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9437
成片时长:约65分钟
阅读:1886
发表:2022/6/9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11集
海钓绿码 [云南昆明]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1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2-A-02607】


  古装正剧  战争  爱情

  李振:正要大王指教。
  朱全忠:虽然都是昭义军节度使,但李存孝的节度使,乃是朝廷任命。李嗣昭的节度使,却是李克用私相授受。懂了吧?
  李振:大王是说,李存孝方是朝廷命官,可将河东的二太保逐走。
  朱全忠:昭义军一直是独眼贼的势力范围。若不凭空生出事来,孤又如何插手?此事关节,在李存孝那厮是否贪图这节度使职位。
  李振:大王,节度使乃一方诸侯,谁不贪图?
  朱全忠没有说话,自己走过去看看地图。
  朱全忠:首先要独眼贼父子失和,最好要了那杀神性命。此人若死,独眼贼气焰顿失!其次是河中。毕竟孤声东击西,其实意在河中!河中得手之后,孤要亲自来兼这河中节度使,统辖河中全部绛隰晋慈四州,故此那王珂也留他不得。最后,等李克用来抢河中时,再将昭义军的泽潞邢洺磁五州,一举夺取,之后可命王彦章为昭义军节度使。魏博镇的贝州相州卫州,那时也要一概划归昭义军,省得将来罗绍威尾大不掉。
  李振:大王高瞻远瞩、宏图规划,臣佩服不已,这几步一旦走完,就真正把独眼贼困在河东一隅,再也无能与大王匹敌了。
  朱全忠(摇头):兴绪,你又错了。大错特错!可知沙陀朱邪部落,最邪门的是什么?
  李振:最邪门的?大王恕臣无知。
  朱全忠:告诉你,沙陀这朱邪部,最邪门的,便是死灰复燃!高宗时候,朱邪部跟随阿史那部反叛,为契苾何力所败,整个部落不论男女妇孺,悉数死于刀下。按理,从此后便不该再有这朱邪部了!虽然当时有男女数十人逃入沙漠,契苾何力也未在意,想他们不久便会冻饿而死。谁知宪宗时候,这朱邪部,居然卷土重来了。
  李振:大王说是宪宗时候?啊呀,从高宗时候到宪宗皇帝,这中间相隔,怕没二百年?
  朱全忠:是啊,两百年之久!这朱邪部,居然不灭,且还死灰复燃!兴绪,该当如何比方?
  李振:臣实在无法比方,只觉胆寒股栗。
  朱全忠:这就胆寒?后来宪宗皇帝征讨成德军王承宗,武宗对泽潞用兵,宣宗对抗吐蕃、党项,皆用沙陀而成功!至懿宗皇帝时,再用沙陀剿杀庞勋贼寇,一举肃清,懿宗遂将其赐姓李,名国昌,封为大同军节度使。
  李振:臣想起来了,这李国昌,便是李克用之父。
  朱全忠(点点头):他父子二人,当年也曾被幽州节度使李可举追杀,部众逃散殆尽!只有李国昌父子逃入鞑靼所部,潜行隐迹。按常理,沙陀部就该不复存在了。然而黄王起兵之后,独眼贼居然又重振旗鼓率军为朝廷卖命!此后之事,你也明白了。看看朱邪部这两百年兴衰,便可知其生机旺盛,倔强顽劣,举世无比!若要将其彻底覆灭,实在难上加难。但若不能斩草除根,则他必定死灰复燃!
  李振:难得大王竟然对沙陀的来龙去脉如此清爽,臣佩服无尽。
  朱全忠(苦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啊!孤与独眼贼周旋多年,若他来历尚不清楚,如何取胜?
  李振:臣听大王细朱邪,始觉这沙陀果然难缠得紧。
  朱全忠:故你所的将独眼贼困在河东,便以为大功告成?现在你再来说,是否为时尚早?
  李振:大王教训及时,适才是臣过于轻敌了。
  朱全忠:对于沙陀,也不止你一个轻敌。算啦,知沙陀顽固,便务须下猛药,务须断根!孤适才所说的三点,并不能使沙陀覆灭,今后尚须步步紧逼,不可一日放松。
  李振:臣谨记。
  朱全忠:且说你的计较。
  李振:臣以为,擒贼先擒王,若能将李克用一系屠杀干净,剩下的沙陀人,却不必赶尽杀绝,但须命其改汉姓着汉服与汉人通婚,则数十年后,世间再无沙陀矣。
  朱全忠(笑):此计虽妙,然而孤却恐怕等不到那个时候。
  李振:大王代唐之后,做了万岁,莫道数十年,千百年也等得啊。倒是臣,只恐无缘看到数十年后之事了。
  朱全忠:数十年之后的事,且先不提。那李存孝一旦赴任,兴绪便拟两通文书,让罗绍威助攻泽州,让通美进兵潞州。
  李振:臣遵旨。
  
