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4038
成片时长:约146分钟
阅读:6300
发表:2022/6/4
话剧舞台剧剧本
荼花事了
免费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湖北省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鄂作登字-2022-C-00012226】
【本作品可免费使用。免费条件:1、取得作者授权;2、学生团体非商业性演出可免费使用该剧本。】
校园爱情 生命尊严 人性善恶
时间:序幕、尾声为新冠疫情暴发前夕、深秋的一个上午。一至四幕为“东方风来满眼春”之前、某年的5月21日,整个故事均发生在这一天。
地点:一、二、四幕为南方某省城高校校报编辑部办公室,第三幕为该校金青教授家客厅。序幕、尾声为近三十年后那间同样的办公室。
序幕
〔大幕拉开时,呈现的是一间现代气息浓厚的报社编辑部办公室。几张桌子,配有电脑,摆放着书籍资料。墙边靠着沙发,上面挂着的匾额上印着十个大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背景音乐播放着《我和我的祖国》。编辑甲、编辑乙看着电脑,处理着文稿。
〔中年女出现在大门口,轻轻地敲了下门。
编辑甲 您好!您找谁?
中年女 请问——这里是校报编辑部吗?
编辑甲 是,您有事吗?
中年女 (四顾)我以前在这里工作过,今天过来看看。顺便想找一本以前的报纸合订本。
编辑乙 您以前也在这儿工作呀?您找哪一年的合订本?
中年女 应该是二十大几年以前的吧。
编辑乙 那么早呀!说来比我年龄都要大些。档案室不知道还有没有保存,我们可从来都没见过。
中年女 哦!那我打听一个人,不知道还在不在这儿工作?
编辑甲 您打听谁?
中年女 你们这儿有没有一位姓李的阿姨?
编辑乙 姓李的阿姨?我们来这儿工作后,没有听说过有姓李的阿姨。
中年女 哦,那——陈迎松呢?你们可以叫叔叔的。
编辑甲 他现在是我们校报的总编辑。
中年女 (自语)哦,总编辑。
〔中年男走进大门。编辑甲、乙起身。
编辑甲 陈总,这位阿姨正找您呢!
中年男 (一凝神)原来是师妹呀!
中年女 我可是一眼就认出你了!都快三十年了,你可是一点儿都没变。
中年男 老啦!头发都白了!你倒是没什么变化,风采依旧。
中年女 就你这么夸!我可是有自知之明。
中年男 你毕业后我们就没再见过面了。今天——你终于来了。
中年女 我也不知道你一直在这儿工作,真不简单!
中年男 这么多年了,你今天来——
中年女 我今天过来就是想找一本以前的合订本。
中年男 合订本?是不是——
中年女 (没等对方说完)是!
中年男 我明白!(对编辑乙)小姑娘,这是我师妹,大四的时候在校报实习过。你去档案室跟他们说,就说我要找一本以前的合订本,四开版小报的最后一本合订本。
中年女 好嘞,我这就去。(出)
中年男 坐吧,师妹!(倒水)来,喝杯水。我听说,你这些年在沿海那边干得不错。
中年女 也就那样吧!我今年五十了,前不久向单位提交申请,办了内退手续,现在做点别的事。(笑)你准备干到什么时候?像你这样干一辈子新闻的可不多,特别是一生都在一个单位。
中年男 我这人没什么大的本事,学新闻,干新闻,能在这儿待一辈子,也满足了。
中年女 你们在全国校报的排名已经进了前三了,你是元老,又是总编辑,这都得亏了你。
中年男 话不能这么说。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编辑乙拿着合订本进。
编辑乙 陈总,您看是不是这本?
