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9408
成片时长:约97分钟
阅读:347
发表:2025/8/7
古装
电影剧本
三国·太平篇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钟会:晋公智冠绝伦,太尉是否清白,他岂会不知。
牵弘:(若有所思)如此说来,太尉之祸,非奸佞诬陷,乃晋公故意为之。
钟会:尔等为将多年,岂不知白起韩信之鉴乎。
王颀:(慌张)倘若太尉蒙难,太尉旧部无功不说,犹有连坐之虞。
钟会:连坐尚不至于,只恐日后再无升迁可能。
王欣:为何?
钟会:上位者忧惧下位者记怨,又岂会重用。
王欣:司马昭欺人太甚,王欣非其犬马,岂能任其摆布。
杨欣:既如此,我四人该如何应对?还请司徒指点。(抱拳行礼)
钟会:几位将军无需忧虑,只需与太尉划清界限,改投吾帐下,自然可免去此无妄之灾。
△四人面面相觑后,起身向钟会行礼。
四人齐声:承蒙不弃,末将愿追随司徒。
钟会:(也拿起一杯酒起身)欢迎诸位将军,来,共饮此杯。
△四人弯腰拿起酒杯。五人一饮而尽,然后坐下。
钟会:(愁眉苦脸,叹息)哎!倘若晋公之意不仅在于太尉,也在于我,该如何是好?
师纂:司徒多虑了,如今孙吴未灭,晋公还需仰仗司徒伐吴。
钟会:即便如此,灭吴之后,又当如何?
牵弘:不外乎兔死狗烹也。
王欣:莫非此乃为将者命数乎。
钟会:(摇头)非也,若不想坐以待毙,当学曹孟德,司马仲达。
师纂:司徒之言在理,师纂茅塞顿开。
钟会:晋公已派贾充接管汉中城防,吾辈当预作最坏之图。
师纂:我等既已投司徒,自当听从司徒调遣。
钟会:好,会在此向诸位将军承诺,待成就大业,尔等将与我共享天下。
四人齐声:多谢司徒。
32、 钟会房间 日 内
△第二天,钟会也搬到了蜀国皇宫。他在自己房间与姜维对话。
钟会:除去邓艾,会无忧矣。
姜维:昔年,韩信不听蒯通之言,而有未央宫之祸,文种不愿随范蠡游湖,终死于剑下。此二人皆因赫赫战功而亡,今贤弟功勋堪比韩信文种,不如就此放弃功名,学赤松子,登峨眉之巅修行,岂不美哉。
钟会:兄长此言差矣,会年未四旬,方思进取,岂能退闲。
姜维:若不退闲,当早图良策,免步韩信后尘。
钟会:(大喜,拍姜维肩膀)兄长深知吾心也。
姜维:既如此,维愿替贤弟分忧。
钟会:晋公屯兵长安意在防我,君疑则臣不忠。朝廷已无良将,会与兄长齐心协力,必能成就大事。
姜维:谋反非易事,敢问贤弟,胜算几何?
钟会:八成。
姜维:如何得此数?
钟会:邓艾旧部已归顺于我,如今会帐下有魏兵十八万。蜀中降卒尚有七八万,一旦起事,兄长便可统帅蜀兵为先锋,助我一统天下。
姜维:多谢贤弟信任。
钟会:会可用之兵不下二十五万,远超长安驻军,你我乃当世名将,八成胜算,尚保守也。
姜维:天下无必胜之战,曹操赤壁之败犹在眼前。如若失败,贤弟可想过后果?
钟会:事成则得天下,不成则退西蜀,亦不失作刘备也。只是眼下有一难。
姜维:何难?
钟会:入蜀魏军多为司马昭旧部,吾当以何辞说服大军随我起事。
姜维:近闻郭太后新亡,贤弟可诈称有太后遗诏,以弑君之罪,讨伐司马昭。
钟会:(大喜)好计策,明日元宵佳节,我于蜀宫宴请诸将。如不从者,杀之。
姜维:贤弟有此魄力,何愁大事不成。
钟会:哈哈哈哈,事成之后,你我共享富贵。
姜维VO:(点头应付)昨日计败,吾已绝望,不曾想今日便有转机,此乃天意。
△二人一边大笑,一边喝酒。
33、 蜀国后宫 夜 内
△一个太监鬼鬼祟祟来到后宫面见刘禅。此刻刘禅借酒消愁,还有美女跳舞助兴。
太监:陛下,宫外有人传书信给陛下。
刘禅:(抬手)拿来。
△太监递上书信,刘禅展开,只见信上只有三十一个字:望陛下忍数日之辱,维将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必不使汉室终灭也。刘禅看完,打了个冷战,迅速将信件塞入袖口。
刘禅:(摆手)退下,全都退下。
△舞姬和太监全部退出。
刘禅VO:大将军仍存希冀,我是否该助其一臂之力。日月幽而复明,此乃相父所留机密,除我之外,无人知晓其含义。(来回踱步)该当如何,该当如何?
