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15066
成片时长:约48分钟
阅读:8641
发表:2017/5/24
37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乱世精英》第34集
2
…
33
34
35
…
37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慧深:“来,老衲给你把头垫一下……,这个做枕头……,哟,得把这包袱疙瘩解开,好平整些。”
慧深解开包袱,想把里面的东西理得更平整些。猛然间,慧深的目光落到了范缜的书稿卷上……,他拿起了书稿。
慧深心里有主意了!……
慧深扶范缜睡好:“山神,好好照顾范缜先生。” 说完,他站起身,转头四下一看,见到了那位小道僮……
慧深手持书稿卷,拨开人群,追上了那位正往里走的道僮。
慧深:“呵,这位小道僮,烦请你把这卷书稿送给陶弘景先生过目,只说此书的作者登门求教。”
道僮望了他一眼,不很情愿地接过书稿……
34-27陶府(内,外,日)
小道僮拿着书稿,过天井,入内厅,过屏风,进里面,上楼去了……
34-28外客厅(内,日)
山神守着范缜,神情有点警惕,也有点拘谨。
周围的病人们见山神这个黑毛人老老实实地守着病人,连话都不讲,胆子渐渐大了,好奇心使他们慢慢地围拢过来,但还是不敢靠得太近。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抓住一老妇人的手:“奶奶,怕,怕!”
慧深过来了。
慧深:“呵呵,乖孩子莫怕,他呀,叫山神,你不惹他,他脾气很好。哦,谁要惹他生气了呢,那当然是很凶的!呵呵呵呵,他的力气可大了!”
慧深这话是说给那位小弟弟听的,自然,别的人也听见了。小男孩点点头,旁边的人也有几个跟着点点头。
老妇人:“长老是从远道来的吧?”人们慢慢靠拢来。
慧深:“是,我们从夏口来,我这位朋友病势很险呢!”
众人:“是啊是啊,看得出来……”众人纷纷点头应和。
慧深:“唉,这一路上他都是时迷时醒的,好不容易撑着赶到了这里。”
一老者:“嗯,脸色很怕人,病得不轻呢!……”
慧深:“陶弘景先生医名远传,所以,我们从远道赶来求医。唉,遗憾的是今天不巧,……呵,你们都是住在附近的么?”
一中年人:“我们几人都是本地的,听说里面有一位也是远道来的。”
一老者:“这陶府啊,从上两辈起就医名远扬,别看陶道长年轻,他的医道可精湛了,名气也更大呢!”
慧深:“呵,贫僧十多岁时,来过一趟陶府,哦,那次我没进府。我记得当时陶府是在茅山附近的丹阳秣陵,而并不在茅山的山上!”
老者:“陶道长是道家,茅山是道教福地,这华阳精舍呢,也才建成没几年。陶道长辞官上山,一边修道一边行医,求医的人也跟着转到这边来了。”
慧深:“哦。”
中年人:“在这华阳精舍的后面,还修造了一座三层楼的楼房,就靠近后山峰。听说呀,一楼、二楼是陶道长的弟子、僮仆及宾客们的住所,陶道长住三楼。”
老者:“对,陶道长平时一般不下来。他那些弟子的医道也不错,都是由道长亲授的。”
慧深:“阿弥陀佛!”
昏迷状的范缜哼了一声,慧深赶紧回过身,望着那张蜡黄的脸,慧深心急如焚……
慧深:“范缜,范缜……”
昏迷状的范缜哼了两声……
慧深自语道:“哎呀范缜啊,啧啧,……要不,先请陶道长的弟子给你看看吧。”正在这时,一个声音朗朗响起……
陶弘景(画外音):“请问,哪位是撰写《神灭论》的范缜范子真先生?”
慧深朝内客厅的门口处望去,并连忙站起身……
34-29内客厅(内,日)
问话的人站在内客厅的屏风处,年龄三十模样,七尺开外,身着道袍,朗目疏眉,神仪明秀。
他又问了一遍:“请问,哪位是撰写《神灭论》的范缜范子真先生?”
(画面上出现大字幕:东游记第一部 乱世精英)
34-30外客厅(内,日)
慧深一看那气度,便猜到是道长陶弘景,赶紧上前几步,施礼。
慧深:“阿弥陀佛!荆州西岭寺沙门慧深,偕俗友范缜,慕名登宝山求医。恳请陶道长陶真人妙手回春,救范缜一命!”
