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10841
成片时长:约36分钟
阅读:10717
发表:2013/8/28 修改:2014/1/17
34集 剧情 电视剧剧本
《柳暗花明》第11集
1
…
10
11
12
…
3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十一集 山外青山楼外楼
时间:1947~1948年
地点:金村,省城
人物:香柳,42~43岁
明珠,17~18岁
金颂竹,61~62岁
林鹏,23~24岁
张欣宁,17~18岁
李清云,16~17岁
苏茵,17~18岁
黄校长,36~37岁
董老师,28~29岁
片头曲:我和祖国一起成长(见第一集)
字幕:第十一集(1947~1948年)
[1]江南的田野,大片金黄色的水稻已经成熟,农民们开始秋收的景象。
[2]金家,香柳在蚕房里忙碌着,颂竹进来。
颂竹:明珠已经初中毕业了,我看她和傅敏的婚事就抓紧办了吧。她怎么样了,还闹着去读高中吗?
香柳:我左劝右劝的,她像是听进去了。最近我看她每天都在绣花,想必是愿意成亲了,在准备嫁妆吧。
颂竹:那就好,说实在的,家里头再供她读书也困难了。今年的收成还不知道怎么样,又快该收租子了,上头要打仗,这田赋年年增加,租子却越来越难收。傅敏要是上门来了,我还能有个帮手。既然说好了让人家倒插门儿,也就不能指望着他家的聘礼什么的。过几天收租时,咱们就忙不过来了,还得请小黑来帮几天工,不然累死我这把老骨头也折腾不完这些事儿。
[3]金家,明珠的卧室,明珠在翻箱倒柜地找东西,她从箱子里翻出个小盒子,打开来,只见里面是几样首饰。听到香柳的脚步声,忙把盒子放回箱子,盖上箱子,坐在床上拿起正在绣的枕套做出一直在绣花的样子,香柳只在门口朝屋里看了一眼。
香柳:明珠,快来吃饭吧。
[4]集市的当铺里,明珠把首饰盒递给掌柜的,掌柜的把首饰一样一样地拿出来查看以后,数了些纸钱递给明珠。
[5]清晨,金家大门口,门轻轻地被推开,明珠拿着个包袱悄悄出来。
[6]村口的大路上,明珠一个人急匆匆地走着,对面来了个妇女。
妇女:明珠,这么早就上学去啊?
明珠:嗯。
妇女:(走过去才想起什么,自语)不对啊,上学拿着包袱干什么?(回头看明珠的背影)。
[7]金家厨房里,香柳坐在灶旁烧火,起身掸掸身上的柴草,揭开锅盖,用勺子盛饭。
[8]金家明珠的卧室门口,香柳过来,推开门,见明珠的床上,被子叠的整整齐齐。
香柳:咦?这孩子这么早去哪里了?(看见桌上有一封信,就取出信封里面的纸条,读)。
明珠:(画外)爹。娘,别怪我,我去省城找宏基哥了,我要在那里考高中,如果考上了就在那里读高中了,我不会和傅敏结婚的,你们把婚退了吧,
[9]集市上的汽车站,明珠登上汽车,汽车开走。
[10]火车站台上,明珠和一群旅客在等着上火车。大家伸长了脖子望着。看到火车来了,纷纷提着行李准备上去。可火车上挤得满满的,下车的人很少,车门很快就关上了,只见一个挤上车的旅客奋力打开窗户让同伴递上行李,然后把同伴从窗子里拉了进去。明珠干着急上不去。只好眼睁睁看着火车开走。
[11]车站的候车室里,挤满了嘈杂的旅客,明珠坐在一个角落里,从包袱里掏出一个饭团来吃着,旁边一个妇女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那小孩儿见明珠吃东西就朝他妈妈哭闹着要吃的。
妇女:刚给你吃过了又要,没有了。
孩子继续哭闹,妇女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便大哭起来。明珠忙把手中的饭团掰了半个递到孩子手中,孩子不哭了,却两眼看着母亲,不敢吃。
妇女:(感激地朝明珠笑了笑)谢谢你了。(又对孩子),快谢谢姑姑。
孩子顾不上说话,啃起饭团来。
妇女:姑娘,你一个人出门?