中年男 正是。(递给中年女)
中年女 (打开合订本,翻找)我就想找这张5月22号的报纸!(抹泪)都快三十年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一天……
中年男 这是你们毕业前在这儿留下的最后的身影!出报的那天是5月21日,现在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那天发生的事情可真多呀!……
〔音乐响起,幕徐落。
第一幕
时间:近三十年前的5月21日,早上上班时分〔大幕拉开,伴随着清晨学校广播播放的《绿袖子》音乐,李小玫正在办公室拖地打扫卫生。这是学校校报编辑部办公室,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样子,四张半新不旧的办公桌两两相对摆放,配着四把木椅。桌上摆放着书籍资料和稿件,还有画版纸和尺子、计算器等。靠墙边,是一条木沙发,沙发旁是报架,条发上方挂着匾额,手书几个大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墙角立柜上摆放着开水瓶和电话。
〔李小玫,中等身高,微瘦,戴着眼镜,穿着连衣裙、凉鞋,长相秀美,模样恬静。一看就是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出来的那种女孩。
〔在李小玫快打扫完卫生的这会,陈迎松走进了办公室。陈迎松一米七左右的身高,戴着眼镜,穿着衬衣、长裤和皮鞋,夹着公文包。既有书生的气质,兼有行政人员的稳重。他是该校新闻系上一届的毕业生,留校作草创之初的校报的专职编辑,眼下正拟提拔为编辑部副主任,而校报其他编辑和记者则由新闻系学生担任。校报每周出一期,今天是出报的日子。
李小玫(抬头看见陈迎松走进)陈主任早!
陈迎松 小玫,你也早呀!(看了一眼李小玫双脚)咦?前几天听说你的脚给扭伤了,都好啦?
李小玫 嗯。我爸找了位老中医,给我拔了火罐,又擦了两天药,现在没啥事了。
陈迎松 这中医土法倒是有效!
李小玫 确实不假!我爸老是说,“扎针拔火罐,当面见效”,以前我还不信——
陈迎松(好奇)伤的是哪只脚?
李小玫(伸出右脚,眼睛看着陈)这只。
陈迎松(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哦,哦。(走到自己办公桌旁)这次校报招考一名专职编辑,金菲考了第一,你考了第二,你的分数就比金菲少了两分。
李小玫 我也是没考好,不过金菲确实比我优秀。再说,她家就在学校,比我在这儿工作更合适。
陈迎松 嗯。就一个名额,方案里定的是招收第一名,——今天下午公示就到期了。(稍停)那你找工作的事有着落了吗?
李小玫 还没呢。
陈迎松 副厅长的女儿都找不到工作,现在这就业形势是不是也太难了!
李小玫 去年毕业找工作不也是很难吗?
陈迎松 去年情况相当特殊!不过依我看,今年就业好像更难。(打趣地)所以你的眼光也不高,要不怎么连我们这样的小报都报考呀!
李小玫 是不高!不过我报考校报也只是尝试一下,——我其实是挺留恋这校园的氛围:春天鲜花灿烂,秋天梧桐金黄,夏有清凉,冬有雪晴,就说现在这季节,荼蘼花盛开,一片雪白如玉……
陈迎松 我们的校园确实很美!不过一个人终究是要走向社会的,不能总关在校园里。——你爸怎么也不关心你一下你找工作的事?
李小玫 我爸呀!他说了,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工作自己找!
陈迎松 还有一个多月就毕业了,你和家洪别只顾着谈朋友哟,找工作可是大事,得加紧了。——家洪他是怎么想的?
李小玫 他呀,他想去沿海闯闯,他不想靠我们家。我妈又不同意我去。我爸又不愿意帮忙。
陈迎松 家洪和你爸妈关系处得怎样?
李小玫 和我爸有点杠,连下棋吧也不知道让着我爸一点。
陈迎松(笑)两个人还下棋,关系不错嘛!我看就是家洪臭脾气,拉不下脸求你爸!
李小玫 就是!这个不开口求,那个不开口帮!
陈迎松 没事的!说不准你老爸早给你们操心了呢,只不过没跟你们说!何况,还有你妈呢!
