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0587
成片时长:每集约56分钟
阅读:6974
发表:2019/7/10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浙南赤卫队》第1-3集
1-3
…
38-40
41-43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第一集
1.一座教学楼内 日
下课铃声响起。
一群人从教室里走出来。
王东民手里抱着几本书籍和其它资料,夹在人们中间。
张培忠从教室门口出来,追赶王东民:喂,东民,等等。
王东民停下来。
张培忠穿过人群追上来:你什么时候回去啊?
王东民:我下午就动身。
张培忠走到王东民身旁,边走边问道:这么快啊?船票买好了吗?
王东民点点头:已经买好了。下午三点钟开船。
张培忠:你可真行啊,说走就走,真是雷厉风行!
王东民笑了笑:一大堆事情等着要去做呢,这不是心急吗?再说出来这么久了,确实也想家了。你呢,什么时候回去?
张培忠:我还得等几天,把这里的事情办好了就回去。
王东民:那咱们就家乡见喽!
张培忠:下午我去送送你。
王东民:不用了,我东西不多。你忙你的吧!
张培忠:那好吧!我争取尽快回去。家乡见。
王东民:嗯。家乡见!
两个人向各自的房间走去。
2.广州市码头 日
码头上人流穿梭不息。
王东民提着行李箱夹在人流中,和旅客们依次通过检票口。
一声汽笛响起,客轮缓缓地驶出广州港码头。
王东民站在客轮的甲板上,注视着渐渐远去的码头,渐渐远去的都市,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3.凤凰岭村口 傍晚
青山翠绿,田野里庄稼葱葱。一条小河如银蛇般在原野间穿过。河两岸树木、翠竹随轻风摇曳。
一条小船悠悠地在河面上划着,由远而近。河水荡起轻轻的波浪。
王东民身穿长衫站在船头,眼看着前面绿树环饶的村庄,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未等船靠近,就提起行李跳上河埠头,沿着石板路快步向家中走去。
4.王东民家门口 傍晚
王大叔在屋前菜地里干农活,看见王东民从河埠头走来,放下锄头,惊喜地:东民?是东民回来了。
王大叔朝屋里喊:东民妈,东民妈,东民回来啦!
王大叔的喊声惊动了邻居们,三叔、李秋梅、柳翠花,还有柳翠花的丈夫王国星纷纷从屋里出来。王国星的儿子龙龙和其他几个小孩也过来凑热闹。
王东民高兴地王大叔打招呼:大叔,
在干活呐?
王大叔高兴地点头:哎,给菜地除除草呢。你回来啦?
王东民:回来了。
王大叔: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王国星迎上去接过王东民的行旅,责怪地:你这个家伙,这一走就是一年,不要家啦?
王东民笑笑:要啊,这不回来了吗?
王国星:我看你是在外面闯荡惯了,我们这个小地方留不住你了。
王东民:怎么会呢?这回回来就不走了。
王国星:真的?
王东民点头:真的。
两人高兴地笑了。
东民妈站在屋门口。她50多岁,外表慈祥可亲,穿着斜肩衣服,宽松的外裤,一身典型的南方农村妇女打扮。
见到母亲,王东民激动地:妈,我回来啦!
东民妈注视着王东民,高兴地点头:可把你盼回来了,快回屋吧!
王东民:哎!
大伙簇拥着东民走进屋里。
5.王东民家 傍晚
这是一栋南方老式住宅,王东民家住在靠边的两间。房间内设施简陋。
王东民接过王国星手里的行李,将它放在一张小八仙桌上。打开行李,王东民取出一包糖果,抓一把放在手里分给围观的小孩。
王东民:来,来,来,小朋友们,吃糖,吃糖。这是叔叔从广州带回来的糖果,可好吃了。
一个小孩接过糖果:谢谢叔叔!
王东民接着分糖果:哟,这是龙龙吧?都长这么高了,叔叔都认不出来了呢!
柳翠花:是啊,孩子的身体春天的笋。你都一年多没回来了,可不认不出来?
王东民把一大把糖果塞给小龙龙:是啊,是啊,长得真快!来,拿着龙龙!
小龙龙看了看柳翠花,不好意思去接。
王国星摸了摸龙龙的头:拿着吧,拿着吧!叔叔给你的。
小龙龙听话地接过糖果。
王国星:好了,我们晚上再过来,让叔叔洗洗收拾收拾。东民,我们先走了。
王东民:再坐会儿吧,急什么?
王国星:你刚到家,先好好休息一会儿!我们晚上再过来。
王东民:那好,晚上记住哦!
王国星边走边回答:哎。
众人散去。
东民妈:东民啊,你肚子饿了吧?妈煮碗粉干给你吃?
