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9117
成片时长:约97分钟
阅读:9748
发表:2019/5/8
古装
电影剧本
乾隆访济南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1、外景 运河 日
运河之上,一只画舫,从北京出发,向南方,缓缓行驶。
画舫飞檐翘角、玲珑精致的四角亭子,赫然立于船头,美人靠、盘龙柱子、彩画……龙柱上的浮雕盘龙和祥云一层扣着一层,层层错落有致,雕刻精细到盘龙身上的每一个鳞片都细细可数,皇家标志性元素,在画舫船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除了雕刻、花窗,那就是弧线优美、高高翘起的船尾。画舫,长约十六米、宽八米,船尾的雕花栏杆与船舱、船头的雕刻遥相呼应,船身四周贴着浮雕祥云,给整条船增添了富贵、华丽的气质。
站在船头的是,化装成商人黄掌柜,乾隆爷, 四十一岁;坐在舱内,化装成随从的有三个人,师爷,内务总管,牌书, 六十二岁;保镖,贴身太监,李玉,二十八岁;丫鬟,内务宫女,少艾,一十八岁。
船工二人,每人扛着长长的竹竿,撑到河底,在四角亭子的两边,来回走;岸上纤夫四人,头朝地的拉着纤绳,画船被拉着、撑着徐徐前进。
这是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一行四人,乔装改扮,济南访贤。访的人,叫兰中玉,济南人士,黉门秀才。据传,兰中玉饱读诗书,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尤其著有《治论》一书,对于治国安邦,颇有见地。不知道为什么,考中秀才之后,久久不参加进士科考。乾隆爷决心,为国求贤,济南一访。
2、外景 运河 日
乾隆站在船头,踌躇满志,信心满满。用古韵唱起一首古诗:
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庶几保贞国,虚己厉求贤。
随从三人,鼓掌喝彩:好!
牌书: 掌柜的熟知唐太宗的“求贤赋”,并引吭高歌,足见这次济南行之重要。
乾隆: 俗话说,天有宝,日月星辰;国有宝,良将贤臣; 求贤,乃治国之根本。
李玉: 一个书呆子,有什么本事,派个人把他传来就得了,还值得皇上亲自跑一趟。
少艾: 你懂什么,这叫礼贤下士。
乾隆: 兰中玉,不光饱读诗书,文采出众,而且著有《治论》一书,对于治国安邦,颇有见地。
李玉: 不过掌柜的,听说,山东人,好打架,一句话说蹭了,上来就抡拳头,咱们还得小心点,别挨揍。
牌书: 山东人不会无辜打人,他们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挨揍的,都是干坏事的人。
少艾: 哎,我说李总管,不是咱们要小心点,是你要小心点,不要干坏事,小心挨揍。
李玉: 哎,我说你这个丫头……
少艾: 打住,济南人叫妮子。
众人笑,
乾隆: 没看出来,少艾这张嘴,还挺厉害呀。
李玉: 在宫里,她连屁不敢放,跟着您出来,欢起来了。
牌书: 那就每次掌柜的出来,少艾都跟着,天天欢。
少艾: 我当然愿意了。
李玉: 掌柜的,我问个正事,为什么济南也叫泉城?
乾隆: 因为济南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所谓,掀开石头就有水,家家喷泉,户户垂杨,故称为泉城。
李玉: 每天喷那么多水,不把济南城给淹了。
乾隆: 淹不了,喷出的泉水汇成河,都流入大海了。
牌书: 掌柜的,你看,到临清了!
3、内景 绣楼 日
济南府历城县洪家楼国舅府。
皇姨洪美荣,看着墙上的“翠竹闹春”图,呆呆的出神,许久不动。
春梅: 小姐,一副画,您看了多长时候了?(没听见,春梅走到跟前)来,歇会儿吧,(春梅扶着小姐坐下)。
洪美荣: 春梅,今天是什么日子?
春梅: 中秋节呀,千佛山有庙会,我们也去赶庙会吧。
洪美荣: (自问)我们,能去吗?
春梅: 人家都能去,我们怎么不能去?
