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9976
成片时长:约33分钟
阅读:11527
发表:2015/7/1 修改:2023/6/14
话剧舞台剧剧本
棋道江湖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山长:三十来岁年纪,眉清目秀,清俊出奇,教书先生打扮,康成村学山长,主人公。
拓跋生:五十来岁,汉人打扮,高大魁梧,独眼龙,绰号“拓跋十六吃”,主人公。
小和尚小道士各一,十来岁模样
幕启:【北海郡最大的康成村学内,几棵巨大的公孙树,干短枝粗,枝杈上有很多巨大的垂瘿或空洞,垂瘿内有鸡自由自在地飞上飞下,树荫下一张石桌几个石凳,桌上棋坪和茶具。康成村学山长坐于石桌前,小道旁边站立,小和尚兴冲冲来报】
小和尚:山长,您真神了,门外果然有人来访,口口声声要拜见山长。
山长(掐指一算,笑道):善哉善哉!高人来也。(忙起身相迎状,同时对两个学生道)看来今天必有一番恶战,你们可以大开眼界了。
拓跋生(以下简称“拓跋”,健步上场朝山长拱手施礼,声若洪钟):师傅在上,可还认得我这个独眼学生?
山长(朗声大笑):拓跋,果然是你!早料得你今日要来,已经候你多时了。(转对两名学生道)徒儿知道吗?这就是保我们北海郡二十年不受侵犯的拓跋大将军,当年威震天下弈林的拓跋十六吃,还不快拜?
僧道(上前对拓跋各行僧道之礼,有些调皮地):拜见大将军十六吃!
拓跋(赶忙还礼,惭愧地道)师傅说笑了,我早已不是什么大将军了。
山长(微微一笑):说的好!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拿刀动枪的大将军,只有一个喜欢下棋的拓跋先生,是也不是?
拓跋:“先生”这个称呼我倒喜欢,只是在山长面前,我可不敢称什么先生(说罢有点儿憨厚地笑了)。
山长:哎——这是啥话?二十年前山下弈寨一战,虽说三盘和棋,却让在下见识了北地夹马炮后补窝心炮的厉害,此后日日习学,渐有所悟,你还是个不错的先生呢!
小和尚(旁边插话,对拓跋介绍):这几年山长转向残局排局之研究,没少提到先生十六吃的摧枯老朽呢!
山长(让茶):就是就是。再从德业上说,先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进唯仁,退唯义,虔心向和,就连先生本人现在不也是满口汉话满身汉服了嘛!在下宣讲了这么多年的先祖经学,却难能做出先生这样的和合大业,先生又长我二十多岁,当然就是先生了。
拓跋:(笑看着一僧一道,诧异而小声地)请教师傅,自孝文、梁武以来,到处都是佛毁道,道毁佛,适方才拓跋一路进来,见您这康成村学佛道俗学生俱全,这是咋回事儿呢?
山长:出家儿,本和合如。佛道双修岂不是更能彰显先祖经学的和合精神?和而不同嘛!就连当年武帝不也是先信道而后才迷上佛的吗?村学宗旨意在和合,大家为和而来,为和而去,如此而已。
拓跋(感慨状):拓跋这些年忙于推行孝文皇帝的汉化革新,难得有机会前来聆听教益。不如今日对弈之前,先听师傅谈谈僧道和合之理,我回去禀报当今圣上,或许又是一件功德。
山长:其实也没什么。僧道一味相争相斥,这就跟下棋争输赢一样,乃是一种互克互制互不相让的敌对关系。而互学互尊和谐共处,则可以相生相助教学相长。这就正应了先祖经学的干支生克之理,克我者为官,生我者为印,尊重对方向对方学习,就是化官为印,如此官印相生,和实生物,故能丰长而物归,阁下不就是从将军变成先生了吗?(说罢高声朗笑)
拓跋(兴奋地打断):好一个化官为印!妙哉妙哉,师傅说话总是大有深意。
山长:自曹魏求贤令以来,实行唯才是举,新举官员上任之初总要去相国府行拜“恩师”礼(转而对两名学生),你们说说这里的玄机在哪?
