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0-A-05520】
战争人性 正能量
简要梗概:
一个描写中美两位军人在战争中及战后数十年经历的故事;一个阐述战争与和平的故事;一个表现战争人性的故事。一个情牵台湾回归,深切期盼祖国统一的故事;一个涉及志愿军战俘的故事。
详细梗概:
(1407字) 一辆马车将金菊送进了省城的大学,她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在学校,她得到了同学刘志强的照顾,之间的关系超出了同学的层面。刘志强出生在一个高级干部家庭,父母曾是地下党,所以他自小在教会学校学习,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就在他们即将毕业时,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急需英文翻译,他俩都报了名,也同时被批准了。经过集训后,他俩很快被送上了通往前线的路。
路途上,刘志强在一次敌机的轰炸中牺牲了,留下金菊独自被送到了志愿军最前线的一个师。
刚到部队不久,一次战役又要开始了。战役前,师里派出了一支侦察小分队先行侦察。因为任务特殊,必须要有英文翻译参与。师里唯一的英文翻译金菊,便临时加入到小分队里。
就在小分队完成任务的返回途中,在两军的中间地带,小分队遇到了一支带有同样任务的美军小分队。两支各自军队里的精英部队遭遇在一起,其结果不难想象。双方其他队员全部殉国,各自留下了没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一个翻译兵,金菊和杰克。而这时,由于停战谈判有了进展,即将开始的这次战役被取消了,双方部队都向后撤离了一段距离,金菊和杰克便被留在了两军之间数十公里的真空地带。
在求生本能,以及要带回杰克这个俘虏的信念驱使下,掩埋好战友遗体的金菊,扶起了受伤的杰克,一步步向山外走去了。二十余天的艰难历程中,金菊以其东方女性的坚韧意志,克服着重重困难,鼓励着因伤痛而意志消沉的杰克。起初,金菊仅仅只因为不愿看到受伤的杰克死在自己面前,和带回这个俘虏的愿望。但当黑夜来临,野兽的叫声伴着呼啸的寒风阵阵袭来时,金菊更清楚的意识到,没有杰克她自己也无法独自生存着走出去。异常的环境和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使这俩位没太多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年轻士兵,在二十余天时间里,走过了从表面的生存需要到心灵融通的心理历程。
而就在他们终于走出大山时却被美军抓住了,杰克被送进了医院,并很快送回了美国,金菊却被送进了战俘营。
就在他们被抓到时,杰克的一位战友,知道了他们这段奇迹般的生死历程。为此,在战俘营里的金菊受到了很好的照顾。但也因为杰克两位战友的操纵,战后金菊没被遣返回大陆,而被送到了台湾。被送到台湾的金菊,又奇迹般地被美军一位将军救出了战俘营,但却无奈地留在了台湾。
被遣送回美国的杰克,很快寻找起了金菊的下落。整整十年,杰克找遍了美国他能找到的,有可能知道金菊下落的人,又寻着一点点可能的希望围着地球找了一圈。
而这十年里,流落台湾的金菊,先在一家杂志社谋求到了一份职业,并得到了从大陆到台湾的老文化人程社长的关心和照顾,才度过了最初的恐惧和不适。而随后,因程社长有所谓赤色倾向,金菊也受到牵连,他俩不得不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杂志社。此时的程伯积劳成疾躺到了病床上,金菊便一面打工一面照顾起了程伯,一晃十年过去了。
终于有一天,杰克在台湾找到了金菊。这时他才知道,这十年中金菊也在寻找着他的消息。
杰克希望金菊能跟他到美国去,但此时金菊却无法离开台湾,因为程伯已经躺到了医院的病床上。杰克便在台湾找了份工作,同金菊一起照顾起了程伯。
被国民党强行押到台湾的老文化人程伯,在弥留之际的一番肺腑之言,使金菊更切盼着祖国的统一,也打消了她的许多顾虑。程伯去世后,金菊终于决定跟杰克去美国。
当汽笛响起时,金菊面对着祖国跪了下去。
“杰克,你是我的俘虏,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带回我的祖国。”
数十年后,迎着新世纪的曙光,已经白发苍苍的金菊和杰克终于来到了鸭绿江边。伴着欣慰的泪水,他们的笑声回荡着传进了新世纪。
阅读剧本正文
2020风云激荡,一场疫情横扫全球,打破了世界现有秩序,甚至将影响到未来数十年世界的发展。而眼前,中美两国在经济、科技等诸多方面发展的矛盾,以及应对疫情的巨大落差,加上美国唯我独尊的霸权主义思想,和其国内政治、经济的莫测变换,更将中美早就发生的贸易战、科技战推向了武装冲突的边沿,大有擦枪走火的危险。
我们不愿战、我们不想战,但正如数十年那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一样,似乎又由不得我们必须做好战斗的准备,我们似乎有再次被迫不得不战的可能。
那么,谁又将是这场可能发生的战争的赢家呢?
回望人类战争的历史,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什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有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战争为什么会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或许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发生在朝鲜半岛的那场战争,再次向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
就当时的美国来说,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个国家和这支军队的战争能力;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个国家和这支军队将在战争中必胜。然而,这个国家和这支军队在朝鲜,在面对极端落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时却失败了。
这戏剧性的结果是战争本身的偶然吗?不是,毕竟战争打了三年,双方你来我往,在那不算开阔的地方,面对面地进行过不知多少次残酷的交锋。
由此,一个问题摆在了世界面前,这两个当时来看力量悬殊巨大的国家,和这两支几乎无法摆在同一个战场上去对决的军队,在这场战争中怎么就打成了这样一个局面?
世事难料,当那场战争已过去八十年的今天,中美这两个依然存在着巨大差距的国家,似乎又处于战争的边沿。而这场可能的战争同样是美国首先挑起,中国无奈硬怼,甚至连时间节点都惊人的雷同。
八十年前那场战争开始时,我们的国家刚从废墟中站起来,正修养生息,医治战争的创伤。而这一次是正当我们步入改革的深水区,走向国家民族真正复兴之时。如果一定要找出这两场战争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上一场战争开始时,帝国主义们根本就没把我们放在眼里,跟本就不会意识到我们会成为他们的对手,并最终将他们打败。而这一次就不同了,这一次就是直冲我们来的,就是直冲我们必将完成的复兴之路来的。可见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而我们,更输不起这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无奈地面对这场战争,我们必须赢。
更不幸的是,台独势力再次兴风作浪,挟洋自重,一次次挑战国家统一的底线,这更是我们绝不允许的。
本剧以抗美援朝战争作背景,描写了中美两位军人,在战争中及战后数十年经历的故事。
本剧以战争人性为主题,从抛开其它所有附加东西后的,原本人性的角度,就人性对战争的影响进行了一番探索。力图从人性的角度,揭示八十年前那场战争戏剧性结局的内在因素,从一个侧面展现双方军人在战争中的人性展露,展示人类期盼和平的共同愿望。也告诫帝国主义们,他们想用战争的方式阻挠我们的民族复兴,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
同时,本剧通过主人公在台湾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期盼,并以此告诫台独分子们:统一祖国,不是以一小撮民族叛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的大趋势,国家、民族决不会允许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阅读剧本正文
杰克看了金菊一眼后抬起头,同金菊一齐望着满天红霞。
杰 克:能被关在这样的俘虏营里,我可算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俘虏了!
话音落下,传来了两位老人欢快而欣慰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