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58564
成片时长:约195分钟
阅读:8750
发表:2020/6/2
爱情,校园,
电影剧本
靖海谣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是陈阿财,他穿过广场径直朝龙王庙西侧门而去。
嘉禾:是陈阿财!抢我号角,我还没来得及找你算帐!咦,这么晚了,他一个人来龙王庙干什么?肯定是找他爹干什么见不得人勾当!
转眼间,陈阿财已进了龙王庙的西侧门。嘉禾悄悄尾随而至,轻轻推了一下门,门虚掩着,嘉禾闪进庙内。
月光下的龙王庙静得瘆人。院子中间是一座重檐六角亭,亭后是五开间龙恩殿。院子西南角是鼓楼。
嘉禾远远地追随着灯笼的微光,穿过前殿、大殿和后殿,来到了位于龙王庙最后面、紧靠山涯而建的一栋两层楼下。见陈阿财走进了最东面唯一一间亮灯的屋子。嘉禾抬头见楼上悬着一匾额,上写“望海楼”三个大字。
嘉禾猫着腰轻手轻脚地蹲在那亮灯的窗下。用手指醮着口水将窗户纸戳破一个小洞,向屋里看,见陈三两父子对坐灯下。
20、望海楼一房间,夜,内
陈三两:一天都不见人影,这么晚又来干什么?
陈阿财:阿爸,我得了一件宝贝,没搞明白,拿来给您看看!
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了嘉禾的凤尾螺小号角。
陈三两接过号角端详了一会说道:这好像是薛九公家的号角!
陈阿财:没错!昨天晚上从薛嘉禾手里抢来的。
陈三两:这东西薛九公主持港神庙时,经常吹响。渔花子们听到号角声就会聚到庙里!号角声十分宏亮、悦耳,不同凡响。不过已经很久没听见它的声音了。
陈阿财:阿爸,你不知道,这东西后来到了薛嘉禾手里,就从来没吹响过!原来我以为他笨,不会吹。可昨天晚上我得到它,试了一整天,也吹不响。怕是坏了,就拿来给您看看!
陈三两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又试着吹了几次,也没发出任何声响。
陈三两:我听说,薛氏族人都叫它法号,只有能吹响它的人,才能接任港神庙祭司之位。当年,薛九公就是这么从薛太公手里继承了祭司大位。难道这东西只有具有某种法力的人才能吹响?
陈阿财:法力?什么法力?
陈三两:薛氏一族,祖祖辈辈在香屿淘海为生,对海中之物自然比别人懂得,这个号角里肯定藏着什么名堂!也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陈阿财:薛嘉禾可是薛九公的亲孙子,有什么名堂能不告诉他?
陈三两:你忘了,他们可是从未谋面的祖孙!
陈阿财:对呀!这东西薛嘉禾每次出海都带在胸前,真漂亮,我拿红珊瑚项链跟他换,他都不肯。原本想他吹不响,我吹响了,可以杀杀他的锐气!没想到我也吹不响,还要它何用,不如卖了!
陈三两:就知道争强好胜,从来不动脑子!你想,他们这么看重这东西,里面一定有鬼,既然我们也吹不响它,那就让它永远陈封吧!
陈三两将号角收入自己袖中。
然后接着说:不说这事儿了!明天,龙柱铜蕊就要浇铸,事关重大。冶铜、浇铸必须一次完成,出不得半点差错,否则就前功尽弃了,你也要到工地上盯着!
陈阿财:阿爸,你放心好了,今晚我就住庙里,明天跟您一起监工!
陈三两:龙柱竣工在即,可龙恩节的香贡还没有着落,到时候拿不出龙涎香,龙王爷非翻脸不可!
陈阿财:那帮渔花子手里肯定有龙涎香,只是不肯交出来。他们一天不交就一天不开海禁,看他们能挺多久!
陈三两:16年来,龙王爷年年都要香贡,我是年年逼着那帮渔花子交香,却是越来越难了!要说他们手里一点都没有,我才不相信;可要说他们手里多得是,八成也是冤枉他们!
