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剧本诊断
剧本诊断
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6169
成片时长:每集约40分钟
阅读:5439
发表:2021/2/8 修改:2021/2/20
20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靰鞡草》第1-3集
夏言 [辽宁•朝阳•喀左]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1-A-00628】


  简要梗概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高镇川大学毕业,进入辽宁迫击炮厂,参与中国第一台民生汽车的制造,想以实业救国。不料“九•一八”事变的枪炮声打破了他的梦想。一时间,三千万民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数万里版图,断送于夷狄铁骑之下。高镇川毅然返回家乡,竖起大旗,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纵横辽西大地,痛击日寇,终成一代抗日英雄。
  
  详细梗概(2465字)
  高镇川与女友马焕娣从锦州交通大学毕业,进入了亚洲最大的兵工厂“辽宁迫击炮厂”。刚进厂的高镇川即参与了中国汽车的制造。
  李庆丰厂长对二人倍加呵护,在生活上给予优待。东北易帜,全境统一,少帅谋求发展,附设民用品工业制造处,并拨款七十余万元研制中国民生牌汽车。
  中秋节在即,高镇川携女友回辽西老家。高家大宅张灯结彩,为其接风洗尘,后园家宴,马焕娣吟诗作赋,高镇川纵情豪饮,一家人其乐融融。
  两人重返迫击炮厂,高镇川被任命为汽车制造厂总工程师,并聘请美国人迈尔斯为技术顾问。通过对汽车大厂的名车参照、吸收,民生货车大部分部件已基本到位。汽车的设计和生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国产化,国产化率高达70%。
  中国第一辆自主生产的“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顺利下线,厂里举行盛大的新车剪彩仪式。随后高镇川、马焕娣、李庆丰又作为厂方代表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首届汽车展览会,民生汽车与世界各国制造的名车一同亮相,接受国人的观瞻。
  三人从上海返回奉天,受到厂内员工的热烈欢迎。李庆丰批准高镇川和马焕娣回家举行订婚仪式。
  两人驾驶着民生汽车返回辽西老家。高母按着当地习俗,命他们前往大佛寺和瑞应寺抽签测定,以决定婚期。
  夜已过子时,高镇川与马焕娣在案头仍忙于梳理图纸,母亲进屋把炕上的一床被子拿走。高镇川埋怨母亲的保守思想,高母却觉得必须拜过花堂,才能洞房花烛。
  高镇川、马焕娣驱车前往寺庙。诚心叩拜,经抽签测得的吉日良辰为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
  婚庆地定在奉天酒楼。高镇川发出请柬,邀请亲朋好友、厂内同仁和大学同学到场,为其祝贺。
  奉天酒楼张灯结彩,宾朋满座。日本人丰田佐治不请自至,献上一幅水墨丹青,寓意深远。在座的沈阳市警务处长黄显声神情莫测,不禁引起了高镇川的深深疑虑。10时20分,突闻一声巨响,震动全城,激烈的枪炮声相继传来。这时一位东北军军官跑进,告知日本人发动战争,北大营已被日军占领。众人惊愕不已。
  几人回到厂内,将汽车核心图纸收起,并把部分枪炮子弹装入车中。日军警备队向迫击炮厂袭来,枪声大作。与护厂卫队展开交战。高镇川等人驾驶着另一辆民生汽车夺路而走,驶出迫击炮厂大门。
  各路东北军、公安总队齐聚锦州。高镇川,李庆丰,黄显声及东北军将领在锦州公安局召开紧急会议,将辽宁省政府行署及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迁至锦州,军政统一,以全部精力组织民众抗日武装工作。
  高镇川在辽西大地招兵买马,一支两千余人的抗日义勇军迅速崛起!
  日军抢占新民县城,兵锋直指锦州。各路义勇军开赴锦州,参与第一次锦州保卫战。高镇川所率义勇军骑兵支队密切配合东北军各部,节节抵抗,并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在大虎山和莲花湖一线设下埋伏,将日伪军部队彻底击溃。
  锦州战役后,部队伤亡很大,缺医少药,高镇川与属下福田春子、金小乐三人孤身犯险,毅然闯入日军占据的奉天,费尽心思,终于在日本仁和大药房赚取到了凝血酶、盘尼西林等疗伤紧缺药品。
  全国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爱国志士纷纷而起。各地声援义勇军的声浪此起彼伏。
  关东军集结重兵,再次进犯辽西。东北军三个旅的几万人临阵退缩,撤入关內,锦州城外,只剩义勇军与公安总队孤军作战,寡不敌众,导致第二次锦州保卫战失败。高镇川带领骑兵支队退守锦西,接连几次挫败日本人的招降、诱降策略和清剿计划,安全进入帽儿山地区。依托有利地形,与敌周旋。
