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0833
成片时长:约69分钟
阅读:10574
发表:2018/5/16 修改:2018/5/17
喜剧,校园
网络电影剧本
幸福不靠老天赐予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珍珍点点头:那好,我听您的话,下个月您就送我回家乡去读书吧。
妈妈:(摸着孩子的头)珍珍呀,我知道你会听话的,下个月你就回去陪陪奶奶,她都快七十岁啦,身体又不好,一旦发现她发烧感冒,你就跑到乡卫生院去给她买点药吧。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帮她做点家务活,就替我和你爸尽孝吧。因为家里还欠几千块的账,等攒够钱去还账了,再安排一个人回去照看你们读书。
39、(闪回)珍珍和妈妈谈论到爸爸 屋内 下午
珍珍又问起来:妈妈,我爸现在在哪儿呢?
妈妈:在你爸刚出院不到三个月时,因为家里还欠账,为了尽快还账,他哪怕身体还没完全康复,也坚持到省城一家公司去当门卫。
珍珍:门卫是干什么呢?收入高吗?
妈妈摇头:收入不高,一个月就只有一千八百元,但他坚持每个月就只用三几百元,争取一个月节约一千四、五百元还账。顶多半年就可把欠的账还请了,往后每月就可存点款了。
珍珍点头:好吧,我听老人的话,就回去读书,回去陪奶奶。可可也跟我一道回去读书吗?
妈妈说:可可还小,就不忙回去吧,到明秋开学时,他再回去陪伴你。
珍珍点点头,泪水又扑簌簌地往下滴。
40、(闪回)三母子又出门去拣垃圾 屋外,日
三母子吃罢饭,只在屋里休息一会儿,当妈的便率领两个孩子推起垃圾车进城区寻找垃圾去了。
因为她们眼儿尖,跑得快,不怕苦,不怕脏。哪儿有垃圾桶都要过去看一看。
在晚霞光到来时,她们又照样拉得一车满满的垃圾回到出租屋来。
三母子忙碌了一个下午,谁都累得精疲力尽了。
她们一家子回到出租屋后,当妈的便开始分配任务,珍珍淘米煮饭,可可洗菜,妈妈卸垃圾,三母子就做了简单的饭菜,并完成了吃饭任务后,三母子便赶紧打水洗脸洗好脚。然后,当妈的开始教孩子学认几个她能教得了的常用字。
41、(闪回)出租屋,夜,内
这一晚,三母子在一盏昏黄的25W电灯下,妈妈教,珍珍可可跟着读:“我、你、她(他)、城市、农村,珍珍、可可,爸爸、妈妈,奶奶---。”
妈妈先领读了几遍,再让孩子们自己练习读书,接着就请孩子认真看笔画,最后叫孩子找出拣来的铅笔在拣来的本子上学习写字。
从街上垃圾桶捡来的钟表显示时间:10:30。
两个孩子仍跟着妈妈在25W的电灯泡下认真学习、认真习字。写好了还要交给妈妈检查,直到没有错了才准许可可上床睡觉。
珍珍还坚持到夜里11:00才上床休息。
42、(闪回)出租屋(珍珍做着美梦),夜 屋内
字幕:23;30分。当珍珍进入梦乡后,她开始做起美梦——
珍珍梦见自己穿着漂亮的校服,奔跑在漂亮的校园里。
她正跟同学们追逐嬉戏。梦中是一位漂亮女老师,带着她们女同学围成一圈,让男同学蒙住眼睛在圈内“撞天昏”,女生们的尖叫声一时间震动校园。
珍珍又梦见自己跟全校同学列队在操场上做起齐整的广播操。
她梦见自己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上课。
她梦见自己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舞起手中的彩旗,正向一个美丽的城市进发。
她梦见自己当上了城市的形象大使。还梦见自己戴着红领巾,跟同学们一道训练登山运动,个个努力攀高峰。
她还梦见自己跟同学们一道,在河边野炊的情景。就在那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长途旅行的她们一路唱着歌,扭着街舞,欢欢快快地从一座美丽的新城市回到乡下学校来。
梦中,她当上班长,全班同学在她的带领下,无论是环境卫生,还是班与班之间的操行评比,她珍珍所在的班级均拿第一。
