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8745
成片时长:每集约43分钟
阅读:2399
发表:2022/4/14
20集 犯罪,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书剑》第4-6集
1-3
4-6
7-9
10-12
13-15
16-18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2-A-01550】
卢元祈:唉,你看那里。
卢元英:她怎么了?
卢元祈:不知道啊,一直在哭。
这时卢元英起身径直往那女子走去,只见她衣衫褴褛,跪在地上,抽泣不止。
卢元英:姑娘,你怎么了,为何一直跪在地上?你旁边的这人是谁?
张小芸:(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抬头看了看卢元英)这是我爹,我爹冤死,我是来为他讨说法的。
卢元英:前面就是府衙,为何不上前击鼓鸣冤?
张小芸:我就是刚刚从里面被赶出来的。
卢元英:(疑惑)被赶出来!?
张小芸:正是。
卢元英觉得此事不简单,就将这女子先请到了酒馆卢元祈坐的桌前,准备仔细询问一番。
张小芸:(坐下后,有些胆怯)你们是?
卢元英:姑娘,你不要怕,我们都是好人,你将你的冤情给我们细细说来,我们帮你作主。
卢元祈:对,姑娘,你不要害怕,你给我们说说,我们或许能帮到你。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张小芸:小女姓张,你们叫我小芸就行。家就在城外的桃野村。
卢元英:小芸姑娘,刚刚你说,躺在木板上的那人是你爹,你爹怎么了?
张小芸:我爹被人杀了。
卢元祈:(和卢元英对视一眼)被何人所杀?
张小芸:不知道。五日前,我在附近的织衣厂里做帮工,晚间回到家中时,发现我爹已经被人杀死,脖子受伤,血流不止,倒在血泊中。我当即就去报了官,当晚只有几个衙役来了现场,只看了几眼,便说已记录在案,待抓到凶手后便告知我。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消息。我每天都到府衙门前击鼓鸣冤,可是每次都只有几个官差拦着我,连州府老爷的面都没见到就将我赶了出来。
卢元祈:根据我大宋规制,州府辖区发生命案,知州和通判必须亲自或派遣专门的官员前去案发现场调查取证,并且应当抓住凶手,判刑羁押。听刚才姑娘所说,自始至终没有见到州府的大人?
张小芸:从来没有见到过,去府衙击鼓鸣冤,也只有一帮衙役将我赶出来。
卢元英:(气得猛拍一下桌子)这帮狗贼!整日食君之禄,无所用心,上不能为君分忧,下不能替民解难!真是该死!
卢元祈:这样,芸姑娘,你能否带我们去你家看看?
张小芸看着卢元祈,有些犹豫,毕竟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不知道该不该信他。
卢元英:小芸,你放心,我哥这人关键时刻靠得住,一定能帮你抓住凶手,为你爹报仇。
张小芸:(起身行礼)如此,小芸先谢过二位恩人。
卢元祈:姑娘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7.桃野村 日 内
随后,卢元祈和卢元英找了辆马车,将张老汉的尸体装上车,吩咐车夫将小芸一起送往桃野村小芸家,他们二人骑马紧随其后。到了小芸家,进入院中。
卢元祈:芸姑娘,这里就是案发现场是吗?
张小芸:(指着正屋)正是,我爹就是在正屋中被杀的。
三人推门进入正屋,只见正对屋门的是一张桌子,旁边两张椅子,桌上茶碗摆放整齐,桌椅下面还能隐约看见一摊血迹。
卢元祈:当时的情形你还记得吗,芸姑娘?
张小芸:当然记得。当时我刚进院中,看见正屋门开着,我爹就坐在这个椅子上,我喊了一句‘爹’,他却没有回答。等我走进屋中一看,他的脖子和胸口全都是血,地上也流了一大滩血,我这才发现,他已经被人杀死了。
卢元祈:你是说,你爹当时是坐在椅子上被人杀死的?
张小芸:嗯,我刚进院时,还以为他坐在椅子上睡着了,走近一看,这才发现……
说着小芸又哭泣起来。
卢元英:小芸,人死不能复生,你要节哀,保重自己的身体啊。
张小芸:(擦了擦眼泪)如果二位恩人能抓住杀死我爹的凶手,为我爹报仇,我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二位。
说着小芸又要跪下,卢元祈和卢元英赶忙将小芸拉起。
卢元祈:芸姑娘,你这是干什么。路见不平,我们当然要拔刀相助。放心,我们一定会帮你抓住杀死你爹的凶手,为你爹报仇。
张小芸:多谢二位恩人。
卢元祈:对了,芸姑娘,这就是案发现场当时的模样吗?除了你爹的尸体,其他地方你有没有收拾过。
张小芸:那晚几个衙役走后,邻居们便帮我将我爹的尸体抬了下来,其他地方没有动过。
卢元祈:(环顾了下屋中)芸姑娘,我能检查一下尸体吗?
