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7339
成片时长:约91分钟
阅读:9004
发表:2019/8/16
主旋律,农村
电影剧本
名梅芬芳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村“妇女儿童之家”设在村小学里,二楼。
二楼内外装饰一新,人们走进二楼会所,一些孩子,大多是小学生,已经坐在会所里小凳子上。
会所是一间教室改建的。墙上挂着横幅“城坳村妇女儿童之家落成典礼”。一些典礼嘉宾与参加者坐在二侧,孩子们在中间。
嘉宾有广州绿芽基金会的负责人、县爱心联合会的负责人等等。村书记刘星、村妇女主任周菲、饶名梅等在座。周菲主持会议。
周菲: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今天“城坳村妇女儿童之家”落成了。这个家就在这里,以后这里就是城坳村数百位妇女、儿童的家。
她看看四周,笑笑:地方是小了点,但城坳村广阔的天地是我们更大的家,我们要在这里、外面打造我们的新生活,发扬我们的新精神,创造我们的新文明。
饶名梅在旁边听着周菲讲话,她百感交集。
(闪回):
夜里,她与丈夫躺在床上。丈夫有点不乐意的样子。
张小丰:家里就那么一点钱,还要家用,还要备着给芳芳治病,你又要拿出去办事,我不同意。
饶名梅:我就拿五千,以后我们加紧干活,多做一单生意就挣回来了。
张小丰:是要加紧干活,可是你干的许多活,都是无用功,不挣钱。我不否认,你勤快,刻苦,店里也出了不少力,家里事也都是你担着,可是你也用了不少时间去帮别人干活、做事,如果你一心扑在家里的事业上,我们就要发财了。看看你弟弟、妹妹,哪一个不比我们家条件好?好条件哪里来的?是干出来的。
饶名梅:你说得对,我们也在干呀,可是,做公益是我的心愿,你能理解、谅解吗?
张小丰:理解,谅解,我也没阻止你。
饶名梅:那就拿钱来,眼下村里“妇女儿童之家”筹备需要三万块,村里出了场地,县工业园李书记那里出了一万,广州绿芽基金会出了一万,我答应出点的,我出五千,另外再募五千,就够了。我是发起人,我要出点力嘛!是不是?亲爱的。
张小丰叹口气:你总是有理,好吧,出吧。我也要向你提一个要求,你要多在家陪陪孩子。芳芳又感冒了,她身子弱,不能生病。生了病难控制,我怕——
饶名梅:不要说了,我知道。
女儿的病是妈妈的心病,丈夫的话戳中了名梅的痛点。
饶名梅:我知道,我们这个家,问题不少。女儿的重病,你身体也不好,家里在镇上无房,开支大而收入不多,也不算条件好的家庭,这些我都知道。
张小丰:你既然知道还不收心归家?
饶名梅严肃地:我的心是在家里,可是,人总有一些心愿要去达成。我既立志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我总得做点什么。我开始做了,既然做了,我不能停下。你放心,我会家里、社会二兼顾的。我不会是那种完全不顾家的人。
张小丰:这个我相信。这个家也离不了你呵。
饶名梅:我知道,我知道,亲爱的。
她俯身抱住了丈夫。一滴泪挂在眼角。
“妇女儿童之家”会场。
饶名梅眼角含泪。
上面周菲在喊她:名梅,你来说几句,这个家是你首先倡导发起的,你又个人慷慨出资,你来说几句。
饶名梅:我,我没有什么好说的。
周菲:上来,上来,还象大姑娘一样害羞吗?
她走过来,拉起饶走上讲台,然后将饶丢在台上。
饶有些紧张,她看看领导、嘉宾、看看那些妇女姐妹,看看那些可爱的孩子,孩子们以笑脸向着她。她努力镇静一下情绪,终于开口说道。
饶名梅:各位领导,同事,同志,姐妹们,孩子们,大家好!刚才周菲姐说得很好,很全面,我没有更多好讲的。我只想对你们说。我希望我们城坳村的妇女姐妹们、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幸福的生活,我们的环境要美好,我们的人要快乐,我们的生活要幸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大家都要努力。今后在这个属于大家的共同的平台上,在这个家里,我们将有许多的事情要做,让我们加油!谢谢大家!
