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9437
成片时长:约65分钟
阅读:1881
发表:2022/6/9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11集
1
…
10
11
12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朱全忠:既如此,延你一日,若明日见不来人,孤与你新账旧账一起算。
朱全忠起身径自离开。
李振想了想,微微一笑后立刻面露痛苦,捂着被踢伤的部位离开。
3、内 日 大明宫麟德殿
人物:昭宗、柳燦、张承业
昭宗(吃惊地):韩建?他怎会与诸王发生龃龉?
柳燦:臣听说,诸王恨韩佐公襄助秦王作乱,故此相约,待禁足期满,必定要与韩建为难。韩建遂率本部精兵包围了十六宅。
昭宗(疑惑):韩建竟敢对诸王用兵?是否确实?
张承业(匆匆进入):大家,老奴听闻,韩建已经派兵把德王等十一位亲王都押送石堤谷了。
昭宗(猛然起身):押送石堤谷?未得旨意,韩建怎敢如此放肆!反了天啦?
柳燦:唉,官家,臣以为,诸王毕竟少不更事,怎可放出这等风声,如今事情紧急,如何是好?
昭宗(慌张):柳卿,你道韩建意欲何为?
柳燦:臣也不知韩佐公意欲何为,但既然将诸王都押送出城,臣恐将有不测之祸啊。
昭宗(恼怒):他毕竟是乱臣之一,竟然不知感恩!张公公,你立刻擎旨意前往石堤谷,命韩建将诸王一并送入刑部大牢,秉公审理。
柳燦:臣这就前去草拟圣旨。
昭宗:不必,事态紧急,朕亲笔书写。
小太监连忙前来捧砚磨墨。
昭宗匆匆写了一道旨意,张承业上前双手接过。
昭宗(慌乱):朕的所有皇儿,一个也不许少了,先将亲王们统统关进刑部大牢,朕自然会……你怎还不去?快去颁旨啊。
看着张承业匆匆离去,柳燦摇头叹息。
柳燦(叹息):韩佐时心狠手辣,也不知要闯出多大祸事。
昭宗(连连摆手):张公公赍旨而去,韩建怎敢抗旨?自会将皇儿们送入刑部大牢。
柳燦:只怕圣旨到的迟了,佐公已经……
昭宗(立刻打断他):不至于,不至于!一个亲王他也不敢轻侮,何况有十一个,何况其中还有太子!
4、外 日 太原城门
人物:李九娘、黄四娘、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李存孝、周德威、李克宁
李九娘和黄四娘在前,李嗣源人等反而落在了后头。看见迎接的队伍,李九娘翻身旋转下马,裙裾飘舞恍若神仙,围观军民轰然叫好,李九娘微笑拱手,走向李克用福了福。
李九娘:有劳晋王亲自迎接,如何使得?反叫本宫惶恐。好在也算相识,本宫托大了。
李克用(笑):倒是九公主不必客气,远来是客嘛。
此时李嗣源等人也来到了,一齐下拜。
李克用(摆摆手):起来吧,你几个一路上可曾怠慢公主?
李九娘(笑):承蒙晋王过问,他数人保护周到,一路风平浪静行来。
李九娘眼睛盯着李克用胸前,没有再说。
李克用:怎么,他们……
发现李九娘目光有异,顺着目光看看胸前。
李克用(疑惑):公主看什么?
李九娘(笑):晋王一方诸侯,却甘于起居简朴,实在出乎本宫意料。这袍子想必穿了多年了吧,团花都已起毛。
李克用这才发现胸前袍子的团花起了毛边,有些尴尬地笑笑。
李克用:倒是让公主见笑了,孤出来的匆忙,那个……
李九娘:四娘,愣着干嘛,还不将新袍子奉上。
黄四娘连忙取出一领新袍子,李九娘当即帮李克用套上。李克用不知所措,竟然被她穿上了新袍子。晋国文武,包括李克宁、李存勖、李存孝、李存璋、周德威、李嗣源一班人,还有围观军民,顿时都呆住了,锣鼓队也停了下来,现场一片寂静。
李九娘帮李克用穿好新袍子,端详了一下。
李九娘:这领大科绫罗紫袍,乃是本宫给晋王准备的见面礼,也不知合不合晋王喜好?