王东民:哎,妈这么一说,我这肚子真有点饿了。我早上到现在还没吃东西呢!
东民妈:傻孩子,那你干吗不在路上吃一点啊?都饿了一天了。
王东民打水洗脸。
东民妈一边烧火,一边看东民擦身体,唠叨着:你看你,这一年多时间在外面,人都瘦了一圈了。都这么大岁数了,也不知道好好照顾自己。
王东民边擦着身体边回答:瘦了吗?人家都说我又长高了呢!
东民妈:瞎说,瘦了,看上去不就长高了?八成是饭都没吃饱吧?
王东民擦着身体:哪能呢?每顿都吃的饱饱的。
东民妈:出洋一里,不如家里。以后啊,你就别到外面去了,在家里好好种几亩地,早点把素素娶回来,安安心心地过日子吧!
王东民:妈,你就别为我操心了,我都二十好几了,知道怎么照顾自己。倒是您,总让我放心不下。
东民妈:妈在家里好好的你有什么放心不下的?
水烧开了,东民妈到灶台前把粉干放入锅里:妈一辈子苦惯了,再苦也能熬。这么多年把你拉扯大,什么苦没吃过啊?也总算对得起你爸了。你在外面可得好好做人呐!
王东民穿衣服:我知道的,妈,你就放心吧!
东民妈:妈就是不放心。你就是老了,只要妈还活着,你出门妈照样为你担忧。
王东民打开行李,从里面拿出一双鞋:妈,我给你带了一双鞋,不知你穿着合适不?
东民妈:你买鞋干吗?妈自己能做。
王东民:我们做的鞋能跟这鞋比吗?这鞋穿了脚特别舒服。
东民妈喜滋滋地:脚穿舒服了就不想下地干活了。你把它送给素素吧!
王东民从行李里掏出一块布料:我已经给素素备了一份了!喏!你看这块布料,颜色可以吗?
东民妈笑着:这你得问素素,妈眼光不行了。
东民妈捞起粉干,放入调料,将碗端到桌上招呼王东民:快,趁热吃了吧!
王东民挪开行李:哎!
王东民坐下来,夹起一口粉干放进嘴里:嗯,好吃!还是妈煮的粉干好吃。这一年多没吃过家乡的粉干,可馋死我了。
王东民嚼着粉干,我们看到了他左边内侧眉毛下面长着一颗黑痣。
东民妈在王东民对面坐下来,怜爱地:那就多吃一点,不够妈再给你煮。
王东民:够了,够了。
王东民又夹起一口粉干,吃起来“呼呼”带响。
东民妈看着王东民,欣慰地笑着。
6.王东民家夜
一张桌子上放着一盏煤油灯。东民妈在灯前补衣服。王大叔、王国星、陈玉良围着王东民坐着,王国星的妻子柳翠花抱着四岁的儿子龙龙也坐在一旁。
陈玉良:东民啊,你这些日子在外面,长了不少见识吧?
王国星奈不住性子:对,快给我们讲讲外面的事情!
王东民看了他们一眼,笑了笑。
王国星:快讲啊!讲讲我们没去过的地方,没见识过的事情,让我们也长长见识,啊!
王东民笑着:好,那我就给你们讲讲广州。这一年多时间,我差不多都在广州。广州可真大呀!街道很宽,人特别多,那房子密密麻麻的,很高很高。有一次,我看到一幢高楼,想数一数它到底有多少层,抬头数着数着,头上的草帽都掉了下来。
陈玉良好奇地问:那么高啊,那人怎么上去呢?
王东民:大楼有电梯啊!乘上电梯,你想到哪层就到哪层。
柳翠花:你上去过吗?
王东民:有,当然有。
坐在柳翠花腿上的龙龙也好奇地插话:叔叔,叔叔,什么是电梯啊?
王东民:你瞧,这龙龙都感到新奇了。
柳翠花自豪地看着龙龙。
王东民看着小龙龙,比划着答道:这电梯啊,就是一种电动机械,它像一个小房间,有这么大小,嗯,有这么大小,人进入电梯后不用爬楼梯,你想上去,按一下按钮,它就自动把你升上去,你想下来,按一下按钮,它就自动把你降下来。
小龙龙望着王东民比划,似乎听不懂。
王东民亲切地问龙龙:龙龙想乘电梯吗?
龙龙乖巧地点点头:嗯!
王东民:好,等龙龙长大了,叔叔把你带去乘电梯。
王国星:哎,东民,广州的姑娘漂亮吗?