△刘禅打着灯笼,走出大厅,来到御花园。御花园有很多假山,此时月光照在假山上,假山的影子投射到地面。刘禅仔细观察每一座假山的影子,突然看到一个影子呈白色月牙形状,他停下脚步,抬头一看,看到的却是一个圆孔。
刘禅:日月幽而复明之玄机就在此。
△刘禅打着灯笼仔细观察假山,在找到一个小孔后,他从怀里掏出一把钥匙插入锁孔一转,假山自动打开了一道门。刘禅走了进去,看到里面有向下的台阶。
△刘禅打着灯笼走下台阶,见到一座放满兵器的仓库,兵器大部分是环首刀和长枪,全部已经生锈。刘禅仔细看兵器,抚摸兵器。
刘禅:此既为相父所留兵刃,置之死地而后生,日月幽而复明,究竟是否可行?我军凭此便可光复汉室?(苦笑摇头)未免太过儿戏。(看看手上红色铁锈,摇头)已有三十余载无人来此养护,兵刃早已腐朽,如何杀敌。(回头离开)若城内发生大战,必然殃及无辜百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说完刘禅离开仓库,并关闭了假山的门。
34、 蜀国朝堂 夜 内
△钟会在朝堂上宴请诸将,在座的有,姜维、胡烈、田章、丘建、荀恺、李辅、夏侯咸、庞会、句安、王买、师纂、牵弘、王颀、杨欣。以及六名钟会亲信,这六人是虚构的,不需要名字。
△宴会开始之初,所有人都开怀畅饮。突然,钟会把杯子摔到地上,大哭了起来,并脱下常服,露出里面的白色孝服。
荀恺:钟司徒,何故悲伤?
钟会:诸位将军,昨日洛阳来报,郭太后新崩。
△诸将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钟会:(举起一方锦布)郭太后留遗诏在此。
丘建:太后何故下诏于司徒?
钟会:(义正言辞)司马昭弑君犯上,妄图窃国,真可谓大逆不道,天理不容。故太后命会引兵入朝,诛司马,清君侧,以正朝纲。
师纂:司马氏背弃洛水之誓,当街弑君,人尽皆知,师纂绝不与此等奸佞为伍。
王欣:司马氏之富贵皆来自武帝文帝,而今不思报答,还意图篡魏,我等岂能助纣为虐。
△诸将大惊,慌乱,议论纷纷。
胡烈:司徒,可否将遗诏给末将一观。
△钟会将遗诏递过去,胡烈接过,开始细看。
胡烈:真假难辨,姑且信之。
钟会:司马昭已然察觉此事,借收邓艾为名,发兵十万,实则冲吾辈而来。诸位将军若不想坐以待毙,就请随我一同讨逆。
胡烈:胡烈忠心为国,天地可鉴,不信晋公会做卸磨杀驴之举。
钟会:胡将军以为当今天下为何人之天下?
