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9564
成片时长:约30分钟
阅读:8779
发表:2017/1/10
20集 主旋律,爱情,军事 电视剧剧本
《归去来兮》第7集
冬水 [江西新余]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7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江西省新余市版权局进行版权登记,登记赣新登字-2016-A-00005401】


  成长  .大学  爱情  军旅

  第七集(P72——86 ﹟ 76——90 )
  76、八一一研究所,甄玉住宅内。晚上。
  甄玉与程芳继续交谈。
  甄玉:“调查表明,关于姬翔伤痕的来历,无论是邢冬青还是华莉的回忆,与姬翔本人的讲述,都是一致的。”
  程芳:“你们所担负的调查任务也就顺利完成了。”
  甄玉:“是的。”(回忆)
  77、(甄玉回忆)东韶市委招待所。下午。
  甄玉、初牛虎在讨论。
  初牛虎:“我们这次的调查工作,既顺利,又圆满。”
  甄玉:“不需要继续调查吗?”
  初牛虎:“还调查什么呢?顶多再去找找那个叫白惠玲的同学。但她并不是现场见证人,要说统一口径包庇姬翔,她才有可能呢。因为姬翔的遭遇是过后告诉她的,没有什么说服力和可信度,所以去找她了解是多此一举,甚至还会搅混我们的正确思路。”
  甄玉:“姬翔受伤的经过确实清晰无误了。我是说到底是谁给他包扎伤口的,也就是那条纱巾的主人,并不知道呀。”
  初牛虎:“那种紧张慌忙当中,双方都顾不得问清对方的住址和姓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是怎么也不可能找到纱巾主人的。再说,也完全没有必要去找。既然伤痕的来历证据确凿,那么在当时总会有人想办法帮他包扎的。追究纱巾的主人是谁并没有多大意义。”
  甄玉:“你说得对,我完全赞同你的意见,谁都无法找到纱巾的主人——除非那人主动出来表白(双关语)。”
  初牛虎:“既然我们俩的意见一致了,我就立即开始写调查报告。”
  甄玉:“好的。这么说,我明天就可以回父母家探亲了。这你知道,出发前岑政委和贾主任都同意批准了的。”
  初牛虎:“哪会有这么快呀?我又不是神笔,今晚能写出个初稿就是很快了。”
  甄玉:“不是把他们两人讲的综合起来就可以了吗?你不是都记录下来了呀。”
  初牛虎:“这个综合并不容易,必须充分表达他们讲话的原汁原味。不能在他们的讲话中掺杂有我们调查人的主观意见。否则,就会使人家讲的意思走调变味。所以,要反复字斟句酌,你也必须一遍又一遍地认真过目修改的。另外,调查报告内容最后,还得要有我们调查人的初步意见,这同样是不可马虎的。我们的意见,是对领导讨论决定的参考,在一定程度上会左右组织结论。”
  甄玉:“我理解了,我们不但要对当事人高度负责,也要对得起组织上对我们的信任”。(回忆毕)
  78、八一一研究所,甄玉住宅内。晚上。
  甄玉同程芳继读交谈。
  甄玉:“调查报告完稿后,我和初牛虎才离开东韶市委招待所。初牛虎只身带着一切调查材料,踏上了归队之路,我则开始享用休假。”
  程芳:“探望分别三年的父母。”
  甄玉:“先是心急火燎的抓紧时间为姬翔送信。回家探望父母,是在假期快结束的最后几个日子。”(回忆)
  79、(甄玉回忆)兰新市“红雷公司” 。
  一堵围墙的大门口,远远可见门口上额镶嵌着“红雷公司”四个大字。
  只见甄玉向门口走近。
  大门口一侧,一位腰佩短枪的解放军战士向甄玉立正、敬礼。
  甄玉还礼后,出示“军人通行证”,警卫战士示意“请进”。
  一座大楼里,甄玉在过道上缓行,同时挨个查看每间房间门框上面悬挑的小牌子。
  甄玉忽然停住脚步。
  (特写)一块标示为“总工程师工作室”的扁牌悬挑在门框之上,而一扇木门却紧闭着。
  (特写)大门中间贴着“出差”的告示。
  甄玉脚未移动,把头转向紧邻的一间办公室。
  (特写):“总工程师办公室”的悬挑扁牌。
  甄玉移步,朝里问:“同志,你好,我有点事找你们。”
  里屋一男一女立即从办公桌位上起立。
  女:“请进,请进。”
  男:“呵,进来吧,解放军同志。”
  甄玉进门后,随后把手提行李袋放在一个沙发上。
  女:“(示意甄玉坐下)你坐,坐……”
  男:“(倒水沏茶忙)老远来的吧?辛苦了。”
  甄玉:“(已坐在沙发上)是挺远的,从海南来。”
  女:“有啥事吗?”
  甄玉:“你们的总工程师是叫白明月吧?”
  女:“是的,你是找他吗?”
  甄玉:“对,而且……(有点气喘的样子)。”
  女:“你别急,休息一会,慢慢说。”
  男:“(将沏好茶端到一对沙发当中的茶几上)喝点水,别急。”
  甄玉:“事情很简单,但确实有点急。”
  女:“啥事?你说。”
