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6999
成片时长:约57分钟
阅读:1845
发表:2022/6/10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12集
1
…
11
12
13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12集 意气用事
1、内 日 晋王府安西殿
人物:张承业、李九娘、黄四娘、秋彤、嫣儿
张承业(进入):老奴给公主请安。
李九娘:张公公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张承业起身。
李九娘:父皇差遣你这趟公事,可是要让本宫回去?
张承业:大家是让老奴到河东来做监军的。
李九娘(打断):竟无旨意给本宫?
张承业微微一笑,击掌。
张承业:你们进来吧。
李九娘一看看,原来是自己的大宫女秋彤、嫣儿走了进来,两个宫女向公主请安。
李九娘(惊喜):你两个怎生得来?
秋彤、嫣儿看看张承业。
张承业(笑):公主,老奴出京之时,大家旨意,将这两个公主使唤趁手的宫女带来,以免公主起居不便。
李九娘(激动):好,好好,好极了。
秋彤快步上前服侍公主坐下。
李九娘(想了想):只是张公公,不知父皇何意?莫非本宫就此再不回去?本宫离京半年,真想即刻回到官家身边。可是连这两个都送来太原,莫非官家是要本宫长居此间?
张承业脸色一沉。
张承业(缓缓):公主,恐怕暂时回不得长安了。
李九娘(诧异):为何?
张承业(沉痛):公主离京之后,朱全忠丧心病狂,指使韩建将列位亲王几乎都杀害了。
李九娘(惊叫起来):你说什么?蠢奴,你倒是说清楚啊!什么叫列位亲王?韩建杀了那个王兄?
张承业:如此惨事,老奴怎敢胡说啊。公主,那韩建受了梁王指使,一举杀死了十一位亲王啊,太子德王以下的济王、韶王、通王还有彭、韩、仪、陈四王,加上后来被搜获的延王、覃王、丹王,共十一位殿下,悉数被韩建押解至石堤谷杀害了。
李九娘惨叫一声晕了过去,众人抢救一回,李九娘悠悠醒转。
李九娘(痛哭大骂):韩建狼心狗肺!竟然听从朱贼,屠杀本宫手足兄弟!本宫早就说韩建匪性难除,不可大用,官家偏生不信!韩建虽死,不足赎罪!
张承业:公主莫要气苦,韩建并未处死。
李九娘(尖叫):韩贼伤天害理,刑部大理寺怎不将他碎尸万段?
张承业:他有梁王做靠山,刑部大理寺怎敢处置?
李九娘:公道自在人心!难道朝堂衮衮诸公,就无一个出头说话?
张承业(叹息):唉,朱贼要做的事,哪里有人拦得住!又有谁敢阻拦?列位殿下遇难后,朱贼更变本加厉,捧日军都头李筠也遭刺杀。老奴离京之前,他又指使韩建解散了捧日、扈跸诸军。
李九娘(激愤):张公公,奴全都明白了,这朱贼他是要将阿耶的列位皇子、忠臣义士、羽翼爪牙尽皆斩除干净!他,他想干什么?你看,连你,也被撵到河东!如今还有谁关心、保护阿耶?
张承业(叹气):唉,公主有所不知,老奴瞧着长安城的阴风寒气,都是冲着大家去的呀!故此大家之意,定然是要公主暂处河东,也少了一份危险。
李九娘:什么危险?德王等十一个殿下已遭毒手,难他们连列位公主也不放过?
张承业:朱贼丧心病狂,老奴只能说,没有什么事他不敢做的。
李九娘(想了一阵):暂处河东?暂处多久?李亚子仍然不到婚龄,本宫就等他长大不成?
张承业:公主,婚龄此事倒是不必纠结,讲句不当讲的,如今礼崩乐坏,谁来计较婚龄?老奴来时,大家已经明示,叫先许了这头婚,至于大婚之期,皇家体面自然是要兼顾的。自然要尽量预备风光些,公主方能举办大婚。待得诸事齐备之时,李亚子也到了结婚年龄啦。
李九娘(哼了一声):风光?阿姐平原公主便是前车之鉴,没得陪嫁先不论,反要她团拜秦王府的人!你说有何风光?至于李亚子,还不知他如今在那里风流玩耍!张公公一口一个大郎,莫非要代他说话?
张承业:老奴并非代大郎来话,而是。
李九娘(冷笑):而是什么!本宫虽然局促在这晋王府中,却并不曾耳聋目瞎!张公公且说,他如今去了何处?
