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8611
成片时长:约128分钟
阅读:120560
发表:2016/6/20
主旋律
电影剧本
戏圣外传
免费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成兆才:是,要进唐山,听说这几天你不太精神,哪不舒服?
董芝玉:没有。
成兆才:家里老婆孩子有事啦?
董芝玉:没有。
成兆才:咱们戏班的人找别扭啦?
董芝玉:没有。
成兆才:走,咱哥俩去外面转转,我看你面色不好,有什么发愁事吧。
董芝玉:没……
成兆才:兄弟相处,心照不宣。有什么为难着窄的事,说说。
董芝玉:我知道,什么事不瞒你……按理说,现在不该跟你提这个。
成兆才:没关系,只管说。
董芝玉:家里有老有小,只有那么二亩薄沙地,打的粮食吃不了俩月……
成兆才:兄弟的意思是想涨点份子,多分点钱。
董芝玉:其实我也知道,咱们班刚成立,底子薄,挣钱不多,开销挺大,不可能,给多少钱……
成兆才:你的份子肯定会涨。
董芝玉:咳,涨也涨不了太多。
成兆才:你觉着该涨多少?
董芝玉:还能超过这个数?(说着伸出三个手指)
成兆才:一个月?
董芝玉:一天。
成兆才:(怔住了)其实,这也不多,等到了唐山,咱们演红了,可能比这还兴多。不过现在办不到,这顶十个人的开销。兄弟还得体谅哥哥的难处。
董芝玉:我体谅你,我一家老小不体谅我,你也得体会我的难处。
成兆才:是,我心里都有数。任先生家能干活的都出来啦,家里剩下老弱病残,种不了地;张家兄弟四个都在戏班,家里只有老婆孩子,挑水的都没有;姚及胜,家老娘有病,媳妇残废,困难可想而知……
董芝玉:别人家我不知道,反正我家的老的小的不能喝西北风活着。
成兆才:这么办吧,我那份股,先给你。
董芝玉:这说到哪去了,我咋能花你的,有本事自己挣。花你的,你吃啥穿啥?
成兆才:谁叫咱们是一窝穷呢,既然凑到一块,就是一家子人啦。
董芝玉:你给不了这个数,给这个。(手伸出二八)
成兆才:一天二十八吊?
董芝玉:现在暂定,以后再说。
成兆才:咱俩真成了做买卖啦。我不是嫌你要的多,现在我拿不出,再过三个月到了唐山……
董芝玉:再过三个月我一家子都完啦。
成兆才:先给你借点……
董芝玉:我,我不想麻烦你啦。
成兆才:啥意思?
董芝玉:个人想个人的法吧。(拂袖而去)
(六)
〔在客栈的一间大客房里,一个通铺上五个被卷。任家爷仨,还有成祥、成兆才。
任连会:你叔近几天不去馆子吃饭,他吃啥?
成 祥:买俩玉米饼子就虾酱。
任善丰:省着钱干啥,给你新婶子省着呢?
成 祥:不知道。
任连会:劝劝你叔,省吃俭用,别把身子骨弄垮了。
成兆才:(进屋)不会。咱在家能吃饱这个,就不会出来闯江湖啦。任先生,到春天正是青黄不接,金菊花家一家老小缺吃少穿,我想派张德礼代表大伙回去看看。
任连会:也好。往前要进唐山,大家有的衣裳鞋袜也该替换替换,也给大伙捎着办办。
成兆才:那就叫他辛苦一趟。祥子,找你张大爷。
张德礼:(进来)回趟家看看?
成兆才:给大家捎点东西,去看看金菊花家(说着从铺盖底下拿出一口袋铜钱),他家孩子多,日子困难,把这个给他家捎去。
张德礼:你就不留个零花?
成兆才:没啥买的。
任连会:咋就没啥买的,你看你的鞋,你就穿这个进唐山?