说着,她攥紧了拳头。
她的话赢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周菲:名梅,你讲得很好嘛!
饶名梅脸色有些害羞,她摇摇头。
17、日,村“妇女儿童之家”,内
“妇女儿童之家”活动室。
饶名梅、周菲等陪着孩子们玩游戏。孩子们发出开心、天真浪漫的笑声,饶名梅也是十分开心。隔壁的图书室里坐着孩子,还有一二个妇女。
18、日,郊外大樟树林,外
张芳芳画外音:我妈妈自从参加开办了“妇女儿童之家”,常花时间带孩子们去郊外游玩,参观、考察。最难忘的是她带我们去大樟树林玩的那一次了。那一天,我也去了。我因为身体不好,不适合剧烈运动,我就在一边安静地看着他们玩,他们开心,我也很开心。
晴朗的天空,微风习习。饶名梅与另一个妇女带着一队孩子来到大樟树林里。他们来到一个大石碑前,听饶名梅讲大樟树林的故事。
石碑上刻着刷红大字“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杨梅渡古樟群”。
饶名梅:小伙伴们,你们认识这上面的字吗?
大一些的孩子答:认识。
也有孩子说:有几个生字。
饶名梅:你们自已念,有不懂的问我。如果我也不懂,你们就回去问老师,问家长,问百度。求知要多想些办法,多动脑筋。
一孩子:不是动脑筋,是动大脑。大脑里没有筋,只有脑组织,脑细胞。
饶名梅有些尴尬:对对,动大脑,活动大脑。我们说惯了动脑筋。
一孩子:要求新知识。
饶名梅:对的。
孩子们笑了。
一个叫小明的孩子说:饶阿姨,你真好,带我们玩儿,送我们礼物,还这么谦虚。
饶名梅:小明,礼物是村里村外的叔叔、阿姨们送的,你们要感谢他们,要有感恩之心。我只不过是陪陪你们。我文化不高,有些事情也不懂,比如这上面的韩愈、八仙、韩湘子,我也不太了解。
小明:我知道韩湘子,他会吹洞萧。
说完,他学着韩湘子吹萧的样子,嘴里叽哩咕噜了一通,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饶名梅也笑了:你如果喜欢吹萧,喜欢乐器,可以学的。
小明:我爸在外面打工,我妈跑了,我与爷爷在家里,没钱买乐器。
饶名梅:你喜欢什么乐器?
小明:我觉得口琴就很好,方便吹,又好听。
饶名梅:阿姨答应你,给你买一只口琴。
小明:我不要,我要我爸给我买。可是,他太远了,一年回不了几次家,记性又不好,说了好几次了,一直说给我买,又不落实。坏爸爸。
孩子们听见小明说他爸爸坏,纷纷议论开了。有的说:说得对,爸爸就是坏,说话不算数。有的说:我爸还不错,一直关心我。
饶名梅蹲下身子,对小明说:小明,我不知道,你爸为什么不给你买口琴,但我相信,你的这个愿望肯定会实现。
小明:谢谢饶阿姨。
张芳芳画外音:几天后,小明得到了一只口琴,是妈妈跟他爸爸联系上了,得到他爸爸同意后,妈妈特意去修水县城给小明买了一只口琴,妈妈对小明说,是他爸爸托她买的。小明再也不说坏爸爸了。
画面:饶名梅将一只崭新的口琴递到小明手里。
小明在“妇女儿童之家”吹着口琴。悦耳的琴声响彻在四周。
悦耳的口琴声响起在古樟群的上空,饶名梅带着孩子们在古樟树下跳舞、做游戏。孩子们快乐的笑声响成一片。
19、张芳芳画外音。
张芳芳:说实话,我们农村,以前是比较脏的。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不讲求文明卫生,乱扔垃圾等等现象屡禁不绝。妈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爱乡之心,寻求引领乡亲走上文明之路。你看,她们的“乡村环境卫生妇女督察队”出发了。她们的任务就是纠正不卫生、不文明现象,并亲身实践,捡拾垃圾,让家乡清洁、美丽。
画面:乡村小道上,一队身着红马甲的妇女驾着电瓶车,提着火钳、塑料袋等工具行走着。她们沿途清扫着、捡收着垃圾。一个年轻人骑着电瓶车走过,年轻人口叼着香烟,冲捡拾垃圾的妇女们笑着,挑衅式地将烟头扔在地上。妇女们围上来,让他把烟头捡起来。年轻人不肯。双方吵起来。
妇女甲:你这个年轻人,真不讲卫生,乱扔垃圾。
年轻人:我就扔个烟头,乱扣帽子。
妇女甲:烟头也是垃圾,而且还是危险的垃圾,如果是在山里,乱扔烟头会引发山火,那就是犯罪了。
年轻人:别那么夸张。
妇女甲:宣传材料里讲了,乱扔烟头是引发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乱扔烟头也是常见的不文明行为,请你捡起来,并且保证以后不再有此类行为。
年轻人:我不捡,看你有什么法子对付我?