  7、内 日 太原明政殿
  人物:李克用、李九娘、李克宁、李存勖、李存孝
  李克用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李克用:此番公主仗义出手,助小儿平安返回,实在难以言谢!河东上下,尽感益昌公主厚恩!来,孤敬公主一杯水酒,聊表谢意!
  李九娘浅啜一口,对李克用微笑。
  李九娘:晋王何必客套?令郎君随本宫勇闯南山之举,官家颇为欣赏,故此谆谆嘱托本宫,务须确保君家大郎平安回返。以此来看,晋王该感谢的乃是官家而非本宫。
  李克用(笑):公主不愧是知书达理、贤淑明慧。好好好,咱们先干了这杯酒,本王尚有话请教公主。
  李九娘(抿了一口酒):晋王请讲。
  李克用:今有圣旨,封存孝做了昭义军节度使。本王甚是不解,既然朱三把持朝政,为何此等好事也会落在了吾河东头上?不瞒公主,某河东君臣商量了几回,总不定其中理由。四郎觉得公主可能更能理解圣意,故此本王有此一问。
  李克宁连忙点头。
  李九娘(思索):这道旨意,想必是本宫离开之后才颁下的?
  李克用:不论何时出来的旨意,以公主之见,其中有何奥妙?
  李九娘(笑):晋王未免多虑,如今梁王固然权势较大,然而须知这也是我父皇体恤臣下,顾念他屡立战功,故此封赏恩隆。至于国家大事,自然仍是父皇乾纲独断,岂是某人便能一手遮天?此番圣旨明令李存孝为昭义军节度使,昭义军那可是下辖五个州的重镇强藩啊!可见梁王纵然跋扈,却也不能阻拦圣意,恰如乌云不能蔽日。
  李克用(哈哈大笑):公主一言,孤可说是茅塞顿开啊。来来来,满上。
  李九娘(笑):晋王且慢!若将圣旨仔细思量,本宫以为官家尚以河东为望。若晋王能斥奸邪于朝堂,树正气之浩然,维护统乾纲,力保社稷江山,那时朝野传诵晋王,海清河晏重见,我父皇势必会重用河东忠良。
  李克用哈哈大笑:说得好,说得好!只要君臣一体,便不怕那朱三捣鬼!公主,孤先饮三杯,以为庆贺。
  一连三杯酒喝了下去。
  李九娘笑:本宫佩服晋王,真乃江海之量。
  李克用(笑):公主不知,这中原酒水浇薄,要多饮几杯方才能体验酒中乐趣呢。
  李克用(看看大家):来来,嗣源,存孝,镇远,还有勖儿,大家举杯,欢迎公主来到河东。
  觥筹交错,大家一片欢声笑语。
  李存勖(高声唱):喝酒吃肉快乐无边!喝酒吃肉快乐无边!
  大家一齐合唱,宴席欢声雷动。
  李克用(点头):这《百年歌》,勖儿你居然还记得,还成了咱爷俩相见相认的凭证。
  李存勖(拱手):三垂冈置酒后,孩儿在上源驿便与大人分离,想念大人之时,便常常唱这首《百年歌》。
  李克用:想念阿耶,你却不来河东寻!反叫阿耶寻你好生辛苦。
