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4536
成片时长:约47分钟
阅读:6226
发表:2018/7/7 修改:2020/3/29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鏖战冀南》第23集
1
…
23
32
3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二十三集
23-1、枣强城西面
[战士们沿着道沟向北行进。走了没多远,就发现道沟越来越浅,最后完全成了平地。战士们完全暴露在地面上。]
陈再道(低声吩咐):这一段没有道沟,大家尽量猫着腰走。加快速度。
[于是,大家都猫下腰,加快了速度。]
[突然,从前面的树林里涌出一伙敌人。这伙敌人很快以密集火力,封锁住了战士们前进的道路。]
陈再道(立刻传令):特务团迅速集中火力,压制住敌人的火力,掩护机关人员通过。
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王陵:是。大家跟我来!
[王陵带领机枪连,迅速冲向敌群。他抢过一个战士手中的机枪,站到高处向对面的敌人一阵猛扫。敌人纷纷中弹倒地。这时,一颗流弹飞来,击中了王陵的头部。王陵壮烈牺牲。]
[战士们迅速集中火力,将敌人打退。然后,他们抬着王陵的尸体,继续向阮庄方向疾奔,并很快到达了阮庄。]
23-2、阮庄村;一个闲置的院落里
[几位首长又聚在一起分析敌情,并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陈再道:据侦察员报告:西南有敌人正在向这里运动,已经到了我们附近。东面也有敌人,但距离我们还有二里地。我判断,我们所在的阮庄是两路敌人的会合点,也是敌人合围圈的西北部边沿。
宋任穷(立即接过来):对。我们应该趁东面的敌人尚未赶到之际,迅速向北突围,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陈再道(点点头,大声吩咐):特务团用密集的火力压制住西面的敌人,掩护大家向北突围!
特务团团长:是。
[特务团迅即以猛烈的火力阻击敌人,其他部队则乘此空隙向北猛冲。]
[然而,部队还未全部冲出,东面的敌人就已经赶到,两路敌人合拢。一部分战士又被截在敌人的包围圈内。]
[被拦截在包围圈内的战士中有一个连长。这个连长立即担负起指挥员的角色。]
连长:我是五连连长。大家当中还有没有干部?
[有两个人走出队列。]
其中一个:我是三连第二排排长。
另一个:我是一连第四排排长。
连长:好。二排长,你带领一部分战士向西;四排长,你带领一部分战士向东;我带一部分战士向南。大家各自寻找机会突围。
两位连长(齐声):是。
[大家立即开始分散突围。]
23-3、李江村附近
[冲到敌人合围圈外面的机关和部队,迅速向北猛冲。到达李江村附近时,从侯家庄又赶来一股敌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陈再道(立即传令):特务团留下一个连阻击敌人。
特务团长:是。(他随即转向战士们)三连长。
三连长(向前一步):到。
特务团长:你带领三连留下阻击敌人。
三连长:是。
[特务团第三连留下阻击敌人,大部人马继续北进。]
23-4、枣强县西北部;时家庄村
[战士们迅速穿过枣强至冀县公路,于中午十二时到达枣强县西北部的时家庄。由于部队连续行军,连续突围,到达时家庄时已经十分疲劳。]
陈再道(与宋任穷等人商议):大家都非常疲劳。今天晚上就在这里宿营吧。
宋任穷:好,大家抓紧时间休息。
[于是,他们在时家庄休息了一个晚上。十二日凌晨,部队从时家庄向东出发,于当天中午到达枣强县东北部的流常镇。]
23-5、枣强县流常镇
陈再道(发布命令):部队原地待命。
战士们:是。
陈再道(转向宋任穷等人):我们应该先掌握敌人的动向,再决定向哪个方向转移。
宋任穷(点点头):好。(他随即转向大家)侦察员。
三个侦察员(走到前面,齐声):到。
宋任穷:你们三个到外面去侦察,弄清敌人的活动情况。
三个侦察员:是。
[三个侦察员迅速向外跑去。]
23-6、当天下午;流常镇
侦察员(回来报告):有几千敌人,由东面相隔几里的公路上通过,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合围。
