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7672
成片时长:约59分钟
阅读:1831
发表:2022/6/21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14集
1
…
13
14
15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14集 女人心计
1、内 夜 梁王府大堂
人物:李振、朱全忠
朱全忠(恼怒):独眼贼这厮恁地托大!朝廷十万兵马讨伐他,他居然死缠着幽州不放!叵耐张浚又是个没本事的!孙揆被擒,他居然望风而逃。
李振:此战之后,李克用威名大著,藩镇之中,天下只说朱李。
朱全忠(重复):朱李。孤还是小看了他!以为十万官兵,再不济也能将河东搅个乱七八糟。谁知官兵如此无能,韩建那厮也是畏葸不前!哼,他与独眼贼交好,自然不肯出力攻打河东。
李振:大王,臣以为,要想扳倒李克用,还是要大王亲自动手。
朱全忠:孤本来想借刀杀人,若朝廷能削藩河东,孤又何必损耗实力?坐山观虎斗,岂不更妙!好容易派柳璨说动了官家,起了十万大军,却如此草草收场,实在令人扼腕。然而独眼贼不除,大事难成。兴绪有何计较?
李振:臣并无计较,但知按照大王策划行事。
朱全忠(不耐烦):孤近日都心烦意乱,哪有什么策划?
李振(一笑):大王怎生忘了?大王命葛通美弃了潞州,臣便知大王已有偌大一个策划,古有二桃杀三士,今有大王一城离间父子。大王这高明策划,臣当时心中就赞叹不已,深知大王此计一出,李存孝不死即降,真是高明至极。
朱全忠(有些意外):噢?你怎样想的,且说来。
李振:官家本来已经封李存孝做了昭义军节度使,他此番又擒孙揆,败官军,对河东来说,功劳极大。无奈李克用莽汉,却无意中帮了大王一个大忙,竟奏请由他二太保李嗣昭做昭义军节度使!臣私心忖度,那李存孝闻讯,必定心中不忿,定然不会拱手交出昭义军!可说河东内讧,近在眼前。大王何不令奏请官家恢复李存孝昭义军节度使?这圣旨与李克用的任命相悖,不信李克用父子不会刀兵相见。
朱全忠(点头微笑):他父子本已成了干柴,孤再让官家给他一把火?
李振:大王明鉴。臣还想请大王命葛通美,暂驻天平军监视潞州,关键时刻出手,总要夺了昭义军五州。臣不知大王是否如此策划?
朱全忠(点点头):你尚未说完孤的计策。
李振:臣只是私心忖度,必然挂一漏万,还请大王明示。
朱全忠:李存孝缠斗李嗣昭,让通美带五万大军,抓住机会就除掉李存孝。恰好刘仁恭与独眼贼大战,孤便趁机夺了河中,倒看李克用如何应对?
李振(抚掌大笑):大王妙计!如此一来,独眼贼必然左支右绌,狼奔豕突,其狼狈情状,可想而知。
朱全忠:令王彦章即刻统兵五万,再令王珙出兵一万,直扑河中!三日之内,孤要见王珂首级。
李振(惊叹):大王英明!那独眼贼被缠在幽州,偏河中、昭义军又都生事,这三处,且看他如何分身?
朱全忠(思索):话又说回来,官家最后倚仗的十万新军,此番化作乌有。若能再除去朝廷一班腐儒,孤这代唐大业,就在眼前。
李振(笑):臣等追随大王多年,总算盼到了这一天了。
朱全忠(狠狠):此番昭义军、河中两处,务必要独眼贼元气大伤!让他不能多管闲事,孤就好上承天意,建立新朝。
李振:大王圣明。
朱全忠:新朝建立之后,第一桩大事,就是灭晋!剿灭沙陀之后,天下更有谁敢负隅顽抗?
李振:大王雄才大略,新朝建立之后,灭晋必当势如破竹。
朱全忠(想了想):告诉通美,李存孝一旦山穷水尽,也可劝他归顺!哼,独眼贼停了他昭义节度使,孤让他做泰宁军节度使!
