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2950
成片时长:约110分钟
阅读:1856
发表:2024/5/6
剧情
电影剧本
病毒战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国作登字-2024-A-00068988】
刘一萱:那就这么定了啊。
李紫苏:说好的要给家里报信用呢?
刘一萱:这不才更能体现你太阳能充电宝的牛掰嘛。
李紫苏:是呢哦。
杨帆:你们觉得这次任务需要多久啊?
刘一萱:全世界得有3000个队伍了吧,国内都九百多了。
李紫苏:看新闻是。
刘一萱:每个组每天哪怕只能碰到5种动物,一天就一万五了,一个月45万。
李紫苏:你等等美女,全世界的脊椎动物一共才5万种。
刘一萱:那就算上没脊椎的咯,昆虫啥的,它们身上不是也有微生物。
李紫苏:这有用呢?
刘一萱:草莓球菌只感染脊椎动物那是它,我们要找的噬菌体又不一定。
李紫苏:(点点头)那倒也是。
刘一萱:所以应该用不了多久吧,重复的再多,排查一两个月还不够?
李紫苏:按我的经验,不要说一天5种,5天能碰到一种都得看缘分。
杨帆:啊?不至于吧?
李紫苏:很至于,而且还不一定抓得住。
曹阳:(亮了下手里的枪)你是在质疑我们的枪法么?
李紫苏:那倒不是,主要野生动物们都很机灵,看见人就跑了或者藏了,想靠近很难啊。
段博文:如果离挺远就开枪打不中吓跑了也很麻烦。
王栋:打中的地方要是不合适给整受伤甚至死了,这儿可到处都是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也够我们受的。
李紫苏:对啊。
队长:疫情不结束迟早传到这儿,到时候不是更惨,只能说尽量不伤害它们吧。
刘一萱:嗯。
118.森林 日 外
刘一萱:李紫苏你个乌鸦嘴。
李紫苏:我咋了。
刘一萱:我们这走了三天了吧,啥都没碰见。
曹阳:就是,乌鸦嘴。
李紫苏:淡定,等开了张后边就快了。
段博文:我们就这样漫无目的的走就能碰到呢?
李紫苏:这儿,高黎贡山,可是有世界物种基因库、珍惜动植物避难所称号的,要这儿都碰不到别的地方咋办。
队长:听说这方案就是你们提出来的?
刘一萱:算是,但我后来查过,用噬菌体对付细菌本就是一种治疗细菌感染的方案,一百多年前就有人尝试过,现在食品、水产一些地方也在用,只不过抗生素更方便。
队长:就是说我们确实不是异想天开呗。
刘一萱:那当然。
段博文:那就得了,安心找吧。
李紫苏:加油!
刘一萱:加油!
119.森林 日 外
队伍走到一条河边,王海洋看见远处一头羚牛正在喝水。
王海洋:(打手势)停。
队长几人马上追上来。
李紫苏:(喊到)哇,六不像。
刘一萱:(拍了李紫苏一下)你小点声。
李紫苏:(捂嘴,小声)终于要开张啦。
刘一萱:(看着平板电脑)资料说,羚牛属于群居动物,单独行动的公羚牛非常暴躁,危险程度不亚于虎豹,大家小心点。
李紫苏:啊?它不是吃素的么?
马鹏飞:它是吃素,但它头上的角不是呗。
刘一萱:反正资料说黑熊见了都得跑。
曹阳:我们仨都去,待会儿一起开枪,打完马上躲好,等麻醉药生效了大家再出来,应该没问题。
队长:海洋,鹏飞,你们也跟着,不到危急时刻不要开枪。
王海洋,马鹏飞:是。
五人分散开以树和草为掩护小心翼翼像羚牛走去。
120.森林 日 外
曹阳:准备好了没。
四人:就位。
曹阳:海洋鹏飞,可没你俩事儿哈,别手一抖打出去。
王海洋:废话真多。
曹阳:预备,3,2,1。
三发麻醉枪弹同时击中羚牛屁股,羚牛抬起头警惕的看了下四周,看见没什么动静后继续喝水。
王海洋马鹏飞全神贯注的注视着羚牛,曹阳等重新装弹后也看着羚牛。
羚牛慢慢倒在地上。
曹阳:报告,搞定。
队长:收到。
121.森林 日 外
刘一萱:这头得有几百公斤吧?
队长:起码三四百。
曹阳:麻药最多持续一小时,搞不好半小时就过了。
李紫苏:嗯。
刘一萱看着平板上的羚牛内脏图在羚牛身上比划。
刘一萱:瘤胃大概在这里,大肠在这儿。
李紫苏:你取瘤胃,我取大肠。
刘一萱:嗯。
两人戴上手套,拿起针管在两个地方各自取了两个样,然后分别注入培养皿。
李紫苏:可以了。
队长:我们先去那边藏起来等结果,留俩人等到羚牛醒了再走。
沈思远:我们俩看着吧,你们歇会儿。
队长:好。
沈思远、杨帆在离几米远的地方看着周围,剩下的人收拾东西走开。
122.森林 日 外
羚牛动了一下。
沈思远:醒了醒了。
杨帆:撤。
两人边走边回头看,羚牛慢慢站了起来奇怪的看着周围。
123.森林 日 外
沈思远、杨帆走了过来。
沈思远:咋样?