柳翠花用肘捅了下王国星:去,你这不正经的。
王东民笑笑:漂亮,一个个长的细皮嫩肉的,可漂亮了。
王国星:你有认识的吗?
王东民略加思索,点点头:有。
王国星:你干吗不把她带一个回来?你不在家,也好让你妈有个伴啊!
柳翠花白了王国星一眼:你这张臭嘴。东民要是带一个回来,那素素怎么办?人家玉良不跟你急呀!玉良,你说是吧?
陈玉良:人家东民不是那样的人。这要是换成国星啊,那就说不准了。
柳翠花:我看也是。
王东民在一边笑着。
东民妈边补衣服边说:我们家可养活不了城里的大小姐。东民要是真把他带回来了,说不定我就成了她的佣人了。
柳翠花:说的也是。城里人有什么好的,哪有我们农村人实诚?
陈玉良转移话题:哎,东民,你这一年时间在那里都干了些什么事情呢?
王东民略微思索了一下回答:除了不偷不抢,什么事都干。比如当码头工人,在工厂里当搬运工,到街上买小商品什么的,只要有钱赚,我就去干。还有,就是学习。
陈玉良:你可真能干。以后再去就带上我吧?
王东民笑着:行啊!只要你不怕吃苦,我就带你去。
陈玉良高兴地:你说话可得算数啊?
王东民:当然算数。
一直在旁边抽水烟的王大叔抽了口烟,干咳了两声:东民啊,那里的农村你去过吗?
王东民:去过。
王大叔:那里农村的状况怎么样?农民能吃的饱饭么?
王东民:听说那里的农村都成立了农民协会,要求政府减息减租,减轻农民负担。一些农会还揪斗了土豪劣绅,开展抗捐抗税斗争呢!农民的饭还是有的吃的。
陈玉良问道:什么是农民协会啊?
王东民:农民协会就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能为农民说话的一个组织。
王大叔:那当地政府怎么看呢?
王东民:当地政府慑于农民协会的压力,不敢再向过去那样欺诈剥削农民了,开始向农会让步,捐税比以前也减轻多了。
王大叔点点头:就应该这样,要不然,农民可真没活路了。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东民妈放下手中的针线活,也在听。
柳翠花:我们这里怎么就没有农会呢?要是有了农会,我们的日子也就有盼头了。
王东民:对,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农会。只要我们农民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成立起我们自己的农会,打土豪,斗劣绅,反对压迫,反对剥削,我们的农民就有希望,我们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1.一座教学楼内 日
下课铃声响起。
一群人从教室里走出来。
王东民手里抱着几本书籍和其它资料,夹在人们中间。
张培忠从教室门口出来,追赶王东民:喂,东民,等等。
王东民停下来。
张培忠穿过人群追上来:你什么时候回去啊?
王东民:我下午就动身。
张培忠走到王东民身旁,边走边问道:这么快啊?船票买好了吗?
王东民点点头:已经买好了。下午三点钟开船。
张培忠:你可真行啊,说走就走,真是雷厉风行!
王东民笑了笑:一大堆事情等着要去做呢,这不是心急吗?再说出来这么久了,确实也想家了。你呢,什么时候回去?
张培忠:我还得等几天,把这里的事情办好了就回去。
王东民:那咱们就家乡见喽!
张培忠:下午我去送送你。
王东民:不用了,我东西不多。你忙你的吧!
张培忠:那好吧!我争取尽快回去。家乡见。
王东民:嗯。家乡见!
两个人向各自的房间走去。
2.广州市码头 日
码头上人流穿梭不息。
王东民提着行李箱夹在人流中,和旅客们依次通过检票口。
一声汽笛响起,客轮缓缓地驶出广州港码头。
王东民站在客轮的甲板上,注视着渐渐远去的码头,渐渐远去的都市,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3.凤凰岭村口 傍晚
青山翠绿,田野里庄稼葱葱。一条小河如银蛇般在原野间穿过。河两岸树木、翠竹随轻风摇曳。
一条小船悠悠地在河面上划着,由远而近。河水荡起轻轻的波浪。
王东民身穿长衫站在船头,眼看着前面绿树环饶的村庄,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未等船靠近,就提起行李跳上河埠头,沿着石板路快步向家中走去。
4.王东民家门口 傍晚
王大叔在屋前菜地里干农活,看见王东民从河埠头走来,放下锄头,惊喜地:东民?是东民回来了。
王大叔朝屋里喊:东民妈,东民妈,东民回来啦!
王大叔的喊声惊动了邻居们,三叔、李秋梅、柳翠花,还有柳翠花的丈夫王国星纷纷从屋里出来。王国星的儿子龙龙和其他几个小孩也过来凑热闹。
王东民高兴地王大叔打招呼:大叔,
在干活呐?
