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7242
成片时长:每集约41分钟
阅读:2157
发表:2022/4/14
20集 犯罪,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书剑》第10-12集
1-3
4-6
7-9
10-12
13-15
16-18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2-A-01552】
曹士杰:我要见你们知州大人!
薛祖衡:(缓缓出现)听说曹大人要见我?
曹士杰:薛大人?快救我,薛大人,他们无缘无故就将我抓到这里,你快救我出去!
薛祖衡:是谁抓的你?是他吗?
宋将军:(缓缓出现)曹大人。
曹士杰:啊?你们?
宋将军:这牢房里的日子好过吗?曹大人。
曹士杰:原来你们认识啊,薛大人,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薛祖衡:误会?误会怕是没有了,不过我还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曹士杰:真的是你!?
薛祖衡:没错,是我让宋将军抓你的。
曹士杰:薛大人,你可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话?
薛祖衡:当然记得。你说如果你十日后不能回到京城,就会有人将我指使盘龙山杀死侯爷的那封信移交刑部。
曹士杰:那你为何还要抓我?难道你不怕吗?
薛祖衡:怕是没用的。若不是你步步紧逼,我又何至于行此下策!?
曹士杰:薛祖衡!官匪勾结,刺杀侯爷,你可知,这个罪名可是够你抄家灭门的!你是想跟我鱼死网破吗?好啊,来啊!杀了我,不过一条命而已,可你要搭上的,是几十条命!
薛祖衡:曹大人还真是天真啊。那我实话告诉你,我一条命用不着搭上!
曹士杰:不可能!那封信可是铁证,你拿什么来逃脱罪名!?
薛祖衡:不知道你拿到那封信后有没有比对过字迹,如果你比对过,那你就会发现,那封信根本就不是我写的。
曹士杰:不是你写的?
薛祖衡:实话告诉你,那封信是高大人写的。
曹士杰:那不还是一样?终究还是你吩咐高大人写的。
薛祖衡:怎么会一样呢?这其中的差别可大了去了。如果这封信落到刑部手里,上面派人来查问,我就推说不知,只要他们比对字迹,就会发现那封信确实不是我写的。
曹士杰:你把责任都推到高文恭身上?我就不信,这么大的事,他肯替你顶罪?
薛祖衡:你说的没错,放到谁身上,想来都不愿意替别人抗下这足以灭门的大罪。可是,高大人已经没有机会为自己辩解了。就在昨夜,他已经死了。
曹士杰:(惊恐)什么!?他死了!?
薛祖衡:没错,已经死了。没想到他这么一死,倒还帮了我这么大一个忙。
曹士杰:你!
薛祖衡:所以,死无对证,高大人只能一个人抗下这所有的罪责。
曹士杰:你!你这个卑鄙小人!
薛祖衡:我卑鄙?我小人?那还不是因为你们步步紧逼!?我本以为这件事可以石沉大海,永远不会重见天日,谁知百密一疏,这封信怎么又落到了你的手里!不过曹士杰,我现在倒是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曹士杰:什么机会?
薛祖衡:你只要说出这封信是谁交给你的,我就留你一条性命。
曹士杰:我为什么要相信你?只怕我一说出来,我就没命了吧。
薛祖衡:因为你现在只能相信我。(见曹士杰没有说话)你再好好想想吧,只是这牢里的日子,可不一定那么好过。
说罢,薛祖衡和宋将军离开了牢房。
9.蒲阴言府 夜 内
孙师爷:大人,您听说了吗?高文恭被杀了。
言淮允:听说了。
孙师爷:您说,是不是他?
言淮允:谁?你是指杨忠?
孙师爷:除了他,还有谁有这个动机,又还有谁有这个能力呢?
言淮允:能进入到守卫森严的高府之中杀人,这个杨忠,确实有些能耐。不过,高文恭死了,对我们来说也许并不是坏事。
孙师爷:你说他下个目标,会不会是薛祖衡?
言淮允:高文恭这么一死,薛祖衡肯定会有所防备,那就要看,这位杨大侠的本事到底有多大了。
孙师爷:大人,可是我这心中还是有些担心。
言淮允:担心什么?