2、内 日 潞州长子一处民宅
人物:李九娘、李存孝、黄四娘
李九娘和李存孝在谈话,黄四娘侍立一旁。
李九娘(叹息):麾下有功不赏,反被停了节度使!晋王如此颠倒处置,果真令人心寒。
李存孝(懊恼):某自然满心不忿,只是既然是父王之命,却也无法。
李九娘:本宫还以为,麾下是要去寻那二郎的晦气,夺回潞州。
李存孝(摇头):这却不可,毕竟都是太保,兄弟手足嘛。再他是受了父王之命来做昭义军节度使,就他本意,未必想占某潞州。
李九娘:麾下高风亮节,义薄云天,奴也无限仰慕。然而他人之心,究竟不同与你,只说如今,麾下一己之力擒孙揆,破官军,河东危局赖麾下得以复安,你是河东第一功臣,也是实至名归。可是晋王非但无所奖赏,反而罢黜了你的昭义军节度使职位,你那二郎也忍心夺你潞州。奴倒是以为,此事至少也该跟晋王和李嗣昭分说一回才好。
李存孝(点点头):公主所言甚是,某这就去与二郎分辩!至于孙揆,父王将他讨去后,便开刀问斩了。
李九娘(一惊):孙揆乃是京兆尹,士林仰慕,晋王竟敢擅自杀害?
李存孝:父王向来我行我素,听说还是用锯子活活锯死的。
李九娘(愤怒):晋王如此残暴,有伤天和,必不久长。
李存孝(变色):虽然刑罚过分了点,但他是父王,公主不可非议诅咒。
李九娘(看看他):不论晋王,只说麾下。如今若你是昭义军节度使,倒也门当户对,官家还可能赐婚。可惜你又丢了昭义军节度使的差使。
李存孝:九娘说的是,某这就去寻二郎,总要分辨一回。
李九娘(一笑):据奴所知,麾下的嘴上功夫,可是远不如手上功夫。你去上门说话,只怕不是那二郎对手。
李存孝:那,那,莫非要厮杀?
李九娘:你们兄弟情分,果真厮杀,也怕你下不去手。不过,至少你可以摆出一个厮杀样子,不定吓跑了李嗣昭,不就夺回潞州了吗?
李存孝(摇头):恐怕还是不妥,毕竟兄弟义气,怎能刀兵相见。
李九娘:若你做不了节度使,奴如何请官家赐婚?
李存孝:不必担忧,待某去面见父王,总要分说清楚,要打要罚,完了之后还要请他。
李九娘(冷笑打断):请他怎地?请他保媒让你来娶奴家?
李存孝愣住了。
李九娘:只有请麾下明断了,是你那兄弟义气重要,还是请官家赐婚做驸马重要?
李存孝(犹豫半晌):公主恕罪,某觉得两个一般儿重要。
李九娘(冷笑):莫非你就抱着那兄弟义气过一辈子?再说了,只是要你摆个样子厮杀,本宫何曾要你真刀真枪与他厮杀?放心,坏不了你们兄弟义气。
李存孝(犹豫半晌摇头):虽然如此说,但某军阵对头,怎能是自家弟兄?这潞州,李某还是去不得。
李九娘(生气):存孝你。
李存孝:公主莫怪,可否有个两全之策?
李九娘:分明是两难之地,你倒要两全其美?本宫且来问你,若到了生死关头,你是要性命还是要那义气?
李存孝(慨然):男子汉若无义气,何必苟活于世?
李九娘(生气):你。
黄四娘:主子莫要生气。
李九娘(想了想叹气):本宫也不为难麾下,但是你领兵护送本宫前去面圣,且听圣意裁决,你说如何?
李存孝(松了口气):此事绝无问题。
李九娘:没问题?不怕存勖说你不讲义气?