梦中,校长宣布奖励珍珍这一个班时,珍珍一个人代表全班上台领奖,她脸上顿时露出了无比自豪与兴奋,她说她是此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子。她说她的幸福没人能比。
梦中,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她奋力拼搏,无论在个人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立定跳高、立定跳远,高低杠甚至标枪比拼,珍珍都勇夺桂冠。
在领奖台上,她比任何一位同学都上台最多,囊括到手的奖项最多。她是全校师生的骄傲,也是群众谈论最多、得到追捧最多的学生。
她的脸上顿时荡漾出了无限幸福。这一夜,她的美梦全都写在脸上了,就连梦话也从嘴角溢出来。
43、(闪回)珍珍的母亲转卖垃圾,院坝内 日
男性解说员:他们三母子每天早出晚归。天天晌午和傍晚,三母子都拉上一大车有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回到出租屋来。
晚上当妈的还要监督两个孩子认字、写字,做起简单的作业,就用捡来的铅笔和水笔。
有一天,当妈的叫上垃圾回收站老板到她们的出租屋来,用大秤全部称走了他们三母子捡来的垃圾。
当妈的终于从老板手里接来了四千六百多块人民币,当妈的马上去补交房租每月二百元和水电费每月一百元外,她手里还剩三千七百多元。
当妈的终于从城郊小菜市场,割得一斤肥带瘦的猪肉,买上一块白豆腐和一棵白菜,三两青椒,两个茄子和几块生姜回来改善生活,算作庆祝她们辛苦了这么多日子以来应当得到的补偿。
44、(闪回)出租屋内 (当妈的教孩子学习) 日,内
吃罢饭,当妈的开始教孩子学唱两首儿歌(这里插上两首儿歌),跳跳舞,欢乐欢乐一下。
女性画外音:因为明天一早,三母子将暂时辞别这座她们并不陌生的城市,先回到乡下去找乡中心小学安排好珍珍的入学后,当妈的再带上儿子返回到这座城市来,继续干她的老本行。
男性解说员:因为没什么技术的妇道人家只能干这一行了,而且只有干这一行才不花本钱。尽管这活儿又脏又累,但多少能找到几块钱也是值得的。
钟表显示11:30,三母子开始洗漱,正式上床熄灯就寝了。
45、(闪回)珍珍做起美梦 出租屋内 夜
男性解说员:珍珍很快进入了梦乡。这一夜,珍珍的美梦比谁都做得早了些。
珍珍做梦:珍珍自己背着书包跨进校园去,并腼腆地走到教室门口喊一声“报告”,因为她迟到了,老师说,才是上课第一天,你就开始迟到啦?进来吧,以后要来早点,记住,千万别迟到,要养成早起的良好习惯。
她点头走进教室去,怯生生地找到一个空位子坐下来,同学们顿时也扭头向她投来异样的目光。但她懒得看人,只管一眼紧紧盯住黑板,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并时不时举手上来,要求回答问题。
下课后,她还赶紧抬来半盆清水请老师洗手。老师称赞她,她说,没什么,这是学生应该做的。
年轻女性画外音:她因为得到了老师的称赞,同学的好评,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让同学们选班干时,她珍珍因为获得三十票,而被班主任当场宣布当上班长。
这一晚上,珍珍脸上露出慈祥而灿烂的笑容。
46、(闪回)三母子乘坐客车回乡 清早
第二天大早,三母子提着行李离开出租屋,径直向客车站走去。
三母子在本县客车站下车。她们到售票窗口排队购票。
客车又在崎岖的山道上跋涉。
字幕:一小时后,三母子才在乡政府所在地场坝下车。
时间正好走到早晨十点半钟(当妈的手腕上所戴的电子表显示10:30)。
47、(闪回)珍珍进镇中心小学 (教室门口),外,上午
八月下旬一到,乡民族学校就张贴了开学通知,学生注册时间是八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
二十五日天刚亮,当妈妈的就叫上珍珍快点起床来洗把脸,揣上户口册,就开始到乡中心小学去报名。
负责报名的一男一女两位老师问家长,这孩子是从哪个幼儿园转来的?