张小芸:当然,公子请便。
卢元祈掀开盖在尸体上的白布,一眼就看见了脖子上的伤口,伤口不大,伤口的位置却很致命。卢元祈又仔细检查了一下其他部位,没有发现什么其他的线索。
卢元祈:你们家可曾与人结下什么恩怨,或得罪过什么人?
张小芸:母亲走后,我们父女俩相依为命,我爹也为人忠厚,不曾与人结下仇怨。
卢元祈:这样吧,芸姑娘,如今天气炎热,尸体已经快要腐烂,你先将你爹葬下。今日天色不早了,待我二人回去调查一番,为你爹抓住凶手。
随后卢元祈和卢元英为张小芸留下一些银两用于安葬他爹,便骑马赶回瀛州客栈。路上,卢元祈与卢元英交谈起来。
卢元英:哥,刚才勘察现场,你发现了什么?
卢元祈:那我先来考考你,你发现了什么?
卢元英:从尸体上来看,尸体各处没有其他伤口,说明脖子上的那个伤口,就是致命伤。而且伤口很小,却在关键致命位置,更像是江湖上的专职杀手所留下的。如果是平常百姓之间的打斗命案,一般都是在尸体的胸部和腹部有多个又大又深的伤口,因为寻常百姓不会知道人的身体哪个部位最致命,只会用力砍向或捅向人身体正前方胸部和腹部的位置。但是在那个位置的伤口,一刀下去并不致命,凶手通常会继续补上几刀,直到把人杀死,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伴随着死者剧烈的嘶吼,发出求救。而脖子是人身体最为柔软的部位,通常江湖上的高手或者职业杀手喜欢在脖子处一刀毙命,这也是最为有效最为快速的杀人方法,一点不拖泥带水,也不会引起死者的剧烈反抗与吼叫。从张老汉尸体脖子上的伤口来看,很可能是这种江湖杀手留下的。
卢元祈:哈哈,看来进步不小啊,元英。
卢元英:跟在你身边这么久,傻子都能学会了。
卢元祈:从伤口来看,确实是这样。而且从案发现场的情形也能看出来。现场屋中的桌椅茶碗都摆放整齐,没有打斗的痕迹。我问过芸姑娘,她说从来没有收拾整理过,说明张老汉和凶手之间并没有发生争执与打斗,而是被凶手一刀毙命,很像是江湖上的专职杀手所为。我倒是还发现了一处疑点。
卢元英:哦?什么疑点?
卢元祈:从张老汉尸体的伤口和现场的血迹来看,似乎不大像是中原的刀所留下的,更像是辽国的弯刀。
卢元英:辽国弯刀?
卢元祈:正是。中原的刺客杀人在人的脖子处一刀毙命,但伤口一般较浅,只是割断了死者的气管,通常不会留太多的血。而辽国的弯刀则会留下比较深的伤口,不仅会割断死者的气管,还会伤及血管,因此会留下大量血迹。案发现场的血迹虽然干了,但仍然能看到地上那一大滩的痕迹,而且当时芸姑娘也说看见死者的脖子和身上染满了鲜血。
卢元英:可是他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怎么会被江湖杀手盯上,还是辽国的?
卢元祈:这也正是我不解的地方。这样吧,明日一早我们再来问问芸姑娘,看看还能不能再得到什么信息。
卢元英:嗯,也好。对了,我还有一件事想不明白。
卢元祈:什么事?
卢元英:小芸说事发当日她回家的时候,看见他爹是坐在椅子上被人杀死的。如果是专职杀手所为,张老汉看见凶手怎么还会镇定自若地坐在椅子上被人杀死呢?如果是张老汉开门后看见凶手,凶手将其杀死,张老汉应该是倒在地上才对。
卢元祈: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很简单。张老汉为凶手开门,凶手并没有立即将他杀死。
卢元英:并没有立即将他杀死?
卢元祈:没错,张老汉一介布衣,怎么可能有人花大价钱专门请职业杀手取他一个平头百姓的性命。你知道,请专职杀手杀一个人,价钱可是不低啊。
卢元英:你的意思是说杀手不是受人所托?
