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12526
成片时长:约41分钟
阅读:11717
发表:2015/4/3
30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大秦第一功臣》第1集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三十集电视剧本《大秦第一功臣》分集梗概
第一集 战国中期,秦国国都栎阳久旱无雨,眼见收成无望,突然天降金色大雨,解除干旱。秦国百姓皆以为这是天降吉兆。栎阳天降金雨的神异现象被周朝司天监和太史儋视为上天谶兆,并将此事报告给周天子周烈王。认为从天象主兆看,秦国将有动乱出现,但是经过这场乱事之后,有德行的君主将使秦国国势日渐昌盛。太史儋结合前年冬季桃花盛开,以及这栎阳下金雨的一系列异相,告诉周烈王:天象谶兆:周以前和秦国合为一处到分别为二,分别了五百年后又要重新合并,合并十七年后将会有霸王出世。周烈王深感震惊。秦国国君秦惠公驾崩,权臣大庶长嬴改认为幼君不足以服众,遂发动政变,将年幼的国君出子及太后沉入深潭。并自作主张拥立天资聪慧过人,有人主气魄的世子师隰为新君。大庶长此举遭到众大臣强烈反对,大庶长恼羞成怒,大肆屠杀大臣。秦国陷入动荡。三晋之一的魏国觊觎秦国内乱,欲兴师夺取秦国边陲重镇西河。将军吴起请缨出征,但魏国众大臣认为劳师动众征伐地处蛮荒的秦国得不偿失,深得魏文侯宠信的李克力排众议,从政治军事战略角度考虑,认为夺取西河边陲重镇对魏国大有裨益,鼎力支持吴起伐秦。魏文侯遂拜吴起为将兴师伐秦。能征惯战的吴起决定抛弃辎重,采取轻骑决战,以争取速胜。大敌当前,镇守西河的秦军主将杞梁却不积极部署防务,照样饮酒作乐。具有强烈爱国心的下级军尉蒙公望主动请缨,请求组织敢死队突袭魏军,配合主力反攻。阴险的杞梁假意赞赏,却暗令部下将老弱病残拨给蒙公望,企图一箭双雕坐收渔人之利。蒙公望率领五百名由老弱病残组成的敢死队向魏军发起突袭,给立足未稳的魏军以极大杀伤,但敢死队伤亡殆尽。
第二集 魏军惨胜,让始料不及的吴起大为震惊,并对秦军敢死队成员全由老弱病残组成大惑不解,他从俘虏口中探悉:此次秦军敢死队的突袭并非系秦军主将杞梁的安排。终于明白秦军敢死队之所以全由老弱病残组成的原因,遂率余部迅疾挺进。秦军主将杞梁拒绝部下驰援蒙公望敢死队的要求,并为魏军疲弱假象所惑,改变固守待援既定战略,轻率领军出城迎战,结果陷入魏军埋伏。原本草包的杞梁顿失方寸,非但不组织将士突围,反独自临阵脱逃。失去指挥的秦军更是形同散沙,最终西河边城沦陷魏军之手。秦军败绩传到秦国京城,秦国百姓举行国殇。以公子虔、甘龙、公孙贾为首的秦国大臣们利用太庙祭祖之际,诛杀了骄横一时的权臣大庶长嬴改。大获全胜的吴起主张乘胜再接再厉,继续对秦国用兵。不料反遭魏武侯猜忌,吴起被迫解甲归田。新即位的秦孝公决意励精图治,立誓兴邦。近臣景监认为秦国之所以会虎落平阳,皆由国势逊于诸侯列强,而国势不畅皆由各级官吏懈怠公务,耍权弄术大搞腐败所致。提出当务之急应惩治腐败革新政治,走富国强兵之路。而朝中大臣顽固守旧观念陈腐,不思进取;彼此之间又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全然不把国事放在心上,认为秦国若要走富国强兵之路,必须先得耿直忠勇之贤臣相助方能奏效。秦孝公深以为然,当朝宣布: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别国宾客,只要能进献良策使秦国富强者,就给予进官加爵,赐封良田美宅,嘉奖其功。魏相国公叔痤病危,临终之际将家臣中庶子卫鞅举荐给魏惠王,作为自己的继承者。并对魏王叮嘱:如果不用卫鞅就务必要杀掉此人,勿使其为别国所用。魏惠王却不以为然。嫉贤妒能的公子昂获悉卫鞅欲去秦国谋求出路,连夜进宫撺掇魏惠王杀掉卫鞅。谁知弄巧成拙,反让魏惠王疑心公子昂与公叔痤合唱双簧。
第三集 卫鞅与女友瑶姬依依惜别,卫鞅许诺自己功成名就即来迎娶瑶姬。在函谷关,他目睹了秦民万众一心的场景,感到秦国大有希望。到达秦国都栎阳,卫鞅先去拜会秦孝公近臣景监,通过交谈,卫鞅一席震耳发聩的言论使景监大为折服,遂将卫鞅带入宫中谒见秦孝公。老谋深算的公子虔暗中遣人打探卫鞅进宫谈话内容。卫鞅初见秦孝公,大谈远古时期三皇五帝治国之道,秦孝公听得索然无味,责怪景监举荐不当。景监埋怨卫鞅所言迂腐,不合时宜,难以迎合君主心意。卫鞅解释游说好比量体裁衣,自己初见秦王,唯恐秦孝公心志高远,故而有意大谈远古三皇五帝之道,旨在试探秦孝公心志所在;初次游说虽然失利,但自己已经探明秦孝公心意,倘若再次觐见秦王,定能马到成功。景监答应相机促成卫鞅再度进宫游说。与此同时,魏惠王雄心勃勃,急于图强称霸,也在广征人才。鬼谷子门徒庞涓进献以武力称霸天下的治国方略。魏惠王筑坛拜将,庞涓受命操演军士,准备问鼎天下。秦孝公慨叹无贤臣辅佐。景监乘机再度举荐卫鞅,称其有霸术欲进献。秦孝公果然大感兴趣,当即召卫鞅进宫。卫鞅指出,秦国当务之急应鼓励百姓积极致力耕作农桑,劝农耕战。只要能拥有发达的农业和强大的军事作后盾,再加上内修明政,大秦就一定会很快富强起来的。卫鞅向秦王进献“废井田,开阡陌,劝农耕战,奖励军功,兴利除弊”治国国策。秦孝公大喜,当即决定实行新政。卫鞅提醒:霸术有悖人情,一旦真要实施起来,必将在朝野上下掀起轩然大波,要秦王先考虑三天后再行决定。三日后秦孝公临朝宣布变法实行新政。此举果然遭到以甘龙为首的元老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卫鞅舌战群儒,力挫群臣,秦孝公力排众议,委任卫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政务。