陈阿财:这可怎办?
陈三两:只得另寻出路!
陈阿财:还有什么出路?我们即生不出香来,又没处找!
陈三两:在香屿,一直有个传言,都说港神庙里有个秘密香库,里面存了很多龙涎香。因为那帮渔花子世世代代用龙涎香贡奉港神,怎么可能没有存货?只是,这秘密只有薛九公一人知道。更要命的是,他还掌握着龙涎香来源之迷。可那薛九公死都不肯吐露半点风声!真真气死我了!
陈阿财:秘密香库可能在哪儿呢?
陈三两:十有八九就在龙王庙里。这么多年了,我找遍了每个角落,还是一无所获!
陈阿财:阿爸,你放心,我明天就开始找,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找到!
陈三两:这才像我儿子!不过,此事一定要秘密进行。不可走露半点风声,记住,万不可让龙王爷知道。他要是知道了,可就都归他了!龙王爷可是嗜香如命!
陈阿财:我听说,龙涎香是龙王爷口水化成,龙王爷自己有的是口水,不是想要多少有多少吗?
陈三两:都是骗人的鬼话!儿子,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千万不能说出去,否则,我们爷俩都会没命!
陈阿财:什么秘密?
陈三两压低声音接着说道:龙王爷嗜香如命已经到了……到了不可思意的地步。早些年,渔花子们还能交足香贡,为了检验成色,有天夜里,我在龙王殿的香炉里焚了一小块龙涎香,你猜怎么着?
陈阿财瞪大眼睛问:怎么着?
陈三两一脸惊恐地说道:龙王爷竟然闻香显灵了!他从龙龛上下来,说我私焚龙涎香,是大逆不道,把我臭骂一顿,赶出了大殿。我越想越委屈,就想回去解释,没想到在大殿外听到里面发出奇怪的声音。我从门缝往里一看,差点没被吓死!
陈阿财:你看见什么了?
陈三两:龙王爷竟然变成一条哈巴狗一样的东西趴在香炉盖上闻香,边闻边发出哼哼唧唧的叫声!
陈阿财张着嘴呆了半天后才接着问:后来呢?
陈三两:后来,香很快就烧完了。龙王爷起身恢复原样,走了!
陈阿财冷不防冒出一句:龙王爷不会是假的吧!
陈三两一把捂住儿子的嘴说道:这可是找死的话,千万不能说!龙王爷肯定是真的,只是有点奇怪,它怎么会对龙涎香如此痴迷?自从他主宰香屿以来,就只关心香贡,其它牺牲一概不问,都甩给我处理!唉,这样也好,我也能捞些好处!
父子俩沉默了一会儿,陈三两说:从那以后,我是再也不敢私下焚龙涎香了!儿子,你给我记住!这件事就是烂在肚子里也不能说出去!去睡吧,明天还要浇铸铜蕊呢!
21、龙王庙前广场,日,外
一高两低三座窑炉一字排开。高窑炉旁堆着木柴还有几十个已烧制成型的高二尺粗一尺的陶管;两座低窑炉边堆着焦炭,几十筐黄铜锭和锡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座窑炉边都放着一口大风箱。
窑炉前临时搭起的祭坛上,摆着一张贡桌,贡桌上推满了贡品。所有劳役场上的村民都被聚集在祭坛下。
陈三两:乡亲父老们,今天是靖海龙柱封顶的日子,要给龙柱浇铸铜蕊,一旦成功,可保香屿村民世代出海平安。所以,大家要齐必协力,确保万无一失,否则龙王爷怪罪下来,大家都没好果子吃!浇铸工程由我请来的两位道长主持,大家都要服从命令,不得有误。有请道长!
黑袍的道士:有请老君!
有人将一个牌位奉于贡桌之上。
黑袍道士:有请炉头祖师!
有人将另一个牌位奉于贡桌之上。
黑袍道士:司炉何在?
一位身穿红袍的道士应声登上祭坛。只见他焚香祈祷,三拜九叩后,伏于地上,一动不动。
黑袍道士:太上老君可请到?