另一个侦察员:敌人并没有发现我们
宋任穷(思考着):从这些迹象分析,敌人也断定我们已经转移到枣强县东北部。他们这才向东北跟踪合围,只是他们没有围住我们。
陈再道(笑着):我们就在与他们相隔不远的流常镇,跟他们擦肩而过。
王蕴瑞:敌人都集中到了东北方向。我们应该今天夜里就向南转移,进到枣强县东南部,跳出敌人的包围。
陈再道(点点头):好。
[当天晚上十点钟,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转移到了枣强县东南部,顺利地摆脱了敌人的围堵。]
叠影字幕;画外音
在敌人刚开始扫荡时,十九团、二十一团和骑兵团就都顺利跳出了敌人的合围圈。他们分别在恩察、瓦窑和卷镇等地,同时向敌人发起攻击,有效地牵制了合围枣强的敌人。
23-7、枣强县某村;冀南军区司令部
[会议室设在一个堡垒户的南屋里。屋子正中摆着一张方桌,桌上放着暖壶、笔墨纸张和一沓文件。陈再道和宋任穷并排坐在方桌里面。各军分区和部队的负责人,都坐在两位首长周围。]
[上午九时,会议开始。]
宋任穷(提高声音):上半年反扫荡经验总结大会,现在开始。首先,请军区司令陈再道,介绍上半年反扫荡的情况。
[宋任穷说完,转身看了陈再道一眼。]
陈再道(清了清嗓子,然后大声地):我首先对这次“六·一一反扫荡”,进行总结。敌人这次大扫荡,是想围歼我们党政军机关和附近的部队。然而,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我们从南宫、新河、冀县之间地区,返回枣强西南部,虽然又进入了敌人的合围圈,但那里仅仅是敌人包围圈的边沿。我们的转移路线也是沿着敌人包围圈的边沿而行。我们转移的时机,也是在敌人的合围圈没有完全合拢之际,所以,顺利地由枣强西南,转移到西北地区。敌人扑空后,即尾随在我们后面,向枣强西北地区跟踪而来。等敌人赶到枣强西北时,我们又转移到了枣强东北部,致使敌人又一次扑空。到达枣强东北部后,我们又根据敌人的行动,不失时机地向枣强东南地区急进。这样,我们围绕着枣强县城几乎是转了一圈,始终没有被敌人围住。
诚然,我们这次反扫荡是成功的。但是,在突围中我们也受到不小的损失。许多同志与部队走散,也有的同志牺牲了。
下面,我对四二年上半年我军反扫荡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这半年来,我军共进行大小战斗八百一十一次,其中反扫荡作战三百六十九次,主动进攻敌人三百七十次,其它战斗七十二次,平均每天战斗四次以上。
在这些战斗中,我军虽然给了敌人一定的打击,但也受到了重大损失,教训是极其沉痛的。尤其是在敌人的“四·二九”大扫荡中,我党政军机关和部队遭到敌人合围,险些被敌人围歼。究其原因,主要是指挥机构庞大,行动不灵活,不能适应当前频繁作战的恶劣环境。关于这一点,在“四·二九”大扫荡后已经引起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从这次反扫荡来看,还是显得机构庞大,不够灵活。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精简指挥机关。有些机构根据需要可转入地下,隐蔽活动。被精简下来的人员全部充实到部队中去。精简后的机关要做到,既能有效地指挥部队,又能机动灵活,迅速转移。
其次是情报工作没有做好。特别是对战略、战役的侦察工作较差,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敌人大的军事行动,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更无法及时掌握敌人的作战意图。而我们的敌人,倒有一套相当完整、相当严密的情报组织。不但对我军的活动能够了解掌握,还到处散布谣言,制造假象。我军却不能及时识别敌人的阴谋,甚至被敌人的假象所蒙蔽。教训是极其沉痛的。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做好情报侦察工作,特别是在战略、战役方面的侦察工作。我们不仅要对敌人驻地周围的据点进行侦察,对津浦、平汉、德石铁路干线的侦察也要进一步加强,这对掌握敌人的调动情况十分重要。同时,在德州、邢台、邯郸、衡水等地都要增设情报站,在冀县、枣强、南宫、郑口等地的情报站也要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这些敌人的动向。
