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7972
成片时长:每集约42分钟
阅读:2296
发表:2022/4/14
20集 犯罪,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书剑》第7-9集
1-3
4-6
7-9
10-12
13-15
16-18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2-A-01551】
崔孝祯:阁下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好像素未谋面呐。
柴少卿:哼,你不必知道。
崔孝祯:那可否容许我也猜一猜阁下的身份?
柴少卿:你还是省省心吧,你是不会知道我是谁的。
崔孝祯:你叫柴少卿,是文穆侯府的少爷,死去的文穆侯爷的儿子,我说的没错吧?
柴少卿: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崔孝祯:从你的打扮来看,是个贵公子的模样。
柴少卿:这城中的公子爷多了去了,不只有我一个。
崔孝祯:你想不想听个故事?(见柴少卿不说话)侯爷在侯府中遇害,但是侯爷的儿子平日里喜欢闯荡江湖,所以侯爷出事的时候他的儿子并不在府中。后来他得到消息回府,却发现侯府已经被封禁,他只能从后门悄悄翻进府中,怀念父亲,睹物思人。
柴少卿: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崔孝祯:柴公子,你只需要知道,我并不是你的敌人,我是来帮你的。
柴少卿将信将疑,还是渐渐将手中的剑放了下来。
崔孝祯:虽然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但想必你也知道我的身份。
柴少卿:刑部员外郎,朝廷钦派的查案大臣,崔大人。
崔孝祯:柴公子,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见到你,前面有家酒楼,不如我们去那里小叙一番可好?
2.蒲阴酒楼 日 内
二人来到酒楼找了个雅间坐下。
崔孝祯:柴公子,你就没有什么想要跟我说的吗?
柴少卿:崔大人,能否容我先问一句?
崔孝祯:公子但讲无妨。
柴少卿:大人身为朝廷钦派的查案大臣,负责调查家父被杀一案,不知查到了些什么?案件有何进展?是否已查到真凶?
崔孝祯:据定州知州薛大人和蒲阴知县言大人给出的说法,此案并不复杂,杀死侯爷的凶手就是侯府的管家鲁四,目前鲁四也已经签供画押,并无犹疑,是一桩铁案。
柴少卿:好一个并无犹疑,好一桩铁案。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既然如此,我也没有必要和大人继续谈下去了。(起身要走)
崔孝祯:公子。
柴少卿:大人还有什么事吗?
崔孝祯:公子为何着急要走?
柴少卿:大人刚刚都说了,此案并无犹疑,是一桩铁案,我们还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吗?
崔孝祯:可我刚刚说,这都是薛大人和言大人给出的说法。我并没有说,这就是此案的真相。
柴少卿:那此案的真相是什么?
崔孝祯:真相就是鲁四并不是杀死侯爷的凶手,他是被人胁迫,不得已才冒名替他人顶罪的。
柴少卿:(立马转过身来)什么!?你是说鲁四是被人胁迫,替人顶罪的?
崔孝祯:据我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应该是这样的。
柴少卿:他被谁胁迫?又是替谁顶罪?
崔孝祯:虽然我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据我观察,胁迫他的人,就是蒲阴的知县大人,言淮允。
柴少卿:言淮允?是他?
崔孝祯:鲁四被关在县衙大牢,被严密看管,没有他知县大人的命令,谁都不能见。除了他,还有谁能够接近鲁四呢?
柴少卿:他为什么要胁迫老鲁叔呢?难道他是凶手?
崔孝祯:这就是我正要问你的地方,令尊大人和言淮允是不是结下过什么仇怨?
柴少卿:我们是四年才前搬来蒲阴的,在此之前,我们与他素不相识。
崔孝祯:那搬来之后呢?
柴少卿:搬来之后我们也没有与他有过多的交往,我爹深居简出,也不大可能与他结什么仇怨啊。
崔孝祯:那依你所说,言淮允应该不是凶手了?
柴少卿:我实在想不出他为什么要杀我爹。
崔孝祯:柴公子,你们搬来蒲阴之前是住在定州城内吧?
柴少卿:其实我们最初是住在瀛州城的,十年前为了躲避战乱流落到了定州城。
崔孝祯:这我有所耳闻。那你们在定州城居住的时候有没有和定州知州薛祖衡结下过什么仇怨?