刘一萱:当然不行了,它醒了?
杨帆:嗯,已经站起来了。
队长:那就好,走吧。
众人:走。
124.森林 日 外
马鹏飞:有人过来。
王海洋打了个暂停的手势,众人停了下来。
125.森林 日 外
五名护林员组成的小队拄着登山杖边登山边大声聊天。
护林员甲:这次出来收获很大啊。
护林员乙:哈哈哈,金丝猴家族的成员又多咯。
护林员丙:对啊,上次被相机拍到的时候怀上没几天吧。
护林员丁:上次拍到的时候是晚上,能看多清楚。
护林员丙:也对。
126.森林 日 外
马鹏飞:队长,没带武器。
队长:那去跟他们打个招呼。
马鹏飞:是。
127.森林 日 外
队长:(大喊)大叔,大叔。
护林员甲:有人在喊我们?
护林员乙:那边,像是解放军。
护林员丙:解放军来这儿干嘛?
护林员乙:你没听新闻上招募志愿者到野外找什么东西应对疫情么,可能他们就是吧。
护林员甲:哦对,好像我儿子提过。
护林员甲:诶,是解放军同志吧,你们好啊。
队长:大家好。
两队人走近了。
队长:大叔,你们是附近村民么?
护林员甲:是,兼职护林员。
刘一萱:护林员?那你们对这块的野生动物很熟悉?
护林员乙:当然。
李紫苏:那能带我们找找么?我们就做个试验,不会伤害它们。
护林员甲:有解放军在这儿呢,小意思。
护林员乙:早猜到你们来干啥啦,新闻上天天报道。
刘一萱:是吗?
护林员甲:你们不知道?
刘一萱:我们都出来半个多月了,与世隔绝啊。
李紫苏:只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哈哈。
护林员乙:这个现在参与的人可多了,不管国内国外,山川河流,湖泊沼泽,雪山草地,沙漠森林,哎呀,反正你能想到有活物的地方就有队伍去,热闹得很呐。
刘一萱:哇,可以可以。
李紫苏: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愿意加入哦。
队长:突然信心大增是不是。
李紫苏:哈哈哈。
护林员甲:再往前两公里左右就有白眉长臂猿一家四口。
队长:好。
128.森林 日 外
护林员乙:你们听,这个叫声就是了。
刘一萱:应该很近了吧。
护林员乙:嗯。
护林员甲:看,那边树梢上。
李紫苏:说好的要给家里报信用呢?
刘一萱:这不才更能体现你太阳能充电宝的牛掰嘛。
李紫苏:是呢哦。
杨帆:你们觉得这次任务需要多久啊?
刘一萱:全世界得有3000个队伍了吧,国内都九百多了。
李紫苏:看新闻是。
刘一萱:每个组每天哪怕只能碰到5种动物,一天就一万五了,一个月45万。
李紫苏:你等等美女,全世界的脊椎动物一共才5万种。
刘一萱:那就算上没脊椎的咯,昆虫啥的,它们身上不是也有微生物。
李紫苏:这有用呢?
刘一萱:草莓球菌只感染脊椎动物那是它,我们要找的噬菌体又不一定。
李紫苏:(点点头)那倒也是。
刘一萱:所以应该用不了多久吧,重复的再多,排查一两个月还不够?
李紫苏:按我的经验,不要说一天5种,5天能碰到一种都得看缘分。
杨帆:啊?不至于吧?
李紫苏:很至于,而且还不一定抓得住。
曹阳:(亮了下手里的枪)你是在质疑我们的枪法么?
李紫苏:那倒不是,主要野生动物们都很机灵,看见人就跑了或者藏了,想靠近很难啊。
段博文:如果离挺远就开枪打不中吓跑了也很麻烦。
王栋:打中的地方要是不合适给整受伤甚至死了,这儿可到处都是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也够我们受的。
李紫苏:对啊。
队长:疫情不结束迟早传到这儿,到时候不是更惨,只能说尽量不伤害它们吧。
刘一萱:嗯。
118.森林 日 外
刘一萱:李紫苏你个乌鸦嘴。
李紫苏:我咋了。
刘一萱:我们这走了三天了吧,啥都没碰见。
曹阳:就是,乌鸦嘴。
李紫苏:淡定,等开了张后边就快了。
段博文:我们就这样漫无目的的走就能碰到呢?
李紫苏:这儿,高黎贡山,可是有世界物种基因库、珍惜动植物避难所称号的,要这儿都碰不到别的地方咋办。
队长:听说这方案就是你们提出来的?
刘一萱:算是,但我后来查过,用噬菌体对付细菌本就是一种治疗细菌感染的方案,一百多年前就有人尝试过,现在食品、水产一些地方也在用,只不过抗生素更方便。
队长:就是说我们确实不是异想天开呗。
刘一萱:那当然。
段博文:那就得了,安心找吧。
李紫苏:加油!
