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6139
成片时长:每集约29分钟
阅读:7919
发表:2019/7/22 修改:2019/7/23
20集 爱情,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潮浸台城春草长》第17-19集
1-4
5-8
9-12
13-16
17-19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到了陈叔文宅邸,兄弟三人便一起喝酒。
陈叔文:(对陈叔达道)看样子,你还不知道太子殿下为何宣你进京吧?
陈叔达:来人并未详说。我正自纳闷呢?
陈叔文:此事很是棘手。太子殿下看上了宣华夫人,欲将宣华夫人纳入后宫,宣华夫人执意不从。太子殿下宣你前来劝说宣华夫人。望你赶紧想个万全之策才好。
陈叔达:竟有这等事!看来民间那些谣言八成是真的?
陈叔文、陈叔敖:轻声些,小心隔墙有耳!
陈叔文:你虽已回到长安。但几日内太子殿下就要登基,朝廷忙着筹办登基大典,太子殿下一时也无暇见你。不如等到新君继位,你再去见陛下吧。这几日,咱们就在这里好好想想应对之策。
陈叔达:说的是!
4.长安,大兴宫大宝殿,日
主要人物
杨广
陈叔达
杨广登基。
陈叔达进宫前往大宝殿面见杨广。
陈叔达:臣绛郡太守陈叔达拜见陛下。
杨广:(上下打量了陈叔达)前几日朕在宫中遇见了沈氏夫人,沈氏夫人提起了你,称赞你是陈氏家族中最有才干的人。
陈叔达:陛下谬赞了。。
杨广:朕宣你回长安,还是沈氏夫人推荐的。朕有一心事,你可否为朕解忧呢?
陈叔达:替陛下分忧乃是臣本分之事。臣愿去仙都宫一试,以解陛下心中烦忧。
杨广大喜。
5.长安,仙都宫,日
主要人物
宣华夫人
陈叔达
陈叔达前往仙都宫。
飘絮:宣华夫人,陈叔达大人来了。
宣华夫人分外惊喜,便快步出宫迎接陈叔达。
陈叔达:今日我来仙都宫,一路上想的都是和妹妹一起饮酒,一起吟诗的日子。
宣华夫人:那一年七哥请命前去广陵征战,不幸被俘。我在安德宫中哭了好几天,就怕从此天涯一别。今日重逢,真是苍天有眼。
宣华夫人:七哥是怎么来得仙都宫?莫非是奉了陛下之命?
陈叔达欲言又止。
宣华夫人:但说无妨。跟我一起在这里的都是我的贴心心腹。
陈叔达:你的事,长安的兄嫂都已知晓,但尚未告知你母亲和柳老夫人。陛下确是命我前来劝你回心转意。我在陈叔文家待了几天,思虑良久,才前来仙都宫见你。
宣华夫人:(愤然)如此不伦之情,叫我如何甘愿受辱?
陈叔达:(缓缓说道)我且问你,今日我前来见你,你是宣华夫人还是宁远公主?
宣华夫人:(思忖片刻)自然是宁远公主。
陈叔达:(悲愤)我陈氏家族这些年来一直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如果你我仅是为了尊严,早就可以慷慨一死。可是我们一死,陈氏家族子孙怎么办?你大哥本是一国之尊,尚且在杨坚面前低眉顺耳。我们陈氏家族,男人被贬为奴,女眷或被变卖,或被赠与他人为妾,哪有尊严可言?你不甘心受辱,可我们整个家族却是一直受辱至今。即便是我,也是万分小心,一个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宣华夫人听了,禁不住泪如雨下。
陈叔达:(轻声道)大隋皇帝,仍有鲜卑旧风,有‘妻后母、报寡嫂’的习俗,根本为我昔日陈朝所不齿。可我陈朝既然为大隋所灭,你既入了隋宫,即便你心中依然不齿,可又怎么去逃脱呢?这就是我们陈氏家族的命啊。谁让我们国破家亡?
6.长安,大兴宫大宝殿,日
主要人物
陈叔达
杨广
陈叔达进宫复命。
陈叔达:臣已去过仙都宫了。宣华夫人虽未开口表示同意。依我对舍妹的了解,陛下只要多给宣华夫人一段时间静下来想一想,她应该会同意回到大兴宫的。
杨广:也好,先帝还未出殡。她就暂时在仙都宫再住一段时间吧。
杨广:先帝驾崩,我曾令车骑将军屈突通带着先帝的诏书,去并州召汉王杨谅回朝奔丧,可是汉王抗旨不从。你在绛郡任太守多年,依你对汉王的观察和了解,你认为汉王对朝廷有反心吗?
