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3295
成片时长:约44分钟
阅读:5160
发表:2021/5/10
20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战国谋之秋风袅袅》第1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12.内•客店•夜
微公子和毛遂躺在铺上。李园坐在灯前,在给儿子做玩具——用木头削刻一把佩剑,心里面回想着离家时的情形——
13.(闪回)内•李家东厢房•日
李园穿上外衣,李妻帮助他整理衣服。李环(李园妹,15岁)抱着南南(李园儿子,约2岁)站在旁边。南南挣扎着要下来,李环只好将他放到地上。他立刻跌跌撞撞地扑向放在一边的佩剑,双手用力,也只能搬起一头。
李环(紧跟在后面):你可不能拿这个。这是爸爸的,南南长大了再拿。(说着就要拿开佩剑,可是南南紧抓着不松手)噢,南南要亲自给爸爸拿去,对吗?
南南紧抿着嘴,点头。
李环(连南南和佩剑一起抱起来):好,我们给爸爸拿去。
到了李园身边,南南乖乖松了手。李环把佩剑递给李妻。
李妻(把佩剑系挂在李园腰间):去跟父母辞别吧。
李园:嗯。
李环:走,送爸爸去。
李园(从李环怀中抱过南南):南南也想要佩剑吗?
南南使劲点头。
李园:好,下次爸爸回来时一定带给你,还有长矛、大戟。还要什么?告诉爸爸。
南南(伸出一只小手捏李园鼻子):长矛,大戟,南南要。
李园:都要啊?(抱着南南向门口迈步)
李妻和李环跟在后面。
南南:都要。
14.外•李家院中•日
李园等人从东厢房出来,往堂屋走时,其父母从堂屋出来。李园看到后,忙将南南交给妻子。
李父:这就要走?
李园:儿正要向父母大人辞行。赵国长平大败,损兵数十万,形势十分危急。儿侍奉平原君,值此危难之际,安敢私自在家,独享天伦。
李父(点头):去吧。既然志在天下,理当不避险阻,岂能为儿女私情所困。
李母(把一袋银钱交给李园):这是盘缠。路上莫要着急,缓缓前行,不要等到天黑才投宿。
李园:儿记住了,母亲放心。
李母(一手抚摸李园肩臂):打算何时回来?
李父(埋怨老伴儿):在外待君,身不由己。他怎么知道何时回来?
李园(温和地对母亲):若是腊月回不来,明年中秋一定回来。二老多多保重。
李父:我儿切记,无论身在何处,身份何等高贵,都不可忘记你是鲁国人,要恪守周室礼制,损鲁国之事不可行,丧天良之举不能为。
李园:父亲放心,园谨记。(跪拜)
(闪回结束)
15.内•客店•夜
微公子:快到中秋了,要不……
仍在削刻木头的李园一抬头,与眼前的微公子对视。
微公子:要不咱们从楚国回来时,哥哥拐回家去探望一下。
李园:邯郸危在旦夕,我怎好弃主人而去。
微公子:那么,哥哥不是要对家里人食言了?
李园:非常时期,家常言语岂能认真。
略停。
微公子:侄儿该有三岁多了吧?一定非常可爱。若是调皮些就更好了。
李园(甜蜜微笑):明日还要早起赶路,睡吧。(收拾东西)
16.外•鲁国•曲阜城中•日
字幕:鲁国曲阜
(镜头由高远而低近,落在城中一条街上)
一辆马车在街上缓缓行进,赶车的坐在前面十分悠然。还没到李家米店,远远就能看到那里有许多人。
马车在李家米店前停下,车夫先跳下来,从车上拿下个凳子,这才掀起帘子,扶李园父亲下车。
李父向米店走去,车夫把马车牵到一旁。
一个伙计在门口看见了李父,忙扭头告诉掌柜的。掌柜急忙从人群中挤出,下了阶梯,来迎接李父——
掌柜(愁眉苦脸地):老爷来了。(搀扶李父)
李父(欣慰地):量米的人不少啊。
二人一起进店。
17.内•李家米店•日
李父(坐下):刚才从西街过来,看到田家米店十分萧条。咱这里量米之人何以如此之多?
掌柜:我正要去府上见老爷呢。
李父:何事?
掌柜:田家米店已经涨到捌个铜贝一斛了,咱还卖陆个……
李父:随他去涨。
掌柜(苦着脸):可是老爷,咱库中也快见底了。
李父:那还不赶紧派人出去收购?