李存孝(一愣):啊?这倒也是。
李九娘(笑)有了圣意裁决,你还想东想西?若官家赐婚大郎,你的义气不就保全了吗!好啦,存孝,速速去布置一回,本宫明日便要启程。
李存孝点点头,满腹心事走了出去。
李九娘(气恼):这男人们怎都一个腔调!那兄弟义气就如此重要?比性命,比终身大事都重要?
黄四娘:是啊,主子如此身份如此美貌,却都压不下他们讲那义气。
李九娘(气恼):真是蠢不可及。
3、内 日 大明宫麟德殿
人物:柳燦、昭宗
柳璨:官家是否准梁王所奏?
昭宗:若非卿等一意鼓吹削藩,岂有张浚大败之耻?梁王当初力主削藩,待得王师发动,他却隔岸观火!哼,他的主张,朕此后当仔细思量。
柳璨:老臣以为,此番征讨河东不利,张浚固然罪无可赦,然韩建畏葸不前,拥兵自重,不肯为朝廷效命。圣人果欲欲乾纲独断,正该将二人治罪,以儆效尤。
昭宗:罢免张浚的中书侍郎等职务,贬为武昌节度使。
柳璨:遵旨。
昭宗:柳卿,官兵败回,还剩几万?
柳璨:不过万余。
昭宗(吃惊):只有万余人了?张浚误国,张浚误国!朕兴复大业,竟然被张浚一人毁坏!着,再贬张浚为连州刺史。
柳璨:遵旨。据臣所知,败兵多半被秦王招走。官家是否命秦王将他们遣回?
昭宗:恐怕主要是晋王招走了吧!哼,估计梁王也没少招兵。
柳燦:官家是否……
昭宗(打断他):从藩镇手中讨兵?正所谓与虎谋皮!亏得卿想来,真是书生之见。
柳燦:臣所虑不周,官家勿罪。不过。
昭宗:怎地?
柳燦:老臣不知韩建将如何处置?老臣以为韩建身为北面行营招讨都虞候、供军使,却畏葸不前致使大军军粮不继,此役不利,韩建当难逃罪责。
昭宗:用赏贵信,用刑贵正。朕处置张浚,自无不正!至于韩建,不折兵、不损粮、不失地,实属良将,何以用刑?立即传旨:韩建仍为镇国节度使,兼同州刺史、匡国军节度使。
柳燦(不甘):然而官家,石堤谷之仇,臣以为此刻正是机会。
昭宗(叹气):报仇?朕何尝不想?只是梁王既然保他,此仇恨如何报得?折腾一番,徒增笑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况朕一国之君。此刻报仇,机会不到。
柳璨看看皇帝,:臣遵旨。
昭宗:着李克用恢复检校太师、中书令、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职务。邢洺两州,也交还他便宜行事。
柳璨:官家是否对河东又过于……
昭宗(打断):官兵损耗殆尽,天下有事,谁堪倚畀?唯李克用矣。
柳燦(想了想):然而老臣以为,也该体现官家权威。这昭义军节度使,不可由李嗣昭来做。官家可重申旨意,仍由李存孝为昭义军节度使。如此,昭义军还在河东势力之内,却能使李克用畏威怀德,与朝廷尽弃前嫌。所以梁王此奏,倒正合了官家倚畀河东之意。不知圣意如何?
昭宗(微笑):不止于此。朕闻李存孝忠诚勇猛,藩镇猖獗之时,朕也需要这等猛将匡扶社稷。将昭义军交还此人,感恩戴德者,又不止于晋王矣。
柳燦:官家圣明。
昭宗:难得梁王此番倒是与朕意见相投。好吧,柳卿前往拟旨,速速颁旨给李存孝。
4、外 日 木瓜涧
人物:元行钦、刘守光
秋风吹过,一片肃杀。
元行钦(策马过来):少帅,晋兵离此不远了。
刘守光:且慢动手。适才父帅遣使来说,如今传说契丹也有意犯我幽州,故此命我等即刻返回幽州,以备契丹来犯。
元行钦(吃惊):契丹犯境?莫非与李克用勾结?否则如何来得这般巧?
