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6281
成片时长:约54分钟
阅读:1767
发表:2022/7/28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29集
1
…
28
29
30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郭崇韬(笑):缓兵之计,怎是欺君?公公试想,若大王果然收了魏博后还想得起寻宝之事,便可请大王先攻打刘守光!大王要寻宝,总要肃清去路吧?再说灭燕乃是先王的一支令箭呢!这题目,大王须无法回避!如若灭了刘守光,下官觉得,倒真可让大王前往寻宝了。只是这收魏博、灭刘守光,两件大事下来,如何用不得三五年?某却不信那时候大王还惦念这虚无荒诞之事。
张承业(击掌):这两件大事能做成,莫说三五年,便是十年,也是先王庇佑啦!那时候取了河朔,收了幽州,黄河之北,皆归于晋国。大王若还是惦记寻宝,也该由他去了。
两人相视而笑。
10、内 日 流霜殿
人物:李九娘、张承业
王后:张公公,你等如此计较,大王怎会看不透?本宫所知,他可是玲珑七窍广有智谋。若他见魏博难以平定,比如费尽心力也只取了一个军州,他耐不住性子就去寻宝,又该如何是好?毕竟大王冒险之事也不为少,上回去云州平叛,不就是他单人独骑奏功?本宫觉得,你还是该与郭公再好生计议一回才好。
张承业(深深一躬):娘娘,说句实在话,老奴的主子,其实只有娘娘一人啊。
王后(愕然):公公此言何意?
张承业:娘娘容秉,老奴先前督师吐蕃却遭遇惨败,多蒙先帝赦免了老奴死罪,从那以后,老奴这残喘性命,便都归了先帝所有。如今先帝驾崩,老奴的性命,自然又全都归于娘娘所有了。
王后(点点头):这话头你已经说过的,为何今日又提起?莫非是老迈絮聒?
王后笑了起来。
张承业(正色):老奴之意,但凡娘娘所愿,老奴豁了性命也要做成。但凡娘娘所不乐见,老奴拼死也要阻挡。但若与娘娘无干,老奴又何必多事?
王后(皱眉):你到底想说什么?
张承业:娘娘明鉴,老奴之意,便是只有娘娘才是老奴的真正主子。至于他人安危,老奴并不担忧。直接点儿说,比如大王寻宝有了意外,是否可由娘娘行武后故事?
王后(吃了一惊):啊?你怎敢出此大逆不道的言语?
张承业:娘娘莫要错怪老奴,老奴只是为大唐复辟擘画而已。试想大王若扫平朱梁,是否会真心辅助李家子孙登基?此一层老奴委实没有把握。
王后想了想,点头叹息。
王后:这一层本宫亦无把握。
张承业:故此郭令公之言,老奴想来,不妨顺水推舟!若大王一定要冒险寻宝,万一有了闪失,娘娘便可当仁不让,做个女皇,却不爽快?
王后(腾地站起身来):你说本宫?
张承业:娘娘放心,老奴所言,只不过是百般无奈之下的最偶然情形而已。其实老奴以为,魏博之争,绝非朝夕可平之事。至于平定幽州,更要穷年累月,这两条下来,大王不经数载时光,怎能得手?
王后(坐了下来):那你还又对本宫说这一席话。
张承业:老奴把话说开:大王若肯循规蹈矩,平魏博、收幽州,然后寻宝,则数载时光少不了,那时候自可容他去做。大王若不听劝谏,再次单人独骑冒险,谁人能加阻拦?若果然失陷,甚或葬身荒山,此时便要娘娘……
张承业眼睛看向王后,没有再说下去。
王后呆呆想了一会儿,才摇摇头。
王后:还是不行,须得劝阻于他,不可甘冒风险。再者说,若他有了闪失,本宫腹内这小王子,岂不是成了遗腹子?
张承业:娘娘!大王行事风格,娘娘岂能不知!他听人劝吗?谁劝得住?若说小王子,正是娘娘今后继位之人啊。
王后(摇摇头):不是可以由两宫,甚至那个契丹公主相劝吗?
张承业:也不过是老奴和郭公的想法罢了,但以老奴所见,也未必劝得住。
王后:无论如何,总要阻拦。本宫这就去请来两宫太后太妃,请她们制止大王任意冒险。
张承业:娘娘且慢。大王已经说了,若是不能寻宝,他便不去平定魏博。
王后:区区魏博,让给朱梁却也无妨。
张承业:娘娘啊,晋梁争霸,晋胜方可复辟,梁胜则大唐沉沦永无翻身之日啦。
王后:住口!若他寻宝出了意外,本宫此生将何如之?
