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10815
成片时长:约36分钟
阅读:13182
发表:2013/8/23 修改:2014/1/17
34集 剧情 电视剧剧本
《柳暗花明》第1集
1
2
…
3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香柳爹:(不解地)废除了,为啥?
祁老板:闹不清,好像要办什么新学堂了。
香柳娘:那这头名秀才也白考了?
祁老板:也不能算是白考了,起码能去祠堂私塾里教孩子吧。
香柳爹:唉,自从县考中了头名,乡亲们都来请我去私塾当先生,可我还想去省城参加乡试呢,教孩子这事儿…咳,俗话说,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我志不在此啊,想当初,我…
香柳娘:(打断他)别想当初了,咱家里哪还有五斗粮啊,我看废除了考试倒好,你赶紧去教书吧,多少还能挣点钱。
[8]依祠堂盖的一间房子被用作私塾教室,里面摆放了几排简易木制课桌椅。香柳爹坐在堵住大半个教室门的桌子后面,几个村民带着孩子排队见他,先作揖,然后把孩子拉上前给先生鞠躬。香柳爹上下看一眼孩子,向家长点点头,孩子就从桌子和门的缝隙中挤进教室找位子坐下,父亲或母亲递上几块银元,或一袋米,或两条腊肉,火腿,自家织的土布,纳的鞋底等物,无花八门。一位父亲递上一根藤条,香柳爹不解地看看他,
父亲甲:(解释)用着很顺手的,孩子不好好念书,你就,嗯!(在自己儿子屁股上装作用力的样子打了一下,见香柳爹还是犹豫不决,就在怀里掏了一阵,什么也没掏出来,歉疚地)等拴住儿他娘把鸡蛋攒够了,一定给先生提一篮来。
[9]教室里,香柳爹把钱和物分别放在一小一大两个柳条箱子里。把藤条放在桌子上。香柳爹将两个箱子盖上,手盖箱子的特写。
[10]香柳家,手打开箱子的特写。香柳娘正打开箱子,把钱数了数然后用布仔细包好,左塞右藏,最后放在床头枕头底下。将一袋米倒进米坛,把火腿或腊肉挂在屋梁上,拿起一块布在自己身上比划着,对着小镜子看了看,不满意地摇摇头。香柳站在站桶里看着母亲忙碌。
[11]二十来个小学生坐在教室里,香柳爹一手拿着一本翻开的线装书,一手拿着藤条。
香柳爹:(抑扬顿挫地读)天地玄黄……
孩子们跟读:天地玄黄……。
香柳爹:宇。宙。洪。荒。……(每吐一个字便用藤条在一个低头看手或发愣不张嘴的孩子桌上敲一下。由于他的声音是一字一顿,孩子们的跟读也是一字一顿 )。
孩子们跟读:宇。宙。洪。荒。……
香柳爹:(摇头叹气,只好用正常语速重复)宇宙洪荒。
孩子们跟读:宇宙洪荒。
[12]集市上熙熙攘攘,香柳娘抱着香柳,在小铺子里看各种耳环,手镯,项链,一一问价,拿手上看,但是都摇头不买。又走到一个卖布的柜台旁,拿起快花布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下,又在香柳身上比划了一下,让掌柜的扯了几尺,掏出布包着的铜钱,数了几个给掌柜的伙计。
[13]永成家的院子,比香柳家的大许多,两间房用作榨油,一个伙计出出进进,将收购来的原料进行筛选,分类和初加工。祁老板正在院里用秤收购花生,芝麻,菜籽,棉籽等油料作物。院子里不时有来卖原料和买油的村民进出。永成娘在一旁做针线。永成跟在爹身旁玩耍,不时给爹打个下手,引得村民们摸摸他的脑袋夸几句,小永成很高兴的样子。
[14]永成家院门口。村民甲提着油出来,村民乙正在门口。
村民乙:(打听)这是金村祁老板家的油坊吗?
村民甲:是啊。
村民乙:我是邻村的,在集上买过他家的油。他家的油香,吃过以后就不想买别家的油了。
村民甲:祁老板人厚道,一斤花生榨出的油也比别家多。(压低声音)祁老板没来我们村开油坊之前,我们村里人买油都去金举人家的铺子,他家的油,唉…(摇摇头走了)。
[15]田埂边草地上,香柳娘和永成娘在割猪草。已经3~5岁的香柳和永成在草地上捉蚂蚱,音乐声,古典抒情乡村。
[16]大柳树下,香柳娘和永成娘坐着,一边纳鞋底一边看着香柳和永成玩。香柳头上盖着一块红布,手里拿着一根布条,永成拉着布条的另一头。
香柳娘:傻小子,还没拜天地就拉着进洞房了?