刘守光:如今真实情况如何,便是父帅也未知晓。故此我等更是不可鲁莽,若与晋军先血战一番,必然人困马乏,如何再战契丹?
元行钦(想了想):少帅,末将反而觉得,最糟糕的形势,就是契丹果然与李克用勾结,夹击幽州。
刘守光(点头):这也正是父帅所虑。
元行钦:想清了最坏的局面,便可由此动手。若能先把李克用击溃,则晋兵与契丹夹击幽州之说,自然不攻自破。否则放过晋军,若李克用果然与契丹勾结,两军夹攻幽州,幽州危矣。
刘守光看看他,转头看看山势。
刘守光:话虽如此,但晋军才破了十万官兵,士气正高。况且沙陀兵向来凶悍,要想一战胜之,谈何容易。
元行钦(手指群山):少帅且看,这木瓜涧乃是绝境。晋军深入之后,必然无后退之术。他纵然勇猛,又怎奈这悬崖峭壁,总归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官军即或只用弓箭射去,火炬投下引燃火油,晋军也要死伤惨重,更无还手之力。少帅,此乃绝好战机,万万不可错过。
刘守光:此事某自然知晓,只看你都已布置妥当否?
元行钦:少帅请看,末将将步卒分为三队:滚木礌石一队,以红旗招引;强弓劲弩一队,以白旗招引。投掷火把一队,以黄旗招引。末将再率两万马军守住谷口,就算有散兵能从巨石滚木之中侥幸逃出,也必逃不过某的马军。少帅但须于晋军全数进入谷中后,摇动手中令旗,自然各队按序发动,不过一两个时辰,晋军当尽数死于此木瓜涧中。
刘守光仔细想了一会儿,又看看手中的文书,将它掷于地下。
刘守光(激动):好!既然行钦已经布置如此妥善,本帅今日便大开杀戒!
元行钦(拱手):少帅英明!末将这就去谷口待命,待谷内发动,末将自会将谷口守得水泄不通,保证晋军尽数死于谷中。
1、内 夜 梁王府大堂
人物:李振、朱全忠
朱全忠(恼怒):独眼贼这厮恁地托大!朝廷十万兵马讨伐他,他居然死缠着幽州不放!叵耐张浚又是个没本事的!孙揆被擒,他居然望风而逃。
李振:此战之后,李克用威名大著,藩镇之中,天下只说朱李。
朱全忠(重复):朱李。孤还是小看了他!以为十万官兵,再不济也能将河东搅个乱七八糟。谁知官兵如此无能,韩建那厮也是畏葸不前!哼,他与独眼贼交好,自然不肯出力攻打河东。
李振:大王,臣以为,要想扳倒李克用,还是要大王亲自动手。
朱全忠:孤本来想借刀杀人,若朝廷能削藩河东,孤又何必损耗实力?坐山观虎斗,岂不更妙!好容易派柳璨说动了官家,起了十万大军,却如此草草收场,实在令人扼腕。然而独眼贼不除,大事难成。兴绪有何计较?
李振:臣并无计较,但知按照大王策划行事。
朱全忠(不耐烦):孤近日都心烦意乱,哪有什么策划?
李振(一笑):大王怎生忘了?大王命葛通美弃了潞州,臣便知大王已有偌大一个策划,古有二桃杀三士,今有大王一城离间父子。大王这高明策划,臣当时心中就赞叹不已,深知大王此计一出,李存孝不死即降,真是高明至极。
朱全忠(有些意外):噢?你怎样想的,且说来。
李振:官家本来已经封李存孝做了昭义军节度使,他此番又擒孙揆,败官军,对河东来说,功劳极大。无奈李克用莽汉,却无意中帮了大王一个大忙,竟奏请由他二太保李嗣昭做昭义军节度使!臣私心忖度,那李存孝闻讯,必定心中不忿,定然不会拱手交出昭义军!可说河东内讧,近在眼前。大王何不令奏请官家恢复李存孝昭义军节度使?这圣旨与李克用的任命相悖,不信李克用父子不会刀兵相见。
朱全忠(点头微笑):他父子本已成了干柴,孤再让官家给他一把火?