柴少卿:大人为何这么问?
崔孝祯:根据我的观察,言大人似乎对这薛大人言听计从,虽说是他的上级,但是薛大人对此案也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关心,对此案的真相也是百般遮掩,不像是一个局外人。如果凶手真的是言淮允,那肯定也是薛祖衡指使他这么做的。
柴少卿:可我们家和薛大人之间也没有任何过多的交往,好像也没有什么仇怨。
崔孝祯:难道凶手真的另有其人?只可惜我突审鲁四,他还是不敢在公堂之上翻供,鲁四的女儿已经被他们所控制,令尊大人的尸身也已经被焚毁,很难查出更多的线索了。
柴少卿:我见过我爹的尸身。
崔孝祯:侯爷被杀的时候你不是不在府中吗?你是怎么见到的?
柴少卿:我曾悄悄潜入过县衙的停尸房,见到过一次。
崔孝祯:那你有没有从尸身上发现些什么?他们赶在我来之前焚尸灭迹,肯定是不想让我从尸身上发现什么线索。
柴少卿:大人说的一点不错,尸身上还真有令我起疑的地方。
崔孝祯:是什么?
柴少卿:伤口。
崔孝祯:伤口怎么了?
柴少卿:据他们说,老鲁叔是用一把菜刀杀死了我的父亲,可是父亲尸身上的伤口并不是刀伤所致,更像是尖锐的物体刺入身体所留下的伤口。
崔孝祯:我明白了。看来,这就是他们不想让我知道的东西。
柴少卿:除了这些,大人还查出了什么?
崔孝祯:不瞒公子,昨日我去勘察了案发现场,也就是你的家府。我发现侯府虽然被官府封禁,但是里面却不像是完全没有人的样子。侯府里有一个房间,里面桌上放着一些杂乱的纸张,上面的字看着像是新写的,砚台虽然也已经干了,却还没有落上灰尘,说明也是经常使用的。后来我问过言大人才知道,那是你的房间,你平时喜欢闯荡江湖,因此不常在家中。而且侯府的后门似是有人出入的迹象,所以我断定,必定是你经常从后门悄悄潜入侯府,在家中睹物思人。于是,我今天来到了侯府后门的街上,发现后门所在的街道是个死胡同,基本上没有人过来,我藏身的地方这么隐蔽,却还是被你发现了,说明你对那个街道非常熟悉,所以我断定你肯定是经常去那个地方,我又看你是一副贵公子的打扮,还带有几分江湖气息,所以我就大胆地猜测,你就是侯爷的儿子,柴少卿。
柴少卿:原来如此。观察细致,推理如神,在下佩服。请受在下一拜。(起身行李)
崔孝祯:公子不必多礼。为官者凡遇大案,当须查察真相,明辨是非,使凶手伏法,使死者安息,不生冤情,不违本心,此方为断案之道。
柴少卿:大人有此言论,当属官场清流,一代好官。我本以为……
崔孝祯:以为什么?
柴少卿:大人,你们是住在蒲阴行馆之中,是吗?
崔孝祯:是啊,怎么了?
柴少卿:行馆之中住的人除了您还有谁?
崔孝祯:都是我们一行的人,除了我还有其他几位大人,都是从京城来查案的。你为什么问起这些?
柴少卿:不瞒大人,昨天我救下了一个从行馆里出来的人。
崔孝祯:谁?
柴少卿:我不认识。他从行馆出来后便去了永祥赌坊,后来他追着两个人到了一条偏僻的巷子,那两人看附近没人,便起了杀心,反而将他绑了起来,就在他们动手的时候被我救下。
崔孝祯:那二人为什么要杀他?
柴少卿:据他所说,是那二人偷了他的钱,他去追那二人,却不料追到了没人的地方,那二人看他不依不饶,才凶相毕露,起了杀心。大人可知道,此人是谁?
崔孝祯: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说的这个人应该就是曹士杰。
柴少卿:曹士杰?
崔孝祯:没错,他也是跟随我们来此查案的。在京城的时候,他就有赌钱的习惯,没想到来了这里他还是改不了这个臭毛病!