红袍道士:已到!
黑袍道士:炉头祖师可请到?
红袍道士:已到!
黑袍道士:今日何神可护炉?
红袍道士:炉头祖师可护炉!
黑袍道士:护炉冶法何人授?
红袍道士:太上老君授真传!
黑袍道士:老君何时授真传?
红袍道士:舜王驾崩得老君,禹王登基得真传。
黑袍道士:何处授法得真传?
红袍道士:峨眉山上得真传!
黑袍道士:祖师几载得真传?
红袍道士:祖师七载习真传,年方十五下峨眉。
黑袍道士:祖师身长有几许?衣冠样貌又如何?
红袍道士:祖师身长有五尺,道衣道冠坐石上。
黑袍道士:祖师何事落凡尘?
红袍道士:龙柱铜蕊泽一方,陈氏三两请下凡!
黑袍道士:敢问今日可开炉?
红袍道士:今日开炉吉万方!
黑袍道士:敢问开炉在几时?
红袍道士:午时三刻丁火旺!
黑袍道士:吉时已到!点火开炉!
陈三两:吉时已到,快点火!快点火!
众人手忙手脚乱地拥向三座窑炉。
那黑衣道人带领一队人,去了柱顶。
红衣道人来到高炉边,命人将几个陶管放入窑中,投入木柴,鼓风点火。
然后又来到两座低炉边,将几根铜锭和锡锭分别称了重量后,投入炉上钳锅中,命人鼓风点火。
很快三座窑炉便火光冲天、烈焰飞舞。
半个时辰后,加热过的陶管先被绞车送上柱顶,吊入柱心的孔洞。接着第一锅铜水也被绞车送上柱顶,吊入柱心孔洞浇铸完成。
嘉禾悄悄跑到三叔公身边说道:我都二天没回家,阿嬷肯定不放心,我回去看看!
三叔公:快去快回,免得他们找麻烦!
嘉禾答应一声,离开人群,溜出广场,奔向村中。
22、嘉禾家,日,内
嘉禾:阿嬷!我回来了。你的病好些了吗?
阿嬷:孩子,你可回来了!阿嬷没事!他们没把你怎么样吧?
嘉禾: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吗!你知道他们抓我去了劳役场?
阿嬷:当天晚上,你五婶就告诉我了。还把你打上来的那条鱼给我送来了!
嘉禾:哦?我还以为他们胆小怕事,不敢给您报信呢?
阿嬷:那陈三两心狠手辣,不怕是假的!不过,我们薛姓都是宗亲,暗地里还是一家!
嘉禾:陈阿财还抢走了我的号角!
阿嬷:号角是阿公留下的法号,是我们薛氏族人的集结号,不能落到那帮恶人手里!
嘉禾:陈阿财抢去也没用,他也吹不响!我一定会拿回来!
阿嬷:没人能吹得响!除非你阿公……
嘉禾:三叔公告诉我,阿公可能没有死,十有八九还被关在龙王庙里。
阿嬷:但愿如此!我想你阿公也没那么容易被害。他还没教会你怎么吹响法号呢,怎么能死?饿了吧!阿嬷给你煮鱼丸汤。
嘉禾:哪来的鱼丸?
阿嬷:你打上来的鱼啊!我把它做成了鱼丸。在井里镇着呢!
嘉禾:太好啦!有鱼丸吃啦!我去拿!
嘉禾从院子里一口井中提出一个篮子,里面满是白花花的鱼丸。
嘉禾:阿嬷你猜,打渔时我遇到什么了?
阿嬷:只要不是恶龙就好!
嘉禾:我遇到一条受伤的白海豚,还救了它!
阿嬷:白海豚?你没看错?
嘉禾:没错。它是被鲨鱼咬伤的,快死了,我把它救上船,还给它治了伤。
阿嬷:16年了,没人见过白海豚!自从赤龙降临香屿后,白海豚就再也没出现过。你说它又出现了,还带着伤,一定是发生什么事了!
嘉禾:为什么?