李振:大王明鉴。臣还想请大王命葛通美,暂驻天平军监视潞州,关键时刻出手,总要夺了昭义军五州。臣不知大王是否如此策划?
朱全忠(点点头):你尚未说完孤的计策。
李振:臣只是私心忖度,必然挂一漏万,还请大王明示。
朱全忠:李存孝缠斗李嗣昭,让通美带五万大军,抓住机会就除掉李存孝。恰好刘仁恭与独眼贼大战,孤便趁机夺了河中,倒看李克用如何应对?
李振(抚掌大笑):大王妙计!如此一来,独眼贼必然左支右绌,狼奔豕突,其狼狈情状,可想而知。
朱全忠:令王彦章即刻统兵五万,再令王珙出兵一万,直扑河中!三日之内,孤要见王珂首级。
李振(惊叹):大王英明!那独眼贼被缠在幽州,偏河中、昭义军又都生事,这三处,且看他如何分身?
朱全忠(思索):话又说回来,官家最后倚仗的十万新军,此番化作乌有。若能再除去朝廷一班腐儒,孤这代唐大业,就在眼前。
李振(笑):臣等追随大王多年,总算盼到了这一天了。
朱全忠(狠狠):此番昭义军、河中两处,务必要独眼贼元气大伤!让他不能多管闲事,孤就好上承天意,建立新朝。
李振:大王圣明。
朱全忠:新朝建立之后,第一桩大事,就是灭晋!剿灭沙陀之后,天下更有谁敢负隅顽抗?
李振:大王雄才大略,新朝建立之后,灭晋必当势如破竹。
朱全忠(想了想):告诉通美,李存孝一旦山穷水尽,也可劝他归顺!哼,独眼贼停了他昭义节度使,孤让他做泰宁军节度使!
2、内 日 潞州长子一处民宅
人物:李九娘、李存孝、黄四娘
李九娘和李存孝在谈话,黄四娘侍立一旁。
李九娘(叹息):麾下有功不赏,反被停了节度使!晋王如此颠倒处置,果真令人心寒。
李存孝(懊恼):某自然满心不忿,只是既然是父王之命,却也无法。
李九娘:本宫还以为,麾下是要去寻那二郎的晦气,夺回潞州。
李存孝(摇头):这却不可,毕竟都是太保,兄弟手足嘛。再他是受了父王之命来做昭义军节度使,就他本意,未必想占某潞州。
李九娘:麾下高风亮节,义薄云天,奴也无限仰慕。然而他人之心,究竟不同与你,只说如今,麾下一己之力擒孙揆,破官军,河东危局赖麾下得以复安,你是河东第一功臣,也是实至名归。可是晋王非但无所奖赏,反而罢黜了你的昭义军节度使职位,你那二郎也忍心夺你潞州。奴倒是以为,此事至少也该跟晋王和李嗣昭分说一回才好。
李存孝(点点头):公主所言甚是,某这就去与二郎分辩!至于孙揆,父王将他讨去后,便开刀问斩了。
李九娘(一惊):孙揆乃是京兆尹,士林仰慕,晋王竟敢擅自杀害?
李存孝:父王向来我行我素,听说还是用锯子活活锯死的。
李九娘(愤怒):晋王如此残暴,有伤天和,必不久长。
李存孝(变色):虽然刑罚过分了点,但他是父王,公主不可非议诅咒。
李九娘(看看他):不论晋王,只说麾下。如今若你是昭义军节度使,倒也门当户对,官家还可能赐婚。可惜你又丢了昭义军节度使的差使。
李存孝:九娘说的是,某这就去寻二郎,总要分辨一回。
李九娘(一笑):据奴所知,麾下的嘴上功夫,可是远不如手上功夫。你去上门说话,只怕不是那二郎对手。
李存孝:那,那,莫非要厮杀?