第四集 元老大臣们欲联名上奏请求秦孝公收回成命,公子虔授意暂时隐忍,要善于大造声势,达到积销毁骨目的。卫鞅在城南门外立木求信,颁布新法条令,秦国百姓为之轰动。卫鞅视察了解百姓农耕情况,却发现栎阳县令严重渎职。适逢两村村民为灌溉用水引发集体械斗。卫鞅及时率人赶赴现场予以制止,并针对秦民好勇斗狠强悍秉性因势利导,教化悍民同仇敌忾,两村村民大受感动,双方停止械斗握手言欢。纨绔子弟不满新法取消贵族子弟因袭爵禄做法,肆意谩骂新法。神秘的紫衣袍客乘机推波助澜。卫鞅在开展户籍钱粮普查政务期间,惩办了渎职的官员,警诫百官尽职尽责。奸商们苦于新法制裁,携重礼求太师公孙贾庇护。针对秦国虽据有关中沃野之地,但是严重缺乏劳力开发的严酷现实,卫鞅决定施行“废井田,开阡陌”。对纨绔子弟及贵族门下的清客,都给予分派相应徭役,迫使其以劳动来换取功名利禄。并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教化黎民致力农耕。官员们对此不解,认为百姓经商于国百利而无一害。卫鞅解释:齐国因地理所限,只好通过发展渔盐业赚取收入,再从别国买进粮食以自给自足。而如今秦国空拥有千里沃野,却因缺乏足够的劳力而无法开垦成良田,反倒耗费国家大量的财力物力去从别国购进粮食。而大量的劳力却流失到社会上,许多人热衷于投机牟取暴利,不仅对国家没有带来丝毫的经济效益,相反倒助长了好逸恶劳重商轻农的歪风邪气,不利于教化百姓。故此采取重农抑商的方针,以此来促进秦国农业的蓬勃发展,从而达到壮大秦国国力的最终目的。赵万三所属粮行私自哄抬米价,大斗换小斗,往粮食中掺沙填土,坑害百信。引起百姓强烈不满,纷纷聚集粮店说理。粮行掌柜诡言狡辩,竟谎称哄抬粮价是秉承朝廷所推行的新法令而为。
第五集 魏将军押送国库储备军粮至军人市场内的万源粮行做黑市交易,恰好被乔装私访的卫鞅看见,卫鞅深感蹊跷,怀疑这批军粮被当做黑市交易的,遂潜行粮行探察究竟。赵万三设宴盛情款待魏将军,席间魏将军自爆交易行情:只要这批大宗粮食被赵万三倒运出秦国境外,卖与山东六国,交易做成后便可获得不菲之巨额利润。赵、魏两人弹冠相庆。军粮装卸完毕,几名押运军粮的军士聚集在小酒店喝酒闲聊,历数军营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和阴暗面。卫鞅也以普通军士身份混迹其中,欲了解押运到万源粮行的军粮究竟是否被用做黑市交易。
适逢对面妓院拐出现卖姑娘惨剧。由此引发军士们感慨。卫鞅从押运粮的军卒口中获知了大量有关军营的弊政内幕,不但确定了魏将军所押运的军粮确系朝廷京畿大营的储备军粮,另外还获悉,贪婪成性的主将子都与万源粮行老板赵万三相互勾结,共同盗卖国库储备军粮的卑劣罪行。并从兵士们的口中,卫鞅还了解到京畿大营主将子都克扣军士军粮军饷、冒领军功、吃空额饷银等卑劣行径。此外,卫鞅从士兵们的闲谈中,还间接了解到蒙公望从军的曲折经历。搞清了当年西河之役秦军之所以丧师辱国的根本原因所在。卫鞅从军士们的牢骚中也看到了广大官兵对军营存在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也感受到广大秦军将士们极力渴望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卫鞅回衙立即采取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夜带人突击性巡查京畿大营,并且要求巡察粮囤。做贼心虚的子都果然惊慌失措,百般阻挠夜巡粮囤,为了消灭罪证便狗急跳墙,竟然派心腹牙将何啸纵火焚烧军粮囤,企图欲盖弥彰。不料牙将失手被卫士所擒。穷途末路的子都利用夜色遁逃。卫鞅连夜审讯牙将何啸,何啸对受子都唆使纵火焚粮事实供认不讳。卫鞅以请君入瓮方式拘来赵万三,在大量事实面前赵万三不得不低头认罪。