慧深话音毕,陶弘景快步穿过内客厅、天井,来到慧深跟前。
陶弘景:“茅山华阳隐居陶弘景陶通明,见过长老!” (字幕:陶弘景,字:通明)
慧深伸手向草垫上的范缜:“陶道长请!”
一见地铺上躺着的范缜,陶弘景大吃一惊。
陶弘景:“啊呀!病成这样!”
陶弘景转脸对道僮:“为什么不早送上楼来?”
小道僮:“我……” 他垂下了头。
陶弘景:“本道让你挡的是那些小题大做、无病呻吟的俗客!遇到这等重危病人,你当立即请你师兄急救,同时报于本道知晓才是!”
小道僮:“是,彤儿知错了。”
陶弘景:“快去叫你师兄来,背范先生上楼!”
慧深:“呵,不用请人,让老衲的伴当山神背他即可。”
这时陶弘景才注意到山神,不免也吃了一惊,但陶弘景毕竟是陶弘景,他平静地说了声:“请!”……
山神背起了范缜……
34-31华阳精舍客房 (内,日)
华阳精舍紧靠后山峰的三楼上,在一间为特殊病人准备的房间里,卧榻上躺着奄奄一息的范缜,双眼紧闭……
陶弘景伸出三指,为范缜号脉……,陶弘景双眉拧紧(特)……
一旁,慧深神色焦虑……,懂事的山神面露不安,甚至小道僮也是满脸严肃,所有的人都凝神屏气不说话……
香炉中的三柱香快点完,小道僮换上了三柱,三柱香无声地燃着,香烟飘飘袅袅……
(特)陶弘景在开药方……,一边开方子一边吩咐着小道僮。
陶弘景:“针盒、艾条,火罐。”
小道僮:“是。” 小道僮拿上了针盒、艾条与火罐。
这时陶弘景已经写好了方子,他把方子交给小道僮。
陶弘景:“回阳救逆汤:炙干草二两,干姜三两,大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你立即去药房取药,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完滓,然后将药汤送上楼来,快!”
小道僮:“是。” 小道僮接方子领命而去。
陶弘景:“长老,贫道先为范先生稍做穴位点按,再为他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艾灸和隔姜灸,以助疏通经络。艾灸和隔姜灸之后,视情况决定是否另加火罐,等这一切做完,那时汤药也差不多煎好了。”
慧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陶弘景:“长老莫急,待急救施完,服下汤药,贫道可保范先生性命无碍。” 陶弘景一边说着,一边开始为范缜穴位点按。
慧深:“善哉善哉,陶道长治病救人,功德无量!”
34-32音乐配画面 (内,日)
陶弘景为范缜按摩腹部,并点按中腕、建里、下腕等穴位……
陶弘景为范缜点按下肢三阴交、太溪、公孙、照海等穴位……
陶弘景在点按过的这些穴位上一一施针,然后在针柄上一一裹上艾绒团,并用香火点着……
陶弘景用一种剪有豁口的植物叶片,插垫在每根针的靠肌肤处,以隔开上面点燃着的艾绒团。
陶弘景施针、裹艾绒团、插垫叶片,做得轻柔娴熟,纹丝不乱。
针柄上的艾绒冒着烟……
屋子里烟雾袅袅……
袅袅之烟飘出门外……
艾绒团已经燃尽,陶弘景轻轻取下艾绒团灰,起针……
陶弘景和慧深帮范缜翻身伏卧,山神也跟着帮忙……
伏卧着的范缜侧着脸,他微微睁了下眼,哼了声,范缜的脸色已有好转……
陶弘景在范缜的心俞、肝俞、胆俞、魂门、脾俞、肾俞、阴谷等穴位上一一摆上两分多厚的姜片,并依次在姜片上放置艾绒,用香火一一点着……
陶弘景依次在十多个穴位的姜片上一一添加艾绒,一切,他都做得有条不紊、纹丝不乱。
姜片上点着了的艾绒星星冒烟……
慧深在一旁边仔细观看,不时点头……,山神也跟着慧深一起观看,见慧深点头他也点头……
陶弘景又一次在十多个穴位的姜片上一一添加艾绒……
烟雾飘飘袅袅……
陶弘景再次在十多个穴位的姜片上一一添加艾绒……
小道僮端着药罐上楼……
陶弘景娴熟地收起姜片,并把每片姜片上的艾绒灰刮入一只小钵盂。
小道僮把药汤倒入碗中……
慧深扶范缜坐,给他喂药,范缜微闭着眼,喝药……,范缜的脸色好转多了。
小道僮收拾陶弘景刚才为范缜做治疗用的家什,然后又为香炉中添香……
34-33华阳精舍客房 (内,日)
陶弘景双眉展开(拉),他舒了口气,擦了把额头上的汗……
慧深也舒了口气……,他和陶弘景相视而笑了。
此刻,卧榻上的范缜睡着了。
山神和那道僮见慧深和陶弘景两人露出笑容,脸色也开朗起来。
陶弘景:“呵,好了,现在范先生已经不再是昏迷,而是睡着了。刚才他喝下的是回阳救逆汤,自可转危为安。”
慧深:“阿弥陀佛!”