成兆才:我有新鞋。(从铺下拿鞋)
张德礼:还是二林家给的那双吧,我这次回去,你也该捎个话吧。
成兆才:那次来的匆忙,替我赔个不是吧。
张德礼:这没有代替的。
任连会:照理说,你也该去一趟,没法叫别人代替。
成兆才:好,有了空我去一趟。咱到唐山站稳了,接她们去唐山住几天。
张德礼:好吧,我把你的意思带到吧。
任连会:等等,(从铺下掏出布包)几尺洋布,你捎给二林家,就说是兆才买的,给孩子做件衣裳。
成兆才:任先生,你,你想得真周到。
(七)
〔剧场后台,孙玉川正忙着整理戏装。
〔成兆才、任连会进来,看了一圈。
孙玉川:这个箱是盛蟒袍的大衣箱;这个是盛箭衣号服的二衣箱;这第三个衣箱主要放头盔帽子,叫帽箱;这是刀枪把子。分四类,真是家业大了。
任连会:二哥,这些东西交给你,你可要管好,不能脏不能坏不能丢。
孙玉川:没问题,我管这个,内行。
成兆才:这类蟒袍,描龙画风,价钱很高,咱们用项不大。
孙玉川:演帝王将相,文臣武将,都用上了。
成兆才:那些戏,我也不编,咱也不演。老百姓看戏,愿意看老百姓的戏,老百姓的戏班,就演老百姓的故事。
任连会:说得对,这就是咱们戏班的宗旨。
成兆才:二哥,又抽烟啦?
孙玉川:着点凉,怕肚子疼,抽了两口。
成兆才:你一有钱就抽那个,嫂子和孩子们可等着你吃哩。
孙玉川:不经常抽,大烟馆门台太高,咱不进去。
成兆才:今后你再去大烟馆,我可扣你的工钱啦。
孙玉川:不,不。以后戒烟。
成兆才:任先生,咱们的戏箱齐备啦,人也多啦,大家的心气也很高,咱们头进唐山,要起个正式名号。你看叫啥好?
任连会:是呢,我也在琢磨这个事,但是没想好。
成兆才:我想了想,明天立春,春天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季节,咱们取这个意思,叫“庆春社”怎么样?
任连会:“滦州平腔梆子庆春社”,好,好。就挂这个牌。
(八)
〔一块“滦州平腔梆子庆春社”的牌匾摆在戏台中央。
〔戏班的全体艺人围坐在周围,化装桌摆了一圈,上面放着花生、栗子、糖果。
成兆才:各位父老兄弟,各位同仁。五个多月以前,咱们从自己的小破院里,走到吴家坨,又从吴家坨一路走来。虽是坎坎坷坷走到今天,走到咱们的庆春社正式成立。这是一件大喜事,终究有了咱们自己的大戏班,有了咱们自己的大家庭啦。咱在自己的小家里,忍饥挨饿,难以生存。为了生存,咱们走到了一起,因为走到了一起,人们才开始看得起我们,永平衙门才给我们送来金匾,才有了今天的风光。
光绪二十七年一场瘟疫,我家六口,一下子死了五人,只剩下我光杆一个人。那功夫怎么没有一个人来拉我一把、拽我一把啊?就是我没找到今天这个家。我们这个家,是大家共命运的家,是人丁兴旺、事业有成的家。有了这个家,我们就能时来运转,就会有好日子过。家连着我的命,也连着大家的命。家就是我的命,命就是我的家,大家的家。
咱们家里人不砸、不抢、不偷、不盗,不砸明火,不当土匪。不管老的少的,只学一个本事,就是卖艺求生。吹拉弹唱,生旦净丑,都离不开一个“艺”字。这就是我们这个家庭唯一目标,脱离了这目标,我们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咱们都是穷老百姓,从这里生,在这里长,要永远扎根在老百姓当中。为老百姓消愁解闷,为老百姓鸣冤叫屈。演老百姓的事,让老百姓看,只求老百姓一个字:“好。”老百姓叫好,就是我们这个家庭唯一应尽的义务,是根本的任务,是立家之本。
〔成兆才的一番讲话,大家听得认真,心悦诚服,话音刚落,掌声如雷。
〔此时此刻,孙玉川跑进来报信。
孙玉川:金菊花走啦。
任连会:啥时候?
孙玉川:工夫不大。
任连会:往哪边走的?
孙玉川:往东。
任连会:带东西了没有?
孙玉川:背着行李。
任连会:你为啥不早说?
孙玉川:我劝了半天,人家不听,就赶快来报告。
〔成兆才身子一软瘫在椅子上,会场的空气一下凝结了。任连会要去追,成兆才拉住他。
成兆才:算啦。
众:他为啥走?
众:听说嫌挣钱少。
众:庆春班刚成立,大主演溜啦,咋办?