年轻人抱着手臂,满不在乎。
妇女乙:他不捡,就不让他走。
年轻人:你们无权妨碍我的人身自由,警察都不能随便限制人身自由,何况你们?
妇女甲:我们是城坳村的环境卫生妇女督察队,我们有权在村里监督、纠正不文明行为,这是我们饶会长说的,这也是我们的职责。
年轻人:什么饶会长?她说的话是法律吗?
妇女乙:我们饶会长是我们太阳升镇爱心协会的副会长,也是我们城坳村“妇女儿童之家”的负责人。我们是合法登记的组织。
这时,饶名梅走过来,她默不作声地将年轻人扔在地上的烟头捡起来。然后,她平静地对年轻人说道:年轻人,你走吧。
妇女们叫起来:名梅,他乱扔烟头,还当着我们的面故意扔给我们看,我们不能轻易地放过他。
饶名梅:让他自已去想吧,我们走,别耽误我们做事。
说完,饶名梅走上前去,她俯身捡起一只塑料袋,年轻人看着饶名梅。
年轻人:她就是你们的饶会长?
妇女们:是的,你不知道我们的名梅有多好呢,你不讲文明,还满不在乎。
年轻人想了想,他看着前面在捡垃圾的饶名梅,若有所思。他本一脚跨上了车子,他想了想,又停下车,对着妇女们说:大婶大嫂们,我错了,以后我一定讲文明,决不再乱扔烟头与垃圾。
妇女们满意地笑起来;这就对了嘛,讲文明的小伙子最帅。
妇女丙:人家本来就很帅。
妇女甲:他讲文明,就更帅。
年轻人:惭愧,惭愧!
说完他跨上电瓶车,开走了。
饶名梅抬起头,看着远去的小伙子,她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20、日,山村,外内
饶名梅、周菲带着“妇女儿童之家”的成员,开着电瓶车,车上装着礼物。
张芳芳画外音:妈妈在“妇女儿童之家”,不仅仅是只做妇女儿童工作的,她也关怀着村里的老人们,逢年过节,她们会去看望一些孤寡老人。看,她们正去一户人家,那户人家家里就只剩下一个老人了。儿女们都不在身边,老人又不肯离开山村。
饶名梅一行人在山路上行驶着。她们一路向前,鲜红的红马甲分外耀眼。
饶名梅等将车停在一户人家门口。一个老人拄着拐杖站在门口迎候,老人有八十多岁了,精神还算不错。
周菲、饶名梅等下车,与老人打招呼。
周菲:张大爷好,我们来看您。
张大爷满脸是笑容:好好,到屋里坐,屋里坐。
张大爷将周菲等人让屋里。
屋子里还算明亮,也还干净。周菲等将礼物放在桌子上。
张大爷:你们又带礼物,上次带的还没吃完呢。
周菲:大爷身体好吗?
