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5984
成片时长:约53分钟
阅读:1728
发表:2022/7/16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27集
1
…
26
27
28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27集 云州平叛
1、外 日 晋王宫前
人物:李九娘、真如月、李存璋
王后(含笑):公主当真现在就急着回草原吗?
真如月:既然晋王释放了我,我自然要立刻回到爹娘身边,这不是很正常吗?怎么,你和晋王两个,谁想反悔?
王后:晋王一言九鼎,怎会反悔!至于本宫,自然唯王命是遵,公主可谓多此一问。
真如月:那么你的意思是什么?
王后:不外乎是再问公主一次,果然无心与本宫做个姐妹吗?
真如月(笑了笑):我非常愿意和你做个好姐妹,不过,姐妹也不必朝夕相处吧?等我回到契丹,一定给娘娘来信慰问,将来逢年过节,阿妹都一定会给娘娘送上一份厚礼。怎么样,咱们这样做姐妹,不妥吗?
王后(微笑):好一张伶牙俐齿。
真如月:比不得娘娘能歌善舞。
王后(笑):好吧,既然你心意已决,本宫也不便远送,想来山高水长,自然还有相会之期。临别之时,再提醒公主一回,见了可汗,务必请他将来不要再对晋国动武。
真如月:晋国人的命是命,契丹人的命也是命啊!请王后娘娘放心,我回到父汗身边后,一定提醒他,除非晋国侵犯契丹,否则就不要向晋国用兵。如果父汗不听我的,我还可以让母后帮我一起劝说父汗。
王后(想了想):但愿公主说到做到。
乌云嘎(牵来骏马):公主请上马。
真如月敏捷上马,这时候李存璋赶来。
李存璋:公主且慢。
真如月看着李存璋,面色微变。
真如月:这位将军,你想干什么?
李存璋:大王吩咐,命某准备一百马军护送公主出境,故此请公主暂时歇息片刻。
真如月(松了口气):岂有此理!既然大王吩咐了,你们为什么不早做准备?非要本公主等待你调兵吗?乌云嘎,咱们先走。
两人纵马而去。
王后(摇摇头):李存璋,你又弄什么花样?
李存璋(拱手):娘娘,末将哪有这胆子为难契丹公主?
王后:莫非是大王又改了主意?
李存璋:大王想让契丹公主陪他去寻宝,不知算不算改了主意?
王后:为何要让她来陪同寻宝呢?
李存璋:这个末将不知。
王后(自语):契丹公主与宝藏,二者之间并无关联啊。哦,莫非还是那张图?
2、内 日 云州州府
人物:程阳庚、程阳辛
程阳辛兴冲冲走了进来。
程阳辛:大郎。
程阳庚(抬起眼看看他):有甚好事?
程阳辛:大郎猜得对,真乃凭空喜讯!大郎看过,是否大喜?
程阳辛将手中文书呈上,程阳庚接过来仔细看着。
程阳辛:如何?
程阳庚(想了想):二郎,你莫非这是天意?我们兄弟正要竖起反旗,就得了梁帝招安!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不成?
程阳辛:梁帝使者还说,若是大郎竖起反旗,他们立刻北上策应,并给白银二万两,充作军资。
程阳庚(笑):梁帝果然出手大方。
程阳辛:大郎如何决断?
程阳庚:南北夹攻,固然不差,只是我云州一路,兵微将寡,与梁帝大军北伐相比,实力悬殊,无法相提并论。将来若是论功行赏,只怕没我兄弟。
程阳辛:大郎如此说来,怎生是好?
程阳庚:若能将契丹引做后盾,还算可行。
程阳辛:大郎早说,那契丹公主,前日曾过了云州。
程阳庚:不是说她被大王擒拿了吗?
程阳辛:小弟也不知备细,只听 她说要前往契丹。
程阳庚:可惜未把她扣住,做个人质也好。
程阳辛:人质?
程阳庚:将她做个人质,那契丹大军,岂不乖乖做了某的后盾?
程阳辛:大郎好计较,小弟便去将她擒来。
程阳庚:不是已经返回草原了吗,如何擒拿?
程阳辛:好叫大郎得知,那契丹公主不知为何,又返回太原去了。想必不久还会回来,若她再过云州,却不手到擒来?