小道(抢着回答 ):因为相国大人是管天下百官的大官,也就是新举仕子的官星克星。拜相国为师,则是把上级变为老师,由下属变为学生,也就是化官星为印星……
拓跋生:五十来岁,汉人打扮,高大魁梧,独眼龙,绰号“拓跋十六吃”,主人公。
小和尚小道士各一,十来岁模样
幕启:【北海郡最大的康成村学内,几棵巨大的公孙树,干短枝粗,枝杈上有很多巨大的垂瘿或空洞,垂瘿内有鸡自由自在地飞上飞下,树荫下一张石桌几个石凳,桌上棋坪和茶具。康成村学山长坐于石桌前,小道旁边站立,小和尚兴冲冲来报】
小和尚:山长,您真神了,门外果然有人来访,口口声声要拜见山长。
山长(掐指一算,笑道):善哉善哉!高人来也。(忙起身相迎状,同时对两个学生道)看来今天必有一番恶战,你们可以大开眼界了。
拓跋生(以下简称“拓跋”,健步上场朝山长拱手施礼,声若洪钟):师傅在上,可还认得我这个独眼学生?
山长(朗声大笑):拓跋,果然是你!早料得你今日要来,已经候你多时了。(转对两名学生道)徒儿知道吗?这就是保我们北海郡二十年不受侵犯的拓跋大将军,当年威震天下弈林的拓跋十六吃,还不快拜?
僧道(上前对拓跋各行僧道之礼,有些调皮地):拜见大将军十六吃!
拓跋(赶忙还礼,惭愧地道)师傅说笑了,我早已不是什么大将军了。
山长(微微一笑):说的好!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拿刀动枪的大将军,只有一个喜欢下棋的拓跋先生,是也不是?
拓跋:“先生”这个称呼我倒喜欢,只是在山长面前,我可不敢称什么先生(说罢有点儿憨厚地笑了)。
山长:哎——这是啥话?二十年前山下弈寨一战,虽说三盘和棋,却让在下见识了北地夹马炮后补窝心炮的厉害,此后日日习学,渐有所悟,你还是个不错的先生呢!
小和尚(旁边插话,对拓跋介绍):这几年山长转向残局排局之研究,没少提到先生十六吃的摧枯老朽呢!
山长(让茶):就是就是。再从德业上说,先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进唯仁,退唯义,虔心向和,就连先生本人现在不也是满口汉话满身汉服了嘛!在下宣讲了这么多年的先祖经学,却难能做出先生这样的和合大业,先生又长我二十多岁,当然就是先生了。
拓跋:(笑看着一僧一道,诧异而小声地)请教师傅,自孝文、梁武以来,到处都是佛毁道,道毁佛,适方才拓跋一路进来,见您这康成村学佛道俗学生俱全,这是咋回事儿呢?
山长:出家儿,本和合如。佛道双修岂不是更能彰显先祖经学的和合精神?和而不同嘛!就连当年武帝不也是先信道而后才迷上佛的吗?村学宗旨意在和合,大家为和而来,为和而去,如此而已。
拓跋(感慨状):拓跋这些年忙于推行孝文皇帝的汉化革新,难得有机会前来聆听教益。不如今日对弈之前,先听师傅谈谈僧道和合之理,我回去禀报当今圣上,或许又是一件功德。
山长:其实也没什么。僧道一味相争相斥,这就跟下棋争输赢一样,乃是一种互克互制互不相让的敌对关系。而互学互尊和谐共处,则可以相生相助教学相长。这就正应了先祖经学的干支生克之理,克我者为官,生我者为印,尊重对方向对方学习,就是化官为印,如此官印相生,和实生物,故能丰长而物归,阁下不就是从将军变成先生了吗?(说罢高声朗笑)
拓跋(兴奋地打断):好一个化官为印!妙哉妙哉,师傅说话总是大有深意。
山长:自曹魏求贤令以来,实行唯才是举,新举官员上任之初总要去相国府行拜“恩师”礼(转而对两名学生),你们说说这里的玄机在哪?
小道(抢着回答 ):因为相国大人是管天下百官的大官,也就是新举仕子的官星克星。拜相国为师,则是把上级变为老师,由下属变为学生,也就是化官星为印星……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