河东文武军民都不敢吭声,李克用自己看了看。
李克用(笑):公主何出此言?这新袍子,孤甚是喜欢!既然是公主给孤准备的见面礼,那么今日孤便穿着这新衣服回宫吧。
显然河东方面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锣鼓队重新敲打起来。
李嗣源:这件新袍子,果然穿上去更显父王精神。
李九娘(微笑):大太保过奖。
李克用(一挥手):好啦,回宫。
李存勖(对李存孝):公主献衣,好像父王也没有生气。
李嗣源:这益昌公主好生大胆,见面就说父王衣服旧了。刚才真吓坏了某,生怕父王动怒。
李存勖(摇摇头):公主虽然一片好心,但初见父王便如此随性,丝毫不顾礼仪。
周德威:不然,她又是公主又是晚辈,大王岂会与她置气?
李存孝:某倒是觉得公主不卑不亢,随和可亲。
不知黄四娘是否听见他们议论,但回头看了他们一眼。大家看见黄四娘回头,互相看看,笑着随队伍回宫了。
5、内 日 大明宫麟德殿
人物:张承业、昭宗
张承业急匆匆走了进来,看见昭宗连忙跪倒。
张承业(哭着):大家。
昭宗脸色大变,站起身急迫地。
昭宗:事情如何?韩建遵旨了吧?诸王平安了吧?
张承业:奴婢马不停蹄赶到石堤谷时,太子等列位亲王却已经俱被韩建杀害了!
昭宗大叫一声,颓然坐下,良久咬牙切齿。
昭宗:韩建!朕必杀之。
张承业(小心翼翼):大家节哀啊,大家。
昭宗(悲痛):韩建此贼!犯阙之后,朕以德报怨,不咎既往器重于他,指望他成为国家栋梁,谁知他狼子野心犹在,竟然如此狠毒啊!
昭宗眼一翻晕倒在御座之上,张承业连忙叫太医前来,同时与小黄门一同服侍,此时太医赶到,给昭宗急救,昭宗终于睁开了眼。
昭宗挥挥手将太医赶开。
张承业:官家是否先歇息?
昭宗哭着抓住他袖子。
昭宗(期待):朕那十一个孩儿,其中还有德王,竟无一个幸免?他敢诛杀太子?张公公你可曾好生查看?
张承业(低头):十一位亲王,包括太子德王在内,俱都遇难。所有遗体奴婢都已好生收殓了,准备择日下葬。大家,奴婢已从刑部官员访查清楚,此番乃是梁王要为他家大郎报仇,故假手韩建,下此毒手!韩建悖逆,请官家下旨为列位亲王复仇。
昭宗一愣,良久之后摇摇头泪流满面。
张承业侍立一旁不敢说话。
昭宗(满脸气愤):原来始作俑者是梁王!是朱全忠!朕早该想到啊!他家大郎横死,他必不肯干休!只是他何苦迁怒于朕?诸皇子又有何罪?可怜朕十一个皇儿啊,竟然一同遭此横祸!
张承业:大家,此事涉及梁王,刑部不敢分说,还要旨意……
昭宗(摇摇手):朕若下旨擒凶,必定与梁王生死相搏!你以为胜算几何?
张承业:奴婢……
昭宗(叹口气):张公公,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张承业:官家深谋远虑,可是此事绝非小事啊。
昭宗(叹息):也只有忍啊!他们敢杀德王,又焉知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幸好朕早有提防,尚有殿后侍卫四军,李筠几个都头,尚称忠义,可保朕躬。
昭宗看看张承业。
张承业:李都头忠心赤胆,奴婢以为可堪信任。
昭宗点点头,忍不住又潸然落泪。张承业默默递上绢帕。
昭宗(拭泪问):九儿不知如何了?
张承业:九公主想必这两日就到河东了。
昭宗(摇摇头):梁王狼心狗肺,辜负朕恩,朕也只能依靠沙陀人了。即刻传旨,命李存孝为昭义军节度使。
张承业:大家这旨意,不是梁王所奏吗?是否由中书门下讨论一回。
昭宗(断然):不必了,即刻颁旨。再不依靠沙陀,还等着他们逼宫吗?
