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15925
成片时长:每集约13分钟
阅读:15594
发表:2013/7/11 修改:2014/6/2
20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人生路》第1-4集
1-4
5-8
9-12
13-16
15-18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大家听了高兴,又向他敬喜酒。亲友们又一个个乐淘淘的。没有新娘子一样大呼小叫着喝酒划拳。
6日,内。高子明家里。(后称家里)
两间矮小泥土房。
高树生老人在一边做饭一边床的房子烧火做饭,灶就是沿墙角支起的一个铁三角架,下面烧柴草。
高子明和银花的房里放一铺床和那些柜子,谷仓板子。就剩下放两双布鞋的地了。
高子明就穿着草鞋去打柴,或做田地里的事。背着扁担出门去了。
晚上,高子明回来,银花早已准备好足够的饭菜盛上来。高子明放下碗,银花又为他盛好洗脚的热水了。
高子明脚板踩在布鞋面上,勉强够着闩了门。银花要去倒洗脚水,这个打柴佬粗鲁地拽住她,顺势把她压在床上……
7日,外。某村临时搭的厨房。
银花亲娘去世,她和高子明去送丧,这个村子是四面被高高的石山包围的小村庄。银花把一斤茶油和十斤大米到了厨房。
厨房的人:米来了。油来了。
米倒入大灶锅内,煮了。油加入汤中。
高子明的九表给哥指着几个哥哥披麻戴孝的男人给银花介绍。
九表哥:这是你亲大哥,这是三哥,这是二哥。五哥。四哥病了,还没起来。
几个哥哥面目痴呆,有的衣不遮体,有的抽着旱烟袋,没有一个悲伤的。
三哥:娘走时念着你。叫你送送她。
一个女人进来,给高子明和银花披上孝衣。腰上系草绳,银花头上还有孝巾。
8日,外。山上。
母亲葬在石山的山洞口。山上根本没有上去的路,前面四人退着走,后四人扶着棺材走。有时必须垂直上坡着走,前面多人把棺材吊起来,后面的人则举起,直推上去。死人不知在里面折腾成什么样,反正也没人看得到了。北风使劲吹着,银花觉得浑身凉溲溲的,吹过一阵风时她仿佛听得一声叹息,却又不甚清淅的声音。
9日,外。田地里。
银花养牛养猪养鸡,绕在房前屋后。
银花种菜蔬瓜果。
银花挑尿桶施肥浇菜。
银花生了一个儿子叫来旺,背着儿子也能做这些事。
10日,外,地上。
银花在地上挖红薯。小来旺选红薯。挖红薯很费力气,锄头把不能倾,挖在兜与兜的中心位置,用力一锄到底,再一翘,不松锄拉出来,整兜红薯都在这一大块土上,一提红薯兜巴,三四个斤来重的红薯挂在上面,银花把它干净利落地扔在一堆。来旺就坐在红薯堆中间选红薯。大的红薯比来旺头还大。
11日,外。地窖。
南方地窖在山包顶上挖一个洞,外窄里阔,几乎家家有口窖用来储红薯,高家村的后山上几百孔窖像布满的天眼。地窖里没有级梯,上面的人把下面捡红薯的人拉上来。
来旺家地大地窖红薯装得满满的,码得整整齐齐的。银花在窖里捡了一筐,连人坐在筐上。勾上系棕绳的钩子。高子明弓着身子双手使劲拉着绳,脸上赤红青筋暴出。身子还不能往后倾,不能让筐破了壁。一点一点把她们从下面拉上来。银花坐在筐中一直很悠闲,到边沿了,银花手扯住上面的树枝先攀上来,子明手上的力轻松了一些,把筐提上来。
12夜。内。家里。
第二胎生了个女儿叫香梅,儿子来旺和女儿香梅喜欢在他们的床上又蹦又跳,踩在爸爸光膀子结实的肚皮上。
高子明:别呀,踩我一点点皮肤,踩痛了。哎哟,不准跳,来旺呀,肚子跳不得。
来旺:偏要跳,我会武功了,看,啊——嘿——
高子明:哎哟,儿呀,踩着老子尿尿了。
银花会在一边做针线。随着高子明的惨叫,笑出了声来。
13日,内。村路上——黄大界家。
高子明挑了一担柴进柴岳父家去。
村口两婆子坐着晒太阳,补衣服聊着天。
一个婆子:说也奇怪,银花一嫁,她两个娘说生就生了。
另一个婆子:命里克亲。所以亲娘把她丢了。
高子明路过了,回头盯了两婆子一眼。两婆子不好意思地笑了,接着缝补衣服。
高子明和岳父一家一起吃中饭。岳父、两位岳母,还有一男一女两孩子。
黄大界:今天乡公所的人告诉我,说共产党不让办私学了。
杨氏:不办学了在家安稳安稳,那么些田地你管好,够营生了。
黄大界: 不办学,所有孩子不用上学了?!