陶弘景:“彤儿!”
道僮:“在。”
陶弘景:“大约一个时辰之后,范缜先生会醒来,把刚才剩下的一半汤药温热,继续喂范缜先生喝下。晚上再煎一次,分两回喝下。”
道僮:“是,彤儿记住了。”
慧深:“道长辛苦了,多谢道长救治!哦,这回阳救逆汤,听这方子的名称,就非同一般。”
陶弘景:“长老说的对,回阳救逆汤,看似简单,其实非同一般。贫道在自己研究方子的同时,也专门花时间收集了各朝各代的名医名方。回阳救逆汤此方,就是东汉医圣汉张仲景的名方。”
慧深:“哦,医圣张仲景!对,对对,张仲景尤善治伤寒,还著有《伤寒杂病论》。陶道长用此名方,正合范缜的病情啊。”
陶弘景笑而点头。
慧深:“呵,老衲刚才见道长所开方子,也就是炙甘草、干姜、附子三味,看来名方之药未必繁多。”
陶弘景:“是啊,回阳救逆汤,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又称‘四逆汤’。”
慧深:“哦,回阳救逆汤,又称四逆汤。”
慧深解开包袱,想把里面的东西理得更平整些。猛然间,慧深的目光落到了范缜的书稿卷上……,他拿起了书稿。
慧深心里有主意了!……
慧深扶范缜睡好:“山神,好好照顾范缜先生。” 说完,他站起身,转头四下一看,见到了那位小道僮……
慧深手持书稿卷,拨开人群,追上了那位正往里走的道僮。
慧深:“呵,这位小道僮,烦请你把这卷书稿送给陶弘景先生过目,只说此书的作者登门求教。”
道僮望了他一眼,不很情愿地接过书稿……
34-27陶府(内,外,日)
小道僮拿着书稿,过天井,入内厅,过屏风,进里面,上楼去了……
34-28外客厅(内,日)
山神守着范缜,神情有点警惕,也有点拘谨。
周围的病人们见山神这个黑毛人老老实实地守着病人,连话都不讲,胆子渐渐大了,好奇心使他们慢慢地围拢过来,但还是不敢靠得太近。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抓住一老妇人的手:“奶奶,怕,怕!”
慧深过来了。
慧深:“呵呵,乖孩子莫怕,他呀,叫山神,你不惹他,他脾气很好。哦,谁要惹他生气了呢,那当然是很凶的!呵呵呵呵,他的力气可大了!”
慧深这话是说给那位小弟弟听的,自然,别的人也听见了。小男孩点点头,旁边的人也有几个跟着点点头。
老妇人:“长老是从远道来的吧?”人们慢慢靠拢来。
慧深:“是,我们从夏口来,我这位朋友病势很险呢!”
众人:“是啊是啊,看得出来……”众人纷纷点头应和。
慧深:“唉,这一路上他都是时迷时醒的,好不容易撑着赶到了这里。”
一老者:“嗯,脸色很怕人,病得不轻呢!……”
慧深:“陶弘景先生医名远传,所以,我们从远道赶来求医。唉,遗憾的是今天不巧,……呵,你们都是住在附近的么?”