阿嬷:白海豚是我们香屿渔港的镇港鱼,有它在,香屿就风平浪静!恶龙霸占香屿,白海豚就被恶龙赶走了!
嘉禾:是陈阿财!抢我号角,我还没来得及找你算帐!咦,这么晚了,他一个人来龙王庙干什么?肯定是找他爹干什么见不得人勾当!
转眼间,陈阿财已进了龙王庙的西侧门。嘉禾悄悄尾随而至,轻轻推了一下门,门虚掩着,嘉禾闪进庙内。
月光下的龙王庙静得瘆人。院子中间是一座重檐六角亭,亭后是五开间龙恩殿。院子西南角是鼓楼。
嘉禾远远地追随着灯笼的微光,穿过前殿、大殿和后殿,来到了位于龙王庙最后面、紧靠山涯而建的一栋两层楼下。见陈阿财走进了最东面唯一一间亮灯的屋子。嘉禾抬头见楼上悬着一匾额,上写“望海楼”三个大字。
嘉禾猫着腰轻手轻脚地蹲在那亮灯的窗下。用手指醮着口水将窗户纸戳破一个小洞,向屋里看,见陈三两父子对坐灯下。
20、望海楼一房间,夜,内
陈三两:一天都不见人影,这么晚又来干什么?
陈阿财:阿爸,我得了一件宝贝,没搞明白,拿来给您看看!
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了嘉禾的凤尾螺小号角。
陈三两接过号角端详了一会说道:这好像是薛九公家的号角!
陈阿财:没错!昨天晚上从薛嘉禾手里抢来的。
陈三两:这东西薛九公主持港神庙时,经常吹响。渔花子们听到号角声就会聚到庙里!号角声十分宏亮、悦耳,不同凡响。不过已经很久没听见它的声音了。
陈阿财:阿爸,你不知道,这东西后来到了薛嘉禾手里,就从来没吹响过!原来我以为他笨,不会吹。可昨天晚上我得到它,试了一整天,也吹不响。怕是坏了,就拿来给您看看!
陈三两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又试着吹了几次,也没发出任何声响。
陈三两:我听说,薛氏族人都叫它法号,只有能吹响它的人,才能接任港神庙祭司之位。当年,薛九公就是这么从薛太公手里继承了祭司大位。难道这东西只有具有某种法力的人才能吹响?
陈阿财:法力?什么法力?
陈三两:薛氏一族,祖祖辈辈在香屿淘海为生,对海中之物自然比别人懂得,这个号角里肯定藏着什么名堂!也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陈阿财:薛嘉禾可是薛九公的亲孙子,有什么名堂能不告诉他?
陈三两:你忘了,他们可是从未谋面的祖孙!
陈阿财:对呀!这东西薛嘉禾每次出海都带在胸前,真漂亮,我拿红珊瑚项链跟他换,他都不肯。原本想他吹不响,我吹响了,可以杀杀他的锐气!没想到我也吹不响,还要它何用,不如卖了!
陈三两:就知道争强好胜,从来不动脑子!你想,他们这么看重这东西,里面一定有鬼,既然我们也吹不响它,那就让它永远陈封吧!
陈三两将号角收入自己袖中。
然后接着说:不说这事儿了!明天,龙柱铜蕊就要浇铸,事关重大。冶铜、浇铸必须一次完成,出不得半点差错,否则就前功尽弃了,你也要到工地上盯着!
陈阿财:阿爸,你放心好了,今晚我就住庙里,明天跟您一起监工!
陈三两:龙柱竣工在即,可龙恩节的香贡还没有着落,到时候拿不出龙涎香,龙王爷非翻脸不可!
陈阿财:那帮渔花子手里肯定有龙涎香,只是不肯交出来。他们一天不交就一天不开海禁,看他们能挺多久!
陈三两:16年来,龙王爷年年都要香贡,我是年年逼着那帮渔花子交香,却是越来越难了!要说他们手里一点都没有,我才不相信;可要说他们手里多得是,八成也是冤枉他们!
陈阿财:这可怎办?
陈三两:只得另寻出路!