孙师爷:我也不知道怎么了,自从逊儿走了以后,我总感觉心中有些慌乱。
言淮允:你是不是怕他会查到咱们的头上来?
孙师爷: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言淮允:你放心,除非他亲手抓住了杨忠,否则怎么可能会查到咱们的头上来?
孙师爷:也许是我多虑了。
言淮允:再说了,以杨忠的本事,怎么可能轻易就被他们抓住?
孙师爷:是,是,大人思虑周全,绝不会有事。
10.定州 日 内
卢元英:自从杀了高文恭,薛祖衡日日小心,每次出行都带这么多护卫。
杨忠:看来当街刺杀也是不可能了,还是要潜入到他府里。
卢元英:我打听过了,他的府里和州府里都安排了重兵把守,怕是机会也不大。
杨忠:他哪来的这么多人?
卢元英:是他调来了一个姓宋的将军,他带领手下的人专门保护薛祖衡。
杨忠:这个薛祖衡,想要杀他,看来还没那么容易。
11.定州薛府 日 内
宋将军:大人。
薛祖衡:宋将军。
宋将军:他们马上就要进入邢州地界了。
薛祖衡:好,那就拜托将军了。
宋将军:大人放心,绝对不留痕迹!
12.京城武府 日 内
武江翰:孝祯,你来了。来,快坐。
崔孝祯:不必了,大人,我今日是来向您辞别的。
武江翰:辞别?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崔孝祯:我向陛下递交了辞官的奏折,陛下已经应允。
武江翰:啊?孝祯,你刚被擢升为刑部侍郎,为何要辞官?
崔孝祯:大人于我有提拔之恩,陛下于我有信任之恩,我愧对大人,也愧对陛下。
武江翰:孝祯,你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吗?
崔孝祯:不瞒大人,我想回一趟定州。
武江翰:你终究还是放不下。
崔孝祯:自从我离开定州回到京城,日夜辗转反侧,思虑难眠。这件事已经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我要去治好我的病。
武江翰:你一定要查明真相吗?
崔孝祯:一定要。
武江翰:查明了真相之后呢?
崔孝祯:替无辜者洗清冤屈,将真凶绳之以法!
武江翰:真凶?难道你直到现在都还以为,陛下是真的在乎到底谁是真凶吗?
崔孝祯:我知道,陛下根本就不在乎这个案子的真凶到底是谁,不在乎鲁四是不是真的有冤屈,也不在乎这件案子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武江翰:那你为何还要执着于查明真相,查出真凶呢!?
崔孝祯:因为我在乎!我曾经也是个地方小官,品阶低,权力小,可是只要遇到冤案,我都会事必躬亲,追查到底,还死者一个公道,还冤者一个清白。我不能让一个凶手逍遥法外,也不能让一个无辜之人蒙受不白之冤!
武江翰:这天下这么大,这世上的冤屈这么多,你能一一还他们清白吗?
崔孝祯:我知道,凭我一己之力,改变不了整个天下。但是自从我做官那天起,在我的手上就没有过一件冤案。如果我现在对我的眼前所见熟视无睹,置身旁外,那我从小读过的圣贤书,立下的鸿鹄志,我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本心,岂不都在此刻化为了泡影。
武江翰:立志坚定,恪守本心,孝祯,你是个好官呐。如果陛下的朝堂上都是像你这样的忠贞之士,何愁天下不安。
崔孝祯:孝祯惭愧,有负陛下恩宠。
武江翰:你能抛却名利,坚守本心,这份执着,难能可贵。
崔孝祯:名利于我如浮云,人生在世,当有比名利二字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用尽一生去追求。
武江翰:你有此信念,我也佩服。只是我担心你此次前去,没有了朝廷大臣的身份,前途会更加凶险。
崔孝祯:大人放心,通过前些日子跟他们的接触,我对他们也有所了解,足以应对。
武江翰:好,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启程?