张承业:公主说笑了,李亚子去往何处,老奴初来河东,尚未打听。
李九娘:那么本宫便告诉你也无妨,可知你口口声声的大郎,如今正在司徒府与他的青梅竹马,你侬我侬,打情骂俏呢。
张承业:这个……老奴不知公主如何得知大郎行踪,但据老奴所知,河东司徒李克宁的义女叶娘温,乃李亚子昔日流落民间时的义姐,他们是姐弟,并非青梅竹马,这一节公主自可宽心。
李九娘(哼了一声):本宫有什么不宽心的,倒是张公公,你何时回京师述职?
张承业(一愣):老奴来时,大家只叫老奴好生笼络晋王,这述职之事。
李九娘:又是晋王!然而晋王说了,谁做王储,全凭军功。
张承业(一愣):军功?
李九娘点点头,戏谑地看着他。
张承业(皱眉思考):如今晋王止此一子,李亚子立为王储,才符合天理人伦呀。
李九娘(微笑):官家他们是蛮夷,看来果然如此。你速速回京述职,便王储并非李亚子,且看官家是否还有赐婚之意?
张承业:未有大家旨意,老奴岂可擅自回京?只是这立储之事,竟然要靠军功!
张承业想了一会儿。
张承业(笑):九公主,老奴明白了。
李九娘看着他。
张承业:公主不可以蛮夷之人而小觑了晋王。老奴以为,晋王此乃羁縻之意,不欲先立王储,正是要他那一班如狼似虎的义子们拼命效忠于他。公主试想,若他早早定了王储,岂不是寒了那班太保的心?他还靠谁来卖命?
李九娘(看看他):哦?你说他不立世子,其实是权宜之计?
张承业(点头):虽是蛮夷之人,但这帝王心术,晋王可是玩的很熟练啊。
李九娘:呀!果然老辣神通,连本宫都险些被他瞒过。
张承业:公主适才所说,意思是这桩婚事,未必就能笼络住河东。然而如今据老奴看来,还是大家深谋远虑啊!公主,恐怕还是要。
李九娘:本宫提起此话,并非推托婚姻。但也要公公警告他,若想做驸马,先学会做人。
张承业:公主教训的是,这个自然,这个自然,老奴若是见到那李亚子,自然会把此事利害关节告知于他。此外,适才晋王说昭义军南北受敌。
李九娘(打断他):这些不相干的事情,张公公今后莫要来本宫这里掺和!昭义军与本宫何干?不过你既然是晋王所托,便可向晋王传个话,本宫在这里颇为寂寞。
张承业(疑惑):寂寞?
李九娘:是哦,寂寞。秋水棚子也没了。
张承业(不解):秋水棚子?
李九娘(不悦):你这蠢奴只会鹦鹉学舌吗?
张承业:啊,老奴错了,只是老奴脑筋迟钝,一时半会不懂公主想说什么。
李九娘回头看看黄四娘。
黄四娘(微笑):张公公,主子的意思,是想去晋王府的梨园看看,如果能用,就可以在那里唱上一回。
张承业:梨园?
李九娘:你不知宫中有个梨园?
张承业:啊,公主恕罪,老奴初来乍到,尚未想过。
李九娘:现在想。
张承业:是了,是了,老奴明白,老奴这就去给晋王公主传话,要整顿梨园,以备公主使用,如何?
李九娘:哎呀,和你话好生费力。这就去吧。
张承业:老奴告退。
张承业刚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来回身。
张承业:公主,老奴想起来,此番晋王是想请公主。
李九娘:不必多说,晋王想要圣旨调停昭义军战事,本宫若有好心情,自然会奏与官家。
张承业(陪笑):哎,公主智慧过人,老奴佩服,佩服。
李九娘:秋彤她们来了,四娘便可出行,顺便打听长安情形。
黄四娘:奴婢领旨。
张承业:哎呀,老奴真的是糊涂,竟然未将此事禀告殿下。
张承业边说边看看黄四娘。
李九娘:但说无妨。
张承业:公主,既然晋王未定王储,想必是要择一而立。
李九娘:他自然要选择大郎了。
张承业:虽则如此,但是他这几个义子,各有功劳。大郎若是不立下大功,怕也不易服众。
李九娘:大郎乃是嫡长子,继位乃是天经地义!莫不成又要本宫请来圣旨?
张承业:圣旨固然最好,只怕远水解不得近渴。
李九娘:公公究竟何意?
