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6999
成片时长:约57分钟
阅读:1840
发表:2022/6/10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12集
1
…
11
12
13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朱全忠:让你去召兴绪等人,怎还不去?
朱友文:父王,兴绪等人俱都来了,只是听闻父王召见葛帅,故此在外等候。
朱全忠(嗯了一声):都进来吧。
李振、氏叔琮走进院子,对着朱全忠行礼。
朱全忠:兴绪,可知孤为何唤回葛通美?
李振:臣糊涂,不知大王之意,莫非是官家下旨,要大王不再寻那李存孝的晦气?
朱全忠(笑):一道旨意,岂能干扰孤的决心?通美,孤让你回师长安,乃是孤不想再取昭义军了。
朱全忠(看看李振):并连河中那头,孤也无心夺取了。陆文贞公说过,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等还不明白?如今孤并连所谓代唐之事,也一概放弃!如此一来,顿时觉得满天乌云都散尽,心情澄澈无比!好不宁静!今后你我君臣,做好这个梁国,又有何不可?
葛从周(着急):三郎莫要说笑,如此一来,前功尽弃啊。
氏叔琮、李振、朱友文等(一齐跪倒):请大(父)王三思。
朱全忠:孤意已决!不必多说。
朱全忠在王氏搀扶下转身走进屋内。
几个人站起身,氏叔琮看着朱全忠的背影摇头。
氏叔琮:大王这是怎么了,代唐大计已有八九分了,如今却要收手!我等富贵都泡汤了。
葛从周:李唐已失天命,大王如今不取,必然被晋王、秦王之辈夺走,好生可惜……兴绪,大王忽然性情大变,你觉得是何缘由?
氏叔琮:大王所说的陆文贞是谁?何时来的?兴绪可知?
李振:大王的是陆文贞公,乃是玄宗朝名相陆象先,文贞是其谥号。
氏叔琮(一摸脑门):原来是个古人,嘿嘿。某怎从未听闻。
李振(沉吟一下):通美问大王性情何以剧变?某觉得只能从最近发生的大事来看。夫人刚刚崩逝,大王必然是在夫人临终前承诺了什么,故此一反常态。
葛从周:原来是和夫人的遗嘱有关!这却如何是好?本来夫人。
葛从周话没说完,住口不说了。
氏叔琮:是啊,兴绪先生,你得出个主意啊。
李振(思索):代唐大计,若是半途而废,令天下耻笑,倒也罢了。只怕秦王晋王一干人,又要兴风作浪!这大唐江山,如今就像熟透的果子,咱们大王不取,自会有人取之!大王说咱们只顾经营梁国,某只怕晋秦几家,不容咱们安生呢。
葛从周:兴绪所言甚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这诸王也杀了,李筠也死了,神策军和殿后四军也散了,就此作罢?
李振(点头):事已至此,万难回头。
氏叔琮(挥手):大王却要回头,怎生是好?
葛从周:或者调回王彦章,由他来劝大王?
氏叔琮:王铁枪不过是悍勇善战,他那口才,只怕还不如某。
葛从周笑了起来。
李振(缓缓):此事说难,其实也不难,在下已有计较,却是要着落在二郎身上了。
李振眼光看向朱友文。
朱友文(一怔):先生让某去劝父王?
李振:二郎先莫推托,只想不想让你父王做个天子?
朱友文:父王如今不肯再行代唐之事,某虽是眼热,却无计较。
李振:若郎君真个想帮父王得了天下,下官倒是有条妙计在此。
朱友文:妙计?请问先生,计将安出?
李振看看葛从周和氏叔琮,葛从周连忙说。
葛从周:来来来,氏老,我还要去你衙门,商量一下如何收拾朝中局面呢。
氏叔琮(不以为然):大王改了主意,我等商量又有何用?
葛从周:你且随我来。
葛从周强拉着氏叔琮离开。
朱友文(看看四周):敢问先生,计从何出?
李振:某这条计,端的有些尴尬,下官说出来时,还望郎君莫要薅恼。
朱友文(不安):究竟是何计策?
李振没有说话,眼光投向朱全忠的房间。朱友文跟着他眼光看过去,满脸疑惑不安。
李振(想了想):不如去府上商量,不知二郎可愿?