崔孝祯:陛下已经派人前去收押鲁四,事不宜迟,我明日就要出发。
武江翰:路途迢迢,前程未卜,还望珍重。(行礼)
崔孝祯:大人,您这是干什么,孝祯怎敢受此大礼。
武江翰:孝祯此举,当受此一拜。我忝局朝堂,自叹不如。如若日后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只要你开口,我必当全力相助。
崔孝祯:孝祯多谢大人。(行礼,告别)大人保重。
武江翰:孝祯保重。
13.京城 日 外
崔孝祯的朋友:你真的打算要去?
崔孝祯:我要去了了这桩心事。
崔孝祯的朋友:你是不是可以再好好考虑考虑,毕竟这件事已经与你无关了,你没有必要为了这件与你无关的事放弃(被打断)
崔孝祯:与我无关?冤案不得昭雪,真凶逍遥法外,我食君之禄,位列朝堂,既身为百姓的父母官,当心系天下,怎能说与我无关?
崔孝祯的朋友:可是你仕途正盛,将来少不了被重用提拔,如果你因为此事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岂不惋惜。
崔孝祯:如果我只为了自己的前程就不管不顾,抛却了自己做官的初衷,即使将来官做的再大,我都会于心不安的。
崔孝祯的朋友:可是……(被打断)
崔孝祯:我心意已决,吴兄就不必再劝了。
崔孝祯的朋友:你还是那么执拗。
崔孝祯:我入仕以来,见过多少人情冷暖,这是我心中仅存的一点执念了,还望吴兄理解。
崔孝祯的朋友: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我也不拦你了,我知道,定州,你是迟早要回去的。
崔孝祯:吴兄当知我心。
崔孝祯的朋友:我有什么能够帮上你的?
崔孝祯:前些日子我写信回来,托吴兄帮我查的那个人是不是已经查到了?
崔孝祯的朋友:我查过了,十年前在瀛州官职在统制以上的将军只有一个姓林的,叫林定远,是当时瀛州兵马都部署刘廷让的部将。但是架阁库中关于他的资料也很少,只知道在十年前辽国入侵我大宋的那场战役中,刘廷让率军兵败君子馆,瀛州陷落,而这位林定远带领部队在敌后辗转回旋,后来等到朝廷大军赶到,与大军里应外合,一举反攻,将辽军击退,立下了赫赫战功。此战过后,他得到先太宗皇帝的赏识,被擢升为新任瀛州兵马都部署,统领大军驻防瀛州边境一带,与辽军对峙。四年前,他在与辽军的作战中战死沙场。
崔孝祯:四年前?可据我所知,近几年来,我大宋与辽国之间并无战事啊?
崔孝祯的朋友:这就不知道了,档案中记载的就只有这些。
崔孝祯:看来他说的这个姓林的将军就是这位林定远。
崔孝祯的朋友:谁说的?
崔孝祯:哦,没什么。如此,就多谢吴兄了。
崔孝祯的朋友:崔兄不必客气。只是你此去前路未卜,我能帮你的也只有这些了。
崔孝祯:吴兄的情义,孝祯谨记。不过也请你放心,我对那边的情况已基本了解,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崔孝祯的朋友:崔兄保重。
崔孝祯:保重。
14.京城门口 日 外
崔孝祯:没想到,大人还会来送我。
武江翰:我没有留住你,你现在要走了,我想来送送你。
崔孝祯:我这点执念,想必也只有大人能够理解了。
武江翰:只是前路艰辛,你一个人行走,又没了朝职护身,怕是要吃不少苦头。
崔孝祯:大人放心,我会小心的。
武江翰:(拿出通关文牒)这个你拿着。
崔孝祯:这是?
武江翰:这是大宋的通关文牒,有了它,就可以顺利通行我大宋境内的各个关卡城门,不会被拦下盘问。
崔孝祯:(接过文牒,行礼)多谢大人。
武江翰:(赶忙扶起)孝祯不必多礼。若是你此次前去查到了些什么,需要我呈报给陛下的,你就写信给我,朝中的事我来帮你。
崔孝祯:大人恩情,孝祯谨记。
武江翰:前路迢迢,还望珍重。
崔孝祯:大人保重。
武江翰:保重。
崔孝祯骑上马不舍地出发了。
15.邢州 日 外
薛祖衡:(缓缓出现)听说曹大人要见我?