刘一萱:加油!
119.森林 日 外
队伍走到一条河边,王海洋看见远处一头羚牛正在喝水。
王海洋:(打手势)停。
队长几人马上追上来。
李紫苏:(喊到)哇,六不像。
刘一萱:(拍了李紫苏一下)你小点声。
李紫苏:(捂嘴,小声)终于要开张啦。
刘一萱:(看着平板电脑)资料说,羚牛属于群居动物,单独行动的公羚牛非常暴躁,危险程度不亚于虎豹,大家小心点。
李紫苏:啊?它不是吃素的么?
马鹏飞:它是吃素,但它头上的角不是呗。
刘一萱:反正资料说黑熊见了都得跑。
曹阳:我们仨都去,待会儿一起开枪,打完马上躲好,等麻醉药生效了大家再出来,应该没问题。
队长:海洋,鹏飞,你们也跟着,不到危急时刻不要开枪。
王海洋,马鹏飞:是。
五人分散开以树和草为掩护小心翼翼像羚牛走去。
120.森林 日 外
曹阳:准备好了没。
四人:就位。
曹阳:海洋鹏飞,可没你俩事儿哈,别手一抖打出去。
王海洋:废话真多。
曹阳:预备,3,2,1。
三发麻醉枪弹同时击中羚牛屁股,羚牛抬起头警惕的看了下四周,看见没什么动静后继续喝水。
王海洋马鹏飞全神贯注的注视着羚牛,曹阳等重新装弹后也看着羚牛。
羚牛慢慢倒在地上。
曹阳:报告,搞定。
队长:收到。
121.森林 日 外
刘一萱:这头得有几百公斤吧?
队长:起码三四百。
曹阳:麻药最多持续一小时,搞不好半小时就过了。
李紫苏:嗯。
刘一萱看着平板上的羚牛内脏图在羚牛身上比划。
刘一萱:瘤胃大概在这里,大肠在这儿。
李紫苏:你取瘤胃,我取大肠。
刘一萱:嗯。
两人戴上手套,拿起针管在两个地方各自取了两个样,然后分别注入培养皿。
李紫苏:可以了。
队长:我们先去那边藏起来等结果,留俩人等到羚牛醒了再走。
沈思远:我们俩看着吧,你们歇会儿。
队长:好。
沈思远、杨帆在离几米远的地方看着周围,剩下的人收拾东西走开。
122.森林 日 外
羚牛动了一下。
沈思远:醒了醒了。
杨帆:撤。
两人边走边回头看,羚牛慢慢站了起来奇怪的看着周围。
123.森林 日 外
沈思远、杨帆走了过来。
沈思远:咋样?
刘一萱:当然不行了,它醒了?
杨帆:嗯,已经站起来了。
队长:那就好,走吧。
众人:走。
124.森林 日 外
马鹏飞:有人过来。
王海洋打了个暂停的手势,众人停了下来。
125.森林 日 外
五名护林员组成的小队拄着登山杖边登山边大声聊天。
护林员甲:这次出来收获很大啊。
护林员乙:哈哈哈,金丝猴家族的成员又多咯。
护林员丙:对啊,上次被相机拍到的时候怀上没几天吧。
护林员丁:上次拍到的时候是晚上,能看多清楚。
护林员丙:也对。
126.森林 日 外
马鹏飞:队长,没带武器。
队长:那去跟他们打个招呼。
马鹏飞:是。
127.森林 日 外
队长:(大喊)大叔,大叔。
护林员甲:有人在喊我们?
护林员乙:那边,像是解放军。
护林员丙:解放军来这儿干嘛?
护林员乙:你没听新闻上招募志愿者到野外找什么东西应对疫情么,可能他们就是吧。
护林员甲:哦对,好像我儿子提过。
护林员甲:诶,是解放军同志吧,你们好啊。
队长:大家好。
两队人走近了。
队长:大叔,你们是附近村民么?
护林员甲:是,兼职护林员。
刘一萱:护林员?那你们对这块的野生动物很熟悉?
护林员乙:当然。
李紫苏:那能带我们找找么?我们就做个试验,不会伤害它们。
护林员甲:有解放军在这儿呢,小意思。
护林员乙:早猜到你们来干啥啦,新闻上天天报道。
刘一萱:是吗?
护林员甲:你们不知道?
刘一萱:我们都出来半个多月了,与世隔绝啊。
李紫苏:只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哈哈。
护林员乙:这个现在参与的人可多了,不管国内国外,山川河流,湖泊沼泽,雪山草地,沙漠森林,哎呀,反正你能想到有活物的地方就有队伍去,热闹得很呐。
刘一萱:哇,可以可以。
李紫苏: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愿意加入哦。
队长:突然信心大增是不是。
李紫苏:哈哈哈。
护林员甲:再往前两公里左右就有白眉长臂猿一家四口。
队长:好。
128.森林 日 外
护林员乙:你们听,这个叫声就是了。
刘一萱:应该很近了吧。
护林员乙:嗯。
护林员甲:看,那边树梢上。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