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1067
成片时长:约103分钟
阅读:5825
发表:2022/6/12 修改:2022/11/29
悬疑,奇幻,惊悚
电影剧本
寒花葬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池心:甫仁兄,事情可能是这样,李八碰过人头,所以他能辨别真假,他看见的是真的,李三看见的是假的。但是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了,凶手凭什么会认为李三不会也上去碰碰那个人头呢?或者说,李三看见的也是真的,碰了正好,更能证明,但凶手哪来的这么真这么像的人头呢。
李甫仁:(沉思一阵)池兄,有话就直言吧。
池心:很多东西无法解释,所以,我想对老爷子做一个……更细致的检查。
李甫仁皱眉不语,
李甫信:如果这样能找出凶手的话,大哥,要不……
李甫仁不语。
池心:甫仁兄,如果事情一直这么僵着,谣言会越传越离谱,到时候就麻烦了。(悄声)甫仁兄,只是细致了点,不会有第四个人知道。
李甫仁:好……我来安排,池兄费心了。
38. 李府一房间,日,外
李氏兄弟在外等候,池心从房间内走出,将手上沾血的手套和身上的白布摘下,返身关好门。几人一起往外走。
李甫信:(迎上,迫不及待)池警长,有结果了吗?
池心:(摇头)我原以为凶手是将李老爷和二少爷的头取下,放到神龛中,被看见以后再把头放回去,用一些鱼鳔猪皮之类的封好伤口,因为手法出众我才没看出来,至于李三后来看见老爷子,是有人顶着他的头在行走……
李甫仁:结果呢?
池心:(摇头)不是,老爷子和二少爷的脖颈没有任何切开过的痕迹,不可能是粘上去的,人头是什么,还是没弄清楚。
李甫信:那这件事情……
池心:不过我倒是还查明了一件事。甫仁兄,不知道老爷子一般什么时候用晚饭?
李甫信:大概六点。
池心:(点头)上海有位林几教授,前些年写过一篇论文《最近法医学界鉴定法之进步》,正好我读过。可对尸体胃肠内容分别化验,验断死亡与食时之距离。(舒了一口气)老爷子从用餐到被害,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李甫信:(惊呼)也就是说!
池心:李三看见了一个极似老爷子的人头,而后还和管家一起,看见了早已死去的老爷子行走。
【闪回】李老爷当晚行走画面。
39. 凌水镇街道,日,外
池心独自一人走在街道上,走过小街,游览小镇。(池心画外音:死人复活、行走,完好的尸身,头颅却单独出现在神龛中)
池心走到一座小桥上,注意到了下面河边浣洗衣物的妇人。
妇人甲:听说李家那事儿了吗?招鬼了!
妇人乙:可不是嘛,这地主啊,啧啧啧,就是!听说那女鬼啊,可凶啦!
池心:(猛地抬头,注:意为隐约抓到了什么,脑中的思绪一闪而过,随后自言自语)女鬼?谁?上吊的女仆!(急忙向李家走去)
40. 李府灵堂,日,内
披麻戴孝的李甫仁李甫信四处奔走忙碌,池心找到了李甫仁。
池心:甫仁兄,这是……
李甫仁:(低声)家父与二弟……不易保存,我打算尽快给他们入土为安。池兄,可有进展?
池心:(点头)甫仁兄,家中的传言是李三无意中透露,接近源头本该更为清晰全面,但我从镇上听到的传言却比家中还要多出不少内容。
李甫仁:什么?外面有何传言?
池心:此事也是我的疏忽,在我刚到镇上时就听说了贵府上有个丫鬟被二少爷逼得上吊自尽的事,来之后却只专注于案件本身,忘了这茬。传言中,言之凿凿地说老爷子他们的事是厉鬼索命,所谓的厉鬼就是这个丫鬟。为何如此谣传?外人又如何得知?必然有别有用心之人在传播。
李甫仁:嗯,有理。(皱眉)池兄,可是……
池心:甫仁兄,寒花之事……可能会对二少爷的风评产生一些影响,不过,与其任由谣言发展,还不如通过这个找出凶手,凶杀案件可远不如厉鬼杀人更容易惹人探寻。
李甫仁:好吧,甫信!