明珠:嗯,没想到火车这么挤,下趟车再上不去可怎么办啊,今天就这两趟车去省城了。
妇女:我也正发愁上不去呢,我还带着孩子。这样吧,待会儿车来了,你先帮着我从门里挤上去,我再把你和孩子从窗户里拉进去。
[12]站台上,火车进站了,妇女在开门的一瞬间拼命地硬挤了上去。明珠等她打开了一扇车窗,就领着孩子,提着行李包袱过去,她先抱起孩子从窗户里送进去,再把他们的行李和自己的包袱递上去。最后,妇女伸出手来拉明珠,明珠不顾一切地拼命往上爬,人还没有完全进窗户,火车已经开动了。
[13]火车车厢里,狼狈不堪的明珠只找到一个站立的地方。旁边的座椅和过道上也挤满了旅客。还有很多位子都坐着国民党的伤兵。这些伤兵们看起来伤势比较轻,所以都在那里打牌或聊天。伤兵甲腿上包着纱布,身边放着拐杖,伤兵乙半边脸上包着纱布,吃饭喝水都不太方便,说话也有点障碍,伤兵丙手臂用绷带吊在脖子上。
伤兵甲:(对伤兵乙)我这条腿啊,也不知道会不会落下残疾,要是瘸了,我这后半辈子怎么养活我老娘啊。哎,兄弟,你这彩是怎么挂的?怎么打到脸上去了?
伤兵乙:(呜噜着说不太清楚)一颗子弹从这里(指着耳朵旁边),进去,又从这里(指嘴旁),出来。
伤兵甲:(吃惊地)哎呀,我说兄弟啊,这子弹可真是长了眼了,你瞧瞧,从你这脸上那么点儿大个地方出溜过去,不但没要你了你的命,眼睛、耳朵、嘴巴,一样儿也没少。
伤兵乙:(呜噜着)怎么没少,耳朵只剩半只了,嘴唇也削下去一块。唉,破了相了,这辈子也别娶媳妇了,自个儿过吧,瞧瞧,现在喝水吃饭都不方便。
伤兵丙:这点儿小伤你还抱怨啥,我都第三次挂花了,每次都想,这是最后一次了,可不行,伤一好,又把你送上去了。
伤兵甲:哎,(上下打量伤兵丙),这位弟兄有两下子,高人,你说这大家都打仗,有的弟兄刚参军就被共军给打死了,你怎么就那么命大,老是能挂点花又不被打死呢?
伤兵乙:(呜噜着)是啊,挂点花就不用去送命了。哎,看在咱们都为党国作战的份儿上,给咱传授传授经验呗。
伤兵丙:(狡黠地笑了笑)跟共军打仗,可不能向和跟日本人打仗似的那么玩儿命。你就得放机灵点。比方说…(做手势,耳语,几个人都咧嘴笑,伤兵乙因为嘴一咧就疼,所以一边笑一边又咝咝啦啦地皱眉头)。
[14]火车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奔驰,到处是经历战乱后破败的房屋和荒芜的土地。
[15]车厢里,明珠困难重重地穿过过道,用自己带的一个杯子打到一杯水,她润湿了自己干裂的嘴唇,慢慢地喝着。伤兵们还在交谈。
伤兵甲:(问伤兵丙)喂,兄弟,你说,送我们去的那个医院怎么样啊,上面的长官说的可好听了,说是不但有医生护士的照顾,还有女学生时不时地来慰问演出呢。
伤兵丙:那种医院啊,有是有,能轮得到你住吗?别做梦了。起码你得是营长以上,或者立了大功什么的。而且那慰问也只是给记者看的。没听广播里说吗,不但女学生去慰问,连蒋宋夫人都会光临。可咱们去的那地方,唉,破衣烂被的,每天有人管给你换换药就不错了,搞不好,把你扔那儿几天都没人管。要是走运呢,伤自己就好了,马上就得再上前线。要是不走运,(做出翻白眼,蹬腿姿势),就那还得挑对了时辰,赶上人多,进太平间都得排队。
伤兵甲:呃,可不,谁拿咱们当人啊,咱流血卖命的为当官儿的打仗,挂了彩就往这车厢里一塞,跟运牲口似的,连个送水的都没有。
伤兵乙:(呜噜着朝明珠指了下)哎,那边不是有个女学生吗,叫她过来慰劳慰劳咱们呗。
伤兵甲:对呀,(招呼明珠),哎,姑娘,你过来一下,给我们的水壶里打点儿水。
明珠看看他们,犹豫着不敢过去。
伤兵甲:(催促)嗨!叫你那!你快着点啊,没看见我这腿脚不方便吗!没有老子在前方卖命,跟日本人打完了又跟共匪打,能有你们的太平日子过吗!哼,叫你给打点水还委屈你了?