张承业(焦急):娘娘。
王后(冷笑):适才你一篇言语,不是唯本宫之命是从吗?
张承业叹口气,缓缓跪下。
张承业:娘娘,老奴言尽于此,既然娘娘以大王为第一要务,老奴这就陪娘娘去见两宫,劝大王莫要冒险。
王后看看张承业,想了半天。
王后:你且平身。
张承业(起身):娘娘。
王后坐了回去,又想了半晌。
王后(低声):果然天命所在,王躬自然无害。既有天命,又何须烦扰两宫前来主宰?
张承业(想想笑了):娘娘果然英明,老奴佩服。请娘娘先与大王说好,大王出征之时,暂由娘娘摄政,由李存璋辅佐娘娘,不知可否?
王后(犹豫):此事……摄政名义,过于招摇,不必再议。倒是说与大王,他出征之后,令大司空加意保护王宫,增派禁军。
张承业:老奴观司空之于大王,恰如老奴之于娘娘。
王后:你倒是看的仔细。不错,大司空就是大王手中刀剑,你是本宫的什么?
张承业:老奴自然不如大司空那般锐利,但老奴却能以柔克刚,可以做娘娘智囊、毒药,总之不论娘娘要老奴做什么,老奴便做个甚么。
王后(笑):那可辛苦你了。
张承业:老奴不敢言苦。
王后:那你看过此物,又是何意?
王后将真如月送来的如意弓交给张承业。
张承业:娘娘,老奴不知此物何来?
王后:那契丹公主送与本宫的礼物。
张承业:以弓箭做礼物,倒是粗鲁。不过也说明这公主胸无城府,老奴以为不必过虑。
王后:不必过虑?
张承业:若是妖术邪法,自当藏匿其术,暗地施行,又怎会公然送给娘娘?
王后(微微一笑):如今本宫身怀六甲,自然诸事担心。
张承业:娘娘有事,老奴义不容辞。
王后:若这契丹公主果然单纯,却又怕那汧国夫人,另生事端。
张承业(点头):汧国夫人此番并不随军出征,娘娘倒是可以点拨她一二。
王后:大王怎舍得不带她出征?莫非已有身孕?
张承业:老奴时时打探,应该尚无身孕。
王后(冷笑):如此甚好。宫里头有了本宫一个孕妇,已经昏天黑地,别人就不要来添乱了。对了,那紫茄花你可多送些去承香殿,省得那侯氏多生事端。
张承业:老奴遵旨。
王后:剂量把握好些,只要她怀不上就可以,别弄出性命,惹出麻烦来。
张承业:老奴定然不负娘娘慈爱之心。
11、外 日 贝州郊外晋军
人物:郭崇韬、李存勖
郭崇韬(纵马过来):大王。
李存勖(勒马):怎地?
郭崇韬:李公佺在前方求见。
李存勖:这李公佺也算是个传奇人物,想必有些本领。
郭崇韬:正是。能够将罗绍威视若无物,可称一时豪杰。然而他新败于梁军,此时来见,必有托请大王庇护之意。臣以为大王若收了牙兵,罗绍威必定与大王为敌,加上数万梁军相助,又要面临敌众我寡危局,一旦开战,甚是凶险。
李存勖(想了想):寡人并不想贸然开战。然而李公佺必须制服。
郭崇韬:臣冒昧,敢问大王准备如何行动?
李存勖:前面三里路有一村庄,名叫李官庄。安时让李公佺到李官庄候命,寡人稍后便到。
郭崇韬:臣遵旨。
12、内 夜 洛阳尚让府上
人物:朱晃、尚让、尚氏
朱晃(放下酒杯):你说的不错,朕和你们这帮老臣,的确来往少啦。
尚让笑着,击掌,尚氏带着几名舞女走上前舞了起来。
朱晃笑吟吟看着。
朱晃(对尚让):左手边那女子,色艺双全啊。
尚让:陛下,那正是微臣阿妹,欲要让她今晚给陛下侍寝的。
朱晃(笑):哦?如此凑巧?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朕正想找你索要此女来侍寝呢,原来竟然是令妹。
尚让:陛下光临寒舍,臣自然要事事想到,待得宴席散后,臣让。
朱晃站起身来:宴席已散。兴绪,你自回返,朕今晚便在尚让府里歇息。
李振点头退下。
尚让:陛下巡幸,皇恩浩荡。臣立即安排舍妹侍寝。
13、内 日 魏博镇帅府
人物:罗隐、罗绍威
罗隐:如今魏博精兵钱粮,俱都被信王索取,某以为梁帝之意不止在架空使相,实为夺取魏博。使相不可不防。
罗绍威(扔掉酒杯长叹):梁兵已入魏博,如今反客为主,予取予夺,某又为之奈何!唉,纵然聚魏博六州四十三县铁,亦难铸此大错。
罗隐:使相思虑深刻,真乃名言!但如今信王不仅借使相之危而入魏博,如今又挟牙兵叛军以自重,实则将梁朝势力强行介入魏博,真是豺狼未除,猛虎又至,如之奈何?