曹士杰:薛大人?快救我,薛大人,他们无缘无故就将我抓到这里,你快救我出去!
薛祖衡:是谁抓的你?是他吗?
宋将军:(缓缓出现)曹大人。
曹士杰:啊?你们?
宋将军:这牢房里的日子好过吗?曹大人。
曹士杰:原来你们认识啊,薛大人,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薛祖衡:误会?误会怕是没有了,不过我还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曹士杰:真的是你!?
薛祖衡:没错,是我让宋将军抓你的。
曹士杰:薛大人,你可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话?
薛祖衡:当然记得。你说如果你十日后不能回到京城,就会有人将我指使盘龙山杀死侯爷的那封信移交刑部。
曹士杰:那你为何还要抓我?难道你不怕吗?
薛祖衡:怕是没用的。若不是你步步紧逼,我又何至于行此下策!?
曹士杰:薛祖衡!官匪勾结,刺杀侯爷,你可知,这个罪名可是够你抄家灭门的!你是想跟我鱼死网破吗?好啊,来啊!杀了我,不过一条命而已,可你要搭上的,是几十条命!
薛祖衡:曹大人还真是天真啊。那我实话告诉你,我一条命用不着搭上!
曹士杰:不可能!那封信可是铁证,你拿什么来逃脱罪名!?
薛祖衡:不知道你拿到那封信后有没有比对过字迹,如果你比对过,那你就会发现,那封信根本就不是我写的。
曹士杰:不是你写的?
薛祖衡:实话告诉你,那封信是高大人写的。
曹士杰:那不还是一样?终究还是你吩咐高大人写的。
薛祖衡:怎么会一样呢?这其中的差别可大了去了。如果这封信落到刑部手里,上面派人来查问,我就推说不知,只要他们比对字迹,就会发现那封信确实不是我写的。
曹士杰:你把责任都推到高文恭身上?我就不信,这么大的事,他肯替你顶罪?
薛祖衡:你说的没错,放到谁身上,想来都不愿意替别人抗下这足以灭门的大罪。可是,高大人已经没有机会为自己辩解了。就在昨夜,他已经死了。
曹士杰:(惊恐)什么!?他死了!?
薛祖衡:没错,已经死了。没想到他这么一死,倒还帮了我这么大一个忙。
曹士杰:你!
薛祖衡:所以,死无对证,高大人只能一个人抗下这所有的罪责。
曹士杰:你!你这个卑鄙小人!
薛祖衡:我卑鄙?我小人?那还不是因为你们步步紧逼!?我本以为这件事可以石沉大海,永远不会重见天日,谁知百密一疏,这封信怎么又落到了你的手里!不过曹士杰,我现在倒是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曹士杰:什么机会?
薛祖衡:你只要说出这封信是谁交给你的,我就留你一条性命。
曹士杰:我为什么要相信你?只怕我一说出来,我就没命了吧。
薛祖衡:因为你现在只能相信我。(见曹士杰没有说话)你再好好想想吧,只是这牢里的日子,可不一定那么好过。
说罢,薛祖衡和宋将军离开了牢房。
9.蒲阴言府 夜 内
孙师爷:大人,您听说了吗?高文恭被杀了。
言淮允:听说了。
孙师爷:您说,是不是他?
言淮允:谁?你是指杨忠?
孙师爷:除了他,还有谁有这个动机,又还有谁有这个能力呢?
言淮允:能进入到守卫森严的高府之中杀人,这个杨忠,确实有些能耐。不过,高文恭死了,对我们来说也许并不是坏事。
孙师爷:你说他下个目标,会不会是薛祖衡?
言淮允:高文恭这么一死,薛祖衡肯定会有所防备,那就要看,这位杨大侠的本事到底有多大了。
孙师爷:大人,可是我这心中还是有些担心。
言淮允:担心什么?