明珠只好过来接过伤兵甲递来的水壶,艰难地穿过过道,过道上的人有的骂骂咧咧,有的则不怀好意地故意撞她一下。明珠打了水,好不容易走回来,递到伤兵甲手里,转身刚要走,被伤兵甲拉住胳膊。
伤兵甲:哎,别忙着走呀,你瞧,(指伤兵乙),这位兵哥哥的嘴都被共匪打坏了,喝水有困难,你还不快坐下来喂给他喝啊。
明珠想挣脱伤兵甲的拉扯,赶快走开,却被伤兵甲推搡的脚下没站稳,扑倒在伤兵乙身上,伤兵乙趁势一把将她抱住,明珠拼命挣扎,伤兵们都围过来看热闹,嘻嘻哈哈地哄笑。正在这时候一个人从过道上走过来把明珠从伤兵乙身上拉了起来,明珠抬头见是个学生打扮、戴了副眼镜的男青年。
男青年:(呵斥地)小芳,你怎么在这里,我到处找你找不到,快跟我走吧!(趁着伤兵们发愣的工夫拉着明珠离开)。
[16]车厢接缝处,男青年松开明珠的手。
男青年:对不起,我看那些伤兵们欺负你,就假装认识你,好拉你离他们远点。你一个人坐火车?
明珠:(点点头,眼睛里闪着泪花)谢谢你了。
男青年:你要去省城吗?
明珠又点点头。
男青年:去做什么?
明珠:(低头轻轻地)去上学。
男青年:你家里为什么没有人陪你去?至少应该给你找个伴儿啊。这年头,外面那么乱,一个女孩子独自出门,太危险了。
明珠摇了摇头。男青年不再问她,把自己的一个包袱在地上放好,招呼明珠。
男青年:你坐在我的包袱上吧,不怕压的。
明珠:(感激地)不用了,你自己坐吧。
正说着,火车突然猛地颠簸了一下,明珠没站稳,差点儿摔倒,男青年扶住她把她按在包袱上。明珠没有再推辞。
[17]省城火车站,明珠和男青年一同下车。
[18]南江大学的校园里,男青年和明珠提着包袱一起走着,指点介绍着学校的建筑。明珠好奇而羡慕地东张西望。
男青年:这是学校的办公楼,那边是图书馆。
明珠:你也在南江大学读书吗?
男青年:对,我是物理系的学生。我叫林鹏。
明珠:物理系?那我跟你打听个人。有个叫姜佩隼的人你认识吗?他刚刚毕业不久。
林鹏:(摇摇头)我对前几届的学生不熟。他是从我们南江大学毕业的吗?
明珠: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是省城大学毕业的,学物理。
林鹏:(笑)那可不好找了,省城不只这一所大学。
在一座楼前,男青年停下脚步。
男青年:好了,这就是中文系的学生宿舍,你到门房问一下,你堂哥应该就住在这座楼里。你自己去找他就可以了。再见了!
明珠:太谢谢你了。(挥挥手,很感激地看着林鹏离开)。
[19]金家,香柳正在忙碌着,颂竹拿着一封信来到蚕房。
颂竹:宏基来信了。
香柳:阿弥陀佛,可来信了。你快说说,明珠她怎么样了?宏基他是怎么说的?
颂竹:明珠考上了省城的女子中学,宏基说是那里的学校管得很严,叫我们放心。
香柳:唉,不放心又能怎么样呢,她也不听我们的。她愿意读书就让她读吧,说不定读完了真能找个工作。
颂竹:嗯,宏基的信也让我动心了。他说共产党在解放区已经开始实行土地改革了,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共产党打过来了以后,祖上留下的田产大概都保不住了,我们将来的生活可能还真得靠明珠在外面工作了,这个女儿啊,也许能当儿子依靠呢。
香柳:嗨,能靠上她还早着呢,我还是赶紧去织布吧,供她上学要紧。
[20]省城女子中学的大门口,明珠拿着包袱从一辆人力车上下来,付了钱。走进大门。正在东张西望地不知往哪里走,一个女学生过来。
女生:你是新生吧?