罗绍威将公文递给罗隐。
罗绍威:梁帝将魏博分做了魏博军、安国军两处。
罗隐(气愤):魏博六州,自古如此,梁帝怎可凭空分作两处?
罗绍威(叹口气):李公佺得为安国军节度使,自是心满意足。罗某这厢,能得魏博,已属非分啦。
罗隐:使相怎说非分?
罗绍威:你还没看出来吗?朝廷必命信王做新的魏博军节度使,然后调某入朝为官。
罗隐:使相不可。
罗绍威(摆摆手):有什么可或者不可,由得某吗!算了,昭谏先生!某也看明白啦,为人当识时务知进退,事既如此,只合安于天命吧。
小校(来报):使相,晋王大军已到李官庄。
罗绍威和罗隐对视一眼。
罗绍威:好个李存勖,不但鼻子很灵,手也伸得很长。
罗隐:晋兵来到,形势必然变化,使相不妨静观其变,不可忙着入朝。
罗绍威(深深叹口气):在某魏博,某却要静观其变!某只能隔岸观火!岂不谬哉?
罗隐:那么使相准备如何处置?
罗绍威(苦笑):其实先生所言乃是实情,某只是不忿而已。梁晋两家乃是两只大虫,某不过是条狗而已!纵欲相斗,无奈实力悬殊,怎么斗?
罗隐:那么使相?
罗绍威忽然转身看着罗隐。
罗绍威:对了,你适才信王挟牙兵以自重,那么本帅为何不能挟晋兵以自重?
罗隐吃惊地看着他。
罗绍威:只能烦请先生,前往晋军,见了晋王,便说若他助某灭了李公佺,某的魏博六州今后只唯晋王之马首是瞻。
罗隐(击掌):使相好计较!举魏博投晋,不但保全了魏博六州,还除掉了骄狂牙兵。
张承业(击掌):这两件大事能做成,莫说三五年,便是十年,也是先王庇佑啦!那时候取了河朔,收了幽州,黄河之北,皆归于晋国。大王若还是惦记寻宝,也该由他去了。
两人相视而笑。
10、内 日 流霜殿
人物:李九娘、张承业
王后:张公公,你等如此计较,大王怎会看不透?本宫所知,他可是玲珑七窍广有智谋。若他见魏博难以平定,比如费尽心力也只取了一个军州,他耐不住性子就去寻宝,又该如何是好?毕竟大王冒险之事也不为少,上回去云州平叛,不就是他单人独骑奏功?本宫觉得,你还是该与郭公再好生计议一回才好。
张承业(深深一躬):娘娘,说句实在话,老奴的主子,其实只有娘娘一人啊。
王后(愕然):公公此言何意?
张承业:娘娘容秉,老奴先前督师吐蕃却遭遇惨败,多蒙先帝赦免了老奴死罪,从那以后,老奴这残喘性命,便都归了先帝所有。如今先帝驾崩,老奴的性命,自然又全都归于娘娘所有了。
王后(点点头):这话头你已经说过的,为何今日又提起?莫非是老迈絮聒?
王后笑了起来。
张承业(正色):老奴之意,但凡娘娘所愿,老奴豁了性命也要做成。但凡娘娘所不乐见,老奴拼死也要阻挡。但若与娘娘无干,老奴又何必多事?
王后(皱眉):你到底想说什么?
张承业:娘娘明鉴,老奴之意,便是只有娘娘才是老奴的真正主子。至于他人安危,老奴并不担忧。直接点儿说,比如大王寻宝有了意外,是否可由娘娘行武后故事?
王后(吃了一惊):啊?你怎敢出此大逆不道的言语?