程阳庚:看来诸事都如此凑巧,此番大事必成!也罢,唤了梁帝使者前来,好生商议。
3、内 日 明政殿
人物:张承业、李存勖、真如月
张承业:大王,昔年汉朝文景之治,缘何而来?便是重视农桑之功啊!汉文帝在《劝农诏》里,即把农业称作天下之大本,认为民所恃以生也。
李存勖:他是最为重本轻末的。但是公公可知,古今世殊事异,不可混为一谈。寡人看来,末业既然能迅速聚财,远胜过农桑之力,为何要轻之抑之?这里头实在古怪。当今乱世,须得用最快速度积累国力,方能与朱梁斡旋,进而胜之、灭之,将先王令箭早日奉还。
张承业:大王,这末业虽能聚财,却散人心。试想百姓都去经商,致使农田荒芜……
内侍(来报):大王,真如月公主求见。
李存勖:却又古怪,她刚刚走了几日,怎地又回来了?莫非改变主意,想和寡人一同前去寻宝?
张承业:她或许有契丹的消息?
李存勖:先传她入见。
真如月(进入):晋王。
李存勖(笑):怎地,是想讨回藏宝图?或者,直接陪寡人一同前去寻宝?
真如月:且,不过是一张又小又破的地图,我才没有心思专门来讨。
李存勖:对你来没甚作用,对寡人来讲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你且说,为何要返回太原?
真如月:只是感念晋王不杀之恩,眼见晋国有难,故此特意前来通风报信。
李存勖:如此来说,寡人还要感谢公主的恩典了。
真如月:你不要讽刺我,我的确知道你的晋国大难临头。你只说听还是不听?
李存勖:且说。
真如月(看看张承业):此事极端机密,还请这位老人家回避。
李存勖(笑):这位老人家,乃是寡人的心腹之臣,名唤张承业。所有国家机密甚至寡人私事,他都可与其中,所以不必回避,公主直说便是。
真如月(看看张承业):那么晋王,本公主告诉你,你那云州不稳当了。
李存勖(不禁站了起来):怎么个不稳当?公主明说。
真如月:本公主发现,云州刺史程阳庚准备谋反了。
张承业(拱手):大王,老奴一向觉得,上回校场比武之后,程阳庚便……
李存勖(坐了下来):张公公,不必听风就是雨。且让真如月公主把话完。你想那谋反之事,何等机密?怎生公主路过一回云州,便知程阳庚阴谋?难道寡人的细作,都是些摆设不成?
张承业(转头去看真如月):大王说的是。不知公主如何得知他要造反?
真如月:不错,谋反之事,自然要极端隐秘。但是也不能相关之人都不知晓吧!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一个人起兵谋反吗?
李存勖:即便有人知晓,那也该是他极其亲近之人,不该是公主。
真如月(冷笑):你再糊涂,也该记得我是契丹公主吧?
李存勖:寡人天纵聪明,你怎敢说寡人糊涂?何况契丹公主与云州之间又会有何关系?
真如月:哼,说你糊涂你还不认。你想想看,云州若要叛乱,该找谁做靠山?
李存勖(一愣):公主是说,程阳庚勾结契丹叛乱?
真如月:喂,说话好听些啊,什么叫勾结?我父汗有没有答应?
李存勖:是啊,你家父汗,答应了吗?
张承业:请公主明确一下,你已经见到你家父汗了?在哪里见到的?莫非是你家父汗告诉你,程阳庚准备谋反?
李存勖:是啊,按照公主的行程推算,你应该还没有回到契丹的捺钵吧?那谁告诉你云州可能造反呢?
真如月:实话告诉你们,父汗为了救我,已经率大军到了云州!我虽然没有来得及见到父汗,但的确有人告诉我,程阳庚正在努力争取父汗的支持。怎么样,现在你相信了吗?
张承业:大王,契丹大军到了云州,程阳庚居然并不上报!老奴以为,公主所言,或许有些道理。
李存勖:张公公好不糊涂!你也不想想,程阳庚乃是三世老臣,岂肯背反?况且造反的理由,仅仅是比武失利?为了一次比武,甚至要压上自己的身家性命,这怎么值得?正常人都不会这样做的。公主,你说寡人会相信吗?
真如月:你,你就那么相信你的臣属?
李存勖:起码不能被外人说两句,寡人就动摇了对世代老臣的信心。
真如月(大怒):说了半天,原来因为我是外人!信不信由你,走了。
真如月气冲冲走出了明政殿。
张承业:大王,老奴以为,契丹公主所言,未必就全无道理。俗话无风不起浪嘛,比武失利,按理说程阳庚就该交出云州刺史的官印。他若因此造反,也不好说。故此老奴以为大王还是做个防范为好。
李存勖:云州自有细作在彼,若程阳庚果然有异动,寡人怎会丝毫不知?这契丹公主,想必是挑拨晋国的君臣关系,以此为契丹谋利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此乃基本道理,寡人相信程阳庚不会反。
张承业:大王自是光风霁月,王者风范。然而人心难测,老奴以为,还是多派人手事先调查,以免一旦有事,措手不及。况且契丹公主刚才说阿保机已到云州,怎么程阳庚并不上报?