15、内 日 幽州帅府
人物:刘仁恭、元行钦、刘守光、李小喜、李存勖、叶娘温
刘仁恭(吃惊):哎呀,怎地捉了这个太岁来?
元行钦:郎君巡城,却见他两个鬼鬼祟祟,便严加盘问,哪知那李存勖竟然飞石击伤郎君。
刘仁恭(急忙):还打起来了?二郎伤势如何?
元行钦:手上受伤了。诺,郎君来也。
刘守光(进入):参见父帅。
刘仁恭(气急败坏):免了!你,你不去大安山修宫殿,却怎地反而将这个太岁捉了来?如今岂不是让阿耶骑虎难下!你岂不知那李克用不是个好相与的!就连这个李存勖,也被官家……
刘守光(轻蔑打断):称之为李亚子,是吧?
刘仁恭(唾了一口):真是孽子!既然知此人来历,如何还能擒他?况且还伤了手!对了,伤的如何?
李小喜上前查看刘守光伤情,刘守光抬起手来给他看。
刘守光(轻松):皮肉之伤罢了。只笑阿耶何必惊慌?你就没想到你如今坐镇幽州,虎瞰八方,麾下猛将如云,马步军兵十余万,何必惧怕那晋王?慢道他远水解不了近渴,即或他敢于兴兵来犯,莫非他就有必胜之理?
李小喜跑回来点点头。
刘仁恭看看李小喜,微笑。
刘仁恭:二郎虽莽撞些,此话倒也有理。
刘守光:再者,父帅几番抗命,莫非还怕与李克用撕破脸?
刘仁恭(摇头):你总是莽撞了,平白得罪他作甚。
刘守光:孩儿奉命搜寻河东细作,擒来河东李存勖,怎说平白无故?再说人都擒来了,阿耶如何处置?
刘仁恭(不耐烦):不是给你说了嘛,立刻礼送他返回太原。
刘守光(不满):阿耶怎地如此懦弱!你也是一方诸侯,何必怕那沙陀人。
刘仁恭:以你之见?
刘守光:让他交八万贯钱,便可放人。
刘仁恭:你这是无理取闹。莫说晋国,天下几十路诸侯,谁拿得出八万贯钱?
刘守光(笑):阿耶如此执着。咱们这是漫天要价,他自可就地还钱。且看折合了多少合算?孩儿之意,至少也要将那万两白银讨得回,方可将这对狗男女放还,却不是好?
刘仁恭(奇怪):你究竟捉了几个,莫非还有女子?
刘守光(笑着喊道):带上来。
士兵们押着李存勖和叶娘温走了上来,刘仁恭连忙笑着站起身。
刘仁恭:哎呀,原来是晋王世子驾到,老夫未曾远迎,实在怠慢。
李存勖还没话,叶娘温抢先开口。
叶娘温:刘使相,既然都是自己人,何不将我二人释放?
李存勖见刘仁恭犹豫,连忙拱手。
李存勖:使相,偶尔误会,说开了便是,可将我两人释放,待晚辈回到太原,定然在我父王面前为使相美言。
刘仁恭:还不快快松绑。
士兵连忙将两人松绑,刘仁恭又说。
刘仁恭:设座。
椅子搬了过来,李存勖没有坐。
李存勖:既然澄清了误会,使相公务繁忙,晚辈不宜打扰,就此别过。
李存勖转身却见刘守光按剑站在大殿门口,疑惑地问刘仁恭。
李存勖:使相,贵郎君这是为何?
刘守光):幽州连年遭灾,百姓苦不堪言,舆情鼎沸,希望晋王解囊赈灾则个。
刘仁恭(点头):正是,请晋王援助本帅八万贯钱,银子到后,本帅必定请郎君和这个,这个。
刘仁恭看看叶娘温。
叶娘温:小女子是他阿姐,叶娘温。
刘仁恭:哦,叶小娘,咱们就此说好,待晋王银子到后,本帅必然大宴宾客,说明晋王乐善好施,幽州军民尽皆感恩不尽。从此当为晋王设立生祠,不知郎君意下如何?
李存勖看看刘守光,苦笑着对刘仁恭。
李存勖:刘使相,我可以说不吗?
刘守光(按剑插话):当然可以说不,只是休让某宝剑听见。
李存勖(摇头):算了,我还是识时务为好。
叶娘温(质问):如此说来,银子到来之前莫非要将我们关入牢房?我二人岂非成了你的人质!你等此举与绑匪又有何异?