王大叔高兴地点头:哎,给菜地除除草呢。你回来啦?
王东民:回来了。
王大叔: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王国星迎上去接过王东民的行旅,责怪地:你这个家伙,这一走就是一年,不要家啦?
王东民笑笑:要啊,这不回来了吗?
王国星:我看你是在外面闯荡惯了,我们这个小地方留不住你了。
王东民:怎么会呢?这回回来就不走了。
王国星:真的?
王东民点头:真的。
两人高兴地笑了。
东民妈站在屋门口。她50多岁,外表慈祥可亲,穿着斜肩衣服,宽松的外裤,一身典型的南方农村妇女打扮。
见到母亲,王东民激动地:妈,我回来啦!
东民妈注视着王东民,高兴地点头:可把你盼回来了,快回屋吧!
王东民:哎!
大伙簇拥着东民走进屋里。
5.王东民家 傍晚
这是一栋南方老式住宅,王东民家住在靠边的两间。房间内设施简陋。
王东民接过王国星手里的行李,将它放在一张小八仙桌上。打开行李,王东民取出一包糖果,抓一把放在手里分给围观的小孩。
王东民:来,来,来,小朋友们,吃糖,吃糖。这是叔叔从广州带回来的糖果,可好吃了。
一个小孩接过糖果:谢谢叔叔!
王东民接着分糖果:哟,这是龙龙吧?都长这么高了,叔叔都认不出来了呢!
柳翠花:是啊,孩子的身体春天的笋。你都一年多没回来了,可不认不出来?
王东民把一大把糖果塞给小龙龙:是啊,是啊,长得真快!来,拿着龙龙!
小龙龙看了看柳翠花,不好意思去接。
王国星摸了摸龙龙的头:拿着吧,拿着吧!叔叔给你的。
小龙龙听话地接过糖果。
王国星:好了,我们晚上再过来,让叔叔洗洗收拾收拾。东民,我们先走了。
王东民:再坐会儿吧,急什么?
王国星:你刚到家,先好好休息一会儿!我们晚上再过来。
王东民:那好,晚上记住哦!
王国星边走边回答:哎。
众人散去。
东民妈:东民啊,你肚子饿了吧?妈煮碗粉干给你吃?
王东民:哎,妈这么一说,我这肚子真有点饿了。我早上到现在还没吃东西呢!
东民妈:傻孩子,那你干吗不在路上吃一点啊?都饿了一天了。
王东民打水洗脸。
东民妈一边烧火,一边看东民擦身体,唠叨着:你看你,这一年多时间在外面,人都瘦了一圈了。都这么大岁数了,也不知道好好照顾自己。
王东民边擦着身体边回答:瘦了吗?人家都说我又长高了呢!
东民妈:瞎说,瘦了,看上去不就长高了?八成是饭都没吃饱吧?
王东民擦着身体:哪能呢?每顿都吃的饱饱的。
东民妈:出洋一里,不如家里。以后啊,你就别到外面去了,在家里好好种几亩地,早点把素素娶回来,安安心心地过日子吧!
王东民:妈,你就别为我操心了,我都二十好几了,知道怎么照顾自己。倒是您,总让我放心不下。
东民妈:妈在家里好好的你有什么放心不下的?
水烧开了,东民妈到灶台前把粉干放入锅里:妈一辈子苦惯了,再苦也能熬。这么多年把你拉扯大,什么苦没吃过啊?也总算对得起你爸了。你在外面可得好好做人呐!
王东民穿衣服:我知道的,妈,你就放心吧!
东民妈:妈就是不放心。你就是老了,只要妈还活着,你出门妈照样为你担忧。
王东民打开行李,从里面拿出一双鞋:妈,我给你带了一双鞋,不知你穿着合适不?
东民妈:你买鞋干吗?妈自己能做。
王东民:我们做的鞋能跟这鞋比吗?这鞋穿了脚特别舒服。
东民妈喜滋滋地:脚穿舒服了就不想下地干活了。你把它送给素素吧!
王东民从行李里掏出一块布料:我已经给素素备了一份了!喏!你看这块布料,颜色可以吗?
东民妈笑着:这你得问素素,妈眼光不行了。
东民妈捞起粉干,放入调料,将碗端到桌上招呼王东民:快,趁热吃了吧!
王东民挪开行李:哎!
