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7561
成片时长:约59分钟
阅读:1761
发表:2022/6/29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19集
1
…
18
19
20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李存璋停住脚步,疑惑地看着张承业。
张承业(想了想):大王此病未知轻重如何?当此紧急关头,最好莫让旁人知晓大王有恙。故此相烦大司空悄悄将王医官带流霜殿来,莫要惊动他人。
李存璋(心领神会点点头):公公考虑周到,某这就去办。
李存璋返回了陀贺殿内。
黄四娘(忽然现身):张公公,奴来扶着驸马去流霜殿。
张承业(看看左右):四娘来的正好,速速告知娘娘,晋王临终前已经传位于驸马。
黄四娘:公公不肯一同去?
张承业:咱家再去殿内看上一回,若无事故,便会即刻赶来。
黄四娘点点头,扶着李存勖离开。
张承业看着两人背影,摇摇头叹了口气,转身进入殿内。
20、内 夜 流霜殿
人物:黄四娘、李存勖、李九娘、张承业
黄四娘扶着李存勖进入,李九娘见状起身迎上来,秋彤连忙上前搀扶李存勖,嫣儿连忙去榻前准备卧具。
李九娘(奇怪):怎生如此?
黄四娘:张公公让奴婢告知主子,驸马已经做了晋王。
李九娘松了口气,又看看李存勖。
李九娘(皱眉):既然做了晋王,却怎是这般模样?
黄四娘见嫣儿已经准备好了卧榻,便和秋彤一起将李存勖扶上卧榻。
黄四娘:奴婢去到的时候,晋王已经不会言语了。
张承业(进入):娘娘,今晚在陀贺殿,先王已经崩逝,临终前传位于驸马,然而驸马似乎是心神过于激荡,一时间神不守舍,忽然就无知无识了,老奴只得先让四娘扶大王来此。
李九娘:四娘已经过驸马做了晋王,只不知传位之时,晋王那些兄弟、太保们,可都在场?
张承业:人人都在,并连王后和曹娘娘也在。
李九娘:是否有人提出异议?
张承业:这倒没有,大王走得很快,可说寿终正寝。
李九娘松了口气,看看李存勖。
李九娘(叹气):先前怕他当不了大王,各种预备。好容易做了大王,却是个无知无识的大王!岂不是给那些觊觎王位的人有了口实!你如何不传医官前来诊治?
张承业:老奴正打算先将大王安顿之后,便好请医官前来。
李九娘:好不糊涂!医官自然都在陀贺殿,待去哪里找他!大王失语,当时就该叫太医诊断!秋彤,立刻去陀贺殿,料想太医们都还在,叫他们即刻赶来救治新王。
张承业:娘娘且慢。
李九娘:怎地?大王染病,你倒不急。
张承业:老奴是担心,若大王染病之事传开,有人会趁机挑事。
李九娘(意外):哦?
张承业:老奴一头让四娘将大王扶来此间,自己到了殿内,说大王已去流霜殿休息,先将大王不豫之事瞒过众人。一头暗暗嘱咐了李存璋,叫他维持宫中稳定,同时悄悄把王医官叫来流霜殿。
李九娘(想了想):如此措置本也有理,但你怎不先行禀告本宫?一来就先说些人所皆知的,真是本末倒置。
张承业:娘娘教训的好,是老奴颠倒。
李九娘过来看着李存勖,李存勖两眼茫然无神。
李九娘(无奈):官家的孝还没脱呢,晋王的孝又来。这流霜殿,改了名后竟然不断遭灾,莫非真是像四娘说的,这名字太素了?
张承业:娘娘,否极泰来,如今驸马毕竟做了晋王,好日子就开始了。
李九娘(嘲讽):好日子?守着这么个失神离智的夫君,算什么好日子?他这病快快好了也罢,若是病上十数日,这王位还会是他的吗?
此时王医官等太医们来到,几位医官忙着给李存勖瞧病。
李九娘见医官们七手八脚诊断,不觉皱皱眉,走到殿外,张承业跟了出来。
21、外 夜 流霜殿小花园
人物:李九娘、张承业
李九娘:张公公,此事端的甚是蹊跷,他平日也无疾病,龙精虎猛一个郎君,怎生才一继位就得此怪病?适才在陀贺殿,是否吃了什么饮食?
张承业:娘娘以为有人投毒?
李九娘(看看他):你不是见识多得很吗?先说说大王为何忽然得此怪病?