洪美荣: (长叹一声)唉,(抹眼泪)。
4、外景 国舅府门前 日
重阳节,国舅府倾巢出动,赶庙会。家丁头目洪兴正招呼集合。
洪兴: 小的们听着,今日我们要随国舅爷,千佛山赶庙会,大家快点,快点,列队!
家丁纷纷跑到门外,列成左右两队,最后,国舅洪彦龙在师爷陪同下,衣着华丽,傲慢地出府。上了马,立即跑了起来,家丁紧随其后
5、外景 千佛山庙会 日
千佛山庙会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小贩沿街叫,买卖一溜摊;小风味:水煎包、锅子饼;小工艺:泥娃娃,窗剪红;练武的:三节棍,螳螂拳;说书的:山东快书、西河大鼓;。各显其能,热闹非凡。
兰桂枝与丫鬟春香,来到庙会。主仆二人,东瞅瞅,西看看,兴致勃勃,说说笑笑。
6、外景 练武场 日
两人来在练武的场子,挤开人群,定睛观看,只见卖把式的师傅一抱拳说道:
各位济南府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兄弟初来乍到,借贵方这块宝地,承蒙诸位捧场,这俗话说的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脚踏生地眼望生人,城墙高万丈,全靠朋友帮,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
(那人转了一圈,继续说)
常言道,把式把式,全靠架式,没有架式,不算把式。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光练不说,那是傻把式……
7、外景 快书场 日
两人又来到说山东快书的场子,只听得说书人说道 :
当哩个当,当哩个当,
当哩个当哩个当哩个当!
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功夫练到八年上。
回家去时大闹了东岳庙,李家的五个恶霸被他伤。
在家打死李家五虎那恶霸,
好汉武松难打官司奔了外乡。
在外流浪一年整,一心想回家去探望。
手里拿着一条哨棒,包袱背到肩膀上。
顺着大道往前走,眼前来到一村庄。
嚯,村头上有一个小酒馆,风刮酒幌乱晃荡。
这边写着三家醉,那边写着拆坛香。
这边看立着个大牌子,
上写着:“三碗不过冈”!
8、外景 西河大鼓场 日
两人转转悠悠,又来到唱西河大鼓的场子,说书人正在唱“偷年糕”的段子。
时冬腊月雪花飘,眼看大年三十来到了。
人人忙着把年过,家家户户蒸年糕。
公公和面,婆婆蒸,儿媳妇灶下把火烧。
不大的功夫年糕蒸熟了,老婆婆出门把门串,
老公公拿起扁担把水挑。
儿媳妇一见高了兴,她一心想偷吃热年糕。
慌忙打开锅上盖,拿起筷子就插年糕。
插了块年糕她刚要吃,哎呀不好了,
老婆婆串门就回来了,儿媳妇一见就害了臊。
慌忙把棉袄大襟往起撩,把年糕藏在了肚皮上,
哎吆嗬,把肚皮烫了一个大燎泡。
疼的她顺着窗户就扔出去,嗖,
怎么这么巧,老公公跳水就回来了,叭,
这块热年糕,正拽在老头的嘴巴子上,
老头一见他心好脑,
骂一声“老天爷你听着,下雨下雪我全不怕,
你不该从天上下年糕,把我的胡子都给烫掉了。
9、外景 戏场 日
戏台前,人最多,挤来挤去,二人又来到戏台前,戏台上正唱山东梆子“大实话”
正月里来正月正,
大年初一都起五更。
白天缝衣不用蜡,
天黑读书得掌灯,
鸭子生来就会凫水。
长虫生来会打洞,
母鸡能下蛋,
公鸡会打鸣,
柴米油盐酱醋茶
谁家离了也不行。
二月里来天渐长,
河里没冰亏了太阳。
黑豆黄豆做成浆,
大葱窝头膘才长。
有坯能盖屋,
有树才有梁。
老百姓想有好日子
你得敬龙王。
谁要不相信,
老天爷下上三天雨,
你准得叫亲娘。
三月里来雨水多,
不用火盆也暖和。