第六集 卫鞅处置完赵万三等一干人犯,并召集京畿大营将领们训示,当众表明心志:卫鞅痛斥子都等在军营营私舞弊败坏朝纲的种种卑劣罪行。使广大军营将校深刻意识到,子都等奸佞为祸军营多年,极大程度败坏了朝廷大元形象,损害了朝廷威仪,戕害到国家利益。卫鞅表示,自己既然秉承君命专司变法政务,匡扶朝纲,就一定会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兴利除弊,绝不姑息养奸,彻底涤荡朝堂内外污秽,重振朝纲。并表示希望变法能得到军营将士的鼎力支持。众将领聆听完训示无不为之动容,纷纷发言历数子都等奸人为祸军营营私舞弊的罪状。并表示坚决拥护左庶长变革新法重振朝纲。卫鞅当即委任钟离将军代行中军元帅职权,孙将军代行上军元帅职事,薛将军代行下军元帅职事,卫鞅勉励钟离、孙、薛三人同心协力忠职守责,重振军威。卫鞅回到衙署后,又去探望女儿被拐卖到妓院的蒙老汉,蒙老汉哭诉女儿被怪拐卖的惨痛往事。卫鞅劝慰蒙老汉,答应帮他救回女儿。属吏孟兰皋向卫鞅汇报京畿大营盗卖军粮案情进展情况,提到前几任粮库的库司有的不明不白就暴病而亡,还有的蹊跷自杀而死,而最后一任库司尹良仕也销声匿迹了。另外经过盘查,军营粮库粮食的入库支出帐册上记的数字跟实际相差悬殊太大,根本就是一笔糊涂帐。就在案情似乎陷入死胡同之际,尹良仕突然现身求见,不但为案情的突破提供了决定性关键证据,还向卫鞅检举与子都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监察御史的卑劣罪行,由此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惨痛往事,尹良仕讲述了陆库司因秉守大义反遭奸人杀害的经过。卫鞅深为陆、尹两名库司大义行径而感动。孟兰皋假借寻亲名义到戍京兵马司查找蒙公望档案,渎职的兵马司司曹居然弄虚作假。
第七集 奸商为讨好公孙贾,将怡春院拐来的蒙老汉的女儿玉儿送到太师府上,公孙贾正欲对玉儿施暴,却被匆匆而来报警的公孙戴破坏了好事,公孙贾获悉卫鞅夜巡京畿大营,大为惊慌,为了掩盖罪行,遂命儿子公孙戴秘密前往军营,务必要剪除子都及相关线人,妄图消灭罪证。由于管家来福掌握大量关键性证据,老奸巨猾的公孙贾谎称欲归隐田园,让管家回乡下为自己打前站,管家不知就里,懵懂之中喝下了公孙贾下了毒的酒,这才明白公孙贾旨在丢卒保车。公孙贾命人将管家尸体埋在后花园。不想这一切都被玉儿看在眼里,玉儿乘着夜色逃出公孙贾府邸,慌不择路之际又遇到了从军营逃出来的子都,不知就里的玉儿反向子都呼救,再次落到公孙戴魔爪之中。公孙戴暗怀鬼胎欲乘便除掉子都,而形同惊弓之鸟的子都却浑然不觉。恰遇巡逻官军追捕子都,要盘查公孙戴一行,公孙戴百般阻挠,眼见无法阻止官军盘查,深恐子都落到朝廷手中于己不利,遂痛下手偷袭子都。巡逻官军深感此事蹊跷,遂将公孙戴一行带往左庶长衙署听候发落。面对卫鞅对公孙戴袭杀子都行径的质疑,公孙戴巧言诡辩,玉儿指正公孙戴和子都系同党,公孙戴坚决矢口否认,反诬玉儿与子都通奸私奔。对于勾结子都赵万三组织参与盗卖储备军粮的指控,公孙戴更是狡辩推诿。说倒卖军粮一事,
全系子都和赵万三二人所为,与自己毫无干系。还煞有介事要与子都当堂对质。公孙贾得知儿子落入官府之手惶恐万分。元老大臣中保守派眼见卫鞅大打出手,深恐影响到自己私利,聚室谋划对策,白冥皋祖提议多派出几批刺客袭杀卫鞅,众皆赞同。公孙贾暗派家人来旺授意儿子:万一熬刑不过,可将所有罪行全推到管家来福身上。蒙老汉父女喜获团圆。卫鞅睹景生情,思念起瑶姬来。
第八集 卫鞅惊梦瑶姬遇险,醒来仍心有余悸,于是遣专使持亲笔信赴魏国去接瑶姬来秦国团圆。与此同时,瑶姬也在殷切思念远在异国的卫鞅。早就垂涎瑶姬美貌的公子昂欲趁虚而入,孰料瑶姬无意移情别恋,公子昂碰壁悻然而归。秦国元老保守派对卫鞅及其所推行的新法深恶痛绝,暗中开始针对卫鞅及其新法采取一系列破坏行动。道貌岸然的贵族将梁泗竖假公济私,故作悲天悯人状,信口雌黄罗织卫鞅罪过,假借为国为民,唆使素怀忠义之心的门客义奴前去刺杀卫鞅。倾盆大雨之夜,秦国京城突发连环入室抢劫命案,京城三家富户惨遭歹徒洗劫,歹徒猖獗一时,手段及其残忍。卫鞅夜审公孙戴,狡黠的公孙戴自以为子都已经为自己所杀,死无对证,仍然推诿狡辩,矢口否认勾结子都赵万三组织参与盗卖储备军粮的罪行,坚持要与子都当堂对质。不料子都竟然现身公堂,并指正公孙戴杀人灭口的罪状。黔驴技穷的公孙戴只好低头服罪。这一切恰好被将梁泗竖派来行刺的义奴看在眼里,义奴深感震撼,眼前的一切使他彻底改变了对卫鞅的不良印象,他终于明白自己险些被阴险的将梁泗竖所利用。天良未泯的义奴不忍下手,不愿为虎作伥,于是现身向卫鞅坦白自己的身份及此行身负的使命,面对刺客卫鞅无所畏惧大义凛然,只是对自己不能亲眼看到大秦国富民强、雄霸中原的那一天到来而遗憾。此时阴险的将梁泗竖随后派来的刺客施暗器欲袭杀卫鞅,危急时刻义奴毅然挺身相救,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卫鞅。京城连环命案使朝野震惊,百官议论纷纷,保守派更是乘机大肆攻讦卫鞅新法。为维护并保障新法顺利推行,卫鞅主动向秦孝公请缨勘破连环命案。公子昂急于得到瑶姬芳心,在瑶姬面前百般诋毁卫鞅。