李存勖(想了想):既如此,传源兄来一趟。
张承业:老奴领旨。
李存勖:且慢,郭安时的那契丹捐,是否已经偿还?
张承业(笑):这却尚未。
李存勖(皱眉):又是为何?
张承业:大王此番出战,虽然擒了契丹公主,然而又将她放了,并未得到一文赎金。至于其他军资,缴获有限,冲抵太原富室交纳的捐税之后,偿还本金尚且略有不足,比较先前所言获利一成,更是无从提起。故此元行钦也来问过,该当如何处置?
李存勖(摇头):这郭蛮子,却是害了寡人。
张承业:大王何出此言?
李存勖:张公公试想,人无信不立,况乎一国之君?言出必践,如白染皂,又何疑焉?
张承业:大王请恕老奴愚钝,不知大王这感慨由何而来?
李存勖:适才的契丹捐,便已忘却?
张承业:老奴自然知道正在议论契丹捐,但大王忽然说起信誉,老奴就糊涂了。这契丹捐里头,与大王的信誉有何关系?
李存勖:你可真是糊涂了。先前说好了要偿付一成利息,现在却怎样践行诺言?
张承业:大王所言更叫老奴糊涂,此战缴获不足,抵消人马嚼头、衣甲战损等项,能勉强凑够本金归还富室,已是天大侥幸,如何还要给他们分红一成!此事恕老奴无能为力。
李存勖(看着他的脸):果真无能为力?
张承业:不如大王招来元租庸使问上一回如何?或者便当是他们为国捐资,也无不可啊,大王。
李存勖:不可。若当初说好只是捐资抗敌,倒也无妨。当初说好战胜之后,许诺一成红利,岂可反悔?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张承业(想了想):大王讲究信义,老奴实在钦佩。老奴倒是有个计较:若是将来与契丹果然开了榷场,这榷场务,总需有人照料,是否便从这般富户中择其品行端正者,应了这个差使?
李存勖(摇头):这并非寡人本意。若依你之言,岂非官商勾结了?
1、外 日 晋王宫前
人物:李九娘、真如月、李存璋
王后(含笑):公主当真现在就急着回草原吗?
真如月:既然晋王释放了我,我自然要立刻回到爹娘身边,这不是很正常吗?怎么,你和晋王两个,谁想反悔?
王后:晋王一言九鼎,怎会反悔!至于本宫,自然唯王命是遵,公主可谓多此一问。
真如月:那么你的意思是什么?
王后:不外乎是再问公主一次,果然无心与本宫做个姐妹吗?
真如月(笑了笑):我非常愿意和你做个好姐妹,不过,姐妹也不必朝夕相处吧?等我回到契丹,一定给娘娘来信慰问,将来逢年过节,阿妹都一定会给娘娘送上一份厚礼。怎么样,咱们这样做姐妹,不妥吗?
王后(微笑):好一张伶牙俐齿。
真如月:比不得娘娘能歌善舞。
王后(笑):好吧,既然你心意已决,本宫也不便远送,想来山高水长,自然还有相会之期。临别之时,再提醒公主一回,见了可汗,务必请他将来不要再对晋国动武。
真如月:晋国人的命是命,契丹人的命也是命啊!请王后娘娘放心,我回到父汗身边后,一定提醒他,除非晋国侵犯契丹,否则就不要向晋国用兵。如果父汗不听我的,我还可以让母后帮我一起劝说父汗。
王后(想了想):但愿公主说到做到。
乌云嘎(牵来骏马):公主请上马。
真如月敏捷上马,这时候李存璋赶来。
李存璋:公主且慢。
真如月看着李存璋,面色微变。
真如月:这位将军,你想干什么?
李存璋:大王吩咐,命某准备一百马军护送公主出境,故此请公主暂时歇息片刻。
真如月(松了口气):岂有此理!既然大王吩咐了,你们为什么不早做准备?非要本公主等待你调兵吗?乌云嘎,咱们先走。
两人纵马而去。
王后(摇摇头):李存璋,你又弄什么花样?
李存璋(拱手):娘娘,末将哪有这胆子为难契丹公主?
王后:莫非是大王又改了主意?
李存璋:大王想让契丹公主陪他去寻宝,不知算不算改了主意?