孙师爷:我也不知道怎么了,自从逊儿走了以后,我总感觉心中有些慌乱。
言淮允:你是不是怕他会查到咱们的头上来?
孙师爷: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言淮允:你放心,除非他亲手抓住了杨忠,否则怎么可能会查到咱们的头上来?
孙师爷:也许是我多虑了。
言淮允:再说了,以杨忠的本事,怎么可能轻易就被他们抓住?
孙师爷:是,是,大人思虑周全,绝不会有事。
10.定州 日 内
卢元英:自从杀了高文恭,薛祖衡日日小心,每次出行都带这么多护卫。
杨忠:看来当街刺杀也是不可能了,还是要潜入到他府里。
卢元英:我打听过了,他的府里和州府里都安排了重兵把守,怕是机会也不大。
杨忠:他哪来的这么多人?
卢元英:是他调来了一个姓宋的将军,他带领手下的人专门保护薛祖衡。
杨忠:这个薛祖衡,想要杀他,看来还没那么容易。
11.定州薛府 日 内
宋将军:大人。
薛祖衡:宋将军。
宋将军:他们马上就要进入邢州地界了。
薛祖衡:好,那就拜托将军了。
宋将军:大人放心,绝对不留痕迹!
12.京城武府 日 内
武江翰:孝祯,你来了。来,快坐。
崔孝祯:不必了,大人,我今日是来向您辞别的。
武江翰:辞别?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崔孝祯:我向陛下递交了辞官的奏折,陛下已经应允。
武江翰:啊?孝祯,你刚被擢升为刑部侍郎,为何要辞官?
崔孝祯:大人于我有提拔之恩,陛下于我有信任之恩,我愧对大人,也愧对陛下。
武江翰:孝祯,你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吗?
崔孝祯:不瞒大人,我想回一趟定州。
武江翰:你终究还是放不下。
崔孝祯:自从我离开定州回到京城,日夜辗转反侧,思虑难眠。这件事已经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我要去治好我的病。
武江翰:你一定要查明真相吗?
崔孝祯:一定要。
武江翰:查明了真相之后呢?
崔孝祯:替无辜者洗清冤屈,将真凶绳之以法!
武江翰:真凶?难道你直到现在都还以为,陛下是真的在乎到底谁是真凶吗?
崔孝祯:我知道,陛下根本就不在乎这个案子的真凶到底是谁,不在乎鲁四是不是真的有冤屈,也不在乎这件案子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武江翰:那你为何还要执着于查明真相,查出真凶呢!?
崔孝祯:因为我在乎!我曾经也是个地方小官,品阶低,权力小,可是只要遇到冤案,我都会事必躬亲,追查到底,还死者一个公道,还冤者一个清白。我不能让一个凶手逍遥法外,也不能让一个无辜之人蒙受不白之冤!
武江翰:这天下这么大,这世上的冤屈这么多,你能一一还他们清白吗?
崔孝祯:我知道,凭我一己之力,改变不了整个天下。但是自从我做官那天起,在我的手上就没有过一件冤案。如果我现在对我的眼前所见熟视无睹,置身旁外,那我从小读过的圣贤书,立下的鸿鹄志,我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本心,岂不都在此刻化为了泡影。
武江翰:立志坚定,恪守本心,孝祯,你是个好官呐。如果陛下的朝堂上都是像你这样的忠贞之士,何愁天下不安。
崔孝祯:孝祯惭愧,有负陛下恩宠。
武江翰:你能抛却名利,坚守本心,这份执着,难能可贵。
崔孝祯:名利于我如浮云,人生在世,当有比名利二字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用尽一生去追求。
武江翰:你有此信念,我也佩服。只是我担心你此次前去,没有了朝廷大臣的身份,前途会更加凶险。
崔孝祯:大人放心,通过前些日子跟他们的接触,我对他们也有所了解,足以应对。
武江翰:好,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启程?