永成娘:(笑着)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两个孩子模仿着大人成亲时的动作,把两个母亲逗得直笑。
香柳娘:(憧憬着)将来永成长大了,也像他爹一样当了油坊老板,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我们香柳啊,也跟着享福了。
[17]集市上,一辆马车从闹市里驶过,停在一家有金字招牌的商铺门口。车夫恭敬地掀起轿帘,金举人提着长衫走下车,径直进了商铺。
[18]金举人家的商铺内,账房先生将一个打开的账本递给金举人。
账房先生:老爷,这是今年两个铺子买卖的账单,请您过目。
金举人:(看账单,皱眉)呃?为什么今年卖油的收入比去年又少了这么多?
账房先生:往年这镇上的几家大饭铺一直订咱们的货,可今年有几家没有续订,零卖的也少了很多。
金举人:呃?这就怪了,他们不买我的油,买谁的油?
账房先生:老爷,您有所不知,自从祁根生来金村开了油坊,他的买卖是一年比一年好,咱这边就…
金举人:哦?他姓祁的单枪匹马地来金村不过几年,凭什么就能骑到我金某人头上了。
账房先生:听说他用了个什么新式的榨油法,每斤花生能多榨一两油,油的品质也好。咱们前年低价收购了次等花生,榨出的油味道…
金举人:(打断他,烦躁地)行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老张。
车夫老张:在,老爷。
金举人:套车,回金村。
[19]金举人家,金举人坐在屋里手举烟斗抽烟。
管家:老爷,按您吩咐,我把祁根生叫来了。
金举人:(将烟斗放下)请他进来!
管家:(向外招呼)祁老板,请!
祁老板:(进来)举人老爷,您找我?
金举人:来,坐。
佣人李妈端上茶水。
金举人:啊,祁老板,听说你的油坊买卖不错啊,恭喜恭喜。
祁老板:谢谢老爷夸奖,马马虎虎。(坐下)
金举人:我知道你生意忙,我就长话短说,我找你来,不为别的,是想和你商量,你看啊,我也做这油的买卖,在集市上还有商铺。你呢,从收原料到榨油再到卖油,也太辛苦了。不如你把榨好的油全卖给我,我干这个买卖好多年了,是从祖上传下来的,比你更熟悉这里面的道道,我按市价收你的油,你的收入也不会少,还图个省事儿,你看怎么样啊?
祁老板:(迟疑)这个…,您的意思我明白,我想…
金举人:(打断)你明白就好,先别忙着拿主意,回去好好琢磨琢磨,我听你的信儿。
祁老板还想说什么,见金举人已起身相送,只好把话咽了回去。
[20]金村一个小酒馆,有几张桌子旁一些人在喝酒吃饭。祁老板和香柳爹坐在一张桌子两边。
祁老板:(拿起酒杯来喝了一口)我看这个金举人是没安什么好心。把我榨的油全卖给他, 那 价钱呢,他订还是我订?现在说的好听,按市价收购,到时候还不是他说了算,这不明摆着欺行霸市吗。我现在是自己当老板,这么一来倒成了给他金家干活儿的长工了。
香柳爹:(点头表示赞同,又有些担心地)不过,祁哥,你跟他说话可得小心点儿,金举人毕竟当过县令,在金村几辈子都是有头有脸的,你若不答应他,只怕到他面子上过不去。
祁老板一仰头将酒喝干:怕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吗?他不过是和我商量,我不愿意他也没办法。我又没犯法,我油榨得好,人家才都来买我的油,他犯不上眼红,当过县令怎么了,当官的也不能仗势欺人呐。
[21]金举人家,金举人和管家在交谈。
金举人:什么?姓祁的不愿意把油卖给我?他是怎么说的?
管家:他说他自己榨油自己卖已经习惯了,不觉得辛苦,请举人老爷不必费心了。
金举人:(阴沉着脸)不识抬举的狂妄之徒,还想和我金某人分庭抗礼,哼!