黄大界:谁知道将来怎么地!
杨氏:阿贵现在乡公所做事,你说奇不奇怪?
黄大界:奇什么怪,是人总有活路嘛!
黄大界说话句句怆人,杨氏不敢说什么了。
高子明不停给岳父筛酒。
14夜,内。黄大界家。
阿贵带领着五六个穿制服的青年闯进黄大界家里,粗暴地把黄大界捆绑了,一家妻小哭闹着去拉扯,黄大界还是被拖走了。
黄大界:我犯了哪法了?
阿贵:你是地主,专做剥削穷人的事。
杨氏:阿贵小蹄子,我们待你不薄呀,你带起一群人来造反呀!
阿贵怪声怪气地:地主婆,你们过好日子到头了,到我们穷人翻身做主了,由不得你大声说话。
骆氏护着两个小孩躲在房间里。那些人在西屋里翻箱倒柜搜寻房契地契,金银珠宝,把书和笔墨扔下一地,缸罐瓶碗能倾出来都摔烂。金银珠宝当然没有,都还是朴实的农民。买田地契有一大把,阿贵拿了田地契要走。杨氏拼了命去抢。
杨氏:那是大爷教书得的,又不抢又不夺来的,犯哪法了?
阿贵:你们是地主,毛主席说的,打倒地富。
那些人推倒了打杨氏。拖着黄大界走了。
骆氏拉起杨氏。
杨氏:快去叫银花子明他们回来,跟他们拼了。
15夜,外。黄大界家。
Q镇地主批斗大会就在黄家村黄大界门前的榕树下举行。
主席台是黄家门口台阶。大门已打了封条,墙壁上写了“大地主黄大界审判大会现场”。贴了“打倒地主恶霸”等类标语。主席台上押着黄大界。主席台上还坐了乡公所的干部阿贵等人。
台下是欢庆的穷苦乡邻。高子明抱着儿子站在后面,一脸苦涩。
一位乡公所的干部对着小喇叭喊话:“黄大界是远近闻名的地主恶霸,他有38亩水田,茶山100多亩,他有二房妻子,现在我们要瓜分这本是人民的一切……跟我喊:打倒地主,均分土地。”台下欢呼雀跃声四起。
黄大界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身体也极度虚弱,摇摇摆摆。几个穿黄军装的年轻人绑住他,绞了他的长辫,他披头散发嚎起来。
黄大界:不要绞我的头发,头发是父母给的,不要绞不要绞,你们是刽子手,你们是刽子手……
高子明牵着来旺,往前挤。
高子明:别斗了,会出人命的呀!
人们往前面涌,兴奋地喊着口号,没有人听见高子明的话。
16夜,内。牛棚。
在杨氏、骆氏和一双儿女女金果金花安身的牛棚里听得声浪仍是此起彼伏。银花给做的稀饭,二位夫人一口也咽不下,只是伤心落泪。金果金花也是只哭不吃。
银花:我的娘,你们好歹吃一点,要一齐病了才好呢。
骆氏:你爸爸一天不知吃了没?