张承业:娘娘责问,老奴细细回想一回,却毫无破绽。陀贺殿中,今晚只有先王饮食,驸马及他人,均没有……
李九娘(打断):这晋王府,向来就是诡异得很。上回那个无头贴,一般儿不知从何而来。
张承业:娘娘责问的是,老奴甚是惶恐。
李九娘(打断):惶恐又有何用!别人要谋他的王位,本宫便无立足之地!他这么一病岂不是授人以柄?
张承业:娘娘不必担心,若有人想谋这王位,却也得不到。只因先王临终前给了大王三支令箭,大王一一允诺了,先王方才放手而去。三支令箭在大王之手,别人如何取代他?
李九娘:什么三支令箭?哎哟,先王临终前,本宫也未到场,会不会被人非议?
张承业:先王向来礼敬娘娘,再如今娘娘已经是晋国王后,谁还敢来自寻死路?况且先王今日也只是召集各位太保来议事,除了太后太妃,其余女眷都未到场。
李九娘(笑):太后?是了,她成了太后,本宫总算是王后了!只是这冤家,却叫本宫一口气也松不得!对了,你且说与本宫,三支令箭为何?
张承业:大王答允了先王灭梁、灭燕、逐契丹这三桩大事,每做成一桩,便去太庙纳还一支令箭。
李九娘(惊叫):驸马如此鲁莽!这三件,做成一件也难于登天,何况三件!他竟然全部应承下来!好一个无脑的驸马。
张承业:娘娘莫急,所以驸马这王位,来之不易,坐稳更难。故此老奴才请娘娘宽心,欲做晋王,须做此三桩大事,谁做得来?
李九娘(摇头):不然。若有人只想做晋王却不履行诺言,又该如何?他也没答应先王什么啊!再说你看朱贼等反贼逆臣,哪一个是信守诺言者?若以为篡位者会被诺言所困,真是缘木求鱼了。
张承业:娘娘提醒得好。看来还是要筹划一番,如何保住新晋王位置?
李九娘:这个自然,但眼前第一步,却是先看他病情如何了?
李九娘转身欲走回殿内,张承业叫住了她。
张承业:娘娘,尚有一事。
李九娘:还有何事?
张承业:细作报来,朱贼前日里已经在大梁正式建立伪朝。
李九娘(身形一晃扶着柱子):朱贼他,他建立伪朝了?
张承业(扶住王后):是,伪朝国号便叫梁朝,还有个年号叫做开平。
李九娘定了定神,推开张承业,自己扶着柱子叹气。
李九娘(苦笑):本宫倒是早就预感到这一天了。唉,不知不觉,本宫已经成了亡国公主了。呵呵,亡国公主。
张承业(担心):娘娘。
李九娘:此事都已知晓?
张承业:并未,消息到时,先王病体沉重,故此并不敢报,原想等先王病愈,再缓缓提起此事,娘娘也知先王那个暴脾气,听闻此事,定然又要兴兵讨贼。
李九娘(苦笑):兴兵讨贼?贼未曾讨得一个,河东这头倒是不停地丧师,不停的失地!如今局促一隅,连晋王都已经薨逝!兴兵讨贼这四个字,再也莫提!
张承业:然而娘娘……
李九娘(打断):本宫一个亡国公主,尚有何欲!今后只求在河东站稳根基,保此残躯性命。
张承业:娘娘所言,也该如此,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李九娘(苦笑):既如此,且去看看青山还在否?
22、内 夜 流霜殿
人物:李九娘、张承业、王医官
两人回到殿内,走到李存勖病榻前,太医正在用银针针灸,张承业眼睛不眨地盯着看。
李九娘问:大王所患何症?
王医官又扎了两根银针,擦擦汗。
王医官:禀告娘娘,此病症属于厥证,唤作喉痹。若心神失养,经脉不通,则舌强语謇或失语等。大王今日骤失大人,便登王位,一时间肝阳上亢脉络瘀阻,致脑脉失养,上闭清窍……
李九娘(打断):且说几时能好?
王医官(犹豫):这个,小医不敢断言,然而大王青春年少身体强健,隔夜便好,也是有的。下官已经辩证选穴,在井穴点刺,又在内关加强开窍。
李九娘:国家不可一日无君!若你医治灵验,本宫自有重赏。
王医官:大王之病,小医自当竭力施救,此乃小医本分,并不敢居功邀赏。
张承业(冷冷):王医官,今日治病甚是紧要,最好管住了你的嘴。
王医官:张公公放心,小医来时,大司空已经叮嘱过一回了。
李九娘上前用手轻抚李存勖的脸。
李九娘(揶揄):驸马真是没见过官爵俸禄吗?才一听说自家做了晋王,就乐极生悲失了神志!全忘了晋国当前可是内忧外患,再不速速醒转,可就一切皆迟了。
张承业:娘娘,老奴冒昧敢问,怎地是内忧外患?