明珠:是。
时间:1947~1948年
地点:金村,省城
人物:香柳,42~43岁
明珠,17~18岁
金颂竹,61~62岁
林鹏,23~24岁
张欣宁,17~18岁
李清云,16~17岁
苏茵,17~18岁
黄校长,36~37岁
董老师,28~29岁
片头曲:我和祖国一起成长(见第一集)
字幕:第十一集(1947~1948年)
[1]江南的田野,大片金黄色的水稻已经成熟,农民们开始秋收的景象。
[2]金家,香柳在蚕房里忙碌着,颂竹进来。
颂竹:明珠已经初中毕业了,我看她和傅敏的婚事就抓紧办了吧。她怎么样了,还闹着去读高中吗?
香柳:我左劝右劝的,她像是听进去了。最近我看她每天都在绣花,想必是愿意成亲了,在准备嫁妆吧。
颂竹:那就好,说实在的,家里头再供她读书也困难了。今年的收成还不知道怎么样,又快该收租子了,上头要打仗,这田赋年年增加,租子却越来越难收。傅敏要是上门来了,我还能有个帮手。既然说好了让人家倒插门儿,也就不能指望着他家的聘礼什么的。过几天收租时,咱们就忙不过来了,还得请小黑来帮几天工,不然累死我这把老骨头也折腾不完这些事儿。
[3]金家,明珠的卧室,明珠在翻箱倒柜地找东西,她从箱子里翻出个小盒子,打开来,只见里面是几样首饰。听到香柳的脚步声,忙把盒子放回箱子,盖上箱子,坐在床上拿起正在绣的枕套做出一直在绣花的样子,香柳只在门口朝屋里看了一眼。
香柳:明珠,快来吃饭吧。
[4]集市的当铺里,明珠把首饰盒递给掌柜的,掌柜的把首饰一样一样地拿出来查看以后,数了些纸钱递给明珠。
[5]清晨,金家大门口,门轻轻地被推开,明珠拿着个包袱悄悄出来。
[6]村口的大路上,明珠一个人急匆匆地走着,对面来了个妇女。
妇女:明珠,这么早就上学去啊?
明珠:嗯。
妇女:(走过去才想起什么,自语)不对啊,上学拿着包袱干什么?(回头看明珠的背影)。
[7]金家厨房里,香柳坐在灶旁烧火,起身掸掸身上的柴草,揭开锅盖,用勺子盛饭。
[8]金家明珠的卧室门口,香柳过来,推开门,见明珠的床上,被子叠的整整齐齐。
香柳:咦?这孩子这么早去哪里了?(看见桌上有一封信,就取出信封里面的纸条,读)。
明珠:(画外)爹。娘,别怪我,我去省城找宏基哥了,我要在那里考高中,如果考上了就在那里读高中了,我不会和傅敏结婚的,你们把婚退了吧,
[9]集市上的汽车站,明珠登上汽车,汽车开走。
[10]火车站台上,明珠和一群旅客在等着上火车。大家伸长了脖子望着。看到火车来了,纷纷提着行李准备上去。可火车上挤得满满的,下车的人很少,车门很快就关上了,只见一个挤上车的旅客奋力打开窗户让同伴递上行李,然后把同伴从窗子里拉了进去。明珠干着急上不去。只好眼睁睁看着火车开走。
[11]车站的候车室里,挤满了嘈杂的旅客,明珠坐在一个角落里,从包袱里掏出一个饭团来吃着,旁边一个妇女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那小孩儿见明珠吃东西就朝他妈妈哭闹着要吃的。
妇女:刚给你吃过了又要,没有了。
孩子继续哭闹,妇女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便大哭起来。明珠忙把手中的饭团掰了半个递到孩子手中,孩子不哭了,却两眼看着母亲,不敢吃。
妇女:(感激地朝明珠笑了笑)谢谢你了。(又对孩子),快谢谢姑姑。
孩子顾不上说话,啃起饭团来。
妇女:姑娘,你一个人出门?