崔孝祯:陛下已经派人前去收押鲁四,事不宜迟,我明日就要出发。
武江翰:路途迢迢,前程未卜,还望珍重。(行礼)
崔孝祯:大人,您这是干什么,孝祯怎敢受此大礼。
武江翰:孝祯此举,当受此一拜。我忝局朝堂,自叹不如。如若日后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只要你开口,我必当全力相助。
崔孝祯:孝祯多谢大人。(行礼,告别)大人保重。
武江翰:孝祯保重。
13.京城 日 外
崔孝祯的朋友:你真的打算要去?
崔孝祯:我要去了了这桩心事。
崔孝祯的朋友:你是不是可以再好好考虑考虑,毕竟这件事已经与你无关了,你没有必要为了这件与你无关的事放弃(被打断)
崔孝祯:与我无关?冤案不得昭雪,真凶逍遥法外,我食君之禄,位列朝堂,既身为百姓的父母官,当心系天下,怎能说与我无关?
崔孝祯的朋友:可是你仕途正盛,将来少不了被重用提拔,如果你因为此事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岂不惋惜。
崔孝祯:如果我只为了自己的前程就不管不顾,抛却了自己做官的初衷,即使将来官做的再大,我都会于心不安的。
崔孝祯的朋友:可是……(被打断)
崔孝祯:我心意已决,吴兄就不必再劝了。
崔孝祯的朋友:你还是那么执拗。
崔孝祯:我入仕以来,见过多少人情冷暖,这是我心中仅存的一点执念了,还望吴兄理解。
崔孝祯的朋友: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我也不拦你了,我知道,定州,你是迟早要回去的。
崔孝祯:吴兄当知我心。
崔孝祯的朋友:我有什么能够帮上你的?
崔孝祯:前些日子我写信回来,托吴兄帮我查的那个人是不是已经查到了?
崔孝祯的朋友:我查过了,十年前在瀛州官职在统制以上的将军只有一个姓林的,叫林定远,是当时瀛州兵马都部署刘廷让的部将。但是架阁库中关于他的资料也很少,只知道在十年前辽国入侵我大宋的那场战役中,刘廷让率军兵败君子馆,瀛州陷落,而这位林定远带领部队在敌后辗转回旋,后来等到朝廷大军赶到,与大军里应外合,一举反攻,将辽军击退,立下了赫赫战功。此战过后,他得到先太宗皇帝的赏识,被擢升为新任瀛州兵马都部署,统领大军驻防瀛州边境一带,与辽军对峙。四年前,他在与辽军的作战中战死沙场。
崔孝祯:四年前?可据我所知,近几年来,我大宋与辽国之间并无战事啊?
崔孝祯的朋友:这就不知道了,档案中记载的就只有这些。
崔孝祯:看来他说的这个姓林的将军就是这位林定远。
崔孝祯的朋友:谁说的?
崔孝祯:哦,没什么。如此,就多谢吴兄了。
崔孝祯的朋友:崔兄不必客气。只是你此去前路未卜,我能帮你的也只有这些了。
崔孝祯:吴兄的情义,孝祯谨记。不过也请你放心,我对那边的情况已基本了解,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崔孝祯的朋友:崔兄保重。
崔孝祯:保重。
14.京城门口 日 外
崔孝祯:没想到,大人还会来送我。
武江翰:我没有留住你,你现在要走了,我想来送送你。
崔孝祯:我这点执念,想必也只有大人能够理解了。
武江翰:只是前路艰辛,你一个人行走,又没了朝职护身,怕是要吃不少苦头。
崔孝祯:大人放心,我会小心的。
武江翰:(拿出通关文牒)这个你拿着。
崔孝祯:这是?
武江翰:这是大宋的通关文牒,有了它,就可以顺利通行我大宋境内的各个关卡城门,不会被拦下盘问。
崔孝祯:(接过文牒,行礼)多谢大人。
武江翰:(赶忙扶起)孝祯不必多礼。若是你此次前去查到了些什么,需要我呈报给陛下的,你就写信给我,朝中的事我来帮你。
崔孝祯:大人恩情,孝祯谨记。
武江翰:前路迢迢,还望珍重。
崔孝祯:大人保重。
武江翰:保重。
崔孝祯骑上马不舍地出发了。
15.邢州 日 外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