李九娘:外有朱梁围困潞州经年,内有辽汾叛变,不定太原城内也有人不安本分!这岂不是内忧外患?张公公你也不替大王打算。
张承业:是,娘娘教训的是,老奴一定好生盘算,总要协助大王将河东打造的铁桶一般才好。
李九娘点点头,转头看一眼昏迷中的李存勖,叹口气把目光投向殿顶。
病榻上的李存勖,眼球在眼皮下动了动。
23、内 日 洛阳金祥殿
人物:朱晃、葛从周、李振
朱晃听葛从周叙述战况。
葛从周:陛下,王彦章来报,潞州已经断粮多日,连树皮都已经剥光吃尽,那李嗣昭若再苦守下去,潞州就要人吃人啦。
朱晃:李克用不是亲自来了吗?
葛从周:陛下,那李克用虽然骤然偷袭,却不料潞州夹城稳如泰山,晋兵连番冒死冲击,兼有独眼贼亲自督阵,却也动不得夹寨分毫,反而被王铁枪率部痛击,死伤无算。
此时李振急急忙忙走进来。
李振:陛下,陛下,天佑大梁!李克用病死了。
朱晃(一下子站起身来):消息确切吗?
李振:千真万确,李克宁飞鸽传书,太原城已经全城举哀。
朱晃(哈哈大笑):这厮终于死啦!苍天有眼!哈哈,天佑大梁啊,天佑大梁!独眼贼终于死了!这厮,折磨朕二十年,终于死了,死了。
朱晃缓缓坐下。
葛从周:陛下,此乃天大好事,如今天下,再无人可与陛下争锋了。
朱晃:兴绪说他死在太原?
李振:千真万确。
朱晃:通美说王铁枪在潞州痛击他?
葛从周:确实如此。
朱晃(点点头):如此说来,独眼贼定然是在潞州中箭后,秘密返回太原,却仍然伤重不治。
葛从周:前后参详,果然如此!陛下英明。
朱晃(思索):虽然潞州打死了李克用,但独眼贼与朕平辈,他死了,朕也老了!二卿,扫平天下,可谓时不我待。
葛从周:陛下春秋鼎盛,绝非那沙陀蛮子能比,必定千秋万岁的。
张承业(想了想):大王此病未知轻重如何?当此紧急关头,最好莫让旁人知晓大王有恙。故此相烦大司空悄悄将王医官带流霜殿来,莫要惊动他人。
李存璋(心领神会点点头):公公考虑周到,某这就去办。
李存璋返回了陀贺殿内。
黄四娘(忽然现身):张公公,奴来扶着驸马去流霜殿。
张承业(看看左右):四娘来的正好,速速告知娘娘,晋王临终前已经传位于驸马。
黄四娘:公公不肯一同去?
张承业:咱家再去殿内看上一回,若无事故,便会即刻赶来。
黄四娘点点头,扶着李存勖离开。
张承业看着两人背影,摇摇头叹了口气,转身进入殿内。
20、内 夜 流霜殿
人物:黄四娘、李存勖、李九娘、张承业
黄四娘扶着李存勖进入,李九娘见状起身迎上来,秋彤连忙上前搀扶李存勖,嫣儿连忙去榻前准备卧具。
李九娘(奇怪):怎生如此?
黄四娘:张公公让奴婢告知主子,驸马已经做了晋王。
李九娘松了口气,又看看李存勖。
李九娘(皱眉):既然做了晋王,却怎是这般模样?
黄四娘见嫣儿已经准备好了卧榻,便和秋彤一起将李存勖扶上卧榻。
黄四娘:奴婢去到的时候,晋王已经不会言语了。
张承业(进入):娘娘,今晚在陀贺殿,先王已经崩逝,临终前传位于驸马,然而驸马似乎是心神过于激荡,一时间神不守舍,忽然就无知无识了,老奴只得先让四娘扶大王来此。
李九娘:四娘已经过驸马做了晋王,只不知传位之时,晋王那些兄弟、太保们,可都在场?
张承业:人人都在,并连王后和曹娘娘也在。
李九娘:是否有人提出异议?
张承业:这倒没有,大王走得很快,可说寿终正寝。
李九娘松了口气,看看李存勖。
李九娘(叹气):先前怕他当不了大王,各种预备。好容易做了大王,却是个无知无识的大王!岂不是给那些觊觎王位的人有了口实!你如何不传医官前来诊治?