卢元祈:这个倒还不能确定,也许是杀手或者雇佣杀手的人想要从张老汉那里得到些什么。所以凶手进屋后,并没有立即将张老汉杀死,而是将他逼坐在椅子上,要挟他说出一些什么东西,然后才将张老汉杀死。
卢元英:没错,当时的情形应该就是这样。可是张老汉这样一个普通百姓,有人想从他嘴里得到什么呢?他能有什么秘密呢?
卢元祈:看来明日我们还要再去一趟小芸家了。
8.桃野村 日 外
次日,卢元祈和卢元英来到小芸家,刚到院外,便听见院中有求救之声,似乎是小芸的声音。二人赶紧下马引入院中,看见有两人欲对小芸行不轨之事。
卢元英:(大喝一声)住手!
张三:(听见声音,转过身来)是哪个不怕死的,敢管大爷的闲事!
张小芸:元英姐姐,救我,元英姐姐!
说时迟,那时快,卢元英拔剑便飞身上前,和那二人交战起来,三下五除二便将这二人打倒在地。二人手捂胸口爬起来便想跑,卢元英飞身去追,却被卢元祈拦了下来。
卢元英:算了,元英。
看着他们连滚带爬,逐渐跑远,卢元英回到院中,安抚倒坐在地上的小芸。
卢元英:小芸,你没事吧?
张小芸:我没事,元英姐姐。多亏姐姐及时赶到,不然我就……
卢元英:(慢慢将小芸扶起)那二人是谁?你可认得?
张小芸:我不认识他们。
卢元英:那他们是怎么盯上你的?
张小芸:今天一大早,我去城中为我父亲置办一口棺材,好让他入土为安。可是总感觉有人在身后跟着我,我出城时加快脚步想要甩掉他们,可他们还是跟了过来。
卢元祈:他们定是见城中人多,不好下手,因此才尾随你来到城外才原凶毕露。
卢元英:你刚才为什么要拦着我,他们受伤了,我马上就能抓住他们。
卢元祈:你就是抓住他们又能怎么样,是当场杀了他们?还是把他们扭送去官府?
卢元英:我……
卢元英想说什么,却又憋了回去。
卢元英:只是便宜了这两个杂种!
卢元祈:芸姑娘,你没事吧?
张小芸:我没事,卢公子,多谢二位恩人搭救。
卢元祈:我们先进屋说吧。
随后,三人一同来到屋中。
卢元祈:芸姑娘,我二人今日前来,是想问问关于你爹的事。你爹生前是做什么营生的?
张小芸:我爹是给人府中做管家的。自我记事的那天起,他就一直是林府的管家。
卢元祈:林府?哪个林府?
张小芸:是林定远将军的府邸。
卢元英:林定远?你说的可是瀛州兵马都部署林定远将军?
张小芸:正是。
卢元英:可是我记得他在几年前就已经死了啊?
卢元祈:你知道这个林定远?
卢元英:十年前辽军攻占瀛州时,这位林定远就是瀛州兵马都部署刘廷让的部将。当年刘廷让率数万大军在君子馆战败,林定远带领几千人的部队艰难抵抗辽军的进攻,但最终因寡不敌众,瀛州陷落,当时的瀛州知州也率城投降辽军。但是这位林定远将军却率领残部逃往深山之中,与辽军迂回作战,在后方不断牵制辽军。待朝廷大军反攻时,他率部在后方奇袭辽军,与朝廷大军配合,将辽军击溃。后来瀛州归治,他得到太宗皇帝的赏识,成为了新任瀛州兵马都部署,在宋辽边境与辽军对峙。
卢元祈:看来这位林定远将军也颇有一番军人的傲骨。
卢元英:但是好像在几年前,这位林定远将军战死沙场了,朝廷也对他进行了追封。
卢元祈:可是,据我所知,瀛州边境这十年来并无战事啊。
卢元英:这就不知道了,当时朝廷的简报中也只是说,秋后有辽军南下劫掠百姓的粮食,林将军率队出城作战,不幸战死沙场。
张小芸:姐姐说的没错。这位林将军是我们瀛州城的大英雄。公子可能有所不知,虽然这十年间没有打仗要打,但是每逢秋后,辽国总会有一些人来抢我们这边百姓的粮食。多亏了林将军,每次都是他的部队将这些辽国人给赶跑。
卢元祈:原来如此。继续说说你爹吧,芸姑娘。
张小芸:十年前,瀛州陷落时,林将军率部逃往深山之中,我爹在外面偷偷地组织村民为林将军运送给养。等到林将军反攻,再次占领瀛州后,我爹又回到林府,继续做他的管家。四年前,林将军死后,因府中没有其他的人了,我爹料理了林将军的后事,便回到家中。我念他年迈,身体大不如从前,不忍让他再出去受苦受累,便劝说他留在家中,为他养老送终。
卢元祈:这么说,你爹在林府做了几十年的管家。
张小芸:正是。
卢元祈:你爹有没有跟你说起过这位林将军一些别的事?