胡烈:(低头低语)自然是曹氏之天下。
钟会:既如此,敢问将军,如何抉择。
胡烈:晋公待胡烈恩重如山,胡烈绝不反他。
钟会:人各有志,会不强求。(说完看向邓艾旧部)
师纂:晋公多疑,想必尔等早已领教。太尉之灾,犹在眼前。
王欣:司徒所言,有理有据,王欣愿追随。
杨欣:功高震主,必遭上位者忌惮。
钟会:(满意点头)我已查明,邓太尉乃遭邵悌诬告,然决策者乃司马昭也,故太尉此去必死无疑。吾辈若不早做准备,必将步其后尘。
牵弘:君疑臣,则臣必死,古往今来,概无例外。
钟会:(拿出一张白布)此乃大事,诸位可徐徐思之,愿随我者,请在此签字画押。(说完将白布铺在桌上,旁边有笔墨纸砚)
△诸将有些还在犹豫议论。邓艾旧部师纂、牵弘、王颀、杨欣四人率先上来签字画押。钟会亲信也陆续上来签字画押。田章、丘建、胡烈、荀恺、李辅、夏侯咸、庞会、句安、王买则凑在一起,小声讨论。
胡烈:胡烈不信晋公会杀有功之臣。
△八位将军纷纷点头回应。
李辅:晋公何其英明,我等不可冒险。
庞会:我等家属皆在洛阳,岂能谋反。
王买:听闻钟司徒尚未娶妻生子,故无后顾之忧。
夏侯咸:即便成事,功劳未必大过灭蜀,此番冒险,不合算。
句安:汝等所言极是,可眼下该如何应付钟司徒。
庞会:(小声)你我几人掌控半数大军,有何惧哉。
△九位将军讨论一番后,便要离开朝堂。结果刚要走出朝堂就被一群士兵包围。
胡烈:(回头质问)司徒,这是何意?
钟会:(冷笑)会不强求尔等随我起事,但也不容尔等坏我大事。
荀恺:司徒究竟意欲何为?
钟会:为防走漏消息,只能委屈诸位将军在此歇息几日。
胡烈:(手指钟会大骂)钟会小儿,安敢动我!
钟会:有何不敢。(对士兵说)把他们捆起来。
△士兵立刻将九位将军捆了起来,并从他们身上搜出虎符。钟会接过虎符后,继续下令。
钟会:五日后,发兵讨逆。在此期间,如无将令,此间诸将不得离开朝堂半步。违令者,斩。
师纂:司徒,我四人可否离开。(指着身边三人)
钟会:当然,四位将军请随我来,会有事相托。
△钟会说完,离开朝堂,除被捆的九位将军外,其余将军全部跟上。他们走后,被捆的九位将军还在挣扎,大骂钟会。看守朝堂的士兵有五十人左右。
35、 朝堂门口 夜 外
△钟会来到朝堂门口后,停下脚步。
钟会:(对师纂四人说)胡烈等人所率兵马皆驻扎在城外,其子胡渊若得知胡烈被囚禁,必定率军来救。届时,望诸位将军助我诛杀胡渊。
牵弘:(若有所思)如此说来,太尉之祸,非奸佞诬陷,乃晋公故意为之。
钟会:尔等为将多年,岂不知白起韩信之鉴乎。
王颀:(慌张)倘若太尉蒙难,太尉旧部无功不说,犹有连坐之虞。
钟会:连坐尚不至于,只恐日后再无升迁可能。
王欣:为何?
钟会:上位者忧惧下位者记怨,又岂会重用。
王欣:司马昭欺人太甚,王欣非其犬马,岂能任其摆布。
杨欣:既如此,我四人该如何应对?还请司徒指点。(抱拳行礼)
钟会:几位将军无需忧虑,只需与太尉划清界限,改投吾帐下,自然可免去此无妄之灾。
△四人面面相觑后,起身向钟会行礼。
四人齐声:承蒙不弃,末将愿追随司徒。
钟会:(也拿起一杯酒起身)欢迎诸位将军,来,共饮此杯。
△四人弯腰拿起酒杯。五人一饮而尽,然后坐下。
钟会:(愁眉苦脸,叹息)哎!倘若晋公之意不仅在于太尉,也在于我,该如何是好?
师纂:司徒多虑了,如今孙吴未灭,晋公还需仰仗司徒伐吴。
钟会:即便如此,灭吴之后,又当如何?
牵弘:不外乎兔死狗烹也。
王欣:莫非此乃为将者命数乎。
钟会:(摇头)非也,若不想坐以待毙,当学曹孟德,司马仲达。
师纂:司徒之言在理,师纂茅塞顿开。
钟会:晋公已派贾充接管汉中城防,吾辈当预作最坏之图。
师纂:我等既已投司徒,自当听从司徒调遣。
钟会:好,会在此向诸位将军承诺,待成就大业,尔等将与我共享天下。
四人齐声:多谢司徒。
32、 钟会房间 日 内
△第二天,钟会也搬到了蜀国皇宫。他在自己房间与姜维对话。
钟会:除去邓艾,会无忧矣。
姜维:昔年,韩信不听蒯通之言,而有未央宫之祸,文种不愿随范蠡游湖,终死于剑下。此二人皆因赫赫战功而亡,今贤弟功勋堪比韩信文种,不如就此放弃功名,学赤松子,登峨眉之巅修行,岂不美哉。
钟会:兄长此言差矣,会年未四旬,方思进取,岂能退闲。
姜维:若不退闲,当早图良策,免步韩信后尘。
钟会:(大喜,拍姜维肩膀)兄长深知吾心也。
姜维:既如此,维愿替贤弟分忧。
钟会:晋公屯兵长安意在防我,君疑则臣不忠。朝廷已无良将,会与兄长齐心协力,必能成就大事。
姜维:谋反非易事,敢问贤弟,胜算几何?