李甫信到场。
李甫信:大哥,找我什么事?(对池心点头)池警长。
李甫仁:甫信,你安排个人陪池警长去调查一下那个丫鬟的事。
李甫信:什么丫鬟?
李甫仁:我也不知道,但是外面谣传家里曾经逼死过一个丫鬟,(左右看看,低声)可能与爹和老二的事有关。
李甫信:好,(向身后张望了一圈)广友!过来一下。
广友入场。
广友:小少爷。
李甫信:广友,你帮着池警长找一找人。
广友:(不解的)什么?
李甫信:听池警长吩咐就行,灵堂这里我们都走不开,你陪我守灵,又忙了这么久,正好休息休息。
池心:守灵?(打量着广友的衣着)广友也是家里的子侄?
李甫信:哦不是,广友跟我关系最好,二哥那天守灵太累,就把广友叫过来陪我守灵了。
李甫信和广友低头各自交代一些事情,池心看看李甫信又看看广友,突然笑了。
池心:三少爷,我可还不知道广友替二少爷守灵的事呢,那是哪一天来着?
李甫信:(不在意)就是二哥失踪前一天。
池心看着广友,意味深长地笑了。
41. 李府后院,日,外
池心在一个凉亭下坐着,广友在旁侯立。一个个穿着孝服黑带的仆人轮流过来被问询。
仆人甲:丫鬟?(试探)您说的大概是寒花吧,大概十八九岁,在厨房干活,平时不吭不响的,也不知道怎么就……就上吊了。我也不太清楚……
丫鬟甲:寒花……寒花……(摇头)我也不清楚。
丫鬟甲:(咕哝)老爷是不在了,可还有两位少爷在呢。
丫鬟甲:广友,真是大少爷让这位长官来问的?
丫鬟甲:好吧,告诉您就是了……寒花她……好像被二少爷给那个了,之后就……
丫鬟乙:二少爷要纳了寒花,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就是不同意,天天干活有什么好的,当小妾不是飞上枝头当了凤凰?真是,还弄上吊这一出,把我们吓得都不敢来后花园了。
丫鬟乙:那就不知道了,她平常也不跟我们多说话,刘婶应该知道吧,是她把寒花收进来的。
厨娘:唉,寒花啊,具体哪儿的人我也不知道,问她她也说不清,从小被她爹娘卖给一家戏园子,不过听口音是北方人。
厨娘:问她,她就说打仗戏园子散了,一年前逃难到我们这儿,诶,正好,当时我手底下缺个人,就把她收进来了。
厨娘:她平时也不怎么说话,干活倒是利索,也不奇怪,逃难来的谁那么没心没肺天天乐乐呵呵。
厨娘:(低声)我们二少爷那个人啊……啧啧啧!寒花刚进来的时候还看不出来,皮包骨头晒得黑不溜秋,嘿,在府上养了几个月长了点肉,还是个小美人。唉,要说这也是命啊,二少爷那么个身份,偏偏要到我们厨房来,这,不就惹上了嘛!
厨娘:(无奈)也劝过她,也护过她,有好几次二少爷把寒花摁到那儿,都是我赶紧跑过来,他总不能当着人面干那种事不是?我也劝过寒花,实在不成咱就从了他,就算没有名分,总该有点钱吧,总比这么一天天提心吊胆的好吧,这么硬挺着,二少爷真要得了手,还不是连点钱都得不上了?
厨娘:(摇头)说不通她呀,这小丫头不声不响的,脾气是真倔。我猜啊,她心里八成是有人了。
厨娘:那天晚上,大概酉时吧,我就是去前厅收了个碗筷的功夫,回来寒花就不见了,那也是我们吃饭的时间,可我在厨房里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她。再之后,就是第二天有人看见她上吊死了。
厨娘:我哪敢看去,听人说吊死鬼死相最凶了!
