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6150
成片时长:约54分钟
阅读:1638
发表:2022/7/10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24集
1
…
23
24
25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叶娘温:云烟,你怎如此打扮?
云烟:奴婢被做公的赶出门来,沦落街头,四处乞讨,却是丢了阿姐的脸。
叶娘温(叹口气):奴都已尽知。你随奴来吧。
云烟(左右看看):不知夫人?
叶娘温(叹口气):不必多问,且先离开这是非之地。
云烟:是了,奴婢遵命。
6、内 日 西捺钵阿保机的金帐
人物:韩延徽、阿保机、真如月
阿保机将一封书信递给韩延徽。韩延徽躬身接过书信阅读。
阿保机:怎样,高见是什么韩大王?
韩延徽(连忙起身):大汗如此称呼,延徽愧不敢当。
阿保机:不必谦虚。过分谦虚了就是你们汉人。现在明明我的南院大王是你,又有什么不敢当你。
韩延徽:虽则如此,只是……
阿保机(打断):好吧,对这封信的看法说说你。
韩延徽:臣以为,不妨一试。
阿保机:哦?说来听听。
韩延徽:大汗可派一支兵马,袭扰云州一带,声援朱梁。若朱梁果然给大汗进贡,大汗也可攻打云州,试试臣这段时间操练的攻城之术。
阿保机:嗯,韩大王见解正好不谋而合与我。也是觉得先试试本可汗,看看诚意如何的朱梁。
韩延徽:朱梁与李晋形同水火,臣以为此乃大汗从中取利的机会,大王不可轻易放过。
阿保机:嗯,如何做才好觉得你?
韩延徽:大汗军马到了云州,晋国上下必然震动,臣料定晋王必然修书责问,甚或领兵前来抵抗。如此,则大汗便可将朱梁谋划告知李存勖,却看他如何行动。
阿保机(眉头一皱):说错了话的韩大王。与盟约的朱晃,怎能告诉晋国是本可汗?
韩延徽(笑):大汗,其实纵然您不说,李存勖也能猜个八九分,倒不如坦诚相告,以示光明磊落。然后看晋国如何表现?若晋国主动送上财物,大汗便可笑纳,之后退兵。
阿保机(哈哈大笑):好法子,若来信责问是朱梁,便不理睬他。若他花钱很多给我,则可再度兴兵南下。是吧?
韩延徽:臣目前也只想到这些,按中原谋略,此乃挟晋以制梁,挟梁以制晋之策,所谓梁晋相争,契丹获利。如今大汗已经洞悉臣的谋划,臣也不多说了,至于将来事态发展如何,到时候再随机应变就可以了。
阿保机点头(呵呵大笑):,这谋略不错的南院大王。现在还就希望晋梁两家一直这么争斗下去给本可汗,还真怕他们两家如果灭了一家,我利益便会受损契丹。
韩延徽:臣以为,如今虽然晋国稍弱,但也不至于立刻被灭,故不妨先南下晋国,威吓李存勖,获取实利。若将来朱梁太强,则可援晋。
阿保机(点头):既如此,这次南下云州,二万兵马便给你,即刻攻打晋国。
韩延徽:可汗,这却不妥。只因延徽毕竟是汉人,是外来之人,中原称为客卿。谋划国事、尽职进谏则可,军权不可授予客卿,须由本族人掌管,所谓疏不间亲,此乃规矩。
阿保机(笑):莫非你,也信不过自己你?
