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10298
成片时长:约34分钟
阅读:11285
发表:2013/8/26 修改:2014/1/17
34集 剧情 电视剧剧本
《柳暗花明》第6集
1
…
5
6
7
…
3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六集 乱世英雄起四方
时间:1938~1939年
地点:金村
人物:香柳娘,53~54岁
永成娘,53~54岁
陈子明,53~54岁
香柳,33~34岁
德全,28~29岁
永成,34~35岁
明珠,8~9岁
祁柯,9~10岁
金颂竹,52~53岁
张氏,51~52岁
明玥,23~24岁
黄素英,34~35岁
来福,37~38岁
秋华,15~16岁
宏基,15~16岁
李其源,33~34岁
刘麻子,37~38岁
片头曲:我和祖国一起成长(见第一集)
字幕:第六集(1938 ~1939年)
[1]金家大门外,身穿国民党军服的李其源和身穿素色旗袍的明玥从吉普车上下来。
[2]金家院内,颂竹和张氏迎出来。
颂竹:(脸上陪着笑)贤婿来了,快,快请。
李其源拱拱手,趾高气扬地走进客厅,大家随后进去。
[3]晚上,香柳房间里,香柳正在纺线,明珠在一旁看书。
香柳:明珠啊,你姐姐姐夫来了,你不是常念叨你姐姐吗,去看看她呗。
明珠:我想去见姐姐,可看今天吃饭时姐夫那个神气的样子,我都不敢去找姐姐了。
香柳:唉,我看明玥那个样子,在婆家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是不是经常受气。
明珠:娘,我悄悄去姐姐屋里看看,叫她过来和咱们说说话。
香柳:你长点儿眼色,要是见你姐夫不乐意,你就别叫你姐姐出来了。
明珠:我知道。(出去)。
[4]明玥房间里,李其源坐在床边上,把脚伸到木盆里,明玥蹲在地上正在给他洗脚。
李其源:你没嫁给我的时候,我还真以为你是个大家闺秀,现在才知道,你家不过是外面有个空架子而已。你那个爹一点儿做生意的脑子也没有,就知道靠着祖上那点子田产过日子。这日子要能过好了才怪呢,一天不如一天了。这才几点,丫鬟婆子的就一个都见不着了,洗个脚还得你亲自动手。你也是的,洗脚水弄的那么凉。一看你娘那样儿就知道,她从来没教过你怎么伺候丈夫吧?哼,什么都不会。还有你那个姨娘,一看就是穷人家里长出来的。
明玥:你少说两句吧,这是我娘家,你就是嫌我爹娘不好,也好歹忍忍,就算给我个面子。
李其源:我跟你回来就够给你面子了,你们村儿里还能找出第二个像我这样风光的女婿吗?处处都得靠我,在我面前还想摆什么大家闺秀的架子。
明玥:我又没有白嫁给你,我爹给了你多少嫁妆?现在不都成了你李家的东西了。
李其源伸手就打了明玥一个耳光,明玥痛苦地捂着脸哭泣。
李其源:你还跟我提你的嫁妆,什么我家你家的,你现在是我李家的人。是你爹泼出的水,你还为你娘家说话。你爹有什么本事,要不是我在生意上帮了他,我看他早成穷光蛋了,把你送给我当使唤丫头我都不要。还不快把洗脚水倒了伺候我睡觉。木头人似的,真不如去花钱逛窑子舒服。
[5]明玥房间门口,门开了,明玥端着洗脚水出来,看见站在门口的明珠。
明珠:(小声地)姐姐,你…
明玥:(忙一手拉明珠离开房门远一些)明珠。今儿晚了,明天我再过去看你和姨娘。
明珠:姐姐,姐夫为啥打你?