掌柜:每天都派人出去。可是……(摇摇头)外面的米价也在涨。曲阜附近,陆个铜贝已经收不到了。
李父:那就往远处走走。
掌柜:寿春那边便宜些,然而加上人马费用,若是还卖陆个铜贝,大概也是无利可图。
李父:不能涨。坚决不涨价。今年雨水少,曲阜的百姓本来就不容易,我们若是再要牟取暴利,让他们何以生活?(看到放在柜上的米价牌子)牌子怎么没挂出去?
掌柜:我刚让伙计拿回来的,正要向老爷请示,是否改动一下?
李父(摆摆手):挂出去。不用改,就这么挂出去吧。
掌柜(对伙计):快挂出去。
伙计拿起牌子出去。另一个伙计端来刚沏的茶,掌柜接过来给李父倒。
李父:就卖陆个铜贝。(稍停)立即派人去寿春,多去些人,能走开的都去;多带些银钱,能收多少收多少。还要速去速回——你不是说咱库中的米不多了吗?
掌柜(看看众多买米的人):照这速度出米,顶多能撑十日。
李父:可以限量,但绝不加价。一定要跟大家说清楚,劝他们先少买些,我们的米很快就会回来。
掌柜:喏。
掌柜走到一个伙计跟前,耳语了几句,然后返回来。
李父:西街米店那个姓田的是哪里人氏?
掌柜:听说是楚国人。
李父:这就对了——楚国人自然不会心疼鲁国的百姓。他只想如何能多赚些鲁国人的钱。
掌柜点头。
一个家奴跑进来——
家奴:老爷,快回去吧。曲阜令府上来人要见老爷,奶奶叫老爷赶紧回去。
李父:曲阜令的人?是官差还是家奴?
家奴(琢磨了一下):没有穿官衣,那就是家奴。
李父(纳闷地):我们与曲阜令素无来往,找我何干?
家奴:来人还带了很多礼品,跟管家说了几句话,好像是来为他们公子提亲的。
李父(意外地):提亲?(看看掌柜)
掌柜(吃了一惊):老爷请到里边坐坐。
李父莫名其妙地被掌柜搀到里屋。
掌柜(压低声):曲阜令有位公子名声可不太好,听说在城里做过些欺男霸女的事,不知是不是这位公子。老爷一定要探访清楚,不敢随便应承。
李父惶恐地点着头。
18.内•田家米店•黄昏
伙计们小心翼翼地收拾东西,准备关门,还不时偷偷斜眼看看田东家。田东家在店里踱来踱去,不时恶狠狠地向门外看一眼。
田东家:整整一天,一粒米也没卖出去!
掌柜:都怪东街李家米店可恶。随行就市,这是买卖人的规矩。他们……
田东家:他们这是以大欺小,想要挤垮我们!
掌柜:可惜咱铺子小,库存少,无力抗争啊——
田东家(叹一口气):先看看再说。明天派人过去转转,想办法打探一下他们库存还有多少。
掌柜:喏。
19.外•楚国•陈郢郊外•黄昏
赵胜一行人在官道上纵马奔驰,陈郢就在眼前。镜头显示他们的背影,踏着飞扬的尘土奔向城门。能听到他们的欢呼声渐渐远去。
字幕:楚国都城•陈郢
20.内•楚王后宫•日
赵胜和黄歇分左右坐在宾客位上说话。侍者分立各处。
楚王在宦官的陪侍下,从后堂出来。赵胜和黄歇起立行礼。
楚王:平原君一路辛苦,昨夜睡得可好?
赵胜:承蒙大王厚爱。实不相瞒,因为忧虑楚、赵的安危,在下一夜未睡踏实。
待楚王在王座坐定后,黄、赵二人才重新落座。
赵胜:秦国对赵国大举进犯,眼下正在围攻赵都邯郸。在下以为,赵国颓败之后,秦国下一个攻取的目标大概就是楚国了……
21.外•楚王后宫门前•日
大殿外,全副武装的护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要紧位置更是整伍、整什的护卫。远处的角楼、哨楼上都有负责警戒的军士。
赵公子、李园、毛遂等众家臣站在台阶下面,有的静观宫内动静,有的左顾右盼,有的低声耳语,都显得焦虑不安。
22.内•楚王后宫•日
赵胜:秦国的军队不但是虎狼之师,秦人的野心大家也都看得清楚。无论是赵国,还是楚国,或者魏国、韩国、齐国、燕国,都在秦人的菜谱上,谁也逃不脱。因此,我们六国万不可心怀侥幸,自欺欺人。
微公子和毛遂躺在铺上。李园坐在灯前,在给儿子做玩具——用木头削刻一把佩剑,心里面回想着离家时的情形——
13.(闪回)内•李家东厢房•日
李园穿上外衣,李妻帮助他整理衣服。李环(李园妹,15岁)抱着南南(李园儿子,约2岁)站在旁边。南南挣扎着要下来,李环只好将他放到地上。他立刻跌跌撞撞地扑向放在一边的佩剑,双手用力,也只能搬起一头。
李环(紧跟在后面):你可不能拿这个。这是爸爸的,南南长大了再拿。(说着就要拿开佩剑,可是南南紧抓着不松手)噢,南南要亲自给爸爸拿去,对吗?