〔汪道凡从大门进。他穿着夹克、西裤、皮鞋。汪以前也在大报干过记者,身上透露出记者的干练、学者的儒雅,还有官员的稳重。眼下作为校报改革的领头人,既是新闻系领导和老师,也担任着校报的总编辑。
李小玫 汪总汪老师!
汪道凡 迎松!——哦,小玫你来了呀!迎松,我有件事要和你谈谈。
李小玫 陈主任,我去打瓶开水。
陈迎松 (点头)
〔李小玫提着开水瓶出去。
汪道凡 那我们就在这里谈吧。上面领导打来电话了,谈了近期办报的导向问题,特别点名批评了上期报纸的一篇稿件。
陈迎松 (紧张)哪篇?
汪道凡 就是那篇反映学校食堂饭菜质量问题的“学生来信”。
陈迎松 他们怎么说?
汪道凡 他们说,这篇稿件登出后,后勤处很有意见!说我们没有征得他们后勤处同意就刊发了对他们的批评报道,给他们的工作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陈迎松 (低下头摇了摇)唉!
汪道凡 也不要背思想包袱!领导说了,今后改正就好,关键是要吸取教训。我刚才看了校办的文件,学校要筹办四十周年校庆,我看我们校报这段时间要格外谨慎,要注意宣传导向,决不能犯方向性的错误。
陈迎松 (点头)好。
汪道凡 金菲还没来?
陈迎松 还没。
汪道凡 昨天她跟我说起想做个舆论监督报道,是关于学校附属医院的,为的是她爷爷在医院误诊的事。
陈迎松 她还没跟我提起。
汪道凡 她爷爷得了中风,据她说是给误诊了,耽误了治疗时间,现在恐怕要瘫了。
陈迎松 哦,是这样。那——,您的意见是?
汪道凡 金菲的爷爷是我们学校的名教授,但学校医院也是全市的品牌医院,这事要慎重。可以了解些情况,但不要轻易见诸报端。如果事情属实,也真有典型意义,可以用内参的形式反映一下。
陈迎松 好。
汪道凡 (临出门又回头)对了,隔壁学校那件事你听说了没有?
陈迎松 您是指学生跳楼那事?
汪道凡 是。
陈迎松 是听别人说起过,但不了解详情。
汪道凡 嗯。这虽然是别人学校的事情,但牵涉到省里面领导,我们不要多议论。
陈迎松 好的,明白。
〔汪道凡出。李小玫提着开水瓶进。
陈迎松 咦,徐悦怎么现在都还没来?
李小玫 是呀,以前这个时候早来了。
陈迎松 听说金菲的爷爷生病住院了?
李小玫 还没听谁说。不过,金菲这两天确实挺忙的,几乎看不到她的影子。
陈迎松 他们俩的关系看上去挺好的。
李小玫 你是说金菲和徐悦呀,确实热乎得很!经常是形影不离的。
陈迎松 是呀,上次金菲还主动说起过,他们“五一”去了趟深圳,还玩了海滩呢!
李小玫 嗯,这事我们全班都知道。
陈迎松 听说徐悦父母都不在世了?
李小玫 是呀!其实说来他的身世真的挺苦的。他小的时候父亲就离世了,他母亲带着他改了嫁,但他和继父的关系并不好。一年前他母亲又病逝了。今年寒假,他推说要考研,都没有回家过年。
陈迎松 是个苦命的人!但以后会好起来的。——那徐悦以前那位没再来往了吧?你应该还记得他以前那个女朋友吧?