明珠:嗯,没想到火车这么挤,下趟车再上不去可怎么办啊,今天就这两趟车去省城了。
妇女:我也正发愁上不去呢,我还带着孩子。这样吧,待会儿车来了,你先帮着我从门里挤上去,我再把你和孩子从窗户里拉进去。
[12]站台上,火车进站了,妇女在开门的一瞬间拼命地硬挤了上去。明珠等她打开了一扇车窗,就领着孩子,提着行李包袱过去,她先抱起孩子从窗户里送进去,再把他们的行李和自己的包袱递上去。最后,妇女伸出手来拉明珠,明珠不顾一切地拼命往上爬,人还没有完全进窗户,火车已经开动了。
[13]火车车厢里,狼狈不堪的明珠只找到一个站立的地方。旁边的座椅和过道上也挤满了旅客。还有很多位子都坐着国民党的伤兵。这些伤兵们看起来伤势比较轻,所以都在那里打牌或聊天。伤兵甲腿上包着纱布,身边放着拐杖,伤兵乙半边脸上包着纱布,吃饭喝水都不太方便,说话也有点障碍,伤兵丙手臂用绷带吊在脖子上。
伤兵甲:(对伤兵乙)我这条腿啊,也不知道会不会落下残疾,要是瘸了,我这后半辈子怎么养活我老娘啊。哎,兄弟,你这彩是怎么挂的?怎么打到脸上去了?
伤兵乙:(呜噜着说不太清楚)一颗子弹从这里(指着耳朵旁边),进去,又从这里(指嘴旁),出来。
伤兵甲:(吃惊地)哎呀,我说兄弟啊,这子弹可真是长了眼了,你瞧瞧,从你这脸上那么点儿大个地方出溜过去,不但没要你了你的命,眼睛、耳朵、嘴巴,一样儿也没少。
伤兵乙:(呜噜着)怎么没少,耳朵只剩半只了,嘴唇也削下去一块。唉,破了相了,这辈子也别娶媳妇了,自个儿过吧,瞧瞧,现在喝水吃饭都不方便。
伤兵丙:这点儿小伤你还抱怨啥,我都第三次挂花了,每次都想,这是最后一次了,可不行,伤一好,又把你送上去了。
伤兵甲:哎,(上下打量伤兵丙),这位弟兄有两下子,高人,你说这大家都打仗,有的弟兄刚参军就被共军给打死了,你怎么就那么命大,老是能挂点花又不被打死呢?
伤兵乙:(呜噜着)是啊,挂点花就不用去送命了。哎,看在咱们都为党国作战的份儿上,给咱传授传授经验呗。
伤兵丙:(狡黠地笑了笑)跟共军打仗,可不能向和跟日本人打仗似的那么玩儿命。你就得放机灵点。比方说…(做手势,耳语,几个人都咧嘴笑,伤兵乙因为嘴一咧就疼,所以一边笑一边又咝咝啦啦地皱眉头)。
[14]火车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奔驰,到处是经历战乱后破败的房屋和荒芜的土地。
[15]车厢里,明珠困难重重地穿过过道,用自己带的一个杯子打到一杯水,她润湿了自己干裂的嘴唇,慢慢地喝着。伤兵们还在交谈。
伤兵甲:(问伤兵丙)喂,兄弟,你说,送我们去的那个医院怎么样啊,上面的长官说的可好听了,说是不但有医生护士的照顾,还有女学生时不时地来慰问演出呢。
伤兵丙:那种医院啊,有是有,能轮得到你住吗?别做梦了。起码你得是营长以上,或者立了大功什么的。而且那慰问也只是给记者看的。没听广播里说吗,不但女学生去慰问,连蒋宋夫人都会光临。可咱们去的那地方,唉,破衣烂被的,每天有人管给你换换药就不错了,搞不好,把你扔那儿几天都没人管。要是走运呢,伤自己就好了,马上就得再上前线。要是不走运,(做出翻白眼,蹬腿姿势),就那还得挑对了时辰,赶上人多,进太平间都得排队。
伤兵甲:呃,可不,谁拿咱们当人啊,咱流血卖命的为当官儿的打仗,挂了彩就往这车厢里一塞,跟运牲口似的,连个送水的都没有。
伤兵乙:(呜噜着朝明珠指了下)哎,那边不是有个女学生吗,叫她过来慰劳慰劳咱们呗。
伤兵甲:对呀,(招呼明珠),哎,姑娘,你过来一下,给我们的水壶里打点儿水。
明珠看看他们,犹豫着不敢过去。
伤兵甲:(催促)嗨!叫你那!你快着点啊,没看见我这腿脚不方便吗!没有老子在前方卖命,跟日本人打完了又跟共匪打,能有你们的太平日子过吗!哼,叫你给打点水还委屈你了?