韩延徽:臣对大汗赤胆忠心,自然信得过。不过法规不可因人而异,故此,不能由延徽率领大军南下。再说契丹虎狼之师,延徽也统辖不了。
阿保机:嗯,汉人你们,对于领兵打仗还是其次,倒是这个兵权,看得比命还重。
韩延徽:大汗,中原古今人主,莫不如此。
阿保机(笑):也罢,我便让真如月随你前往。有了公主在军中,料想再无人什么闲话了。
韩延徽(辩解):大汗,臣与公主,也不过是朋友往来罢了。
阿保机(点头):做朋友还是做什么,自有分寸的公主,做父亲的我,并不干涉她。放心吧你,不论如何发展关系的你们,都不会影响对你的信任是本可汗。
韩延徽:大汗对臣,真正恩重于山。只是契丹各部人多口杂……
阿保机(摆摆手):没关系的,人多口杂由他们。听得下去你,便不必理睬。若是听不下去,那个杀了饶舌的,今后就不会再来胡乱议论了的他。
韩延徽:若是契丹人,臣恐怕不好因此杀人。
阿保机:没事的,本可汗只要不怪罪你,谁敢多话?而且,呵呵,韩大王,杀人之后,效果不错,除了不再啰嗦的死人,活着的人也不多嘴啦。
韩延徽低头笑笑。
7、内 日 流霜殿
人物:李九娘、李存勖、黄四娘
王后与李存勖谈话,桌上摆着精美点心,李存勖手中拿着一杯酒在慢品。
王后:大王毕竟心慈宽仁,竟然饶了那叶娘温的性命,只不知人家是否肯放过大王?
李存勖:温儿临走前倒是说要取寡人性命,九娘也听闻了?咳咳,她乃是泄愤之语,倒是不必当真。
王后(叹息):对你的青梅竹马,大王自然有所牵挂,故此总是下不得手,是吧?
李存勖:什么青梅竹马,不过少年旧事,九娘怎能当真?
王后:少年旧事,才最是萦绕心魂,挥之不去呀。
李存勖笑:九娘笑了,总之一个弱女子,放了她,也显出寡人的王者气度嘛。
王后(微哂):弱女子?大王可知有的女子疯狂起来,丝毫不让须眉?比如喝酒,都说女人酒量小,但听当年先王就喝不过母妃。
李存勖(摇手):总之不足为虑,九娘不必多心。倒是你既然听了明政殿始末,当知孟氏当时还提起了那个无头贴。
王后(有点着急):那孟氏无中生有、口出秽言,与市井泼妇何异!听说大王居然还将她安葬?臣妾倒觉得该让她死无葬身之地才对。
李存勖(摇摇头):洞房当日那个无头帖子,如今总算水落石出了。只是她这么一叫喊,寡人的名头,也算是……哎。
王后(微笑):臣妾自当为大王名头着想,故此还想派四娘寻得叶娘温,送她些银两,也算是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李存勖:多亏九娘提醒,这一层寡人倒是忽略了。只是,阿姐可能已然离开太原了吧?现在不知何处寻她呢。
王后:这一层,大王却不须顾虑了,此等小事,四娘自然做得。四娘去寻到她后,便送她二百贯钱,也算她有个依托,她若是个晓事的人,便该今后感念大王一生。
黄四娘:奴婢明白。
李存勖:这笔钱,也算是九娘给她的嫁妆啦。
王后:难得大王还在顾虑她的婚姻,倒不如索性纳了做个侧妃,岂不是求仁得仁。
李存勖(微笑):九娘却是说耍,如今她乃叛臣家属,如何勾得进宫。
王后:所以臣妾为大王可惜呢。
王后看着李存勖。
李存勖笑着:九娘赠她二百贯,她倒是有钱了。可是寡人这府库空虚,却不知寻谁来做个恩公?
王后(微笑):大王这国库度支浩大,妾身那点体己碎银,只怕如石沉大海,焉能得够。
李存勖(叹息):自然不能指望九娘的体己碎银……唉,九娘,如今朱梁胆寒,四境平安,寡人若趁此机会前去寻宝,不知如何?
王后(微笑):那便让四娘寻了叶娘温前来,陪同大王一起去寻宝,却不是好?
李存勖:啊呀,寡人如此忘事!藏宝图还在阿姐那里呢!如何是好?
王后:在叶娘温那里?
李存勖:是啊。昔年水利师父过世,传了半幅藏宝图,当时便留在了她那里。近日来事务缠身,竟然忘了将图讨回。叶娘温如今下落不明,如何是好?
王后:那便是四娘寻着了她之后,讨回藏宝图,再给她银两。
李存勖:她如今负气离开,也不知是否肯受施舍?
王后:她倒是有不要施舍的骨气,只可惜她腹内饥饿争不了气。
王后说完和黄四娘都笑了起来。
李存勖(放下酒杯):她若不肯交出图来,又当如何?