第三,没有及时研究敌人的战术变化。自今年以来,敌人的战术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我们却没有对此进行调查研究,也没有适时采取相应对策。例如,敌人的占领区逐渐扩大,据点、碉堡迅速增多;他们利用这些有利态势,及时发明了‘铁壁合围’战术。
敌人的‘铁壁合围’战术,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广泛散布谣言,制造假象,并派遣许多间谍,尽可能多的掌握我军情报。二是采取声东击西,来迷惑我们。敌人每次‘扫荡’,都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然后采用远距离多路奔袭,四面合围。敌人在一月份合围第一军分区时,首先把兵力集中到大名和南乐,并散布要“扫荡”冀鲁豫地区的谣言,迷惑我军,使一分区的抗日军民上了当,吃了大亏。敌人在四月底扫荡武城以北地区时,则把兵力大部分都集中到德州等地,让我军很难察觉。然后,采用远距离奔袭,利用深夜秘密到达预定地点,黎明前开展合围。六月份敌人围剿枣南地区时,兵力却事先增到新河、冀县,扬言要“扫荡”南宫、新河、冀县之间的枣园一带;他们的另一部分兵力则集结在龙华附近一些村庄里,汽车则集中到衡水,摆出要向北扫荡的样子。这些假象又使我军上了当。而敌人却在一夜之间突然向枣强南部合围而来。
第四,敌人最近的几次扫荡,不仅集中了优势兵力,还利用了汽车、骑兵等快速部队,并有坦克、飞机的配合。有的扫荡,敌人在直径不到十五公里的区域内,就动用了一万多人的兵力,汽车多达数百辆。敌人还多是采用分散部署兵力,纵深配置,并在夜间行动,拂晓到达预定地区,然后实施合围。
敌人的这些新战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企图围歼我指挥机关的阴谋并未得逞。我军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但也得到了锻炼,获得了一些经验。
我今天就讲这些。下面由军区政委宋任穷同志,向大家介绍我军分遣小部队和派遣武工队的情况。
[陈再道讲完,转身望着宋任穷。]
宋任穷(望了大家一眼):我们分遗小部队的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有的没有钻进敌占区或接敌区,有的钻进去了,却未能站稳脚跟,又退了回来。究其原因,主要是领导不够重视,方法不够得当。今后,各分区、各部队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分遣小部队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派遣由得力干部率领的小部队深入到接敌区、敌占区,在敌人前后左右积极活动,寻求一切机会袭扰疲惫、打击杀伤敌人。
下面我讲一讲军区政治部派出的第一个武工队,在枣强一带的工作情况。他们到达枣南县后,首先处决了两个与日寇勾结,并欺压当地百姓的会道门头目。随后,又争取了一个伪军上层人员,开拓了情报来源。三个月来,他们先后抓获敌人密探、汉奸二十二人。根据他们的罪行,处决了八个罪大恶极的,其余有的割掉一只耳朵,有的打断一条腿,以示警告。他们还破获了一个特务机关。这些行动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根据以上情况,大家认为,组织武工队是一种很好的斗争方式。因此军区决定,各军分区、各县都要组织武工队,甚至要组织多个武工队。希望在最近一两个月内,每个军分区都要组织一至三个武工队,迅速打开各军分区的局面。
……
23-8、枣北县;第十团第三连驻地
[马连长和指导员,正在会议室里分析敌情。枣北县委书记兼县大队队长杨杰,匆匆走进第三连连部。]
马连长:老杨,你怎么来啦?
杨杰(压低声音):我们在肖张镇据点的内线安金朋传出情报:明天上午,将有一百四十多名伪军,从肖张镇据点赶往流常据点换防。
马连长:情报准确吗?
杨杰:准确。
马连长(兴奋地):这是个好机会。我们应该打他个伏击。
杨杰:对。从肖张镇据点到流常据点,正好从洞里村路过。我们就把部队埋伏在洞里村。你看怎么样?