张承业:奴婢遵旨。
6、内 日 梁王府大堂
人物:李振、朱全忠、东方恪
李振(进入):大王,韩佐时此番一举杀掉十一个亲王!看来是死心塌地投效大王了。
朱全忠(点点头):他还真把德王等亲王给杀了!哈哈,看来他真是识得天命所在!兴绪,大郎之仇,总算报了一半,孤也算是出了口恶气!告诉韩建,孤今晚设宴款待他。
李振:大王如此厚待功臣,韩建必然感恩。
朱全忠:对了,叫你请的医生,到了没有?
李振:到了,就在门外候命。
朱全忠:宣进来。
李振:快请东方先生。
东方恪(进入作揖):小医东方恪参见梁王殿下。
李振:大王,东方先生家中祖辈医精湛,往昔常在兖州一带行医,臣打听的备细,便告知了葛通美,连夜将他请来,想给王妃诊治一番。
朱全忠(一摆手):先生乃是兖州名医,如今这妇女夜咳,可有法子治疗?
东方恪(拱手):大王,若论伤寒诸病症,最是复杂,可因人而异。小的并不敢随口允诺,唯有见过病患之后,方知小的是否有手段治病。大王恕罪,若病症为难,小的也未必敢治。
朱全忠(不悦):不过一个咳嗽病,偏你诸多说法。你既然是名医,焉能连个常见咳嗽病也治疗不好?莫不是欺世盗名?
李振:大王,东方先生便是一桩不好,只认一个理。唯其行医严谨,知其能治不能治,方成了一代名医。大王倒是莫要错怪了他。
东方恪(拱手):小医只能再说一次,大王若是以为医者便无所不能,则小医请辞,烦劳大王另寻名医。
朱全忠腾地站起身来,想了想又坐下,哈哈大笑。
朱全忠:好个耿直医生,孤喜欢!医者本就不该阿谀逢迎,应该实话实说。
朱全忠击掌,柳絮走了出来。
朱全忠:柳絮,且引了这位东方先生入内堂去给夫人治病。
柳絮答应了,向东方恪。
柳絮:东方先生随我来。
东方恪离开。
朱全忠:兴绪,你看那昭义军将会如何?
李振:大王,圣旨既下,料想李存孝很快就会赴任。那时候就看李克用的二太保和十三太保这两个是否会兵戎相见?即或他二人未曾火拼,臣也拉拢了潞州牙将贾忠,总要撺掇李存孝反了李克用。
朱全忠(摇头):兴绪未想透彻。
朱全忠起身径自离开。
李振想了想,微微一笑后立刻面露痛苦,捂着被踢伤的部位离开。
3、内 日 大明宫麟德殿
人物:昭宗、柳燦、张承业
昭宗(吃惊地):韩建?他怎会与诸王发生龃龉?
柳燦:臣听说,诸王恨韩佐公襄助秦王作乱,故此相约,待禁足期满,必定要与韩建为难。韩建遂率本部精兵包围了十六宅。
昭宗(疑惑):韩建竟敢对诸王用兵?是否确实?
张承业(匆匆进入):大家,老奴听闻,韩建已经派兵把德王等十一位亲王都押送石堤谷了。
昭宗(猛然起身):押送石堤谷?未得旨意,韩建怎敢如此放肆!反了天啦?
柳燦:唉,官家,臣以为,诸王毕竟少不更事,怎可放出这等风声,如今事情紧急,如何是好?
昭宗(慌张):柳卿,你道韩建意欲何为?
柳燦:臣也不知韩佐公意欲何为,但既然将诸王都押送出城,臣恐将有不测之祸啊。
昭宗(恼怒):他毕竟是乱臣之一,竟然不知感恩!张公公,你立刻擎旨意前往石堤谷,命韩建将诸王一并送入刑部大牢,秉公审理。
柳燦:臣这就前去草拟圣旨。
昭宗:不必,事态紧急,朕亲笔书写。
小太监连忙前来捧砚磨墨。
昭宗匆匆写了一道旨意,张承业上前双手接过。
昭宗(慌乱):朕的所有皇儿,一个也不许少了,先将亲王们统统关进刑部大牢,朕自然会……你怎还不去?快去颁旨啊。
看着张承业匆匆离去,柳燦摇头叹息。
柳燦(叹息):韩佐时心狠手辣,也不知要闯出多大祸事。
昭宗(连连摆手):张公公赍旨而去,韩建怎敢抗旨?自会将皇儿们送入刑部大牢。
柳燦:只怕圣旨到的迟了,佐公已经……
昭宗(立刻打断他):不至于,不至于!一个亲王他也不敢轻侮,何况有十一个,何况其中还有太子!