银花:吃鞭子,哪里给他吃,那些是他的学生的,过去求助爸爸的现在一个个都要整他。
半夜里,会散了,大娘二娘和孩子睡着了。黄大界一歪一歪回到牛棚,斜在门上瞧着妻儿,银花扶他他如七魂离身一样轻飘飘的。
黄大界:我想一个人到外面吹吹风。
银花出来寻爸爸,见他悬在榕树上自尽了。银花大叫一声爸爸,跑过去扶住双脚,一个巨大的身体压倒下来……
银花歇斯底里:爸爸,爸爸……我的天……
17日,内。黄大界家至牛棚。
村民们从黄大界房子里搬走了雕床、太师椅、油桶、花生、大米,能用的东西被贫农分走了,剩下满屋子书籍碎片。
房子里住进了四户贫农人家。
两位夫人带着孩子住在牛棚。她们用草织起一张张席子,挂在柱子上,遮住外面毒辣辣的眼光。
贫农:地主婆。
穷人家的孩子们:金花金果,苦花苦果。
杨氏和骆氏都坐在草堆里编草鞋。
银花放下一袋红薯,就要走。
杨氏:坐一下。
银花:她们看见又要乱说话。
银花指指大房子。杨氏不说话了,骆氏感激地点点头。
18日,外。镇集市。
集市上原来摆滩的大卖家一个都没了。百姓看起来更穷了。市场更冷清了,零星几个穷人在晃荡。
杨氏、骆氏把编好草鞋拿到集市上卖,两分钱一双。
村民在骆氏要一分钱买一双草鞋。骆氏不卖。村民走到杨氏那儿,杨氏实在冷、饿得受不了。杨氏一分钱卖给他了。
村民:一分钱一双。
骆氏盯着杨氏,杨氏脸颤抖起来。
回到家,骆氏把东西搬到另外一间堆柴房,发誓再也不跟杨氏来往了。
19
广播里随时随刻广播着铿锵有力歌声和毛主席颤威的声音: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宏亮的声音响彻乡村的乡道田野。
第三集
1夜,内。家里。
高子明和银花躺在床上,身边一儿一女都睡着了。
高子明:我准备砌房子了。家里的事你忙了,多种点粮食,匠人要管饱。养两头猪,过年杀一个腊冬,再一个卖钱。
银花:好,你管做房子的事。
2日,外,石山上。
高子明到石山上采石。锤子打在钢筋头上,直到钻了个很深的洞。
高子明把炸药放入洞里。
3日,外,家门口坪子。
高子明把石头一担一担挑回来,累在屋门前的坪子上像白宝塔山。
4日,外,家门口坪子。
高子明天天从山上背木头回来,攒了很多木头了,整齐地码在一起像个大三角形。
高子明把一根大木头背进屋子。
高子明:这是樟木,几百年的树。
银花:舍不得呀烧?做什么用?
高子明:做什么?以后就明白了,先藏起来。
5日,外,泥塘。
高子明找个泥土精的地方,灌湿了踩拧,用个木架子脱砖。一天最多脱200个,打砖可是男人的重活。
银花给送吃的来。
高子明手上都是泥。
银花把饭喂到他嘴里。
银花:好吃吗?
高子明:好吃。
银花:累了什么都好吃。
高子明:嗯。吃汤。
6日,内。高子明家里。(后称家里)
两间矮小泥土房。
高树生老人在一边做饭一边床的房子烧火做饭,灶就是沿墙角支起的一个铁三角架,下面烧柴草。
高子明和银花的房里放一铺床和那些柜子,谷仓板子。就剩下放两双布鞋的地了。
高子明就穿着草鞋去打柴,或做田地里的事。背着扁担出门去了。
晚上,高子明回来,银花早已准备好足够的饭菜盛上来。高子明放下碗,银花又为他盛好洗脚的热水了。
高子明脚板踩在布鞋面上,勉强够着闩了门。银花要去倒洗脚水,这个打柴佬粗鲁地拽住她,顺势把她压在床上……
7日,外。某村临时搭的厨房。
银花亲娘去世,她和高子明去送丧,这个村子是四面被高高的石山包围的小村庄。银花把一斤茶油和十斤大米到了厨房。
厨房的人:米来了。油来了。
米倒入大灶锅内,煮了。油加入汤中。
高子明的九表给哥指着几个哥哥披麻戴孝的男人给银花介绍。