刘仁恭(哈哈大笑):叶小娘说笑了!你们乃是本帅请都请不来的客人,岂有入狱之理?本帅只是请两位贵客在帅府中盘桓数日罢了,怎会成了绑匪?笑话,这是笑话嘛!二郎,他两人衣食起居,却不可疏忽怠慢。
刘守光收剑入匣,叉手唱喏。
16、内 日 朱友文府上
人物:李振、朱友文
李振:二郎以为如何?在下这条计策,确实乃是一条下策。
朱友文(不满):李公既知是下策,却还拿来消遣某。
李振(一揖):二郎见谅,下官也是迫不得已,才想了这条拙计。然而二郎试想,若是大王此事之后振作精神,代唐成功,二郎势必入主东宫,那时何等美女没有?丰腴的、貌美的、白皙的、高挑的还有妩媚迷死人的,还不都任由二郎挑选?一旦继承大统,更是三宫六院、天下名花悉数归之于君!奈何死守此女?莫非真要贫贱夫妻百事哀?
朱友文轻轻颔首,想了想。
朱友文:李公且慢!先前某也听说,父王中意一个荣夫人,只是母妃不容。李公可知那娘子今在何处?
李振:这事情下官略知一二,也就是当初夫人愤怒嫉妒,大王不得已,只好将这娘子送走。
朱友文(看着他):果真送走了?送往何处?
李振:是送给了昭谏先生罗隐,至于罗隐将她带往何处,下官便不知情了。
朱友文(抓住李振衣袖):先生你想个法子,将那妇人寻回,如此小王可免失妻之恨,父王也少了乱伦之嫌,否则以你之拙计,我父子二人必定为天下耻笑。
李振(叹息):在下原本也觉得郎君不会听从此计,只好罢休。至于寻那荣夫人,毫无蛛丝马迹,正是难寻。
朱友文:寻不得荣夫人,那罗隐也算当今名士,怎会毫无消息?若你打探不来这二人下落,也算无能。总之你那拙计,我是绝不会依。
李振尴尬地笑着拱手。
李振:下官失言,算是下官失言,还请二郎息怒。
朱友文:父王,兴绪等人俱都来了,只是听闻父王召见葛帅,故此在外等候。
朱全忠(嗯了一声):都进来吧。
李振、氏叔琮走进院子,对着朱全忠行礼。
朱全忠:兴绪,可知孤为何唤回葛通美?
李振:臣糊涂,不知大王之意,莫非是官家下旨,要大王不再寻那李存孝的晦气?
朱全忠(笑):一道旨意,岂能干扰孤的决心?通美,孤让你回师长安,乃是孤不想再取昭义军了。
朱全忠(看看李振):并连河中那头,孤也无心夺取了。陆文贞公说过,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等还不明白?如今孤并连所谓代唐之事,也一概放弃!如此一来,顿时觉得满天乌云都散尽,心情澄澈无比!好不宁静!今后你我君臣,做好这个梁国,又有何不可?
葛从周(着急):三郎莫要说笑,如此一来,前功尽弃啊。
氏叔琮、李振、朱友文等(一齐跪倒):请大(父)王三思。
朱全忠:孤意已决!不必多说。
朱全忠在王氏搀扶下转身走进屋内。
几个人站起身,氏叔琮看着朱全忠的背影摇头。
氏叔琮:大王这是怎么了,代唐大计已有八九分了,如今却要收手!我等富贵都泡汤了。
葛从周:李唐已失天命,大王如今不取,必然被晋王、秦王之辈夺走,好生可惜……兴绪,大王忽然性情大变,你觉得是何缘由?
氏叔琮:大王所说的陆文贞是谁?何时来的?兴绪可知?