明玥:(掩饰地)不为什么,没什么事儿的,就是拌了几句嘴。明珠,你别和别人说,啊,你快回屋去吧。
明玥说完低头去院子里倒洗脚水。
[6]白天,香柳的蚕房,香柳和秋华正在忙着把可以结茧的蚕挑出来,明珠也在一旁学着帮忙。明珠拿起一条蚕来给秋华看。秋华把蚕用小指与无名指夹住尾部,大拇指与食指夹住它头部,对着光一拉。
秋华:嗯,这条蚕还不行,它的颈部没有透明的泡,你看这条,(拿起一条刚挑出来的,对着光拉开,给明珠看),看,脖子上有个黄豆大的一个透明的泡,这样的就可以了。
香柳:(笑)听听,你华姐都成了行家了。这蚕作茧呐,早也不行,那样的话它还没吃够桑叶呢,晚了也不行,它的丝已经吐掉一些了,作的茧就差了。
这时候明玥匆匆走来。
明玥:姨娘,我要回去了,这次回娘家来都没顾得上和你们聊聊,(说着忍不住掉泪)。
香柳:明玥,为什么不多住两天,叫明珠她姐夫先回去呗。
明玥:(摇摇头)他还在等着我呢,我先回去了,以后…再见吧。
明珠跑过去抱住姐姐。
明珠:姐姐,你走了我可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再回来?
明玥:(勉强笑着)很快的,明珠,你好好念书,别学我…我…要是当初听你舅舅的话,坚决出去读书就好了,也不至于落得现在这样。
明玥哭着转身离去,又忙着擦干眼泪。
明珠:(跑到香柳身边,恳求)娘,您去跟爹说说,让姐姐回来住吧,那个李其源,我看见他对姐姐不好,又打又骂的。
香柳:(苦笑)你姐姐已经是嫁出去的人了,哪能由娘家人说了算呢。唉,明玥这孩子,怎么命这么苦呢。
[7]晚上,金家后院,明珠、秋华在和宏基聊天。李妈也在旁边听。
明珠:宏基哥,你说天上的银河是怎么回事? 我舅舅说里面没有水,那里面有什么呢?
秋华:(抢着说)我知道,银河是王母娘娘用自己的簪子划出来的一条天河,把牛郎和织女隔开不让他们见面。
宏基:(笑)那是个传说,其实,银河是无数个星星组成的,因为离我们太远,我们的肉眼没有办法分出一个一个的星星,只能看见它们发出的光连成一条河的样子。
秋华:那天上有没有玉帝和神仙呢?
宏基:那也是传说,谁也没有看到过。
李妈:(插嘴)天上要是有玉帝,他看到那么多日本人到中国来,早晚会派天兵天将来帮着打日本人的,就象清朝的时候,那些长毛据说就叫什么天国军。
宏基:是太平天国。
李妈:对,太平天国。
明珠:为什么管太平天国叫长毛?
宏基:长毛是满清政府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称呼,因为清朝人梳辫子,额头上剃光了,起义军留着头发,所以被叫做长毛。
这时香柳从屋里出来。
香柳:秋华,不早了,让明珠准备睡觉了。
明珠:(恳求地)娘,再等一会儿吧,宏基哥还在讲故事呢。宏基哥,给我们讲个长点的故事吧,我不想这么早睡觉。
宏基:嗯,好吧,我会讲水浒、西游记、红楼梦、还有江湖奇侠传,你们想听什么?
明珠:什么都行,你就随便讲吧。
宏基:秋华,你呢?你想听什么?
秋华:(有点儿不好意思地)那个贾宝玉和晴雯的故事,我想听。
宏基:(笑)哦,那是红楼梦,可长了,既然你想听贾宝玉和晴雯的故事,我就先讲这一段儿吧。贾宝玉是贾府中的公子,晴雯呢,是贾府中的一个丫鬟…
秋华望着宏基,听得聚精会神,两眼放光。
[8]永成家,永成,德全和几个‘民先队’队员在开会。
德全:要想抗日,光靠我们几个人是不行的,首先要做的,是发展我们的民先队组织。大家想想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队员甲:前两天,我到洪大叔家去动员欣荣和欣宝兄弟俩加入我们的民先队,他们俩倒是挺积极的,可洪大叔走过来就给我们泼冷水,说抗日是政府和军队的事,军队都打不过日本人,你们能干啥。
队员乙:是啊,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这样说话的人真是太落后了,简直就是些投降派。
德全:不能这么说,我们的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大家并不了解我们究竟能做什么,怀疑和不信任都可以理解,所以才需要我们加强宣传。
永成:德全,你看能不能这样,利用镇上小学的教室开办个夜校,召集村里的年轻人,在教大家识字学文化的同时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德全:对,这是个好办法,民众最需要的就是教育,我这就去和陈校长商量办夜校的事。
[9]镇上小学办公室,德全和陈子明在商量办夜校的事情。
陈子明:德全啊,办夜校普及教育,这是个好事,我举双手赞成。可你实话告诉我,(压低声音),你会不会是以此为借口,替共产党做赤色宣传啊?