张小芸:没有。他对这位林将军可谓忠心耿耿,却很少跟我说起过关于他的事。他连家都很少回,基本上都是待在林府。
卢元祈:这四年在家中,他有没有见过什么人?或去过什么地方?
张小芸:(努力回忆着)好像没有。这四年除了街坊邻居和一些亲戚,没有见过什么外人。他平日里也不出门,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出去走动一下,连村子都很少踏出去一步。(突然想起什么)好像在四年前刚回到家的时候,他去过一次景城。
卢元祈:哦?景城?
张小芸:是的。那时候他料理完林将军的后事,刚回到家中,便又收拾了一些东西,说是要去一趟景城,去办些事,数日方归。
卢元祈:你爹去景城干什么?卢元祈追问道。
张小芸:他没有说,只是说去办些事。
卢元英:小芸,你家是不是有亲故住在景城?
张小芸:没有,我家在景城没有任何亲戚故旧。
听到这里,卢元祈和卢元英都倍感疑惑,张老汉去景城做什么?卢元祈逐渐有一种感觉,自己的猜测是对的,张老汉肯定知道一些秘密,这些秘密张老汉甚至都没有对自己的女儿提起过,而这个秘密,可能也正是凶手所需要的。天色已经不早,卢元祈赶回瀛州城,卢元英则担心今日意图非礼小芸的那两人会回来报复小芸,因此便留下保护她。
9.瀛州城 日 内
次日,卢元祈在街上听见有人叫卖毛皮,听口音不像是中原之人,似是契丹口音。于是他便走上前去,假装探看一番。
貂皮老板:(见卢元祈对这些毛皮似乎颇感兴趣)这位客官,这些可都是上好的貂皮,可有看上眼的?
卢元祈:这些貂皮怎么卖的啊?
貂皮老板:(一边指着这些貂皮,一边说道)这些貂皮每张十两银子,这些成色稍好的每张十五两银子,客官您想要哪一种?
卢元祈:还有没有更好的?
貂皮老板:有,当然有。客官请随我进屋。
说着老板将卢元祈邀进屋中,请卢元祈坐下,然后到后屋中取了一件貂皮铺到桌上。
貂皮老板:客官您看这件貂皮,光泽鲜丽,丝质顺滑,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品啊。
卢元祈:(伸手抚摸着貂皮)不错,从色泽和手感上来看,的确是珍品一件。这件貂皮要多少银两啊?
貂皮老板:哈哈,客官果然是个识货之人。这件要纹银五十两。
卢元祈:听老板您的口音,似乎不像是中原之人啊。
貂皮老板:在下是辽国人,在此做一些毛皮生意。
卢元祈:不瞒老板,在下也是内地的生意人,平日里靠倒卖一些茶叶糊口,如今听说辽国那边茶叶稀缺,茶叶生意一本万利,因此囤积了一些货物,想要到辽国市场出售一番。只是苦于没有门路,不知可否请教请教。(说着,便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放到老板桌前)
貂皮老板:(看到桌上的银子,顿时两眼放光,心中窃喜)客官太客气了,有什么问题,直说无妨,在下一定实言相告。
卢元祈:听说要去辽国经商,必须要有辽国官府发放给宋国人的凭证才行,不知是真是假?
貂皮老板:当然,我们辽国人来大宋经商,也需要大宋州府发放给辽国人的凭证,但是两国的官府,都几乎不会对将此凭证对异国的商人发放。
卢元祈:不对异国的商人发放?这是为何?
貂皮老板:嗨,这些个当官的,哪个不怕出乱子,这凭证万一发多了,外国的商人万一在自己的地盘上惹出什么事,搅扰的地方不安,他们可承受不起。所以啊,还不如就干脆不对外发放,求个安稳。不过你如果想要辽国官府的经商凭证,我可以为你指一条明路。
卢元祈:哦?还请赐教。
貂皮老板:你可以找一个叫萧威的人,此人是辽国人,但平日里也经常在大宋活动。不管是辽国的商人到大宋来做生意,还是大宋的人到辽国经商,两国官府的凭证都可以从他那里买到。我的就是从他那里买到的。
卢元英:她怎么了?