李小玫 记得!大一英语快班的时候,我和她还是一个班的呢。听家洪说,这学期两个人就没再来往了。
陈迎松 徐悦以前那个朋友也很优秀。
李小玫 学习成绩特好!是他们医学院的尖子生,才貌双全。听说下学期就要到美国去进修了。
陈迎松 这么优秀徐悦都舍得甩了!听说两人是从高中就开始谈起的。
李小玫 是呀,从高一谈到大三。大四就开始闹分手了。——这都是家洪告诉我的。
陈迎松(笑)这只能说金菲更有魅力,堪称作家级的美女记者嘛!大二就出了本小说集的,记得书名就叫《成长》。我读过,文笔确实很好。
李小玫(停顿一会)其实是金菲追的徐悦,也抓住了机会:徐悦以前那朋友一直想着朝国外发展,可徐悦不想出去。
地点:一、二、四幕为南方某省城高校校报编辑部办公室,第三幕为该校金青教授家客厅。序幕、尾声为近三十年后那间同样的办公室。
序幕
〔大幕拉开时,呈现的是一间现代气息浓厚的报社编辑部办公室。几张桌子,配有电脑,摆放着书籍资料。墙边靠着沙发,上面挂着的匾额上印着十个大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背景音乐播放着《我和我的祖国》。编辑甲、编辑乙看着电脑,处理着文稿。
〔中年女出现在大门口,轻轻地敲了下门。
编辑甲 您好!您找谁?
中年女 请问——这里是校报编辑部吗?
编辑甲 是,您有事吗?
中年女 (四顾)我以前在这里工作过,今天过来看看。顺便想找一本以前的报纸合订本。
编辑乙 您以前也在这儿工作呀?您找哪一年的合订本?
中年女 应该是二十大几年以前的吧。
编辑乙 那么早呀!说来比我年龄都要大些。档案室不知道还有没有保存,我们可从来都没见过。
中年女 哦!那我打听一个人,不知道还在不在这儿工作?
编辑甲 您打听谁?
中年女 你们这儿有没有一位姓李的阿姨?
编辑乙 姓李的阿姨?我们来这儿工作后,没有听说过有姓李的阿姨。
中年女 哦,那——陈迎松呢?你们可以叫叔叔的。
编辑甲 他现在是我们校报的总编辑。
中年女 (自语)哦,总编辑。
〔中年男走进大门。编辑甲、乙起身。
编辑甲 陈总,这位阿姨正找您呢!
中年男 (一凝神)原来是师妹呀!
中年女 我可是一眼就认出你了!都快三十年了,你可是一点儿都没变。
中年男 老啦!头发都白了!你倒是没什么变化,风采依旧。
中年女 就你这么夸!我可是有自知之明。
中年男 你毕业后我们就没再见过面了。今天——你终于来了。
中年女 我也不知道你一直在这儿工作,真不简单!
中年男 这么多年了,你今天来——
中年女 我今天过来就是想找一本以前的合订本。
中年男 合订本?是不是——
中年女 (没等对方说完)是!
中年男 我明白!(对编辑乙)小姑娘,这是我师妹,大四的时候在校报实习过。你去档案室跟他们说,就说我要找一本以前的合订本,四开版小报的最后一本合订本。
中年女 好嘞,我这就去。(出)
中年男 坐吧,师妹!(倒水)来,喝杯水。我听说,你这些年在沿海那边干得不错。
中年女 也就那样吧!我今年五十了,前不久向单位提交申请,办了内退手续,现在做点别的事。(笑)你准备干到什么时候?像你这样干一辈子新闻的可不多,特别是一生都在一个单位。
中年男 我这人没什么大的本事,学新闻,干新闻,能在这儿待一辈子,也满足了。
中年女 你们在全国校报的排名已经进了前三了,你是元老,又是总编辑,这都得亏了你。
中年男 话不能这么说。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编辑乙拿着合订本进。
编辑乙 陈总,您看是不是这本?