李振:大王的是陆文贞公,乃是玄宗朝名相陆象先,文贞是其谥号。
氏叔琮(一摸脑门):原来是个古人,嘿嘿。某怎从未听闻。
李振(沉吟一下):通美问大王性情何以剧变?某觉得只能从最近发生的大事来看。夫人刚刚崩逝,大王必然是在夫人临终前承诺了什么,故此一反常态。
葛从周:原来是和夫人的遗嘱有关!这却如何是好?本来夫人。
葛从周话没说完,住口不说了。
氏叔琮:是啊,兴绪先生,你得出个主意啊。
李振(思索):代唐大计,若是半途而废,令天下耻笑,倒也罢了。只怕秦王晋王一干人,又要兴风作浪!这大唐江山,如今就像熟透的果子,咱们大王不取,自会有人取之!大王说咱们只顾经营梁国,某只怕晋秦几家,不容咱们安生呢。
葛从周:兴绪所言甚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这诸王也杀了,李筠也死了,神策军和殿后四军也散了,就此作罢?
李振(点头):事已至此,万难回头。
氏叔琮(挥手):大王却要回头,怎生是好?
葛从周:或者调回王彦章,由他来劝大王?
氏叔琮:王铁枪不过是悍勇善战,他那口才,只怕还不如某。
葛从周笑了起来。
李振(缓缓):此事说难,其实也不难,在下已有计较,却是要着落在二郎身上了。
李振眼光看向朱友文。
朱友文(一怔):先生让某去劝父王?
李振:二郎先莫推托,只想不想让你父王做个天子?
朱友文:父王如今不肯再行代唐之事,某虽是眼热,却无计较。
李振:若郎君真个想帮父王得了天下,下官倒是有条妙计在此。
朱友文:妙计?请问先生,计将安出?
李振看看葛从周和氏叔琮,葛从周连忙说。
葛从周:来来来,氏老,我还要去你衙门,商量一下如何收拾朝中局面呢。
氏叔琮(不以为然):大王改了主意,我等商量又有何用?
葛从周:你且随我来。
葛从周强拉着氏叔琮离开。
朱友文(看看四周):敢问先生,计从何出?
李振:某这条计,端的有些尴尬,下官说出来时,还望郎君莫要薅恼。
朱友文(不安):究竟是何计策?
李振没有说话,眼光投向朱全忠的房间。朱友文跟着他眼光看过去,满脸疑惑不安。
李振(想了想):不如去府上商量,不知二郎可愿?
15、内 日 幽州帅府
人物:刘仁恭、元行钦、刘守光、李小喜、李存勖、叶娘温
刘仁恭(吃惊):哎呀,怎地捉了这个太岁来?
元行钦:郎君巡城,却见他两个鬼鬼祟祟,便严加盘问,哪知那李存勖竟然飞石击伤郎君。
刘仁恭(急忙):还打起来了?二郎伤势如何?
元行钦:手上受伤了。诺,郎君来也。
刘守光(进入):参见父帅。
刘仁恭(气急败坏):免了!你,你不去大安山修宫殿,却怎地反而将这个太岁捉了来?如今岂不是让阿耶骑虎难下!你岂不知那李克用不是个好相与的!就连这个李存勖,也被官家……
刘守光(轻蔑打断):称之为李亚子,是吧?
刘仁恭(唾了一口):真是孽子!既然知此人来历,如何还能擒他?况且还伤了手!对了,伤的如何?
李小喜上前查看刘守光伤情,刘守光抬起手来给他看。
刘守光(轻松):皮肉之伤罢了。只笑阿耶何必惊慌?你就没想到你如今坐镇幽州,虎瞰八方,麾下猛将如云,马步军兵十余万,何必惧怕那晋王?慢道他远水解不了近渴,即或他敢于兴兵来犯,莫非他就有必胜之理?
李小喜跑回来点点头。
刘仁恭看看李小喜,微笑。
刘仁恭:二郎虽莽撞些,此话倒也有理。
刘守光:再者,父帅几番抗命,莫非还怕与李克用撕破脸?
刘仁恭(摇头):你总是莽撞了,平白得罪他作甚。
刘守光:孩儿奉命搜寻河东细作,擒来河东李存勖,怎说平白无故?再说人都擒来了,阿耶如何处置?
刘仁恭(不耐烦):不是给你说了嘛,立刻礼送他返回太原。
刘守光(不满):阿耶怎地如此懦弱!你也是一方诸侯,何必怕那沙陀人。
刘仁恭:以你之见?
刘守光:让他交八万贯钱,便可放人。
刘仁恭:你这是无理取闹。莫说晋国,天下几十路诸侯,谁拿得出八万贯钱?