第九集 公子昂获悉卫鞅派专使前来迎接瑶姬去秦国团聚,于是心生一计,巧言令色诓骗专使,谎称瑶姬正身患重病,一时无法启程,蒙在鼓里的专使却不疑有他。得知专使持有卫鞅给瑶姬的亲笔信,公子昂以转交书信给瑶姬为由,从专使手中将卫鞅亲笔信骗取到手,并采取偷梁换柱方式,毁弃卫鞅亲笔书信,自己假造了一封书信给瑶姬看。瑶姬看罢公子昂带来的假书信顿时大受刺激,原来公子昂仿冒的假书信以卫鞅口吻说自己情非得已,迫于无奈已经娶公主为正室,只是自己念及旧情,特命专使前来迎接瑶姬去秦国共享富贵。阴险的公子昂深知瑶姬心高气傲,绝不肯接受带有嗟来之食的施舍。果然,不辨真伪的瑶姬落入公子昂精心设置的彀中,断然拒绝随专使去秦国与卫鞅团聚。卫鞅为秦孝公陈述完毕盗卖军粮大案的侦破经过。秦孝公盛赞卫鞅变法功绩,使大秦有了新的气象。并对子都之流身居要位而不谋其政,渎职贪墨徇私枉法的朝廷大臣深表失望。卫鞅以为,从前大臣及所司官吏之所以渎职枉法,其根本在于纲纪不振,法度败坏,律法不严。彻底根治的办法,只有加强法度,以律法严明治国,奖功罚过,赏罚分明。如今已经颁布新法条令,严禁朝署各级所司官员懈怠政务,同时大力褒奖擢升忠于职守务实高效的官吏,并从全国选拔一批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的贤达俊才充实到各级衙署中来。相信假以时日,秦国将是完全新气象的面貌。特使恳求公子昂帮助劝说瑶姬,公子昂让专使先回秦国复命,未了之事全交由自己代为处理。秦孝公感念卫鞅操劳国事耽误自己终身大事,欲将自己胞妹钰慧公主下嫁于卫鞅,委托景监专程登门保媒,卫鞅却独钟情于瑶姬,景监苦口婆心劝说卫鞅答应此事,但卫鞅无心攀龙附凤。左司马、雍城郡守主观腻断京城连环命案,冯都尉据理力争。
第十集 面对冯都尉客观的剖析和质疑,左司马、雍城郡守理屈词尽无法自圆其说,反诘冯
都尉存心为终南山盗匪开脱罪行,冯都尉认为,此案疑窦甚多,无论从作案时间及地理,作案手法等方面呈现出来的诸多疑点来看,盲目武断凶手就是终南山盗匪失之偏颇。卫鞅对于双方争执不置可否,也没有给出中肯结论,只是草草宣布散会。左司马、雍城郡守讥笑冯都尉,卫鞅派孟兰皋秘密召回衙署,原来卫鞅听了雍城郡守及冯都尉尉各自陈述的案情呈报,认为冯都尉是不可多得的干练之才,欲擢升冯都尉为京畿国尉。冯都尉颇觉突然意外,卫鞅勉励冯都尉一番,二人继续探讨京城命案。冯都尉认为此案绝非普通强盗所为,从凶犯作案手法及动机来看,认为此案极有可能是扑朔迷离的神秘组织精心策划一手炮制而成的。而且是有着很复杂的政治背景,甚至可能和朝中某些高官大员有着某种微妙的直接关联,其目的是冲着所朝廷颁布的新法令而来的。建议不妨来个将计就计引蛇出洞,卫、冯两人英雄所见略同,不谋而合。纨绔子弟及富豪劣绅、奸商、清客聚会仙客居酒楼,众口一词认为京城连环命案全因卫鞅擅改旧制实行新法,才使草寇盗匪猖狂横行无忌。并说凶犯如此嚣张,主要就是冲着新法来的。公子信、菟裘季渊、、白冥皋祖、将梁泗竖等聚集密谋针对新法采取新一轮的破坏行动。大石村财主活阎王强行逼迫佃农追加地租,农奴刘老三全家向地主苦苦哀求,财主诡称是遵照卫左庶长的新法令奉命行事,让恶奴强行带走了刘老三女孩,并打死阻拦的刘老三老母。活阎王的暴行终于激怒了众乡民,在牛子的带动下,激于义愤的村民们冲进地主庄园,处死了作恶多端的活阎王,并打开粮仓平分了财主家盘剥来的粮食。侥幸逃走的财主管家蛇毒蝎领官兵卷土重来,拷打村民逼使牛子等人现身。
第十一集 发动乡民捣毁财主庄园的牛子原本打算和青壮乡民一齐去投奔终南山义军,但行至半途,他担心心如蛇蝎的财主管家蛇毒蝎回来变本加厉残害众乡亲,决定只身返回投案,不致乡亲们收到连累。其他青壮奔赴终南山请义军下山解救乡亲们。牛子返回后身陷囹圄,蛇毒蝎和县官决定杀一儆百,准备当众处死牛子。就在牛子命悬一线危机之时,终南山义军头领蒙公望亲率义军下山劫了法场,救下牛子和众乡亲。管家蛇毒蝎仓皇出逃,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尉迟诩向卫鞅汇报政务,反映近来京城内许多粮店粮价骤然陡涨,而且私自将大斗换成自己制造的小斗,甚至往粮食里搀杂了大量的粗糠和沙石,折算下来,百姓们居然花高出原来粮价三倍的价格买一升米。百姓们对此怨声载道。不仅粮店如此,连京城所有的盐店也纷纷效仿,跟着把盐价也翻涨了一倍,以至于不少平民百姓铤而走险,被迫干起了贩卖私盐的营生。驻守哨卡的城防哨官假公济私,对于投机私盐牟取暴利的不法奸商徇私买放人情,却狐假虎威百般刁难穷苦盐民,对于迫于无奈私自挑盐自用的百姓乙一干人百般刁难欺辱,忍无可忍的百姓乙激愤之下误伤哨官性命,却又身陷囹圄。围观百姓均同情游街示众的百姓乙,纷纷指责哨官的行径。一白面儒生模样的中年男子乘机浑水摸鱼,煽动不明真相的百姓对抗新法。针对朝中的顽固保守派利用京城连环命案混淆视听,大肆叫嚣,欲借这个题目再次攻击新法,卫鞅决定派干练掾吏前往终南山实地调查,并招抚蒙公望及其所属部属。尉迟诩请缨赶赴终南山招安,由于蒙老汉突然病倒,蒙公望胞妹玉儿无法与尉迟诩同行,临行前玉儿特意将信物交给尉迟诩,说届时可以取信蒙公望。
第十二集 尉迟诩来到终南山义军大寨,见到自称头领的黑衣黑袍的落腮胡子大汉,刚大略说明来意。不料落腮胡子头领勃然变色,认定尉迟诩是官府派来的奸细,居心叵测,目的无非是想以招安为名,诱骗义军下山好一网打尽。不由分说当下命人将尉迟诩推出去砍了。紧要关头,蒙公望现身并及时阻止落腮胡子头领的莽撞行为。尉迟诩才知落腮胡子头领是山寨二头领,蒙公望设宴为尉迟诩接风压惊,对于招安之事蒙公望表示还需从长计议。尉迟诩理解蒙公望顾虑,但他规劝蒙公望凡事还须向前看,说朝廷眼下正在大力推行新法,兴利除弊举贤任能,整饬吏治,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废除贵族特权,奖励军功,打击投机不法奸商,出现大秦开业数百年来少有的兴盛气象。蒙公望及义军众兄弟正可借此机会下山一