张大爷:还好,还好,能吃能走,照顾自已还行,就是没人作伴了。
饶名梅则拿起抹布,帮大爷抹条台,抹锅灶。
张大爷走过来,对饶名梅:闺女,你歇着,我还能动。一来就帮着干活,我过意不去。
饶名梅:大爷,没事儿,帮您老人家干点活,我们开心。
其他人:对对。
大家抢着帮大爷干活。
张大爷看着饶名梅等:真象是我的亲闺女。
二楼内外装饰一新,人们走进二楼会所,一些孩子,大多是小学生,已经坐在会所里小凳子上。
会所是一间教室改建的。墙上挂着横幅“城坳村妇女儿童之家落成典礼”。一些典礼嘉宾与参加者坐在二侧,孩子们在中间。
嘉宾有广州绿芽基金会的负责人、县爱心联合会的负责人等等。村书记刘星、村妇女主任周菲、饶名梅等在座。周菲主持会议。
周菲: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今天“城坳村妇女儿童之家”落成了。这个家就在这里,以后这里就是城坳村数百位妇女、儿童的家。
她看看四周,笑笑:地方是小了点,但城坳村广阔的天地是我们更大的家,我们要在这里、外面打造我们的新生活,发扬我们的新精神,创造我们的新文明。
饶名梅在旁边听着周菲讲话,她百感交集。
(闪回):
夜里,她与丈夫躺在床上。丈夫有点不乐意的样子。
张小丰:家里就那么一点钱,还要家用,还要备着给芳芳治病,你又要拿出去办事,我不同意。
饶名梅:我就拿五千,以后我们加紧干活,多做一单生意就挣回来了。
张小丰:是要加紧干活,可是你干的许多活,都是无用功,不挣钱。我不否认,你勤快,刻苦,店里也出了不少力,家里事也都是你担着,可是你也用了不少时间去帮别人干活、做事,如果你一心扑在家里的事业上,我们就要发财了。看看你弟弟、妹妹,哪一个不比我们家条件好?好条件哪里来的?是干出来的。
饶名梅:你说得对,我们也在干呀,可是,做公益是我的心愿,你能理解、谅解吗?
张小丰:理解,谅解,我也没阻止你。
饶名梅:那就拿钱来,眼下村里“妇女儿童之家”筹备需要三万块,村里出了场地,县工业园李书记那里出了一万,广州绿芽基金会出了一万,我答应出点的,我出五千,另外再募五千,就够了。我是发起人,我要出点力嘛!是不是?亲爱的。
张小丰叹口气:你总是有理,好吧,出吧。我也要向你提一个要求,你要多在家陪陪孩子。芳芳又感冒了,她身子弱,不能生病。生了病难控制,我怕——
饶名梅:不要说了,我知道。
女儿的病是妈妈的心病,丈夫的话戳中了名梅的痛点。
饶名梅:我知道,我们这个家,问题不少。女儿的重病,你身体也不好,家里在镇上无房,开支大而收入不多,也不算条件好的家庭,这些我都知道。
张小丰:你既然知道还不收心归家?
饶名梅严肃地:我的心是在家里,可是,人总有一些心愿要去达成。我既立志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我总得做点什么。我开始做了,既然做了,我不能停下。你放心,我会家里、社会二兼顾的。我不会是那种完全不顾家的人。
张小丰:这个我相信。这个家也离不了你呵。
饶名梅:我知道,我知道,亲爱的。
她俯身抱住了丈夫。一滴泪挂在眼角。
“妇女儿童之家”会场。
饶名梅眼角含泪。
上面周菲在喊她:名梅,你来说几句,这个家是你首先倡导发起的,你又个人慷慨出资,你来说几句。
饶名梅:我,我没有什么好说的。
周菲:上来,上来,还象大姑娘一样害羞吗?
她走过来,拉起饶走上讲台,然后将饶丢在台上。
饶有些紧张,她看看领导、嘉宾、看看那些妇女姐妹,看看那些可爱的孩子,孩子们以笑脸向着她。她努力镇静一下情绪,终于开口说道。
饶名梅:各位领导,同事,同志,姐妹们,孩子们,大家好!刚才周菲姐说得很好,很全面,我没有更多好讲的。我只想对你们说。我希望我们城坳村的妇女姐妹们、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幸福的生活,我们的环境要美好,我们的人要快乐,我们的生活要幸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大家都要努力。今后在这个属于大家的共同的平台上,在这个家里,我们将有许多的事情要做,让我们加油!谢谢大家!