要想庄稼好,
地里勤干活。
运河之上,一只画舫,从北京出发,向南方,缓缓行驶。
画舫飞檐翘角、玲珑精致的四角亭子,赫然立于船头,美人靠、盘龙柱子、彩画……龙柱上的浮雕盘龙和祥云一层扣着一层,层层错落有致,雕刻精细到盘龙身上的每一个鳞片都细细可数,皇家标志性元素,在画舫船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除了雕刻、花窗,那就是弧线优美、高高翘起的船尾。画舫,长约十六米、宽八米,船尾的雕花栏杆与船舱、船头的雕刻遥相呼应,船身四周贴着浮雕祥云,给整条船增添了富贵、华丽的气质。
站在船头的是,化装成商人黄掌柜,乾隆爷, 四十一岁;坐在舱内,化装成随从的有三个人,师爷,内务总管,牌书, 六十二岁;保镖,贴身太监,李玉,二十八岁;丫鬟,内务宫女,少艾,一十八岁。
船工二人,每人扛着长长的竹竿,撑到河底,在四角亭子的两边,来回走;岸上纤夫四人,头朝地的拉着纤绳,画船被拉着、撑着徐徐前进。
这是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一行四人,乔装改扮,济南访贤。访的人,叫兰中玉,济南人士,黉门秀才。据传,兰中玉饱读诗书,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尤其著有《治论》一书,对于治国安邦,颇有见地。不知道为什么,考中秀才之后,久久不参加进士科考。乾隆爷决心,为国求贤,济南一访。
2、外景 运河 日
乾隆站在船头,踌躇满志,信心满满。用古韵唱起一首古诗:
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庶几保贞国,虚己厉求贤。
随从三人,鼓掌喝彩:好!
牌书: 掌柜的熟知唐太宗的“求贤赋”,并引吭高歌,足见这次济南行之重要。
乾隆: 俗话说,天有宝,日月星辰;国有宝,良将贤臣; 求贤,乃治国之根本。
李玉: 一个书呆子,有什么本事,派个人把他传来就得了,还值得皇上亲自跑一趟。
少艾: 你懂什么,这叫礼贤下士。
乾隆: 兰中玉,不光饱读诗书,文采出众,而且著有《治论》一书,对于治国安邦,颇有见地。
李玉: 不过掌柜的,听说,山东人,好打架,一句话说蹭了,上来就抡拳头,咱们还得小心点,别挨揍。
牌书: 山东人不会无辜打人,他们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挨揍的,都是干坏事的人。
少艾: 哎,我说李总管,不是咱们要小心点,是你要小心点,不要干坏事,小心挨揍。
李玉: 哎,我说你这个丫头……
少艾: 打住,济南人叫妮子。
众人笑,
乾隆: 没看出来,少艾这张嘴,还挺厉害呀。
李玉: 在宫里,她连屁不敢放,跟着您出来,欢起来了。
牌书: 那就每次掌柜的出来,少艾都跟着,天天欢。
少艾: 我当然愿意了。
李玉: 掌柜的,我问个正事,为什么济南也叫泉城?
乾隆: 因为济南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所谓,掀开石头就有水,家家喷泉,户户垂杨,故称为泉城。
李玉: 每天喷那么多水,不把济南城给淹了。
乾隆: 淹不了,喷出的泉水汇成河,都流入大海了。
牌书: 掌柜的,你看,到临清了!
3、内景 绣楼 日
济南府历城县洪家楼国舅府。
皇姨洪美荣,看着墙上的“翠竹闹春”图,呆呆的出神,许久不动。
春梅: 小姐,一副画,您看了多长时候了?(没听见,春梅走到跟前)来,歇会儿吧,(春梅扶着小姐坐下)。
洪美荣: 春梅,今天是什么日子?
春梅: 中秋节呀,千佛山有庙会,我们也去赶庙会吧。
洪美荣: (自问)我们,能去吗?
春梅: 人家都能去,我们怎么不能去?