第一集 战国中期,秦国国都栎阳久旱无雨,眼见收成无望,突然天降金色大雨,解除干旱。秦国百姓皆以为这是天降吉兆。栎阳天降金雨的神异现象被周朝司天监和太史儋视为上天谶兆,并将此事报告给周天子周烈王。认为从天象主兆看,秦国将有动乱出现,但是经过这场乱事之后,有德行的君主将使秦国国势日渐昌盛。太史儋结合前年冬季桃花盛开,以及这栎阳下金雨的一系列异相,告诉周烈王:天象谶兆:周以前和秦国合为一处到分别为二,分别了五百年后又要重新合并,合并十七年后将会有霸王出世。周烈王深感震惊。秦国国君秦惠公驾崩,权臣大庶长嬴改认为幼君不足以服众,遂发动政变,将年幼的国君出子及太后沉入深潭。并自作主张拥立天资聪慧过人,有人主气魄的世子师隰为新君。大庶长此举遭到众大臣强烈反对,大庶长恼羞成怒,大肆屠杀大臣。秦国陷入动荡。三晋之一的魏国觊觎秦国内乱,欲兴师夺取秦国边陲重镇西河。将军吴起请缨出征,但魏国众大臣认为劳师动众征伐地处蛮荒的秦国得不偿失,深得魏文侯宠信的李克力排众议,从政治军事战略角度考虑,认为夺取西河边陲重镇对魏国大有裨益,鼎力支持吴起伐秦。魏文侯遂拜吴起为将兴师伐秦。能征惯战的吴起决定抛弃辎重,采取轻骑决战,以争取速胜。大敌当前,镇守西河的秦军主将杞梁却不积极部署防务,照样饮酒作乐。具有强烈爱国心的下级军尉蒙公望主动请缨,请求组织敢死队突袭魏军,配合主力反攻。阴险的杞梁假意赞赏,却暗令部下将老弱病残拨给蒙公望,企图一箭双雕坐收渔人之利。蒙公望率领五百名由老弱病残组成的敢死队向魏军发起突袭,给立足未稳的魏军以极大杀伤,但敢死队伤亡殆尽。
第二集 魏军惨胜,让始料不及的吴起大为震惊,并对秦军敢死队成员全由老弱病残组成大惑不解,他从俘虏口中探悉:此次秦军敢死队的突袭并非系秦军主将杞梁的安排。终于明白秦军敢死队之所以全由老弱病残组成的原因,遂率余部迅疾挺进。秦军主将杞梁拒绝部下驰援蒙公望敢死队的要求,并为魏军疲弱假象所惑,改变固守待援既定战略,轻率领军出城迎战,结果陷入魏军埋伏。原本草包的杞梁顿失方寸,非但不组织将士突围,反独自临阵脱逃。失去指挥的秦军更是形同散沙,最终西河边城沦陷魏军之手。秦军败绩传到秦国京城,秦国百姓举行国殇。以公子虔、甘龙、公孙贾为首的秦国大臣们利用太庙祭祖之际,诛杀了骄横一时的权臣大庶长嬴改。大获全胜的吴起主张乘胜再接再厉,继续对秦国用兵。不料反遭魏武侯猜忌,吴起被迫解甲归田。新即位的秦孝公决意励精图治,立誓兴邦。近臣景监认为秦国之所以会虎落平阳,皆由国势逊于诸侯列强,而国势不畅皆由各级官吏懈怠公务,耍权弄术大搞腐败所致。提出当务之急应惩治腐败革新政治,走富国强兵之路。而朝中大臣顽固守旧观念陈腐,不思进取;彼此之间又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全然不把国事放在心上,认为秦国若要走富国强兵之路,必须先得耿直忠勇之贤臣相助方能奏效。秦孝公深以为然,当朝宣布: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别国宾客,只要能进献良策使秦国富强者,就给予进官加爵,赐封良田美宅,嘉奖其功。魏相国公叔痤病危,临终之际将家臣中庶子卫鞅举荐给魏惠王,作为自己的继承者。并对魏王叮嘱:如果不用卫鞅就务必要杀掉此人,勿使其为别国所用。魏惠王却不以为然。嫉贤妒能的公子昂获悉卫鞅欲去秦国谋求出路,连夜进宫撺掇魏惠王杀掉卫鞅。谁知弄巧成拙,反让魏惠王疑心公子昂与公叔痤合唱双簧。
第三集 卫鞅与女友瑶姬依依惜别,卫鞅许诺自己功成名就即来迎娶瑶姬。在函谷关,他目睹了秦民万众一心的场景,感到秦国大有希望。到达秦国都栎阳,卫鞅先去拜会秦孝公近臣景监,通过交谈,卫鞅一席震耳发聩的言论使景监大为折服,遂将卫鞅带入宫中谒见秦孝公。老谋深算的公子虔暗中遣人打探卫鞅进宫谈话内容。卫鞅初见秦孝公,大谈远古时期三皇五帝治国之道,秦孝公听得索然无味,责怪景监举荐不当。景监埋怨卫鞅所言迂腐,不合时宜,难以迎合君主心意。卫鞅解释游说好比量体裁衣,自己初见秦王,唯恐秦孝公心志高远,故而有意大谈远古三皇五帝之道,旨在试探秦孝公心志所在;初次游说虽然失利,但自己已经探明秦孝公心意,倘若再次觐见秦王,定能马到成功。景监答应相机促成卫鞅再度进宫游说。与此同时,魏惠王雄心勃勃,急于图强称霸,也在广征人才。鬼谷子门徒庞涓进献以武力称霸天下的治国方略。魏惠王筑坛拜将,庞涓受命操演军士,准备问鼎天下。秦孝公慨叹无贤臣辅佐。景监乘机再度举荐卫鞅,称其有霸术欲进献。秦孝公果然大感兴趣,当即召卫鞅进宫。卫鞅指出,秦国当务之急应鼓励百姓积极致力耕作农桑,劝农耕战。只要能拥有发达的农业和强大的军事作后盾,再加上内修明政,大秦就一定会很快富强起来的。卫鞅向秦王进献“废井田,开阡陌,劝农耕战,奖励军功,兴利除弊”治国国策。秦孝公大喜,当即决定实行新政。卫鞅提醒:霸术有悖人情,一旦真要实施起来,必将在朝野上下掀起轩然大波,要秦王先考虑三天后再行决定。三日后秦孝公临朝宣布变法实行新政。此举果然遭到以甘龙为首的元老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卫鞅舌战群儒,力挫群臣,秦孝公力排众议,委任卫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政务。