张承业:老奴正打算先将大王安顿之后,便好请医官前来。
李九娘:好不糊涂!医官自然都在陀贺殿,待去哪里找他!大王失语,当时就该叫太医诊断!秋彤,立刻去陀贺殿,料想太医们都还在,叫他们即刻赶来救治新王。
张承业:娘娘且慢。
李九娘:怎地?大王染病,你倒不急。
张承业:老奴是担心,若大王染病之事传开,有人会趁机挑事。
李九娘(意外):哦?
张承业:老奴一头让四娘将大王扶来此间,自己到了殿内,说大王已去流霜殿休息,先将大王不豫之事瞒过众人。一头暗暗嘱咐了李存璋,叫他维持宫中稳定,同时悄悄把王医官叫来流霜殿。
李九娘(想了想):如此措置本也有理,但你怎不先行禀告本宫?一来就先说些人所皆知的,真是本末倒置。
张承业:娘娘教训的好,是老奴颠倒。
李九娘过来看着李存勖,李存勖两眼茫然无神。
李九娘(无奈):官家的孝还没脱呢,晋王的孝又来。这流霜殿,改了名后竟然不断遭灾,莫非真是像四娘说的,这名字太素了?
张承业:娘娘,否极泰来,如今驸马毕竟做了晋王,好日子就开始了。
李九娘(嘲讽):好日子?守着这么个失神离智的夫君,算什么好日子?他这病快快好了也罢,若是病上十数日,这王位还会是他的吗?
此时王医官等太医们来到,几位医官忙着给李存勖瞧病。
李九娘见医官们七手八脚诊断,不觉皱皱眉,走到殿外,张承业跟了出来。
21、外 夜 流霜殿小花园
人物:李九娘、张承业
李九娘:张公公,此事端的甚是蹊跷,他平日也无疾病,龙精虎猛一个郎君,怎生才一继位就得此怪病?适才在陀贺殿,是否吃了什么饮食?
张承业:娘娘以为有人投毒?
李九娘(看看他):你不是见识多得很吗?先说说大王为何忽然得此怪病?
张承业:娘娘责问,老奴细细回想一回,却毫无破绽。陀贺殿中,今晚只有先王饮食,驸马及他人,均没有……
李九娘(打断):这晋王府,向来就是诡异得很。上回那个无头贴,一般儿不知从何而来。
张承业:娘娘责问的是,老奴甚是惶恐。
李九娘(打断):惶恐又有何用!别人要谋他的王位,本宫便无立足之地!他这么一病岂不是授人以柄?
张承业:娘娘不必担心,若有人想谋这王位,却也得不到。只因先王临终前给了大王三支令箭,大王一一允诺了,先王方才放手而去。三支令箭在大王之手,别人如何取代他?
李九娘:什么三支令箭?哎哟,先王临终前,本宫也未到场,会不会被人非议?
张承业:先王向来礼敬娘娘,再如今娘娘已经是晋国王后,谁还敢来自寻死路?况且先王今日也只是召集各位太保来议事,除了太后太妃,其余女眷都未到场。
李九娘(笑):太后?是了,她成了太后,本宫总算是王后了!只是这冤家,却叫本宫一口气也松不得!对了,你且说与本宫,三支令箭为何?
张承业:大王答允了先王灭梁、灭燕、逐契丹这三桩大事,每做成一桩,便去太庙纳还一支令箭。
李九娘(惊叫):驸马如此鲁莽!这三件,做成一件也难于登天,何况三件!他竟然全部应承下来!好一个无脑的驸马。
张承业:娘娘莫急,所以驸马这王位,来之不易,坐稳更难。故此老奴才请娘娘宽心,欲做晋王,须做此三桩大事,谁做得来?
李九娘(摇头):不然。若有人只想做晋王却不履行诺言,又该如何?他也没答应先王什么啊!再说你看朱贼等反贼逆臣,哪一个是信守诺言者?若以为篡位者会被诺言所困,真是缘木求鱼了。
张承业:娘娘提醒得好。看来还是要筹划一番,如何保住新晋王位置?
李九娘:这个自然,但眼前第一步,却是先看他病情如何了?
李九娘转身欲走回殿内,张承业叫住了她。
张承业:娘娘,尚有一事。
李九娘:还有何事?
张承业:细作报来,朱贼前日里已经在大梁正式建立伪朝。
李九娘(身形一晃扶着柱子):朱贼他,他建立伪朝了?