当妈妈的睁大了眼说:她没有上过幼儿园哩。
负责报名的两位老师可马上摆手:没有上过幼儿园的不能读一年级。
当妈的可央求了老师:就因为我们当苦家,我们才进城务工,昨年春季她爸不幸从墙上掉下来,老板只丢了五千块钱就不管我们全家了。我到处去借了一万多块来医治她爸,直到今天仍还欠着别人几千块钱的账哩,她爸今年五月份刚出院。但因家里欠账,他仅出院不久,就提早进省城找一家企业当保安了,这样,我们就没时间送孩子上幼儿园了。
可负责报名的老师却摇头:根据乡中心校的安排,从今年起,每个孩子都必须先进入乡中心幼儿园,或到其他幼儿园就读至少两年后,我们才接收孩子来读一年级,要不然,农村的孩子连简单的东西都认不识,进入小学后,很难跟得上课程进度走。
48、(闪回)珍珍成功踏上征程 教室门口 上午
当妈的可立马说了:老师,我求求您啦,我家这孩子虽然没进过幼儿园,但她认识了不少字,会算0到20的加减法。
负责报名的两位老师即刻睁大了眼说:别吹牛喽,要是我随便问她,她什么都答不上来时,可别怪我们不收呀。
当妈的稍微迟疑了一下,最后坚决地说:那就请您问吧。
负责报名的一男一女约有三十四、五岁的青年教师,不约而同看着珍珍的老妈,说了:那你先出去回避一下吧,就由我们来问问她,若她能答得上来,我们会叫你进来为孩子办理注册手续。
49、(闪回)教室,日,内
珍珍妈两眼迷茫地打开办公室的门走了出去。
这时,女老师开口了:孩子,你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呀?珍珍马上回答:我妈说,读书不是为了以后能做得什么大事,而是在老师教育下,多学点知识,懂得以后怎样做人。
两位老师马上竖起了两根大拇指上来,说:孩子,你可以入学了。
珍珍顿时泪水盈眶起来。
50、烧烤店,下午,内
小凯和小雯此刻都已泪眼朦胧。
翠珍(笑了)我的故事怎么样?
小雯:太感人,大姐。
小凯(竖起大拇指上来):我要把你的故事拿去教育城里的孩子们。
51、蜡染店(参观),下午,多云转阴 ,内
小凯和小雯这对帅哥美女千恩万谢后从翠珍家出来,就开始沿着河边一路观风赏景,继续由下游往上游拍照。
他们终于来到了一家蜡染店,惊喜之后就走进去跟看店的女老板打了声招呼:老板,您好,您们家所陈列在店里的都是布依族服装吗?
年纪大约五十来岁的女老板面露笑容地回答说:是呀,左面陈列出来的服饰都是镇宁“上三区”的布依族服装。而右面陈列出来的服饰又是镇宁“下三区”的布依族服装。
小凯和小雯:(都惊讶了)难道镇宁布依族都有几个分支呀?
“对,布依族的种类确实有好几个分支,其中镇宁县就有三个分支。”女老板对他俩说。
小雯接着问:贵州的布依族就只有这三个分支吗?