第四集 元老大臣们欲联名上奏请求秦孝公收回成命,公子虔授意暂时隐忍,要善于大造声势,达到积销毁骨目的。卫鞅在城南门外立木求信,颁布新法条令,秦国百姓为之轰动。卫鞅视察了解百姓农耕情况,却发现栎阳县令严重渎职。适逢两村村民为灌溉用水引发集体械斗。卫鞅及时率人赶赴现场予以制止,并针对秦民好勇斗狠强悍秉性因势利导,教化悍民同仇敌忾,两村村民大受感动,双方停止械斗握手言欢。纨绔子弟不满新法取消贵族子弟因袭爵禄做法,肆意谩骂新法。神秘的紫衣袍客乘机推波助澜。卫鞅在开展户籍钱粮普查政务期间,惩办了渎职的官员,警诫百官尽职尽责。奸商们苦于新法制裁,携重礼求太师公孙贾庇护。针对秦国虽据有关中沃野之地,但是严重缺乏劳力开发的严酷现实,卫鞅决定施行“废井田,开阡陌”。对纨绔子弟及贵族门下的清客,都给予分派相应徭役,迫使其以劳动来换取功名利禄。并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教化黎民致力农耕。官员们对此不解,认为百姓经商于国百利而无一害。卫鞅解释:齐国因地理所限,只好通过发展渔盐业赚取收入,再从别国买进粮食以自给自足。而如今秦国空拥有千里沃野,却因缺乏足够的劳力而无法开垦成良田,反倒耗费国家大量的财力物力去从别国购进粮食。而大量的劳力却流失到社会上,许多人热衷于投机牟取暴利,不仅对国家没有带来丝毫的经济效益,相反倒助长了好逸恶劳重商轻农的歪风邪气,不利于教化百姓。故此采取重农抑商的方针,以此来促进秦国农业的蓬勃发展,从而达到壮大秦国国力的最终目的。赵万三所属粮行私自哄抬米价,大斗换小斗,往粮食中掺沙填土,坑害百信。引起百姓强烈不满,纷纷聚集粮店说理。粮行掌柜诡言狡辩,竟谎称哄抬粮价是秉承朝廷所推行的新法令而为。
第五集 魏将军押送国库储备军粮至军人市场内的万源粮行做黑市交易,恰好被乔装私访的卫鞅看见,卫鞅深感蹊跷,怀疑这批军粮被当做黑市交易的,遂潜行粮行探察究竟。赵万三设宴盛情款待魏将军,席间魏将军自爆交易行情:只要这批大宗粮食被赵万三倒运出秦国境外,卖与山东六国,交易做成后便可获得不菲之巨额利润。赵、魏两人弹冠相庆。军粮装卸完毕,几名押运军粮的军士聚集在小酒店喝酒闲聊,历数军营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和阴暗面。卫鞅也以普通军士身份混迹其中,欲了解押运到万源粮行的军粮究竟是否被用做黑市交易。
适逢对面妓院拐出现卖姑娘惨剧。由此引发军士们感慨。卫鞅从押运粮的军卒口中获知了大量有关军营的弊政内幕,不但确定了魏将军所押运的军粮确系朝廷京畿大营的储备军粮,另外还获悉,贪婪成性的主将子都与万源粮行老板赵万三相互勾结,共同盗卖国库储备军粮的卑劣罪行。并从兵士们的口中,卫鞅还了解到京畿大营主将子都克扣军士军粮军饷、冒领军功、吃空额饷银等卑劣行径。此外,卫鞅从士兵们的闲谈中,还间接了解到蒙公望从军的曲折经历。搞清了当年西河之役秦军之所以丧师辱国的根本原因所在。卫鞅从军士们的牢骚中也看到了广大官兵对军营存在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也感受到广大秦军将士们极力渴望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卫鞅回衙立即采取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夜带人突击性巡查京畿大营,并且要求巡察粮囤。做贼心虚的子都果然惊慌失措,百般阻挠夜巡粮囤,为了消灭罪证便狗急跳墙,竟然派心腹牙将何啸纵火焚烧军粮囤,企图欲盖弥彰。不料牙将失手被卫士所擒。穷途末路的子都利用夜色遁逃。卫鞅连夜审讯牙将何啸,何啸对受子都唆使纵火焚粮事实供认不讳。卫鞅以请君入瓮方式拘来赵万三,在大量事实面前赵万三不得不低头认罪。
第六集 卫鞅处置完赵万三等一干人犯,并召集京畿大营将领们训示,当众表明心志:卫鞅痛斥子都等在军营营私舞弊败坏朝纲的种种卑劣罪行。使广大军营将校深刻意识到,子都等奸佞为祸军营多年,极大程度败坏了朝廷大元形象,损害了朝廷威仪,戕害到国家利益。卫鞅表示,自己既然秉承君命专司变法政务,匡扶朝纲,就一定会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兴利除弊,绝不姑息养奸,彻底涤荡朝堂内外污秽,重振朝纲。并表示希望变法能得到军营将士的鼎力支持。众将领聆听完训示无不为之动容,纷纷发言历数子都等奸人为祸军营营私舞弊的罪状。并表示坚决拥护左庶长变革新法重振朝纲。卫鞅当即委任钟离将军代行中军元帅职权,孙将军代行上军元帅职事,薛将军代行下军元帅职事,卫鞅勉励钟离、孙、薛三人同心协力忠职守责,重振军威。卫鞅回到衙署后,又去探望女儿被拐卖到妓院的蒙老汉,蒙老汉哭诉女儿被怪拐卖的惨痛往事。