德全:陈校长,我是想要做些宣传,不过和党派无关,不是什么赤色宣传,而是宣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日救国的道理。现在不少老百姓对日本人是既仇恨又害怕,我们要做的就是鼓起大家抗日的勇气。
陈子明:要是这样的话,好吧,我支持你办夜校,我也可以为夜校教点课,我讲不了多少大道理,可以教农民识字,农民识字有了文化以后,你讲的那些抗日的道理就更容易明白了。不过德全啊,我还得提醒你,说话要小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德全:我会小心的,陈校长,您能亲自参加那太好了,您这就是为抗日出大力了。
[10]永成家,素英和香柳在蚕房里交流养蚕的经验。
香柳:素英,我按照你说的方法,每天多喂几次,每次少给桑叶,蚕长的是要快些,桑叶也不会浪费。
素英:我抽时间去你那看看,蚕房的温度高低也会影响蚕的生长。
香柳:那你今天就跟我过去看看吧。
素英:今天不行,我还要去夜校呢。
香柳:(不解地)夜校?什么是夜校?
素英:就是晚上上课的学校,德全和永成他们在镇上小学里办的,永成给我报名进了妇女识字班,一会儿我就去上课。
香柳:都什么人去上夜校啊?
素英:谁都可以去,男女老少都有,村里不少人都去了,可热闹了。你也去吧。
香柳:就是认字吗,我认识些字。
素英:不光是认字,还讲些抗日救国什么的。年轻人还演戏,练武呢。
香柳:怪不得你现在知道那么多的事情,那我和你一起去听听吧。
[11]晚上,小学校门口,可以看见几间教室里都点着油灯。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往教室里走。
香柳和素英也走过来。
香柳:这么多人啊。
素英:我去识字班上课了,香柳,你可以去歌唱班和演剧班,那里永成和德全他们在教大家唱歌和排戏呢。
时间:1938~1939年
地点:金村
人物:香柳娘,53~54岁
永成娘,53~54岁
陈子明,53~54岁
香柳,33~34岁
德全,28~29岁
永成,34~35岁
明珠,8~9岁
祁柯,9~10岁
金颂竹,52~53岁
张氏,51~52岁
明玥,23~24岁
黄素英,34~35岁
来福,37~38岁
秋华,15~16岁
宏基,15~16岁
李其源,33~34岁
刘麻子,37~38岁
片头曲:我和祖国一起成长(见第一集)
字幕:第六集(1938 ~1939年)
[1]金家大门外,身穿国民党军服的李其源和身穿素色旗袍的明玥从吉普车上下来。
[2]金家院内,颂竹和张氏迎出来。
颂竹:(脸上陪着笑)贤婿来了,快,快请。
李其源拱拱手,趾高气扬地走进客厅,大家随后进去。
[3]晚上,香柳房间里,香柳正在纺线,明珠在一旁看书。
香柳:明珠啊,你姐姐姐夫来了,你不是常念叨你姐姐吗,去看看她呗。
明珠:我想去见姐姐,可看今天吃饭时姐夫那个神气的样子,我都不敢去找姐姐了。
香柳:唉,我看明玥那个样子,在婆家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是不是经常受气。
明珠:娘,我悄悄去姐姐屋里看看,叫她过来和咱们说说话。
香柳:你长点儿眼色,要是见你姐夫不乐意,你就别叫你姐姐出来了。
明珠:我知道。(出去)。
[4]明玥房间里,李其源坐在床边上,把脚伸到木盆里,明玥蹲在地上正在给他洗脚。