老板娘:(摆手又摇头)不、不。不仅只是这三个分支。据我所了解的布依族中,从贵州的贞丰县至兴义市这一代布依族,跟镇宁县的任何分支布依族,不仅在服饰、口音及其风俗习惯上都不一样。
小凯和小雯都睁大眼了:哦!光讲分支,从镇宁到贞丰都几乎不一样呀。
小凯和小雯左翻右翻,两眼死盯着蜡染布料上面的图案,还伸手指指点点。
小雯和小凯先仔细看看镇宁“上三区”的布依族妇女蜡染装。再看看镇宁“下三区”的布依族妇女蜡染装。
52、蜡染店里间,日,内
小雯和小凯踱步走进里间,再看看黔西南(兴义一带)布依族妇女蜡染装。又看看镇宁县内外极其周边的布依族妇女蜡染装。
小雯和小凯还适当看看了当地苗族妇女的银饰和妇女蜡染服装。
小雯和小凯还举起数码相机,对颇有代表性的布依族各分支妇女服装进行拍照,并对苗族具有代表性的妇女服装和头上银饰进行拍摄。
店家女老板向他俩介绍说:我们家陈列的这些服饰都分高中低等不同档次,高档品最贵,一套值上万元,最高可达两万左右,中档也可分上中下三个层次,其中中档的上层价格接近高档品,价值都在万元左右。只有中档的中等才值七八千,而中档的下层也值五千左右。只有低档品才值三几千。
小雯疑惑着问:老板,高中低三档是按照布料区分吗?
店家老板:不是按布料来区分。所谓高档品和中档品的布料主要是棉织布,但染料和做工有很大区别。特别是高档品,所采用的染料绝对是最好的,你买了一套回去放在柜子里,三、四十年后它都很难变色。而中档品只保存得了二十来年,还要靠木柜材料好,否则,二十年后,你哪怕不穿,它也变色了,也就是衣裙已变成旧货了。
小雯和小凯睁大眼睛发呆了,并停顿了好久,才问道:老板,那么低档品就是最差的布料吧?
店家女老板:不是,所谓低档品实际上是某些艺术家采用电脑刻录,快速将民族蜡染图案通过印刷厂快速生产出民族衣裙来。布料一般采用丝织品和半纤维半棉织品来印刷,衣裙轻巧,适宜用来跳舞。
53、蜡染店(同店家讨论民族风俗习惯),屋内,日
小雯更疑惑不解了:既然所谓的“低档品”衣裙轻巧,适宜跳舞,为何还不比棉织品衣裙值钱呢?
妈妈:(摸着孩子的头)珍珍呀,我知道你会听话的,下个月你就回去陪陪奶奶,她都快七十岁啦,身体又不好,一旦发现她发烧感冒,你就跑到乡卫生院去给她买点药吧。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帮她做点家务活,就替我和你爸尽孝吧。因为家里还欠几千块的账,等攒够钱去还账了,再安排一个人回去照看你们读书。
39、(闪回)珍珍和妈妈谈论到爸爸 屋内 下午
珍珍又问起来:妈妈,我爸现在在哪儿呢?
妈妈:在你爸刚出院不到三个月时,因为家里还欠账,为了尽快还账,他哪怕身体还没完全康复,也坚持到省城一家公司去当门卫。
珍珍:门卫是干什么呢?收入高吗?
妈妈摇头:收入不高,一个月就只有一千八百元,但他坚持每个月就只用三几百元,争取一个月节约一千四、五百元还账。顶多半年就可把欠的账还请了,往后每月就可存点款了。
珍珍点头:好吧,我听老人的话,就回去读书,回去陪奶奶。可可也跟我一道回去读书吗?