钟会:八成。
姜维:如何得此数?
钟会:邓艾旧部已归顺于我,如今会帐下有魏兵十八万。蜀中降卒尚有七八万,一旦起事,兄长便可统帅蜀兵为先锋,助我一统天下。
姜维:多谢贤弟信任。
钟会:会可用之兵不下二十五万,远超长安驻军,你我乃当世名将,八成胜算,尚保守也。
姜维:天下无必胜之战,曹操赤壁之败犹在眼前。如若失败,贤弟可想过后果?
钟会:事成则得天下,不成则退西蜀,亦不失作刘备也。只是眼下有一难。
姜维:何难?
钟会:入蜀魏军多为司马昭旧部,吾当以何辞说服大军随我起事。
姜维:近闻郭太后新亡,贤弟可诈称有太后遗诏,以弑君之罪,讨伐司马昭。
钟会:(大喜)好计策,明日元宵佳节,我于蜀宫宴请诸将。如不从者,杀之。
姜维:贤弟有此魄力,何愁大事不成。
钟会:哈哈哈哈,事成之后,你我共享富贵。
姜维VO:(点头应付)昨日计败,吾已绝望,不曾想今日便有转机,此乃天意。
△二人一边大笑,一边喝酒。
33、 蜀国后宫 夜 内
△一个太监鬼鬼祟祟来到后宫面见刘禅。此刻刘禅借酒消愁,还有美女跳舞助兴。
太监:陛下,宫外有人传书信给陛下。
刘禅:(抬手)拿来。
△太监递上书信,刘禅展开,只见信上只有三十一个字:望陛下忍数日之辱,维将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必不使汉室终灭也。刘禅看完,打了个冷战,迅速将信件塞入袖口。
刘禅:(摆手)退下,全都退下。
△舞姬和太监全部退出。
刘禅VO:大将军仍存希冀,我是否该助其一臂之力。日月幽而复明,此乃相父所留机密,除我之外,无人知晓其含义。(来回踱步)该当如何,该当如何?
△刘禅打着灯笼,走出大厅,来到御花园。御花园有很多假山,此时月光照在假山上,假山的影子投射到地面。刘禅仔细观察每一座假山的影子,突然看到一个影子呈白色月牙形状,他停下脚步,抬头一看,看到的却是一个圆孔。
刘禅:日月幽而复明之玄机就在此。
△刘禅打着灯笼仔细观察假山,在找到一个小孔后,他从怀里掏出一把钥匙插入锁孔一转,假山自动打开了一道门。刘禅走了进去,看到里面有向下的台阶。
△刘禅打着灯笼走下台阶,见到一座放满兵器的仓库,兵器大部分是环首刀和长枪,全部已经生锈。刘禅仔细看兵器,抚摸兵器。
刘禅:此既为相父所留兵刃,置之死地而后生,日月幽而复明,究竟是否可行?我军凭此便可光复汉室?(苦笑摇头)未免太过儿戏。(看看手上红色铁锈,摇头)已有三十余载无人来此养护,兵刃早已腐朽,如何杀敌。(回头离开)若城内发生大战,必然殃及无辜百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说完刘禅离开仓库,并关闭了假山的门。
34、 蜀国朝堂 夜 内
△钟会在朝堂上宴请诸将,在座的有,姜维、胡烈、田章、丘建、荀恺、李辅、夏侯咸、庞会、句安、王买、师纂、牵弘、王颀、杨欣。以及六名钟会亲信,这六人是虚构的,不需要名字。
△宴会开始之初,所有人都开怀畅饮。突然,钟会把杯子摔到地上,大哭了起来,并脱下常服,露出里面的白色孝服。
荀恺:钟司徒,何故悲伤?
钟会:诸位将军,昨日洛阳来报,郭太后新崩。
△诸将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钟会:(举起一方锦布)郭太后留遗诏在此。
丘建:太后何故下诏于司徒?