众:庆春班的牌子,先别往外挂啦。
众:唐山还能进吗?
董芝玉:没有。
成兆才:家里老婆孩子有事啦?
董芝玉:没有。
成兆才:咱们戏班的人找别扭啦?
董芝玉:没有。
成兆才:走,咱哥俩去外面转转,我看你面色不好,有什么发愁事吧。
董芝玉:没……
成兆才:兄弟相处,心照不宣。有什么为难着窄的事,说说。
董芝玉:我知道,什么事不瞒你……按理说,现在不该跟你提这个。
成兆才:没关系,只管说。
董芝玉:家里有老有小,只有那么二亩薄沙地,打的粮食吃不了俩月……
成兆才:兄弟的意思是想涨点份子,多分点钱。
董芝玉:其实我也知道,咱们班刚成立,底子薄,挣钱不多,开销挺大,不可能,给多少钱……
成兆才:你的份子肯定会涨。
董芝玉:咳,涨也涨不了太多。
成兆才:你觉着该涨多少?
董芝玉:还能超过这个数?(说着伸出三个手指)
成兆才:一个月?
董芝玉:一天。
成兆才:(怔住了)其实,这也不多,等到了唐山,咱们演红了,可能比这还兴多。不过现在办不到,这顶十个人的开销。兄弟还得体谅哥哥的难处。
董芝玉:我体谅你,我一家老小不体谅我,你也得体会我的难处。
成兆才:是,我心里都有数。任先生家能干活的都出来啦,家里剩下老弱病残,种不了地;张家兄弟四个都在戏班,家里只有老婆孩子,挑水的都没有;姚及胜,家老娘有病,媳妇残废,困难可想而知……
董芝玉:别人家我不知道,反正我家的老的小的不能喝西北风活着。
成兆才:这么办吧,我那份股,先给你。
董芝玉:这说到哪去了,我咋能花你的,有本事自己挣。花你的,你吃啥穿啥?
成兆才:谁叫咱们是一窝穷呢,既然凑到一块,就是一家子人啦。
董芝玉:你给不了这个数,给这个。(手伸出二八)
成兆才:一天二十八吊?
董芝玉:现在暂定,以后再说。
成兆才:咱俩真成了做买卖啦。我不是嫌你要的多,现在我拿不出,再过三个月到了唐山……
董芝玉:再过三个月我一家子都完啦。
成兆才:先给你借点……
董芝玉:我,我不想麻烦你啦。
成兆才:啥意思?
董芝玉:个人想个人的法吧。(拂袖而去)
(六)
〔在客栈的一间大客房里,一个通铺上五个被卷。任家爷仨,还有成祥、成兆才。
任连会:你叔近几天不去馆子吃饭,他吃啥?
成 祥:买俩玉米饼子就虾酱。
任善丰:省着钱干啥,给你新婶子省着呢?
成 祥:不知道。
任连会:劝劝你叔,省吃俭用,别把身子骨弄垮了。
成兆才:(进屋)不会。咱在家能吃饱这个,就不会出来闯江湖啦。任先生,到春天正是青黄不接,金菊花家一家老小缺吃少穿,我想派张德礼代表大伙回去看看。
任连会:也好。往前要进唐山,大家有的衣裳鞋袜也该替换替换,也给大伙捎着办办。
成兆才:那就叫他辛苦一趟。祥子,找你张大爷。
张德礼:(进来)回趟家看看?
成兆才:给大家捎点东西,去看看金菊花家(说着从铺盖底下拿出一口袋铜钱),他家孩子多,日子困难,把这个给他家捎去。
张德礼:你就不留个零花?
成兆才:没啥买的。
任连会:咋就没啥买的,你看你的鞋,你就穿这个进唐山?