陈叔达:就臣所知,这些年汉王以防突厥来犯为名,一边大发民工劳役,修缮兵器,贮存在并州。一边招纳亡命之徒,和身边的无户籍之人,将近数万人扩充进军队。汉王又任命南朝梁将军王僧辩的儿子王頍为咨议参军,重用前陈大将萧摩诃。汉王此举,已大大超过边境防务的需要,已有拥兵自重,和朝廷分庭抗礼之势了。
杨广:依你之见,朕该如何应对?
陈叔达:王頍通五经,晓兵法,堪称将才,如遇明主,必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汉王目光短浅,才大志疏,常患得患失,并非一代明主。至于萧摩诃素无智略,只是呈匹夫之勇,不足为惧。陛下手下良将如云,越国公杨素威震突厥,韩擒虎、贺若弼一代将才,陛下若以这些良将为帅前去征讨,汉王必败。因而汉王不足为惧。
杨广:(松了一口气)你既然已经来到长安,就不用再回绛郡了。我自有任用。
陈叔达:(忙跪下谢恩)谢陛下厚爱。
7.长安,大兴宫外,日
陈叔达出了大兴宫。
陈叔达:(急忙叫来随从)陛下就要发兵征讨汉王杨谅了。绛郡难免就要波及。你即刻动身日夜兼程返回绛郡,将夫人和几位公子带回长安。
随从:是。
8.并州,杨谅府邸,日
主要人物
杨谅:汉王,杨广之弟
王頍:杨谅谋臣
杨谅:(对咨议参军王頍、大将萧摩诃等人道)自从本王坚拒回京奔丧的圣旨后,本王心中明白杨广定会心中起疑,必然起兵前来征讨。诸位,依你们所见,我该如何应对?
王頍:大敌当前,汉王当前的大计就是稳定军心。汉王当前手下将领士卒,主要都是函谷关以西的关西人,他们的家属也还在关西。如果汉王用他们当主力,就应该发动攻击,长驱直入,直接夺取长安,是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如果汉王只打算占据目前的辖地,就应当改用函谷关以东的将领士卒,这样上下才能一心,同仇敌忾。
杨谅:(犹豫不决)大敌当前,临阵换将,恐怕更为不妥。不如我用关西的将领士卒前去攻打长安,让关西的将领士卒守住目前的辖地。这样两者得兼。
王頍:既如此。与其让杨广派兵前来征讨,不如汉王主动出击,这样更有胜算。
杨谅:杨广弑君篡位;假传先帝遗嘱逼迫杨勇自尽;诬陷蜀王杨秀使用巫蛊诅咒先帝。这些桩桩件件的事,都是越国公杨素在一旁出谋划策。杨素不除,先帝和兄长死不瞑目。我就以‘杨素谋反,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杀向长安,为我先帝和长兄讨回公道。
王頍:就依汉王所言,立刻起兵讨伐越国公杨素。
9.长安,大兴宫,日
杨广接到战报。
杨广:(对杨素道)汉王杨谅起兵反叛,朕欲命你领兵前去,你有几分胜算?
杨素:汉王杨谅不足为惧,臣只需几天便可击败杨谅。
杨广:(大喜)命越国公杨素为元帅,中郎将周瑾之、车骑将军屈突通为副将,领兵十万征讨杨谅。
杨素、周瑾之、屈突通:臣遵旨。
10. 蒲津关一百多里处,杨谅叛军大营,日
兵士:裴大人,杨素已领十万大军前来,汉王命你停止前进,速回并州。命纥单贵大人破坏黄河大桥,坚守蒲州。
裴文安、纥单贵:遵命。
11.并州,杨谅府邸,日
裴文安返回并州。
裴文安:(对杨谅道)军事行动,必须诡秘神速,为的是要出敌人意料之外,汉王既不亲征,我又被调返,使杨素计成,大事就会永去。
杨谅:杨素气势汹汹而来,我们赢避其锋芒。你们各司其责、坚守各地,与杨素周旋。这才是上策。
12.蒲州,隋军大营内,日
杨素大军逼近。
隋军探子:杨大人,纥单贵已命人烧掉了黄河大桥,我军无法进入蒲州。
杨素:停止前进,在城外扎下营寨。
杨素与周瑾之、屈突通在营帐内商议。
周谨之:元帅给我五千轻骑前去偷袭,我先隐蔽在渭口,到了夜间便悄悄渡河,待到黎明时分,元帅可率大军和我一同发动进攻,纥单贵必败无疑!