妈妈说:可可还小,就不忙回去吧,到明秋开学时,他再回去陪伴你。
珍珍点点头,泪水又扑簌簌地往下滴。
40、(闪回)三母子又出门去拣垃圾 屋外,日
三母子吃罢饭,只在屋里休息一会儿,当妈的便率领两个孩子推起垃圾车进城区寻找垃圾去了。
因为她们眼儿尖,跑得快,不怕苦,不怕脏。哪儿有垃圾桶都要过去看一看。
在晚霞光到来时,她们又照样拉得一车满满的垃圾回到出租屋来。
三母子忙碌了一个下午,谁都累得精疲力尽了。
她们一家子回到出租屋后,当妈的便开始分配任务,珍珍淘米煮饭,可可洗菜,妈妈卸垃圾,三母子就做了简单的饭菜,并完成了吃饭任务后,三母子便赶紧打水洗脸洗好脚。然后,当妈的开始教孩子学认几个她能教得了的常用字。
41、(闪回)出租屋,夜,内
这一晚,三母子在一盏昏黄的25W电灯下,妈妈教,珍珍可可跟着读:“我、你、她(他)、城市、农村,珍珍、可可,爸爸、妈妈,奶奶---。”
妈妈先领读了几遍,再让孩子们自己练习读书,接着就请孩子认真看笔画,最后叫孩子找出拣来的铅笔在拣来的本子上学习写字。
从街上垃圾桶捡来的钟表显示时间:10:30。
两个孩子仍跟着妈妈在25W的电灯泡下认真学习、认真习字。写好了还要交给妈妈检查,直到没有错了才准许可可上床睡觉。
珍珍还坚持到夜里11:00才上床休息。
42、(闪回)出租屋(珍珍做着美梦),夜 屋内
字幕:23;30分。当珍珍进入梦乡后,她开始做起美梦——
珍珍梦见自己穿着漂亮的校服,奔跑在漂亮的校园里。
她正跟同学们追逐嬉戏。梦中是一位漂亮女老师,带着她们女同学围成一圈,让男同学蒙住眼睛在圈内“撞天昏”,女生们的尖叫声一时间震动校园。
珍珍又梦见自己跟全校同学列队在操场上做起齐整的广播操。
她梦见自己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上课。
她梦见自己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舞起手中的彩旗,正向一个美丽的城市进发。
她梦见自己当上了城市的形象大使。还梦见自己戴着红领巾,跟同学们一道训练登山运动,个个努力攀高峰。
她还梦见自己跟同学们一道,在河边野炊的情景。就在那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长途旅行的她们一路唱着歌,扭着街舞,欢欢快快地从一座美丽的新城市回到乡下学校来。
梦中,她当上班长,全班同学在她的带领下,无论是环境卫生,还是班与班之间的操行评比,她珍珍所在的班级均拿第一。
梦中,校长宣布奖励珍珍这一个班时,珍珍一个人代表全班上台领奖,她脸上顿时露出了无比自豪与兴奋,她说她是此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子。她说她的幸福没人能比。
梦中,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她奋力拼搏,无论在个人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立定跳高、立定跳远,高低杠甚至标枪比拼,珍珍都勇夺桂冠。
在领奖台上,她比任何一位同学都上台最多,囊括到手的奖项最多。她是全校师生的骄傲,也是群众谈论最多、得到追捧最多的学生。
她的脸上顿时荡漾出了无限幸福。这一夜,她的美梦全都写在脸上了,就连梦话也从嘴角溢出来。
43、(闪回)珍珍的母亲转卖垃圾,院坝内 日
男性解说员:他们三母子每天早出晚归。天天晌午和傍晚,三母子都拉上一大车有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回到出租屋来。
晚上当妈的还要监督两个孩子认字、写字,做起简单的作业,就用捡来的铅笔和水笔。
有一天,当妈的叫上垃圾回收站老板到她们的出租屋来,用大秤全部称走了他们三母子捡来的垃圾。
当妈的终于从老板手里接来了四千六百多块人民币,当妈的马上去补交房租每月二百元和水电费每月一百元外,她手里还剩三千七百多元。
当妈的终于从城郊小菜市场,割得一斤肥带瘦的猪肉,买上一块白豆腐和一棵白菜,三两青椒,两个茄子和几块生姜回来改善生活,算作庆祝她们辛苦了这么多日子以来应当得到的补偿。
44、(闪回)出租屋内 (当妈的教孩子学习) 日,内