张承业(扶住王后):是,伪朝国号便叫梁朝,还有个年号叫做开平。
李九娘定了定神,推开张承业,自己扶着柱子叹气。
李九娘(苦笑):本宫倒是早就预感到这一天了。唉,不知不觉,本宫已经成了亡国公主了。呵呵,亡国公主。
张承业(担心):娘娘。
李九娘:此事都已知晓?
张承业:并未,消息到时,先王病体沉重,故此并不敢报,原想等先王病愈,再缓缓提起此事,娘娘也知先王那个暴脾气,听闻此事,定然又要兴兵讨贼。
李九娘(苦笑):兴兵讨贼?贼未曾讨得一个,河东这头倒是不停地丧师,不停的失地!如今局促一隅,连晋王都已经薨逝!兴兵讨贼这四个字,再也莫提!
张承业:然而娘娘……
李九娘(打断):本宫一个亡国公主,尚有何欲!今后只求在河东站稳根基,保此残躯性命。
张承业:娘娘所言,也该如此,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李九娘(苦笑):既如此,且去看看青山还在否?
22、内 夜 流霜殿
人物:李九娘、张承业、王医官
两人回到殿内,走到李存勖病榻前,太医正在用银针针灸,张承业眼睛不眨地盯着看。
李九娘问:大王所患何症?
王医官又扎了两根银针,擦擦汗。
王医官:禀告娘娘,此病症属于厥证,唤作喉痹。若心神失养,经脉不通,则舌强语謇或失语等。大王今日骤失大人,便登王位,一时间肝阳上亢脉络瘀阻,致脑脉失养,上闭清窍……
李九娘(打断):且说几时能好?
王医官(犹豫):这个,小医不敢断言,然而大王青春年少身体强健,隔夜便好,也是有的。下官已经辩证选穴,在井穴点刺,又在内关加强开窍。
李九娘:国家不可一日无君!若你医治灵验,本宫自有重赏。
王医官:大王之病,小医自当竭力施救,此乃小医本分,并不敢居功邀赏。
张承业(冷冷):王医官,今日治病甚是紧要,最好管住了你的嘴。
王医官:张公公放心,小医来时,大司空已经叮嘱过一回了。
李九娘上前用手轻抚李存勖的脸。
李九娘(揶揄):驸马真是没见过官爵俸禄吗?才一听说自家做了晋王,就乐极生悲失了神志!全忘了晋国当前可是内忧外患,再不速速醒转,可就一切皆迟了。
张承业:娘娘,老奴冒昧敢问,怎地是内忧外患?
李九娘:外有朱梁围困潞州经年,内有辽汾叛变,不定太原城内也有人不安本分!这岂不是内忧外患?张公公你也不替大王打算。
张承业:是,娘娘教训的是,老奴一定好生盘算,总要协助大王将河东打造的铁桶一般才好。
李九娘点点头,转头看一眼昏迷中的李存勖,叹口气把目光投向殿顶。
病榻上的李存勖,眼球在眼皮下动了动。
23、内 日 洛阳金祥殿
人物:朱晃、葛从周、李振
朱晃听葛从周叙述战况。
葛从周:陛下,王彦章来报,潞州已经断粮多日,连树皮都已经剥光吃尽,那李嗣昭若再苦守下去,潞州就要人吃人啦。
朱晃:李克用不是亲自来了吗?
葛从周:陛下,那李克用虽然骤然偷袭,却不料潞州夹城稳如泰山,晋兵连番冒死冲击,兼有独眼贼亲自督阵,却也动不得夹寨分毫,反而被王铁枪率部痛击,死伤无算。
此时李振急急忙忙走进来。
李振:陛下,陛下,天佑大梁!李克用病死了。
朱晃(一下子站起身来):消息确切吗?
李振:千真万确,李克宁飞鸽传书,太原城已经全城举哀。
朱晃(哈哈大笑):这厮终于死啦!苍天有眼!哈哈,天佑大梁啊,天佑大梁!独眼贼终于死了!这厮,折磨朕二十年,终于死了,死了。
朱晃缓缓坐下。
葛从周:陛下,此乃天大好事,如今天下,再无人可与陛下争锋了。
朱晃:兴绪说他死在太原?
李振:千真万确。
朱晃:通美说王铁枪在潞州痛击他?
葛从周:确实如此。
朱晃(点点头):如此说来,独眼贼定然是在潞州中箭后,秘密返回太原,却仍然伤重不治。
葛从周:前后参详,果然如此!陛下英明。
朱晃(思索):虽然潞州打死了李克用,但独眼贼与朕平辈,他死了,朕也老了!二卿,扫平天下,可谓时不我待。
葛从周:陛下春秋鼎盛,绝非那沙陀蛮子能比,必定千秋万岁的。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