[22]集市上,祁老板正在量油给一个买主,街上突然乱了,一队队清朝政府的官兵从街上跑过,吓得街上的百姓们东躲西藏。祁老板忙收拾起买卖家伙,向一个路上跑的人打听。
祁老板:出什么事了。
路人:快躲躲吧,听说知府大人被刺,刺客逃跑了,官府正抓人呢。
这时,又一个人跑过祁老板身边,祁老板觉得后腰被人碰了一下,伸手从身后腰带上拿下一张纸,打开来看。
[23]香柳家院内,香柳爹看了看那张纸上的字。
香柳爹:(神色紧张地)祁老弟,你这张纸是从哪儿弄来的。
祁老板:集市上一个不认识的人塞给我的,上面写的是什么?
香柳爹:这上面的意思是要推翻大清朝的统治,要建立什么共和,这都是反清的话啊,官府抓住了是要杀头的。(将纸递给香柳娘)快,放灶火里烧了吧,这东西千万不能叫人看见。
祁老板:(回忆)怪不得呢,那个给我这纸的人肯定和刺客是一伙的。
香柳爹:(一惊)刺客?
祁老板:(压低声音)听说知府被一个刺客戳了一刀,不知是死是活,刺客还跑了。
[24]知府家中,一个郎中在给手臂受了伤的知府涂药包扎,张知县和几个知府的随从在旁边侍立。
知府:(喘着气)在你的辖区,出了这样的事,你还有什么话说?七天,我给你七天,抓不到刺客,拿你是问。
张知县:(一边擦汗,一边点头)是,是,知府大人。
[25]金举人家,金举人与张知县一同进屋。
金举人:亲家大人怎么有闲光临寒舍。
张知县:唉,我算什么大人,一个芝麻官罢了。如今这世道,唉,乱世难为人啊,为官就更难了。上头又把一个大案子压在我头上了。知府被刺的事您可知道?
金举人:嗯,我刚听说,凶手抓到了吗?
张知县:正为这个发愁呢。(向金举人诉苦)你说那知府的轿子旁有那么多护卫,刺客竟然成功行刺然后又能逃脱,这岂是等闲之辈啊。不是我等无能,这人来无影去无踪的,武功又好,说不定早已逃出了本地界,我如何能抓得住。唉,如此乱世,真不如学亲家您老兄,弃官回家,落得安生。
金举人:(若有所思地)我不当官儿虽少些公务,却也难免被人轻看,受些小人之气。
张县令:知府限我七日之内抓到刺客,如今三日已过,什么线索也没有,叫我如何交差啊。此番前来拜访,还求您想个办法。想当年您在任时可是破过几个大案的。
金举人:(话里有话地)依我看,这事儿也不难,你抓不住刺客,还抓不住个替身吗。
张县令:(急切地)请赐教。
金举人:(分析)如今这些刺客,都是些反清的乱党,并非报私仇,只要抓住一个乱党分子,给他安个刺客的罪名还不容易吗。
张县令:对呀,有道理,可这乱党分子又到哪里去找呢?
金举人:(压低嗓音)这世道你还真去抓乱党啊,我看这大清朝的气数也差不多了。将来天下还不知道是谁的呢。再说,真正的乱党只怕也不是那么好抓的,你抓了一个,他的同伙还不来找你的麻烦?不如这样…(与张县令耳语)
张县令听了频频点头,眉开眼笑。
[26]祁老板的油坊院内,卖原料和买油的人进进出出,祁老板和伙计忙着过秤,量油。永成娘在院子里做针线,永成坐在娘身边的小凳子上剥豆。
[27]祁老板的院子门口,一个村民打扮的人手里拿着油坛子,但不太象个普通的买油人,有点儿鬼鬼祟祟地东张西望,见村民甲从院子里出来,就凑上去搭讪。
村民打扮的人:老哥,请问,这是金村祁老板的油坊吗?
村民甲:(看他手拿油坛子)是啊,你也是邻村来买油的吧,我们村祁老板啊,人厚道,油也好。
村民打扮的人:是啊,我听说了才找上门的。(进了院子)。
[28]祁老板的院内,村民打扮的人接过祁老板给他打的油,放在墙边,看了看正在一旁的永成娘和永成。
村民打扮的人:大嫂,你家茅厕能用一下吗?我道儿远。
永成娘:行啊,永成,带这位大叔到后院茅厕去。
永成:(起身带着此人来到墙边拐角处,一指)在那里。
祁老板:闹不清,好像要办什么新学堂了。
香柳娘:那这头名秀才也白考了?