李其源:你没嫁给我的时候,我还真以为你是个大家闺秀,现在才知道,你家不过是外面有个空架子而已。你那个爹一点儿做生意的脑子也没有,就知道靠着祖上那点子田产过日子。这日子要能过好了才怪呢,一天不如一天了。这才几点,丫鬟婆子的就一个都见不着了,洗个脚还得你亲自动手。你也是的,洗脚水弄的那么凉。一看你娘那样儿就知道,她从来没教过你怎么伺候丈夫吧?哼,什么都不会。还有你那个姨娘,一看就是穷人家里长出来的。
明玥:你少说两句吧,这是我娘家,你就是嫌我爹娘不好,也好歹忍忍,就算给我个面子。
李其源:我跟你回来就够给你面子了,你们村儿里还能找出第二个像我这样风光的女婿吗?处处都得靠我,在我面前还想摆什么大家闺秀的架子。
明玥:我又没有白嫁给你,我爹给了你多少嫁妆?现在不都成了你李家的东西了。
李其源伸手就打了明玥一个耳光,明玥痛苦地捂着脸哭泣。
李其源:你还跟我提你的嫁妆,什么我家你家的,你现在是我李家的人。是你爹泼出的水,你还为你娘家说话。你爹有什么本事,要不是我在生意上帮了他,我看他早成穷光蛋了,把你送给我当使唤丫头我都不要。还不快把洗脚水倒了伺候我睡觉。木头人似的,真不如去花钱逛窑子舒服。
[5]明玥房间门口,门开了,明玥端着洗脚水出来,看见站在门口的明珠。
明珠:(小声地)姐姐,你…
明玥:(忙一手拉明珠离开房门远一些)明珠。今儿晚了,明天我再过去看你和姨娘。
明珠:姐姐,姐夫为啥打你?
明玥:(掩饰地)不为什么,没什么事儿的,就是拌了几句嘴。明珠,你别和别人说,啊,你快回屋去吧。
明玥说完低头去院子里倒洗脚水。
[6]白天,香柳的蚕房,香柳和秋华正在忙着把可以结茧的蚕挑出来,明珠也在一旁学着帮忙。明珠拿起一条蚕来给秋华看。秋华把蚕用小指与无名指夹住尾部,大拇指与食指夹住它头部,对着光一拉。
秋华:嗯,这条蚕还不行,它的颈部没有透明的泡,你看这条,(拿起一条刚挑出来的,对着光拉开,给明珠看),看,脖子上有个黄豆大的一个透明的泡,这样的就可以了。
香柳:(笑)听听,你华姐都成了行家了。这蚕作茧呐,早也不行,那样的话它还没吃够桑叶呢,晚了也不行,它的丝已经吐掉一些了,作的茧就差了。
这时候明玥匆匆走来。
明玥:姨娘,我要回去了,这次回娘家来都没顾得上和你们聊聊,(说着忍不住掉泪)。
香柳:明玥,为什么不多住两天,叫明珠她姐夫先回去呗。
明玥:(摇摇头)他还在等着我呢,我先回去了,以后…再见吧。
明珠跑过去抱住姐姐。
明珠:姐姐,你走了我可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再回来?
明玥:(勉强笑着)很快的,明珠,你好好念书,别学我…我…要是当初听你舅舅的话,坚决出去读书就好了,也不至于落得现在这样。
明玥哭着转身离去,又忙着擦干眼泪。
明珠:(跑到香柳身边,恳求)娘,您去跟爹说说,让姐姐回来住吧,那个李其源,我看见他对姐姐不好,又打又骂的。
香柳:(苦笑)你姐姐已经是嫁出去的人了,哪能由娘家人说了算呢。唉,明玥这孩子,怎么命这么苦呢。
[7]晚上,金家后院,明珠、秋华在和宏基聊天。李妈也在旁边听。
明珠:宏基哥,你说天上的银河是怎么回事? 我舅舅说里面没有水,那里面有什么呢?
秋华:(抢着说)我知道,银河是王母娘娘用自己的簪子划出来的一条天河,把牛郎和织女隔开不让他们见面。
宏基:(笑)那是个传说,其实,银河是无数个星星组成的,因为离我们太远,我们的肉眼没有办法分出一个一个的星星,只能看见它们发出的光连成一条河的样子。
秋华:那天上有没有玉帝和神仙呢?
宏基:那也是传说,谁也没有看到过。
李妈:(插嘴)天上要是有玉帝,他看到那么多日本人到中国来,早晚会派天兵天将来帮着打日本人的,就象清朝的时候,那些长毛据说就叫什么天国军。
宏基:是太平天国。
李妈:对,太平天国。
明珠:为什么管太平天国叫长毛?