卢元祈:不知道啊,一直在哭。
这时卢元英起身径直往那女子走去,只见她衣衫褴褛,跪在地上,抽泣不止。
卢元英:姑娘,你怎么了,为何一直跪在地上?你旁边的这人是谁?
张小芸:(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抬头看了看卢元英)这是我爹,我爹冤死,我是来为他讨说法的。
卢元英:前面就是府衙,为何不上前击鼓鸣冤?
张小芸:我就是刚刚从里面被赶出来的。
卢元英:(疑惑)被赶出来!?
张小芸:正是。
卢元英觉得此事不简单,就将这女子先请到了酒馆卢元祈坐的桌前,准备仔细询问一番。
张小芸:(坐下后,有些胆怯)你们是?
卢元英:姑娘,你不要怕,我们都是好人,你将你的冤情给我们细细说来,我们帮你作主。
卢元祈:对,姑娘,你不要害怕,你给我们说说,我们或许能帮到你。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张小芸:小女姓张,你们叫我小芸就行。家就在城外的桃野村。
卢元英:小芸姑娘,刚刚你说,躺在木板上的那人是你爹,你爹怎么了?
张小芸:我爹被人杀了。
卢元祈:(和卢元英对视一眼)被何人所杀?
张小芸:不知道。五日前,我在附近的织衣厂里做帮工,晚间回到家中时,发现我爹已经被人杀死,脖子受伤,血流不止,倒在血泊中。我当即就去报了官,当晚只有几个衙役来了现场,只看了几眼,便说已记录在案,待抓到凶手后便告知我。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消息。我每天都到府衙门前击鼓鸣冤,可是每次都只有几个官差拦着我,连州府老爷的面都没见到就将我赶了出来。
卢元祈:根据我大宋规制,州府辖区发生命案,知州和通判必须亲自或派遣专门的官员前去案发现场调查取证,并且应当抓住凶手,判刑羁押。听刚才姑娘所说,自始至终没有见到州府的大人?
张小芸:从来没有见到过,去府衙击鼓鸣冤,也只有一帮衙役将我赶出来。
卢元英:(气得猛拍一下桌子)这帮狗贼!整日食君之禄,无所用心,上不能为君分忧,下不能替民解难!真是该死!
卢元祈:这样,芸姑娘,你能否带我们去你家看看?
张小芸看着卢元祈,有些犹豫,毕竟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不知道该不该信他。
卢元英:小芸,你放心,我哥这人关键时刻靠得住,一定能帮你抓住凶手,为你爹报仇。
张小芸:(起身行礼)如此,小芸先谢过二位恩人。
卢元祈:姑娘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7.桃野村 日 内
随后,卢元祈和卢元英找了辆马车,将张老汉的尸体装上车,吩咐车夫将小芸一起送往桃野村小芸家,他们二人骑马紧随其后。到了小芸家,进入院中。
卢元祈:芸姑娘,这里就是案发现场是吗?
张小芸:(指着正屋)正是,我爹就是在正屋中被杀的。
三人推门进入正屋,只见正对屋门的是一张桌子,旁边两张椅子,桌上茶碗摆放整齐,桌椅下面还能隐约看见一摊血迹。
卢元祈:当时的情形你还记得吗,芸姑娘?
张小芸:当然记得。当时我刚进院中,看见正屋门开着,我爹就坐在这个椅子上,我喊了一句‘爹’,他却没有回答。等我走进屋中一看,他的脖子和胸口全都是血,地上也流了一大滩血,我这才发现,他已经被人杀死了。
卢元祈:你是说,你爹当时是坐在椅子上被人杀死的?
张小芸:嗯,我刚进院时,还以为他坐在椅子上睡着了,走近一看,这才发现……
说着小芸又哭泣起来。
卢元英:小芸,人死不能复生,你要节哀,保重自己的身体啊。
张小芸:(擦了擦眼泪)如果二位恩人能抓住杀死我爹的凶手,为我爹报仇,我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二位。
说着小芸又要跪下,卢元祈和卢元英赶忙将小芸拉起。
卢元祈:芸姑娘,你这是干什么。路见不平,我们当然要拔刀相助。放心,我们一定会帮你抓住杀死你爹的凶手,为你爹报仇。
张小芸:多谢二位恩人。
卢元祈:对了,芸姑娘,这就是案发现场当时的模样吗?除了你爹的尸体,其他地方你有没有收拾过。
张小芸:那晚几个衙役走后,邻居们便帮我将我爹的尸体抬了下来,其他地方没有动过。
卢元祈:(环顾了下屋中)芸姑娘,我能检查一下尸体吗?