九表哥:这是你亲大哥,这是三哥,这是二哥。五哥。四哥病了,还没起来。
几个哥哥面目痴呆,有的衣不遮体,有的抽着旱烟袋,没有一个悲伤的。
三哥:娘走时念着你。叫你送送她。
一个女人进来,给高子明和银花披上孝衣。腰上系草绳,银花头上还有孝巾。
8日,外。山上。
母亲葬在石山的山洞口。山上根本没有上去的路,前面四人退着走,后四人扶着棺材走。有时必须垂直上坡着走,前面多人把棺材吊起来,后面的人则举起,直推上去。死人不知在里面折腾成什么样,反正也没人看得到了。北风使劲吹着,银花觉得浑身凉溲溲的,吹过一阵风时她仿佛听得一声叹息,却又不甚清淅的声音。
9日,外。田地里。
银花养牛养猪养鸡,绕在房前屋后。
银花种菜蔬瓜果。
银花挑尿桶施肥浇菜。
银花生了一个儿子叫来旺,背着儿子也能做这些事。
10日,外,地上。
银花在地上挖红薯。小来旺选红薯。挖红薯很费力气,锄头把不能倾,挖在兜与兜的中心位置,用力一锄到底,再一翘,不松锄拉出来,整兜红薯都在这一大块土上,一提红薯兜巴,三四个斤来重的红薯挂在上面,银花把它干净利落地扔在一堆。来旺就坐在红薯堆中间选红薯。大的红薯比来旺头还大。
11日,外。地窖。
南方地窖在山包顶上挖一个洞,外窄里阔,几乎家家有口窖用来储红薯,高家村的后山上几百孔窖像布满的天眼。地窖里没有级梯,上面的人把下面捡红薯的人拉上来。
来旺家地大地窖红薯装得满满的,码得整整齐齐的。银花在窖里捡了一筐,连人坐在筐上。勾上系棕绳的钩子。高子明弓着身子双手使劲拉着绳,脸上赤红青筋暴出。身子还不能往后倾,不能让筐破了壁。一点一点把她们从下面拉上来。银花坐在筐中一直很悠闲,到边沿了,银花手扯住上面的树枝先攀上来,子明手上的力轻松了一些,把筐提上来。
12夜。内。家里。
第二胎生了个女儿叫香梅,儿子来旺和女儿香梅喜欢在他们的床上又蹦又跳,踩在爸爸光膀子结实的肚皮上。
高子明:别呀,踩我一点点皮肤,踩痛了。哎哟,不准跳,来旺呀,肚子跳不得。
来旺:偏要跳,我会武功了,看,啊——嘿——
高子明:哎哟,儿呀,踩着老子尿尿了。
银花会在一边做针线。随着高子明的惨叫,笑出了声来。
13日,内。村路上——黄大界家。
高子明挑了一担柴进柴岳父家去。
村口两婆子坐着晒太阳,补衣服聊着天。
一个婆子:说也奇怪,银花一嫁,她两个娘说生就生了。
另一个婆子:命里克亲。所以亲娘把她丢了。
高子明路过了,回头盯了两婆子一眼。两婆子不好意思地笑了,接着缝补衣服。
高子明和岳父一家一起吃中饭。岳父、两位岳母,还有一男一女两孩子。
黄大界:今天乡公所的人告诉我,说共产党不让办私学了。
杨氏:不办学了在家安稳安稳,那么些田地你管好,够营生了。
黄大界: 不办学,所有孩子不用上学了?!
黄大界:谁知道将来怎么地!
杨氏:阿贵现在乡公所做事,你说奇不奇怪?
黄大界:奇什么怪,是人总有活路嘛!
黄大界说话句句怆人,杨氏不敢说什么了。
高子明不停给岳父筛酒。
14夜,内。黄大界家。
阿贵带领着五六个穿制服的青年闯进黄大界家里,粗暴地把黄大界捆绑了,一家妻小哭闹着去拉扯,黄大界还是被拖走了。
黄大界:我犯了哪法了?
阿贵:你是地主,专做剥削穷人的事。
杨氏:阿贵小蹄子,我们待你不薄呀,你带起一群人来造反呀!
阿贵怪声怪气地:地主婆,你们过好日子到头了,到我们穷人翻身做主了,由不得你大声说话。
骆氏护着两个小孩躲在房间里。那些人在西屋里翻箱倒柜搜寻房契地契,金银珠宝,把书和笔墨扔下一地,缸罐瓶碗能倾出来都摔烂。金银珠宝当然没有,都还是朴实的农民。买田地契有一大把,阿贵拿了田地契要走。杨氏拼了命去抢。
杨氏:那是大爷教书得的,又不抢又不夺来的,犯哪法了?