  李存勖(尴尬):便是印象有些模糊,记不清究竟是哪个军州。后来又拜了师父,便耽搁了。
  李九娘(想了起来):原来是陆机的《百年歌》,本宫便道怎生这般耳熟?
  李存孝(笑):好教公主得知,大郎因此曲与父王相认,成了王储。
  李克用(摆摆手):十三!王储之事,怎可轻言?
  李克用(笑着对公主):公主不知,孤虽为晋王,却尚未立储。所以身边这几个太保,只须忠君爱国,按我们沙陀习俗,立军功最多者,将来便可立为王储。
  李九娘(笑):李亚子,你父王可没要立你为王储哟。
  李嗣源、李存孝、李存勖(一齐举起酒杯):谨遵父王教谕。
  李克用哈哈大笑,一饮而尽,李嗣源等也一起饮尽杯中酒。
  李克用(对李存孝):既然公主已经说明圣旨,你明日便可启程前往昭义军。
  李存孝:儿臣又想去昭义军,又怕不在父王身边时,没得厮杀机会。
  李克用:你去的是昭义军,你也不想想,那里西有河中南有魏博,北面还有王镕的成德军,哪一个是好相与的?你去,先把昭义军整顿好,厉兵秣马,早晚派你去把绛州、蒲州夺回,也好让珂儿做个齐齐整整的河中节度使。
  李存孝:父王,儿臣去了昭义军,却又怕二郎误会,伤了兄弟感情。
  李克用(大手一挥):都是一家子,有什么好误会的!嗣昭守昭义节度使,乃是孤所委派。如今朝廷任命你做昭义军,乃是圣意,虽寡人也不可违背!你到潞州与他做个交接,让他速回太原,孤另有用他处。
  李存孝(笑):儿臣谢过父王。
  与李克用喝了一杯。
  李存勖来到李九娘面前。
  李存勖:在下敬公主一杯。
  李九娘(看他一眼):李亚子何意?
  李存孝(笑):大郎现在就想与公主喝交杯酒吗?
  哄堂大笑。
  李存勖:十三兄你可是使相啦!还来打趣小弟。某是说公主远来是客,自然应该敬酒。
  李九娘(冁然一笑):李亚子你这客套,却是错的离谱!你岂不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河东又岂能例外?河东既是大唐疆土,又何来主客宾属?莫非本宫到了河东,便不再是益昌公主?故此郎君这杯酒,本宫若饮了下去便是个糊涂。
  李九娘说着放下了酒杯。
  李克用:公主果然甚是明理,勖儿速速向公主陪个不是。
  李九娘(笑着摇头):晋王,口头赔罪,又有何用?
  李克用:公主之意是?
  李九娘:本宫之意,若李亚子能在晋王大旗下举兵勤王,肃清奸宄,匡扶社稷,那么本宫向他赔礼道歉,也不为过!不知李亚子可否回答本宫?
  李克用(哈哈大笑):公主忧国忧民,与孤一个念头!朝中奸佞,朱梁为首!孤直言不讳,但得官家有命,孤立刻秣马厉兵,兴兵杀贼!公主想看大郎立功,那时候孤就让大郎做个先锋。
  河东文武纷纷叫好,李九娘也笑着举杯与李存勖对饮。
  