杨素:此计甚好!就依周将军所言行事!
13.蒲州,黄河边,晚
夜间,周瑾之率五千轻骑顺利渡过黄河。
清晨,周瑾之发起突袭,杨素率主力迅速渡过黄河策应进攻,纥单贵大败。
杨素占领蒲州。
14.蒲州,隋军大营内,日
周瑾之:杨大人,蒲州前往并州的各条道路都被杨谅派大军守住。杨谅令赵子开拥十余万之众,占领了所有的道路,盘踞在高壁,摆开五十里的战阵,阻挡我军前进。
杨素:(站在地图上,思索良久)中郎将周瑾之、车骑将军屈突通,你们二人率军正面对敌,牵制住赵子开。我率领一支队伍潜入霍山,沿着悬崖深谷前进,直捣叛军身后,然后前后夹击,一举击溃赵子开。
周瑾之、屈突通:是。
杨素大军势如破竹。
15. 蒿泽,杨谅叛军大营内,日
兵士:报告汉王,我军溃败,杨素大军已往蒿泽而来。
杨谅:(大为恐惧)看来蒿泽也守不住了,快退往清源。
咨议参军王頍:杨素孤军深入我方阵地,人困马乏,汉王可率领精锐部队亲自出击,一定取得胜利。而今见到敌人就要退走,这反而显示我军胆怯,使得我军军心涣散,更增加杨素大军的气势,汉王万万不可撤回大军。
杨谅:如此滂沱大雨,蒿泽如何守得住。清源城异常坚固,我军在那里兵马粮草充足,退守清源定能与杨素一战。
16.清源,隋军大营内,日
杨素兵临清源城下。
杨谅欲与杨素大军决一死战。
杨素:(对周瑾之、屈突通道)我军一路势如破竹,离杨谅的并州老巢只有三十余里。我军孤军深入多时,粮草一时跟不上。昨日我明日清点伤兵人数,已有一万多余。如我军匆匆与杨谅大军交战,杨谅大军必垂死挣扎,情势恐一时对我军不利。我欲上书陛下,让陛下派人率大军和粮草前来增援方为上策。
周瑾之、屈突通:杨大人说得对。
17.洛阳,沈府内,日
陈叔文:(对陈叔达道)看样子,你还不知道太子殿下为何宣你进京吧?
陈叔达:来人并未详说。我正自纳闷呢?
陈叔文:此事很是棘手。太子殿下看上了宣华夫人,欲将宣华夫人纳入后宫,宣华夫人执意不从。太子殿下宣你前来劝说宣华夫人。望你赶紧想个万全之策才好。
陈叔达:竟有这等事!看来民间那些谣言八成是真的?
陈叔文、陈叔敖:轻声些,小心隔墙有耳!
陈叔文:你虽已回到长安。但几日内太子殿下就要登基,朝廷忙着筹办登基大典,太子殿下一时也无暇见你。不如等到新君继位,你再去见陛下吧。这几日,咱们就在这里好好想想应对之策。
陈叔达:说的是!
4.长安,大兴宫大宝殿,日
主要人物
杨广
陈叔达
杨广登基。
陈叔达进宫前往大宝殿面见杨广。
陈叔达:臣绛郡太守陈叔达拜见陛下。
杨广:(上下打量了陈叔达)前几日朕在宫中遇见了沈氏夫人,沈氏夫人提起了你,称赞你是陈氏家族中最有才干的人。
陈叔达:陛下谬赞了。。
杨广:朕宣你回长安,还是沈氏夫人推荐的。朕有一心事,你可否为朕解忧呢?
陈叔达:替陛下分忧乃是臣本分之事。臣愿去仙都宫一试,以解陛下心中烦忧。
杨广大喜。
5.长安,仙都宫,日
主要人物
宣华夫人
陈叔达
陈叔达前往仙都宫。
飘絮:宣华夫人,陈叔达大人来了。
宣华夫人分外惊喜,便快步出宫迎接陈叔达。
陈叔达:今日我来仙都宫,一路上想的都是和妹妹一起饮酒,一起吟诗的日子。
宣华夫人:那一年七哥请命前去广陵征战,不幸被俘。我在安德宫中哭了好几天,就怕从此天涯一别。今日重逢,真是苍天有眼。
宣华夫人:七哥是怎么来得仙都宫?莫非是奉了陛下之命?