张承业:老奴忝为监军,如今知悉一个机密,想告诉九公主。
李九娘(不屑):是何机密?说来听听。
张承业:公主,如今晋王担心汾辽两州不稳,故此想派个亲信去做巡察使。
李九娘:汾州、辽州?
张承业:老奴之意,公主何不撺掇大郎做其中一个军州的巡察使?若是得了一个军州,至少也有了一块地盘,将来继位之时,腰杆也硬,也好说话。再加上他嫡长子身份,或许这晋王之位,便是大郎的了。
李九娘(不屑):本宫倒是不信,圣旨还管不了大郎继位?
张承业:圣旨当然管得了,但是多一层保障,岂不是更好?一旦大郎做了驸马当了晋王,大家就是在长安,也当安心不少。
李九娘(思索):有备无患也好。你且先去说梨园之事,本宫自会告知李亚子。只是不知汾州与辽州,去哪个州做巡察使更加有利?
张承业:汾州物产充足,又是战略要地,能得了汾州,自然最好。若是不济,辽州也好。
李九娘点点头。
2、日 外 幽州街头
人物:罗隐、荣散散、刘守光、红豆
幽州街头,人来人往,罗隐赶着一辆驴车进入城中。
驴车窗帘掀起,原来是荣散散在其中。荣散散好奇地看着这座陌生的城市。
荣散散轻声问:先生莫非打算在此落脚?
罗隐(点点头):这幽州人烟繁盛,商旅辐辏,货物云集,起居方便,正适合娘子身份。咱们可买下一处安静宅院,写诗念经,却也相宜。
街面上一阵喧哗,一队马军飞驰而来。
领头小校(高呼):闪开,快闪开。
小校顷刻到了驴车这里。
小校(厉声):兀那赶驴车的汉子,怎不避开?
罗隐(淡然):某这驴车夯大,顷刻之间如何躲避?
小校挥动马鞭虚空抽打。
小校:蠢材,怎不知将驴车赶入小巷?
罗隐(大怒):某熟读圣人之书,你竟敢当街辱骂?
小校一鞭子抽在罗隐身上。
罗隐(怒斥):某乃当今名士,你怎敢无礼打骂?
刘守光策马来到。
刘守光:未知先生大名?为何与某小校争执?
1、内 日 晋王府安西殿
人物:张承业、李九娘、黄四娘、秋彤、嫣儿
张承业(进入):老奴给公主请安。
李九娘:张公公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张承业起身。
李九娘:父皇差遣你这趟公事,可是要让本宫回去?
张承业:大家是让老奴到河东来做监军的。
李九娘(打断):竟无旨意给本宫?
张承业微微一笑,击掌。
张承业:你们进来吧。
李九娘一看看,原来是自己的大宫女秋彤、嫣儿走了进来,两个宫女向公主请安。
李九娘(惊喜):你两个怎生得来?
秋彤、嫣儿看看张承业。
张承业(笑):公主,老奴出京之时,大家旨意,将这两个公主使唤趁手的宫女带来,以免公主起居不便。
李九娘(激动):好,好好,好极了。
秋彤快步上前服侍公主坐下。
李九娘(想了想):只是张公公,不知父皇何意?莫非本宫就此再不回去?本宫离京半年,真想即刻回到官家身边。可是连这两个都送来太原,莫非官家是要本宫长居此间?
张承业脸色一沉。
张承业(缓缓):公主,恐怕暂时回不得长安了。
李九娘(诧异):为何?
张承业(沉痛):公主离京之后,朱全忠丧心病狂,指使韩建将列位亲王几乎都杀害了。
李九娘(惊叫起来):你说什么?蠢奴,你倒是说清楚啊!什么叫列位亲王?韩建杀了那个王兄?
张承业:如此惨事,老奴怎敢胡说啊。公主,那韩建受了梁王指使,一举杀死了十一位亲王啊,太子德王以下的济王、韶王、通王还有彭、韩、仪、陈四王,加上后来被搜获的延王、覃王、丹王,共十一位殿下,悉数被韩建押解至石堤谷杀害了。
李九娘惨叫一声晕了过去,众人抢救一回,李九娘悠悠醒转。
李九娘(痛哭大骂):韩建狼心狗肺!竟然听从朱贼,屠杀本宫手足兄弟!本宫早就说韩建匪性难除,不可大用,官家偏生不信!韩建虽死,不足赎罪!