卫鞅劝慰蒙老汉,答应帮他救回女儿。属吏孟兰皋向卫鞅汇报京畿大营盗卖军粮案情进展情况,提到前几任粮库的库司有的不明不白就暴病而亡,还有的蹊跷自杀而死,而最后一任库司尹良仕也销声匿迹了。另外经过盘查,军营粮库粮食的入库支出帐册上记的数字跟实际相差悬殊太大,根本就是一笔糊涂帐。就在案情似乎陷入死胡同之际,尹良仕突然现身求见,不但为案情的突破提供了决定性关键证据,还向卫鞅检举与子都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监察御史的卑劣罪行,由此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惨痛往事,尹良仕讲述了陆库司因秉守大义反遭奸人杀害的经过。卫鞅深为陆、尹两名库司大义行径而感动。孟兰皋假借寻亲名义到戍京兵马司查找蒙公望档案,渎职的兵马司司曹居然弄虚作假。
第七集 奸商为讨好公孙贾,将怡春院拐来的蒙老汉的女儿玉儿送到太师府上,公孙贾正欲对玉儿施暴,却被匆匆而来报警的公孙戴破坏了好事,公孙贾获悉卫鞅夜巡京畿大营,大为惊慌,为了掩盖罪行,遂命儿子公孙戴秘密前往军营,务必要剪除子都及相关线人,妄图消灭罪证。由于管家来福掌握大量关键性证据,老奸巨猾的公孙贾谎称欲归隐田园,让管家回乡下为自己打前站,管家不知就里,懵懂之中喝下了公孙贾下了毒的酒,这才明白公孙贾旨在丢卒保车。公孙贾命人将管家尸体埋在后花园。不想这一切都被玉儿看在眼里,玉儿乘着夜色逃出公孙贾府邸,慌不择路之际又遇到了从军营逃出来的子都,不知就里的玉儿反向子都呼救,再次落到公孙戴魔爪之中。公孙戴暗怀鬼胎欲乘便除掉子都,而形同惊弓之鸟的子都却浑然不觉。恰遇巡逻官军追捕子都,要盘查公孙戴一行,公孙戴百般阻挠,眼见无法阻止官军盘查,深恐子都落到朝廷手中于己不利,遂痛下手偷袭子都。巡逻官军深感此事蹊跷,遂将公孙戴一行带往左庶长衙署听候发落。面对卫鞅对公孙戴袭杀子都行径的质疑,公孙戴巧言诡辩,玉儿指正公孙戴和子都系同党,公孙戴坚决矢口否认,反诬玉儿与子都通奸私奔。对于勾结子都赵万三组织参与盗卖储备军粮的指控,公孙戴更是狡辩推诿。说倒卖军粮一事,
全系子都和赵万三二人所为,与自己毫无干系。还煞有介事要与子都当堂对质。公孙贾得知儿子落入官府之手惶恐万分。元老大臣中保守派眼见卫鞅大打出手,深恐影响到自己私利,聚室谋划对策,白冥皋祖提议多派出几批刺客袭杀卫鞅,众皆赞同。公孙贾暗派家人来旺授意儿子:万一熬刑不过,可将所有罪行全推到管家来福身上。蒙老汉父女喜获团圆。卫鞅睹景生情,思念起瑶姬来。
第八集 卫鞅惊梦瑶姬遇险,醒来仍心有余悸,于是遣专使持亲笔信赴魏国去接瑶姬来秦国团圆。与此同时,瑶姬也在殷切思念远在异国的卫鞅。早就垂涎瑶姬美貌的公子昂欲趁虚而入,孰料瑶姬无意移情别恋,公子昂碰壁悻然而归。秦国元老保守派对卫鞅及其所推行的新法深恶痛绝,暗中开始针对卫鞅及其新法采取一系列破坏行动。道貌岸然的贵族将梁泗竖假公济私,故作悲天悯人状,信口雌黄罗织卫鞅罪过,假借为国为民,唆使素怀忠义之心的门客义奴前去刺杀卫鞅。倾盆大雨之夜,秦国京城突发连环入室抢劫命案,京城三家富户惨遭歹徒洗劫,歹徒猖獗一时,手段及其残忍。卫鞅夜审公孙戴,狡黠的公孙戴自以为子都已经为自己所杀,死无对证,仍然推诿狡辩,矢口否认勾结子都赵万三组织参与盗卖储备军粮的罪行,坚持要与子都当堂对质。不料子都竟然现身公堂,并指正公孙戴杀人灭口的罪状。黔驴技穷的公孙戴只好低头服罪。这一切恰好被将梁泗竖派来行刺的义奴看在眼里,义奴深感震撼,眼前的一切使他彻底改变了对卫鞅的不良印象,他终于明白自己险些被阴险的将梁泗竖所利用。天良未泯的义奴不忍下手,不愿为虎作伥,于是现身向卫鞅坦白自己的身份及此行身负的使命,面对刺客卫鞅无所畏惧大义凛然,只是对自己不能亲眼看到大秦国富民强、雄霸中原的那一天到来而遗憾。此时阴险的将梁泗竖随后派来的刺客施暗器欲袭杀卫鞅,危急时刻义奴毅然挺身相救,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卫鞅。京城连环命案使朝野震惊,百官议论纷纷,保守派更是乘机大肆攻讦卫鞅新法。为维护并保障新法顺利推行,卫鞅主动向秦孝公请缨勘破连环命案。公子昂急于得到瑶姬芳心,在瑶姬面前百般诋毁卫鞅。
第九集 公子昂获悉卫鞅派专使前来迎接瑶姬去秦国团聚,于是心生一计,巧言令色诓骗专使,谎称瑶姬正身患重病,一时无法启程,蒙在鼓里的专使却不疑有他。得知专使持有卫鞅给瑶姬的亲笔信,公子昂以转交书信给瑶姬为由,从专使手中将卫鞅亲笔信骗取到手,并采取偷梁换柱方式,毁弃卫鞅亲笔书信,自己假造了一封书信给瑶姬看。瑶姬看罢公子昂带来的假书信顿时大受刺激,原来公子昂仿冒的假书信以卫鞅口吻说自己情非得已,迫于无奈已经娶公主为正室,只是自己念及旧情,特命专使前来迎接瑶姬去秦国共享富贵。阴险的公子昂深知瑶姬心高气傲,绝不肯接受带有嗟来之食的施舍。果然,不辨真伪的瑶姬落入公子昂精心设置的彀中,断然拒绝随专使去秦国与卫鞅团聚。卫鞅为秦孝公陈述完毕盗卖军粮大案的侦破经过。秦孝公盛赞卫鞅变法功绩,使大秦有了新的气象。并对子都之流身居要位而不谋其政,渎职贪墨徇私枉法的朝廷大臣深表失望。