张小芸:当然,公子请便。
卢元祈掀开盖在尸体上的白布,一眼就看见了脖子上的伤口,伤口不大,伤口的位置却很致命。卢元祈又仔细检查了一下其他部位,没有发现什么其他的线索。
卢元祈:你们家可曾与人结下什么恩怨,或得罪过什么人?
张小芸:母亲走后,我们父女俩相依为命,我爹也为人忠厚,不曾与人结下仇怨。
卢元祈:这样吧,芸姑娘,如今天气炎热,尸体已经快要腐烂,你先将你爹葬下。今日天色不早了,待我二人回去调查一番,为你爹抓住凶手。
随后卢元祈和卢元英为张小芸留下一些银两用于安葬他爹,便骑马赶回瀛州客栈。路上,卢元祈与卢元英交谈起来。
卢元英:哥,刚才勘察现场,你发现了什么?
卢元祈:那我先来考考你,你发现了什么?
卢元英:从尸体上来看,尸体各处没有其他伤口,说明脖子上的那个伤口,就是致命伤。而且伤口很小,却在关键致命位置,更像是江湖上的专职杀手所留下的。如果是平常百姓之间的打斗命案,一般都是在尸体的胸部和腹部有多个又大又深的伤口,因为寻常百姓不会知道人的身体哪个部位最致命,只会用力砍向或捅向人身体正前方胸部和腹部的位置。但是在那个位置的伤口,一刀下去并不致命,凶手通常会继续补上几刀,直到把人杀死,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伴随着死者剧烈的嘶吼,发出求救。而脖子是人身体最为柔软的部位,通常江湖上的高手或者职业杀手喜欢在脖子处一刀毙命,这也是最为有效最为快速的杀人方法,一点不拖泥带水,也不会引起死者的剧烈反抗与吼叫。从张老汉尸体脖子上的伤口来看,很可能是这种江湖杀手留下的。
卢元祈:哈哈,看来进步不小啊,元英。
卢元英:跟在你身边这么久,傻子都能学会了。
卢元祈:从伤口来看,确实是这样。而且从案发现场的情形也能看出来。现场屋中的桌椅茶碗都摆放整齐,没有打斗的痕迹。我问过芸姑娘,她说从来没有收拾整理过,说明张老汉和凶手之间并没有发生争执与打斗,而是被凶手一刀毙命,很像是江湖上的专职杀手所为。我倒是还发现了一处疑点。
卢元英:哦?什么疑点?
卢元祈:从张老汉尸体的伤口和现场的血迹来看,似乎不大像是中原的刀所留下的,更像是辽国的弯刀。
卢元英:辽国弯刀?
卢元祈:正是。中原的刺客杀人在人的脖子处一刀毙命,但伤口一般较浅,只是割断了死者的气管,通常不会留太多的血。而辽国的弯刀则会留下比较深的伤口,不仅会割断死者的气管,还会伤及血管,因此会留下大量血迹。案发现场的血迹虽然干了,但仍然能看到地上那一大滩的痕迹,而且当时芸姑娘也说看见死者的脖子和身上染满了鲜血。
卢元英:可是他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怎么会被江湖杀手盯上,还是辽国的?
卢元祈:这也正是我不解的地方。这样吧,明日一早我们再来问问芸姑娘,看看还能不能再得到什么信息。
卢元英:嗯,也好。对了,我还有一件事想不明白。
卢元祈:什么事?
卢元英:小芸说事发当日她回家的时候,看见他爹是坐在椅子上被人杀死的。如果是专职杀手所为,张老汉看见凶手怎么还会镇定自若地坐在椅子上被人杀死呢?如果是张老汉开门后看见凶手,凶手将其杀死,张老汉应该是倒在地上才对。
卢元祈: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很简单。张老汉为凶手开门,凶手并没有立即将他杀死。
卢元英:并没有立即将他杀死?
卢元祈:没错,张老汉一介布衣,怎么可能有人花大价钱专门请职业杀手取他一个平头百姓的性命。你知道,请专职杀手杀一个人,价钱可是不低啊。
卢元英:你的意思是说杀手不是受人所托?