南南紧抿着嘴,点头。
李环(连南南和佩剑一起抱起来):好,我们给爸爸拿去。
到了李园身边,南南乖乖松了手。李环把佩剑递给李妻。
李妻(把佩剑系挂在李园腰间):去跟父母辞别吧。
李园:嗯。
李环:走,送爸爸去。
李园(从李环怀中抱过南南):南南也想要佩剑吗?
南南使劲点头。
李园:好,下次爸爸回来时一定带给你,还有长矛、大戟。还要什么?告诉爸爸。
南南(伸出一只小手捏李园鼻子):长矛,大戟,南南要。
李园:都要啊?(抱着南南向门口迈步)
李妻和李环跟在后面。
南南:都要。
14.外•李家院中•日
李园等人从东厢房出来,往堂屋走时,其父母从堂屋出来。李园看到后,忙将南南交给妻子。
李父:这就要走?
李园:儿正要向父母大人辞行。赵国长平大败,损兵数十万,形势十分危急。儿侍奉平原君,值此危难之际,安敢私自在家,独享天伦。
李父(点头):去吧。既然志在天下,理当不避险阻,岂能为儿女私情所困。
李母(把一袋银钱交给李园):这是盘缠。路上莫要着急,缓缓前行,不要等到天黑才投宿。
李园:儿记住了,母亲放心。
李母(一手抚摸李园肩臂):打算何时回来?
李父(埋怨老伴儿):在外待君,身不由己。他怎么知道何时回来?
李园(温和地对母亲):若是腊月回不来,明年中秋一定回来。二老多多保重。
李父:我儿切记,无论身在何处,身份何等高贵,都不可忘记你是鲁国人,要恪守周室礼制,损鲁国之事不可行,丧天良之举不能为。
李园:父亲放心,园谨记。(跪拜)
(闪回结束)
15.内•客店•夜
微公子:快到中秋了,要不……
仍在削刻木头的李园一抬头,与眼前的微公子对视。
微公子:要不咱们从楚国回来时,哥哥拐回家去探望一下。
李园:邯郸危在旦夕,我怎好弃主人而去。
微公子:那么,哥哥不是要对家里人食言了?
李园:非常时期,家常言语岂能认真。
略停。
微公子:侄儿该有三岁多了吧?一定非常可爱。若是调皮些就更好了。
李园(甜蜜微笑):明日还要早起赶路,睡吧。(收拾东西)
16.外•鲁国•曲阜城中•日
字幕:鲁国曲阜
(镜头由高远而低近,落在城中一条街上)
一辆马车在街上缓缓行进,赶车的坐在前面十分悠然。还没到李家米店,远远就能看到那里有许多人。
马车在李家米店前停下,车夫先跳下来,从车上拿下个凳子,这才掀起帘子,扶李园父亲下车。
李父向米店走去,车夫把马车牵到一旁。
一个伙计在门口看见了李父,忙扭头告诉掌柜的。掌柜急忙从人群中挤出,下了阶梯,来迎接李父——
掌柜(愁眉苦脸地):老爷来了。(搀扶李父)
李父(欣慰地):量米的人不少啊。
二人一起进店。
17.内•李家米店•日
李父(坐下):刚才从西街过来,看到田家米店十分萧条。咱这里量米之人何以如此之多?
掌柜:我正要去府上见老爷呢。
李父:何事?
掌柜:田家米店已经涨到捌个铜贝一斛了,咱还卖陆个……
李父:随他去涨。
掌柜(苦着脸):可是老爷,咱库中也快见底了。
李父:那还不赶紧派人出去收购?