王后:这更好办,四娘本就擅长刀剑说话。
李存勖:不可孟浪。
王后(微笑):大王莫要着急,臣妾也只是与大王做耍而已。
李存勖:寻宝乃大事,并非玩耍。
王后(正色):大王道是大事,不知此事可比得了山河社稷?如今你乃是晋王身份,一言一行莫不牵动三晋。如此孤身犯险,即令全身而退,群臣闻之,当何以看待其君?何况上方山深入幽燕,刘守光若知此事,大王岂能平安回返太原?
李存勖(笑):九娘提起刘守光……
王后(疑惑):大王怎么吞吞吐吐的?
李存勖:呵呵,寡人忽然想起幽州那荣夫人,果然美貌惊人。
王后:大王想什么尽管直说,臣妾也非醋坛子,莫非大王称赞一个妇女,臣妾便会大闹宫闱?臣妾可没那么小家子气。大王,那荣夫人美貌,却又怎地?
李存勖:当年我与温儿在幽州,全是那荣夫人用心,故此才得以平安返回太原。如今想来,既然荣夫人还在幽州,寡人去上方山,当无危险。
王后(忍俊不禁):大王是拿臣妾做耍,还是自己就是孩儿想法?
李存勖(纳闷):却又怎地?
王后(连连摇头):大王一定是与臣妾说笑。
李存勖:那荣夫人当初能将阿姐与寡人救出幽州,如今为何不能?如何便是小儿想法?
王后(苦笑):只是臣妾不懂,大王为何放着安安稳稳、一呼百应、威风八面的晋王不当,非要去做楚囚让人搭救?莫非是受人恩惠、被人搭救有瘾不成!普天下哪有这样的人?臣妾可谓是百思不得其解。
李存勖:你不是说寡人去寻宝,会被刘守光劫持吗?
王后:臣妾说个正经话,大王若是一定要去上方山寻宝探险,那么第一,大王没了藏宝图,怎能找到宝藏?第二,很有可能被刘守光擒获,这便毁了河东乃至大唐复辟的最后希望。
李存勖呆呆看着殿顶。
王后(微笑):大王有了侯氏,那夹寨夫人,却还惦记荣夫人?
李存勖(随口):侯氏,她不是来拜见九娘了吗?
王后:是啊,冰雪聪明又漂亮大方,难怪大王魂绕梦萦。
李存勖:魂牵梦萦,倒也未必。不过她乃是夹寨之战的纪念啊!寡人初次出征,大破朱贼,李亚子之名从此响亮。故此寡人将她留在宫中,倒也不全是为了她容貌。二破朱梁五路围攻,侯氏陪伴寡人出征,也出力不少呢。
王后:然而大王毕竟没给她一个名分?
李存勖:先王留下的三支箭,至今一支也未归还,寡人为此可谓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哪里顾及给她什么名分。
王后:大王既然命妾打理后宫,故此大王未做的,臣妾也就自行其是,将侯氏封为汧国夫人了。先斩后奏,还请大王恕罪。
李存勖:九娘深得寡人之意,竟然帮寡人做了此事,该当封赏,何罪之有?只是封为国夫人,是否有些过头?
王后:臣妾已经当她面说过了。大王若不情愿,自可改易。
李存勖(笑):寡人也只是说说罢了,总不成九娘封了汧国夫人,寡人又不许?改日正式册封,也就是了。对了,以前不是还有一个虢国夫人吗?那首诗怎么说的?
王后微笑:是张祜的集灵台吧?
李存勖:九娘能唱?
王后:臣妾试试看。
王后(站起来唱):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秋彤几人连忙喝彩。
李存勖笑着点头,叹口气。
李存勖:如听仙乐耳暂明啊。
王后:大王说的是真的吗?
李存勖:当然。只是这虢国夫人,似乎有些张狂,令人不屑一顾。
王后:大王此话说的。大唐贵族妇女,人人皆敢作为,大王为何不屑一顾?
李存勖:她并非玄宗皇帝嫔妃,而是贵妃的三阿姐,怎可去承主恩?况且还骑马入宫,不讲规矩嘛。
王后:是啊,前有虢国夫人承主恩,今后汧国夫人承主恩,但愿她不要骑马入宫门。
李存勖张口结舌,苦笑。
李存勖:九娘所言有理,寡人一定命她遵守规矩。
王后:倒不必事事都要大王亲自过问,此事若是大王放心,臣妾自可料理得。
云烟:奴婢被做公的赶出门来,沦落街头,四处乞讨,却是丢了阿姐的脸。
叶娘温(叹口气):奴都已尽知。你随奴来吧。
云烟(左右看看):不知夫人?