陈叔达欲言又止。
宣华夫人:但说无妨。跟我一起在这里的都是我的贴心心腹。
陈叔达:你的事,长安的兄嫂都已知晓,但尚未告知你母亲和柳老夫人。陛下确是命我前来劝你回心转意。我在陈叔文家待了几天,思虑良久,才前来仙都宫见你。
宣华夫人:(愤然)如此不伦之情,叫我如何甘愿受辱?
陈叔达:(缓缓说道)我且问你,今日我前来见你,你是宣华夫人还是宁远公主?
宣华夫人:(思忖片刻)自然是宁远公主。
陈叔达:(悲愤)我陈氏家族这些年来一直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如果你我仅是为了尊严,早就可以慷慨一死。可是我们一死,陈氏家族子孙怎么办?你大哥本是一国之尊,尚且在杨坚面前低眉顺耳。我们陈氏家族,男人被贬为奴,女眷或被变卖,或被赠与他人为妾,哪有尊严可言?你不甘心受辱,可我们整个家族却是一直受辱至今。即便是我,也是万分小心,一个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宣华夫人听了,禁不住泪如雨下。
陈叔达:(轻声道)大隋皇帝,仍有鲜卑旧风,有‘妻后母、报寡嫂’的习俗,根本为我昔日陈朝所不齿。可我陈朝既然为大隋所灭,你既入了隋宫,即便你心中依然不齿,可又怎么去逃脱呢?这就是我们陈氏家族的命啊。谁让我们国破家亡?
6.长安,大兴宫大宝殿,日
主要人物
陈叔达
杨广
陈叔达进宫复命。
陈叔达:臣已去过仙都宫了。宣华夫人虽未开口表示同意。依我对舍妹的了解,陛下只要多给宣华夫人一段时间静下来想一想,她应该会同意回到大兴宫的。
杨广:也好,先帝还未出殡。她就暂时在仙都宫再住一段时间吧。
杨广:先帝驾崩,我曾令车骑将军屈突通带着先帝的诏书,去并州召汉王杨谅回朝奔丧,可是汉王抗旨不从。你在绛郡任太守多年,依你对汉王的观察和了解,你认为汉王对朝廷有反心吗?
陈叔达:就臣所知,这些年汉王以防突厥来犯为名,一边大发民工劳役,修缮兵器,贮存在并州。一边招纳亡命之徒,和身边的无户籍之人,将近数万人扩充进军队。汉王又任命南朝梁将军王僧辩的儿子王頍为咨议参军,重用前陈大将萧摩诃。汉王此举,已大大超过边境防务的需要,已有拥兵自重,和朝廷分庭抗礼之势了。
杨广:依你之见,朕该如何应对?
陈叔达:王頍通五经,晓兵法,堪称将才,如遇明主,必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汉王目光短浅,才大志疏,常患得患失,并非一代明主。至于萧摩诃素无智略,只是呈匹夫之勇,不足为惧。陛下手下良将如云,越国公杨素威震突厥,韩擒虎、贺若弼一代将才,陛下若以这些良将为帅前去征讨,汉王必败。因而汉王不足为惧。
杨广:(松了一口气)你既然已经来到长安,就不用再回绛郡了。我自有任用。
陈叔达:(忙跪下谢恩)谢陛下厚爱。
7.长安,大兴宫外,日
陈叔达出了大兴宫。
陈叔达:(急忙叫来随从)陛下就要发兵征讨汉王杨谅了。绛郡难免就要波及。你即刻动身日夜兼程返回绛郡,将夫人和几位公子带回长安。
随从:是。
8.并州,杨谅府邸,日
主要人物
杨谅:汉王,杨广之弟
王頍:杨谅谋臣
杨谅:(对咨议参军王頍、大将萧摩诃等人道)自从本王坚拒回京奔丧的圣旨后,本王心中明白杨广定会心中起疑,必然起兵前来征讨。诸位,依你们所见,我该如何应对?