掌柜:每天都派人出去。可是……(摇摇头)外面的米价也在涨。曲阜附近,陆个铜贝已经收不到了。
李父:那就往远处走走。
掌柜:寿春那边便宜些,然而加上人马费用,若是还卖陆个铜贝,大概也是无利可图。
李父:不能涨。坚决不涨价。今年雨水少,曲阜的百姓本来就不容易,我们若是再要牟取暴利,让他们何以生活?(看到放在柜上的米价牌子)牌子怎么没挂出去?
掌柜:我刚让伙计拿回来的,正要向老爷请示,是否改动一下?
李父(摆摆手):挂出去。不用改,就这么挂出去吧。
掌柜(对伙计):快挂出去。
伙计拿起牌子出去。另一个伙计端来刚沏的茶,掌柜接过来给李父倒。
李父:就卖陆个铜贝。(稍停)立即派人去寿春,多去些人,能走开的都去;多带些银钱,能收多少收多少。还要速去速回——你不是说咱库中的米不多了吗?
掌柜(看看众多买米的人):照这速度出米,顶多能撑十日。
李父:可以限量,但绝不加价。一定要跟大家说清楚,劝他们先少买些,我们的米很快就会回来。
掌柜:喏。
掌柜走到一个伙计跟前,耳语了几句,然后返回来。
李父:西街米店那个姓田的是哪里人氏?
掌柜:听说是楚国人。
李父:这就对了——楚国人自然不会心疼鲁国的百姓。他只想如何能多赚些鲁国人的钱。
掌柜点头。
一个家奴跑进来——
家奴:老爷,快回去吧。曲阜令府上来人要见老爷,奶奶叫老爷赶紧回去。
李父:曲阜令的人?是官差还是家奴?
家奴(琢磨了一下):没有穿官衣,那就是家奴。
李父(纳闷地):我们与曲阜令素无来往,找我何干?
家奴:来人还带了很多礼品,跟管家说了几句话,好像是来为他们公子提亲的。
李父(意外地):提亲?(看看掌柜)
掌柜(吃了一惊):老爷请到里边坐坐。
李父莫名其妙地被掌柜搀到里屋。
掌柜(压低声):曲阜令有位公子名声可不太好,听说在城里做过些欺男霸女的事,不知是不是这位公子。老爷一定要探访清楚,不敢随便应承。
李父惶恐地点着头。
18.内•田家米店•黄昏
伙计们小心翼翼地收拾东西,准备关门,还不时偷偷斜眼看看田东家。田东家在店里踱来踱去,不时恶狠狠地向门外看一眼。
田东家:整整一天,一粒米也没卖出去!
掌柜:都怪东街李家米店可恶。随行就市,这是买卖人的规矩。他们……
田东家:他们这是以大欺小,想要挤垮我们!
掌柜:可惜咱铺子小,库存少,无力抗争啊——
田东家(叹一口气):先看看再说。明天派人过去转转,想办法打探一下他们库存还有多少。
掌柜:喏。
19.外•楚国•陈郢郊外•黄昏
赵胜一行人在官道上纵马奔驰,陈郢就在眼前。镜头显示他们的背影,踏着飞扬的尘土奔向城门。能听到他们的欢呼声渐渐远去。
字幕:楚国都城•陈郢
20.内•楚王后宫•日
赵胜和黄歇分左右坐在宾客位上说话。侍者分立各处。
楚王在宦官的陪侍下,从后堂出来。赵胜和黄歇起立行礼。
楚王:平原君一路辛苦,昨夜睡得可好?
赵胜:承蒙大王厚爱。实不相瞒,因为忧虑楚、赵的安危,在下一夜未睡踏实。
待楚王在王座坐定后,黄、赵二人才重新落座。
赵胜:秦国对赵国大举进犯,眼下正在围攻赵都邯郸。在下以为,赵国颓败之后,秦国下一个攻取的目标大概就是楚国了……
21.外•楚王后宫门前•日
大殿外,全副武装的护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要紧位置更是整伍、整什的护卫。远处的角楼、哨楼上都有负责警戒的军士。
赵公子、李园、毛遂等众家臣站在台阶下面,有的静观宫内动静,有的左顾右盼,有的低声耳语,都显得焦虑不安。
22.内•楚王后宫•日
赵胜:秦国的军队不但是虎狼之师,秦人的野心大家也都看得清楚。无论是赵国,还是楚国,或者魏国、韩国、齐国、燕国,都在秦人的菜谱上,谁也逃不脱。因此,我们六国万不可心怀侥幸,自欺欺人。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