叶娘温(叹口气):不必多问,且先离开这是非之地。
云烟:是了,奴婢遵命。
6、内 日 西捺钵阿保机的金帐
人物:韩延徽、阿保机、真如月
阿保机将一封书信递给韩延徽。韩延徽躬身接过书信阅读。
阿保机:怎样,高见是什么韩大王?
韩延徽(连忙起身):大汗如此称呼,延徽愧不敢当。
阿保机:不必谦虚。过分谦虚了就是你们汉人。现在明明我的南院大王是你,又有什么不敢当你。
韩延徽:虽则如此,只是……
阿保机(打断):好吧,对这封信的看法说说你。
韩延徽:臣以为,不妨一试。
阿保机:哦?说来听听。
韩延徽:大汗可派一支兵马,袭扰云州一带,声援朱梁。若朱梁果然给大汗进贡,大汗也可攻打云州,试试臣这段时间操练的攻城之术。
阿保机:嗯,韩大王见解正好不谋而合与我。也是觉得先试试本可汗,看看诚意如何的朱梁。
韩延徽:朱梁与李晋形同水火,臣以为此乃大汗从中取利的机会,大王不可轻易放过。
阿保机:嗯,如何做才好觉得你?
韩延徽:大汗军马到了云州,晋国上下必然震动,臣料定晋王必然修书责问,甚或领兵前来抵抗。如此,则大汗便可将朱梁谋划告知李存勖,却看他如何行动。
阿保机(眉头一皱):说错了话的韩大王。与盟约的朱晃,怎能告诉晋国是本可汗?
韩延徽(笑):大汗,其实纵然您不说,李存勖也能猜个八九分,倒不如坦诚相告,以示光明磊落。然后看晋国如何表现?若晋国主动送上财物,大汗便可笑纳,之后退兵。
阿保机(哈哈大笑):好法子,若来信责问是朱梁,便不理睬他。若他花钱很多给我,则可再度兴兵南下。是吧?
韩延徽:臣目前也只想到这些,按中原谋略,此乃挟晋以制梁,挟梁以制晋之策,所谓梁晋相争,契丹获利。如今大汗已经洞悉臣的谋划,臣也不多说了,至于将来事态发展如何,到时候再随机应变就可以了。
阿保机点头(呵呵大笑):,这谋略不错的南院大王。现在还就希望晋梁两家一直这么争斗下去给本可汗,还真怕他们两家如果灭了一家,我利益便会受损契丹。
韩延徽:臣以为,如今虽然晋国稍弱,但也不至于立刻被灭,故不妨先南下晋国,威吓李存勖,获取实利。若将来朱梁太强,则可援晋。
阿保机(点头):既如此,这次南下云州,二万兵马便给你,即刻攻打晋国。
韩延徽:可汗,这却不妥。只因延徽毕竟是汉人,是外来之人,中原称为客卿。谋划国事、尽职进谏则可,军权不可授予客卿,须由本族人掌管,所谓疏不间亲,此乃规矩。
阿保机(笑):莫非你,也信不过自己你?
韩延徽:臣对大汗赤胆忠心,自然信得过。不过法规不可因人而异,故此,不能由延徽率领大军南下。再说契丹虎狼之师,延徽也统辖不了。
阿保机:嗯,汉人你们,对于领兵打仗还是其次,倒是这个兵权,看得比命还重。
韩延徽:大汗,中原古今人主,莫不如此。
阿保机(笑):也罢,我便让真如月随你前往。有了公主在军中,料想再无人什么闲话了。
韩延徽(辩解):大汗,臣与公主,也不过是朋友往来罢了。
阿保机(点头):做朋友还是做什么,自有分寸的公主,做父亲的我,并不干涉她。放心吧你,不论如何发展关系的你们,都不会影响对你的信任是本可汗。
韩延徽:大汗对臣,真正恩重于山。只是契丹各部人多口杂……
阿保机(摆摆手):没关系的,人多口杂由他们。听得下去你,便不必理睬。若是听不下去,那个杀了饶舌的,今后就不会再来胡乱议论了的他。
韩延徽:若是契丹人,臣恐怕不好因此杀人。
阿保机:没事的,本可汗只要不怪罪你,谁敢多话?而且,呵呵,韩大王,杀人之后,效果不错,除了不再啰嗦的死人,活着的人也不多嘴啦。
韩延徽低头笑笑。
7、内 日 流霜殿
人物:李九娘、李存勖、黄四娘
王后与李存勖谈话,桌上摆着精美点心,李存勖手中拿着一杯酒在慢品。
王后:大王毕竟心慈宽仁,竟然饶了那叶娘温的性命,只不知人家是否肯放过大王?