仆人乙:没有,小人不在后院干活。
仆人乙:(低声)是有这么一回事,二少爷看上了寒花,我还撞到过一次呢,那小姑娘是死也不肯啊。
护卫甲:我们哪懂那些,上吊还能不是自尽?
护卫甲:没有吧,好像没有露出来舌头。
护卫甲:当时没警察来,老爷说寒花是自己想不开了,跟镇上打了个招呼,反正这个镇子也是老爷说了算。不过……(疑惑)后来过了几天倒是有几个警察过来问了问,老爷随便说了几句就过去了。
护卫乙:对,可惨了,七窍流血,上吊的人哪有这样死的。她呀……一定是变成厉鬼了!
护卫乙:没有,肯定没有,我给她敛的尸我还能不知道?嘴巴是闭着的。
护卫乙:哪有什么净身不净身的,寒花死后老爷就马上让人把她埋了,其余什么话都没说,连棺材都是管家自己发话才买的呢。
问询完毕,凉亭下只剩池心与广友二人。
池心:(微笑)广友你呢?和寒花有交情吗?
广友:都在这里干活,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池心:你觉得,家里的事是寒花回来索命了?
广友:(恭敬)警长,鬼神之说都是那些乡下妇人嚼舌根子的话头,无稽之谈罢了。这个寒花,和谁也不熟,死了也就死了,大管家怜惜,还给她备了一口薄皮棺材,也算对得住她,凭什么还回来报仇呢?
池心:哦?报仇?
广友笑而不语,池心也笑了。
池心:广友,你读过书?
广友:警长何出此言?
池心:你这说话方式可不像是个普通的乡下仆人。
广友:(笑)早年间读过一点,后来老家打仗,我逃到南边,到府里跟着小少爷又读了些。
池心:广友是你的全名?哪个广?
广友:是全名,广大的广。
池心:(意味深长)这个姓可不多见,我上次碰见还是个从山东来的。
广友:警长真是见多识广。
池心看着广友,一副思索的样子。
42. 李府前院,日,外
池心找到了李甫仁和李甫信,后面广友也跟着走过来。
池心:甫仁兄,我想去寒花的墓前看看。
李甫仁:寒花?
池心:就是那个上吊的丫鬟。
李甫信:(好奇)真跟那个丫鬟有关?
池心:八九不离十。
李甫仁:行,我给你安排个人。
池心:(笑)不用了,我看广友这人就不错,让他给我带路就好。
43.山间小路,日,外
池心和广友走在山路上。
池心:广友,还没到吗?
广友:(眺望)快到了,前面一拐弯。
池心:嗯……广友,我可以帮你。
广友:什么?
池心驻足,广友也停了下来。
池心:(严肃)你现在犯了两起人命官司,两起!难逃一死了,不过,我可以帮你,而且现在也只有我能帮你了。
广友:(故作疑惑、笑)池警长,我实在不知道您在说什么。
池心:(叹息)你还以为能瞒得过我?如果我没猜错,寒花心里的那个人就是你吧,你为了给寒花报仇,就把李老头和李家老二杀了,而且,你想给他们寒花一样的死法,所以李老头也吊在了房梁上。但是,为什么李老二是淹死的?因为时间太短,时机稍纵即逝,灵堂人来人往,你杀他的机会只有在他去找你替班的那一刻,来不及布置那么多,只能投到井里淹死,也没办法再做成上吊的样子。我说的,对吗?
李甫仁:(沉思一阵)池兄,有话就直言吧。
池心:很多东西无法解释,所以,我想对老爷子做一个……更细致的检查。
李甫仁皱眉不语,
李甫信:如果这样能找出凶手的话,大哥,要不……
李甫仁不语。
池心:甫仁兄,如果事情一直这么僵着,谣言会越传越离谱,到时候就麻烦了。(悄声)甫仁兄,只是细致了点,不会有第四个人知道。
李甫仁:好……我来安排,池兄费心了。
38. 李府一房间,日,外
李氏兄弟在外等候,池心从房间内走出,将手上沾血的手套和身上的白布摘下,返身关好门。几人一起往外走。
李甫信:(迎上,迫不及待)池警长,有结果了吗?