洪美荣: (长叹一声)唉,(抹眼泪)。
4、外景 国舅府门前 日
重阳节,国舅府倾巢出动,赶庙会。家丁头目洪兴正招呼集合。
洪兴: 小的们听着,今日我们要随国舅爷,千佛山赶庙会,大家快点,快点,列队!
家丁纷纷跑到门外,列成左右两队,最后,国舅洪彦龙在师爷陪同下,衣着华丽,傲慢地出府。上了马,立即跑了起来,家丁紧随其后
5、外景 千佛山庙会 日
千佛山庙会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小贩沿街叫,买卖一溜摊;小风味:水煎包、锅子饼;小工艺:泥娃娃,窗剪红;练武的:三节棍,螳螂拳;说书的:山东快书、西河大鼓;。各显其能,热闹非凡。
兰桂枝与丫鬟春香,来到庙会。主仆二人,东瞅瞅,西看看,兴致勃勃,说说笑笑。
6、外景 练武场 日
两人来在练武的场子,挤开人群,定睛观看,只见卖把式的师傅一抱拳说道:
各位济南府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兄弟初来乍到,借贵方这块宝地,承蒙诸位捧场,这俗话说的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脚踏生地眼望生人,城墙高万丈,全靠朋友帮,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
(那人转了一圈,继续说)
常言道,把式把式,全靠架式,没有架式,不算把式。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光练不说,那是傻把式……
7、外景 快书场 日
两人又来到说山东快书的场子,只听得说书人说道 :
当哩个当,当哩个当,
当哩个当哩个当哩个当!
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功夫练到八年上。
回家去时大闹了东岳庙,李家的五个恶霸被他伤。
在家打死李家五虎那恶霸,
好汉武松难打官司奔了外乡。
在外流浪一年整,一心想回家去探望。
手里拿着一条哨棒,包袱背到肩膀上。
顺着大道往前走,眼前来到一村庄。
嚯,村头上有一个小酒馆,风刮酒幌乱晃荡。
这边写着三家醉,那边写着拆坛香。
这边看立着个大牌子,
上写着:“三碗不过冈”!
8、外景 西河大鼓场 日
两人转转悠悠,又来到唱西河大鼓的场子,说书人正在唱“偷年糕”的段子。
时冬腊月雪花飘,眼看大年三十来到了。
人人忙着把年过,家家户户蒸年糕。
公公和面,婆婆蒸,儿媳妇灶下把火烧。
不大的功夫年糕蒸熟了,老婆婆出门把门串,
老公公拿起扁担把水挑。
儿媳妇一见高了兴,她一心想偷吃热年糕。
慌忙打开锅上盖,拿起筷子就插年糕。
插了块年糕她刚要吃,哎呀不好了,
老婆婆串门就回来了,儿媳妇一见就害了臊。
慌忙把棉袄大襟往起撩,把年糕藏在了肚皮上,
哎吆嗬,把肚皮烫了一个大燎泡。
疼的她顺着窗户就扔出去,嗖,
怎么这么巧,老公公跳水就回来了,叭,
这块热年糕,正拽在老头的嘴巴子上,
老头一见他心好脑,
骂一声“老天爷你听着,下雨下雪我全不怕,
你不该从天上下年糕,把我的胡子都给烫掉了。
9、外景 戏场 日
戏台前,人最多,挤来挤去,二人又来到戏台前,戏台上正唱山东梆子“大实话”
正月里来正月正,
大年初一都起五更。
白天缝衣不用蜡,
天黑读书得掌灯,
鸭子生来就会凫水。
长虫生来会打洞,
母鸡能下蛋,
公鸡会打鸣,
柴米油盐酱醋茶
谁家离了也不行。
二月里来天渐长,
河里没冰亏了太阳。
黑豆黄豆做成浆,
大葱窝头膘才长。
有坯能盖屋,
有树才有梁。
老百姓想有好日子
你得敬龙王。
谁要不相信,
老天爷下上三天雨,
你准得叫亲娘。
三月里来雨水多,
不用火盆也暖和。
要想庄稼好,
地里勤干活。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