说着,她攥紧了拳头。
她的话赢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周菲:名梅,你讲得很好嘛!
饶名梅脸色有些害羞,她摇摇头。
17、日,村“妇女儿童之家”,内
“妇女儿童之家”活动室。
饶名梅、周菲等陪着孩子们玩游戏。孩子们发出开心、天真浪漫的笑声,饶名梅也是十分开心。隔壁的图书室里坐着孩子,还有一二个妇女。
18、日,郊外大樟树林,外
张芳芳画外音:我妈妈自从参加开办了“妇女儿童之家”,常花时间带孩子们去郊外游玩,参观、考察。最难忘的是她带我们去大樟树林玩的那一次了。那一天,我也去了。我因为身体不好,不适合剧烈运动,我就在一边安静地看着他们玩,他们开心,我也很开心。
晴朗的天空,微风习习。饶名梅与另一个妇女带着一队孩子来到大樟树林里。他们来到一个大石碑前,听饶名梅讲大樟树林的故事。
石碑上刻着刷红大字“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杨梅渡古樟群”。
饶名梅:小伙伴们,你们认识这上面的字吗?
大一些的孩子答:认识。
也有孩子说:有几个生字。
饶名梅:你们自已念,有不懂的问我。如果我也不懂,你们就回去问老师,问家长,问百度。求知要多想些办法,多动脑筋。
一孩子:不是动脑筋,是动大脑。大脑里没有筋,只有脑组织,脑细胞。
饶名梅有些尴尬:对对,动大脑,活动大脑。我们说惯了动脑筋。
一孩子:要求新知识。
饶名梅:对的。
孩子们笑了。
一个叫小明的孩子说:饶阿姨,你真好,带我们玩儿,送我们礼物,还这么谦虚。
饶名梅:小明,礼物是村里村外的叔叔、阿姨们送的,你们要感谢他们,要有感恩之心。我只不过是陪陪你们。我文化不高,有些事情也不懂,比如这上面的韩愈、八仙、韩湘子,我也不太了解。
小明:我知道韩湘子,他会吹洞萧。
说完,他学着韩湘子吹萧的样子,嘴里叽哩咕噜了一通,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饶名梅也笑了:你如果喜欢吹萧,喜欢乐器,可以学的。
小明:我爸在外面打工,我妈跑了,我与爷爷在家里,没钱买乐器。
饶名梅:你喜欢什么乐器?
小明:我觉得口琴就很好,方便吹,又好听。
饶名梅:阿姨答应你,给你买一只口琴。
小明:我不要,我要我爸给我买。可是,他太远了,一年回不了几次家,记性又不好,说了好几次了,一直说给我买,又不落实。坏爸爸。
孩子们听见小明说他爸爸坏,纷纷议论开了。有的说:说得对,爸爸就是坏,说话不算数。有的说:我爸还不错,一直关心我。
饶名梅蹲下身子,对小明说:小明,我不知道,你爸为什么不给你买口琴,但我相信,你的这个愿望肯定会实现。
小明:谢谢饶阿姨。
张芳芳画外音:几天后,小明得到了一只口琴,是妈妈跟他爸爸联系上了,得到他爸爸同意后,妈妈特意去修水县城给小明买了一只口琴,妈妈对小明说,是他爸爸托她买的。小明再也不说坏爸爸了。
画面:饶名梅将一只崭新的口琴递到小明手里。
小明在“妇女儿童之家”吹着口琴。悦耳的琴声响彻在四周。
悦耳的口琴声响起在古樟群的上空,饶名梅带着孩子们在古樟树下跳舞、做游戏。孩子们快乐的笑声响成一片。
19、张芳芳画外音。
张芳芳:说实话,我们农村,以前是比较脏的。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不讲求文明卫生,乱扔垃圾等等现象屡禁不绝。妈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爱乡之心,寻求引领乡亲走上文明之路。你看,她们的“乡村环境卫生妇女督察队”出发了。她们的任务就是纠正不卫生、不文明现象,并亲身实践,捡拾垃圾,让家乡清洁、美丽。
画面:乡村小道上,一队身着红马甲的妇女驾着电瓶车,提着火钳、塑料袋等工具行走着。她们沿途清扫着、捡收着垃圾。一个年轻人骑着电瓶车走过,年轻人口叼着香烟,冲捡拾垃圾的妇女们笑着,挑衅式地将烟头扔在地上。妇女们围上来,让他把烟头捡起来。年轻人不肯。双方吵起来。
妇女甲:你这个年轻人,真不讲卫生,乱扔垃圾。
年轻人:我就扔个烟头,乱扣帽子。
妇女甲:烟头也是垃圾,而且还是危险的垃圾,如果是在山里,乱扔烟头会引发山火,那就是犯罪了。
年轻人:别那么夸张。
妇女甲:宣传材料里讲了,乱扔烟头是引发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乱扔烟头也是常见的不文明行为,请你捡起来,并且保证以后不再有此类行为。
年轻人:我不捡,看你有什么法子对付我?