张承业:娘娘莫要错怪老奴,老奴只是为大唐复辟擘画而已。试想大王若扫平朱梁,是否会真心辅助李家子孙登基?此一层老奴委实没有把握。
王后想了想,点头叹息。
王后:这一层本宫亦无把握。
张承业:故此郭令公之言,老奴想来,不妨顺水推舟!若大王一定要冒险寻宝,万一有了闪失,娘娘便可当仁不让,做个女皇,却不爽快?
王后(腾地站起身来):你说本宫?
张承业:娘娘放心,老奴所言,只不过是百般无奈之下的最偶然情形而已。其实老奴以为,魏博之争,绝非朝夕可平之事。至于平定幽州,更要穷年累月,这两条下来,大王不经数载时光,怎能得手?
王后(坐了下来):那你还又对本宫说这一席话。
张承业:老奴把话说开:大王若肯循规蹈矩,平魏博、收幽州,然后寻宝,则数载时光少不了,那时候自可容他去做。大王若不听劝谏,再次单人独骑冒险,谁人能加阻拦?若果然失陷,甚或葬身荒山,此时便要娘娘……
张承业眼睛看向王后,没有再说下去。
王后呆呆想了一会儿,才摇摇头。
王后:还是不行,须得劝阻于他,不可甘冒风险。再者说,若他有了闪失,本宫腹内这小王子,岂不是成了遗腹子?
张承业:娘娘!大王行事风格,娘娘岂能不知!他听人劝吗?谁劝得住?若说小王子,正是娘娘今后继位之人啊。
王后(摇摇头):不是可以由两宫,甚至那个契丹公主相劝吗?
张承业:也不过是老奴和郭公的想法罢了,但以老奴所见,也未必劝得住。
王后:无论如何,总要阻拦。本宫这就去请来两宫太后太妃,请她们制止大王任意冒险。
张承业:娘娘且慢。大王已经说了,若是不能寻宝,他便不去平定魏博。
王后:区区魏博,让给朱梁却也无妨。
张承业:娘娘啊,晋梁争霸,晋胜方可复辟,梁胜则大唐沉沦永无翻身之日啦。
王后:住口!若他寻宝出了意外,本宫此生将何如之?
张承业(焦急):娘娘。
王后(冷笑):适才你一篇言语,不是唯本宫之命是从吗?
张承业叹口气,缓缓跪下。
张承业:娘娘,老奴言尽于此,既然娘娘以大王为第一要务,老奴这就陪娘娘去见两宫,劝大王莫要冒险。
王后看看张承业,想了半天。
王后:你且平身。
张承业(起身):娘娘。
王后坐了回去,又想了半晌。
王后(低声):果然天命所在,王躬自然无害。既有天命,又何须烦扰两宫前来主宰?
张承业(想想笑了):娘娘果然英明,老奴佩服。请娘娘先与大王说好,大王出征之时,暂由娘娘摄政,由李存璋辅佐娘娘,不知可否?
王后(犹豫):此事……摄政名义,过于招摇,不必再议。倒是说与大王,他出征之后,令大司空加意保护王宫,增派禁军。
张承业:老奴观司空之于大王,恰如老奴之于娘娘。
王后:你倒是看的仔细。不错,大司空就是大王手中刀剑,你是本宫的什么?
张承业:老奴自然不如大司空那般锐利,但老奴却能以柔克刚,可以做娘娘智囊、毒药,总之不论娘娘要老奴做什么,老奴便做个甚么。
王后(笑):那可辛苦你了。
张承业:老奴不敢言苦。
王后:那你看过此物,又是何意?
王后将真如月送来的如意弓交给张承业。
张承业:娘娘,老奴不知此物何来?
王后:那契丹公主送与本宫的礼物。
张承业:以弓箭做礼物,倒是粗鲁。不过也说明这公主胸无城府,老奴以为不必过虑。
王后:不必过虑?
张承业:若是妖术邪法,自当藏匿其术,暗地施行,又怎会公然送给娘娘?
王后(微微一笑):如今本宫身怀六甲,自然诸事担心。
张承业:娘娘有事,老奴义不容辞。
王后:若这契丹公主果然单纯,却又怕那汧国夫人,另生事端。
张承业(点头):汧国夫人此番并不随军出征,娘娘倒是可以点拨她一二。
王后:大王怎舍得不带她出征?莫非已有身孕?