一中年人:“我们几人都是本地的,听说里面有一位也是远道来的。”
一老者:“这陶府啊,从上两辈起就医名远扬,别看陶道长年轻,他的医道可精湛了,名气也更大呢!”
慧深:“呵,贫僧十多岁时,来过一趟陶府,哦,那次我没进府。我记得当时陶府是在茅山附近的丹阳秣陵,而并不在茅山的山上!”
老者:“陶道长是道家,茅山是道教福地,这华阳精舍呢,也才建成没几年。陶道长辞官上山,一边修道一边行医,求医的人也跟着转到这边来了。”
慧深:“哦。”
中年人:“在这华阳精舍的后面,还修造了一座三层楼的楼房,就靠近后山峰。听说呀,一楼、二楼是陶道长的弟子、僮仆及宾客们的住所,陶道长住三楼。”
老者:“对,陶道长平时一般不下来。他那些弟子的医道也不错,都是由道长亲授的。”
慧深:“阿弥陀佛!”
昏迷状的范缜哼了一声,慧深赶紧回过身,望着那张蜡黄的脸,慧深心急如焚……
慧深:“范缜,范缜……”
昏迷状的范缜哼了两声……
慧深自语道:“哎呀范缜啊,啧啧,……要不,先请陶道长的弟子给你看看吧。”正在这时,一个声音朗朗响起……
陶弘景(画外音):“请问,哪位是撰写《神灭论》的范缜范子真先生?”
慧深朝内客厅的门口处望去,并连忙站起身……
34-29内客厅(内,日)
问话的人站在内客厅的屏风处,年龄三十模样,七尺开外,身着道袍,朗目疏眉,神仪明秀。
他又问了一遍:“请问,哪位是撰写《神灭论》的范缜范子真先生?”
(画面上出现大字幕:东游记第一部 乱世精英)
34-30外客厅(内,日)
慧深一看那气度,便猜到是道长陶弘景,赶紧上前几步,施礼。
慧深:“阿弥陀佛!荆州西岭寺沙门慧深,偕俗友范缜,慕名登宝山求医。恳请陶道长陶真人妙手回春,救范缜一命!”
慧深话音毕,陶弘景快步穿过内客厅、天井,来到慧深跟前。
陶弘景:“茅山华阳隐居陶弘景陶通明,见过长老!” (字幕:陶弘景,字:通明)
慧深伸手向草垫上的范缜:“陶道长请!”
一见地铺上躺着的范缜,陶弘景大吃一惊。
陶弘景:“啊呀!病成这样!”
陶弘景转脸对道僮:“为什么不早送上楼来?”
小道僮:“我……” 他垂下了头。
陶弘景:“本道让你挡的是那些小题大做、无病呻吟的俗客!遇到这等重危病人,你当立即请你师兄急救,同时报于本道知晓才是!”
小道僮:“是,彤儿知错了。”
陶弘景:“快去叫你师兄来,背范先生上楼!”
慧深:“呵,不用请人,让老衲的伴当山神背他即可。”
这时陶弘景才注意到山神,不免也吃了一惊,但陶弘景毕竟是陶弘景,他平静地说了声:“请!”……
山神背起了范缜……
34-31华阳精舍客房 (内,日)
华阳精舍紧靠后山峰的三楼上,在一间为特殊病人准备的房间里,卧榻上躺着奄奄一息的范缜,双眼紧闭……
陶弘景伸出三指,为范缜号脉……,陶弘景双眉拧紧(特)……
一旁,慧深神色焦虑……,懂事的山神面露不安,甚至小道僮也是满脸严肃,所有的人都凝神屏气不说话……
香炉中的三柱香快点完,小道僮换上了三柱,三柱香无声地燃着,香烟飘飘袅袅……
(特)陶弘景在开药方……,一边开方子一边吩咐着小道僮。
陶弘景:“针盒、艾条,火罐。”
小道僮:“是。” 小道僮拿上了针盒、艾条与火罐。
这时陶弘景已经写好了方子,他把方子交给小道僮。
陶弘景:“回阳救逆汤:炙干草二两,干姜三两,大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你立即去药房取药,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完滓,然后将药汤送上楼来,快!”