李九娘:你们兄弟情分,果真厮杀,也怕你下不去手。不过,至少你可以摆出一个厮杀样子,不定吓跑了李嗣昭,不就夺回潞州了吗?
李存孝(摇头):恐怕还是不妥,毕竟兄弟义气,怎能刀兵相见。
李九娘:若你做不了节度使,奴如何请官家赐婚?
李存孝:不必担忧,待某去面见父王,总要分说清楚,要打要罚,完了之后还要请他。
李九娘(冷笑打断):请他怎地?请他保媒让你来娶奴家?
李存孝愣住了。
李九娘:只有请麾下明断了,是你那兄弟义气重要,还是请官家赐婚做驸马重要?
李存孝(犹豫半晌):公主恕罪,某觉得两个一般儿重要。
李九娘(冷笑):莫非你就抱着那兄弟义气过一辈子?再说了,只是要你摆个样子厮杀,本宫何曾要你真刀真枪与他厮杀?放心,坏不了你们兄弟义气。
李存孝(犹豫半晌摇头):虽然如此说,但某军阵对头,怎能是自家弟兄?这潞州,李某还是去不得。
李九娘(生气):存孝你。
李存孝:公主莫怪,可否有个两全之策?
李九娘:分明是两难之地,你倒要两全其美?本宫且来问你,若到了生死关头,你是要性命还是要那义气?
李存孝(慨然):男子汉若无义气,何必苟活于世?
李九娘(生气):你。
黄四娘:主子莫要生气。
李九娘(想了想叹气):本宫也不为难麾下,但是你领兵护送本宫前去面圣,且听圣意裁决,你说如何?
李存孝(松了口气):此事绝无问题。
李九娘:没问题?不怕存勖说你不讲义气?
李存孝(一愣):啊?这倒也是。
李九娘(笑)有了圣意裁决,你还想东想西?若官家赐婚大郎,你的义气不就保全了吗!好啦,存孝,速速去布置一回,本宫明日便要启程。
李存孝点点头,满腹心事走了出去。
李九娘(气恼):这男人们怎都一个腔调!那兄弟义气就如此重要?比性命,比终身大事都重要?
黄四娘:是啊,主子如此身份如此美貌,却都压不下他们讲那义气。
李九娘(气恼):真是蠢不可及。
3、内 日 大明宫麟德殿
人物:柳燦、昭宗
柳璨:官家是否准梁王所奏?
昭宗:若非卿等一意鼓吹削藩,岂有张浚大败之耻?梁王当初力主削藩,待得王师发动,他却隔岸观火!哼,他的主张,朕此后当仔细思量。
柳璨:老臣以为,此番征讨河东不利,张浚固然罪无可赦,然韩建畏葸不前,拥兵自重,不肯为朝廷效命。圣人果欲欲乾纲独断,正该将二人治罪,以儆效尤。
昭宗:罢免张浚的中书侍郎等职务,贬为武昌节度使。
柳璨:遵旨。
昭宗:柳卿,官兵败回,还剩几万?
柳璨:不过万余。
昭宗(吃惊):只有万余人了?张浚误国,张浚误国!朕兴复大业,竟然被张浚一人毁坏!着,再贬张浚为连州刺史。
柳璨:遵旨。据臣所知,败兵多半被秦王招走。官家是否命秦王将他们遣回?
昭宗:恐怕主要是晋王招走了吧!哼,估计梁王也没少招兵。
柳燦:官家是否……
昭宗(打断他):从藩镇手中讨兵?正所谓与虎谋皮!亏得卿想来,真是书生之见。
柳燦:臣所虑不周,官家勿罪。不过。
昭宗:怎地?