阿贵:你们是地主,毛主席说的,打倒地富。
那些人推倒了打杨氏。拖着黄大界走了。
骆氏拉起杨氏。
杨氏:快去叫银花子明他们回来,跟他们拼了。
15夜,外。黄大界家。
Q镇地主批斗大会就在黄家村黄大界门前的榕树下举行。
主席台是黄家门口台阶。大门已打了封条,墙壁上写了“大地主黄大界审判大会现场”。贴了“打倒地主恶霸”等类标语。主席台上押着黄大界。主席台上还坐了乡公所的干部阿贵等人。
台下是欢庆的穷苦乡邻。高子明抱着儿子站在后面,一脸苦涩。
一位乡公所的干部对着小喇叭喊话:“黄大界是远近闻名的地主恶霸,他有38亩水田,茶山100多亩,他有二房妻子,现在我们要瓜分这本是人民的一切……跟我喊:打倒地主,均分土地。”台下欢呼雀跃声四起。
黄大界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身体也极度虚弱,摇摇摆摆。几个穿黄军装的年轻人绑住他,绞了他的长辫,他披头散发嚎起来。
黄大界:不要绞我的头发,头发是父母给的,不要绞不要绞,你们是刽子手,你们是刽子手……
高子明牵着来旺,往前挤。
高子明:别斗了,会出人命的呀!
人们往前面涌,兴奋地喊着口号,没有人听见高子明的话。
16夜,内。牛棚。
在杨氏、骆氏和一双儿女女金果金花安身的牛棚里听得声浪仍是此起彼伏。银花给做的稀饭,二位夫人一口也咽不下,只是伤心落泪。金果金花也是只哭不吃。
银花:我的娘,你们好歹吃一点,要一齐病了才好呢。
骆氏:你爸爸一天不知吃了没?
银花:吃鞭子,哪里给他吃,那些是他的学生的,过去求助爸爸的现在一个个都要整他。
半夜里,会散了,大娘二娘和孩子睡着了。黄大界一歪一歪回到牛棚,斜在门上瞧着妻儿,银花扶他他如七魂离身一样轻飘飘的。
黄大界:我想一个人到外面吹吹风。
银花出来寻爸爸,见他悬在榕树上自尽了。银花大叫一声爸爸,跑过去扶住双脚,一个巨大的身体压倒下来……
银花歇斯底里:爸爸,爸爸……我的天……
17日,内。黄大界家至牛棚。
村民们从黄大界房子里搬走了雕床、太师椅、油桶、花生、大米,能用的东西被贫农分走了,剩下满屋子书籍碎片。
房子里住进了四户贫农人家。
两位夫人带着孩子住在牛棚。她们用草织起一张张席子,挂在柱子上,遮住外面毒辣辣的眼光。
贫农:地主婆。
穷人家的孩子们:金花金果,苦花苦果。
杨氏和骆氏都坐在草堆里编草鞋。
银花放下一袋红薯,就要走。
杨氏:坐一下。
银花:她们看见又要乱说话。
银花指指大房子。杨氏不说话了,骆氏感激地点点头。
18日,外。镇集市。
集市上原来摆滩的大卖家一个都没了。百姓看起来更穷了。市场更冷清了,零星几个穷人在晃荡。
杨氏、骆氏把编好草鞋拿到集市上卖,两分钱一双。
村民在骆氏要一分钱买一双草鞋。骆氏不卖。村民走到杨氏那儿,杨氏实在冷、饿得受不了。杨氏一分钱卖给他了。
村民:一分钱一双。
骆氏盯着杨氏,杨氏脸颤抖起来。
回到家,骆氏把东西搬到另外一间堆柴房,发誓再也不跟杨氏来往了。
19
广播里随时随刻广播着铿锵有力歌声和毛主席颤威的声音: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宏亮的声音响彻乡村的乡道田野。
第三集
1夜,内。家里。
高子明和银花躺在床上,身边一儿一女都睡着了。
高子明:我准备砌房子了。家里的事你忙了,多种点粮食,匠人要管饱。养两头猪,过年杀一个腊冬,再一个卖钱。
银花:好,你管做房子的事。
2日,外,石山上。
高子明到石山上采石。锤子打在钢筋头上,直到钻了个很深的洞。
高子明把炸药放入洞里。
3日,外,家门口坪子。
高子明把石头一担一担挑回来,累在屋门前的坪子上像白宝塔山。
4日,外,家门口坪子。
高子明天天从山上背木头回来,攒了很多木头了,整齐地码在一起像个大三角形。
高子明把一根大木头背进屋子。
高子明:这是樟木,几百年的树。
银花:舍不得呀烧?做什么用?
高子明:做什么?以后就明白了,先藏起来。
5日,外,泥塘。
高子明找个泥土精的地方,灌湿了踩拧,用个木架子脱砖。一天最多脱200个,打砖可是男人的重活。
银花给送吃的来。
高子明手上都是泥。
银花把饭喂到他嘴里。
银花:好吃吗?
高子明:好吃。
银花:累了什么都好吃。
高子明:嗯。吃汤。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