中年男 正是。(递给中年女)
中年女 (打开合订本,翻找)我就想找这张5月22号的报纸!(抹泪)都快三十年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一天……
中年男 这是你们毕业前在这儿留下的最后的身影!出报的那天是5月21日,现在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那天发生的事情可真多呀!……
〔音乐响起,幕徐落。
第一幕
时间:近三十年前的5月21日,早上上班时分〔大幕拉开,伴随着清晨学校广播播放的《绿袖子》音乐,李小玫正在办公室拖地打扫卫生。这是学校校报编辑部办公室,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样子,四张半新不旧的办公桌两两相对摆放,配着四把木椅。桌上摆放着书籍资料和稿件,还有画版纸和尺子、计算器等。靠墙边,是一条木沙发,沙发旁是报架,条发上方挂着匾额,手书几个大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墙角立柜上摆放着开水瓶和电话。
〔李小玫,中等身高,微瘦,戴着眼镜,穿着连衣裙、凉鞋,长相秀美,模样恬静。一看就是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出来的那种女孩。
〔在李小玫快打扫完卫生的这会,陈迎松走进了办公室。陈迎松一米七左右的身高,戴着眼镜,穿着衬衣、长裤和皮鞋,夹着公文包。既有书生的气质,兼有行政人员的稳重。他是该校新闻系上一届的毕业生,留校作草创之初的校报的专职编辑,眼下正拟提拔为编辑部副主任,而校报其他编辑和记者则由新闻系学生担任。校报每周出一期,今天是出报的日子。
李小玫(抬头看见陈迎松走进)陈主任早!
陈迎松 小玫,你也早呀!(看了一眼李小玫双脚)咦?前几天听说你的脚给扭伤了,都好啦?
李小玫 嗯。我爸找了位老中医,给我拔了火罐,又擦了两天药,现在没啥事了。
陈迎松 这中医土法倒是有效!
李小玫 确实不假!我爸老是说,“扎针拔火罐,当面见效”,以前我还不信——
陈迎松(好奇)伤的是哪只脚?
李小玫(伸出右脚,眼睛看着陈)这只。
陈迎松(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哦,哦。(走到自己办公桌旁)这次校报招考一名专职编辑,金菲考了第一,你考了第二,你的分数就比金菲少了两分。
李小玫 我也是没考好,不过金菲确实比我优秀。再说,她家就在学校,比我在这儿工作更合适。
陈迎松 嗯。就一个名额,方案里定的是招收第一名,——今天下午公示就到期了。(稍停)那你找工作的事有着落了吗?
李小玫 还没呢。
陈迎松 副厅长的女儿都找不到工作,现在这就业形势是不是也太难了!
李小玫 去年毕业找工作不也是很难吗?
陈迎松 去年情况相当特殊!不过依我看,今年就业好像更难。(打趣地)所以你的眼光也不高,要不怎么连我们这样的小报都报考呀!
李小玫 是不高!不过我报考校报也只是尝试一下,——我其实是挺留恋这校园的氛围:春天鲜花灿烂,秋天梧桐金黄,夏有清凉,冬有雪晴,就说现在这季节,荼蘼花盛开,一片雪白如玉……
陈迎松 我们的校园确实很美!不过一个人终究是要走向社会的,不能总关在校园里。——你爸怎么也不关心你一下你找工作的事?
李小玫 我爸呀!他说了,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工作自己找!
陈迎松 还有一个多月就毕业了,你和家洪别只顾着谈朋友哟,找工作可是大事,得加紧了。——家洪他是怎么想的?
李小玫 他呀,他想去沿海闯闯,他不想靠我们家。我妈又不同意我去。我爸又不愿意帮忙。
陈迎松 家洪和你爸妈关系处得怎样?
李小玫 和我爸有点杠,连下棋吧也不知道让着我爸一点。
陈迎松(笑)两个人还下棋,关系不错嘛!我看就是家洪臭脾气,拉不下脸求你爸!
李小玫 就是!这个不开口求,那个不开口帮!
陈迎松 没事的!说不准你老爸早给你们操心了呢,只不过没跟你们说!何况,还有你妈呢!
〔汪道凡从大门进。他穿着夹克、西裤、皮鞋。汪以前也在大报干过记者,身上透露出记者的干练、学者的儒雅,还有官员的稳重。眼下作为校报改革的领头人,既是新闻系领导和老师,也担任着校报的总编辑。
李小玫 汪总汪老师!