张承业:公主莫要气苦,韩建并未处死。
李九娘(尖叫):韩贼伤天害理,刑部大理寺怎不将他碎尸万段?
张承业:他有梁王做靠山,刑部大理寺怎敢处置?
李九娘:公道自在人心!难道朝堂衮衮诸公,就无一个出头说话?
张承业(叹息):唉,朱贼要做的事,哪里有人拦得住!又有谁敢阻拦?列位殿下遇难后,朱贼更变本加厉,捧日军都头李筠也遭刺杀。老奴离京之前,他又指使韩建解散了捧日、扈跸诸军。
李九娘(激愤):张公公,奴全都明白了,这朱贼他是要将阿耶的列位皇子、忠臣义士、羽翼爪牙尽皆斩除干净!他,他想干什么?你看,连你,也被撵到河东!如今还有谁关心、保护阿耶?
张承业(叹气):唉,公主有所不知,老奴瞧着长安城的阴风寒气,都是冲着大家去的呀!故此大家之意,定然是要公主暂处河东,也少了一份危险。
李九娘:什么危险?德王等十一个殿下已遭毒手,难他们连列位公主也不放过?
张承业:朱贼丧心病狂,老奴只能说,没有什么事他不敢做的。
李九娘(想了一阵):暂处河东?暂处多久?李亚子仍然不到婚龄,本宫就等他长大不成?
张承业:公主,婚龄此事倒是不必纠结,讲句不当讲的,如今礼崩乐坏,谁来计较婚龄?老奴来时,大家已经明示,叫先许了这头婚,至于大婚之期,皇家体面自然是要兼顾的。自然要尽量预备风光些,公主方能举办大婚。待得诸事齐备之时,李亚子也到了结婚年龄啦。
李九娘(哼了一声):风光?阿姐平原公主便是前车之鉴,没得陪嫁先不论,反要她团拜秦王府的人!你说有何风光?至于李亚子,还不知他如今在那里风流玩耍!张公公一口一个大郎,莫非要代他说话?
张承业:老奴并非代大郎来话,而是。
李九娘(冷笑):而是什么!本宫虽然局促在这晋王府中,却并不曾耳聋目瞎!张公公且说,他如今去了何处?
张承业:公主说笑了,李亚子去往何处,老奴初来河东,尚未打听。
李九娘:那么本宫便告诉你也无妨,可知你口口声声的大郎,如今正在司徒府与他的青梅竹马,你侬我侬,打情骂俏呢。
张承业:这个……老奴不知公主如何得知大郎行踪,但据老奴所知,河东司徒李克宁的义女叶娘温,乃李亚子昔日流落民间时的义姐,他们是姐弟,并非青梅竹马,这一节公主自可宽心。
李九娘(哼了一声):本宫有什么不宽心的,倒是张公公,你何时回京师述职?
张承业(一愣):老奴来时,大家只叫老奴好生笼络晋王,这述职之事。
李九娘:又是晋王!然而晋王说了,谁做王储,全凭军功。
张承业(一愣):军功?
李九娘点点头,戏谑地看着他。
张承业(皱眉思考):如今晋王止此一子,李亚子立为王储,才符合天理人伦呀。
李九娘(微笑):官家他们是蛮夷,看来果然如此。你速速回京述职,便王储并非李亚子,且看官家是否还有赐婚之意?
张承业:未有大家旨意,老奴岂可擅自回京?只是这立储之事,竟然要靠军功!
张承业想了一会儿。
张承业(笑):九公主,老奴明白了。
李九娘看着他。
张承业:公主不可以蛮夷之人而小觑了晋王。老奴以为,晋王此乃羁縻之意,不欲先立王储,正是要他那一班如狼似虎的义子们拼命效忠于他。公主试想,若他早早定了王储,岂不是寒了那班太保的心?他还靠谁来卖命?
李九娘(看看他):哦?你说他不立世子,其实是权宜之计?
张承业(点头):虽是蛮夷之人,但这帝王心术,晋王可是玩的很熟练啊。
李九娘:呀!果然老辣神通,连本宫都险些被他瞒过。
张承业:公主适才所说,意思是这桩婚事,未必就能笼络住河东。然而如今据老奴看来,还是大家深谋远虑啊!公主,恐怕还是要。
李九娘:本宫提起此话,并非推托婚姻。但也要公公警告他,若想做驸马,先学会做人。
张承业:公主教训的是,这个自然,这个自然,老奴若是见到那李亚子,自然会把此事利害关节告知于他。此外,适才晋王说昭义军南北受敌。
李九娘(打断他):这些不相干的事情,张公公今后莫要来本宫这里掺和!昭义军与本宫何干?不过你既然是晋王所托,便可向晋王传个话,本宫在这里颇为寂寞。
张承业(疑惑):寂寞?