池心:(摇头)我原以为凶手是将李老爷和二少爷的头取下,放到神龛中,被看见以后再把头放回去,用一些鱼鳔猪皮之类的封好伤口,因为手法出众我才没看出来,至于李三后来看见老爷子,是有人顶着他的头在行走……
李甫仁:结果呢?
池心:(摇头)不是,老爷子和二少爷的脖颈没有任何切开过的痕迹,不可能是粘上去的,人头是什么,还是没弄清楚。
李甫信:那这件事情……
池心:不过我倒是还查明了一件事。甫仁兄,不知道老爷子一般什么时候用晚饭?
李甫信:大概六点。
池心:(点头)上海有位林几教授,前些年写过一篇论文《最近法医学界鉴定法之进步》,正好我读过。可对尸体胃肠内容分别化验,验断死亡与食时之距离。(舒了一口气)老爷子从用餐到被害,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李甫信:(惊呼)也就是说!
池心:李三看见了一个极似老爷子的人头,而后还和管家一起,看见了早已死去的老爷子行走。
【闪回】李老爷当晚行走画面。
39. 凌水镇街道,日,外
池心独自一人走在街道上,走过小街,游览小镇。(池心画外音:死人复活、行走,完好的尸身,头颅却单独出现在神龛中)
池心走到一座小桥上,注意到了下面河边浣洗衣物的妇人。
妇人甲:听说李家那事儿了吗?招鬼了!
妇人乙:可不是嘛,这地主啊,啧啧啧,就是!听说那女鬼啊,可凶啦!
池心:(猛地抬头,注:意为隐约抓到了什么,脑中的思绪一闪而过,随后自言自语)女鬼?谁?上吊的女仆!(急忙向李家走去)
40. 李府灵堂,日,内
披麻戴孝的李甫仁李甫信四处奔走忙碌,池心找到了李甫仁。
池心:甫仁兄,这是……
李甫仁:(低声)家父与二弟……不易保存,我打算尽快给他们入土为安。池兄,可有进展?
池心:(点头)甫仁兄,家中的传言是李三无意中透露,接近源头本该更为清晰全面,但我从镇上听到的传言却比家中还要多出不少内容。
李甫仁:什么?外面有何传言?
池心:此事也是我的疏忽,在我刚到镇上时就听说了贵府上有个丫鬟被二少爷逼得上吊自尽的事,来之后却只专注于案件本身,忘了这茬。传言中,言之凿凿地说老爷子他们的事是厉鬼索命,所谓的厉鬼就是这个丫鬟。为何如此谣传?外人又如何得知?必然有别有用心之人在传播。
李甫仁:嗯,有理。(皱眉)池兄,可是……
池心:甫仁兄,寒花之事……可能会对二少爷的风评产生一些影响,不过,与其任由谣言发展,还不如通过这个找出凶手,凶杀案件可远不如厉鬼杀人更容易惹人探寻。
李甫仁:好吧,甫信!
李甫信到场。
李甫信:大哥,找我什么事?(对池心点头)池警长。
李甫仁:甫信,你安排个人陪池警长去调查一下那个丫鬟的事。
李甫信:什么丫鬟?
李甫仁:我也不知道,但是外面谣传家里曾经逼死过一个丫鬟,(左右看看,低声)可能与爹和老二的事有关。
李甫信:好,(向身后张望了一圈)广友!过来一下。
广友入场。
广友:小少爷。
李甫信:广友,你帮着池警长找一找人。
广友:(不解的)什么?
李甫信:听池警长吩咐就行,灵堂这里我们都走不开,你陪我守灵,又忙了这么久,正好休息休息。
池心:守灵?(打量着广友的衣着)广友也是家里的子侄?