  日军挥师西进,侵入热河省境内,前锋直抵长城。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高镇川奉北平义勇军总司令部之命,率军进驻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与西北军某团协同作战,同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浴血奋战。激战月余,折损大半。
  由于国民政府消极抵抗,一味妥协,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致使各地义勇军陷入困境。热河省陷落,东北义勇军失去了赖以回旋的大后方,断绝了一切武器、弹药和其他物资来源。弹尽粮绝,为保存实力,高镇川被迫率部退入苏联境内。
  入境的义勇军官兵,按国际惯例交出武器,然后前往伯力,接受整编,统一安排。再由伯力转往哈巴罗夫斯克。
  机车在小站短暂停留,补充燃料,高镇川会集属下千余名战士,召开临时会议。向义勇军下达严格军令,要求全体将士一定要遵守纪律,保持国家的尊严!高镇川治军严谨的作风深得同行苏军上校的赞许。
  列车继续西行,经过伊尔库斯克,到达多木斯克镇。
  在车站前的广场上,几个月没有洗澡、没有更换衣服的义勇军士兵脱去厚重棉服,跳入注满热水的铁桶,尽情洗浴。热心能干的苏方女镇长伊利娅•维尔科娃不仅为全军安排住宿,还通过有偿劳动为义勇军官兵提供可靠的食品和保暖衣物。
  经过修整,高镇川带领义勇军支队最终抵达边境地区阿牙古斯。
  此地距中国国境线只有二百多公里。
  天降大雪,义勇军住进了当地牧民的家。高镇川和将要生产的马焕娣住进李天德家。受到李家的欢迎。半夜,马焕娣突感腹痛,李天德妻子阿加塔•维卡为她接生,顺利产下一个男婴。
  天色放晴,义勇军拔营出发,马焕娣抛洒热泪,忍痛将刚生下的男婴留在异国他乡。李天德介绍前方雪山的险情,要求为部队带路,言辞恳切,高镇川无法拒绝,只得同意。士兵们把民生汽车装在雪爬犁上,随队出发!
  队伍行进过程中,天气突变,不时有刺骨寒风和暴雪袭来。不少体虚耗尽气力者和患病的战士倒下,再也没能爬起。在穿过喀拉卡尔山口时,发生大雪崩,向导李天德和数名士兵被埋在雪块中,窒息死亡。
  义勇军顶着寒风,踏着积雪,经过二十多天的跋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到达目的地——新疆塔城。
  许多战士住进营房,拿到了食物,不着急享用,而是跑到屋外,把食品摆放在石头上。祭拜一路上牺牲的战友。还有人跪在地上,捧起一把泥土,大声疾呼:祖国啊,我们回来了!
  在塔城接待处,高镇川、李庆丰等人怀着强烈的抗日愿望,拒绝当地政府就地安置的指示。带着五百名经过挑选的士兵,登上火车,穿越大半个中国,回到了北平。
  爱国人士朱庆澜赶到义勇军驻地,慰问官兵,并为之筹集粮弹被服。装配一新的义勇军将士士气高昂。朱庆澜奉劝义勇军暂留关内,待机而动。高镇川心系山河,却无意停留,他决定重举大旗,即日出关,响应新创建的东北抗日联军,驰骋于白山黑水,展开轰轰烈烈地抗日救亡运动!
  
阅读剧本正文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图安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1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迪接送
  • 编剧
    疏涵衍
  • 编剧
    庆婉柔
  • 其他
    pet
  • 制片人
    ren
  • 学生
    洋葱哥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7月几日?(提示:31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施公案之血色迷情(悬疑, 古装)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天地同心(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红伤(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南侨抗日风云(主旋律, 谍战, 军事)
报答(主旋律, 爱情, 都市)
江山儿女(主旋律, 爱情, 军事)
几度风月几度情(主旋律, 爱情)
叠出的祸端(主旋律)
夺粮(主旋律, 军事)
为了和平(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飞骑(主旋律)
白桦树下(主旋律, 爱情)
达瓦孜秘史(主旋律, 古装)
贵州大剿匪(主旋律, 谍战)
护送(主旋律, 谍战)
小镇医圣(主旋律)
三重生(主旋律, 农村, 家庭)
70后的奋斗(主旋律, 爱情, 校园)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