李九娘:是哦,寂寞。秋水棚子也没了。
张承业(不解):秋水棚子?
李九娘(不悦):你这蠢奴只会鹦鹉学舌吗?
张承业:啊,老奴错了,只是老奴脑筋迟钝,一时半会不懂公主想说什么。
李九娘回头看看黄四娘。
黄四娘(微笑):张公公,主子的意思,是想去晋王府的梨园看看,如果能用,就可以在那里唱上一回。
张承业:梨园?
李九娘:你不知宫中有个梨园?
张承业:啊,公主恕罪,老奴初来乍到,尚未想过。
李九娘:现在想。
张承业:是了,是了,老奴明白,老奴这就去给晋王公主传话,要整顿梨园,以备公主使用,如何?
李九娘:哎呀,和你话好生费力。这就去吧。
张承业:老奴告退。
张承业刚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来回身。
张承业:公主,老奴想起来,此番晋王是想请公主。
李九娘:不必多说,晋王想要圣旨调停昭义军战事,本宫若有好心情,自然会奏与官家。
张承业(陪笑):哎,公主智慧过人,老奴佩服,佩服。
李九娘:秋彤她们来了,四娘便可出行,顺便打听长安情形。
黄四娘:奴婢领旨。
张承业:哎呀,老奴真的是糊涂,竟然未将此事禀告殿下。
张承业边说边看看黄四娘。
李九娘:但说无妨。
张承业:公主,既然晋王未定王储,想必是要择一而立。
李九娘:他自然要选择大郎了。
张承业:虽则如此,但是他这几个义子,各有功劳。大郎若是不立下大功,怕也不易服众。
李九娘:大郎乃是嫡长子,继位乃是天经地义!莫不成又要本宫请来圣旨?
张承业:圣旨固然最好,只怕远水解不得近渴。
李九娘:公公究竟何意?
张承业:老奴忝为监军,如今知悉一个机密,想告诉九公主。
李九娘(不屑):是何机密?说来听听。
张承业:公主,如今晋王担心汾辽两州不稳,故此想派个亲信去做巡察使。
李九娘:汾州、辽州?
张承业:老奴之意,公主何不撺掇大郎做其中一个军州的巡察使?若是得了一个军州,至少也有了一块地盘,将来继位之时,腰杆也硬,也好说话。再加上他嫡长子身份,或许这晋王之位,便是大郎的了。
李九娘(不屑):本宫倒是不信,圣旨还管不了大郎继位?
张承业:圣旨当然管得了,但是多一层保障,岂不是更好?一旦大郎做了驸马当了晋王,大家就是在长安,也当安心不少。
李九娘(思索):有备无患也好。你且先去说梨园之事,本宫自会告知李亚子。只是不知汾州与辽州,去哪个州做巡察使更加有利?
张承业:汾州物产充足,又是战略要地,能得了汾州,自然最好。若是不济,辽州也好。
李九娘点点头。
2、日 外 幽州街头
人物:罗隐、荣散散、刘守光、红豆
幽州街头,人来人往,罗隐赶着一辆驴车进入城中。
驴车窗帘掀起,原来是荣散散在其中。荣散散好奇地看着这座陌生的城市。
荣散散轻声问:先生莫非打算在此落脚?
罗隐(点点头):这幽州人烟繁盛,商旅辐辏,货物云集,起居方便,正适合娘子身份。咱们可买下一处安静宅院,写诗念经,却也相宜。
街面上一阵喧哗,一队马军飞驰而来。
领头小校(高呼):闪开,快闪开。
小校顷刻到了驴车这里。
小校(厉声):兀那赶驴车的汉子,怎不避开?
罗隐(淡然):某这驴车夯大,顷刻之间如何躲避?
小校挥动马鞭虚空抽打。
小校:蠢材,怎不知将驴车赶入小巷?
罗隐(大怒):某熟读圣人之书,你竟敢当街辱骂?
小校一鞭子抽在罗隐身上。
罗隐(怒斥):某乃当今名士,你怎敢无礼打骂?
刘守光策马来到。
刘守光:未知先生大名?为何与某小校争执?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