小道僮:“是。” 小道僮接方子领命而去。
陶弘景:“长老,贫道先为范先生稍做穴位点按,再为他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艾灸和隔姜灸,以助疏通经络。艾灸和隔姜灸之后,视情况决定是否另加火罐,等这一切做完,那时汤药也差不多煎好了。”
慧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陶弘景:“长老莫急,待急救施完,服下汤药,贫道可保范先生性命无碍。” 陶弘景一边说着,一边开始为范缜穴位点按。
慧深:“善哉善哉,陶道长治病救人,功德无量!”
34-32音乐配画面 (内,日)
陶弘景为范缜按摩腹部,并点按中腕、建里、下腕等穴位……
陶弘景为范缜点按下肢三阴交、太溪、公孙、照海等穴位……
陶弘景在点按过的这些穴位上一一施针,然后在针柄上一一裹上艾绒团,并用香火点着……
陶弘景用一种剪有豁口的植物叶片,插垫在每根针的靠肌肤处,以隔开上面点燃着的艾绒团。
陶弘景施针、裹艾绒团、插垫叶片,做得轻柔娴熟,纹丝不乱。
针柄上的艾绒冒着烟……
屋子里烟雾袅袅……
袅袅之烟飘出门外……
艾绒团已经燃尽,陶弘景轻轻取下艾绒团灰,起针……
陶弘景和慧深帮范缜翻身伏卧,山神也跟着帮忙……
伏卧着的范缜侧着脸,他微微睁了下眼,哼了声,范缜的脸色已有好转……
陶弘景在范缜的心俞、肝俞、胆俞、魂门、脾俞、肾俞、阴谷等穴位上一一摆上两分多厚的姜片,并依次在姜片上放置艾绒,用香火一一点着……
陶弘景依次在十多个穴位的姜片上一一添加艾绒,一切,他都做得有条不紊、纹丝不乱。
姜片上点着了的艾绒星星冒烟……
慧深在一旁边仔细观看,不时点头……,山神也跟着慧深一起观看,见慧深点头他也点头……
陶弘景又一次在十多个穴位的姜片上一一添加艾绒……
烟雾飘飘袅袅……
陶弘景再次在十多个穴位的姜片上一一添加艾绒……
小道僮端着药罐上楼……
陶弘景娴熟地收起姜片,并把每片姜片上的艾绒灰刮入一只小钵盂。
小道僮把药汤倒入碗中……
慧深扶范缜坐,给他喂药,范缜微闭着眼,喝药……,范缜的脸色好转多了。
小道僮收拾陶弘景刚才为范缜做治疗用的家什,然后又为香炉中添香……
34-33华阳精舍客房 (内,日)
陶弘景双眉展开(拉),他舒了口气,擦了把额头上的汗……
慧深也舒了口气……,他和陶弘景相视而笑了。
此刻,卧榻上的范缜睡着了。
山神和那道僮见慧深和陶弘景两人露出笑容,脸色也开朗起来。
陶弘景:“呵,好了,现在范先生已经不再是昏迷,而是睡着了。刚才他喝下的是回阳救逆汤,自可转危为安。”
慧深:“阿弥陀佛!”
陶弘景:“彤儿!”
道僮:“在。”
陶弘景:“大约一个时辰之后,范缜先生会醒来,把刚才剩下的一半汤药温热,继续喂范缜先生喝下。晚上再煎一次,分两回喝下。”
道僮:“是,彤儿记住了。”
慧深:“道长辛苦了,多谢道长救治!哦,这回阳救逆汤,听这方子的名称,就非同一般。”
陶弘景:“长老说的对,回阳救逆汤,看似简单,其实非同一般。贫道在自己研究方子的同时,也专门花时间收集了各朝各代的名医名方。回阳救逆汤此方,就是东汉医圣汉张仲景的名方。”
慧深:“哦,医圣张仲景!对,对对,张仲景尤善治伤寒,还著有《伤寒杂病论》。陶道长用此名方,正合范缜的病情啊。”
陶弘景笑而点头。
慧深:“呵,老衲刚才见道长所开方子,也就是炙甘草、干姜、附子三味,看来名方之药未必繁多。”
陶弘景:“是啊,回阳救逆汤,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又称‘四逆汤’。”
慧深:“哦,回阳救逆汤,又称四逆汤。”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