4、外 日 太原城门
人物:李九娘、黄四娘、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李存孝、周德威、李克宁
李九娘和黄四娘在前,李嗣源人等反而落在了后头。看见迎接的队伍,李九娘翻身旋转下马,裙裾飘舞恍若神仙,围观军民轰然叫好,李九娘微笑拱手,走向李克用福了福。
李九娘:有劳晋王亲自迎接,如何使得?反叫本宫惶恐。好在也算相识,本宫托大了。
李克用(笑):倒是九公主不必客气,远来是客嘛。
此时李嗣源等人也来到了,一齐下拜。
李克用(摆摆手):起来吧,你几个一路上可曾怠慢公主?
李九娘(笑):承蒙晋王过问,他数人保护周到,一路风平浪静行来。
李九娘眼睛盯着李克用胸前,没有再说。
李克用:怎么,他们……
发现李九娘目光有异,顺着目光看看胸前。
李克用(疑惑):公主看什么?
李九娘(笑):晋王一方诸侯,却甘于起居简朴,实在出乎本宫意料。这袍子想必穿了多年了吧,团花都已起毛。
李克用这才发现胸前袍子的团花起了毛边,有些尴尬地笑笑。
李克用:倒是让公主见笑了,孤出来的匆忙,那个……
李九娘:四娘,愣着干嘛,还不将新袍子奉上。
黄四娘连忙取出一领新袍子,李九娘当即帮李克用套上。李克用不知所措,竟然被她穿上了新袍子。晋国文武,包括李克宁、李存勖、李存孝、李存璋、周德威、李嗣源一班人,还有围观军民,顿时都呆住了,锣鼓队也停了下来,现场一片寂静。
李九娘帮李克用穿好新袍子,端详了一下。
李九娘:这领大科绫罗紫袍,乃是本宫给晋王准备的见面礼,也不知合不合晋王喜好?
河东文武军民都不敢吭声,李克用自己看了看。
李克用(笑):公主何出此言?这新袍子,孤甚是喜欢!既然是公主给孤准备的见面礼,那么今日孤便穿着这新衣服回宫吧。
显然河东方面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锣鼓队重新敲打起来。
李嗣源:这件新袍子,果然穿上去更显父王精神。
李九娘(微笑):大太保过奖。
李克用(一挥手):好啦,回宫。
李存勖(对李存孝):公主献衣,好像父王也没有生气。
李嗣源:这益昌公主好生大胆,见面就说父王衣服旧了。刚才真吓坏了某,生怕父王动怒。
李存勖(摇摇头):公主虽然一片好心,但初见父王便如此随性,丝毫不顾礼仪。
周德威:不然,她又是公主又是晚辈,大王岂会与她置气?
李存孝:某倒是觉得公主不卑不亢,随和可亲。
不知黄四娘是否听见他们议论,但回头看了他们一眼。大家看见黄四娘回头,互相看看,笑着随队伍回宫了。
5、内 日 大明宫麟德殿
人物:张承业、昭宗
张承业急匆匆走了进来,看见昭宗连忙跪倒。
张承业(哭着):大家。
昭宗脸色大变,站起身急迫地。
昭宗:事情如何?韩建遵旨了吧?诸王平安了吧?
张承业:奴婢马不停蹄赶到石堤谷时,太子等列位亲王却已经俱被韩建杀害了!
昭宗大叫一声,颓然坐下,良久咬牙切齿。
昭宗:韩建!朕必杀之。
张承业(小心翼翼):大家节哀啊,大家。
昭宗(悲痛):韩建此贼!犯阙之后,朕以德报怨,不咎既往器重于他,指望他成为国家栋梁,谁知他狼子野心犹在,竟然如此狠毒啊!
昭宗眼一翻晕倒在御座之上,张承业连忙叫太医前来,同时与小黄门一同服侍,此时太医赶到,给昭宗急救,昭宗终于睁开了眼。
昭宗挥挥手将太医赶开。
张承业:官家是否先歇息?
昭宗哭着抓住他袖子。
昭宗(期待):朕那十一个孩儿,其中还有德王,竟无一个幸免?他敢诛杀太子?张公公你可曾好生查看?