柴少卿: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
崔孝祯:让公子见笑了,你还以为我们这些人皆是像他这样的贪图享乐之辈。
柴少卿:是我误会大人了。今日一见,才发现大人真是当世好官。
崔孝祯:只不过比旁人更加坚定些罢了,其实哪一个刚踏入仕途的人不是想做一个好官呢,只是世风如此,很难坚守的住自己的本心。
柴少卿:是啊,人心多变,在权力和欲望面前,谁又能记得自己的初心呢。
崔孝祯:少卿,我们相逢即是有缘,不如我们交个朋友可好?
柴少卿:大人可是在朝廷领职的有品级的官员,我可是无官无职,一介白衣。
崔孝祯:无论官职大小,品级高低,对我来说都是身外之物。交友,当随心而行,不需要在意其他的东西。
柴少卿:在我见过的当官的人里,大人是最不像官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也是最像官的。(笑了笑)
崔孝祯:(也笑了笑)哈哈。
柴少卿:蒙大人不弃,在下愿意与大人相交。
崔孝祯:好!那我们以后就是朋友了,就不必再叫我大人了,以后,你就叫我崔兄吧。
柴少卿:这…
崔孝祯:无妨。既是朋友,当然要用朋友之间的称呼了。
柴少卿:哈哈,好,崔兄,那我就不客气了。
崔孝祯:朋友之间,无需客气。
柴少卿:崔兄,你接下来打算怎么继续查案?
崔孝祯:目前来看,我掌握的证据还远远不够。现在鲁四坚持不肯翻供的原因就是为了他的女儿。只要他的女儿还在他们的手里,他们就可以拿这点一直要挟鲁四,除非我们找到真凶,否则,鲁四是绝不可能不顾他女儿的命来翻供的。
柴少卿:没错,老鲁叔的老伴走得早,他就这么一个女儿,他宁愿自己死也不想让女儿白白送命。
崔孝祯:所以说当务之急是找出真正的凶手。昨日我勘察案发现场时,发现令尊大人被杀的正堂的后窗有被人换过的痕迹。那几扇窗应该都是不能打开的,我说的没错吧?
柴少卿:没错,正堂的后窗是不能打开的,除非破窗而入。
崔孝祯:其他几扇窗上都落满灰尘,只有一扇是崭新的,一尘不染,说明那扇窗是刚换上去不久的,很明显,这肯定是凶手当时潜入正堂时所打破的那扇窗。后来他们处理现场时换了个新的上去。
柴少卿:原来是这样,我说凶手是怎么进入到正堂中的。
崔孝祯:从这一点来看,凶手的身法应该不错,不像是普通人,而且我还听说,令尊大人也是习武之人,是这样吗?
柴少卿:是的,我父亲自幼习武,后来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依然强健,我们父子二人切磋的时候,我都没有必然的把握能胜他。
崔孝祯:如果凶手要杀令尊大人,那么令尊就不可能不反抗。既然他能将令尊杀死,那么想必他的功夫也是了得。
柴少卿:崔兄的意思是说,凶手是个武功高手?
崔孝祯:没错。而且你刚刚所说令尊尸身上的伤口是尖锐物体所致,那么凶手所用的武器很可能就是枪矛一类的兵器。
柴少卿:可是…
崔孝祯:可是什么?
柴少卿:我时常行走江湖,也见到过很多武功不错的江湖高手,但他们一般都是用刀剑,没有用枪矛作为兵器的。枪矛作为兵器,适合战场军队协同作战,在军中用的比较多,江湖高手一般是不会用枪矛作为武器的。
崔孝祯:你是怀疑凶手是军中之人?
柴少卿:可是我也实在想不出父亲和军中之人有什么过节。
崔孝祯:那就奇怪了。
柴少卿:哦,对了。
崔孝祯:你想起了什么?
柴少卿:我父亲以前在瀛州的时候有过几个军中的朋友,就是我们还在瀛州居住的时候。
崔孝祯:是十年前的事情吗?
柴少卿:是的。不过那时候我还小,记不大清了,好像有一个姓林的将军和我们家的关系还不错,我小时候还叫过他林伯父。
崔孝祯:姓林的将军,你还记得他的全名叫什么吗?