李甫信:哦不是,广友跟我关系最好,二哥那天守灵太累,就把广友叫过来陪我守灵了。
李甫信和广友低头各自交代一些事情,池心看看李甫信又看看广友,突然笑了。
池心:三少爷,我可还不知道广友替二少爷守灵的事呢,那是哪一天来着?
李甫信:(不在意)就是二哥失踪前一天。
池心看着广友,意味深长地笑了。
41. 李府后院,日,外
池心在一个凉亭下坐着,广友在旁侯立。一个个穿着孝服黑带的仆人轮流过来被问询。
仆人甲:丫鬟?(试探)您说的大概是寒花吧,大概十八九岁,在厨房干活,平时不吭不响的,也不知道怎么就……就上吊了。我也不太清楚……
丫鬟甲:寒花……寒花……(摇头)我也不清楚。
丫鬟甲:(咕哝)老爷是不在了,可还有两位少爷在呢。
丫鬟甲:广友,真是大少爷让这位长官来问的?
丫鬟甲:好吧,告诉您就是了……寒花她……好像被二少爷给那个了,之后就……
丫鬟乙:二少爷要纳了寒花,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就是不同意,天天干活有什么好的,当小妾不是飞上枝头当了凤凰?真是,还弄上吊这一出,把我们吓得都不敢来后花园了。
丫鬟乙:那就不知道了,她平常也不跟我们多说话,刘婶应该知道吧,是她把寒花收进来的。
厨娘:唉,寒花啊,具体哪儿的人我也不知道,问她她也说不清,从小被她爹娘卖给一家戏园子,不过听口音是北方人。
厨娘:问她,她就说打仗戏园子散了,一年前逃难到我们这儿,诶,正好,当时我手底下缺个人,就把她收进来了。
厨娘:她平时也不怎么说话,干活倒是利索,也不奇怪,逃难来的谁那么没心没肺天天乐乐呵呵。
厨娘:(低声)我们二少爷那个人啊……啧啧啧!寒花刚进来的时候还看不出来,皮包骨头晒得黑不溜秋,嘿,在府上养了几个月长了点肉,还是个小美人。唉,要说这也是命啊,二少爷那么个身份,偏偏要到我们厨房来,这,不就惹上了嘛!
厨娘:(无奈)也劝过她,也护过她,有好几次二少爷把寒花摁到那儿,都是我赶紧跑过来,他总不能当着人面干那种事不是?我也劝过寒花,实在不成咱就从了他,就算没有名分,总该有点钱吧,总比这么一天天提心吊胆的好吧,这么硬挺着,二少爷真要得了手,还不是连点钱都得不上了?
厨娘:(摇头)说不通她呀,这小丫头不声不响的,脾气是真倔。我猜啊,她心里八成是有人了。
厨娘:那天晚上,大概酉时吧,我就是去前厅收了个碗筷的功夫,回来寒花就不见了,那也是我们吃饭的时间,可我在厨房里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她。再之后,就是第二天有人看见她上吊死了。
厨娘:我哪敢看去,听人说吊死鬼死相最凶了!
仆人乙:没有,小人不在后院干活。
仆人乙:(低声)是有这么一回事,二少爷看上了寒花,我还撞到过一次呢,那小姑娘是死也不肯啊。
护卫甲:我们哪懂那些,上吊还能不是自尽?
护卫甲:没有吧,好像没有露出来舌头。
护卫甲:当时没警察来,老爷说寒花是自己想不开了,跟镇上打了个招呼,反正这个镇子也是老爷说了算。不过……(疑惑)后来过了几天倒是有几个警察过来问了问,老爷随便说了几句就过去了。
护卫乙:对,可惨了,七窍流血,上吊的人哪有这样死的。她呀……一定是变成厉鬼了!
护卫乙:没有,肯定没有,我给她敛的尸我还能不知道?嘴巴是闭着的。
护卫乙:哪有什么净身不净身的,寒花死后老爷就马上让人把她埋了,其余什么话都没说,连棺材都是管家自己发话才买的呢。
问询完毕,凉亭下只剩池心与广友二人。
池心:(微笑)广友你呢?和寒花有交情吗?