马连长:好。
杨杰:我对那里的地形比较熟悉。我们县大队埋伏在洞里村东的道沟里,五连的同志埋伏在村西的青纱帐里。我们再派一些人隐蔽在群众家里,以保护村民。
马连长:就这样定啦。
23-9、枣北县洞里村
[第二天凌晨,大雾迷漫。第三连和枣北县大队的战士,按照预定计划,早早地就都埋伏好了。他们都密切注意着公路上的动静,专等敌人到来。]
[直到中午,敌人才慢吞吞出现在渐渐消去的薄雾中。他们拉成长队,缓缓地进入了洞里村。]
县大队政委张静(大喊一声):打!
[张静率先打响了第一枪。紧接着,大家一齐开火。战士们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冲进敌群,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经过一番拚杀,敌人被全部歼灭。]
叠影字幕;画外音
这次战斗共毙伤伪军六十多名,俘虏伪军六十余名。缴获长短枪一百余支,子弹数千发。
23-10、七月底;邯郸;第一混成旅团司令部
[会议室正当中放着两张方桌。王天祥、程希孟、程道合、程乾、李成华、杨法贤等人,都坐在方桌周围。旅团长铃木正站在大家面前训话。]
铃木:……我们的军队明天就要正式成立。你们给这支部队取名叫“自治军”,我看可以。但是,必须在“自治军”前面,加上“东亚同盟”四个字,叫“东亚同盟自治军”。
王天祥(不以为然地):这样不好吧?我们的部队是在邯郸成立的。这跟“东亚同盟”有什么关系?
铃木:皇军到中国来,就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怎么会没关系呢?这四个字必须加上。
程希孟:皇军说加上,那就加上呗。
杨法贤:对,我们同意加上。
程乾:我们都听皇军的。
王天祥(只得点头):那好吧。
23-11、第二天上午;邯郸;第一混成旅团指挥部
[王天祥、程希孟、李成华、程乾、杨法贤等人都列队站在指挥部的会议室里。]
旅团长铃木(站在大家面前):现在我宣布,东亚同盟自治军正式成立。(他随即大声喊道)王天祥。
王天祥(走出队列):到。
23-1、枣强城西面
[战士们沿着道沟向北行进。走了没多远,就发现道沟越来越浅,最后完全成了平地。战士们完全暴露在地面上。]
陈再道(低声吩咐):这一段没有道沟,大家尽量猫着腰走。加快速度。
[于是,大家都猫下腰,加快了速度。]
[突然,从前面的树林里涌出一伙敌人。这伙敌人很快以密集火力,封锁住了战士们前进的道路。]
陈再道(立刻传令):特务团迅速集中火力,压制住敌人的火力,掩护机关人员通过。
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王陵:是。大家跟我来!
[王陵带领机枪连,迅速冲向敌群。他抢过一个战士手中的机枪,站到高处向对面的敌人一阵猛扫。敌人纷纷中弹倒地。这时,一颗流弹飞来,击中了王陵的头部。王陵壮烈牺牲。]
[战士们迅速集中火力,将敌人打退。然后,他们抬着王陵的尸体,继续向阮庄方向疾奔,并很快到达了阮庄。]
23-2、阮庄村;一个闲置的院落里
[几位首长又聚在一起分析敌情,并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陈再道:据侦察员报告:西南有敌人正在向这里运动,已经到了我们附近。东面也有敌人,但距离我们还有二里地。我判断,我们所在的阮庄是两路敌人的会合点,也是敌人合围圈的西北部边沿。
宋任穷(立即接过来):对。我们应该趁东面的敌人尚未赶到之际,迅速向北突围,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陈再道(点点头,大声吩咐):特务团用密集的火力压制住西面的敌人,掩护大家向北突围!
特务团团长:是。
[特务团迅即以猛烈的火力阻击敌人,其他部队则乘此空隙向北猛冲。]
[然而,部队还未全部冲出,东面的敌人就已经赶到,两路敌人合拢。一部分战士又被截在敌人的包围圈内。]
[被拦截在包围圈内的战士中有一个连长。这个连长立即担负起指挥员的角色。]
连长:我是五连连长。大家当中还有没有干部?