吃罢饭,当妈的开始教孩子学唱两首儿歌(这里插上两首儿歌),跳跳舞,欢乐欢乐一下。
女性画外音:因为明天一早,三母子将暂时辞别这座她们并不陌生的城市,先回到乡下去找乡中心小学安排好珍珍的入学后,当妈的再带上儿子返回到这座城市来,继续干她的老本行。
男性解说员:因为没什么技术的妇道人家只能干这一行了,而且只有干这一行才不花本钱。尽管这活儿又脏又累,但多少能找到几块钱也是值得的。
钟表显示11:30,三母子开始洗漱,正式上床熄灯就寝了。
45、(闪回)珍珍做起美梦 出租屋内 夜
男性解说员:珍珍很快进入了梦乡。这一夜,珍珍的美梦比谁都做得早了些。
珍珍做梦:珍珍自己背着书包跨进校园去,并腼腆地走到教室门口喊一声“报告”,因为她迟到了,老师说,才是上课第一天,你就开始迟到啦?进来吧,以后要来早点,记住,千万别迟到,要养成早起的良好习惯。
她点头走进教室去,怯生生地找到一个空位子坐下来,同学们顿时也扭头向她投来异样的目光。但她懒得看人,只管一眼紧紧盯住黑板,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并时不时举手上来,要求回答问题。
下课后,她还赶紧抬来半盆清水请老师洗手。老师称赞她,她说,没什么,这是学生应该做的。
年轻女性画外音:她因为得到了老师的称赞,同学的好评,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让同学们选班干时,她珍珍因为获得三十票,而被班主任当场宣布当上班长。
这一晚上,珍珍脸上露出慈祥而灿烂的笑容。
46、(闪回)三母子乘坐客车回乡 清早
第二天大早,三母子提着行李离开出租屋,径直向客车站走去。
三母子在本县客车站下车。她们到售票窗口排队购票。
客车又在崎岖的山道上跋涉。
字幕:一小时后,三母子才在乡政府所在地场坝下车。
时间正好走到早晨十点半钟(当妈的手腕上所戴的电子表显示10:30)。
47、(闪回)珍珍进镇中心小学 (教室门口),外,上午
八月下旬一到,乡民族学校就张贴了开学通知,学生注册时间是八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
二十五日天刚亮,当妈妈的就叫上珍珍快点起床来洗把脸,揣上户口册,就开始到乡中心小学去报名。
负责报名的一男一女两位老师问家长,这孩子是从哪个幼儿园转来的?
当妈妈的睁大了眼说:她没有上过幼儿园哩。
负责报名的两位老师可马上摆手:没有上过幼儿园的不能读一年级。
当妈的可央求了老师:就因为我们当苦家,我们才进城务工,昨年春季她爸不幸从墙上掉下来,老板只丢了五千块钱就不管我们全家了。我到处去借了一万多块来医治她爸,直到今天仍还欠着别人几千块钱的账哩,她爸今年五月份刚出院。但因家里欠账,他仅出院不久,就提早进省城找一家企业当保安了,这样,我们就没时间送孩子上幼儿园了。
可负责报名的老师却摇头:根据乡中心校的安排,从今年起,每个孩子都必须先进入乡中心幼儿园,或到其他幼儿园就读至少两年后,我们才接收孩子来读一年级,要不然,农村的孩子连简单的东西都认不识,进入小学后,很难跟得上课程进度走。
48、(闪回)珍珍成功踏上征程 教室门口 上午
当妈的可立马说了:老师,我求求您啦,我家这孩子虽然没进过幼儿园,但她认识了不少字,会算0到20的加减法。
负责报名的两位老师即刻睁大了眼说:别吹牛喽,要是我随便问她,她什么都答不上来时,可别怪我们不收呀。
当妈的稍微迟疑了一下,最后坚决地说:那就请您问吧。
负责报名的一男一女约有三十四、五岁的青年教师,不约而同看着珍珍的老妈,说了:那你先出去回避一下吧,就由我们来问问她,若她能答得上来,我们会叫你进来为孩子办理注册手续。
49、(闪回)教室,日,内
珍珍妈两眼迷茫地打开办公室的门走了出去。
这时,女老师开口了:孩子,你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呀?珍珍马上回答:我妈说,读书不是为了以后能做得什么大事,而是在老师教育下,多学点知识,懂得以后怎样做人。
两位老师马上竖起了两根大拇指上来,说:孩子,你可以入学了。
珍珍顿时泪水盈眶起来。
50、烧烤店,下午,内
小凯和小雯此刻都已泪眼朦胧。
翠珍(笑了)我的故事怎么样?