柴少卿:时间太过久远了,我不记得了。
柴少卿:哼,你不必知道。
崔孝祯:那可否容许我也猜一猜阁下的身份?
柴少卿:你还是省省心吧,你是不会知道我是谁的。
崔孝祯:你叫柴少卿,是文穆侯府的少爷,死去的文穆侯爷的儿子,我说的没错吧?
柴少卿: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崔孝祯:从你的打扮来看,是个贵公子的模样。
柴少卿:这城中的公子爷多了去了,不只有我一个。
崔孝祯:你想不想听个故事?(见柴少卿不说话)侯爷在侯府中遇害,但是侯爷的儿子平日里喜欢闯荡江湖,所以侯爷出事的时候他的儿子并不在府中。后来他得到消息回府,却发现侯府已经被封禁,他只能从后门悄悄翻进府中,怀念父亲,睹物思人。
柴少卿: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崔孝祯:柴公子,你只需要知道,我并不是你的敌人,我是来帮你的。
柴少卿将信将疑,还是渐渐将手中的剑放了下来。
崔孝祯:虽然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但想必你也知道我的身份。
柴少卿:刑部员外郎,朝廷钦派的查案大臣,崔大人。
崔孝祯:柴公子,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见到你,前面有家酒楼,不如我们去那里小叙一番可好?
2.蒲阴酒楼 日 内
二人来到酒楼找了个雅间坐下。
崔孝祯:柴公子,你就没有什么想要跟我说的吗?
柴少卿:崔大人,能否容我先问一句?
崔孝祯:公子但讲无妨。
柴少卿:大人身为朝廷钦派的查案大臣,负责调查家父被杀一案,不知查到了些什么?案件有何进展?是否已查到真凶?
崔孝祯:据定州知州薛大人和蒲阴知县言大人给出的说法,此案并不复杂,杀死侯爷的凶手就是侯府的管家鲁四,目前鲁四也已经签供画押,并无犹疑,是一桩铁案。
柴少卿:好一个并无犹疑,好一桩铁案。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既然如此,我也没有必要和大人继续谈下去了。(起身要走)
崔孝祯:公子。
柴少卿:大人还有什么事吗?
崔孝祯:公子为何着急要走?
柴少卿:大人刚刚都说了,此案并无犹疑,是一桩铁案,我们还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吗?
崔孝祯:可我刚刚说,这都是薛大人和言大人给出的说法。我并没有说,这就是此案的真相。
柴少卿:那此案的真相是什么?
崔孝祯:真相就是鲁四并不是杀死侯爷的凶手,他是被人胁迫,不得已才冒名替他人顶罪的。
柴少卿:(立马转过身来)什么!?你是说鲁四是被人胁迫,替人顶罪的?
崔孝祯:据我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应该是这样的。
柴少卿:他被谁胁迫?又是替谁顶罪?
崔孝祯:虽然我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据我观察,胁迫他的人,就是蒲阴的知县大人,言淮允。
柴少卿:言淮允?是他?
崔孝祯:鲁四被关在县衙大牢,被严密看管,没有他知县大人的命令,谁都不能见。除了他,还有谁能够接近鲁四呢?
柴少卿:他为什么要胁迫老鲁叔呢?难道他是凶手?
崔孝祯:这就是我正要问你的地方,令尊大人和言淮允是不是结下过什么仇怨?
柴少卿:我们是四年才前搬来蒲阴的,在此之前,我们与他素不相识。
崔孝祯:那搬来之后呢?
柴少卿:搬来之后我们也没有与他有过多的交往,我爹深居简出,也不大可能与他结什么仇怨啊。
崔孝祯:那依你所说,言淮允应该不是凶手了?
柴少卿:我实在想不出他为什么要杀我爹。
崔孝祯:柴公子,你们搬来蒲阴之前是住在定州城内吧?
柴少卿:其实我们最初是住在瀛州城的,十年前为了躲避战乱流落到了定州城。
崔孝祯:这我有所耳闻。那你们在定州城居住的时候有没有和定州知州薛祖衡结下过什么仇怨?
柴少卿:大人为何这么问?