[有两个人走出队列。]
其中一个:我是三连第二排排长。
另一个:我是一连第四排排长。
连长:好。二排长,你带领一部分战士向西;四排长,你带领一部分战士向东;我带一部分战士向南。大家各自寻找机会突围。
两位连长(齐声):是。
[大家立即开始分散突围。]
23-3、李江村附近
[冲到敌人合围圈外面的机关和部队,迅速向北猛冲。到达李江村附近时,从侯家庄又赶来一股敌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陈再道(立即传令):特务团留下一个连阻击敌人。
特务团长:是。(他随即转向战士们)三连长。
三连长(向前一步):到。
特务团长:你带领三连留下阻击敌人。
三连长:是。
[特务团第三连留下阻击敌人,大部人马继续北进。]
23-4、枣强县西北部;时家庄村
[战士们迅速穿过枣强至冀县公路,于中午十二时到达枣强县西北部的时家庄。由于部队连续行军,连续突围,到达时家庄时已经十分疲劳。]
陈再道(与宋任穷等人商议):大家都非常疲劳。今天晚上就在这里宿营吧。
宋任穷:好,大家抓紧时间休息。
[于是,他们在时家庄休息了一个晚上。十二日凌晨,部队从时家庄向东出发,于当天中午到达枣强县东北部的流常镇。]
23-5、枣强县流常镇
陈再道(发布命令):部队原地待命。
战士们:是。
陈再道(转向宋任穷等人):我们应该先掌握敌人的动向,再决定向哪个方向转移。
宋任穷(点点头):好。(他随即转向大家)侦察员。
三个侦察员(走到前面,齐声):到。
宋任穷:你们三个到外面去侦察,弄清敌人的活动情况。
三个侦察员:是。
[三个侦察员迅速向外跑去。]
23-6、当天下午;流常镇
侦察员(回来报告):有几千敌人,由东面相隔几里的公路上通过,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合围。
另一个侦察员:敌人并没有发现我们
宋任穷(思考着):从这些迹象分析,敌人也断定我们已经转移到枣强县东北部。他们这才向东北跟踪合围,只是他们没有围住我们。
陈再道(笑着):我们就在与他们相隔不远的流常镇,跟他们擦肩而过。
王蕴瑞:敌人都集中到了东北方向。我们应该今天夜里就向南转移,进到枣强县东南部,跳出敌人的包围。
陈再道(点点头):好。
[当天晚上十点钟,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转移到了枣强县东南部,顺利地摆脱了敌人的围堵。]
叠影字幕;画外音
在敌人刚开始扫荡时,十九团、二十一团和骑兵团就都顺利跳出了敌人的合围圈。他们分别在恩察、瓦窑和卷镇等地,同时向敌人发起攻击,有效地牵制了合围枣强的敌人。
23-7、枣强县某村;冀南军区司令部
[会议室设在一个堡垒户的南屋里。屋子正中摆着一张方桌,桌上放着暖壶、笔墨纸张和一沓文件。陈再道和宋任穷并排坐在方桌里面。各军分区和部队的负责人,都坐在两位首长周围。]
[上午九时,会议开始。]
宋任穷(提高声音):上半年反扫荡经验总结大会,现在开始。首先,请军区司令陈再道,介绍上半年反扫荡的情况。
[宋任穷说完,转身看了陈再道一眼。]
陈再道(清了清嗓子,然后大声地):我首先对这次“六·一一反扫荡”,进行总结。敌人这次大扫荡,是想围歼我们党政军机关和附近的部队。然而,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我们从南宫、新河、冀县之间地区,返回枣强西南部,虽然又进入了敌人的合围圈,但那里仅仅是敌人包围圈的边沿。我们的转移路线也是沿着敌人包围圈的边沿而行。我们转移的时机,也是在敌人的合围圈没有完全合拢之际,所以,顺利地由枣强西南,转移到西北地区。敌人扑空后,即尾随在我们后面,向枣强西北地区跟踪而来。等敌人赶到枣强西北时,我们又转移到了枣强东北部,致使敌人又一次扑空。到达枣强东北部后,我们又根据敌人的行动,不失时机地向枣强东南地区急进。这样,我们围绕着枣强县城几乎是转了一圈,始终没有被敌人围住。
诚然,我们这次反扫荡是成功的。但是,在突围中我们也受到不小的损失。许多同志与部队走散,也有的同志牺牲了。
下面,我对四二年上半年我军反扫荡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这半年来,我军共进行大小战斗八百一十一次,其中反扫荡作战三百六十九次,主动进攻敌人三百七十次,其它战斗七十二次,平均每天战斗四次以上。
