱,亦未可知啊!
  △李三娘沉默,思考;向老翁注视,等待。烛火劲燃,嗤嗤有声。
  李三娘点头,振作地:向先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三娘心中千般敬佩,万分感激,恳请先生出来辅佐三娘,打开局面,经营终南,共赞父兄大业!
  向老翁捋须微笑:老朽年过七旬,已是黄土及项的人了,那堪柴夫人抬举?只要您登高一呼,联络彼此,这终南山里的潜虎蛰豹,自会弃暗投明,甘愿驱驰的。
  △李三娘在门口拜别向老翁,脸上现出坚毅的神色。
  3-2.庄园打谷场 日外
  △热浪滚滚,蝉鸣不止,家家户户在门前曝晒衣物,儿童于屋檐下追逐嬉戏,老人们在阴凉处喝茶闲聊。庄园打谷场中,李三娘头顶骄阳,正领着二三十个紧袖素衣的妇女在引弓习射,嗖嗖飞箭,频频中靶。
  凤鸢端茶上前,迷惑地:主子,庄园里的这些妇女怎么如此厉害,您组织她们只操练了数日,便能射得八九不离十?
  李三娘笑:她们多是庄里猎户的遗孀或者孤女,过去农忙之余,常同家里的男人上山打猎,手上的射艺自然不差。
  凤鸢:原来如此!主子,你看穿白衫的那个少妇,箭箭中的,站在那儿一直在射击,连口水也没有喝呢。
  李三娘叹息:她叫秦蕊儿,男人死在了辽水,自己刚满二十便成了寡妇,心里苦啊!
  凤鸢:这庄里的女人们个个幽怨,射起箭来,咬牙切齿,心里好像憋着一股气似的。
  李三娘点头,意味深长地:终有一日,她们会解气的……
  3-3.林中某营地 日外
  △密林中一片空地处,数十顶帐篷与茅舍错落其间,篝火成堆,青烟袅袅,绿林士卒衣着杂乱,穿梭其中。
  3-4.林中某营地 日内
  △营地的一间茅舍内,钱大柱正在拜见绿林头领向善志,营中的大小头们陪坐一旁。
  钱大柱恭敬地:向头领,各位好汉,奉我家主人之命,前来拜会诸位,邀请兄弟们相聚一处,共谋大事,这是庄园塾馆向先生给您的亲笔信,请过目。
  △向善志接过信来,拆开阅读。
  (旁白:善志贤侄,数载未见,是否安好?啸聚山林终非长策。天下沸腾之时,必有明主应天顺人,乘势而出,抚大厦于即倒,解百姓于倒悬。李公数代镇抚陇歧,夷夏欢心,关中称是,区区晋阳岂是久留之地?今有唐国公李渊三女、太子千牛备身柴绍夫人李氏三娘,归于南梦溪,入主终南山,翘首东望,以待风云际会。大丈夫当识时务,顺势而动,贤侄宜弃绿林而保家园,盼速来南梦溪相聚,共图大事!)
  △向善志看完来信,咂了咂嘴唇,顺手把它递给了旁边的副手高更生。
  向善志:钱管家,伯父来信讲得是大道理,向某猎户出身,不胜明白。但是,这李家庄园我是去过的,山路盘旋,隘口林立,易守难攻,的确比在这林中扎营可靠得多。
  钱大柱笑:向头领明智!
  向善志皱眉:只是,那庄子的土地已荒芜多年,我和弟兄们去了,拿什么填肚子呢?
  钱大柱自信地:我家主人把河东带回来的细软都换了粮食,可保数百人半年之内无饥寒之患!
  高更生眯眼,插话:那半年之后,又当如何?
  钱大柱:高头领,如今这势头,半年之后天下姓甚名谁,何人可知?我家老太爷握兵晋阳,岂能久居人下?
  高更生:握兵晋阳是一回事儿,能否入主关中又是另外一回事呀!
  钱大柱睨视对方:高头领,你的意思是,要等到晋阳的大军挺进了关中,才考虑是否到南梦溪相聚喽?
  高更生看了看向善志:这个嘛……
  向善志不耐烦地挥挥手:不要说了!这风餐露宿的绿林日子我也受够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让兄弟们收拾家当,随钱管家到李家庄园去!
  3-5.庄园门口 日外
  △从林中走来一支队伍,快到李家庄园的大门了,向善志与钱大柱并驾齐驱,走到队伍前头,两人有说有笑。
  向善志佩服地:真没想到啊,短短半个月时间,柴夫人就把这李家庄园打理得焕然一新!
  钱大柱笑:向头领不愧是带队伍的人,一眼便知实情。
  向善志自嘲地:咳,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这一路上,凡是隘口都设有哨位,狼烟用具一应俱全,值守的男丁已披挂甲胄,手中执矛握刀,你看,前面的寨门已用石头垒成了拱门。
  钱大柱:我家老太爷起事在即,庄里老老少少百十口人,咱们不可不防啊。
  向善志赞叹:我曾听伯父说过,李家所出者不论男女,皆能挽弓骑射,涉猎兵法,今日得见,果然如此!
  △大门口,李三娘肩披绛帔,腰系蹀躞,脚登皂靴,满面笑容,大步流星地迎面走来,身后数十女兵皆腰挂佩刀,身背长弓,立于道旁。
  李三娘高呼:向头领,一路安好?
  向善志下马跪拜:向某来迟,请柴夫人恕罪!
  △李三娘扶起向善志,寒暄。
  向老翁上前:呵呵,善志侄儿,来得正当其时啊,识时务者为俊杰!
  向善志行礼:伯父身体可好?这一别又有数年了,只有书信往来,今日终于见面了!
  向老翁喜:我身体尚可,托柴夫人的福,现在衣食无缺了。侄儿能够走出绿林,共举大事,伯父心中甚感欣慰啊!
  向善志叹气,摇头:侄儿没有什么本事,只是想让手下的弟兄们有口饭吃,妻儿不受风吹雨淋之苦……
  李三娘笑:来日方长哩,我已安排你们叔侄两家靠近落脚,有的是时间聊家事儿,现在,请队伍到庄里歇息吧!