陈阿财:还有什么出路?我们即生不出香来,又没处找!
陈三两:在香屿,一直有个传言,都说港神庙里有个秘密香库,里面存了很多龙涎香。因为那帮渔花子世世代代用龙涎香贡奉港神,怎么可能没有存货?只是,这秘密只有薛九公一人知道。更要命的是,他还掌握着龙涎香来源之迷。可那薛九公死都不肯吐露半点风声!真真气死我了!
陈阿财:秘密香库可能在哪儿呢?
陈三两:十有八九就在龙王庙里。这么多年了,我找遍了每个角落,还是一无所获!
陈阿财:阿爸,你放心,我明天就开始找,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找到!
陈三两:这才像我儿子!不过,此事一定要秘密进行。不可走露半点风声,记住,万不可让龙王爷知道。他要是知道了,可就都归他了!龙王爷可是嗜香如命!
陈阿财:我听说,龙涎香是龙王爷口水化成,龙王爷自己有的是口水,不是想要多少有多少吗?
陈三两:都是骗人的鬼话!儿子,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千万不能说出去,否则,我们爷俩都会没命!
陈阿财:什么秘密?
陈三两压低声音接着说道:龙王爷嗜香如命已经到了……到了不可思意的地步。早些年,渔花子们还能交足香贡,为了检验成色,有天夜里,我在龙王殿的香炉里焚了一小块龙涎香,你猜怎么着?
陈阿财瞪大眼睛问:怎么着?
陈三两一脸惊恐地说道:龙王爷竟然闻香显灵了!他从龙龛上下来,说我私焚龙涎香,是大逆不道,把我臭骂一顿,赶出了大殿。我越想越委屈,就想回去解释,没想到在大殿外听到里面发出奇怪的声音。我从门缝往里一看,差点没被吓死!
陈阿财:你看见什么了?
陈三两:龙王爷竟然变成一条哈巴狗一样的东西趴在香炉盖上闻香,边闻边发出哼哼唧唧的叫声!
陈阿财张着嘴呆了半天后才接着问:后来呢?
陈三两:后来,香很快就烧完了。龙王爷起身恢复原样,走了!
陈阿财冷不防冒出一句:龙王爷不会是假的吧!
陈三两一把捂住儿子的嘴说道:这可是找死的话,千万不能说!龙王爷肯定是真的,只是有点奇怪,它怎么会对龙涎香如此痴迷?自从他主宰香屿以来,就只关心香贡,其它牺牲一概不问,都甩给我处理!唉,这样也好,我也能捞些好处!
父子俩沉默了一会儿,陈三两说:从那以后,我是再也不敢私下焚龙涎香了!儿子,你给我记住!这件事就是烂在肚子里也不能说出去!去睡吧,明天还要浇铸铜蕊呢!
21、龙王庙前广场,日,外
一高两低三座窑炉一字排开。高窑炉旁堆着木柴还有几十个已烧制成型的高二尺粗一尺的陶管;两座低窑炉边堆着焦炭,几十筐黄铜锭和锡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座窑炉边都放着一口大风箱。
窑炉前临时搭起的祭坛上,摆着一张贡桌,贡桌上推满了贡品。所有劳役场上的村民都被聚集在祭坛下。
陈三两:乡亲父老们,今天是靖海龙柱封顶的日子,要给龙柱浇铸铜蕊,一旦成功,可保香屿村民世代出海平安。所以,大家要齐必协力,确保万无一失,否则龙王爷怪罪下来,大家都没好果子吃!浇铸工程由我请来的两位道长主持,大家都要服从命令,不得有误。有请道长!
黑袍的道士:有请老君!
有人将一个牌位奉于贡桌之上。
黑袍道士:有请炉头祖师!
有人将另一个牌位奉于贡桌之上。
黑袍道士:司炉何在?
一位身穿红袍的道士应声登上祭坛。只见他焚香祈祷,三拜九叩后,伏于地上,一动不动。
黑袍道士:太上老君可请到?
红袍道士:已到!
黑袍道士:炉头祖师可请到?
红袍道士:已到!