在这些战斗中,我军虽然给了敌人一定的打击,但也受到了重大损失,教训是极其沉痛的。尤其是在敌人的“四·二九”大扫荡中,我党政军机关和部队遭到敌人合围,险些被敌人围歼。究其原因,主要是指挥机构庞大,行动不灵活,不能适应当前频繁作战的恶劣环境。关于这一点,在“四·二九”大扫荡后已经引起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从这次反扫荡来看,还是显得机构庞大,不够灵活。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精简指挥机关。有些机构根据需要可转入地下,隐蔽活动。被精简下来的人员全部充实到部队中去。精简后的机关要做到,既能有效地指挥部队,又能机动灵活,迅速转移。
其次是情报工作没有做好。特别是对战略、战役的侦察工作较差,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敌人大的军事行动,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更无法及时掌握敌人的作战意图。而我们的敌人,倒有一套相当完整、相当严密的情报组织。不但对我军的活动能够了解掌握,还到处散布谣言,制造假象。我军却不能及时识别敌人的阴谋,甚至被敌人的假象所蒙蔽。教训是极其沉痛的。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做好情报侦察工作,特别是在战略、战役方面的侦察工作。我们不仅要对敌人驻地周围的据点进行侦察,对津浦、平汉、德石铁路干线的侦察也要进一步加强,这对掌握敌人的调动情况十分重要。同时,在德州、邢台、邯郸、衡水等地都要增设情报站,在冀县、枣强、南宫、郑口等地的情报站也要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这些敌人的动向。
第三,没有及时研究敌人的战术变化。自今年以来,敌人的战术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我们却没有对此进行调查研究,也没有适时采取相应对策。例如,敌人的占领区逐渐扩大,据点、碉堡迅速增多;他们利用这些有利态势,及时发明了‘铁壁合围’战术。
敌人的‘铁壁合围’战术,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广泛散布谣言,制造假象,并派遣许多间谍,尽可能多的掌握我军情报。二是采取声东击西,来迷惑我们。敌人每次‘扫荡’,都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然后采用远距离多路奔袭,四面合围。敌人在一月份合围第一军分区时,首先把兵力集中到大名和南乐,并散布要“扫荡”冀鲁豫地区的谣言,迷惑我军,使一分区的抗日军民上了当,吃了大亏。敌人在四月底扫荡武城以北地区时,则把兵力大部分都集中到德州等地,让我军很难察觉。然后,采用远距离奔袭,利用深夜秘密到达预定地点,黎明前开展合围。六月份敌人围剿枣南地区时,兵力却事先增到新河、冀县,扬言要“扫荡”南宫、新河、冀县之间的枣园一带;他们的另一部分兵力则集结在龙华附近一些村庄里,汽车则集中到衡水,摆出要向北扫荡的样子。这些假象又使我军上了当。而敌人却在一夜之间突然向枣强南部合围而来。
第四,敌人最近的几次扫荡,不仅集中了优势兵力,还利用了汽车、骑兵等快速部队,并有坦克、飞机的配合。有的扫荡,敌人在直径不到十五公里的区域内,就动用了一万多人的兵力,汽车多达数百辆。敌人还多是采用分散部署兵力,纵深配置,并在夜间行动,拂晓到达预定地区,然后实施合围。
敌人的这些新战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企图围歼我指挥机关的阴谋并未得逞。我军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但也得到了锻炼,获得了一些经验。
我今天就讲这些。下面由军区政委宋任穷同志,向大家介绍我军分遣小部队和派遣武工队的情况。
[陈再道讲完,转身望着宋任穷。]