张承业(低头):十一位亲王,包括太子德王在内,俱都遇难。所有遗体奴婢都已好生收殓了,准备择日下葬。大家,奴婢已从刑部官员访查清楚,此番乃是梁王要为他家大郎报仇,故假手韩建,下此毒手!韩建悖逆,请官家下旨为列位亲王复仇。
昭宗一愣,良久之后摇摇头泪流满面。
张承业侍立一旁不敢说话。
昭宗(满脸气愤):原来始作俑者是梁王!是朱全忠!朕早该想到啊!他家大郎横死,他必不肯干休!只是他何苦迁怒于朕?诸皇子又有何罪?可怜朕十一个皇儿啊,竟然一同遭此横祸!
张承业:大家,此事涉及梁王,刑部不敢分说,还要旨意……
昭宗(摇摇手):朕若下旨擒凶,必定与梁王生死相搏!你以为胜算几何?
张承业:奴婢……
昭宗(叹口气):张公公,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张承业:官家深谋远虑,可是此事绝非小事啊。
昭宗(叹息):也只有忍啊!他们敢杀德王,又焉知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幸好朕早有提防,尚有殿后侍卫四军,李筠几个都头,尚称忠义,可保朕躬。
昭宗看看张承业。
张承业:李都头忠心赤胆,奴婢以为可堪信任。
昭宗点点头,忍不住又潸然落泪。张承业默默递上绢帕。
昭宗(拭泪问):九儿不知如何了?
张承业:九公主想必这两日就到河东了。
昭宗(摇摇头):梁王狼心狗肺,辜负朕恩,朕也只能依靠沙陀人了。即刻传旨,命李存孝为昭义军节度使。
张承业:大家这旨意,不是梁王所奏吗?是否由中书门下讨论一回。
昭宗(断然):不必了,即刻颁旨。再不依靠沙陀,还等着他们逼宫吗?
张承业:奴婢遵旨。
6、内 日 梁王府大堂
人物:李振、朱全忠、东方恪
李振(进入):大王,韩佐时此番一举杀掉十一个亲王!看来是死心塌地投效大王了。
朱全忠(点点头):他还真把德王等亲王给杀了!哈哈,看来他真是识得天命所在!兴绪,大郎之仇,总算报了一半,孤也算是出了口恶气!告诉韩建,孤今晚设宴款待他。
李振:大王如此厚待功臣,韩建必然感恩。
朱全忠:对了,叫你请的医生,到了没有?
李振:到了,就在门外候命。
朱全忠:宣进来。
李振:快请东方先生。
东方恪(进入作揖):小医东方恪参见梁王殿下。
李振:大王,东方先生家中祖辈医精湛,往昔常在兖州一带行医,臣打听的备细,便告知了葛通美,连夜将他请来,想给王妃诊治一番。
朱全忠(一摆手):先生乃是兖州名医,如今这妇女夜咳,可有法子治疗?
东方恪(拱手):大王,若论伤寒诸病症,最是复杂,可因人而异。小的并不敢随口允诺,唯有见过病患之后,方知小的是否有手段治病。大王恕罪,若病症为难,小的也未必敢治。
朱全忠(不悦):不过一个咳嗽病,偏你诸多说法。你既然是名医,焉能连个常见咳嗽病也治疗不好?莫不是欺世盗名?
李振:大王,东方先生便是一桩不好,只认一个理。唯其行医严谨,知其能治不能治,方成了一代名医。大王倒是莫要错怪了他。
东方恪(拱手):小医只能再说一次,大王若是以为医者便无所不能,则小医请辞,烦劳大王另寻名医。
朱全忠腾地站起身来,想了想又坐下,哈哈大笑。
朱全忠:好个耿直医生,孤喜欢!医者本就不该阿谀逢迎,应该实话实说。
朱全忠击掌,柳絮走了出来。
朱全忠:柳絮,且引了这位东方先生入内堂去给夫人治病。
柳絮答应了,向东方恪。
柳絮:东方先生随我来。
东方恪离开。
朱全忠:兴绪,你看那昭义军将会如何?
李振:大王,圣旨既下,料想李存孝很快就会赴任。那时候就看李克用的二太保和十三太保这两个是否会兵戎相见?即或他二人未曾火拼,臣也拉拢了潞州牙将贾忠,总要撺掇李存孝反了李克用。
朱全忠(摇头):兴绪未想透彻。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