王东民坐下来,夹起一口粉干放进嘴里:嗯,好吃!还是妈煮的粉干好吃。这一年多没吃过家乡的粉干,可馋死我了。
王东民嚼着粉干,我们看到了他左边内侧眉毛下面长着一颗黑痣。
东民妈在王东民对面坐下来,怜爱地:那就多吃一点,不够妈再给你煮。
王东民:够了,够了。
王东民又夹起一口粉干,吃起来“呼呼”带响。
东民妈看着王东民,欣慰地笑着。
6.王东民家夜
一张桌子上放着一盏煤油灯。东民妈在灯前补衣服。王大叔、王国星、陈玉良围着王东民坐着,王国星的妻子柳翠花抱着四岁的儿子龙龙也坐在一旁。
陈玉良:东民啊,你这些日子在外面,长了不少见识吧?
王国星奈不住性子:对,快给我们讲讲外面的事情!
王东民看了他们一眼,笑了笑。
王国星:快讲啊!讲讲我们没去过的地方,没见识过的事情,让我们也长长见识,啊!
王东民笑着:好,那我就给你们讲讲广州。这一年多时间,我差不多都在广州。广州可真大呀!街道很宽,人特别多,那房子密密麻麻的,很高很高。有一次,我看到一幢高楼,想数一数它到底有多少层,抬头数着数着,头上的草帽都掉了下来。
陈玉良好奇地问:那么高啊,那人怎么上去呢?
王东民:大楼有电梯啊!乘上电梯,你想到哪层就到哪层。
柳翠花:你上去过吗?
王东民:有,当然有。
坐在柳翠花腿上的龙龙也好奇地插话:叔叔,叔叔,什么是电梯啊?
王东民:你瞧,这龙龙都感到新奇了。
柳翠花自豪地看着龙龙。
王东民看着小龙龙,比划着答道:这电梯啊,就是一种电动机械,它像一个小房间,有这么大小,嗯,有这么大小,人进入电梯后不用爬楼梯,你想上去,按一下按钮,它就自动把你升上去,你想下来,按一下按钮,它就自动把你降下来。
小龙龙望着王东民比划,似乎听不懂。
王东民亲切地问龙龙:龙龙想乘电梯吗?
龙龙乖巧地点点头:嗯!
王东民:好,等龙龙长大了,叔叔把你带去乘电梯。
王国星:哎,东民,广州的姑娘漂亮吗?
柳翠花用肘捅了下王国星:去,你这不正经的。
王东民笑笑:漂亮,一个个长的细皮嫩肉的,可漂亮了。
王国星:你有认识的吗?
王东民略加思索,点点头:有。
王国星:你干吗不把她带一个回来?你不在家,也好让你妈有个伴啊!
柳翠花白了王国星一眼:你这张臭嘴。东民要是带一个回来,那素素怎么办?人家玉良不跟你急呀!玉良,你说是吧?
陈玉良:人家东民不是那样的人。这要是换成国星啊,那就说不准了。
柳翠花:我看也是。
王东民在一边笑着。
东民妈边补衣服边说:我们家可养活不了城里的大小姐。东民要是真把他带回来了,说不定我就成了她的佣人了。
柳翠花:说的也是。城里人有什么好的,哪有我们农村人实诚?
陈玉良转移话题:哎,东民,你这一年时间在那里都干了些什么事情呢?
王东民略微思索了一下回答:除了不偷不抢,什么事都干。比如当码头工人,在工厂里当搬运工,到街上买小商品什么的,只要有钱赚,我就去干。还有,就是学习。
陈玉良:你可真能干。以后再去就带上我吧?
王东民笑着:行啊!只要你不怕吃苦,我就带你去。
陈玉良高兴地:你说话可得算数啊?
王东民:当然算数。
一直在旁边抽水烟的王大叔抽了口烟,干咳了两声:东民啊,那里的农村你去过吗?
王东民:去过。
王大叔:那里农村的状况怎么样?农民能吃的饱饭么?
王东民:听说那里的农村都成立了农民协会,要求政府减息减租,减轻农民负担。一些农会还揪斗了土豪劣绅,开展抗捐抗税斗争呢!农民的饭还是有的吃的。
陈玉良问道:什么是农民协会啊?
王东民:农民协会就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能为农民说话的一个组织。
王大叔:那当地政府怎么看呢?
王东民:当地政府慑于农民协会的压力,不敢再向过去那样欺诈剥削农民了,开始向农会让步,捐税比以前也减轻多了。
王大叔点点头:就应该这样,要不然,农民可真没活路了。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东民妈放下手中的针线活,也在听。
柳翠花:我们这里怎么就没有农会呢?要是有了农会,我们的日子也就有盼头了。
王东民:对,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农会。只要我们农民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成立起我们自己的农会,打土豪,斗劣绅,反对压迫,反对剥削,我们的农民就有希望,我们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