柳燦:老臣不知韩建将如何处置?老臣以为韩建身为北面行营招讨都虞候、供军使,却畏葸不前致使大军军粮不继,此役不利,韩建当难逃罪责。
昭宗:用赏贵信,用刑贵正。朕处置张浚,自无不正!至于韩建,不折兵、不损粮、不失地,实属良将,何以用刑?立即传旨:韩建仍为镇国节度使,兼同州刺史、匡国军节度使。
柳燦(不甘):然而官家,石堤谷之仇,臣以为此刻正是机会。
昭宗(叹气):报仇?朕何尝不想?只是梁王既然保他,此仇恨如何报得?折腾一番,徒增笑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况朕一国之君。此刻报仇,机会不到。
柳璨看看皇帝,:臣遵旨。
昭宗:着李克用恢复检校太师、中书令、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职务。邢洺两州,也交还他便宜行事。
柳璨:官家是否对河东又过于……
昭宗(打断):官兵损耗殆尽,天下有事,谁堪倚畀?唯李克用矣。
柳燦(想了想):然而老臣以为,也该体现官家权威。这昭义军节度使,不可由李嗣昭来做。官家可重申旨意,仍由李存孝为昭义军节度使。如此,昭义军还在河东势力之内,却能使李克用畏威怀德,与朝廷尽弃前嫌。所以梁王此奏,倒正合了官家倚畀河东之意。不知圣意如何?
昭宗(微笑):不止于此。朕闻李存孝忠诚勇猛,藩镇猖獗之时,朕也需要这等猛将匡扶社稷。将昭义军交还此人,感恩戴德者,又不止于晋王矣。
柳燦:官家圣明。
昭宗:难得梁王此番倒是与朕意见相投。好吧,柳卿前往拟旨,速速颁旨给李存孝。
4、外 日 木瓜涧
人物:元行钦、刘守光
秋风吹过,一片肃杀。
元行钦(策马过来):少帅,晋兵离此不远了。
刘守光:且慢动手。适才父帅遣使来说,如今传说契丹也有意犯我幽州,故此命我等即刻返回幽州,以备契丹来犯。
元行钦(吃惊):契丹犯境?莫非与李克用勾结?否则如何来得这般巧?
刘守光:如今真实情况如何,便是父帅也未知晓。故此我等更是不可鲁莽,若与晋军先血战一番,必然人困马乏,如何再战契丹?
元行钦(想了想):少帅,末将反而觉得,最糟糕的形势,就是契丹果然与李克用勾结,夹击幽州。
刘守光(点头):这也正是父帅所虑。
元行钦:想清了最坏的局面,便可由此动手。若能先把李克用击溃,则晋兵与契丹夹击幽州之说,自然不攻自破。否则放过晋军,若李克用果然与契丹勾结,两军夹攻幽州,幽州危矣。
刘守光看看他,转头看看山势。
刘守光:话虽如此,但晋军才破了十万官兵,士气正高。况且沙陀兵向来凶悍,要想一战胜之,谈何容易。
元行钦(手指群山):少帅且看,这木瓜涧乃是绝境。晋军深入之后,必然无后退之术。他纵然勇猛,又怎奈这悬崖峭壁,总归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官军即或只用弓箭射去,火炬投下引燃火油,晋军也要死伤惨重,更无还手之力。少帅,此乃绝好战机,万万不可错过。
刘守光:此事某自然知晓,只看你都已布置妥当否?
元行钦:少帅请看,末将将步卒分为三队:滚木礌石一队,以红旗招引;强弓劲弩一队,以白旗招引。投掷火把一队,以黄旗招引。末将再率两万马军守住谷口,就算有散兵能从巨石滚木之中侥幸逃出,也必逃不过某的马军。少帅但须于晋军全数进入谷中后,摇动手中令旗,自然各队按序发动,不过一两个时辰,晋军当尽数死于此木瓜涧中。
刘守光仔细想了一会儿,又看看手中的文书,将它掷于地下。
刘守光(激动):好!既然行钦已经布置如此妥善,本帅今日便大开杀戒!
元行钦(拱手):少帅英明!末将这就去谷口待命,待谷内发动,末将自会将谷口守得水泄不通,保证晋军尽数死于谷中。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