  3-6 .李三娘屋舍 夜内
  △李三娘手捧书卷,正借着烛光读着《六韬》,向氏叔侄二人在凤鸢的引导下,前后而入,李三娘收起书卷,稍理鬓发,让凤鸢设座看茶。
  李三娘:向头领,向先生,今晚请二位过来,有事相商啊!
  △向家叔侄二人对视,点头。
  李三娘:实不相瞒,家父很快将在晋阳起事,北边一有动静,这终南山周边的官府必然会来庄子里捕人,而鄠县距此地最近,最有可能派出府兵进山,南梦溪难免有一战啊!
  向善志点头:向某愚钝,但这个道理是明白的,我等在山中落草之时,曾抢过鄠县送往长安的粮车,那些县募府兵不难对付。况且,从鄠县到李家庄园,山路盘亘,隘口数重,保管叫他们有来无回。
  向老翁:据我所知,关中京兆郡所辖数县的精锐不在鄠县而在武功城内,隶属于鹰扬府,约有数千人,随时待命,以备伐辽。
  向善志为难地: 伯父说的没错,武功城中的鹰扬府军确实彪悍,去年与他们在武功城外的罗家村遭遇,对方的骑兵让我们吃了大亏,我营中伤亡了数十弟兄呢!
  向老翁思索:南梦溪的举动要是惊动了他们,就不好办了……
  李三娘:我已派马三宝、张贵福等人去联络山中的其他好汉了。若能得到他们相助,大家齐心合力,与武功城的鹰扬府军周旋时日,我想,还是有些把握的。
  向老翁点头:有道理,一旦唐公在晋阳高举义旗,鹰扬府军很有可能奉诏北上,以应付时局,未必全数留在武功城内。
  李三娘振作地:若如此,到时候也许不是我们在南梦溪与其周旋了,诚如向先生所言,兵出山林,争锋城池,与晋阳遥相呼应,未为不可!
  向善志来了精神:柴夫人说的好,抄官府的老巢,报一箭之仇,替兄弟们出一口恶气,看他们还敢不敢如此嚣张!
  △向老翁捋须微笑,颔首点头。
  3-7. 打谷场 晨外
  △天色见亮,太阳欲出未出,薄雾在林间草地上散去,鸟儿欢歌雀跃,振翅待飞。李家庄园的打谷场上传来阵阵口令,“嘿”、“哈”、“杀”的喊声整齐划一,铿锵有力,李三娘和向善志正站在打谷场的木台子上,指挥着台下的数百人操演阵形。刺,挑,砍,轮番进击;攻,防,行,不断变阵,身着缟素紧袖短衫的女弩手穿插其间,引弓待发,整个打谷场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俨然军营中的校场。李三娘正指着台下的队伍和向善志说着什么,一个家仆跑了过来。
  家仆气喘吁吁地:主子,马三宝回来了!
  李三娘喜:是吗,他带有队伍回来吗?
  家仆:回主子,就他一个人回来的。
  李三娘皱眉:就他一个人……
  向善志拱手:柴夫人,要不操演的事儿您就交给我吧,不知马三宝出去这一趟是何情形呀?
  李三娘点头:也好,那就辛苦向头领了。
  3-8. 屋舍 晨内
  △李三娘带着凤鸢回到屋舍里,马三宝从座中起身,躬身拱手。
  马三宝:小奴给主子请安!
  李三娘:三宝受累了,坐下说话吧,此去联络李仲文,情形如何?
  马三宝入坐:主子,我在南梦溪以北五十里处,找到了李仲文的营寨,通禀之后,李仲文在帐中接见了我。
  李三娘:嗯,对方怎么讲?
  马三宝:那李仲文知道我的来意后,大笑不止,说‘你家主子大概不知道我是谁吧’?你们要我到南梦溪去!
  李三娘好奇地:他是谁?
  马三宝:他说,‘我乃赵国公李弼之孙,真乡郡公李衍之子’,因侄儿李密投入瓦岗军而受到牵连,暂时落草在这终南山里。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寒石
举报
顶啦 1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迪接送
  • 编剧
    竹雨凝
  • 学生
    烟波昊
  • 其他
    pet
  • 学生
    孙迎光
  • 学生
    洋葱哥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7月几日?(提示:31号)
      *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天地同心(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红伤(主旋律)
倾世公主(爱情, 古装)

同类最新作品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琅琊榜外传之风雨江山(爱情, 古装, 军事)
詹天佑(古装)
神魂天纪(动作, 古装, 奇幻)
沉睡者计划(爱情, 军事)
南侨抗日风云(主旋律, 谍战, 军事)
报答(主旋律, 爱情, 都市)
江山儿女(主旋律, 爱情, 军事)

同类随机作品

醒世姻缘传(爱情, 家庭, 古装)
风骨(主旋律, 爱情, 古装)
玉皇大帝(古装)
乡村警务室(主旋律)
岁月(主旋律)
卫国军魂(主旋律, 军事)
战友家书(主旋律, 军事)
公元未战争(爱情, 古装, 军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