王后:为何要让她来陪同寻宝呢?
李存璋:这个末将不知。
王后(自语):契丹公主与宝藏,二者之间并无关联啊。哦,莫非还是那张图?
2、内 日 云州州府
人物:程阳庚、程阳辛
程阳辛兴冲冲走了进来。
程阳辛:大郎。
程阳庚(抬起眼看看他):有甚好事?
程阳辛:大郎猜得对,真乃凭空喜讯!大郎看过,是否大喜?
程阳辛将手中文书呈上,程阳庚接过来仔细看着。
程阳辛:如何?
程阳庚(想了想):二郎,你莫非这是天意?我们兄弟正要竖起反旗,就得了梁帝招安!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不成?
程阳辛:梁帝使者还说,若是大郎竖起反旗,他们立刻北上策应,并给白银二万两,充作军资。
程阳庚(笑):梁帝果然出手大方。
程阳辛:大郎如何决断?
程阳庚:南北夹攻,固然不差,只是我云州一路,兵微将寡,与梁帝大军北伐相比,实力悬殊,无法相提并论。将来若是论功行赏,只怕没我兄弟。
程阳辛:大郎如此说来,怎生是好?
程阳庚:若能将契丹引做后盾,还算可行。
程阳辛:大郎早说,那契丹公主,前日曾过了云州。
程阳庚:不是说她被大王擒拿了吗?
程阳辛:小弟也不知备细,只听 她说要前往契丹。
程阳庚:可惜未把她扣住,做个人质也好。
程阳辛:人质?
程阳庚:将她做个人质,那契丹大军,岂不乖乖做了某的后盾?
程阳辛:大郎好计较,小弟便去将她擒来。
程阳庚:不是已经返回草原了吗,如何擒拿?
程阳辛:好叫大郎得知,那契丹公主不知为何,又返回太原去了。想必不久还会回来,若她再过云州,却不手到擒来?
程阳庚:看来诸事都如此凑巧,此番大事必成!也罢,唤了梁帝使者前来,好生商议。
3、内 日 明政殿
人物:张承业、李存勖、真如月
张承业:大王,昔年汉朝文景之治,缘何而来?便是重视农桑之功啊!汉文帝在《劝农诏》里,即把农业称作天下之大本,认为民所恃以生也。
李存勖:他是最为重本轻末的。但是公公可知,古今世殊事异,不可混为一谈。寡人看来,末业既然能迅速聚财,远胜过农桑之力,为何要轻之抑之?这里头实在古怪。当今乱世,须得用最快速度积累国力,方能与朱梁斡旋,进而胜之、灭之,将先王令箭早日奉还。
张承业:大王,这末业虽能聚财,却散人心。试想百姓都去经商,致使农田荒芜……
内侍(来报):大王,真如月公主求见。
李存勖:却又古怪,她刚刚走了几日,怎地又回来了?莫非改变主意,想和寡人一同前去寻宝?
张承业:她或许有契丹的消息?
李存勖:先传她入见。
真如月(进入):晋王。
李存勖(笑):怎地,是想讨回藏宝图?或者,直接陪寡人一同前去寻宝?
真如月:且,不过是一张又小又破的地图,我才没有心思专门来讨。
李存勖:对你来没甚作用,对寡人来讲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你且说,为何要返回太原?
真如月:只是感念晋王不杀之恩,眼见晋国有难,故此特意前来通风报信。
李存勖:如此来说,寡人还要感谢公主的恩典了。
真如月:你不要讽刺我,我的确知道你的晋国大难临头。你只说听还是不听?
李存勖:且说。
真如月(看看张承业):此事极端机密,还请这位老人家回避。
李存勖(笑):这位老人家,乃是寡人的心腹之臣,名唤张承业。所有国家机密甚至寡人私事,他都可与其中,所以不必回避,公主直说便是。
真如月(看看张承业):那么晋王,本公主告诉你,你那云州不稳当了。
李存勖(不禁站了起来):怎么个不稳当?公主明说。
真如月:本公主发现,云州刺史程阳庚准备谋反了。
张承业(拱手):大王,老奴一向觉得,上回校场比武之后,程阳庚便……
李存勖(坐了下来):张公公,不必听风就是雨。且让真如月公主把话完。你想那谋反之事,何等机密?怎生公主路过一回云州,便知程阳庚阴谋?难道寡人的细作,都是些摆设不成?
张承业(转头去看真如月):大王说的是。不知公主如何得知他要造反?
真如月:不错,谋反之事,自然要极端隐秘。但是也不能相关之人都不知晓吧!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一个人起兵谋反吗?
