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2181
成片时长:约74分钟
阅读:3040
发表:2023/5/31
主旋律,动作
网络电影剧本
五彩如意瓷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21:玉窑 日外
朱玉葱抬头见到赵褡裢,脸上开花一般地笑了,他正在为瓷器打草绳。
赵褡裢:窑主,您这是做什么呢?
朱玉葱:咱们白窑新编了出瓷的七十二战法,从选瓷料到配料,再到七十二道工序,至到陶瓷的打草绳防碰,咱们可都是向大学讨来的技巧,来,坐。
赵褡裢:这是咱家出的瓷器?
朱玉葱:咋样儿?
赵褡裢望着瓷器惊叹:这些瓷品,可是一窑呀?玉窑如玉,天下窑口,哪家也没有这么精细的少儿呀。
朱玉葱得意:我以为咱家的瓷儿,像玉雕的一样,呵呵,赵褡裢,你回来吧,玉窑缺人手。
赵褡裢:我们不是说好,我没事就回来看看,我算计咱家第一窑也该出炉,窑口建成也该半年多了吧?
朱玉葱:可不,坯器阴干得半年,哎,你怎么样?那条船用着呢?
赵褡裢:您要用船?
朱玉葱:这几天春姑要过门,咱们先把瓷器归置一下,送长安露个脸儿,本儿也得回来的一些。
赵褡裢惊喜:我说的没成,他们自己成了?谁作的媒?
朱玉葱:州府的人,县令林大人的朋友,元崔刺史大人,喂,送瓷儿的时候,你跑一趟怎么样?
赵褡裢:行啊,我正在发愁怎么报答您,自有您的船,从此泛舟江湖,无拘无束,快乐死了。
朱玉葱连连点头:喜欢就好。
22:朱宅 日外
一阵乐器声,小轿停在朱宅门外。
一绫牵红,扯着一对新人入院。
宾客阵阵喊采声。
23:朱宅 日内
宾客喧闹声震耳。
众人中,窑工甲扯着闲篇:身为昌南县令的林修甫哪里能不知道?林家嫌赵褡裢窑工的身份不够体面,决定托请饶州刺史元崔、请府衙胥吏仇和代为媒妁。
赵褡裢:那还是朱家的玉瓷好,元大人心生喜欢,特意寻了林修甫说项。
窑工甲:对对对,元崔大人也知道玉窑瓷品精致,内心喜欢,极力促成了今日的好事啊。
24:朱宅 日外
林修甫张臂拦住朱玉葱:玉葱,来,我跟你说点事儿。
朱玉葱:大人请讲,您看今天的事儿是不是有什么短缺?
林修甫笑着摇头:衙门返回了驿吏,当初咱们为了推销窑瓷进入长安,现在回信了。
朱玉葱紧张而期待:您说,长安怎么说?
林修甫:长安说,咱们窑出的假玉,一时玉窑的名声雀起啊。
朱玉葱:真是好事呀,真让人喜出望外。
林修甫:玉葱,驿馆有个客人,名士柳宗元到访昌南,你出面比我方便,麻烦你去找他一趟,写一写咱们昌南瓷器。
朱玉葱:柳宗元?名士也不是他一个,文人墨客出入昌南的很多啊,为什么只求他写?
林修甫:文人墨客倒是不少,你可别小瞧这个柳宗元,没准他写的东西可以传示后人呢。
朱玉葱:您说他写的文章可以传世?这怎么知道?
林修甫:你只管去办,别的不要问。
朱玉葱:您放心,我这就去办,您等我带回他的文章便是。
25:驿馆 日外
朱玉葱带仆僮,挑担来访。
驿吏:你来过几次了?我不是说过嘛,柳先生不在客房。
朱玉葱:您能说去哪儿了吗?
驿吏:遍访昌南,考察窑口和山水。
朱玉葱大声:玉葱久闻先生盛名,特来拜访,若先生不在,能不留书信和送来的瓷器,改日再来相见?
驿吏嗔怪:可以,书信和礼品留下吧,等柳先生回来我交付他。
仆僮帮腔:先生既然是巡游,我们晚些再来吧,万一柳先生离开昌南,我家主人再难相见。
驿吏:过一两日晚些来也行,也不枉你们跑来跑去,柳先生是游历,不是路过,且待几日呢。
26:玉窑 日外
窑口摆了一桌茶水,坐着几个窑主品茶闲聊。
朱玉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各位您瞧,这诗题在瓶器上是不是可以永世保存?
花骨头:今儿,你不是召我们过来商量祭窑神的事儿吗?怎么又拿柳宗元的诗说事儿?