卢元祈:这个倒还不能确定,也许是杀手或者雇佣杀手的人想要从张老汉那里得到些什么。所以凶手进屋后,并没有立即将张老汉杀死,而是将他逼坐在椅子上,要挟他说出一些什么东西,然后才将张老汉杀死。
卢元英:没错,当时的情形应该就是这样。可是张老汉这样一个普通百姓,有人想从他嘴里得到什么呢?他能有什么秘密呢?
卢元祈:看来明日我们还要再去一趟小芸家了。
8.桃野村 日 外
次日,卢元祈和卢元英来到小芸家,刚到院外,便听见院中有求救之声,似乎是小芸的声音。二人赶紧下马引入院中,看见有两人欲对小芸行不轨之事。
卢元英:(大喝一声)住手!
张三:(听见声音,转过身来)是哪个不怕死的,敢管大爷的闲事!
张小芸:元英姐姐,救我,元英姐姐!
说时迟,那时快,卢元英拔剑便飞身上前,和那二人交战起来,三下五除二便将这二人打倒在地。二人手捂胸口爬起来便想跑,卢元英飞身去追,却被卢元祈拦了下来。
卢元英:算了,元英。
看着他们连滚带爬,逐渐跑远,卢元英回到院中,安抚倒坐在地上的小芸。
卢元英:小芸,你没事吧?
张小芸:我没事,元英姐姐。多亏姐姐及时赶到,不然我就……
卢元英:(慢慢将小芸扶起)那二人是谁?你可认得?
张小芸:我不认识他们。
卢元英:那他们是怎么盯上你的?
张小芸:今天一大早,我去城中为我父亲置办一口棺材,好让他入土为安。可是总感觉有人在身后跟着我,我出城时加快脚步想要甩掉他们,可他们还是跟了过来。
卢元祈:他们定是见城中人多,不好下手,因此才尾随你来到城外才原凶毕露。
卢元英:你刚才为什么要拦着我,他们受伤了,我马上就能抓住他们。
卢元祈:你就是抓住他们又能怎么样,是当场杀了他们?还是把他们扭送去官府?
卢元英:我……
卢元英想说什么,却又憋了回去。
卢元英:只是便宜了这两个杂种!
卢元祈:芸姑娘,你没事吧?
张小芸:我没事,卢公子,多谢二位恩人搭救。
卢元祈:我们先进屋说吧。
随后,三人一同来到屋中。
卢元祈:芸姑娘,我二人今日前来,是想问问关于你爹的事。你爹生前是做什么营生的?
张小芸:我爹是给人府中做管家的。自我记事的那天起,他就一直是林府的管家。
卢元祈:林府?哪个林府?
张小芸:是林定远将军的府邸。
卢元英:林定远?你说的可是瀛州兵马都部署林定远将军?
张小芸:正是。
卢元英:可是我记得他在几年前就已经死了啊?
卢元祈:你知道这个林定远?
卢元英:十年前辽军攻占瀛州时,这位林定远就是瀛州兵马都部署刘廷让的部将。当年刘廷让率数万大军在君子馆战败,林定远带领几千人的部队艰难抵抗辽军的进攻,但最终因寡不敌众,瀛州陷落,当时的瀛州知州也率城投降辽军。但是这位林定远将军却率领残部逃往深山之中,与辽军迂回作战,在后方不断牵制辽军。待朝廷大军反攻时,他率部在后方奇袭辽军,与朝廷大军配合,将辽军击溃。后来瀛州归治,他得到太宗皇帝的赏识,成为了新任瀛州兵马都部署,在宋辽边境与辽军对峙。
卢元祈:看来这位林定远将军也颇有一番军人的傲骨。
卢元英:但是好像在几年前,这位林定远将军战死沙场了,朝廷也对他进行了追封。
卢元祈:可是,据我所知,瀛州边境这十年来并无战事啊。
卢元英:这就不知道了,当时朝廷的简报中也只是说,秋后有辽军南下劫掠百姓的粮食,林将军率队出城作战,不幸战死沙场。
张小芸:姐姐说的没错。这位林将军是我们瀛州城的大英雄。公子可能有所不知,虽然这十年间没有打仗要打,但是每逢秋后,辽国总会有一些人来抢我们这边百姓的粮食。多亏了林将军,每次都是他的部队将这些辽国人给赶跑。
卢元祈:原来如此。继续说说你爹吧,芸姑娘。
张小芸:十年前,瀛州陷落时,林将军率部逃往深山之中,我爹在外面偷偷地组织村民为林将军运送给养。等到林将军反攻,再次占领瀛州后,我爹又回到林府,继续做他的管家。四年前,林将军死后,因府中没有其他的人了,我爹料理了林将军的后事,便回到家中。我念他年迈,身体大不如从前,不忍让他再出去受苦受累,便劝说他留在家中,为他养老送终。
卢元祈:这么说,你爹在林府做了几十年的管家。
张小芸:正是。
卢元祈:你爹有没有跟你说起过这位林将军一些别的事?