崔孝祯:根据我的观察,言大人似乎对这薛大人言听计从,虽说是他的上级,但是薛大人对此案也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关心,对此案的真相也是百般遮掩,不像是一个局外人。如果凶手真的是言淮允,那肯定也是薛祖衡指使他这么做的。
柴少卿:可我们家和薛大人之间也没有任何过多的交往,好像也没有什么仇怨。
崔孝祯:难道凶手真的另有其人?只可惜我突审鲁四,他还是不敢在公堂之上翻供,鲁四的女儿已经被他们所控制,令尊大人的尸身也已经被焚毁,很难查出更多的线索了。
柴少卿:我见过我爹的尸身。
崔孝祯:侯爷被杀的时候你不是不在府中吗?你是怎么见到的?
柴少卿:我曾悄悄潜入过县衙的停尸房,见到过一次。
崔孝祯:那你有没有从尸身上发现些什么?他们赶在我来之前焚尸灭迹,肯定是不想让我从尸身上发现什么线索。
柴少卿:大人说的一点不错,尸身上还真有令我起疑的地方。
崔孝祯:是什么?
柴少卿:伤口。
崔孝祯:伤口怎么了?
柴少卿:据他们说,老鲁叔是用一把菜刀杀死了我的父亲,可是父亲尸身上的伤口并不是刀伤所致,更像是尖锐的物体刺入身体所留下的伤口。
崔孝祯:我明白了。看来,这就是他们不想让我知道的东西。
柴少卿:除了这些,大人还查出了什么?
崔孝祯:不瞒公子,昨日我去勘察了案发现场,也就是你的家府。我发现侯府虽然被官府封禁,但是里面却不像是完全没有人的样子。侯府里有一个房间,里面桌上放着一些杂乱的纸张,上面的字看着像是新写的,砚台虽然也已经干了,却还没有落上灰尘,说明也是经常使用的。后来我问过言大人才知道,那是你的房间,你平时喜欢闯荡江湖,因此不常在家中。而且侯府的后门似是有人出入的迹象,所以我断定,必定是你经常从后门悄悄潜入侯府,在家中睹物思人。于是,我今天来到了侯府后门的街上,发现后门所在的街道是个死胡同,基本上没有人过来,我藏身的地方这么隐蔽,却还是被你发现了,说明你对那个街道非常熟悉,所以我断定你肯定是经常去那个地方,我又看你是一副贵公子的打扮,还带有几分江湖气息,所以我就大胆地猜测,你就是侯爷的儿子,柴少卿。
柴少卿:原来如此。观察细致,推理如神,在下佩服。请受在下一拜。(起身行李)
崔孝祯:公子不必多礼。为官者凡遇大案,当须查察真相,明辨是非,使凶手伏法,使死者安息,不生冤情,不违本心,此方为断案之道。
柴少卿:大人有此言论,当属官场清流,一代好官。我本以为……
崔孝祯:以为什么?
柴少卿:大人,你们是住在蒲阴行馆之中,是吗?
崔孝祯:是啊,怎么了?
柴少卿:行馆之中住的人除了您还有谁?
崔孝祯:都是我们一行的人,除了我还有其他几位大人,都是从京城来查案的。你为什么问起这些?
柴少卿:不瞒大人,昨天我救下了一个从行馆里出来的人。
崔孝祯:谁?
柴少卿:我不认识。他从行馆出来后便去了永祥赌坊,后来他追着两个人到了一条偏僻的巷子,那两人看附近没人,便起了杀心,反而将他绑了起来,就在他们动手的时候被我救下。
崔孝祯:那二人为什么要杀他?
柴少卿:据他所说,是那二人偷了他的钱,他去追那二人,却不料追到了没人的地方,那二人看他不依不饶,才凶相毕露,起了杀心。大人可知道,此人是谁?
崔孝祯: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说的这个人应该就是曹士杰。
柴少卿:曹士杰?
崔孝祯:没错,他也是跟随我们来此查案的。在京城的时候,他就有赌钱的习惯,没想到来了这里他还是改不了这个臭毛病!