年轻人抱着手臂,满不在乎。
妇女乙:他不捡,就不让他走。
年轻人:你们无权妨碍我的人身自由,警察都不能随便限制人身自由,何况你们?
妇女甲:我们是城坳村的环境卫生妇女督察队,我们有权在村里监督、纠正不文明行为,这是我们饶会长说的,这也是我们的职责。
年轻人:什么饶会长?她说的话是法律吗?
妇女乙:我们饶会长是我们太阳升镇爱心协会的副会长,也是我们城坳村“妇女儿童之家”的负责人。我们是合法登记的组织。
这时,饶名梅走过来,她默不作声地将年轻人扔在地上的烟头捡起来。然后,她平静地对年轻人说道:年轻人,你走吧。
妇女们叫起来:名梅,他乱扔烟头,还当着我们的面故意扔给我们看,我们不能轻易地放过他。
饶名梅:让他自已去想吧,我们走,别耽误我们做事。
说完,饶名梅走上前去,她俯身捡起一只塑料袋,年轻人看着饶名梅。
年轻人:她就是你们的饶会长?
妇女们:是的,你不知道我们的名梅有多好呢,你不讲文明,还满不在乎。
年轻人想了想,他看着前面在捡垃圾的饶名梅,若有所思。他本一脚跨上了车子,他想了想,又停下车,对着妇女们说:大婶大嫂们,我错了,以后我一定讲文明,决不再乱扔烟头与垃圾。
妇女们满意地笑起来;这就对了嘛,讲文明的小伙子最帅。
妇女丙:人家本来就很帅。
妇女甲:他讲文明,就更帅。
年轻人:惭愧,惭愧!
说完他跨上电瓶车,开走了。
饶名梅抬起头,看着远去的小伙子,她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20、日,山村,外内
饶名梅、周菲带着“妇女儿童之家”的成员,开着电瓶车,车上装着礼物。
张芳芳画外音:妈妈在“妇女儿童之家”,不仅仅是只做妇女儿童工作的,她也关怀着村里的老人们,逢年过节,她们会去看望一些孤寡老人。看,她们正去一户人家,那户人家家里就只剩下一个老人了。儿女们都不在身边,老人又不肯离开山村。
饶名梅一行人在山路上行驶着。她们一路向前,鲜红的红马甲分外耀眼。
饶名梅等将车停在一户人家门口。一个老人拄着拐杖站在门口迎候,老人有八十多岁了,精神还算不错。
周菲、饶名梅等下车,与老人打招呼。
周菲:张大爷好,我们来看您。
张大爷满脸是笑容:好好,到屋里坐,屋里坐。
张大爷将周菲等人让屋里。
屋子里还算明亮,也还干净。周菲等将礼物放在桌子上。
张大爷:你们又带礼物,上次带的还没吃完呢。
周菲:大爷身体好吗?
张大爷:还好,还好,能吃能走,照顾自已还行,就是没人作伴了。
饶名梅则拿起抹布,帮大爷抹条台,抹锅灶。
张大爷走过来,对饶名梅:闺女,你歇着,我还能动。一来就帮着干活,我过意不去。
饶名梅:大爷,没事儿,帮您老人家干点活,我们开心。
其他人:对对。
大家抢着帮大爷干活。
张大爷看着饶名梅等:真象是我的亲闺女。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