祁老板:也不能算是白考了,起码能去祠堂私塾里教孩子吧。
香柳爹:唉,自从县考中了头名,乡亲们都来请我去私塾当先生,可我还想去省城参加乡试呢,教孩子这事儿…咳,俗话说,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我志不在此啊,想当初,我…
香柳娘:(打断他)别想当初了,咱家里哪还有五斗粮啊,我看废除了考试倒好,你赶紧去教书吧,多少还能挣点钱。
[8]依祠堂盖的一间房子被用作私塾教室,里面摆放了几排简易木制课桌椅。香柳爹坐在堵住大半个教室门的桌子后面,几个村民带着孩子排队见他,先作揖,然后把孩子拉上前给先生鞠躬。香柳爹上下看一眼孩子,向家长点点头,孩子就从桌子和门的缝隙中挤进教室找位子坐下,父亲或母亲递上几块银元,或一袋米,或两条腊肉,火腿,自家织的土布,纳的鞋底等物,无花八门。一位父亲递上一根藤条,香柳爹不解地看看他,
父亲甲:(解释)用着很顺手的,孩子不好好念书,你就,嗯!(在自己儿子屁股上装作用力的样子打了一下,见香柳爹还是犹豫不决,就在怀里掏了一阵,什么也没掏出来,歉疚地)等拴住儿他娘把鸡蛋攒够了,一定给先生提一篮来。
[9]教室里,香柳爹把钱和物分别放在一小一大两个柳条箱子里。把藤条放在桌子上。香柳爹将两个箱子盖上,手盖箱子的特写。
[10]香柳家,手打开箱子的特写。香柳娘正打开箱子,把钱数了数然后用布仔细包好,左塞右藏,最后放在床头枕头底下。将一袋米倒进米坛,把火腿或腊肉挂在屋梁上,拿起一块布在自己身上比划着,对着小镜子看了看,不满意地摇摇头。香柳站在站桶里看着母亲忙碌。
[11]二十来个小学生坐在教室里,香柳爹一手拿着一本翻开的线装书,一手拿着藤条。
香柳爹:(抑扬顿挫地读)天地玄黄……
孩子们跟读:天地玄黄……。
香柳爹:宇。宙。洪。荒。……(每吐一个字便用藤条在一个低头看手或发愣不张嘴的孩子桌上敲一下。由于他的声音是一字一顿,孩子们的跟读也是一字一顿 )。
孩子们跟读:宇。宙。洪。荒。……
香柳爹:(摇头叹气,只好用正常语速重复)宇宙洪荒。
孩子们跟读:宇宙洪荒。
[12]集市上熙熙攘攘,香柳娘抱着香柳,在小铺子里看各种耳环,手镯,项链,一一问价,拿手上看,但是都摇头不买。又走到一个卖布的柜台旁,拿起快花布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下,又在香柳身上比划了一下,让掌柜的扯了几尺,掏出布包着的铜钱,数了几个给掌柜的伙计。
[13]永成家的院子,比香柳家的大许多,两间房用作榨油,一个伙计出出进进,将收购来的原料进行筛选,分类和初加工。祁老板正在院里用秤收购花生,芝麻,菜籽,棉籽等油料作物。院子里不时有来卖原料和买油的村民进出。永成娘在一旁做针线。永成跟在爹身旁玩耍,不时给爹打个下手,引得村民们摸摸他的脑袋夸几句,小永成很高兴的样子。
[14]永成家院门口。村民甲提着油出来,村民乙正在门口。
村民乙:(打听)这是金村祁老板家的油坊吗?
村民甲:是啊。
村民乙:我是邻村的,在集上买过他家的油。他家的油香,吃过以后就不想买别家的油了。
村民甲:祁老板人厚道,一斤花生榨出的油也比别家多。(压低声音)祁老板没来我们村开油坊之前,我们村里人买油都去金举人家的铺子,他家的油,唉…(摇摇头走了)。
[15]田埂边草地上,香柳娘和永成娘在割猪草。已经3~5岁的香柳和永成在草地上捉蚂蚱,音乐声,古典抒情乡村。
[16]大柳树下,香柳娘和永成娘坐着,一边纳鞋底一边看着香柳和永成玩。香柳头上盖着一块红布,手里拿着一根布条,永成拉着布条的另一头。
香柳娘:傻小子,还没拜天地就拉着进洞房了?