柴少卿: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
崔孝祯:让公子见笑了,你还以为我们这些人皆是像他这样的贪图享乐之辈。
柴少卿:是我误会大人了。今日一见,才发现大人真是当世好官。
崔孝祯:只不过比旁人更加坚定些罢了,其实哪一个刚踏入仕途的人不是想做一个好官呢,只是世风如此,很难坚守的住自己的本心。
柴少卿:是啊,人心多变,在权力和欲望面前,谁又能记得自己的初心呢。
崔孝祯:少卿,我们相逢即是有缘,不如我们交个朋友可好?
柴少卿:大人可是在朝廷领职的有品级的官员,我可是无官无职,一介白衣。
崔孝祯:无论官职大小,品级高低,对我来说都是身外之物。交友,当随心而行,不需要在意其他的东西。
柴少卿:在我见过的当官的人里,大人是最不像官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也是最像官的。(笑了笑)
崔孝祯:(也笑了笑)哈哈。
柴少卿:蒙大人不弃,在下愿意与大人相交。
崔孝祯:好!那我们以后就是朋友了,就不必再叫我大人了,以后,你就叫我崔兄吧。
柴少卿:这…
崔孝祯:无妨。既是朋友,当然要用朋友之间的称呼了。
柴少卿:哈哈,好,崔兄,那我就不客气了。
崔孝祯:朋友之间,无需客气。
柴少卿:崔兄,你接下来打算怎么继续查案?
崔孝祯:目前来看,我掌握的证据还远远不够。现在鲁四坚持不肯翻供的原因就是为了他的女儿。只要他的女儿还在他们的手里,他们就可以拿这点一直要挟鲁四,除非我们找到真凶,否则,鲁四是绝不可能不顾他女儿的命来翻供的。
柴少卿:没错,老鲁叔的老伴走得早,他就这么一个女儿,他宁愿自己死也不想让女儿白白送命。
崔孝祯:所以说当务之急是找出真正的凶手。昨日我勘察案发现场时,发现令尊大人被杀的正堂的后窗有被人换过的痕迹。那几扇窗应该都是不能打开的,我说的没错吧?
柴少卿:没错,正堂的后窗是不能打开的,除非破窗而入。
崔孝祯:其他几扇窗上都落满灰尘,只有一扇是崭新的,一尘不染,说明那扇窗是刚换上去不久的,很明显,这肯定是凶手当时潜入正堂时所打破的那扇窗。后来他们处理现场时换了个新的上去。
柴少卿:原来是这样,我说凶手是怎么进入到正堂中的。
崔孝祯:从这一点来看,凶手的身法应该不错,不像是普通人,而且我还听说,令尊大人也是习武之人,是这样吗?
柴少卿:是的,我父亲自幼习武,后来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依然强健,我们父子二人切磋的时候,我都没有必然的把握能胜他。
崔孝祯:如果凶手要杀令尊大人,那么令尊就不可能不反抗。既然他能将令尊杀死,那么想必他的功夫也是了得。
柴少卿:崔兄的意思是说,凶手是个武功高手?
崔孝祯:没错。而且你刚刚所说令尊尸身上的伤口是尖锐物体所致,那么凶手所用的武器很可能就是枪矛一类的兵器。
柴少卿:可是…
崔孝祯:可是什么?
柴少卿:我时常行走江湖,也见到过很多武功不错的江湖高手,但他们一般都是用刀剑,没有用枪矛作为兵器的。枪矛作为兵器,适合战场军队协同作战,在军中用的比较多,江湖高手一般是不会用枪矛作为武器的。
崔孝祯:你是怀疑凶手是军中之人?
柴少卿:可是我也实在想不出父亲和军中之人有什么过节。
崔孝祯:那就奇怪了。
柴少卿:哦,对了。
崔孝祯:你想起了什么?
柴少卿:我父亲以前在瀛州的时候有过几个军中的朋友,就是我们还在瀛州居住的时候。
崔孝祯:是十年前的事情吗?
柴少卿:是的。不过那时候我还小,记不大清了,好像有一个姓林的将军和我们家的关系还不错,我小时候还叫过他林伯父。
崔孝祯:姓林的将军,你还记得他的全名叫什么吗?
柴少卿:时间太过久远了,我不记得了。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