汪道凡 迎松!——哦,小玫你来了呀!迎松,我有件事要和你谈谈。
李小玫 陈主任,我去打瓶开水。
陈迎松 (点头)
〔李小玫提着开水瓶出去。
汪道凡 那我们就在这里谈吧。上面领导打来电话了,谈了近期办报的导向问题,特别点名批评了上期报纸的一篇稿件。
陈迎松 (紧张)哪篇?
汪道凡 就是那篇反映学校食堂饭菜质量问题的“学生来信”。
陈迎松 他们怎么说?
汪道凡 他们说,这篇稿件登出后,后勤处很有意见!说我们没有征得他们后勤处同意就刊发了对他们的批评报道,给他们的工作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陈迎松 (低下头摇了摇)唉!
汪道凡 也不要背思想包袱!领导说了,今后改正就好,关键是要吸取教训。我刚才看了校办的文件,学校要筹办四十周年校庆,我看我们校报这段时间要格外谨慎,要注意宣传导向,决不能犯方向性的错误。
陈迎松 (点头)好。
汪道凡 金菲还没来?
陈迎松 还没。
汪道凡 昨天她跟我说起想做个舆论监督报道,是关于学校附属医院的,为的是她爷爷在医院误诊的事。
陈迎松 她还没跟我提起。
汪道凡 她爷爷得了中风,据她说是给误诊了,耽误了治疗时间,现在恐怕要瘫了。
陈迎松 哦,是这样。那——,您的意见是?
汪道凡 金菲的爷爷是我们学校的名教授,但学校医院也是全市的品牌医院,这事要慎重。可以了解些情况,但不要轻易见诸报端。如果事情属实,也真有典型意义,可以用内参的形式反映一下。
陈迎松 好。
汪道凡 (临出门又回头)对了,隔壁学校那件事你听说了没有?
陈迎松 您是指学生跳楼那事?
汪道凡 是。
陈迎松 是听别人说起过,但不了解详情。
汪道凡 嗯。这虽然是别人学校的事情,但牵涉到省里面领导,我们不要多议论。
陈迎松 好的,明白。
〔汪道凡出。李小玫提着开水瓶进。
陈迎松 咦,徐悦怎么现在都还没来?
李小玫 是呀,以前这个时候早来了。
陈迎松 听说金菲的爷爷生病住院了?
李小玫 还没听谁说。不过,金菲这两天确实挺忙的,几乎看不到她的影子。
陈迎松 他们俩的关系看上去挺好的。
李小玫 你是说金菲和徐悦呀,确实热乎得很!经常是形影不离的。
陈迎松 是呀,上次金菲还主动说起过,他们“五一”去了趟深圳,还玩了海滩呢!
李小玫 嗯,这事我们全班都知道。
陈迎松 听说徐悦父母都不在世了?
李小玫 是呀!其实说来他的身世真的挺苦的。他小的时候父亲就离世了,他母亲带着他改了嫁,但他和继父的关系并不好。一年前他母亲又病逝了。今年寒假,他推说要考研,都没有回家过年。
陈迎松 是个苦命的人!但以后会好起来的。——那徐悦以前那位没再来往了吧?你应该还记得他以前那个女朋友吧?
李小玫 记得!大一英语快班的时候,我和她还是一个班的呢。听家洪说,这学期两个人就没再来往了。
陈迎松 徐悦以前那个朋友也很优秀。
李小玫 学习成绩特好!是他们医学院的尖子生,才貌双全。听说下学期就要到美国去进修了。
陈迎松 这么优秀徐悦都舍得甩了!听说两人是从高中就开始谈起的。
李小玫 是呀,从高一谈到大三。大四就开始闹分手了。——这都是家洪告诉我的。
陈迎松(笑)这只能说金菲更有魅力,堪称作家级的美女记者嘛!大二就出了本小说集的,记得书名就叫《成长》。我读过,文笔确实很好。
李小玫(停顿一会)其实是金菲追的徐悦,也抓住了机会:徐悦以前那朋友一直想着朝国外发展,可徐悦不想出去。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