明珠只好过来接过伤兵甲递来的水壶,艰难地穿过过道,过道上的人有的骂骂咧咧,有的则不怀好意地故意撞她一下。明珠打了水,好不容易走回来,递到伤兵甲手里,转身刚要走,被伤兵甲拉住胳膊。
伤兵甲:哎,别忙着走呀,你瞧,(指伤兵乙),这位兵哥哥的嘴都被共匪打坏了,喝水有困难,你还不快坐下来喂给他喝啊。
明珠想挣脱伤兵甲的拉扯,赶快走开,却被伤兵甲推搡的脚下没站稳,扑倒在伤兵乙身上,伤兵乙趁势一把将她抱住,明珠拼命挣扎,伤兵们都围过来看热闹,嘻嘻哈哈地哄笑。正在这时候一个人从过道上走过来把明珠从伤兵乙身上拉了起来,明珠抬头见是个学生打扮、戴了副眼镜的男青年。
男青年:(呵斥地)小芳,你怎么在这里,我到处找你找不到,快跟我走吧!(趁着伤兵们发愣的工夫拉着明珠离开)。
[16]车厢接缝处,男青年松开明珠的手。
男青年:对不起,我看那些伤兵们欺负你,就假装认识你,好拉你离他们远点。你一个人坐火车?
明珠:(点点头,眼睛里闪着泪花)谢谢你了。
男青年:你要去省城吗?
明珠又点点头。
男青年:去做什么?
明珠:(低头轻轻地)去上学。
男青年:你家里为什么没有人陪你去?至少应该给你找个伴儿啊。这年头,外面那么乱,一个女孩子独自出门,太危险了。
明珠摇了摇头。男青年不再问她,把自己的一个包袱在地上放好,招呼明珠。
男青年:你坐在我的包袱上吧,不怕压的。
明珠:(感激地)不用了,你自己坐吧。
正说着,火车突然猛地颠簸了一下,明珠没站稳,差点儿摔倒,男青年扶住她把她按在包袱上。明珠没有再推辞。
[17]省城火车站,明珠和男青年一同下车。
[18]南江大学的校园里,男青年和明珠提着包袱一起走着,指点介绍着学校的建筑。明珠好奇而羡慕地东张西望。
男青年:这是学校的办公楼,那边是图书馆。
明珠:你也在南江大学读书吗?
男青年:对,我是物理系的学生。我叫林鹏。
明珠:物理系?那我跟你打听个人。有个叫姜佩隼的人你认识吗?他刚刚毕业不久。
林鹏:(摇摇头)我对前几届的学生不熟。他是从我们南江大学毕业的吗?
明珠: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是省城大学毕业的,学物理。
林鹏:(笑)那可不好找了,省城不只这一所大学。
在一座楼前,男青年停下脚步。
男青年:好了,这就是中文系的学生宿舍,你到门房问一下,你堂哥应该就住在这座楼里。你自己去找他就可以了。再见了!
明珠:太谢谢你了。(挥挥手,很感激地看着林鹏离开)。
[19]金家,香柳正在忙碌着,颂竹拿着一封信来到蚕房。
颂竹:宏基来信了。
香柳:阿弥陀佛,可来信了。你快说说,明珠她怎么样了?宏基他是怎么说的?
颂竹:明珠考上了省城的女子中学,宏基说是那里的学校管得很严,叫我们放心。
香柳:唉,不放心又能怎么样呢,她也不听我们的。她愿意读书就让她读吧,说不定读完了真能找个工作。
颂竹:嗯,宏基的信也让我动心了。他说共产党在解放区已经开始实行土地改革了,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共产党打过来了以后,祖上留下的田产大概都保不住了,我们将来的生活可能还真得靠明珠在外面工作了,这个女儿啊,也许能当儿子依靠呢。
香柳:嗨,能靠上她还早着呢,我还是赶紧去织布吧,供她上学要紧。
[20]省城女子中学的大门口,明珠拿着包袱从一辆人力车上下来,付了钱。走进大门。正在东张西望地不知往哪里走,一个女学生过来。
女生:你是新生吧?
明珠:是。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