朱玉葱打躬作揖:当朝名工巧匠趟慨确属第一人,咱们祭窑神就是祭他呀,我和求些传世的诗和文章才好。。
青云:这话在理,趟慨是晋朝人,离现在不远呀。
花骨头:趟概为当时昌南瓷器做过工艺规划,一直被后人尊称为“师主”,后来昌南立庙祭祀。
朱玉葱:玉窑一年了,这一次专门祭祀,到时想清来各家窑主们拜祭,这样写明窑神是趟慨。
青云和花骨头连连点头。
朱玉葱:这次拜祭搞大一些,窑主们都得来
花骨头:别家都好说,看你跟姚紫生和姚红生兄弟来不来吧,他好像跟你天生不对眼儿呀。
朱玉葱尴尬一笑。
27:客房 日内
日光映窗,柳宗元与书僮守在客房,驿卒端茶进入。
朱玉葱紧随而入。
柳宗元伏案写字,抬眼:你就是玉窑主人朱玉葱?
朱玉葱取出一封红包,呈上。
柳宗元取出信封:久闻玉窑大名,不胜景仰,收到了您送与的玉瓷,正合我意,书信我也看过了,奉命写了,请过目吧。
朱玉葱坐下,取信浏览,口中说着:我还要专门为柳先生烧制新瓷器。
柳元元:这是为何呀?
朱玉葱:玉葱想与先生成为朋友。
柳宗元:我们已经是朋友了。
朱玉葱观信,念咏:《代人进瓷器状》,此文必会传名四方,我即可交于县台大人。
柳宗元:县令大人是哪个?
朱玉葱:林修甫。
柳宗元摇头:不认识。
朱玉葱:我设酒筵,介绍你们认识?
柳宗元:好。
28:朱宅 日内
春姑侍奉茶水,林修甫接茶:女儿呀,爹见玉窑做事有章法,内心自然欢喜,此来通告准许趟慨为窑神,准许玉窑设庙。
朱慧泽:春姑,替我谢谢你爹。
春姑行礼。
林修甫:藏身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的昌南,自古安静而平和,没有战乱,若窑口建庙,到时我邀饶州刺史元崔一起来,共祈窑神保佑。
春姑:爹,您有事相求元大人吧?
林修甫:玉窑瓷品在长安出现,名声尚佳,我想央元崔进贡并上表长安,向朝廷请求进贡昌南瓷器,若玉窑成为御用贡品,朱家的生意会怎么样呢?
朱玉葱和春姑神色欣喜。
林修甫端杯喝茶。
朱玉葱: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儿,咱家玉窑真的成了贡品,以后林家子孙就有了饭碗,我回头改造了托运瓷品的方法,不磕不碰,千里驮运长安。
林修甫:听说玉窑设制了七十二道成瓷法?
朱玉葱:大人见笑,玉葱生性粗陋,不设工序怕忘了,此后,不敢不照章办事。
林修甫笑而不语。
29:紫窑 日外
姚紫生:本行首原本对朱玉葱看不起,可是,朱家高攀了林家姻缘,我姚紫生也不得不带各家窑主前来拜祭。
姚红生:大哥,白窑领无一步建了窑口,设了窑神庙,听说,此次前来的客人身份尊贵,地位也很高啊。
姚紫生:一步错,步步错,缘起赵褡裢作的妖,处处与我紫窑作对,我必杀此人。
姚红生:大哥,这事儿得小心。
姚紫生:他是我的眼中钉,肉中刺,不除掉,我会坐卧不安,紫窑永无宁日。
30:玉窑 日外
朱玉葱匆匆赶入工坊:咱们玉窑接到官府饬令,得烧制出一批新瓷器,窑口要按尺寸和款式塑制,不得池差半分。
说着匆匆从怀里取出款样和数目。
朱慧泽围观:爹,咱家的瓷器渐多,库存不了,以后得开家咸阳铺子才好,那时正好离咱家不远,离长安也行近。
朱玉葱:这事儿,爹琢磨过,你可以先过去采买铺面,以后咱家的玉瓷多一处销售渠道。
朱慧泽:爹,我也是这么想的,待咸阳铺子安稳下来,我会接春姑过去。
朱玉葱:行,你成家了,人也长大了,该替爹操点心了。
31:窑神庙 日外
台案,香烛,祭品。
元崔等如约前来祭拜,上香。
林修甫:大家看到朱玉葱烧制出臻品,硬度、光泽与质感类似玉器的瓷器,还要劳元崔大人上书朝廷,举荐此品,这对昌南日后的发达至关重要啊。
元崔:放心,饶州一定会推荐,元崔怎敢不尽心?弟一定促成昌南玉瓷贩运长安,这些送入皇宫,也会助力玉窑瓷器流通西域。
朱玉葱闻言,激动得泪花闪烁。
32:小南河 日外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