李存勖:温儿临走前倒是说要取寡人性命,九娘也听闻了?咳咳,她乃是泄愤之语,倒是不必当真。
王后(叹息):对你的青梅竹马,大王自然有所牵挂,故此总是下不得手,是吧?
李存勖:什么青梅竹马,不过少年旧事,九娘怎能当真?
王后:少年旧事,才最是萦绕心魂,挥之不去呀。
李存勖笑:九娘笑了,总之一个弱女子,放了她,也显出寡人的王者气度嘛。
王后(微哂):弱女子?大王可知有的女子疯狂起来,丝毫不让须眉?比如喝酒,都说女人酒量小,但听当年先王就喝不过母妃。
李存勖(摇手):总之不足为虑,九娘不必多心。倒是你既然听了明政殿始末,当知孟氏当时还提起了那个无头贴。
王后(有点着急):那孟氏无中生有、口出秽言,与市井泼妇何异!听说大王居然还将她安葬?臣妾倒觉得该让她死无葬身之地才对。
李存勖(摇摇头):洞房当日那个无头帖子,如今总算水落石出了。只是她这么一叫喊,寡人的名头,也算是……哎。
王后(微笑):臣妾自当为大王名头着想,故此还想派四娘寻得叶娘温,送她些银两,也算是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李存勖:多亏九娘提醒,这一层寡人倒是忽略了。只是,阿姐可能已然离开太原了吧?现在不知何处寻她呢。
王后:这一层,大王却不须顾虑了,此等小事,四娘自然做得。四娘去寻到她后,便送她二百贯钱,也算她有个依托,她若是个晓事的人,便该今后感念大王一生。
黄四娘:奴婢明白。
李存勖:这笔钱,也算是九娘给她的嫁妆啦。
王后:难得大王还在顾虑她的婚姻,倒不如索性纳了做个侧妃,岂不是求仁得仁。
李存勖(微笑):九娘却是说耍,如今她乃叛臣家属,如何勾得进宫。
王后:所以臣妾为大王可惜呢。
王后看着李存勖。
李存勖笑着:九娘赠她二百贯,她倒是有钱了。可是寡人这府库空虚,却不知寻谁来做个恩公?
王后(微笑):大王这国库度支浩大,妾身那点体己碎银,只怕如石沉大海,焉能得够。
李存勖(叹息):自然不能指望九娘的体己碎银……唉,九娘,如今朱梁胆寒,四境平安,寡人若趁此机会前去寻宝,不知如何?
王后(微笑):那便让四娘寻了叶娘温前来,陪同大王一起去寻宝,却不是好?
李存勖:啊呀,寡人如此忘事!藏宝图还在阿姐那里呢!如何是好?
王后:在叶娘温那里?
李存勖:是啊。昔年水利师父过世,传了半幅藏宝图,当时便留在了她那里。近日来事务缠身,竟然忘了将图讨回。叶娘温如今下落不明,如何是好?
王后:那便是四娘寻着了她之后,讨回藏宝图,再给她银两。
李存勖:她如今负气离开,也不知是否肯受施舍?
王后:她倒是有不要施舍的骨气,只可惜她腹内饥饿争不了气。
王后说完和黄四娘都笑了起来。
李存勖(放下酒杯):她若不肯交出图来,又当如何?