  甄玉:“其实我是专程来找白总要他女儿的通讯地址的。”
  男:“这就太不凑巧了,白总出差去了。”
  甄玉:“是呀,刚才在他的办公室木门上看到‘出差’的告示。哪一天能回厂呢?”
  女:“昨天才走,你早来一天就好啦,半个月后才能回来呢。”
  甄玉:“呵,白总夫人呢?”
  女:“一同去了。”
  甄玉:“就这么不巧(笑笑)。”
  男:“白总夫人是我们厂里技术资料馆的负责人,偏偏这次白总出差带的技术材料比较多,出差回厂时可能会带回更多的技术文件、资料等,所以白总夫人也去了。”
  女:“而且我们办公室也去了一个年青的技术干部(甄玉扫视了一下另一张空着座位的办公桌)。”
  甄玉:“会不会有其他人员,知道白总女儿的通讯地址呢?”
  女:“我看不太可能,我们经常跟白总夫妇打交道的都不知道,还有谁能知道呀?既未见过他们女儿来信,也未听他们谈过女儿的任何情况。”
  男:“白总女儿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锻炼,也许是白总夫妇对女儿要求严厉,安心锻炼,不要想家的缘故。”
  甄玉:“可以到白总出差的地方找他吗?”
  男:“那是不行的。你是解放军同志,保密观念强,我们才可以给你透露一点。白总是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参加一项绝密工程的技术讨论,其间是不允许同任何与工程技术本身无关人员接触的。”
  甄玉:“(点点头)那我只有直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去找了。”
  女:“只有这样了。如果没有找到的话,半个月后你再到我们这里来吧。”
  男:“待白总回厂后,我们一定会把你来的意图转告给他。”
  女:“再来的时候,如果不是上班时间,你就直接到白总家里去。”
  男:“对,(找纸笔)我给你写个白总住房的地址带走。”
  甄玉:“那太感谢你们了。”
  女:“不客气。今天你就住在我们厂的招待所里吧,那里也设置有餐厅。”
  甄玉:“既然是这样,我还是得抓紧时间现在就去车站买车票。(站起来,提上行李)你们忙吧。”
  女、男:“不客气,好走。”
  80、(甄玉回忆)新疆农垦总局(原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政工组办公室。上午。
  房间门口上方:悬挑一块“党委政工组”小扁牌。房间里,政工组石组长朱干事,两人正与甄玉交谈。
  朱干事:“你所要找的这个叫白惠玲的大学生,在我们农垦总局的备案花名册中并没有发现。估计有两种可能:其一,白惠玲确实不在我们这里;其二,她可能毕业离校时改名换姓了。”
  甄玉:“第二种可能性大。能不能麻烦你们查查个人档案。”
  石组长:“同志呀(对甄玉),近几年先后分配到我们农垦局范围的大学生有万余人。他们的个人档案,一律都在下面各农垦分局,也就是原先的各专业师。比如农一师、牧二师什么的。师级单位很多,地域辽阔,为你的私人关系而一个师一个师的,一份档案一份档案的去查找一个叫白惠玲的人,甚至是原先在校时叫白惠玲,到农垦局报到时已不叫白惠玲的人,那得跑几千公里的路,查几万份个人资料,这在人力、物力和时间上都是办不到的。”
  甄玉:“那么,如果不是个人私事,而是因重大公事非找这个不可,又怎么办呢?”
  石组长:“那就要看什么样的重大公事了。”
  朱干事:“(接着解释)比如说要选调某一个同志到某一个好地方、好单位工作,或者为某一同志本人或亲友平反冤假错案,那么即使总局备案名单中查不到,也会以发到营连级基层的通知这一方式,向全体人员宣读。但是,如果是为了调查某位同志亲友或同学、同事的问题而找证人证词,那连接待也不会接待的。”
  甄玉:“(点头会意)我懂了。”
  石组长:“刚才朱干事讲的对外来专案人员取证问题,上星期在某农垦师就发生过不予接待配合的问题。当时我到那里办事,正好在现场。(回忆)。
  81、(石组长回忆)某农垦师的苗政委办公室。
  苗政委、石组长正与某省省级专案组外调人员对话。
  大家都站着。
  外调人员甲:“(将介绍信递给苗政委)这是我们的介绍信。”
  苗政委:“(接过介绍信看了看后摇头问)你们二位是省级专案组的?”
  外调的两人均频频点头:“是的、是的。”
  苗政委:“坐,请坐。”
  外调的甲、乙二人以及石组长均坐下后,苗政委自己也坐了下来。
  苗政委:“你们省级专案组怎么专到我们这里来了。”
  甲 :“(含笑)是这样……我们要找的在你们这里的这个人,他的父亲曾是我省最大‘走资派’搞地下工作时的直接下级。”
  苗政委:“他们父子俩都在我们这里吗?”
  甲:“不、不。他的父亲在别的地方。”
  苗政委:“那不就到别的地方找他的父亲呀。”
  乙:“问题是,他的父亲已经死了。”