王頍:大敌当前,汉王当前的大计就是稳定军心。汉王当前手下将领士卒,主要都是函谷关以西的关西人,他们的家属也还在关西。如果汉王用他们当主力,就应该发动攻击,长驱直入,直接夺取长安,是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如果汉王只打算占据目前的辖地,就应当改用函谷关以东的将领士卒,这样上下才能一心,同仇敌忾。
杨谅:(犹豫不决)大敌当前,临阵换将,恐怕更为不妥。不如我用关西的将领士卒前去攻打长安,让关西的将领士卒守住目前的辖地。这样两者得兼。
王頍:既如此。与其让杨广派兵前来征讨,不如汉王主动出击,这样更有胜算。
杨谅:杨广弑君篡位;假传先帝遗嘱逼迫杨勇自尽;诬陷蜀王杨秀使用巫蛊诅咒先帝。这些桩桩件件的事,都是越国公杨素在一旁出谋划策。杨素不除,先帝和兄长死不瞑目。我就以‘杨素谋反,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杀向长安,为我先帝和长兄讨回公道。
王頍:就依汉王所言,立刻起兵讨伐越国公杨素。
9.长安,大兴宫,日
杨广接到战报。
杨广:(对杨素道)汉王杨谅起兵反叛,朕欲命你领兵前去,你有几分胜算?
杨素:汉王杨谅不足为惧,臣只需几天便可击败杨谅。
杨广:(大喜)命越国公杨素为元帅,中郎将周瑾之、车骑将军屈突通为副将,领兵十万征讨杨谅。
杨素、周瑾之、屈突通:臣遵旨。
10. 蒲津关一百多里处,杨谅叛军大营,日
兵士:裴大人,杨素已领十万大军前来,汉王命你停止前进,速回并州。命纥单贵大人破坏黄河大桥,坚守蒲州。
裴文安、纥单贵:遵命。
11.并州,杨谅府邸,日
裴文安返回并州。
裴文安:(对杨谅道)军事行动,必须诡秘神速,为的是要出敌人意料之外,汉王既不亲征,我又被调返,使杨素计成,大事就会永去。
杨谅:杨素气势汹汹而来,我们赢避其锋芒。你们各司其责、坚守各地,与杨素周旋。这才是上策。
12.蒲州,隋军大营内,日
杨素大军逼近。
隋军探子:杨大人,纥单贵已命人烧掉了黄河大桥,我军无法进入蒲州。
杨素:停止前进,在城外扎下营寨。
杨素与周瑾之、屈突通在营帐内商议。
周谨之:元帅给我五千轻骑前去偷袭,我先隐蔽在渭口,到了夜间便悄悄渡河,待到黎明时分,元帅可率大军和我一同发动进攻,纥单贵必败无疑!
杨素:此计甚好!就依周将军所言行事!
13.蒲州,黄河边,晚
夜间,周瑾之率五千轻骑顺利渡过黄河。
清晨,周瑾之发起突袭,杨素率主力迅速渡过黄河策应进攻,纥单贵大败。
杨素占领蒲州。
14.蒲州,隋军大营内,日
周瑾之:杨大人,蒲州前往并州的各条道路都被杨谅派大军守住。杨谅令赵子开拥十余万之众,占领了所有的道路,盘踞在高壁,摆开五十里的战阵,阻挡我军前进。
杨素:(站在地图上,思索良久)中郎将周瑾之、车骑将军屈突通,你们二人率军正面对敌,牵制住赵子开。我率领一支队伍潜入霍山,沿着悬崖深谷前进,直捣叛军身后,然后前后夹击,一举击溃赵子开。
周瑾之、屈突通:是。
杨素大军势如破竹。
15. 蒿泽,杨谅叛军大营内,日
兵士:报告汉王,我军溃败,杨素大军已往蒿泽而来。
杨谅:(大为恐惧)看来蒿泽也守不住了,快退往清源。
咨议参军王頍:杨素孤军深入我方阵地,人困马乏,汉王可率领精锐部队亲自出击,一定取得胜利。而今见到敌人就要退走,这反而显示我军胆怯,使得我军军心涣散,更增加杨素大军的气势,汉王万万不可撤回大军。
杨谅:如此滂沱大雨,蒿泽如何守得住。清源城异常坚固,我军在那里兵马粮草充足,退守清源定能与杨素一战。
16.清源,隋军大营内,日
杨素兵临清源城下。
杨谅欲与杨素大军决一死战。
杨素:(对周瑾之、屈突通道)我军一路势如破竹,离杨谅的并州老巢只有三十余里。我军孤军深入多时,粮草一时跟不上。昨日我明日清点伤兵人数,已有一万多余。如我军匆匆与杨谅大军交战,杨谅大军必垂死挣扎,情势恐一时对我军不利。我欲上书陛下,让陛下派人率大军和粮草前来增援方为上策。
周瑾之、屈突通:杨大人说得对。
17.洛阳,沈府内,日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