张小芸:没有。他对这位林将军可谓忠心耿耿,却很少跟我说起过关于他的事。他连家都很少回,基本上都是待在林府。
卢元祈:这四年在家中,他有没有见过什么人?或去过什么地方?
张小芸:(努力回忆着)好像没有。这四年除了街坊邻居和一些亲戚,没有见过什么外人。他平日里也不出门,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出去走动一下,连村子都很少踏出去一步。(突然想起什么)好像在四年前刚回到家的时候,他去过一次景城。
卢元祈:哦?景城?
张小芸:是的。那时候他料理完林将军的后事,刚回到家中,便又收拾了一些东西,说是要去一趟景城,去办些事,数日方归。
卢元祈:你爹去景城干什么?卢元祈追问道。
张小芸:他没有说,只是说去办些事。
卢元英:小芸,你家是不是有亲故住在景城?
张小芸:没有,我家在景城没有任何亲戚故旧。
听到这里,卢元祈和卢元英都倍感疑惑,张老汉去景城做什么?卢元祈逐渐有一种感觉,自己的猜测是对的,张老汉肯定知道一些秘密,这些秘密张老汉甚至都没有对自己的女儿提起过,而这个秘密,可能也正是凶手所需要的。天色已经不早,卢元祈赶回瀛州城,卢元英则担心今日意图非礼小芸的那两人会回来报复小芸,因此便留下保护她。
9.瀛州城 日 内
次日,卢元祈在街上听见有人叫卖毛皮,听口音不像是中原之人,似是契丹口音。于是他便走上前去,假装探看一番。
貂皮老板:(见卢元祈对这些毛皮似乎颇感兴趣)这位客官,这些可都是上好的貂皮,可有看上眼的?
卢元祈:这些貂皮怎么卖的啊?
貂皮老板:(一边指着这些貂皮,一边说道)这些貂皮每张十两银子,这些成色稍好的每张十五两银子,客官您想要哪一种?
卢元祈:还有没有更好的?
貂皮老板:有,当然有。客官请随我进屋。
说着老板将卢元祈邀进屋中,请卢元祈坐下,然后到后屋中取了一件貂皮铺到桌上。
貂皮老板:客官您看这件貂皮,光泽鲜丽,丝质顺滑,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品啊。
卢元祈:(伸手抚摸着貂皮)不错,从色泽和手感上来看,的确是珍品一件。这件貂皮要多少银两啊?
貂皮老板:哈哈,客官果然是个识货之人。这件要纹银五十两。
卢元祈:听老板您的口音,似乎不像是中原之人啊。
貂皮老板:在下是辽国人,在此做一些毛皮生意。
卢元祈:不瞒老板,在下也是内地的生意人,平日里靠倒卖一些茶叶糊口,如今听说辽国那边茶叶稀缺,茶叶生意一本万利,因此囤积了一些货物,想要到辽国市场出售一番。只是苦于没有门路,不知可否请教请教。(说着,便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放到老板桌前)
貂皮老板:(看到桌上的银子,顿时两眼放光,心中窃喜)客官太客气了,有什么问题,直说无妨,在下一定实言相告。
卢元祈:听说要去辽国经商,必须要有辽国官府发放给宋国人的凭证才行,不知是真是假?
貂皮老板:当然,我们辽国人来大宋经商,也需要大宋州府发放给辽国人的凭证,但是两国的官府,都几乎不会对将此凭证对异国的商人发放。
卢元祈:不对异国的商人发放?这是为何?
貂皮老板:嗨,这些个当官的,哪个不怕出乱子,这凭证万一发多了,外国的商人万一在自己的地盘上惹出什么事,搅扰的地方不安,他们可承受不起。所以啊,还不如就干脆不对外发放,求个安稳。不过你如果想要辽国官府的经商凭证,我可以为你指一条明路。
卢元祈:哦?还请赐教。
貂皮老板:你可以找一个叫萧威的人,此人是辽国人,但平日里也经常在大宋活动。不管是辽国的商人到大宋来做生意,还是大宋的人到辽国经商,两国官府的凭证都可以从他那里买到。我的就是从他那里买到的。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