永成娘:(笑着)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两个孩子模仿着大人成亲时的动作,把两个母亲逗得直笑。
香柳娘:(憧憬着)将来永成长大了,也像他爹一样当了油坊老板,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我们香柳啊,也跟着享福了。
[17]集市上,一辆马车从闹市里驶过,停在一家有金字招牌的商铺门口。车夫恭敬地掀起轿帘,金举人提着长衫走下车,径直进了商铺。
[18]金举人家的商铺内,账房先生将一个打开的账本递给金举人。
账房先生:老爷,这是今年两个铺子买卖的账单,请您过目。
金举人:(看账单,皱眉)呃?为什么今年卖油的收入比去年又少了这么多?
账房先生:往年这镇上的几家大饭铺一直订咱们的货,可今年有几家没有续订,零卖的也少了很多。
金举人:呃?这就怪了,他们不买我的油,买谁的油?
账房先生:老爷,您有所不知,自从祁根生来金村开了油坊,他的买卖是一年比一年好,咱这边就…
金举人:哦?他姓祁的单枪匹马地来金村不过几年,凭什么就能骑到我金某人头上了。
账房先生:听说他用了个什么新式的榨油法,每斤花生能多榨一两油,油的品质也好。咱们前年低价收购了次等花生,榨出的油味道…
金举人:(打断他,烦躁地)行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老张。
车夫老张:在,老爷。
金举人:套车,回金村。
[19]金举人家,金举人坐在屋里手举烟斗抽烟。
管家:老爷,按您吩咐,我把祁根生叫来了。
金举人:(将烟斗放下)请他进来!
管家:(向外招呼)祁老板,请!
祁老板:(进来)举人老爷,您找我?
金举人:来,坐。
佣人李妈端上茶水。
金举人:啊,祁老板,听说你的油坊买卖不错啊,恭喜恭喜。
祁老板:谢谢老爷夸奖,马马虎虎。(坐下)
金举人:我知道你生意忙,我就长话短说,我找你来,不为别的,是想和你商量,你看啊,我也做这油的买卖,在集市上还有商铺。你呢,从收原料到榨油再到卖油,也太辛苦了。不如你把榨好的油全卖给我,我干这个买卖好多年了,是从祖上传下来的,比你更熟悉这里面的道道,我按市价收你的油,你的收入也不会少,还图个省事儿,你看怎么样啊?
祁老板:(迟疑)这个…,您的意思我明白,我想…
金举人:(打断)你明白就好,先别忙着拿主意,回去好好琢磨琢磨,我听你的信儿。
祁老板还想说什么,见金举人已起身相送,只好把话咽了回去。
[20]金村一个小酒馆,有几张桌子旁一些人在喝酒吃饭。祁老板和香柳爹坐在一张桌子两边。
祁老板:(拿起酒杯来喝了一口)我看这个金举人是没安什么好心。把我榨的油全卖给他, 那 价钱呢,他订还是我订?现在说的好听,按市价收购,到时候还不是他说了算,这不明摆着欺行霸市吗。我现在是自己当老板,这么一来倒成了给他金家干活儿的长工了。
香柳爹:(点头表示赞同,又有些担心地)不过,祁哥,你跟他说话可得小心点儿,金举人毕竟当过县令,在金村几辈子都是有头有脸的,你若不答应他,只怕到他面子上过不去。
祁老板一仰头将酒喝干:怕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吗?他不过是和我商量,我不愿意他也没办法。我又没犯法,我油榨得好,人家才都来买我的油,他犯不上眼红,当过县令怎么了,当官的也不能仗势欺人呐。
[21]金举人家,金举人和管家在交谈。
金举人:什么?姓祁的不愿意把油卖给我?他是怎么说的?
管家:他说他自己榨油自己卖已经习惯了,不觉得辛苦,请举人老爷不必费心了。
金举人:(阴沉着脸)不识抬举的狂妄之徒,还想和我金某人分庭抗礼,哼!