宋任穷(望了大家一眼):我们分遗小部队的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有的没有钻进敌占区或接敌区,有的钻进去了,却未能站稳脚跟,又退了回来。究其原因,主要是领导不够重视,方法不够得当。今后,各分区、各部队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分遣小部队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派遣由得力干部率领的小部队深入到接敌区、敌占区,在敌人前后左右积极活动,寻求一切机会袭扰疲惫、打击杀伤敌人。
下面我讲一讲军区政治部派出的第一个武工队,在枣强一带的工作情况。他们到达枣南县后,首先处决了两个与日寇勾结,并欺压当地百姓的会道门头目。随后,又争取了一个伪军上层人员,开拓了情报来源。三个月来,他们先后抓获敌人密探、汉奸二十二人。根据他们的罪行,处决了八个罪大恶极的,其余有的割掉一只耳朵,有的打断一条腿,以示警告。他们还破获了一个特务机关。这些行动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根据以上情况,大家认为,组织武工队是一种很好的斗争方式。因此军区决定,各军分区、各县都要组织武工队,甚至要组织多个武工队。希望在最近一两个月内,每个军分区都要组织一至三个武工队,迅速打开各军分区的局面。
……
23-8、枣北县;第十团第三连驻地
[马连长和指导员,正在会议室里分析敌情。枣北县委书记兼县大队队长杨杰,匆匆走进第三连连部。]
马连长:老杨,你怎么来啦?
杨杰(压低声音):我们在肖张镇据点的内线安金朋传出情报:明天上午,将有一百四十多名伪军,从肖张镇据点赶往流常据点换防。
马连长:情报准确吗?
杨杰:准确。
马连长(兴奋地):这是个好机会。我们应该打他个伏击。
杨杰:对。从肖张镇据点到流常据点,正好从洞里村路过。我们就把部队埋伏在洞里村。你看怎么样?
马连长:好。
杨杰:我对那里的地形比较熟悉。我们县大队埋伏在洞里村东的道沟里,五连的同志埋伏在村西的青纱帐里。我们再派一些人隐蔽在群众家里,以保护村民。
马连长:就这样定啦。
23-9、枣北县洞里村
[第二天凌晨,大雾迷漫。第三连和枣北县大队的战士,按照预定计划,早早地就都埋伏好了。他们都密切注意着公路上的动静,专等敌人到来。]
[直到中午,敌人才慢吞吞出现在渐渐消去的薄雾中。他们拉成长队,缓缓地进入了洞里村。]
县大队政委张静(大喊一声):打!
[张静率先打响了第一枪。紧接着,大家一齐开火。战士们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冲进敌群,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经过一番拚杀,敌人被全部歼灭。]
叠影字幕;画外音
这次战斗共毙伤伪军六十多名,俘虏伪军六十余名。缴获长短枪一百余支,子弹数千发。
23-10、七月底;邯郸;第一混成旅团司令部
[会议室正当中放着两张方桌。王天祥、程希孟、程道合、程乾、李成华、杨法贤等人,都坐在方桌周围。旅团长铃木正站在大家面前训话。]
铃木:……我们的军队明天就要正式成立。你们给这支部队取名叫“自治军”,我看可以。但是,必须在“自治军”前面,加上“东亚同盟”四个字,叫“东亚同盟自治军”。
王天祥(不以为然地):这样不好吧?我们的部队是在邯郸成立的。这跟“东亚同盟”有什么关系?
铃木:皇军到中国来,就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怎么会没关系呢?这四个字必须加上。
程希孟:皇军说加上,那就加上呗。
杨法贤:对,我们同意加上。
程乾:我们都听皇军的。
王天祥(只得点头):那好吧。
23-11、第二天上午;邯郸;第一混成旅团指挥部
[王天祥、程希孟、李成华、程乾、杨法贤等人都列队站在指挥部的会议室里。]
旅团长铃木(站在大家面前):现在我宣布,东亚同盟自治军正式成立。(他随即大声喊道)王天祥。
王天祥(走出队列):到。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我是编剧七叶莲,怎么联系你与你交流,谢谢。若你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