  苗政委:“父亲死了,揭发问题的责任就落在儿子身上,难道这种情况也能继承吗?”
  甲:“苗政委还没有理解我们的意思。我们是这样考虑的,有些历史上的事,在一个家庭里,很有可能父亲会对儿子讲到一些的。”
  苗政委:“(连忙摆手)别多解释了,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接待(摆摆手)。”
  乙:“(着急地)你不能以这种态度对待专案调查。”
  苗政委:“怎么啦?”
  甲:“要是有关上级部门知道你是这种政治表现,真担心你会被定为‘反革命’。”
  苗政委:“嘿!这类的‘反革命’帽子我早就享用过。延安整风时,恐怕你们俩都还没出生呢。1940年,我在上海读大学,还未毕业,在地下党的启发教育和协助下,我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不到两年,开始整风。整风对当时的革命形势是非常必要的,整顿党的作风、学风、文风,要不是整一整这三风,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就不会那么顺利。然而,一段时间‘整风’变成 了‘整人’。和有的投奔革命的青年所遭受的不幸一样,我也被整成投机革命的反革命分子。”
  石组长:“(插话)天啦,放弃优越的大学不读,为革命从上海前往延安,反倒诬为‘投机革命’,那才真会把人气死呢!”
  苗政委:“可不是吗(对两外调人员)也有人象你们刚才唬我一样,对我大吼:‘你不交代,就押到群众大会上斗争’。我当然不服气,于是斗胆去找毛主席。”
  石组长:“毛主席知道了?”
  苗政委:“毛主席没有亲自听我申诉,但我想他应该是知道了,因为我很快就获得解脱。整风运动一结束,我就坚决要求上前线,于是被派往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某部担任营教导员。”
  石组长:“(面对两外调人员)别以为苗政委当年仅是一介书生,一上前线,他一人就捅死几个日本鬼子,当然自己也受了伤。”
  苗政委:“(右手绕着脖子指向左肩背)左后肩背挨了日寇一刺刀,现在仍有较深伤痕。”(回忆毕)
  82、(甄玉回忆)新疆农垦总局,党委政工组办公室。上午。
  石组长讲毕,朱干事对甄玉抱憾:
  “情况就是这样,你看着办吧。”
  甄玉欲说话,忽然随着“石组长”的一声呼唤,进来一位女同志。
  她身着没有帽徽、领章的陆军服,显然是农垦职工。
  石组长:“(缓步招呼该女同志)你还有事吗?(又指向甄玉介绍)这位海军女同志从远道而来,我们正在谈件事。”
  甄玉与该女同志不约而同地走向对方握手互致问候。
  女同志:“你好,辛苦了。第一次来新疆吧?“
  甄玉:“确系第一次。你们长期在这儿工作,更加辛苦。”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看江湖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编剧
    迪接送
  • 编剧
    疏涵衍
  • 编剧
    庆婉柔
  • 其他
    pet
  • 学生
    孙迎光
  • 学生
    洋葱哥
  • 导演
    lit
  • 学生
    Bet
共有 1 个评论
半城烟沙   四川成都  2017/5/13 13:07:32 
恩,除了对话还是对话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5号)
      *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草莽时代(爱情, 都市, 商战)
天地同心(主旋律)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红伤(主旋律)
倾世公主(爱情, 古装)
春天在哪里(爱情, 都市, 家庭)
梅花香自苦寒来(爱情)

同类最新作品

草莽时代(爱情, 都市, 商战)
春天在哪里(爱情, 都市, 家庭)
太行女人(爱情, 农村, 家庭)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我想为你唱首歌(爱情, 都市)
琅琊榜外传之风雨江山(爱情, 古装, 军事)
沉睡者计划(爱情, 军事)
南侨抗日风云(主旋律, 谍战, 军事)

同类随机作品

中国往事(主旋律, 军事)
喋血浮浪营(主旋律, 军事)
南侨抗日风云(主旋律, 谍战, 军事)
终极追匪(主旋律, 动作, 军事)
百万大移民(主旋律)
乱世风情(爱情, 古装)
大梁·傅氏美人传(爱情, 动作, 古装)
翡翠情绿色梦(主旋律, 农村)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