宏基:长毛是满清政府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称呼,因为清朝人梳辫子,额头上剃光了,起义军留着头发,所以被叫做长毛。
这时香柳从屋里出来。
香柳:秋华,不早了,让明珠准备睡觉了。
明珠:(恳求地)娘,再等一会儿吧,宏基哥还在讲故事呢。宏基哥,给我们讲个长点的故事吧,我不想这么早睡觉。
宏基:嗯,好吧,我会讲水浒、西游记、红楼梦、还有江湖奇侠传,你们想听什么?
明珠:什么都行,你就随便讲吧。
宏基:秋华,你呢?你想听什么?
秋华:(有点儿不好意思地)那个贾宝玉和晴雯的故事,我想听。
宏基:(笑)哦,那是红楼梦,可长了,既然你想听贾宝玉和晴雯的故事,我就先讲这一段儿吧。贾宝玉是贾府中的公子,晴雯呢,是贾府中的一个丫鬟…
秋华望着宏基,听得聚精会神,两眼放光。
[8]永成家,永成,德全和几个‘民先队’队员在开会。
德全:要想抗日,光靠我们几个人是不行的,首先要做的,是发展我们的民先队组织。大家想想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队员甲:前两天,我到洪大叔家去动员欣荣和欣宝兄弟俩加入我们的民先队,他们俩倒是挺积极的,可洪大叔走过来就给我们泼冷水,说抗日是政府和军队的事,军队都打不过日本人,你们能干啥。
队员乙:是啊,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这样说话的人真是太落后了,简直就是些投降派。
德全:不能这么说,我们的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大家并不了解我们究竟能做什么,怀疑和不信任都可以理解,所以才需要我们加强宣传。
永成:德全,你看能不能这样,利用镇上小学的教室开办个夜校,召集村里的年轻人,在教大家识字学文化的同时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德全:对,这是个好办法,民众最需要的就是教育,我这就去和陈校长商量办夜校的事。
[9]镇上小学办公室,德全和陈子明在商量办夜校的事情。
陈子明:德全啊,办夜校普及教育,这是个好事,我举双手赞成。可你实话告诉我,(压低声音),你会不会是以此为借口,替共产党做赤色宣传啊?
德全:陈校长,我是想要做些宣传,不过和党派无关,不是什么赤色宣传,而是宣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日救国的道理。现在不少老百姓对日本人是既仇恨又害怕,我们要做的就是鼓起大家抗日的勇气。
陈子明:要是这样的话,好吧,我支持你办夜校,我也可以为夜校教点课,我讲不了多少大道理,可以教农民识字,农民识字有了文化以后,你讲的那些抗日的道理就更容易明白了。不过德全啊,我还得提醒你,说话要小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德全:我会小心的,陈校长,您能亲自参加那太好了,您这就是为抗日出大力了。
[10]永成家,素英和香柳在蚕房里交流养蚕的经验。
香柳:素英,我按照你说的方法,每天多喂几次,每次少给桑叶,蚕长的是要快些,桑叶也不会浪费。
素英:我抽时间去你那看看,蚕房的温度高低也会影响蚕的生长。
香柳:那你今天就跟我过去看看吧。
素英:今天不行,我还要去夜校呢。
香柳:(不解地)夜校?什么是夜校?
素英:就是晚上上课的学校,德全和永成他们在镇上小学里办的,永成给我报名进了妇女识字班,一会儿我就去上课。
香柳:都什么人去上夜校啊?
素英:谁都可以去,男女老少都有,村里不少人都去了,可热闹了。你也去吧。
香柳:就是认字吗,我认识些字。
素英:不光是认字,还讲些抗日救国什么的。年轻人还演戏,练武呢。
香柳:怪不得你现在知道那么多的事情,那我和你一起去听听吧。
[11]晚上,小学校门口,可以看见几间教室里都点着油灯。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往教室里走。
香柳和素英也走过来。
香柳:这么多人啊。
素英:我去识字班上课了,香柳,你可以去歌唱班和演剧班,那里永成和德全他们在教大家唱歌和排戏呢。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