李存勖:即便有人知晓,那也该是他极其亲近之人,不该是公主。
真如月(冷笑):你再糊涂,也该记得我是契丹公主吧?
李存勖:寡人天纵聪明,你怎敢说寡人糊涂?何况契丹公主与云州之间又会有何关系?
真如月:哼,说你糊涂你还不认。你想想看,云州若要叛乱,该找谁做靠山?
李存勖(一愣):公主是说,程阳庚勾结契丹叛乱?
真如月:喂,说话好听些啊,什么叫勾结?我父汗有没有答应?
李存勖:是啊,你家父汗,答应了吗?
张承业:请公主明确一下,你已经见到你家父汗了?在哪里见到的?莫非是你家父汗告诉你,程阳庚准备谋反?
李存勖:是啊,按照公主的行程推算,你应该还没有回到契丹的捺钵吧?那谁告诉你云州可能造反呢?
真如月:实话告诉你们,父汗为了救我,已经率大军到了云州!我虽然没有来得及见到父汗,但的确有人告诉我,程阳庚正在努力争取父汗的支持。怎么样,现在你相信了吗?
张承业:大王,契丹大军到了云州,程阳庚居然并不上报!老奴以为,公主所言,或许有些道理。
李存勖:张公公好不糊涂!你也不想想,程阳庚乃是三世老臣,岂肯背反?况且造反的理由,仅仅是比武失利?为了一次比武,甚至要压上自己的身家性命,这怎么值得?正常人都不会这样做的。公主,你说寡人会相信吗?
真如月:你,你就那么相信你的臣属?
李存勖:起码不能被外人说两句,寡人就动摇了对世代老臣的信心。
真如月(大怒):说了半天,原来因为我是外人!信不信由你,走了。
真如月气冲冲走出了明政殿。
张承业:大王,老奴以为,契丹公主所言,未必就全无道理。俗话无风不起浪嘛,比武失利,按理说程阳庚就该交出云州刺史的官印。他若因此造反,也不好说。故此老奴以为大王还是做个防范为好。
李存勖:云州自有细作在彼,若程阳庚果然有异动,寡人怎会丝毫不知?这契丹公主,想必是挑拨晋国的君臣关系,以此为契丹谋利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此乃基本道理,寡人相信程阳庚不会反。
张承业:大王自是光风霁月,王者风范。然而人心难测,老奴以为,还是多派人手事先调查,以免一旦有事,措手不及。况且契丹公主刚才说阿保机已到云州,怎么程阳庚并不上报?
李存勖(想了想):既如此,传源兄来一趟。
张承业:老奴领旨。
李存勖:且慢,郭安时的那契丹捐,是否已经偿还?
张承业(笑):这却尚未。
李存勖(皱眉):又是为何?
张承业:大王此番出战,虽然擒了契丹公主,然而又将她放了,并未得到一文赎金。至于其他军资,缴获有限,冲抵太原富室交纳的捐税之后,偿还本金尚且略有不足,比较先前所言获利一成,更是无从提起。故此元行钦也来问过,该当如何处置?
李存勖(摇头):这郭蛮子,却是害了寡人。
张承业:大王何出此言?
李存勖:张公公试想,人无信不立,况乎一国之君?言出必践,如白染皂,又何疑焉?
张承业:大王请恕老奴愚钝,不知大王这感慨由何而来?
李存勖:适才的契丹捐,便已忘却?
张承业:老奴自然知道正在议论契丹捐,但大王忽然说起信誉,老奴就糊涂了。这契丹捐里头,与大王的信誉有何关系?
李存勖:你可真是糊涂了。先前说好了要偿付一成利息,现在却怎样践行诺言?
张承业:大王所言更叫老奴糊涂,此战缴获不足,抵消人马嚼头、衣甲战损等项,能勉强凑够本金归还富室,已是天大侥幸,如何还要给他们分红一成!此事恕老奴无能为力。
李存勖(看着他的脸):果真无能为力?
张承业:不如大王招来元租庸使问上一回如何?或者便当是他们为国捐资,也无不可啊,大王。
李存勖:不可。若当初说好只是捐资抗敌,倒也无妨。当初说好战胜之后,许诺一成红利,岂可反悔?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张承业(想了想):大王讲究信义,老奴实在钦佩。老奴倒是有个计较:若是将来与契丹果然开了榷场,这榷场务,总需有人照料,是否便从这般富户中择其品行端正者,应了这个差使?
李存勖(摇头):这并非寡人本意。若依你之言,岂非官商勾结了?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