黑袍道士:今日何神可护炉?
红袍道士:炉头祖师可护炉!
黑袍道士:护炉冶法何人授?
红袍道士:太上老君授真传!
黑袍道士:老君何时授真传?
红袍道士:舜王驾崩得老君,禹王登基得真传。
黑袍道士:何处授法得真传?
红袍道士:峨眉山上得真传!
黑袍道士:祖师几载得真传?
红袍道士:祖师七载习真传,年方十五下峨眉。
黑袍道士:祖师身长有几许?衣冠样貌又如何?
红袍道士:祖师身长有五尺,道衣道冠坐石上。
黑袍道士:祖师何事落凡尘?
红袍道士:龙柱铜蕊泽一方,陈氏三两请下凡!
黑袍道士:敢问今日可开炉?
红袍道士:今日开炉吉万方!
黑袍道士:敢问开炉在几时?
红袍道士:午时三刻丁火旺!
黑袍道士:吉时已到!点火开炉!
陈三两:吉时已到,快点火!快点火!
众人手忙手脚乱地拥向三座窑炉。
那黑衣道人带领一队人,去了柱顶。
红衣道人来到高炉边,命人将几个陶管放入窑中,投入木柴,鼓风点火。
然后又来到两座低炉边,将几根铜锭和锡锭分别称了重量后,投入炉上钳锅中,命人鼓风点火。
很快三座窑炉便火光冲天、烈焰飞舞。
半个时辰后,加热过的陶管先被绞车送上柱顶,吊入柱心的孔洞。接着第一锅铜水也被绞车送上柱顶,吊入柱心孔洞浇铸完成。
嘉禾悄悄跑到三叔公身边说道:我都二天没回家,阿嬷肯定不放心,我回去看看!
三叔公:快去快回,免得他们找麻烦!
嘉禾答应一声,离开人群,溜出广场,奔向村中。
22、嘉禾家,日,内
嘉禾:阿嬷!我回来了。你的病好些了吗?
阿嬷:孩子,你可回来了!阿嬷没事!他们没把你怎么样吧?
嘉禾: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吗!你知道他们抓我去了劳役场?
阿嬷:当天晚上,你五婶就告诉我了。还把你打上来的那条鱼给我送来了!
嘉禾:哦?我还以为他们胆小怕事,不敢给您报信呢?
阿嬷:那陈三两心狠手辣,不怕是假的!不过,我们薛姓都是宗亲,暗地里还是一家!
嘉禾:陈阿财还抢走了我的号角!
阿嬷:号角是阿公留下的法号,是我们薛氏族人的集结号,不能落到那帮恶人手里!
嘉禾:陈阿财抢去也没用,他也吹不响!我一定会拿回来!
阿嬷:没人能吹得响!除非你阿公……
嘉禾:三叔公告诉我,阿公可能没有死,十有八九还被关在龙王庙里。
阿嬷:但愿如此!我想你阿公也没那么容易被害。他还没教会你怎么吹响法号呢,怎么能死?饿了吧!阿嬷给你煮鱼丸汤。
嘉禾:哪来的鱼丸?
阿嬷:你打上来的鱼啊!我把它做成了鱼丸。在井里镇着呢!
嘉禾:太好啦!有鱼丸吃啦!我去拿!
嘉禾从院子里一口井中提出一个篮子,里面满是白花花的鱼丸。
嘉禾:阿嬷你猜,打渔时我遇到什么了?
阿嬷:只要不是恶龙就好!
嘉禾:我遇到一条受伤的白海豚,还救了它!
阿嬷:白海豚?你没看错?
嘉禾:没错。它是被鲨鱼咬伤的,快死了,我把它救上船,还给它治了伤。
阿嬷:16年了,没人见过白海豚!自从赤龙降临香屿后,白海豚就再也没出现过。你说它又出现了,还带着伤,一定是发生什么事了!
嘉禾:为什么?
阿嬷:白海豚是我们香屿渔港的镇港鱼,有它在,香屿就风平浪静!恶龙霸占香屿,白海豚就被恶龙赶走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