[22]集市上,祁老板正在量油给一个买主,街上突然乱了,一队队清朝政府的官兵从街上跑过,吓得街上的百姓们东躲西藏。祁老板忙收拾起买卖家伙,向一个路上跑的人打听。
祁老板:出什么事了。
路人:快躲躲吧,听说知府大人被刺,刺客逃跑了,官府正抓人呢。
这时,又一个人跑过祁老板身边,祁老板觉得后腰被人碰了一下,伸手从身后腰带上拿下一张纸,打开来看。
[23]香柳家院内,香柳爹看了看那张纸上的字。
香柳爹:(神色紧张地)祁老弟,你这张纸是从哪儿弄来的。
祁老板:集市上一个不认识的人塞给我的,上面写的是什么?
香柳爹:这上面的意思是要推翻大清朝的统治,要建立什么共和,这都是反清的话啊,官府抓住了是要杀头的。(将纸递给香柳娘)快,放灶火里烧了吧,这东西千万不能叫人看见。
祁老板:(回忆)怪不得呢,那个给我这纸的人肯定和刺客是一伙的。
香柳爹:(一惊)刺客?
祁老板:(压低声音)听说知府被一个刺客戳了一刀,不知是死是活,刺客还跑了。
[24]知府家中,一个郎中在给手臂受了伤的知府涂药包扎,张知县和几个知府的随从在旁边侍立。
知府:(喘着气)在你的辖区,出了这样的事,你还有什么话说?七天,我给你七天,抓不到刺客,拿你是问。
张知县:(一边擦汗,一边点头)是,是,知府大人。
[25]金举人家,金举人与张知县一同进屋。
金举人:亲家大人怎么有闲光临寒舍。
张知县:唉,我算什么大人,一个芝麻官罢了。如今这世道,唉,乱世难为人啊,为官就更难了。上头又把一个大案子压在我头上了。知府被刺的事您可知道?
金举人:嗯,我刚听说,凶手抓到了吗?
张知县:正为这个发愁呢。(向金举人诉苦)你说那知府的轿子旁有那么多护卫,刺客竟然成功行刺然后又能逃脱,这岂是等闲之辈啊。不是我等无能,这人来无影去无踪的,武功又好,说不定早已逃出了本地界,我如何能抓得住。唉,如此乱世,真不如学亲家您老兄,弃官回家,落得安生。
金举人:(若有所思地)我不当官儿虽少些公务,却也难免被人轻看,受些小人之气。
张县令:知府限我七日之内抓到刺客,如今三日已过,什么线索也没有,叫我如何交差啊。此番前来拜访,还求您想个办法。想当年您在任时可是破过几个大案的。
金举人:(话里有话地)依我看,这事儿也不难,你抓不住刺客,还抓不住个替身吗。
张县令:(急切地)请赐教。
金举人:(分析)如今这些刺客,都是些反清的乱党,并非报私仇,只要抓住一个乱党分子,给他安个刺客的罪名还不容易吗。
张县令:对呀,有道理,可这乱党分子又到哪里去找呢?
金举人:(压低嗓音)这世道你还真去抓乱党啊,我看这大清朝的气数也差不多了。将来天下还不知道是谁的呢。再说,真正的乱党只怕也不是那么好抓的,你抓了一个,他的同伙还不来找你的麻烦?不如这样…(与张县令耳语)
张县令听了频频点头,眉开眼笑。
[26]祁老板的油坊院内,卖原料和买油的人进进出出,祁老板和伙计忙着过秤,量油。永成娘在院子里做针线,永成坐在娘身边的小凳子上剥豆。
[27]祁老板的院子门口,一个村民打扮的人手里拿着油坛子,但不太象个普通的买油人,有点儿鬼鬼祟祟地东张西望,见村民甲从院子里出来,就凑上去搭讪。
村民打扮的人:老哥,请问,这是金村祁老板的油坊吗?
村民甲:(看他手拿油坛子)是啊,你也是邻村来买油的吧,我们村祁老板啊,人厚道,油也好。
村民打扮的人:是啊,我听说了才找上门的。(进了院子)。
[28]祁老板的院内,村民打扮的人接过祁老板给他打的油,放在墙边,看了看正在一旁的永成娘和永成。
村民打扮的人:大嫂,你家茅厕能用一下吗?我道儿远。
永成娘:行啊,永成,带这位大叔到后院茅厕去。
永成:(起身带着此人来到墙边拐角处,一指)在那里。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坏人交头接耳的场面太俗,金举人脸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