刘守光(笑):阿耶如此执着。咱们这是漫天要价,他自可就地还钱。且看折合了多少合算?孩儿之意,至少也要将那万两白银讨得回,方可将这对狗男女放还,却不是好?
刘仁恭(奇怪):你究竟捉了几个,莫非还有女子?
刘守光(笑着喊道):带上来。
士兵们押着李存勖和叶娘温走了上来,刘仁恭连忙笑着站起身。
刘仁恭:哎呀,原来是晋王世子驾到,老夫未曾远迎,实在怠慢。
李存勖还没话,叶娘温抢先开口。
叶娘温:刘使相,既然都是自己人,何不将我二人释放?
李存勖见刘仁恭犹豫,连忙拱手。
李存勖:使相,偶尔误会,说开了便是,可将我两人释放,待晚辈回到太原,定然在我父王面前为使相美言。
刘仁恭:还不快快松绑。
士兵连忙将两人松绑,刘仁恭又说。
刘仁恭:设座。
椅子搬了过来,李存勖没有坐。
李存勖:既然澄清了误会,使相公务繁忙,晚辈不宜打扰,就此别过。
李存勖转身却见刘守光按剑站在大殿门口,疑惑地问刘仁恭。
李存勖:使相,贵郎君这是为何?
刘守光):幽州连年遭灾,百姓苦不堪言,舆情鼎沸,希望晋王解囊赈灾则个。
刘仁恭(点头):正是,请晋王援助本帅八万贯钱,银子到后,本帅必定请郎君和这个,这个。
刘仁恭看看叶娘温。
叶娘温:小女子是他阿姐,叶娘温。
刘仁恭:哦,叶小娘,咱们就此说好,待晋王银子到后,本帅必然大宴宾客,说明晋王乐善好施,幽州军民尽皆感恩不尽。从此当为晋王设立生祠,不知郎君意下如何?
李存勖看看刘守光,苦笑着对刘仁恭。
李存勖:刘使相,我可以说不吗?
刘守光(按剑插话):当然可以说不,只是休让某宝剑听见。
李存勖(摇头):算了,我还是识时务为好。
叶娘温(质问):如此说来,银子到来之前莫非要将我们关入牢房?我二人岂非成了你的人质!你等此举与绑匪又有何异?
刘仁恭(哈哈大笑):叶小娘说笑了!你们乃是本帅请都请不来的客人,岂有入狱之理?本帅只是请两位贵客在帅府中盘桓数日罢了,怎会成了绑匪?笑话,这是笑话嘛!二郎,他两人衣食起居,却不可疏忽怠慢。
刘守光收剑入匣,叉手唱喏。
16、内 日 朱友文府上
人物:李振、朱友文
李振:二郎以为如何?在下这条计策,确实乃是一条下策。
朱友文(不满):李公既知是下策,却还拿来消遣某。
李振(一揖):二郎见谅,下官也是迫不得已,才想了这条拙计。然而二郎试想,若是大王此事之后振作精神,代唐成功,二郎势必入主东宫,那时何等美女没有?丰腴的、貌美的、白皙的、高挑的还有妩媚迷死人的,还不都任由二郎挑选?一旦继承大统,更是三宫六院、天下名花悉数归之于君!奈何死守此女?莫非真要贫贱夫妻百事哀?
朱友文轻轻颔首,想了想。
朱友文:李公且慢!先前某也听说,父王中意一个荣夫人,只是母妃不容。李公可知那娘子今在何处?
李振:这事情下官略知一二,也就是当初夫人愤怒嫉妒,大王不得已,只好将这娘子送走。
朱友文(看着他):果真送走了?送往何处?
李振:是送给了昭谏先生罗隐,至于罗隐将她带往何处,下官便不知情了。
朱友文(抓住李振衣袖):先生你想个法子,将那妇人寻回,如此小王可免失妻之恨,父王也少了乱伦之嫌,否则以你之拙计,我父子二人必定为天下耻笑。
李振(叹息):在下原本也觉得郎君不会听从此计,只好罢休。至于寻那荣夫人,毫无蛛丝马迹,正是难寻。
朱友文:寻不得荣夫人,那罗隐也算当今名士,怎会毫无消息?若你打探不来这二人下落,也算无能。总之你那拙计,我是绝不会依。
李振尴尬地笑着拱手。
李振:下官失言,算是下官失言,还请二郎息怒。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