卫鞅以为,从前大臣及所司官吏之所以渎职枉法,其根本在于纲纪不振,法度败坏,律法不严。彻底根治的办法,只有加强法度,以律法严明治国,奖功罚过,赏罚分明。如今已经颁布新法条令,严禁朝署各级所司官员懈怠政务,同时大力褒奖擢升忠于职守务实高效的官吏,并从全国选拔一批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的贤达俊才充实到各级衙署中来。相信假以时日,秦国将是完全新气象的面貌。特使恳求公子昂帮助劝说瑶姬,公子昂让专使先回秦国复命,未了之事全交由自己代为处理。秦孝公感念卫鞅操劳国事耽误自己终身大事,欲将自己胞妹钰慧公主下嫁于卫鞅,委托景监专程登门保媒,卫鞅却独钟情于瑶姬,景监苦口婆心劝说卫鞅答应此事,但卫鞅无心攀龙附凤。左司马、雍城郡守主观腻断京城连环命案,冯都尉据理力争。
第十集 面对冯都尉客观的剖析和质疑,左司马、雍城郡守理屈词尽无法自圆其说,反诘冯
都尉存心为终南山盗匪开脱罪行,冯都尉认为,此案疑窦甚多,无论从作案时间及地理,作案手法等方面呈现出来的诸多疑点来看,盲目武断凶手就是终南山盗匪失之偏颇。卫鞅对于双方争执不置可否,也没有给出中肯结论,只是草草宣布散会。左司马、雍城郡守讥笑冯都尉,卫鞅派孟兰皋秘密召回衙署,原来卫鞅听了雍城郡守及冯都尉尉各自陈述的案情呈报,认为冯都尉是不可多得的干练之才,欲擢升冯都尉为京畿国尉。冯都尉颇觉突然意外,卫鞅勉励冯都尉一番,二人继续探讨京城命案。冯都尉认为此案绝非普通强盗所为,从凶犯作案手法及动机来看,认为此案极有可能是扑朔迷离的神秘组织精心策划一手炮制而成的。而且是有着很复杂的政治背景,甚至可能和朝中某些高官大员有着某种微妙的直接关联,其目的是冲着所朝廷颁布的新法令而来的。建议不妨来个将计就计引蛇出洞,卫、冯两人英雄所见略同,不谋而合。纨绔子弟及富豪劣绅、奸商、清客聚会仙客居酒楼,众口一词认为京城连环命案全因卫鞅擅改旧制实行新法,才使草寇盗匪猖狂横行无忌。并说凶犯如此嚣张,主要就是冲着新法来的。公子信、菟裘季渊、、白冥皋祖、将梁泗竖等聚集密谋针对新法采取新一轮的破坏行动。大石村财主活阎王强行逼迫佃农追加地租,农奴刘老三全家向地主苦苦哀求,财主诡称是遵照卫左庶长的新法令奉命行事,让恶奴强行带走了刘老三女孩,并打死阻拦的刘老三老母。活阎王的暴行终于激怒了众乡民,在牛子的带动下,激于义愤的村民们冲进地主庄园,处死了作恶多端的活阎王,并打开粮仓平分了财主家盘剥来的粮食。侥幸逃走的财主管家蛇毒蝎领官兵卷土重来,拷打村民逼使牛子等人现身。
第十一集 发动乡民捣毁财主庄园的牛子原本打算和青壮乡民一齐去投奔终南山义军,但行至半途,他担心心如蛇蝎的财主管家蛇毒蝎回来变本加厉残害众乡亲,决定只身返回投案,不致乡亲们收到连累。其他青壮奔赴终南山请义军下山解救乡亲们。牛子返回后身陷囹圄,蛇毒蝎和县官决定杀一儆百,准备当众处死牛子。就在牛子命悬一线危机之时,终南山义军头领蒙公望亲率义军下山劫了法场,救下牛子和众乡亲。管家蛇毒蝎仓皇出逃,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尉迟诩向卫鞅汇报政务,反映近来京城内许多粮店粮价骤然陡涨,而且私自将大斗换成自己制造的小斗,甚至往粮食里搀杂了大量的粗糠和沙石,折算下来,百姓们居然花高出原来粮价三倍的价格买一升米。百姓们对此怨声载道。不仅粮店如此,连京城所有的盐店也纷纷效仿,跟着把盐价也翻涨了一倍,以至于不少平民百姓铤而走险,被迫干起了贩卖私盐的营生。驻守哨卡的城防哨官假公济私,对于投机私盐牟取暴利的不法奸商徇私买放人情,却狐假虎威百般刁难穷苦盐民,对于迫于无奈私自挑盐自用的百姓乙一干人百般刁难欺辱,忍无可忍的百姓乙激愤之下误伤哨官性命,却又身陷囹圄。围观百姓均同情游街示众的百姓乙,纷纷指责哨官的行径。一白面儒生模样的中年男子乘机浑水摸鱼,煽动不明真相的百姓对抗新法。针对朝中的顽固保守派利用京城连环命案混淆视听,大肆叫嚣,欲借这个题目再次攻击新法,卫鞅决定派干练掾吏前往终南山实地调查,并招抚蒙公望及其所属部属。尉迟诩请缨赶赴终南山招安,由于蒙老汉突然病倒,蒙公望胞妹玉儿无法与尉迟诩同行,临行前玉儿特意将信物交给尉迟诩,说届时可以取信蒙公望。
第十二集 尉迟诩来到终南山义军大寨,见到自称头领的黑衣黑袍的落腮胡子大汉,刚大略说明来意。不料落腮胡子头领勃然变色,认定尉迟诩是官府派来的奸细,居心叵测,目的无非是想以招安为名,诱骗义军下山好一网打尽。不由分说当下命人将尉迟诩推出去砍了。紧要关头,蒙公望现身并及时阻止落腮胡子头领的莽撞行为。尉迟诩才知落腮胡子头领是山寨二头领,蒙公望设宴为尉迟诩接风压惊,对于招安之事蒙公望表示还需从长计议。尉迟诩理解蒙公望顾虑,但他规劝蒙公望凡事还须向前看,说朝廷眼下正在大力推行新法,兴利除弊举贤任能,整饬吏治,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废除贵族特权,奖励军功,打击投机不法奸商,出现大秦开业数百年来少有的兴盛气象。蒙公望及义军众兄弟正可借此机会下山一
阅读剧本正文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