小雯:太感人,大姐。
小凯(竖起大拇指上来):我要把你的故事拿去教育城里的孩子们。
51、蜡染店(参观),下午,多云转阴 ,内
小凯和小雯这对帅哥美女千恩万谢后从翠珍家出来,就开始沿着河边一路观风赏景,继续由下游往上游拍照。
他们终于来到了一家蜡染店,惊喜之后就走进去跟看店的女老板打了声招呼:老板,您好,您们家所陈列在店里的都是布依族服装吗?
年纪大约五十来岁的女老板面露笑容地回答说:是呀,左面陈列出来的服饰都是镇宁“上三区”的布依族服装。而右面陈列出来的服饰又是镇宁“下三区”的布依族服装。
小凯和小雯:(都惊讶了)难道镇宁布依族都有几个分支呀?
“对,布依族的种类确实有好几个分支,其中镇宁县就有三个分支。”女老板对他俩说。
小雯接着问:贵州的布依族就只有这三个分支吗?
老板娘:(摆手又摇头)不、不。不仅只是这三个分支。据我所了解的布依族中,从贵州的贞丰县至兴义市这一代布依族,跟镇宁县的任何分支布依族,不仅在服饰、口音及其风俗习惯上都不一样。
小凯和小雯都睁大眼了:哦!光讲分支,从镇宁到贞丰都几乎不一样呀。
小凯和小雯左翻右翻,两眼死盯着蜡染布料上面的图案,还伸手指指点点。
小雯和小凯先仔细看看镇宁“上三区”的布依族妇女蜡染装。再看看镇宁“下三区”的布依族妇女蜡染装。
52、蜡染店里间,日,内
小雯和小凯踱步走进里间,再看看黔西南(兴义一带)布依族妇女蜡染装。又看看镇宁县内外极其周边的布依族妇女蜡染装。
小雯和小凯还适当看看了当地苗族妇女的银饰和妇女蜡染服装。
小雯和小凯还举起数码相机,对颇有代表性的布依族各分支妇女服装进行拍照,并对苗族具有代表性的妇女服装和头上银饰进行拍摄。
店家女老板向他俩介绍说:我们家陈列的这些服饰都分高中低等不同档次,高档品最贵,一套值上万元,最高可达两万左右,中档也可分上中下三个层次,其中中档的上层价格接近高档品,价值都在万元左右。只有中档的中等才值七八千,而中档的下层也值五千左右。只有低档品才值三几千。
小雯疑惑着问:老板,高中低三档是按照布料区分吗?
店家老板:不是按布料来区分。所谓高档品和中档品的布料主要是棉织布,但染料和做工有很大区别。特别是高档品,所采用的染料绝对是最好的,你买了一套回去放在柜子里,三、四十年后它都很难变色。而中档品只保存得了二十来年,还要靠木柜材料好,否则,二十年后,你哪怕不穿,它也变色了,也就是衣裙已变成旧货了。
小雯和小凯睁大眼睛发呆了,并停顿了好久,才问道:老板,那么低档品就是最差的布料吧?
店家女老板:不是,所谓低档品实际上是某些艺术家采用电脑刻录,快速将民族蜡染图案通过印刷厂快速生产出民族衣裙来。布料一般采用丝织品和半纤维半棉织品来印刷,衣裙轻巧,适宜用来跳舞。
53、蜡染店(同店家讨论民族风俗习惯),屋内,日
小雯更疑惑不解了:既然所谓的“低档品”衣裙轻巧,适宜跳舞,为何还不比棉织品衣裙值钱呢?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