  8、内 日 梁王府大堂
  人物:朱全忠、李振
  李振:对了,臣还听说平原公主婚事已经妥当,官家已命光禄少卿郑遨为赐婚使,择日出行。
  朱全忠(冷笑):官家还真以为靠了秦晋两处,便可高枕无忧?如此不知天命,亏得他做官家。
  李振(笑):大王说得好,天命在兹,李茂贞并沙陀人又何能为?对了大王,说起天命,臣忽然想起昔日一个谶语,不知大王是否听闻?
  朱全忠:谶语?
  李振:乃是天后朝时流传的几句话,说道:首尾三鳞六十年,两角犊子自狂颠,龙蛇相斗血成川。
  朱全忠:就这三句?
  李振:臣只知这三句。
  朱全忠:你解读一下,孤听得不甚明白。
  李振:此乃天机,自然难懂。当年倒是有个得道高僧解读过。
  朱全忠:那和尚怎说?
  李振:大王,那高僧说两脚犊子乃是个‘牛’字,谓后世必有牛姓者代唐室而兴。
  朱全忠(不解):姓牛之人?
  李振:大王,其实臣看这个高僧,也未看破天机。但后来好事者,多以此附会,于是便有了周子谅弹劾牛仙客,李德裕与牛增孺党争不息,都以此为口实。其实,这个谶语,臣看来乃是一个象形。
  朱全忠:象形?
  李振在书桌上以指蘸水画着。
  李振:大王请看,这两角,不是一个‘八’字形状吗?犊子是牛,牛下面加个‘八’字。
  朱全忠(脱口而出):朱!原来是孤!
  李振微笑点头。
  朱全忠(抚掌慨叹):原来,由孤来行代唐大业,乃是天意啊!而且还是早在天后朝便降下的天机。
  李振:正是如此啊,大王。
  朱全忠:让罗绍威和葛通美立即开打!只等独眼贼援救昭义军,孤就立刻去取河中!这声东击西成功之后,孤的大事,就做成一半了。
  李振:等到独眼贼来救河中,大王又可乘机攻灭李存孝,全取昭义军。
  朱全忠:是啊,独眼贼来回奔波,势力却越来越小。嗯,长安城里,也要抓紧。
  李振:长安城中,扈跸、捧日、耀德、宣威这殿后侍卫四军,正是官家最后依靠。
  朱全忠:殿后侍卫四军,他倒极为重视,竟要每军万人,孤当时就说,朝廷用度不足,天子禁军有羽林军足矣!后来争论下来,两边各让一步,做了每军五千人。四军原本是诸王掌握,韩建杀诸王后,官家又用亲信执掌兵权,这两万禁军,倒是难以区处。
  李振:四军都头,都是天子死党。其中又以李筠为甚,此人为了伺奉官家,竟然置昭义军节度使之位于不顾,返回京师,做了捧日都头,死心塌地护卫官家。
  朱全忠(坚决):先除李筠。
  李振:大王所言极是,但不知如何处置?
  朱全忠:不必节外生枝。你可多派人手,趁他上朝之时,将他结果便是。
  李振:大王果断!如此一来,杀一儆百,另几个都头必然胆寒。
  朱全忠:杀了李筠后,另几个都头,便可请旨外放。若事事顺遂,官家羽翼只剩一个张承业,却又只是太监,似乎无关轻重。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寒石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f7c
  • 学生
    akt
  • 学生
    rob
  • 学生
    sie
  • 学生
    eva
  • 学生
    cak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5号)
      *

同类推荐作品

倾世公主(爱情, 古装)

同类最新作品

琅琊榜外传之风雨江山(爱情, 古装, 军事)
詹天佑(古装)
神魂天纪(动作, 古装, 奇幻)
沉睡者计划(爱情, 军事)
南侨抗日风云(主旋律, 谍战, 军事)
江山儿女(主旋律, 爱情, 军事)
天下洪门(古装)
绝代秀才(喜剧, 古装)

同类随机作品

舰长的军婚(主旋律, 家庭, 军事)
寻御(喜剧, 古装)
巾帼娘子军(古装)
风骨(主旋律, 爱情, 古装)
少年犯(悬疑, 古装)
辛弃疾(主旋律, 古装, 古装)
汉宣大帝(主旋律, 古装)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