钟会:(义正言辞)司马昭弑君犯上,妄图窃国,真可谓大逆不道,天理不容。故太后命会引兵入朝,诛司马,清君侧,以正朝纲。
师纂:司马氏背弃洛水之誓,当街弑君,人尽皆知,师纂绝不与此等奸佞为伍。
王欣:司马氏之富贵皆来自武帝文帝,而今不思报答,还意图篡魏,我等岂能助纣为虐。
△诸将大惊,慌乱,议论纷纷。
胡烈:司徒,可否将遗诏给末将一观。
△钟会将遗诏递过去,胡烈接过,开始细看。
胡烈:真假难辨,姑且信之。
钟会:司马昭已然察觉此事,借收邓艾为名,发兵十万,实则冲吾辈而来。诸位将军若不想坐以待毙,就请随我一同讨逆。
胡烈:胡烈忠心为国,天地可鉴,不信晋公会做卸磨杀驴之举。
钟会:胡将军以为当今天下为何人之天下?
胡烈:(低头低语)自然是曹氏之天下。
钟会:既如此,敢问将军,如何抉择。
胡烈:晋公待胡烈恩重如山,胡烈绝不反他。
钟会:人各有志,会不强求。(说完看向邓艾旧部)
师纂:晋公多疑,想必尔等早已领教。太尉之灾,犹在眼前。
王欣:司徒所言,有理有据,王欣愿追随。
杨欣:功高震主,必遭上位者忌惮。
钟会:(满意点头)我已查明,邓太尉乃遭邵悌诬告,然决策者乃司马昭也,故太尉此去必死无疑。吾辈若不早做准备,必将步其后尘。
牵弘:君疑臣,则臣必死,古往今来,概无例外。
钟会:(拿出一张白布)此乃大事,诸位可徐徐思之,愿随我者,请在此签字画押。(说完将白布铺在桌上,旁边有笔墨纸砚)
△诸将有些还在犹豫议论。邓艾旧部师纂、牵弘、王颀、杨欣四人率先上来签字画押。钟会亲信也陆续上来签字画押。田章、丘建、胡烈、荀恺、李辅、夏侯咸、庞会、句安、王买则凑在一起,小声讨论。
胡烈:胡烈不信晋公会杀有功之臣。
△八位将军纷纷点头回应。
李辅:晋公何其英明,我等不可冒险。
庞会:我等家属皆在洛阳,岂能谋反。
王买:听闻钟司徒尚未娶妻生子,故无后顾之忧。
夏侯咸:即便成事,功劳未必大过灭蜀,此番冒险,不合算。
句安:汝等所言极是,可眼下该如何应付钟司徒。
庞会:(小声)你我几人掌控半数大军,有何惧哉。
△九位将军讨论一番后,便要离开朝堂。结果刚要走出朝堂就被一群士兵包围。
胡烈:(回头质问)司徒,这是何意?
钟会:(冷笑)会不强求尔等随我起事,但也不容尔等坏我大事。
荀恺:司徒究竟意欲何为?
钟会:为防走漏消息,只能委屈诸位将军在此歇息几日。
胡烈:(手指钟会大骂)钟会小儿,安敢动我!
钟会:有何不敢。(对士兵说)把他们捆起来。
△士兵立刻将九位将军捆了起来,并从他们身上搜出虎符。钟会接过虎符后,继续下令。
钟会:五日后,发兵讨逆。在此期间,如无将令,此间诸将不得离开朝堂半步。违令者,斩。
师纂:司徒,我四人可否离开。(指着身边三人)
钟会:当然,四位将军请随我来,会有事相托。
△钟会说完,离开朝堂,除被捆的九位将军外,其余将军全部跟上。他们走后,被捆的九位将军还在挣扎,大骂钟会。看守朝堂的士兵有五十人左右。
35、 朝堂门口 夜 外
△钟会来到朝堂门口后,停下脚步。
钟会:(对师纂四人说)胡烈等人所率兵马皆驻扎在城外,其子胡渊若得知胡烈被囚禁,必定率军来救。届时,望诸位将军助我诛杀胡渊。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故事三分之二内容为真实历史,三分之一为改编。那段真实历史模糊不清,有不少逻辑漏洞,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也不精彩,因此我将其改编为姜维、钟会、邓艾、司马昭四人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本剧展现了历史大人物的忠诚、仁义和智慧。