张承业:老奴时时打探,应该尚无身孕。
王后(冷笑):如此甚好。宫里头有了本宫一个孕妇,已经昏天黑地,别人就不要来添乱了。对了,那紫茄花你可多送些去承香殿,省得那侯氏多生事端。
张承业:老奴遵旨。
王后:剂量把握好些,只要她怀不上就可以,别弄出性命,惹出麻烦来。
张承业:老奴定然不负娘娘慈爱之心。
11、外 日 贝州郊外晋军
人物:郭崇韬、李存勖
郭崇韬(纵马过来):大王。
李存勖(勒马):怎地?
郭崇韬:李公佺在前方求见。
李存勖:这李公佺也算是个传奇人物,想必有些本领。
郭崇韬:正是。能够将罗绍威视若无物,可称一时豪杰。然而他新败于梁军,此时来见,必有托请大王庇护之意。臣以为大王若收了牙兵,罗绍威必定与大王为敌,加上数万梁军相助,又要面临敌众我寡危局,一旦开战,甚是凶险。
李存勖(想了想):寡人并不想贸然开战。然而李公佺必须制服。
郭崇韬:臣冒昧,敢问大王准备如何行动?
李存勖:前面三里路有一村庄,名叫李官庄。安时让李公佺到李官庄候命,寡人稍后便到。
郭崇韬:臣遵旨。
12、内 夜 洛阳尚让府上
人物:朱晃、尚让、尚氏
朱晃(放下酒杯):你说的不错,朕和你们这帮老臣,的确来往少啦。
尚让笑着,击掌,尚氏带着几名舞女走上前舞了起来。
朱晃笑吟吟看着。
朱晃(对尚让):左手边那女子,色艺双全啊。
尚让:陛下,那正是微臣阿妹,欲要让她今晚给陛下侍寝的。
朱晃(笑):哦?如此凑巧?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朕正想找你索要此女来侍寝呢,原来竟然是令妹。
尚让:陛下光临寒舍,臣自然要事事想到,待得宴席散后,臣让。
朱晃站起身来:宴席已散。兴绪,你自回返,朕今晚便在尚让府里歇息。
李振点头退下。
尚让:陛下巡幸,皇恩浩荡。臣立即安排舍妹侍寝。
13、内 日 魏博镇帅府
人物:罗隐、罗绍威
罗隐:如今魏博精兵钱粮,俱都被信王索取,某以为梁帝之意不止在架空使相,实为夺取魏博。使相不可不防。
罗绍威(扔掉酒杯长叹):梁兵已入魏博,如今反客为主,予取予夺,某又为之奈何!唉,纵然聚魏博六州四十三县铁,亦难铸此大错。
罗隐:使相思虑深刻,真乃名言!但如今信王不仅借使相之危而入魏博,如今又挟牙兵叛军以自重,实则将梁朝势力强行介入魏博,真是豺狼未除,猛虎又至,如之奈何?
罗绍威将公文递给罗隐。
罗绍威:梁帝将魏博分做了魏博军、安国军两处。
罗隐(气愤):魏博六州,自古如此,梁帝怎可凭空分作两处?
罗绍威(叹口气):李公佺得为安国军节度使,自是心满意足。罗某这厢,能得魏博,已属非分啦。
罗隐:使相怎说非分?
罗绍威:你还没看出来吗?朝廷必命信王做新的魏博军节度使,然后调某入朝为官。
罗隐:使相不可。
罗绍威(摆摆手):有什么可或者不可,由得某吗!算了,昭谏先生!某也看明白啦,为人当识时务知进退,事既如此,只合安于天命吧。
小校(来报):使相,晋王大军已到李官庄。
罗绍威和罗隐对视一眼。
罗绍威:好个李存勖,不但鼻子很灵,手也伸得很长。
罗隐:晋兵来到,形势必然变化,使相不妨静观其变,不可忙着入朝。
罗绍威(深深叹口气):在某魏博,某却要静观其变!某只能隔岸观火!岂不谬哉?
罗隐:那么使相准备如何处置?
罗绍威(苦笑):其实先生所言乃是实情,某只是不忿而已。梁晋两家乃是两只大虫,某不过是条狗而已!纵欲相斗,无奈实力悬殊,怎么斗?
罗隐:那么使相?
罗绍威忽然转身看着罗隐。
罗绍威:对了,你适才信王挟牙兵以自重,那么本帅为何不能挟晋兵以自重?
罗隐吃惊地看着他。
罗绍威:只能烦请先生,前往晋军,见了晋王,便说若他助某灭了李公佺,某的魏博六州今后只唯晋王之马首是瞻。
罗隐(击掌):使相好计较!举魏博投晋,不但保全了魏博六州,还除掉了骄狂牙兵。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