王后:这更好办,四娘本就擅长刀剑说话。
李存勖:不可孟浪。
王后(微笑):大王莫要着急,臣妾也只是与大王做耍而已。
李存勖:寻宝乃大事,并非玩耍。
王后(正色):大王道是大事,不知此事可比得了山河社稷?如今你乃是晋王身份,一言一行莫不牵动三晋。如此孤身犯险,即令全身而退,群臣闻之,当何以看待其君?何况上方山深入幽燕,刘守光若知此事,大王岂能平安回返太原?
李存勖(笑):九娘提起刘守光……
王后(疑惑):大王怎么吞吞吐吐的?
李存勖:呵呵,寡人忽然想起幽州那荣夫人,果然美貌惊人。
王后:大王想什么尽管直说,臣妾也非醋坛子,莫非大王称赞一个妇女,臣妾便会大闹宫闱?臣妾可没那么小家子气。大王,那荣夫人美貌,却又怎地?
李存勖:当年我与温儿在幽州,全是那荣夫人用心,故此才得以平安返回太原。如今想来,既然荣夫人还在幽州,寡人去上方山,当无危险。
王后(忍俊不禁):大王是拿臣妾做耍,还是自己就是孩儿想法?
李存勖(纳闷):却又怎地?
王后(连连摇头):大王一定是与臣妾说笑。
李存勖:那荣夫人当初能将阿姐与寡人救出幽州,如今为何不能?如何便是小儿想法?
王后(苦笑):只是臣妾不懂,大王为何放着安安稳稳、一呼百应、威风八面的晋王不当,非要去做楚囚让人搭救?莫非是受人恩惠、被人搭救有瘾不成!普天下哪有这样的人?臣妾可谓是百思不得其解。
李存勖:你不是说寡人去寻宝,会被刘守光劫持吗?
王后:臣妾说个正经话,大王若是一定要去上方山寻宝探险,那么第一,大王没了藏宝图,怎能找到宝藏?第二,很有可能被刘守光擒获,这便毁了河东乃至大唐复辟的最后希望。
李存勖呆呆看着殿顶。
王后(微笑):大王有了侯氏,那夹寨夫人,却还惦记荣夫人?
李存勖(随口):侯氏,她不是来拜见九娘了吗?
王后:是啊,冰雪聪明又漂亮大方,难怪大王魂绕梦萦。
李存勖:魂牵梦萦,倒也未必。不过她乃是夹寨之战的纪念啊!寡人初次出征,大破朱贼,李亚子之名从此响亮。故此寡人将她留在宫中,倒也不全是为了她容貌。二破朱梁五路围攻,侯氏陪伴寡人出征,也出力不少呢。
王后:然而大王毕竟没给她一个名分?
李存勖:先王留下的三支箭,至今一支也未归还,寡人为此可谓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哪里顾及给她什么名分。
王后:大王既然命妾打理后宫,故此大王未做的,臣妾也就自行其是,将侯氏封为汧国夫人了。先斩后奏,还请大王恕罪。
李存勖:九娘深得寡人之意,竟然帮寡人做了此事,该当封赏,何罪之有?只是封为国夫人,是否有些过头?
王后:臣妾已经当她面说过了。大王若不情愿,自可改易。
李存勖(笑):寡人也只是说说罢了,总不成九娘封了汧国夫人,寡人又不许?改日正式册封,也就是了。对了,以前不是还有一个虢国夫人吗?那首诗怎么说的?
王后微笑:是张祜的集灵台吧?
李存勖:九娘能唱?
王后:臣妾试试看。
王后(站起来唱):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秋彤几人连忙喝彩。
李存勖笑着点头,叹口气。
李存勖:如听仙乐耳暂明啊。
王后:大王说的是真的吗?
李存勖:当然。只是这虢国夫人,似乎有些张狂,令人不屑一顾。
王后:大王此话说的。大唐贵族妇女,人人皆敢作为,大王为何不屑一顾?
李存勖:她并非玄宗皇帝嫔妃,而是贵妃的三阿姐,怎可去承主恩?况且还骑马入宫,不讲规矩嘛。
王后:是啊,前有虢国夫人承主恩,今后汧国夫人承主恩,但愿她不要骑马入宫门。
李存勖张口结舌,苦笑。
李存勖:九娘所言有理,寡人一定命她遵守规矩。
王后:倒不必事事都要大王亲自过问,此事若是大王放心,臣妾自可料理得。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