广友:都在这里干活,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池心:你觉得,家里的事是寒花回来索命了?
广友:(恭敬)警长,鬼神之说都是那些乡下妇人嚼舌根子的话头,无稽之谈罢了。这个寒花,和谁也不熟,死了也就死了,大管家怜惜,还给她备了一口薄皮棺材,也算对得住她,凭什么还回来报仇呢?
池心:哦?报仇?
广友笑而不语,池心也笑了。
池心:广友,你读过书?
广友:警长何出此言?
池心:你这说话方式可不像是个普通的乡下仆人。
广友:(笑)早年间读过一点,后来老家打仗,我逃到南边,到府里跟着小少爷又读了些。
池心:广友是你的全名?哪个广?
广友:是全名,广大的广。
池心:(意味深长)这个姓可不多见,我上次碰见还是个从山东来的。
广友:警长真是见多识广。
池心看着广友,一副思索的样子。
42. 李府前院,日,外
池心找到了李甫仁和李甫信,后面广友也跟着走过来。
池心:甫仁兄,我想去寒花的墓前看看。
李甫仁:寒花?
池心:就是那个上吊的丫鬟。
李甫信:(好奇)真跟那个丫鬟有关?
池心:八九不离十。
李甫仁:行,我给你安排个人。
池心:(笑)不用了,我看广友这人就不错,让他给我带路就好。
43.山间小路,日,外
池心和广友走在山路上。
池心:广友,还没到吗?
广友:(眺望)快到了,前面一拐弯。
池心:嗯……广友,我可以帮你。
广友:什么?
池心驻足,广友也停了下来。
池心:(严肃)你现在犯了两起人命官司,两起!难逃一死了,不过,我可以帮你,而且现在也只有我能帮你了。
广友:(故作疑惑、笑)池警长,我实在不知道您在说什么。
池心:(叹息)你还以为能瞒得过我?如果我没猜错,寒花心里的那个人就是你吧,你为了给寒花报仇,就把李老头和李家老二杀了,而且,你想给他们寒花一样的死法,所以李老头也吊在了房梁上。但是,为什么李老二是淹死的?因为时间太短,时机稍纵即逝,灵堂人来人往,你杀他的机会只有在他去找你替班的那一刻,来不及布置那么多,只能投到井里淹死,也没办法再做成上吊的样子。我说的,对吗?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第二场到第九场之间隔了好日戏,感觉上是过了一天,李三才来向管家报告,中间是否要穿插一点李三的镜头,个...
最后谢谢你的评论,不过我的推荐也到期了哈哈,作为一个剧本它还是有很多不足的。
以前见过一个密室杀人的剧本,前面铺垫的很细致,煞有其事的样子,最后的答案居然是杀手化做鬼魂,从窗户里...
你这个剧本,我只看了梗概,看着和那个密室杀人的剧本有些像,希望是我的错觉,最后应该有一个严谨的符合逻辑的结果,对得起这个网站推荐位的水平。
不过我不是很明白你说的问题是什么,故事太清楚了?有没有具体的指向,是哪一部分。这一点怎么说呢,如果说是推理部分,我认为是没什么大问题的,推理剧情追求的是在逻辑上的可实现。如果你指的是其他可能多余的东西,寒花背景故事?或者线索的收集部分?这些东西是可以“演出来”,剧本中暂时的表现是“说”出来,但也只是暂时,说到底现在的版本并不是给观众看的,发在这里的剧本首要目的是让公司片方他们能快速理解,导演要怎么拍是后续的事,要拍的人理解了剧本所有的意图与逻辑走向,再沟通起来也更方便不是吗?
这个剧本改编自我的小说,剧本比小说多一万多字,比如问线索、尸检、寒花广友背景甚至是池心的人物性格,均一笔带过,内容上扩充了一部分,会有赘余是有可能的,但是你这样笼统的说,我确实无法明白你在说什么地方。
细节方面就不说了,为什么一定要把故事讲清楚呢,是怕观众看不懂你的故事吗?从矛盾点直入,只要精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