成兆才:我有新鞋。(从铺下拿鞋)
张德礼:还是二林家给的那双吧,我这次回去,你也该捎个话吧。
成兆才:那次来的匆忙,替我赔个不是吧。
张德礼:这没有代替的。
任连会:照理说,你也该去一趟,没法叫别人代替。
成兆才:好,有了空我去一趟。咱到唐山站稳了,接她们去唐山住几天。
张德礼:好吧,我把你的意思带到吧。
任连会:等等,(从铺下掏出布包)几尺洋布,你捎给二林家,就说是兆才买的,给孩子做件衣裳。
成兆才:任先生,你,你想得真周到。
(七)
〔剧场后台,孙玉川正忙着整理戏装。
〔成兆才、任连会进来,看了一圈。
孙玉川:这个箱是盛蟒袍的大衣箱;这个是盛箭衣号服的二衣箱;这第三个衣箱主要放头盔帽子,叫帽箱;这是刀枪把子。分四类,真是家业大了。
任连会:二哥,这些东西交给你,你可要管好,不能脏不能坏不能丢。
孙玉川:没问题,我管这个,内行。
成兆才:这类蟒袍,描龙画风,价钱很高,咱们用项不大。
孙玉川:演帝王将相,文臣武将,都用上了。
成兆才:那些戏,我也不编,咱也不演。老百姓看戏,愿意看老百姓的戏,老百姓的戏班,就演老百姓的故事。
任连会:说得对,这就是咱们戏班的宗旨。
成兆才:二哥,又抽烟啦?
孙玉川:着点凉,怕肚子疼,抽了两口。
成兆才:你一有钱就抽那个,嫂子和孩子们可等着你吃哩。
孙玉川:不经常抽,大烟馆门台太高,咱不进去。
成兆才:今后你再去大烟馆,我可扣你的工钱啦。
孙玉川:不,不。以后戒烟。
成兆才:任先生,咱们的戏箱齐备啦,人也多啦,大家的心气也很高,咱们头进唐山,要起个正式名号。你看叫啥好?
任连会:是呢,我也在琢磨这个事,但是没想好。
成兆才:我想了想,明天立春,春天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季节,咱们取这个意思,叫“庆春社”怎么样?
任连会:“滦州平腔梆子庆春社”,好,好。就挂这个牌。
(八)
〔一块“滦州平腔梆子庆春社”的牌匾摆在戏台中央。
〔戏班的全体艺人围坐在周围,化装桌摆了一圈,上面放着花生、栗子、糖果。
成兆才:各位父老兄弟,各位同仁。五个多月以前,咱们从自己的小破院里,走到吴家坨,又从吴家坨一路走来。虽是坎坎坷坷走到今天,走到咱们的庆春社正式成立。这是一件大喜事,终究有了咱们自己的大戏班,有了咱们自己的大家庭啦。咱在自己的小家里,忍饥挨饿,难以生存。为了生存,咱们走到了一起,因为走到了一起,人们才开始看得起我们,永平衙门才给我们送来金匾,才有了今天的风光。
光绪二十七年一场瘟疫,我家六口,一下子死了五人,只剩下我光杆一个人。那功夫怎么没有一个人来拉我一把、拽我一把啊?就是我没找到今天这个家。我们这个家,是大家共命运的家,是人丁兴旺、事业有成的家。有了这个家,我们就能时来运转,就会有好日子过。家连着我的命,也连着大家的命。家就是我的命,命就是我的家,大家的家。
咱们家里人不砸、不抢、不偷、不盗,不砸明火,不当土匪。不管老的少的,只学一个本事,就是卖艺求生。吹拉弹唱,生旦净丑,都离不开一个“艺”字。这就是我们这个家庭唯一目标,脱离了这目标,我们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咱们都是穷老百姓,从这里生,在这里长,要永远扎根在老百姓当中。为老百姓消愁解闷,为老百姓鸣冤叫屈。演老百姓的事,让老百姓看,只求老百姓一个字:“好。”老百姓叫好,就是我们这个家庭唯一应尽的义务,是根本的任务,是立家之本。
〔成兆才的一番讲话,大家听得认真,心悦诚服,话音刚落,掌声如雷。
〔此时此刻,孙玉川跑进来报信。
孙玉川:金菊花走啦。
任连会:啥时候?
孙玉川:工夫不大。
任连会:往哪边走的?
孙玉川:往东。
任连会:带东西了没有?
孙玉川:背着行李。
任连会:你为啥不早说?
孙玉川:我劝了半天,人家不听,就赶快来报告。
〔成兆才身子一软瘫在椅子上,会场的空气一下凝结了。任连会要去追,成兆才拉住他。
成兆才:算啦。
众:他为啥走?
众:听说嫌挣钱少。
众:庆春班刚成立,大主演溜啦,咋办?
众:庆春班的牌子,先别往外挂啦。
众:唐山还能进吗?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